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開講 作者:達觀法師
心經開講(上)
前言
我們常看到一些辦公室或家裡,主人位後面的靠山掛著《心經》的字畫,很多人的辦公桌墊下也都放著《心經》,有空時就念一遍,或是抄一遍,但是真正了解《心經》的人應該很少。 我曾聽很多學佛的人說:「《心經》是學佛最基礎的東西。」其實《心經》不是佛學概論。實際上只要懂得《心經》,佛法全部都懂!
談到《心經》,我們首先要感恩唐朝的玄奘大師,玄奘大師他自幼備通各部典籍,年少出家,遍訪名師,被譽為「釋門千里駒」。玄奘大師既遍謁名師,飽餐法味,但覺各宗派理論與原典有所出入,令人不知所從,乃發願,決志西行求法。雖不為朝廷所許,但憑著一顆渴求真理的心,懷著堅強的信念「寧向西方一步死,不回東土一步生。」縱使西行之路險惡無比,還是義無反顧,捨命求法,當時他才二十六歲。
玄奘大師周遊十七年,歷經五萬餘里的跋涉,自西域帶回佛像、天竺寶物及六百五十七部經典,再將梵文譯為華文,當時翻譯經典之富、內容之廣,譯局規模之大,譯法之完備,堪稱空前之壯舉,共翻譯了佛經75部,合計1335卷,就此奠定我國譯經的體例。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有不同的版本,其中以玄奘大師翻譯的《心經》最簡潔,只有二百六十個字,加上經題,總共是二百六十八個字。這二百六十個字,文字簡潔、優美,內容嚴謹、完備,但是意義相當深遠。為什麼說《心經》是開啟智慧的經典呢?《心經》就是要你回歸自己的心,開啟你的自性,才能進入《心經》真正的深義。
經題
《心經》全名叫做《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意思是:學佛之人,當修「般若」智慧,方能離苦得樂,到達「波羅蜜多」的彼岸,這是一部教導行者,離相破妄悟得真「心」的「經」典。如《金剛經》所言:「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的道理一樣。
「般若」是梵語,翻譯為「智慧」,但是為了跟一般所講的世智辯聰有所區別,所以加上妙字,叫做「妙智慧」。「妙」者,不可思議。不能用言語、文字來形容,用意識、想像來推理,因此我們常說:「妙不可言。」或言:「佛曰不可說。」並非不說,而是怎麼說,都說不圓滿。
「智」者,通達有為之事相。何謂事相?就是事情和現象。那麼事相從哪裡產生?便是由因緣而起,故名「緣起」。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故稱「有為」法;有為法,即是生滅。世間所有的一切儘是無常變化之事相,隨因緣而改變,不論內在之身心,或是外在之世界;不論追逐之名利,或已擁有之權勢;不論貪愛的一切,或是厭惡的種種等,皆是有生有滅的無常法則,故能明了諸法,通達事相,清楚分辨一切現象,洞察身、心、境皆是緣起性空,並無有獨立之實體,便可名為智。
「慧」者,通達無為之空理。何謂空理?就是性空的理體。理是因事而顯,故藉事顯理;相是因空而立,故空生妙有。「性空」者,其性本空,故無形無相,無色無味,既不生何有滅,故名不生不滅之「無為」法。因此了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空理,便可斷惑證真,能在現象中體會空相的道理,知人人本具不生不滅的佛性,便可名為慧。
所以有了「般若智慧」,就能洞察宇宙人生的真相,在現象界中通達、無礙,無染、無邪,以至於無智亦無得。
般若其性質又分三類:
一、文字般若-文字者,假借其相,來顯其理。《大般若經》雲:「般若波羅蜜多,微妙甚深,實不可說,今隨眾生所知境界,以世俗文字方便演說。」便是此義。其文字是屬於「相」,就是一切現象之統稱。如文字、圖畫、符號、語言、肢體、人事、萬象等,凡是可變的過程皆謂之相,不論是靜態的事物,還是動態的人物;不管是有情的眾生,還是無情的萬物都概括在內。依《心經》來講,其「經文」便是文字般若;透過經義的了解,而生般若智慧,即是它的意思。
二、觀照般若-觀照者,是用能觀之智慧,照所觀之對象。《大般若經》雲:「譬如燈光,雖不暫住,而能照了,令有目者睹見眾色;如是般若波羅蜜多,雖於諸法都無所住,而能照了,令諸聖者,見法實性。」便是此義。其觀照是屬於「用」,就是應用自如,通達無礙之意。《壇經》雲:「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觀照般若是教我們用般若智慧,來觀照身、心、境的真實面貌,《壇經》再雲:「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是解脫。」依《心經》來講,即是「照見五蘊皆空」,經由五蘊的觀照,從中知妄悟真,而生起般若智慧,則是它的意思。
三、實相般若-實相者,諸法如實之真相。《智論》雲:「畢竟不生,即是諸法實相。」便是此義。實相是屬於「體」,即諸法之本體,眾生之佛性。依《心經》來講,即「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人人之本覺真心。
我們應依文字般若之解,來起觀照般若之行,以證實相般若之理。
「波羅蜜」也是梵語,譯為「到彼岸」。「多」是一種語尾詞,相當於中文的「矣」或是「了」。「到彼岸」是一種比喻,此岸喻生死,中流喻煩惱,般若好比智慧,彼岸就是解脫涅槃。也就是說眾生被煩惱所迷惑,以至於沉淪生死的苦海,唯有借著般若的力量,才能滅除煩惱、了脫生死,到達解脫、涅槃的彼岸。
解脫要具備有六種條件,名為「六波羅蜜」又稱「六度」,是度脫生死苦海的方法。「布施」能對治「慳貪」,「持戒」能對治「毀犯」,「忍辱」能對治「瞋恨」,「精進」能對治「懈怠」,「禪定」能對治「散亂」,「智慧」能對治「愚痴」。
六度當中,「般若」是正行,其餘五度是助行,故經雲:「五度如盲,般若如眼。」都要有「般若」為前提、為引導,才能圓滿成就。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用六波羅蜜來修行呢?幫忙別人就是「布施」,不傷害於人便是「持戒」,逆境不動怒即是「忍辱」,順境不迷惑則是「禪定」,積極努力向上名「精進」,人事處理圓滿為「智慧」。
簡單的說,就是我們現在所有的「痛苦、煩惱、執著、妄想…」,透過「六波羅蜜」的修行,就能夠轉成「自在、清凈、無礙、如實…」,能夠轉「貪瞋痴」三毒,為「戒定慧」三學。
「心」以「真心」解,為我們的真如本性。什麼是「心」呢?「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無來、無去;無方、無圓;無形、無相;無聲、無臭;無色、無味…,然而雖然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卻又靈靈覺覺、應用周全;雖然寂然不動,卻又感而遂通、應物隨緣,這就是眾生本具的「真心」。
這「真心」,是《楞嚴經》說的「妙真如性」,是《華嚴經》說的「一真法界」,是《涅槃經》說的「常住佛性」,是《金剛經》說的「實相」,是「禪宗」說的「正法眼藏」,是「儒家」說的「良知」。
「心」以「精要」解,是指一切事理的總綱領。《心經》雖然只有二百六十字,卻能總持一切,收攝了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精要奧旨,故以《心經》為名。簡單的說,《心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心要」,以般若智慧修行,即能回歸真心,明心見性。
「經」有二義,一 是「真理」,二為「途徑」。「真理」是顛撲不破的,經得起時間、空間的考驗,故能流傳萬世、放諸四海而皆準。且世尊所說的法,皆契理、契機,故能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途徑」是道路、是方法,一切諸佛、菩薩、聖賢都依照這個方法修行,而到達涅槃、解脫的彼岸。
我們看經典,首先要去了解經文本身的結構,原則上它是分成三段,任何經典幾乎都是三段式的結構,第一段是序論,第二段本論,第三段結論。但以佛教的術語,首段叫做「序分」,序分的意思就是法會的緣起。中段叫做「正宗分」,正宗分就是這一本經典主要闡述的內容,精華就在正宗分。而末段叫「流通分」,流通分就是說,這麼好的經典能讓大眾皆知,能依教奉行,使佛法能薪火相傳,以燈傳燈。所以經典,原則上就是分這三大部分,三大結構。
為了讓大家能夠簡易明白《心經》之結構,故我們參照弘法大師《心經秘鍵》的五分法:第一人法總通分、第二分別諸乘分、第三行人得益分、第四總歸持明分、第五秘密真言分。
第一段 序分
組織表
/ 說主
觀自在菩薩-----------------------------人格
行者 /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修行 ------ 因--- 人法總通分
照見五蘊皆空-----自利 --教法/
---- 功德------- 果/
度一切苦厄--------利他 /
觀自在菩薩
現在我們進入經文,每一部經典都有說法、聞法的人,《心經》的主角是觀自在菩薩,配角是舍利子。觀自在菩薩是說法的人,舍利子是聽法的人,說者跟聽者要契機,才能相應。舍利子就是舍利弗,他是世尊十大弟子當中智慧第一的,所以《心經》要講的就是如何透過觀照,開啟智慧!
