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安德義德行卷9——至誠篇解讀

安德義德行卷——至誠篇解讀

【題解】

「誠」是儒家的一個倫理哲學的範疇,「誠」是人應該具有的真誠的篤實的內在的道德品質。仔細揣摸《中庸》作者的思路,他實際上將「誠」分為兩類,第一類聖人之誠,第二類君子之誠。

第一類,聖人之誠。聖人之誠是聖人本性所有,「自誠明,謂之性」,上天賦予,生而有之,凡事無須努力,卻又符合至誠之德,不用思索而符合至誠之道,「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具有至誠之德的人,可以「與天地合其德,與四時合其序」,可以幫助天地化育萬物,而且對於國家興盛衰亡均可預知,「至誠如神」,「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征,征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

第二類,君子之誠。君子之誠是通過後天「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而獲取,是君子對「誠」這種美德的追求,堅守固執而得,「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自明誠,謂之教」,是經過後天的修鍊而明白的誠善之德,君子之誠是通過教化而成。通過教化的誠從局部開始,也能夠達到很高的境界,甚至也能達到「至誠」的聖人境界。「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曲」,局部瑣事,「致曲」,局部瑣事上下功夫。從「曲」開始,經過一系列的努力,最後的境界是達到助天地之化育,與天地並列而為三。

【原文】

1、誠者①,天之道也;誠之者②,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③,不思而得,從容中道④,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中庸》第20章

【注釋】

①誠者:指天生就具有誠的道德之人。 ②誠之者:使之達到誠的地步。 ③誠,使動用法,使……誠,追求誠,努力達到誠。 ④中(zhòng):符合。

【翻譯】

自身具有誠的人,是天道的結果;經過努力達到誠的人,是人道的結果。天生就具有誠的人,不用努力就能符合誠,不用思考就能得到誠,自然就能符合天道,這就是聖人。經過自己努力達到誠的人,就是選擇了善德,就是能夠堅持並且努力實行它的人。

【解讀】

本章談聖人之誠和君子之誠。

「誠」是人一種內在真誠篤實的品德。善表現於外,「誠」植根於內,「誠」由內而外。「仁」是各種道德範疇的總和,「誠」既屬於仁的範疇,又是一種比仁更具體,層次更深的內在的一種美德。

它的表現形式是由誠而善,由善而孝,由孝而信,由信而忠,由忠而濟眾施民。這是由內而外的推導,所以《中庸》作者採取了由外而內的推導方式:「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順乎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

「誠」又分兩類,「聖人之誠」和「君子之誠」。聖人之誠即先天之誠,又叫「至誠」。「誠者,天之道」,講的就是先天之誠。「君子之誠」,是後天之誠,是人對誠的主動積極的追求,「誠之者,人之道也。」先天的聖人之誠,「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後天的君子之誠,「擇善而固執之」。「擇善」進一步則是「擇誠」。善是誠的外化,「擇善而固執之」,即「擇誠」,即「誠之者」。

【原文】

2、自誠明①,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中庸》第21章

【注釋】

①自:由於,因為。明:明白、清楚。這裡指「善德」。

【翻譯】

由於有天生的誠而自然明白善德的,稱之為本性。由於後天的修養而明白善德從而達到誠的,稱之為教化。達到了誠,就可以明白善德,明白了善德,也就達到了誠。

【解讀】

本章承前章「誠者,天之道也」和「誠之者,人之道也」而進一步談由明善而達誠所構成的天道和人道的區別。聖人之誠能自明其善德,「至誠」是先天所生,是人之本性使然,君子之誠是後天修鍊而明白善德,從而達到「至誠」的境界,是教化使然。

【原文】

3、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①;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②;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③。

