2017諾貝爾經濟學獎,非理性的經濟人
窮人和富人誰更願意在經濟上冒險?有人認為,窮人更傾向於冒險,因為他一無所失,而富人冒險可能會造成很大的損失,機會成本更大;也有人認為,富人更傾向於冒險,因為他能負擔得起風險,而窮人對風險幾乎沒有承受能力。哪個解釋更有力呢?可能並沒有確定的結論。這是一個行為經濟學的問題。
201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在行為經濟學方面成就很高的美國經濟學家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他現在執教於芝加哥大學的布斯商學院,這所學院曾經出過五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塞勒被認為是現代行為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領域的重要先驅者。很多人對他的名字可能並不陌生:2002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丹尼爾·卡內曼曾將自己的獲獎歸功於塞勒,稱他是「首位將心理學引入經濟學,開創了行為經濟學」的學者。
美國經濟學家理查德·塞勒
縱觀理查德·塞勒的學術研究生涯,可以說,他的研究是圍繞著「並非理性的經濟人」這個概念展開的。也就是說,經濟行為的主體並不一定是現代經濟學理論的基本假設——「理性人」,而可能是行為可預測、且容易犯錯的個體。對於整個建立在「經濟理性人」假設之上的西方經濟學帝國來說,他的研究無疑是開疆拓土型的。進入經濟學研究不久,塞勒意識到,人類與不懂情感的理性人完全不同,我們不僅存在偏見,會判斷失誤,而且會受到種種心理因素的蠱惑,實際所做出的經濟決定與經濟學家假設的標準理性模型相去甚遠。換句話說,我們的行為並不理性,甚至是「錯誤」的。在他的《贏者的詛咒》一書中,他指出,經濟學理論的基本假設、偏好理論、有效市場假說等一些傳統的經濟學理論假設存在著一些缺陷。因為無論是企業理論、金融市場還是消費者選擇理論,個人在所有經濟現象分析中均被假設成是自利的、信息完全的,同時會儘可能地追求最大利益。然而,現實中的個人往往依靠直覺來解決問題。理性的經濟人只是一種假設,真實的人應該是非完全理性的個體。
塞勒對「理性人」的主要懷疑包括:因為時間和腦力的有限,人們傾向於使用簡單的「經驗法則」做判斷,而不是經濟學裡的最優化,「經驗法則」下存在著「可預測的錯誤」;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而不是像經濟學描述的理性經濟人那樣有著無限的理性;統計模型中的誤差並非像傳統經濟學所說的是隨機的,而是可預測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數學和計量經濟學在經濟學得到規模應用和發展,經濟學家們也越來越強調數學結果和理想化假設下的研究結論。塞勒從社會心理學、行為經濟學角度,呼籲經濟學家們從理想化假設中解脫出來,可以說延續了一種始於亞當·斯密的傳統經濟學。過去,經濟學家並不屑於研究人們的錯誤判斷及其對市場的影響,認為這只是一種引人發笑的瑣碎謬誤,無足輕重。如今,這些關於普通人行為的研究卻能幫助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出更好的決定。在理論研究上,塞勒對「反常行為」「經濟人假設」「稟賦效應」「跨期選擇」「心理賬戶」等研究都做出了重大貢獻;在應用上,塞勒通過「助推思想」和「選擇設計」,分析和解釋了消費者行為和包括社會福利政策和儲蓄投資研究在內的政府政策行為。
20世紀70年代
塞勒在羅徹斯特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他的第一個研究方向是經濟行為學。從那時開始,他養成了在生活中觀察周圍的親朋好友,並通過觀察來收集經濟學中反常現象的習慣。他用行為經濟學的理論框架得出結論:人由兩種心理控制,一種希望獲得立即滿足,另一種理智權衡現在與未來。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願意選擇犧牲9個月的價值以換取未來12個月的價值;很多人相信價格是隨機波動的,卻又試圖在股票市場進行波段操作;從歷史看,債券的長期回報率低於股票,但人們還是傾向於把退休基金投資於債券。人們的「反常」選擇源自什麼呢?
1976年
塞勒為那些關於決策選擇時不太嚴謹的事實找到了理論上的依據。霍華德·昆魯斯的「前景理論」對塞勒的研究有更大的推動作用,他由此想要建立準確描述人類行為的經濟模型,並發現價值函數可以為他所研究的反常行為找到理論解釋。於是,運用預期理論中的價值函數替代傳統經濟學中的效用函數來進行行為經濟學研究,成為他此後幾十年的研究方向和方法,並由此誕生了創新的成果。
20世紀80年代,他提出「稟賦效應」
認為人們在決策過程中對利害的權衡是不均衡的,對「避害」的考慮遠大於對「趨利」的考慮。傳統經濟學理論往往會假設決策制定者把損失的成本等同於機會成本(潛在損失的最大成本),但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更重視自己看得見的損失。稟賦效應的提出引起了人們巨大的爭議,因為它挑戰了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對消費者選擇的分析基礎,也衝擊了基於交易成本分析的科斯定理。
他也提出了「心理賬戶」的概念
它假定人們為了實現一定的目標會在心裡記賬,它是一種普遍存在但並不被自知的心理狀態。比如,消費者在不同來源收入下的儲蓄傾向和消費傾向不同,一個擁有20萬元股票投資組合的人不太可能會因為投資組合增值2萬元而改變自己的消費習慣,但如果這2萬元的收入來自於賭博、獎金或者稅收折扣,那他很可能在短期內增加自己的消費。又比如,企業為了控制支出,訂立不同項目的預算,在需要購買一項重要的東西時,如果原先購買該物資的預算賬戶不夠,那就不會購買。「心理賬戶」就是在我們心裡設立一條無形的界線,讓我們在不同區間內最大效益地安排生活。
塞勒在行為金融研究學方面也做出很多貢獻。比如,對「股票溢價」,塞勒解釋說,當投資者經常回顧他們的投資組合時,對短期損失的厭惡會令很大一部分投資者放棄長期投資這些投資組合,而投資具有穩定回報率的債券。這就是「輸者贏者效應」,即投資者對過去的輸組合過分悲觀,對過去的贏組合過分樂觀,導致股價偏離其基本價值。塞勒認為,過度反應產生於投資者對歷史概率的忽略,和高估短期新信息的重要性,這導致了市場價格與基本價值產生過高或過低的偏離。這個結論激勵了更多學者來研究和解釋均值回歸現象。
推薦閱讀:
※初夏傍晚的短詩
※人要會感動,但也要理性
※知乎上, 大家回答問題都是那麼理性, 假設把理性換成感性會成什麼樣?
※用理性去刻意裹挾的生活會不會走進荒誕?
※什麼是「真理」?如何認識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