首先我們先來看「觀自在菩薩」,從事的角度來說:狹義的解釋,「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廣義的代表,是指一切「菩薩摩訶薩」,都涵蓋在內。
解釋成「觀自在菩薩」,指的是「智慧」。因為有智慧的人,才能真自在。此話怎麼說?有了智慧,才能破無明;無明若除,方能解脫;身心解脫,便能離苦;苦已遠離,樂當自生;心無罣礙,一切自在,所以「觀自在菩薩」象徵智慧。
如釋成「觀世音菩薩」,則代表「慈悲」。因為有大慈悲心,才能聞聲救苦。我們都知道,當眾生有苦難,只要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觀世音菩薩就會聞聲救苦。
學佛就是在學智慧與慈悲,離開這兩個,所學的佛法就是迷信,所學的佛法只是一種信仰、一種寄託,不叫做正信佛法。什麼是正信佛法?正是正確,有了正確的知見,才會生起堅定的信心,如果沒有正確的觀念,所學的佛法只是宗教信仰。我們今天學佛法,不是依賴佛來幫助我們,如經上所說「佛不能度眾,唯有眾生自度。」我們一定要記得,不要靠觀世音菩薩來度你,而是要自度度人。
再來說什麼是「觀」?「觀」不能解釋成「看」,「觀」指的是一切修行的方法,既然一切修行的方法都叫「觀」, 那我們應該先明白,觀世音菩薩是修什麼法門。
在《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上有記載:觀世音菩薩因修「耳根圓通法門」而開悟。藉由聲塵,契入自性證悟的方法,故經雲:「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觀世音」聖號是指修行法門而命名。「觀」是所修的方法,「世」不單指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還包括盡虛空遍法界,「音」為一切的聲音。故「觀世音」為修此法門而成就。
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很喜歡「聽」各種聲音,如果是看書,不見得能每天看,一次看好幾個鐘頭,但是卻可以連續聽好幾個小時的音樂。在生活當中,到處充滿聲音,除了人類各種活動所發出來的之外,還有蟲鳴、鳥叫、風聲、雨聲?各種大自然的聲音。因為眾生喜歡聽,所以觀世音菩薩,因應眾生的根器,來教導我們修行。但本經不以「耳根圓通法門」為主,其重點在「諸法空相」,即是「觀空」,觀什麼空 ? 觀「五蘊」空,觀「十二處」空,觀「十八界」空,觀「四聖諦」空,觀「十二因緣」空,觀「六波羅蜜」空,觀「一切空」,方能得真自在。「空」並非沒有,而是諸法的真相。
以世間法來看,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以正確的角度觀察人、事、時、地、物,觀察自己的身、心以及所處的環境,這樣子學佛法,對人生才有幫助!
接著看「自在」。觀自在菩薩因其「行深般若」,故能以甚深勝慧,照見五蘊空寂,度脫一切苦厄,得大解脫、大自在,故名「觀自在菩薩」。
我們不論學世間法或出世間法,應該時時自我反省自不自在?答案肯定是不自在,而且是身、心都不自在。身體有病痛你受得了嗎?只要有一隻蚊子叮就受不了,何況其他!但我們每個人不自在的程度,每個人不自在的東西都不一樣。有的人很害羞,有的人又很愛現。有的人對工作不自在,所以他很難適應任何工作。有的人對人不自在,所以很難和別人相處。有的人對環境不自在,他只要換床鋪就睡不好。有的人對黑暗不自在,所以不敢一個人半夜去爬山,但是住在山上的人,他可以一個人在山路上,從晚上走到天亮。
我們應該去思考,自己到底對什麼比較不自在?應該好好進入自己的內在,不要躲避,看清楚自己的問題在哪裡?這時就會發現,我們真的是處處不自在、時時刻刻都不自在。
所以我們學佛法,一定要落實在生活中,應該去面對自己的問題,欠什麼就去補什麼,那裡超過就去修正,這樣修行才會進步。如果不這樣修,縱使十年、二十年也是枉然,你那凡夫的個性不可能變成菩薩的個性。一個人要變化,唯有進入他自己的內在,把他內在的冰融化成水,才能柔情似水,要不然你的僵硬與固執是沒辦法改變的。
再來說「菩薩」,梵文是「菩提薩埵」,譯成中文是「覺有情」,就是「覺悟的有情眾生」的意思。各位學經典,要把自己融入經典,經典就是你,你就是經典,這樣讀經典你才能受用。我們學佛是要開啟智慧,是要學覺悟的方法,所以應該先發菩提心,自度度人,這才是真正學佛!.
什麼是自度度人呢?首先為自己,好好的進入自己的內在,好好的發展自己的能力,自己要先過得好,過得自在快樂,你才有能力去幫助別人。「觀自在菩薩」已經示現「慈悲」與「智慧」是我們要學習的功課,我們要好好的學佛法,學覺悟的方法,學行菩薩道的方法!
行深 般若波羅蜜多時
「行」就是修行,「深」是功夫由淺至深,「行深」就是修行的功夫很深。原則上,修行佛法是有次第的,這次第就是「聞、思、修、證」。「聞、思、修」最後的結果是「證」。
「聞」就是聽聞佛法,我們都知道,今生能當人已經不簡單,當人又能聽聞佛法很不容易,聽聞佛法又能聽懂,那更是難上加難,懂了佛法能照樣修持,那更是因緣殊勝!
現在全世界有六十億人口,台灣有兩千三百萬人,真正能誠意正心,好好學佛法的人少。我們不要掉入一種假象,以為很多人在談佛學,就是很多人在學佛。想想自己,是拿著香跟著人家拜,還是真正效法佛?你是不是真正的佛弟子?
很多人學佛,但能徹底學的人很少,真正徹底學佛的人要做到「聞、思、修」。以佛法的角度來看,「思」不是思考,而是指「行」。是聽聞佛法之後,按照佛法的角度去做,叫做「思」,這個「思」還包含「思惟」什麼叫做「三法印」?