《中庸》第22章

【注釋】

①盡:充分發揮,盡量發揮。 ②贊:幫助、協助。 ③參(sān):同「叄」,這裡指天、地、聖人並列為三。

【翻譯】

唯有天下至誠的聖人,才能充分發揮天賦之本性;能夠充分發揮天賦之本性,就能充分發揮人的一切本性;能夠充分發揮人的一切本性,就能充分發揮萬物的本性;能夠充分發揮萬物的本性,就能夠幫助天地化育萬物;可以幫助天地化育萬物,就可以與天地並列為三了。

【解讀】

本章談聖人之誠,即「至誠」的作用。

「至誠」能盡天之性,盡人之性,盡物之性,也能輔助天地變化孕育萬物;同時,能夠與天地並列而為三。

至誠由內而外,由個體而群體,由人類而物類,由物類而天地,層層演進,步步擴大,乃至於充塞天地之間;進而「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同其輝,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朱熹在《四書章句》中說:「天下至誠,謂聖人之德之實,天下莫能加也。盡其性者,德無不實。故無人慾之私,而天命之在我者,察之由之,巨細精粗,無毫髮之不盡也。人,物之性,亦我之性,但以所賦形氣不同而有異耳。能盡之者,謂知之無不明,而處之無不當也。」

【原文】

4、其次致曲①,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

《中庸》第23章

【注釋】

①致:致力於,用於。曲:局部,小事。

【翻譯】

其次,在局部的小事情上面下功夫。在局部的小事上下功夫也能達到誠。達到誠了,就會表現出來;表現出來了,就會顯著;顯著了,就會光明;光明了,就能感動人心;感動人心了,就可以使人轉變;使人轉變了,就能化育萬物。唯有天下至誠的聖人,才可以化育萬物。

【解讀】

本章談君子之誠。

君子之誠,由後天習染教化而成,從局部做起,「其次致曲」,「其次」承「聖人至誠」而言,「致曲」不能先天渾然天成,則由局部漸起;雖然從局部漸起,亦可達到一般「誠」的狀態。「曲能有誠」之「誠」,乃君子之誠。儘管是君子之誠,非聖人之誠,但只要一步一步努力,則可以而由曲而全,由弱而強,由內而外,「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最後乃至於達到「至誠」的聖人境界,「唯天下至誠為能化」。

本章告訴我們君子之誠由曲而起,努力修鍊,經過一系列擇善固執的努力,亦可達到渾然天成的聖人之誠。宋?程顥說:

人具有天地之德,自當遍復包含,無所不盡。然而稟於天,不能無少偏曲,則其所存所發,在偏曲處必多,此謂致曲。雖曰致曲,如專一於是,未有不成。(《二程集?中庸解》)

宋?朱熹說:

蓋人之性無不同,而氣則有異,故惟聖人能舉其性之全體而盡之。其次,則必自其善端發現之偏而悉推致之,以各造其極也。曲無不致,則德無不實,而形著動變之功,自不能已。積而至於能化,則其至誠之妙,亦不異於聖人矣。(《四書集注?中庸章句》)

宋?陳淳說:

此說大賢以下,性之全體,未能如聖人之渾然無欠闕者也。自形著之變化,以致曲之效言之。至此,則人道極其至,亦如天之道也。(《北溪大全集?中庸口義》)

【原文】

5、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①;國家將亡,必有妖孽②。見乎蓍龜③,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中庸》第24章

【注釋】

①禎祥:指吉祥的預兆。 ②妖孽:指兇惡的預兆。 ③蓍(shī)龜: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壽命較長,被古人視為神物,用其莖進行占卜,叫做筮。龜,爬行動物。因其壽命較長,也被古人視為神物,用其甲進行占卜。蓍龜,是指用蓍草和龜甲做成的占卜用品。在古代社會,占卜是人們預測禍福凶吉的一種方式。

【翻譯】

具備至誠之道的人,可以預知未來。國家將要興盛的時候,一定有禎祥這種吉兆;國家將要衰亡的時候,一定有妖孽這種凶兆。凶吉之兆可以通過占卜的蓍草和龜甲表現出來,也可以從人的四體之中表現出來。禍與福將要來到:是吉,一定可以預先知道,是凶,也一定可以預先知道。所以,至誠的人猶如神一般。

