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申報書範本
07-08
〖此範本為蘇州市民保辦為蘇州大市範圍內保護非遺項目所提供,其他地方暫不通用,僅供參考〗申報項目代碼:04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書申報項目類別:民間音樂申報項目名稱:新疆維吾爾木卡姆申報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印製年月日一、基本信息屬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項目名稱新疆維吾爾木卡姆申報者負責人通訊地址郵編電話傳真電子信箱所在區域及其地理環境新疆維吾爾木卡姆主要流傳在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於我國西北邊陲,亞歐大陸腹地,地處東經73°31′~96°30′,北緯34°~49°31′,面積166.49萬平方公里。由北向南,阿爾泰山脈、天山山脈、崑崙山脈橫向排開,分隔出準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兩大盆地的中心,分別為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和塔克拉瑪干沙漠。新疆三大山脈的積雪、冰川孕育彙集為500多條河流,分布於天山南北的盆地,其中較大的有塔里木河、伊犁河、額爾齊斯河、瑪納斯河、烏倫古河、開都河等20多條。許多河流的兩岸,都有無數的綠洲,田園阡陌,村鎮相望,頗富「十里桃花萬楊柳」的塞外風光。這是新疆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息活動的主要基地。新疆光熱資源豐富,降水稀少,蒸發強烈、相對濕度低,夏季乾熱,冬季乾冷,風大沙多,是典型的溫帶大陸型乾旱氣候。二、項目說明類別民間音樂代碼04分布區域新疆維吾爾木卡姆主要流傳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及周邊地區。新疆各地的維吾爾木卡姆多元一體,既有共性,又有不同地方的差異性,形成了不同的樣式。《十二木卡姆》流傳於南部新疆的喀什、和田、阿克蘇地區和北部新疆的伊犁地區;《刀郎木卡姆》主要流傳在「刀郎地區」,即塔里木盆地西、北緣的葉爾羌河至塔里木河兩岸,以喀什地區的麥蓋提縣、巴楚縣和阿克蘇地區的阿瓦提縣為中心;《吐魯番木卡姆》主要流傳在東部新疆吐魯番地區的吐魯番市、鄯善縣和托克遜縣;《哈密木卡姆》主要流傳在新疆哈密地區的哈密市和伊吾縣。歷史淵源新疆古稱西域,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多種宗教並存傳播,東西方文化撞擊交融,具有豐厚的民族文化積澱。疆維吾爾木卡姆有著漫長的形成和發展歷史。1、新疆維吾爾木卡姆的早期形態——西域大麴時期在新疆地區,樂舞文化由來已久,在綠洲農耕文化發展和商業、經濟不斷繁榮的同時,專以樂舞為生的民間藝人大量進入宮廷、府第成為專業的樂師、舞娘,民間藝術得到了搜集、整理、發展。據史料記載,早在唐代初期,龜茲、疏勒、高昌等地區的樂舞藝術中,已經存在集歌樂、舞樂、器樂於一體的「大麴」形式。2、新疆維吾爾木卡姆的確立期公元九世紀,隨著喀喇汗王朝和西州回鶻汗國的建立,塔里木盆地居民語言漸次突厥化,當地原有的文化受到了漠北草原文化的衝擊。回鶻民族的文化機制也從草原游牧轉為綠洲農耕,一種新型的「回鶻——西域音樂文化」得以形成,「西域樂舞」亦被融合其中。伊斯蘭教成為新疆維吾爾等民族的主要信仰,促進了這一地區音樂文化的變異,西域大麴正是在這個時期披上了木卡姆的「外衣」。新疆維吾爾木卡姆既繼承西域大麴歌舞樂三位一體的形式與結構,又深受多元文化的影響,併產生變異。「西域大麴」的稱謂和內涵,至遲在公元14世紀逐漸被「木卡姆」所涵蓋,由此標誌著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的確立。