什麼是「思惟佛法」?我們平常的思都是胡思亂想,佛法的「思」是:當你修行時,內心進入一種穩定的狀態,在定中才有能力去思惟。一般人不了解,我們只能跟他解釋做思考,就是你在聽聞佛法後有沒有去思考?你真的懂嗎?只能用這種比較表面性,別人容易理解的角度來說明。
以後看經典,自以為懂了之後,你可以為自己講一遍,要是真懂,就舉得出例子。用這種方法測試,你馬上就察覺到自己其實並不懂,因為沒有「用心」,沒有「思惟」,所以根本不了解佛法。所以,我們學佛法,就是要老實的從根本、從頭學起。
至於「修」,並不是說要修多久,「修」指的是「行深」。每個人的程度不一樣,每個人的根器也不一樣,每個人的用功精進也不一樣,誰知道你什麼時候會大徹大悟呢?所以「行深」並沒有一個時間的限制或是期待,「行深」就是要老實修行,這樣你的智慧就能開展出來。
「般若」是梵文翻譯過來的,指的是智慧,但是為了跟世間所講的智慧有所區別,所以會加上妙字,叫做「妙智慧」。「妙」的意思是不可思議,不能用言語、文字來形容,所以我們常說妙不可言,可以說出來的就不妙了。
這裡所講的智慧,就是能洞察宇宙人生的真相,這裡所講的智慧,不是一般所講的聰明。比如說愛因斯坦、比爾蓋茲…等等,這些人聰明絕頂,但是聰明跟智慧最大的差別在,聰明是以自己為出發點,智慧是以一切的眾生為出發點。聰明並不能解決自己真正的痛苦,智慧可以讓你離苦得樂。用這兩個觀點就可以去分辨真正的聰明跟智慧。
世界上聰明的人很多,比如科學家、發明家,縱使他們所發明的東西是利益大眾的,還是不能算是智慧。因為他們所發明的東西,還是有他們自己主觀的看法。
為什麼說他們的聰明不是真理?比如說蓋房子,我們從木屋、草屋、土牆屋、磚牆屋、混凝土,一直到今天的鋼筋水泥或鋼骨結構,這些發明是不是都會被推翻?都會日新月異?所以這代表我們現在所體悟的不是真理,真理是不被時、空推翻跟改變的。
大部分世間所謂的聰明,因為他發明某些東西、或一個idea ,讓他自己賺很多錢,這些概念還是以自我為出發點。但是智慧的角度不是這樣,以智慧的角度來看,他只想一個問題:「怎麼樣能幫助自己及全天下的人,每個人都能過自在幸福的人生。」這是從真理的角度來看。
從現象的角度來看,各位都聽過一句話:「 人比人氣死人」,富有與富有怎麼比?貧窮與富有又怎麼比?人一出生就不公平,家世、背景、資質、長相…都不公平。我們今天所有的痛苦,都是因為只看到現象界的不公平,所以有「求不得」的苦。一個有智慧的人,他了解現象本來就是不公平,現象本身是有差異性的,他就不會掉入這個現象的陷阱了。
所以我們應該回歸真相,從「現象」的「表相」,去明白真實的面貌叫做「真相」,什麼時候才能見到自己的廬山真面目?什麼時候才能洞察宇宙人生的真相?從這樣的角度,才能徹底明白聰明並不能覺悟,智慧才能解決你的痛苦。
前面已經談了兩個智慧的概念,一個是「現象」,一個是「本體」。用智慧去察覺現象的本質是不公平的,不要在這邊打轉。再來更深入去察覺現象的本質,真理只有一個,是公平的。人不能夠離開現象界,我們都活在本體所產生的現象之中,但是現象裡面又有本體,這個才是真理。
能明白這個道理,而能活在現象與本體當中的自如、自在,這樣的運用叫做「中道」,這就是佛法最直接的道理?中道觀。所以學佛不是學宗教,「學佛」是學「覺悟」。為什麼要覺悟?覺悟了就有智慧,有了智慧,人生做什麼都好。就這麼簡單,這跟宗教跟信仰又有什麼關係?這是你自己的人生!
「波羅蜜多」譯成「到彼岸」,另外還可翻譯成「事究竟」。 在印度,當他們把一件事情做好,他們會說「波羅蜜」。「波羅蜜多」的「多」是一個語尾詞,相當於中文的「了」或「矣」。
事究竟,就是把一件事完成,就是波羅蜜多,就像我們學佛,從不覺悟的迷中一直學到覺悟,就是波羅蜜多。國父也說,把一件事從頭到尾完成就是大事,所以只要完成任何一件事,都可以叫做波羅蜜多,就是要我們做事情不應該半途而廢。
翻譯成「到彼岸」常常會掉入一種陷阱,以為此岸與彼岸,中間隔著一條河。我們容易掉入一種漸修與頓悟的分別,漸修就是慢慢修,頓悟就是沒有彼岸也沒有此岸。我們講此岸與彼岸是針對小根器的人講。佛陀的智慧很高,他的說法都是隨類教化、因材施教,根器不高的人,不能跟他說既沒有一個此岸也沒有一個彼岸,這樣他會掛在半空中,他永遠都會溺在水中。
所以對小根器的人,要跟他講,他現在正在這一個河中,在這一個海中,在這個苦海中,所以應該趕快爬上岸。你現在所處的這一個世界,叫做娑婆世界,是「五濁惡世」,在這一個世界你會有身、心的病苦,也會有難以如願的變化,這個世界讓你苦,所以應該快快離開這苦海,離開此岸到達彼岸。這個彼岸,我們最想要的是西方極樂世界。但是彼岸不是只有西方極樂世界,只要是佛的國度都可以是極樂世界。
實際上西方極樂世界並不是佛所講的本意。對一些智慧不高的人,佛只能用這麼簡單的道理,來說明這個世界的真實相。這個世界的真實相是苦的,為什麼是苦的呢?我們常說人生有四苦、八苦,但真正讓你苦的不是生老病死,而是「無常」,是無常讓你苦。
譬如說,不喜歡的人,他卻常常出現在你眼前,喜歡的人他又不理你;縱使你修得好,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對你好的人也在你身邊,無奈的是,不是你早死就是他短命;不是短命就是生重病,你娶了她、嫁了他就要照顧對方一輩子;縱使一切都很好,你們身體很健康,他也很照顧你,但仍是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人到最後一定要離開,所以真正的苦是「無常」。
所以世尊談此岸是苦,既不是悲觀也不是樂觀,只是告訴你一種事實,就是因為這個苦是一種事實,所以佛陀才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才會有凈土宗。
我並不是說凈土宗的法是小根器的人修的,任何法門本無高下,我說有此岸與彼岸這種說法,是針對小根器的人說,這只是一種誘因,告訴你此岸是苦,彼岸是樂,不但是樂還是極樂。這樣的概念對佛法不明白的人,他會掉入另一種迷失,他會覺得現在活著真的很苦,所以他一心想要到極樂世界,但是什麼時候才能走呢?死了就能到嗎?這裡有很深的內涵。
人之所以苦,是因為掉入現象,是因為不明白事理所以苦,一樣的環境一樣的條件,你可以樂也可以很苦。同樣的環境同樣的條件,我們每個人快樂跟痛苦的指數卻都不一樣。
這就是我為什麼心甘情願學佛的原因,因為唯有佛法才能夠解決我所有的問題,唯有佛法才是我心靈的良藥。如果你身邊有人在學佛,你應讚歎他學得很好,然後再推他一把,讓他突破。
「波羅蜜多」還有一種解釋,叫做「超越」的意思,人生就是要無限的超越、突破,內在有障礙、要過關斬將,內在有心結、要一一解開,內在有心事、要一一的拿掉!