【解讀】

本章接「唯天下至誠」章,進一步談聖人之誠的先天感應的預知功能。

凡事興衰敗亡,一定有預兆,有人將這種吉凶的預兆斥之為迷信,先驗論。事物運行變化有它自然的規律,事物運行過程中有諸多徵兆,屬於極為正常之事。本章談事物發展之初的必然現象,並非迷信,猶如潮起潮落,日起日落,初潮之呼嘯,高潮之澎湃,日起之晨曦,日落之餘暉,皆乃事物之預示,何乃迷信之有。「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要興旺,風調雨順,風和日麗,四季如期而至,更重要的是人才輻輳,戰亂平息,人丁興旺,人民安寧,皆是吉祥之徵兆。至誠之人能與日月合其明,與天地息息相通,自然能窺見「禎祥」之徵,自然能感知興盛之兆。「國家將亡,必有妖孽」。國家要滅亡,災難頻頻,戰禍連連,冬震春雷,夏落冬雹,日月顛倒,斗轉星移,人才奔散,人口凋敝,民不聊生,皆是「妖孽」之狀。至誠之人,「感應天地」,「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至誠如神」。

【原文】

6、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①。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②,故時措之宜也③。

《中庸》第25章

【注釋】

①道(dǎo導):引導。 ②合外內之道也:外,指外在的事物;內,指內心深處。這句是說,誠是把外在的事物與內心合而為一的基本原則。 ③措:措置,使用。

【翻譯】

誠是用以成就自己的;而道則是用以引導自己的。誠,貫穿於事物的自始至終,沒有誠,就沒有萬事萬物。所以,君子以誠為貴。誠,並不只是自己用來成就自己就可以了,而且還要用來成就萬事萬物。成就自己為仁,成就萬事萬物為智。誠是人性當中固有的品德,是把外物和內心合二為一的基本原則。所以,任何時候使用誠都是合適的。

【解讀】

本章談「成己」「成物」的君子之誠。

「誠者,天之道也」,乃聖人之誠;「誠之者,人之道也」,乃君子之誠。自成之誠乃「人之道也」。本章緊承「致曲」章,進一步談君子之誠。君子之誠既當「成己」,亦當「成物」.

「成己」即「自成」,又叫「自明誠」,後天習染教化而明善德,而成就自我,進一步達到「誠」的境界。「誠者,自成也」,引導自己成就誠道的就是「自道」,「道,自道也」,誠貫穿於任何事物的始終,沒有誠就沒有物。因至誠「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與天地參矣」。所以「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所以「君子誠之為貴。」君子應該以誠為最重要的修養內容。

先「成己」而後「成物」。「誠」並不是僅僅達到「自成」的境界,還要推己及物。「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以誠修養自己,可以達到「仁」的境界;以誠成就萬物。可以達到「智」的標準。「誠」乃人的本性的品德,內成己,外成物,外內統一,協調一致,不論什麼時候使用,都是恰當的,「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

唐?孔穎達說:

本章論己有至誠,能成就物也。大人無誠,萬物不生;小人無誠,則事不成。以至誠成己,則仁道立,以至誠成物,則五性(仁義禮智信)彌博。(《十三經註疏?中庸》)

宋?程顥說:

誠不為己,則誠為外物;道不自道,而其道虛行。故思成己,必思所以成物,乃謂仁知之具也。性之所固有,合內外而無間者也。(《二程集?中庸解》)

宋?朱熹說:

誠者,物之所以自成;而道者,人之所當自行也。誠以心言,本也;道以理言,用也。天下之物,皆實理之所為,故必得是理,然後有是物。所得之理既盡,則是物亦盡而無有矣。故人之心一有不實,雖則有所為,亦如無有,而君子必以誠為貴也。蓋人之心能無不實,乃為有以自成。而道之在我者,亦無不行矣。誠雖所以成己,然既有以自成,則自然及物,而道亦行於彼矣。仁者體之存,知者用之發,是皆吾性之固有,而無內外之殊,既得於己,則見於事者,以時措之,而皆得其宜也。(《四書集注?中庸章句》)