3、新疆維吾爾木卡姆的成熟發展期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在公元16世紀葉爾羌汗國的宮廷中形成了16套大型的歌舞套曲形式,《十二木卡姆》是其中的精華,她集維吾爾木卡姆之大成,不斷演化流傳至今,並對其他維吾爾木卡姆聚居區的木卡姆從形式到內容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目前在新疆各綠洲流行的多種木卡姆,都與《十二木卡姆》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聯。基本內容「新疆維吾爾木卡姆」是流傳於中國新疆各維吾爾族聚居區的各種木卡姆的總稱,是集歌、舞、樂於一體的大型綜合藝術形式。由於維吾爾木卡姆藝術肇始於本土的民間文化、發展於各綠洲城邦國宮廷及都府官邸,經過整合與交融後又返播積澱在民間,成為既體現著古代宮廷的精英文化又展現出鄉村市井的民間文化的集中代表。她既代表了宮廷城鎮的主流雅文化,又涵蓋了市井鄉村的邊緣俗文化。在維吾爾人的特定文化語境中,「木卡姆」已經成為包容文學、音樂、舞蹈、說唱、戲劇乃至民族認同、宗教信仰等各種藝術成份和文化意義的詞語。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中的歌唱內容,包含了哲人箴言、文人詩作先知告誡、民間故事等,是反映維吾爾人民生活和社會風貌的百科全書。歌曲體裁既有敘詠歌,又有敘事歌;演唱方式既有合唱,又有齊唱、獨唱;唱詞格律與押韻方式七巧多樣。載歌載舞,是維吾爾木卡姆最重要的特色。舞蹈技巧豐富多彩,集體舞的隊形組合、步伐步態,雙人舞中的搖肩動頸,單人獨舞中的叼花、頂碗等,形態各異,變化層出不窮。多種律制、調式、節奏、節拍並存,曲式龐大,結構複雜,是維吾爾木卡姆音樂形態的突出特徵,其中既有板式變化又有曲牌聯綴,顯現出與中原音樂文化的密切聯繫。樂隊組合的多種形式,體現在新疆各地的木卡姆藝術中,既有弓弦樂器主奏的,也有彈撥樂器主奏的,更派生出吹奏樂器主奏的多種樂隊樣式。新疆維吾爾木卡姆主要包括《十二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魯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等。《十二木卡姆》由《拉克木卡姆》、《且比巴亞特木卡姆》、《斯尕木卡姆》、《恰哈乃尕木卡姆》、《潘吉尕木卡姆》《烏孜哈勒木卡姆》、《艾介姆木卡姆》、《烏夏克木卡姆》、《巴雅特木卡姆》、《納瓦木卡姆》、《木夏吾萊克木卡姆》、《依拉克木卡姆》共12套組成。每套都包括「瓊乃額曼」(系列敘詠歌曲、器樂曲、歌舞曲)、「達斯坦」(系列敘事歌曲、器樂曲)、「麥西熱甫」(系列歌舞曲)三大部分,含歌、樂曲20至30首,長度2小時左右。各地流傳的《十二木卡姆》版本各有不同。伊犁地區流傳的《十二木卡姆》,每一套只包括「木凱迪滿」和「達斯坦」、「麥西熱甫」部分,而「瓊乃額曼」中除「木凱迪滿」之外的樂曲已失佚。《十二木卡姆》每套的第一部分「瓊乃額曼」,著重闡明維吾爾人的哲學思想和精神層面的追求,過去主要供上層社會和知識階層享用。第二部分「達斯坦」中,各首樂曲的唱詞,多為流傳在維吾爾族民間的敘事長詩的片段,一般由「達斯坦其」(意為「善唱達斯坦者」)在茶館、飯館等公眾場合、家庭聚會和以中老年為主體的聚會上演唱。第三部分「麥西熱甫」,主要在各種群眾聚會上由「乃額曼其」(意為「民間歌樂手」)傳唱,供群眾隨著樂聲起舞自娛,或由被稱作「阿希克」(意為「痴迷於真主者」)的民間藝人在街頭巷尾單獨或結伴吟唱行乞。內容包括對伊斯蘭教信奉的真主的讚頌、祈求,以及對人生苦難的哀嘆、對幸福生活的企盼。經過宮廷和民間的多次整合,《十二木卡姆》形成了當下的樣式。《刀郎木卡姆》據說有十二套,現僅搜集到9套。每套由「木凱迪滿」、「且克脫曼」、「賽乃姆」、「賽勒凱」、「色利爾瑪」五部分組成,屬於前綴散板序唱的不同節拍、節奏的歌舞曲。