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管理的一般規律

管理的一般規律

由下而上,由內而外,不斷變化,利潤核心。

就象我們見到的樹、花、草一定是由根部開始向上生長一樣。根發育的越狀,植物的生命力就越強;反之它就會死亡。

在企業內部管理中,管理者們做出的所有決策均應是「從員工中來,到員工中去」,否則再好的計劃也只能紙上談兵了,因為員工們會不理解、不喜歡、不承認、不接受。尤其在中國企業里,管理者必須關注到來自基層的推動力,這股力量既能通過不完善的決策推動出好的效果,也能把完善的決策推向它完全不想去的方向。有些企業家抱怨自己的員工沒有自主性,其實那些消極怠工、人浮於事的現象可能正說明了員工的自主性——中國人是非常聰明的,他們會很清晰的判斷出自己在某件事情當中的位置和得益,如果結果與他們想像的不相符,他們就會表現的「沒有自主性」。

今天我們的一些企業中存在著決策——執行兩張皮的問題,用通俗的話講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管理者的願望很難達成。原因就在於這些企業中自上而下的決策模式。很多時候管理者的願望是好的,期望每位員工都能獲得更大的成長、更多的收益,可是由於忽略了了解自己的員工,或者不知道應該怎麼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員工,所以講出來的話是員工們很難理解,很難與管理者達成共鳴的,在這種情況下,怎麼可能去要求「執行力」呢?

當今有幾本書很流行:《把信送給加西亞》、《沒有任何借口》、《你在為誰工作》等等。這幾本書流行的原因就在於企業內普遍缺乏執行力,從癥狀上看,似乎是員工們沒有目標、沒有理想,工作缺乏主動性等等問題。事實上,如果管理者能夠深入了解自己的員工我相信他一定會發現,不僅僅大部分人沒有他想的那麼糟糕,甚至其中還隱藏著具備一定能量的人才!埋藏深層次的病根其實是:員工的理想、目標和企業的理想、目標不一致,管理者沒有主動了解,所以他們也不講;工作中往往壓力大於拉力,疲憊的員工們主動性自然逐漸減弱了。

企業中習慣的自上而下的決策模式使管理者看不到根本問題之所在,看到一些癥狀就病急亂投醫,其結果自然事與願違了。

由內而外則是量變產生質變的必然表現。當企業資本積累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組織結構、人力資源、作業流程、考核機制等等都會相應發生變化,以前所不需要的現在成為必需,以前所重視的現在可能會被放棄。而這種變化必將促使企業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在這一點上,要求管理者們具備前瞻性,具有戰略眼光,能夠先於變化之前就看到趨勢的發展,而及時做出調整,使企業順利佔領新高。

由內而外的變化往往是痛苦的。因為必須放棄某些過去已經證明成功的方法,必須改變已經養成的某些習慣,可這些方法、習慣往往是某些人賴以自豪的「資歷」的證明。所以很多優秀的企業家非常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其實在他們強調不斷獲得新知的背後是更重要的因素——養成學習、接受、利用新事物的習慣。唯有如此,管理團隊才不會老化,企業才能保持勃勃生機。從這裡我們可以找出一條標準:對於管理者來說,學習的能力比使用任何工具的能力更重要。

宇宙萬事萬物沒有一時一刻不在變化之中,企業也是一樣的,無論是內部因素還是外部因素,而適應變化最好的辦法就是變。就象我們感冒了要吃藥,如果總是吃一種葯,就會漸漸發現效果沒有以前那麼好了,這是因為自己身體產生了抗藥性。在企業管理中,即便對待同樣的問題,但因為發生的時間不同、地點不同、人物不同解決方法自然也就不同。

在前面我們提到過,管理是服務於經營的,通過良好的管理手段在企業內部及外部建設起和諧的關係渠道,從而增強企業的獲利能力。無論是處於生命周期的哪一個階段,也無論是哪種體制的企業,持續增強獲利能力都是管理的核心任務,偏離了這一點,企業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就什麼都談不上了。

推薦閱讀:

歐美的六西格瑪管理理念與日本的精益生產管理有什麼共通點和區別?
仔豬飼養管理卡
似水如茶的女人 閱讀 81 回復 11 [回復] [管理] [修改]
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哪個群體能夠引領創意時代?

TAG:管理 | 規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