【原文】

7、故至誠無息①。不息則久,久則征②,征則悠遠,悠遠則博厚③,博厚則高明④。博厚,所以載物也⑤;高明,所以覆物也⑥;悠久,所以成物也⑦。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

《中庸》第26章

【注釋】

①息:停息、中止。 ②征:證驗,表現於外的。 ③博厚:廣博深厚。 ④高明:高大光明。 ⑤載物:承載萬物。 ⑥覆物:覆蓋萬事萬物。 ⑦成物:成就萬事萬物。

【翻譯】

因此,至誠是永遠不會停息的。不停息就會持久,持久就表現於外,表現於外就會悠遠長久,悠遠長久就廣博深厚,廣博深厚就高大光明。廣博深厚所以能承載萬事萬物,高大光明所以能覆蓋萬事萬物,悠遠長久所以能成就萬事萬物。博大而深厚,可以與承載萬物的地相匹配;高大而光明,可以與覆蓋萬物的天相匹配;悠長而久遠,可以與生成萬物的天地一樣無邊無際了。如此說來,至誠功業,這樣高大,從配地來說,它的彰著不是自己有意表露,而是自然昭明的。從無疆來說,它的無為並不是自己勞心去做,而是自然成功的。

【解讀】

本章談運動狀態中的誠。

「至誠」是天之道,是聖人的本性,可以幫助天地化生萬物,可以知道國家的吉凶。前1、2、3、5章,大多從靜止狀態談「至誠」的作用,本章進一步從運動狀態談「至誠」。聖人之至誠,生生不息,無休無止,因其不息則長久,長久則表現於外,表現於外,就會悠遠長久,進而可以博厚,高明,可以載物,可以覆物,可以「配天」、「配地」,可以「無疆」。「悠遠」從時間上講,「博厚」從物體上講,「高明」從空間上講,從不同的角度談至誠的功能或作用。也能夠主宰萬物,作者所說的「誠」可以生育變化萬物,以至於不可測量。

「誠」本身是一種真誠篤實的品德,是人的一種內在的品質,是意識形態領域的東西。這種品質為什麼對萬物有如此巨大的神力,有許多不可思議的力量?從近代科學研究角度來看,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一體」的觀點,在科學界中已經得到許多證明。如日本學者江本勝先生在他所著的《水知道答案》中就已經部分的證明水與人的相生相息,相互感應的關係。從某種意義上,「誠」的如此偉力,不必慌著去否定它,給它戴上一個「唯心主義」的帽子,倒不如留給自然科學家們去證明這種「天人合一」,誠能感天動地的作用。

另,本章文字,辭章文法整飭嚴謹,一句總起;三線並行,「至誠無息」,一句總起;三線即「悠遠」、「博厚」、「高明」。三條線索,貫穿始終,圖示如下:

博厚----載物----配地----不見而章

高明----覆物----配天----不動而變

悠久----成物----無疆----無為而成

【原文】

8、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①,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②?肫肫其仁③,淵淵其淵,浩浩其天。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④,其孰能知之⑤?

《中庸》第32章

【注釋】

①經綸:規劃,創製、管理。大經:這裡指大綱大法。 ②焉:哪裡。疑問詞。 ③肫肫(zhūn):誠懇、純粹的樣子。 ④天德:上天所賦予的道德。實際上是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 ⑤其:那。文言代詞。孰:誰。疑問代詞。

【翻譯】

唯有天下至誠的聖人,才可以創製天下的大綱大法,建立天下的根本,通曉天地化育萬物的道理。除了誠,還有什麼可依傍呢?他的仁道是那樣的誠懇純粹,他的智慧是那樣的深邃淵博,他的天性是那樣的浩瀚廣大。如果不是本來就聰明智慧通達天德的人,那麼誰又能夠懂得至誠之道呢?