每套《刀郎木卡姆》的長度約6至9分鐘,9套全部演唱約需一個多小時。《吐魯番木卡姆》現能搜集到11套。每套由「木凱迪滿」「且克特」「巴西且克特」「亞郎且克特」「朱拉」「賽乃姆」「賽勒克」及「尾聲」等8部分組成。除絲竹相和歌唱之外,還採用鼓吹樂表演的形式,即由一或數支蘇乃依奏旋律,三對納格拉(鐵鼓)和一隻冬巴克(低音鐵鼓)擊節。《哈密木卡姆》共有12套,每套都以「木卡姆」(意為「散板序唱」)開始,後綴10至21首當地民間流傳的歌曲和歌舞曲。及製品等相關器具木卡姆名稱流布地區沿用樂器弓弦樂器撥弦樂器吹奏樂器擊節樂器十二木卡姆喀什地區薩它爾卡龍熱瓦甫乃依達普和田地區薩它爾卡龍彈布爾巴拉滿達普阿克蘇地區薩它爾彈布爾都它爾達普伊犁地區斯克里潑卡彈布爾都它爾達普刀郎木卡姆刀郎地區刀郎艾捷克卡龍刀郎熱瓦甫達普吐魯番木卡姆吐魯番地區薩它爾彈布爾都它爾達普哈密木卡姆哈密地區哈密艾捷克刀郎熱瓦甫達普傳承譜系維吾爾木卡姆的傳承以社會性的、鬆散型為特徵的。木卡姆是維吾爾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伴隨著維吾爾人的降生、成長、死亡,每一個維吾爾人都與木卡姆生死相依。這其中仍不乏有技藝高超的民間藝人,現已確定的傳承機構和傳承人有:姓名地區職業何種木卡姆何種樂器玉山江·加米烏魯木齊藝術家《十二木卡姆》(部分)彈布爾等木山江·肉孜烏魯木齊藝術家《十二木卡姆》(部分)都它爾等玉賽因·牙和亞麥蓋提農民《刀郎木卡姆》(部分)刀郎艾捷克阿不都吉力力麥蓋提農民《刀郎木卡姆》(部分)卡龍等依木馬·艾則孜鄯善農民《吐魯番木卡姆》(部分)蘇乃依薩它爾等克尤木·巴拉提吐魯番農民《吐魯番木卡姆》(部分)都它爾等艾賽提·木合塔爾哈密農民《哈密木卡姆》(部分)哈密熱瓦甫三、項目論證基本特徵維吾爾木卡姆在藝術上的特點有:1、多樣性a、種類多樣:除維吾爾木卡姆的主要代表《十二木卡姆》外,還流傳著《刀郎木卡姆》、《吐魯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b、內容多樣:唱詞中既有民間歌謠,也有古典文人詩作,包括哲人箴言、先知告誡、民間故事、地方傳說等;c、表演形式多樣:有歌(包括敘詠歌、敘事歌)、有舞(群眾性自娛舞;單、雙人或集體表演舞)、有樂(器樂獨奏、重奏、齊奏);d、音樂形態、舞蹈風格、器樂組合多樣;2、綜合性a、體裁的綜合性:集歌、舞、樂於一體;b、風格的綜合性:維吾爾由歷史上活躍於西域的各古代民族融合而成,其音樂文化基因複雜多樣;3、完整性;新疆維吾爾木卡姆中的大部分有著相對規範的結構、曲式,各套中的調式、旋律、節奏、速度,各有一定之規。4、即興性;新疆維吾爾木卡姆民間藝人以「口傳心授」為主要方式。在選用歌詞、段落反覆、伴奏手法、旋律裝飾等方面,都有大量的即興創造。5、民眾性;新疆維吾爾木卡姆是維吾爾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大街小巷、茶館飯鋪、村鎮集市,驢車上、駝隊中、篝火邊,都飄蕩著木卡姆的旋律,更與民間禮儀息息相關,與維吾爾人生死相依。主要價值1、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價值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以綠洲農耕經濟為基礎,是這一文化類型的典型代表,也是本民族現存文化傳統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其中既能見到中國中原音樂和漠北草原音樂的因素,也能見到中亞、南亞、西亞、北非等國家、地區音樂的影響,是多元一體中華文化中的瑰寶。維吾爾木卡姆的萌生、發展和最終形成,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與維吾爾的民族史、文化史息息相關。它全面、完整、生動地體現著這一民族、地區的文化傳統。