不要以為學佛法就會賺大錢,學了佛法之後,就會找到愛人。學佛法是為了讓我們了解,過去的痛苦是來自於錯誤的知見,學佛法的重點是在這裡,這是極樂世界的一種概念,這叫做「波羅蜜」。
所以圓滿的講法不是有個此岸跟一個彼岸,圓滿的講法是「心凈則國土凈」,這句話最簡單的講法就是,一個快樂的人,他看到任何的事情他都會很歡喜,一個快樂的人他走到哪裡都會很快樂。一個痛苦的人,他看到任何東西都覺得了無生趣,他走到哪裡總是不滿。所以別人覺得佛法很深,我詮釋起來卻很簡單,此岸之所以苦,是因為你內心不清凈所以苦。
在《六祖壇經》里,六祖講了一句發人深省的話,他說:「東方人要往生西方,那西方人要往生哪裡?」他不是說西方極樂世界不好,他的意思是說,西方極樂世界就在你的心中!那到底有沒有西方極樂世界?有喔!還是有。但是你不要誤會了,這意思是說,並不是你到西方極樂世界才能快樂,你現在就可以快樂!同理可證,你在此岸就可以快樂,並不需要到彼岸。所以此岸跟彼岸一樣。
有了這個概念之後,可以解決你人生所有的問題。什麼是此岸呢?你不是常抱怨嗎?你不是覺得上班有壓力嗎?你不是覺得工作很辛苦嗎?你不是覺得為五斗米折腰很無奈嗎?要不是為了生活我也不要上班!如果你有這樣的心態,你們公司就是五濁惡世的公司、五濁惡世的公家機關、五濁惡世的工作環境。 你的人生是這樣活的嗎?很多人都很不情願的說:如果不是為了這幾個小孩、如果不是為了公司……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概念呢?做任何事情唯有心甘情願,你才會快樂!所以我常說天底下最大的願力就是「甘願」,所以你要甘願做,甘願去承受!
譬如今天你來聽《心經》,如果是自願來,就會得到很多的東西,如果是別人邀你來,而本身並沒有意願,你會覺得很無聊。所以用這樣的概念,你就可以了解,所有的痛苦、執著和分別是從何而來!我自己在三十歲之前做過五十二個工作,所有的老闆都認為我沒有出息,我對工作事實上很排斥。一直到對佛法有所心得,才真正的打破偏見,所以從三十一歲開始到現在都沒換過工作,因為我已經打破上下班的概念。
所以此岸、彼岸的概念要打破,你才會快樂。各位上課下課的概念也要打破,你們上課像菩薩,一下課菩薩就不見了,所以要把握並堅持一貫的原則。
「時」指的是什麼呢?佛家的經典里常常開宗明義就講「一時」,而不說什麼時候,這太有智慧了。這個「時」指的是修行的功夫能下得深,自然能夠到達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時。所以當修行到這樣的程度,那一剎那間你的智慧就打開,就能超越,一切的罣礙跟煩惱就能解脫,而達到「觀自在菩薩」的境界。
對於這個「時」,不要期待什麼時候,不要期待到什麼程度,也不要期待能得到什麼。這種期待就是一種錯誤和妄想,你不要期待幾歲能成功,只要時時刻刻努力學習、不斷精進,就會成功。
像歷史上的姜太公,他艱困潦倒一直到七十歲,才因緣際會被文王賞識,終於功成名就。修行也不能急,需要時時刻刻處在一個從容穩定的狀態,才可以把事情處理得更好。如果心急,會傷害到你的身心,也會蒙蔽你的智慧,讓你判斷錯誤。
照見五蘊皆空
「行深波若波羅蜜多時」,是觀自在菩薩的本修因。有因就必有果,果是什麼呢?這個果就是「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古大德的註解說,「照見五蘊皆空」是自利,「度一切苦厄」是利他。我們常講羅漢是獨善其身,菩薩是兼善天下。「照見五蘊皆空」就是工夫,如果你不明白五蘊,你就不能離苦得樂。
什麼是「照見」?所謂「照」就是「觀察」的意思。我們每天照鏡子,就是要在鏡子里觀察自己,所謂相由心生,也就是借著照鏡子,來看你的心到底穩不穩定?
我讀《心經》後常喜歡照鏡子,當我們的覺性不夠,要去察覺自己的內在,實在是不容易,但是我們的外在是由內在投射來的,當你每天看到鏡子里的自己,要好好的觀察, 看你的臉到底是繃緊還是放鬆?通常我們在下班時照鏡子,你的臉是繃緊的;早上剛睡醒時,你的臉是放鬆的。你也可以照照相,你可以正面照一張,側面照一張,剛睡醒時照一張,下班前照一張,這幾張相片一定不一樣。
我每天早上起來我會照鏡子,照鏡子時先看我的眼睛,我會看我的眼神。心很定的人,清楚他要做什麼的人,他的眼神一定很穩定。一個人如果他沒有人生目標,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他的眼神一定是渙散、獃滯的。菩薩的眼神是明亮而溫和的,企業家的眼神是明亮而銳利的。那你照見過自己嗎?
從佛法的角度來看,「照見」是指修行的功夫,「照見五蘊」指的是觀察你的身體和內在。要如何去觀察你的身、心,這是很深的問題,這個部分要透過練習,光談理論是不夠的,必須借著打坐,把心靜下來好好的觀察自己。
「見」這裡談的意思是「體驗」。一般說的體驗是指我們過去的經驗,我們過去所經歷的一切人、事、物的經驗,但是佛法里說的「體驗」並不是這麼一回事。你曾經體驗過你整個人都不見了嗎?你曾經體驗過你整個身心跟大自然融為一體嗎?你曾經體驗過你清清楚楚的知道一切,但是卻沒有你這個人嗎?
這並不是理論。但是如果沒有這個功夫,就沒有辦法體會。沒有實際去體驗「五蘊皆空」,叫你不要執著,不要貪嗔痴,叫你放下,你都做不到,所以不能離苦得樂。
人為什麼會苦?是因為你有身、心,身、心就是「我」,你有自我的概念,所以在承受苦。如果你不能突破「五蘊」、突破「身心」、突破「我」的概念,不可能度一切苦厄。這種概念很重要,所以只談理論是沒有用的,你要「照見」就要「行深」,你要行深,就要時時刻刻、老實去修行,才能真正體驗生命的本質,才有辦法「體悟」,不然你悟不了。
至於每個人所體悟的東西、體驗的感覺也不太一樣,因為有的人,他可能是從他的色身進入,有的人是從他的內心進入。有的人,只是從他身體當中的四大?地、水、火、風的任何一大進入,有的人是從他身體的感官系統?眼、耳、鼻、舌、身、意進入,都不一樣。所以楞嚴經裡面有二十五種修行的方式,從二十五種不同的角度切入,這些都是「照見」。
再來我們看什麼是「五蘊」?五蘊就是五種因素,這五種因素,形成你自我的概念,就是「色、受、想、行、識」,簡單來講就是「身」跟「心」。更細膩的分析,這個身體,原則上是「地、水、火、風」四大因素所組成的。
地:就是你自己的肌肉、骨骼?會讓你覺得身體有沉重感覺的,都是地大。
水:我們都知道,人體有百分七十都是水份,包括血液、唾液、尿液?等等的液體這就是水大。
火:就是溫度,我們的身體,有適當的溫度,才能夠氣血平衡。
風:指的就是呼吸。一般來講,打坐的時候,有一種數息法,專門觀呼吸。也可以只觀四大當中的任何一大。如果身體中有某些狀況、有那些痛處,可以專門觀察體大的部份。如果心靜到極處,就可以觀察入微。
這「地、水、火、風」四大如果調和,人的身體才會健康。以當今的醫學、解剖學、病理學來看待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對身、心的看法,就能證明佛法其實是很科學的。
佛法是「科學中的科學」、「理性中的理性」,因為世尊告訴我們:「我所講的話你可以懷疑!」 但是你在懷疑之前,應該先去證明,證明你的理論是對的,才可以懷疑。
可惜 我們世間的人,都不願意下工夫去證明,也沒有能力去證明。所以他的人生,事實上都是被別人控制著,被神壇、道士、江湖郎中、算命卜卦?控制著,這樣不是很愚痴嗎?有的人家裡掛一幅《心經》,他是當作裝潢用的,甚至有人以為《心經》可以避邪、驅魔?,這種邪知邪見,不就是自己的心魔嗎?