【解讀】

前面數章均談「至誠」與天地自然的關係,談君子之誠或聖人之誠的豐功偉力,本章談「至誠」對人類的作用,以及「至誠」的外在狀態。

前幾章談「天」,本章談「人」。至誠之聖人,有三大功能:(1)經綸天下之大經,(2)立天下之大本,(3)知天地之化育。「經綸天下之大經」,經綸,制定,創造,大經,大綱大法,只有至誠之聖人,「無偏無頗,王道蕩蕩」,才能確定天下的大綱大法,才能統攝天下,才能立天地之根本,才能化育天地萬物,至誠之聖人的仁道是那樣的誠懇純粹,智慧是那樣淵深廣博,本性是那樣的浩瀚宏大,假若不是聰明而又有絕頂的聖人之智的人,怎麼能直達上天之誠德。

【原文】

9、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唯仁之為守,唯義之為行。誠心守仁則形,形則神,神則能化矣。誠心行義則理,理則明,明則能變矣。變化代興,謂之天德,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時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誠者也。君子至德,嘿然而喻①,未施而親,不怒而威,夫此順命以慎其獨者也。善之為道者,不誠則不獨,不獨則不形,不形則雖作於心,見於色,出於言,民猶若未從也,雖從必疑。天地為大矣,不誠則不能化萬物。聖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父子為親矣,不誠則疏。君上為尊矣,不誠則卑。夫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類至,操之則得之,舍之則失之。操而得之則輕,輕則獨行,獨行而不舍則濟矣。濟而材盡,長遷而不反其初則化矣。

《荀子?不苟篇》

【注釋】

①嘿然:嘿(mò),默然。

【翻譯】

君子修身養性沒有比內心的真誠更好的了,做到內心的至誠,就沒什麼事情能夠妨害它。唯有做到真誠才能堅守仁愛,唯有做到真誠才能做到通權達變,行不逾矩。以誠心守仁,仁愛便能顯露出來,仁愛顯露出來才能表現它的玄妙,玄妙才能體現變化,才能化通萬物。以誠心行義,義理才能彰明出來,義理彰明,才能玄通變化。化通萬物則迭代更興,這就是天德。天不講話人們不得不承認它最高,地不講話人們不得不承認它最厚;春、夏、秋、冬四季不講話,人們能掌握它四季變化的規律,天地四時如此有規律的運行,全是因為至誠的原因。君子因為守誠,則能達到最高的品德,雖然默不作聲人們也能明白,不給人們恩惠人們也親近他,不發怒卻依然威嚴,這是因為他慎獨並順應天命。善於修養道德的人,不真誠就不能慎獨,不慎獨就不能將仁義表現於外,不能將仁義表現於外,雖然在心裡產生了仁義,在臉上顯露出了仁義,從嘴裡說出了仁義,百姓仍然不會順從的,即使順從也肯定產生疑慮。天地是最大的了,不真誠就不能化育萬物。聖人是最有智慧的了,不真誠就不能感化萬民。父子關係是最親密的了,不真誠就會疏遠。君王是最尊貴的了,不真誠就顯得卑賤。真誠,是君子必須保持的,是國家政事的根本。只有做到至誠,遠方之人才會不召自至。把握真誠就能得到它,捨棄真誠即會失去它。把握而得到真誠則輕鬆,輕鬆便可以慎獨而行,慎獨而行又不捨棄真誠,把握並得到了真誠,行動就不費勁,行動不費勁就會專心致志實行仁義,不停地專心實行仁義,事業就會成功。事業成功,那麼才能就能得到充分發展,永遠前進,不半途而廢,仁義就能修成。