2、不可替代的藝術價值新疆維吾爾木卡姆集民族音樂之大成,與民間樂舞、伊斯蘭教及自然崇拜儀式的樂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是維吾爾人藝術最高水平的代表作。維吾爾木卡姆的唱詞中既有民間歌謠,也有中世紀大師的詩作。前者是維吾爾族口頭文學的精華,後者是歷史上察合台文學的代表。也是研究古、現代維吾爾族文學的重要文本。3、維吾爾族傳統文化的百科全書新疆維吾爾木卡姆源於維吾爾人的社會生活,是用獨特形式反映人民生活習俗和精神風貌的「百科全書」,也反映出多種文化交融的深厚內涵。他體現和傳承著該民族文化傳統,具有歷史價值,同時也是研究研究維吾爾族傳統音樂、舞蹈、文學、說唱、戲劇等藝術發展史的重要依據。4、民族認同的紐帶新疆維吾爾木卡姆的「多元一體」的特性正是自古以來西域文明和維吾爾傳統文化交融的集中體現。反映了當地人崇尚自然、安於天命的精神特質和對美好愛情、幸福生活的執著追求,成為當地人體現民族凝聚力和教育培養後代的重要手段。在歲時禮儀和節慶聚會上,維吾爾木卡姆「話語」的「喚醒」作用,對於當地人民的文化認同、維護團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也是解讀維吾爾人審美心理最重要的依據,時維繫民族精神的紐帶。瀕危狀況新疆維吾爾木卡姆是兼具民間和古典品性的綜合藝術品種,特別是《十二木卡姆》中的「瓊乃額曼」部分,主要流傳於社會上層,是古典音樂的珍品。公元十七世紀後,新疆戰亂頻發,樂舞文明漸趨衰落。《十二木卡姆》中的精華部分「瓊乃額曼」瀕臨失傳的邊緣,至公元20世紀40年代,能夠完整演唱的藝人已屈指可數。50年代,政府及時採取措施,搶錄下吐爾地阿洪等維吾爾木卡姆大師演唱的《十二木卡姆》。文革期間,包括維吾爾木卡姆在內的民族傳統文化,遭到嚴重破壞。1978年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及其它社會組織,重新開始大規模收集、整理、民族民間文化的工作。近年來,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與城市化、工業化一同興盛的各類流行文化,風靡各維吾爾社區,使新疆維吾爾木卡姆等傳統文化受到了強烈衝擊。而且新疆維吾爾木卡姆中的《十二木卡姆》每套中的核心部分「瓊乃額曼」,因其部分唱詞採用今人難以通曉的察合台語,較難傳習,能完整演唱「瓊乃額曼」部分的藝人,現已難以尋覓。四、項目管理管理組織組織名稱責任人通訊地址郵編電話傳真電子信箱資金投入情況已採取的保護措施(1)法律措施:中國政府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明確制定了尊重、繼承、保護和振興民族文化的有關條款,以立法的形式確立了對新疆維吾爾木卡姆等中國各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工作的地位。(2)為保護從業人員技術、技藝而採取的法律保護和其他措施成立「維吾爾木卡姆研究學會」。1990年之後,新疆部分政府開始對民間藝人進行普查並給以扶持,如按月發放生活補助費或納入社會保障等。(3)其他措施:50年代曾兩次搶錄吐爾地阿洪等維吾爾木卡姆藝人所唱的《十二木卡姆》。自1978年起,對《十二木卡姆》進行了兩次普查、補充,並錄製成盒式錄音帶出版。新疆各地的木卡姆,分別在60年代和80年代以後,進行普查、錄音和曲譜記錄。新疆藝術學院於1996年起開設「木卡姆傳習班」。五、保護計劃保護內容全面系統、準確地保護《新疆維吾爾木卡姆》的內容與藝術形式以及文化表現形式,對各種流派的《新疆維吾爾木卡姆》給予有效的保護。從總體而言《新疆維吾爾木卡姆》保護內容為保護傳承人、保護作品,保護文化表現形式等三方面。把對有重大影響的代表性傳承人的保護放在第一位,同時,注重加強對承傳人(繼承人)及青少年「傳習」的培養。將再次對《新疆維吾爾木卡姆》進行拉網式的普查,通過搜集、記錄、分類、編目等方式,建立完整的檔案。用錄音、錄相、數字化多媒體手段等,對《新疆維吾爾木卡姆》進行真實、全面、系統的記錄,並作妥善的保存。