所以你要好好的去「照見」,去觀察、去體驗,用自己的身體去做實驗、去證明:世尊說的「法」是可以驗證的、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至於要如何觀察跟體驗呢?你當進入「禪定」!這就是屬於實修的部分,缺乏這種「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學佛就只是在學「佛學」,而不是真正在學佛陀的智慧!「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之後,才能照見「五蘊皆空」。
「五蘊」中的「受想行識」是什麼呢?簡單的說:「受」就是感受,「想」就是判斷,「行」就是依判斷的事情而來行動,「識」就是自己所造的行為。
我們現在的所作所為都會放在「識」當中,它就像一個倉庫,這一期的生命結束之後,我們就是靠著這個「識」在投胎。換句話說,我們死了以後,並不是一了百了、什麼都沒有了,實際上這個「生命的黑盒子」里儲存著這一生所做過的一切事情,也就是在生命的洪流里,我們已經累積著個人種種的嗜好、習慣?你累劫的習氣都儲存在這裡。所以生生世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意義的,都是有價值的,都是很重要的,你怎麼可以不好好的生活呢?
「五蘊」中的「色」有分狹義跟廣義的解釋,狹義來說是指身體,廣義來說是指一切的物質的現象都可以叫「色」。當我們去接觸到外面一切的「色塵」,接觸到身外的一切人、事、時、地、物的時候,一定會生起你自己的「感受」,但是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因為每個人的「色、受、想、行、識」都不一樣。
這五蘊當中,「識」是主角。我們常說「萬法由心起,萬法由心滅。」就是在講這個「識」,並不是說這五蘊以外還有一個「心」,心不是一個真實性的東西,它也不是一個抽象性的東西,「心」指的就是一種你內在運作的過程,不是真的有一顆心臟在那裡胡思亂想。
禪宗的公案裡頭,二祖慧可斷臂求法,求達摩祖師為其「安心」,達摩祖師曰:「將心來,與汝安。」曰「覓心了不可得。」楞嚴經里,阿難七處征心,也是了不可得啊!那你的心在哪裡呢?
「受」也是受到「識」的影響,受分三種?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叫做「三受」,也就是三種感受。舉例來說,當你看到一座山,你會生起喜歡或是不喜歡的感覺,事實上,在你的「識」裡面,早就已經輸入「我很喜歡山」這個種子,所以當你看到山的時候,你才會產生「我很喜歡山」這種感受,這叫做「樂受」。
如果你的「識」中儲存的是「我很喜歡海」的種子,當你看到山的時候,不管它有多美,你並不會受到感動,這就是個人的好惡,這都是受到「識」的影響。
如果「識」對某一樣情境產生排斥,就會生起「苦受」;如果「識」對某一樣情境沒有強烈的感受,就會生起「不苦不樂受」。這是內在比較深層的部分,要好好的去觀察。
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常常會被自己的感受所迷惑。譬如說,口渴的時候,沒有水可以喝,會覺得苦;有水可以喝,會感覺快樂,因為慾望得到滿足了;但是當滿足感消失了以後,是不是又掉入了受苦的深淵?所以不應該停留在苦受、樂受、或不苦不樂受當中。
但是,難道是不要有感受嗎?這也不對。沒有感受,豈不是形同草木?凡夫的概念,非苦即樂,百般的不自在。學佛是不落兩邊的。譬如說,口渴就喝水,當我喝水,我知道它是冷的、淡的,我很清楚,但是我的內心是清凈的、自在的,既不是享樂、亦不是受苦。換句話說,不管處在任何的狀況,都能夠心甘情願的接受,而內心是清清凈凈的,絲毫不受影響的,這才是學佛的真實義!
自古以來的禪師,他吃飯就好好的吃飯、睡覺就好好的睡覺。但是我們凡夫的內心,總是被心情、被感受牽著走,就像一個寧靜的湖水,被風吹,產生了漣漪一般,只要遇到情境,習慣性的反應,很自然的馬上就出來了。所以我們要透過日常生活來訓練,當身體的感官系統接觸到外面的情境時,就要去明白,「色」與「受」的關係,要去觀察自己是不是掉入三種感受之中?如果覺性很強,當會觀察到,凡夫只喜歡福、不喜歡禍,只喜歡快樂、不喜歡痛苦,只喜歡順境、不喜歡逆境…實際上是了不可得,因為一切都是無常!快樂不會長久,因為因緣會改變,同樣的,痛苦也不會長久。只要明明白白的「覺知」就好,執著感受是沒有意義的。
「想」跟「行」也是受到「識」的主導。不管遇到任何情境,過去的知識、經驗,會讓我們產生一個判斷,根據這個判斷,我們將會有所行動。但是我們又有分別心,專門撿輕鬆、容易處理的工作來做,太費勁、太艱巨的事情,我們習慣性的會去逃避。
「行」是一種意志的行為,所造的一切業力,都是從這兒開始,「行」造成你生生世世累劫以來的業力。這業力,有善業、惡業、不善不惡業。
經常,我們在沒有用心「想」的情況之下,很輕易的浮現一些念頭,譬如遇道路上有人要超車,你很容易生起不滿的情緒,也許就會罵他幾句。譬如有蚊子在你身邊飛來繞去,你是不是會想要把牠除之而後快?明顯的惡事你容易察覺,類似這種小奸小惡比較微細,你不容易覺知。
修行就是要在這種微細處觀照,時時提醒自己「諸惡莫作」。同樣的,只要是身、口、意上,有任何的正念,不管它是大是小,都不要讓它空過,要把握因緣去做,這叫做「眾善奉行」。
五蘊當中的「色、受、想、行」就是這樣子受到「識」的主導,不斷的在運作,就像是電腦的磁碟片,不管你輸入什麼,它都接受,然後儲存,形成你「生命中的黑盒子」,如是因、如是果。所以你是不是當謹言慎行、戒慎恐懼啊!