【解讀】

本章荀子論「誠」。分兩層。

第一層:從「君子養心莫善於誠」到「以至其誠者也。」談「誠」與天德的關係;第二層:從「君子至德」到全文結束,談「誠」與人德的關係。

第一層:談誠與天德的關係。「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君子修身養性最好的方法,莫過於用誠來要求自己,誠是修鍊一切品德最根本的方法,它既是品德修養的方法,也是品德修養的境界。一切修養的核心,莫過於兩個字,一個是「仁」,一個是「義」。仁是內方、內直、內德、內經,「義」是外圓、外融、外和、外權,「仁」是經正,「義」是權變,仁是原則性,義是靈活性。「唯仁之為守,唯義之為行」,可以簡化為「唯仁之守,唯義之行」,「唯……之……」結構是賓語前置的標誌,「唯仁之守,唯義之行」即「守仁」、「行義」。守仁,即安仁,即以誠守仁,安仁即以誠安仁;誠是守仁、安仁的測定器,仁有聖人之仁,君子之仁,小人之仁。什麼時候的「仁」符合聖人、君子之仁,什麼時候的「仁」是愚仁、偽仁、小人之仁,當以誠為測定的標準。「誠心守仁則形,形則神,神則能化矣。」誠是仁的內核,誠是仁的根本,誠是仁的監察器,只有以誠守仁,仁則顯形於外,仁顯形於外,則神化萬物。同理,行義,即利仁。行義,必須以誠行義,利仁,必須以誠利仁,誠是行義,利仁的標準。「義」有聖人之義,君子之義,小人之義,什麼時候的「義」符合聖人君子之大義,什麼時候的「義」是詐義、詭義、小人之義,也當以誠為測定的標準。「誠心行義則理,理則明,明則能變矣」,以誠行義,則義理彰明,義理彰明,則萬物化焉。

「仁」「義」是修身養性的核心,但必須以誠為基礎,以誠為核心,以誠為標準,以誠統攝仁義,「變化代興」,符合「天德」,「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時不言而百姓期焉」,天德所有的功勞在於達到了「誠」的標準,誠能「經綸天地之大經」,誠能「立天德之大本」,誠能「贊天地之化育」,誠能「與天地參矣」,誠能與天地合一。

第二層:談「誠」與人德的關係。君子因誠而達到至德的境界,「嘿然而喻」,默然不言而民眾自喻其意,行不言之教,「天不言而四時行焉,天何言哉。」天不言而四季運轉,人能守誠則不言而喻。「未施而親」,惠而不費,「因其利而利之」。以誠待人,無須施與,而民眾自然親近。「不怒而威」,以誠待人,自有君子之風,「望之儼然,即之也溫,其言也厲。」慎獨而順應天命,則可以達到「至德」的境界。「善之為道者」,即善於修養仁道的人,必須以誠為根本。作者從五個方面展開論述:

1、誠與慎獨,「不誠則不獨,不獨則不形,不形則雖作於心,見於色,出於言,民猶若未從也,雖從必疑。」

2、「天地為大矣,不誠則不能化萬物。」

3、誠與聖人化萬民,「聖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

4、誠與父子之親,「父子為親矣,不誠則疏。」

5、誠與君臣之義,「君上為尊矣,不誠則卑。」

最後荀子強調「夫誠者,君子之所守,而政事之本也。」誠乃君子恪守之修身養性、安仁行義之根本,也是政務之根本。「唯所居以其類至」。所居,即所止,以,介詞,後省略「誠」。全句應是「唯所居以誠,則其同類,不召自至」。意即「遠人不服,修文德以來之。」「操之」、「得之」、「舍之」、「失之」、「輕之」、「行之」,全在一個「誠」字。慎獨而行之,不舍則萬事可成,萬事可成則可盡萬物之性,長遷於善而不返回惡之本初,則是教化之功。荀子說:「獨行而不舍則濟矣,濟而材盡,長遷而不反其初則化矣。」

推薦閱讀:

劉心武解讀《紅樓夢》(1)
五運六氣解讀 「運氣」是如何運用的?
紫 微 格 局----解讀2
《荷塘月色》課文解讀
命理賦文解讀:土上安仁,鬼怪常臨

TAG:解讀 | 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