利用廣播、電視等媒體對《新疆維吾爾木卡姆》進行廣泛宣傳五年計劃時間保護措施預期目標2006年1、召開維吾爾木卡姆藝術保護政策及立法研討會。2、對《新疆維吾爾木卡姆》作專題調查。3、分別舉辦首期「維吾爾木卡姆傳承中心管理人員培訓班」及「維吾爾木卡姆傳承人員培訓班」。完成建檔工作。接班人(承傳人)基本能擔當起傳承任務。2007年1、開辦「維吾爾木卡姆樂器製作師培訓班」。2、在烏魯木齊舉辦「中國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展」。3、設置「維吾爾木卡姆保護傳承中心」。4、開設「維吾爾木卡姆專修班」。增大「新疆維吾爾木卡姆」的傳承隊伍。2008年1、舉辦「新疆維吾爾木卡姆」研討會。2、編纂《維吾爾木卡姆》教材。3、建立「維吾爾木卡姆班社及傳承人資料庫」。出版論文集。建立完善的資料庫。2009年1、舉辦「新疆維吾爾木卡姆演出周」。2、繼續「專修班」碩士研究生招收和培養及系列講座等工作。加強對「新疆維吾爾木卡姆」的理論研究和後備力量。2010年1、開始籌建「中國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博物館」。2、開始對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所錄吐爾地阿洪版《十二木卡姆》重新記譜工作。對「維吾爾木卡姆」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保護措施1、制定保護政策;根據民族自治法,制定保護政策,成立保護政策專家諮詢小組,完成相關自治州保護條例。2、確保保護資金;在爭取中央、地方政府每年撥款外,同時向社會廣募經費。3、資源普查;在原有調查的基礎上,對「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及相關傳統文化藝術資源普查,收集整理。4、人才的保護與培養;對民間現有傳承人進行保護,分別評選自治區和地區、縣三級維吾爾木卡姆傳承人才,並相應的發放特殊津貼。5、深入開展「新疆維吾爾木卡姆」的理論研究工作,舉辦「維吾爾木卡姆」研討會、編纂《中國新疆維吾爾木卡姆文獻內容索引》、建立「維吾爾木卡姆班社及傳承人資料庫」等。6、開展展演活動並籌集中國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博物館。建立機制將「新疆維吾爾木卡姆」的保護工作列入當地政府和文化管理機構日常工作內容,建立民間自發的廣泛的代代傳唱和政府自覺的保護相結合的機制,是使「新疆維吾爾木卡姆」長期傳承下去的基本保障。為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將認真貫徹落實(國辦發[2005]18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文化部關於申報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將於近期通過正常法律程序,出台保護條例。依據說明及其經費預算備註六、省級專家論證意見省級論證專家名單七、省級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批意見(略)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二十四節氣」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盤點世界十大瀕危文化遺產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白蛇傳傳說
※葛洪兩大中藥巨作:一個催生了諾貝爾獎,一個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乳源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