以上講「五蘊」,這五個因素組成「我」的概念,你觀察過嗎?這個「我」是藏在「色」里?藏在「受」里? 藏在「想」里?還是「行」里?「識」里?舉一個例子:一棟透天房屋,是不是由磚、水泥、鋼筋…,加上很多建材蓋成的?如果把它們拆開,不過就是一堆磚、水泥、鋼筋…,以及很多建材而已,房子在哪裡呢?所以這個「我」就像房子,五蘊就像鋼筋、水泥、 磚塊…。如果把它們拆開,還有沒有這個「我」呢?所以說「五蘊皆空」。
我們一般人,總是執著他的身軀,執著他有他的感受,執著他有他的思想,執著他的觀念,執著他的判斷,他很執著,因為他認為五蘊皆有,所以他一直在維護這個「有」。因為維護這個「有」,所以任何人都不能夠去侵犯?我有我自己的想法,所以請你尊重我的意見;我有我的感受,所以請不要傷害我的自尊心…,我們一輩子為了保護擁有的這些東西,所以一輩子都在受苦。如果你繼續保有你錯誤的知見,就會繼續受折磨,直到生生世世。
觀自在菩薩,因為祂有很深的智慧,所以祂能夠觀察:這一個色身,並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這一種的感受,並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這一種想法判斷,也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這一種的行,也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這一種的識,亦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看清楚這個真相之後,就會明了什麼叫做「五蘊皆空」。
簡單的講,一切的現象,儘是無常,因為是無常,所以世尊以「諸行無常」為三法印的第一個法印。第二個法印是「諸法無我」,就是說並沒有一個我,是永恆不變的,這個我是時時刻刻在變的。
「受想行識」簡單來講,都是一種心法,它的根本產生之處是「識」,五蘊都是從「識」展現出來的,其實本「空」,就叫做「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如果完全明白「五蘊皆空」這種概念,接著,就能夠「度一切苦厄」。 「苦」是自己本身的問題,「厄」是指災難。你先觀,是誰在受苦?是你自己!自己又是什麼組成的 ? 五蘊!既然能夠「觀察」、「體驗」到「五蘊本空」,那還在執著什麼?這個「苦」不就滅了嗎?
我們常聽人家說「人生好苦喔!」這苦,可分「身苦」和「心苦」兩種。身有什麼苦?不外是「生、老、病、死」,這是誰都逃不掉的自然現象。不管如何的運動、吃補、注重養生?,還是沒有辦法讓你的身體不苦;縱使看醫生,治療、吃藥?,葯還是治不好你的病,葯只是暫時紓緩癥狀而已。
至於「心苦」呢?也許你來找我諮商輔導、或找心理醫師做治療?不過是讓情緒有一個紓解的管道,訴了苦之後,心理舒服多了而已,但是問題還是在呀!所以用世間法來處理這些痛苦,只是暫時的,並不究竟。
實際上,「前人走過的路 是最好的捷徑。」觀自在菩薩已經明明白白的告訴你了?「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你是要相信已經證悟的佛菩薩?還是相信無明的自己?如果你不能「深信」、沒有「切願」,學佛不能得力!
換句話說,就是學一套、做另外一套,自己內心認為境界太高、我做不到,這是內在的障礙,自己在障礙自己。其實,「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諸佛菩薩示現給我們的,都是在生活中「藉事煉心」,所以,八萬四千法門中,我們要找比較能得力的方式下手,找做得到的方法去學, 這樣才能破除你的「身苦」與「心苦」!
「厄」就是災難,就是一般說的意外災害,就是我們遇到的一些天災人禍,這些都叫做厄、災厄、災難。凡夫怕苦、怕厄,菩薩不怕。菩薩為什麼不怕苦?菩薩生病的時候知道病、感謝生病、感謝又能夠讓我去觀「諸行無常」、觀「十二因緣」、觀色身的因緣變化,祂會借著苦來「觀」。菩薩遇到災厄時,祂不以災厄為苦,祂的災厄,有時候,反而能成就其成為菩薩。
有的人面臨突發事件,他只會去怪罪外在的很多因素,菩薩遇到災厄,祂能夠深知因果。舉例來說:有一個人在家裡,無緣無故被掉下來的飛機壓死。真的是無緣無故嗎?以佛法的觀點看,這就是因果!必有如是因、方有如是果。所以,以後遇到災厄,你不要怨天尤人,你應當要轉換一個概念:借著這一件事情,來鍛鏈自己的心境,這就是「藉事煉心」,也就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經得起寒澈骨的歷練,才能在患難當中見偉大。
有的人以為學了佛法,借著讀經、拜懺,就能夠消除業障、消災解厄,這是邪知邪見。如果諸佛菩薩慈悲,它能夠替受苦的眾生消災解厄,那豈不是違背了「因果」的法則嗎?不管是你身體、心理的苦,或是天災人禍,必然有它發生的原因,這是自然界的道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就是真理!明白了這樣的概念,才能夠如實的、去度一切的苦厄。
換句話說,一切的苦厄,該來的還是會來,並不是說它不會發生,但是當事情發生,你的內在不需要去抗拒,你只要隨緣順受,然後很冷靜的去處里問題就好了,你的內心依舊是自在的。你的身體一樣會有病苦,但是你的心要不為所動,把身體交給醫生,把心交給自己,這樣你才不會受折磨,才能度一切苦厄!
以上經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是集結經典的人敘述菩薩的修證功夫而加上的,可當作「序分」。
以下從「舍利子……」到「……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正宗分」。從「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到「……菩提薩婆訶」是「流通分」。
心經開講(下) 釋達觀講述 第二段 正宗分 心經所闡述的內容,精華就在本論,可分為理論和實踐兩大部分。 / 人間觀(正報論) / 理論---- / 世界觀 \ 宇宙觀 (依報論) 正宗分 \ 人生觀 / 修養法 \ 實踐---- \ 理想境 「人間觀」組織表: 舍 利 子 ---------------------------------------------------------------- 聽 者 ---- 人格 色不異空 -- 因緣滅故空 \ -- 非有非空中道(現象觀)\ 空不異色 -- 因緣生故有 / 肉體觀 \ 色即是空 -- 即 空 \ -- 空 假 即 中 道(本體觀)/ 教法 空即是色 -- 即 假 /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 精神觀 / 「人間觀」就是正報,說的就是自己的身心,比如說長相就是一種正報。《三世因果經》說前輩子在佛前獻花,這輩子長相會比較漂亮。比如說………也就是說你過去的所作所為,會影響這輩子的身心狀況。 雖然序分中說「五蘊皆空」,我們的五蘊本身,並沒有一個實質的主體,「受想行識」的根本產生之處是「識」,五蘊都是從「識」展現出來的,其實本「空」,所以叫做「五蘊皆空」。但是如果認為一切都是「空」啦!不用奮鬥、不用打拚啦!這又掉入了消極的「頑空」。實際上,我們這一期生命的正報─「身」「心」還是明明白白的在這個現象界裡面,佛法並不離世間法,所以這輩子的所作所為,甚至於生生世世的所作所為,都是有意義的!我們當如實的的面對「身、心」的問題。 舍利子 舍利子是世尊的十大弟子之中,最有智慧的,所以在王舍城外、靈鷲山上的法會中,舍利子請問觀自在菩薩道:「若是有人要修般若波羅蜜多,應當用什麼方法?」以舍利子的智慧,他才有能力代替眾生請法;以舍利子的智慧,當觀自在菩薩說法的時候,說主與聽者才能夠相應!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指的是五蘊的色,就是指外在一切的物質現象。那你心理的一切現象,就叫做「受」、「想」、「行」、「識」。 「空」不是沒有,「空」指的是宇宙之間所有的東西,它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主體,所有一切的現象,並非永恆不變的,所以叫做「無常」;既然是無常,就代表並沒有一個固定的主體,所以就叫做「無我」。因為無常、無我,所以我們叫它「空」。在原始佛教的教義中,「無常、苦、無我、空」,這幾個概念都在形容「空」這個字,所以「空」,並不能夠解釋成沒有。 「不異」就是不離,不離開的意思。一切所有的物質,它到最後,一定不離開「空」。所有一切物質的現象,它形成叫做「成」。 例如這個桌子已經形成,這個物質的現象形成,我們叫它「色」。但是所有物質現象它一定不會離開「成、住、壞、空」,所以「色不異空」。 如果從「色」談到「不異空」,古大德註解說,這叫做「緣滅」故「空」。所有的東西,它一定是「因緣生」、「因緣滅」。所有的東西形成,它已經形成叫做「色」;它的因緣已到,它必然消失,叫做「空」,所以叫做「色不異空」,這叫「因緣滅,故空」。 同理可證,同樣「空」也不離開「色」,為什麼?因為所有的東西,因緣滅之後,並不是說它永遠不會再改變,當它因緣已到,它會再改變,這因緣已到就叫「緣生」,所以「因緣生,故有」。所以色不離空,空不離色,色空本是一體。 因是因素,是條件,沒有因素跟條件,不能具足;緣是因素,是助緣,透過主要因素,再加上一些輔助的因緣,才能夠成為它的結果,所以叫「因緣」。如果你真的了解緣生、緣滅,你就開悟了,你就不會那麼痛苦。我們今天痛苦,就是因為我們不了解它,所以苦。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看到「緣生」─因緣所生,這個「因」就是父精母血,受孕懷胎,這個「緣」就是在母親的子宮裡,受到很好的照顧,健健康康的成長,在適當的時機才把我們生下來,叫做「因緣所生」。有因沒有緣不能生,兩個要配合,所以叫做「因緣生,故有」。 從這個例子,你看到什麼?本來這個現象界中,沒有你這一個形象,我們稱它「空」。但是透過「因緣」所生,在這個空的現象界中,產生一個小孩就叫做「色」。我們看到「空不異色」,我們會生起歡喜心,所以人家生小孩,我們會說恭喜,會祝賀他這個「緣生」。 不是只有出生才叫做緣生。這個孩子的「因」,是他過去所造的業力,所創造的因,他一出生之後,受父母細心的照顧叫做「緣」;終於進入幼稚園,因緣所生正式去讀書,從幼稚園畢業叫「緣滅」;進入國小叫「緣生」,國小畢業叫「緣滅」;接著進入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不斷的生滅、生滅、生滅……一直變、一直變、一直變,直到這個人,有一天一定會不見了,所以當這個人不見了的時候,就叫「緣滅」。 想想看這裡面有多少矛盾?一個孩子入學,你高興,畢業你高興,一個孩子剛出生你高興,死去你高不高興?死去跟畢業有什麼不同?但一般人的概念不是這樣,一般人對於現象的變化,總是賦予很多錯綜複雜的感情。 再舉一個例子,有一個人本來四肢健全,有一天發生車禍,從此就過著坐輪椅的生活,這是緣生?還是緣滅?如果從新的角度來看,因為他重新過著坐輪椅的生活,這是「緣生」。 你不要以為「緣生」一定是喜,「緣滅」一定是悲。緣生跟緣滅,對你來講,都是痛苦的,所以看不清楚事實真相的人,在這因緣的變化之中,不斷的在受苦、受折磨 。 如果你真懂「緣生」、「緣滅」的概念,你就懂得什麼叫做「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例如說,這件事情,本來不是我的工作,但是我的主管突然叫我做,這叫做「緣生」,你就欣然的接受,認真去做這件事情。你不需要抱怨,也不要在那邊推三阻四,你只要努力去做,做完了之後,這件事情自然就緣滅,那緣滅就好。你也不要做完之後,說做這件事情我很辛苦,去搶個功勞、去討個人情。事情做完了就做完了,叫「緣滅」。 我們對緣生、緣滅,既不記恨,也不搶功,既不歡喜,也不難過,這個就是佛法。事情做完了,就做完了。你要好好去體悟這個問題。所以「緣滅」跟「緣生」,講的就是現象的變化。也叫做「現象觀」。古大德對「現象觀」做了一個結論,叫做「非有非空的中道觀」。 談到「非有」、「非空」的概念,再談「一心三觀」。所謂三觀是指假觀、空觀、中觀。假觀是相,見山是山;空觀是體,見山非山;中觀是用,見山即山;「一心三觀」你若懂,你就一定大徹大悟,這是寶呀!「一心三觀」就是說,你應該去觀察這三種的真實義: 一、假觀─只要是會變化的東西,就叫做「假」。 譬如你的身體的變化,隨著年紀,你會從嬰兒、少年、青年、壯年、到老年,會由幼稚、而輕壯、到衰老,所以你的身體是假。譬如你的心情,每天從早上一直到晚上,你的心情時時刻刻、分分秒秒不斷的在起變化,所以你的心也是假的。事實可以證明,你的身、心皆幻。 同理可證,我們現在講課的所在─觀水薌,這個好山好水的好地方,亦是假,因為這個地方它會變。你現在所看到的,你的身、你的心,還有所處一切的環境,你現在所喜歡的東西,你現在所擔心的東西,你現在所痛苦的、快樂的感覺儘是虛幻。 現在,你願意用這種假觀,去觀照它是假的嗎?它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叫做「假觀」。 相就是現象。一切的現象,它是時時刻刻在變化的,它是幻化的,它是無常的,它並非永恆不變的,天台宗的智者大師,給它一個名詞,叫做「假觀」。你眼睛看到的東西儘是假,所謂假的意思,不是我不承認它,假的意思是,我不執著它。 例如,你看電影、電視恐怖片,你的心臟不會受影響,你不會受驚嚇,叫假觀。但一般的人都很愚痴,明明知道戲是假的,卻隨著劇情哭、隨著劇情笑、隨著劇情顛顛倒倒…,這不是很傻嗎?這些情境都是假的,你都會受它影響,難怪,發生在你周遭的事情,會影響你更深。 同樣的道理,你今天對你所做的一切,你的事業,你的家庭,你種種的一切,你有能力以「假觀」看待嗎?只要你沒有能力,這一關你根本修不了,就是說你這一關零分。至於你為什麼會受影響?很簡單,你把這個「假」認為是「真」,你才會受影響,不然你怎麼會受影響! 再舉一個例子,某次一位醫學院的學生,暑假帶頭骨標本回去做研究,回到家裡,恰巧一個朋友來找他。他朋友說:「唉唷!這個骨頭怎麼做得那麼像,怎麼那麼可愛,鼻子還塌塌的。」就在那兒把玩著。這學生只回了一句話:「廢話,那是真的,當然很像!」。他的朋友當場受到驚嚇,回家就生了一場病。 我們人很奇怪,我們既怕活人、又怕死人,既怕神、也怕鬼,什麼都怕。如果你有「假觀」的概念,你能夠時時刻刻去觀察你的「身」、「心」、「境」,一切皆是虛幻,你就不會執著、不會受苦。若是你不能,那佛法你沒辦法懂! 二、空觀─空觀指的是本體。 現象是從本體的本性展現出來的,一切的現象到最後必回歸空性,所以「色」到最後,不離開「空」。所以你應該明白什麼是「空觀」?「空觀」到底怎麼應用? 舉個例子,你們現在坐在這邊上課,你有沒有觀察到「空」?因為這裡有空間,你們才可以坐在這裡,如果沒有空間,你不可能坐在這裡。一樣的道理,你們本來坐在那邊,事實上你們離開那邊,那邊還是空空的。 再說,你怎麼可以呼吸?因為空,你鼻子空。你為什麼可以吃飯?因為嘴巴空。你為什麼肚子餓?因為肚子空。你今天有學到東西,哪裡空?要不然你怎麼有辦法學東西?你怎麼可以看到我?你之所以看得到我,是因為有空的距離。為什麼你的眼睛看得到白板上的字?因為白板空,所以寫下去,才浮現字;如果白板不空,怎麼浮現字?這房子就是有空,你才能變,假設這房子的空間,都讓你佔滿了,這房子怎麼使用?平常我們在玩大風吹,變來變去,變來變去,這就是空的妙用。 這「空觀」相當的妙,這空觀不是說空,不是沒有,這個空觀是「空中生妙有」,可以變,它可以展現。任何一樣東西只要形成,就一定會有體積,就會佔空間,這就不空啦!沒有空就不能變,沒有空怎麼變?所以你的內心要空,你才有辦法展現。 空的實體,它的內涵、它的的境界,相當的深奧,它可以包含一切的東西,但是有的東西,並不能就只有這樣去包含它。我們講空的概念,是因為「無常」、「無我」,所以才「空相」,這才是它真實的概念,這個概念,一般人比較不能懂。所以我用你們比較容易懂的概念來跟你形容「空」。 三、中觀─色跟空,產生一個「中觀」。 佛法裡面講中觀,中道,儒家講中庸。中觀的概念叫做「用」,為什麼「中觀的概念叫做用」呢? 舉個例子,你說這個紙杯是假的,不對。為什麼?事實上擺在我的眼前,所以你不能否認它。你說這個紙杯是空的,既然是空的,我為什麼可以看得到?所以你怎麼說都不對,不管你怎樣形容它,都不對。 那要怎麼講才對?應該這麼講:這一個紙杯,你看得到的部份叫做色,這叫「假觀」。這紙杯之所以能裝茶,就是因為有空,它才能裝,不然它裝不了,所以這叫做「空觀」。那這個紙杯要怎麼用呢?也就是說,它的現象是「有」,它的本體是「空」,但是你要用中,「用中」的意思就是,不執著「有」,也不執著「空」,空有都不執著。 古大德註解,「非有」「非空」的意思是說,你講有不對,你講空也不對。那既然非有非空,你就不要去把它區分說,它一定是空,還是一定是有。凡夫的概念,都是二擇一,兩個選一個,這是不對的,它是不能拆開的,那既然不能拆,你認為是有還是沒有?你勉強替它下個定義說,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你也不能這樣講。說「有」不是真理,說「沒有」也不是真理,真理是,我不執著有,我也不執著沒有,這叫「中觀」,這叫用,用「中」。 舉例來說,你要不要洗澡?你不能說,因為身體是假,所以我不需要把它洗乾淨。你不能說,因為身體是假,每天洗有什麼用,今天洗完了,明天還是有垢。你不能說,想洗就洗,不想洗就不洗,這是想跟行,不合你意就不去行,合你意就去行,你已掉入你自己五蘊的慣性。 你應該說,我知道身體是假的,不過我會把它照顧好,有水的因緣,我就洗;沒有水的因緣,不是我不洗,而是我隨這個因緣而不洗。但是我不洗,我不會感覺不舒服。這叫「中觀」,你要這樣用「中」。 所以你要對「假觀」、「空觀」、「中觀」的定義,相當的清楚,你才有能力去運用。 天台宗的智者大師,他創三觀。如果以禪宗的角度,有三句話可以代表這三種層次:「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這三句話大家也常說,但是真懂的,卻少之又少。 「見山是山」- 現在我們後面有一座山,如果你問一個小孩子,問他這是什麼?在小孩子的八識田中,有山的記憶,所以他看到,就跟你說,這叫做山。單純的跟你說,這叫做山,這就是「見山是山」。 你再問那小孩子,這座山永遠都是這樣嗎?這座山上有很多植物,一年四季,這些花草樹木,它都在變化、它會有不同,所以這一座山會不會變?這一座山,早上和下午就不一樣了,所以你現在看到這座山,你看到的是假相,這叫做「假觀」,所以「見山是山」。 「見山不是山」- 很早很早以前,可有這座山?很早很早以前,可有一座喜馬拉雅山?沒有的。你從甚深的角度來看,從緣生、緣滅的角度來看,之前由空至有,之後會由有至空,所以色空不離,它們這樣的因緣互變,所以,以山的本質來說,它是空相。 它的「空相」意思是說,它並沒有一個真實的主體,也就是說它並沒有一個真實永恆不變的東西。從這個角度看,見山,我所看到的山不是山,我所看到的,它只不過是因緣和合而成的一座現象的山,所以說不是山。但是這樣說也不圓滿。 「見山又是山」- 最後這個程度就超越了,就突破了。意思就是說,你說它不是山,事實上它就在這兒。你說它是山,事實上它又會再變化,因為滄海可能變成桑田。所以你不應該執著。你不應該去執著這一座山,但是雖然不執著這一座山,還是有山,所以「見山又是山」。 這樣子從認為「是」,到認為「不是」,一直到認為「有,我就用它。」,「沒有,我就放下。」這就是「一心三觀」的內涵。 但是你一定要記住,要懂得,菩薩從來不厭離生死,菩薩也從來不貪戀生死,你要明白這種概念,《心經》你才會懂,不然你一定不懂。 有人說世間很苦,我以後都不要做人了,這就是厭離生死。也有人說,我世間還有很多親人,我以後死去,一定又要回來找我的親人。所以你太太以前可能是你的祖母,你的祖母,有可能現在變成你的孩子,為什麼呢?因為不舍。 舉個例子,有一個祖母,捨不得離開她的寶貝孫子,她要往生之前,念念不忘的就是她那個孫子。所以這個祖母死去之後,就投胎成另外一個女孩子,來嫁給她的孫子,想要好好的照顧他。但是現在她變成另一個女人,跟他結婚之後,她並不知道他就是她念念不忘的人…,這樣子的生生死死,這樣子的糾纏不清,永遠脫離不出輪迴。 這世界上有多少人讓你罣礙?你累世有多少親人讓你不舍?所以你不願意離開生死,你貪戀這世界! 至於那厭離生死的,跟不願意離開生死、貪戀這世界的,兩種都不對。凡夫貪生怕死,阿羅漢厭離生死,菩薩「不貪」生死、亦「不舍」生死,《心經》在講這個!你若明白,後面的經文漸漸都會看懂,所以從這樣「一心三觀」的角度,你要好好去體會。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講的是現象。「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講的是本體,所以說「空」、「假」即「中」道,所以叫做「本體觀」。 以現象的本質來看,事實上是有個「有」。以本體的概念來看,這個「有」事實上是「假」。所以論現象,不離開空。同理可證,論本體,亦不離開空。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最簡單的解釋就是「色空不二」。也就是「色」、「空」不能夠分開。為什麼不能夠分開呢?因為「藉象顯空」,藉一個現象來顯出這個「空」。 舉個例子,這個小木屋蓋起來,圍起來,就是現象。蓋起來,顯示出這個空間,叫做「藉象顯空」,由空來表現出這個現象。因為有空,你才可以變化,才可以妙用,所以由「空」去變化出很多的現象。 所以佛學的這個關鍵,你若沒有掌握到,不管你怎麼看,都看不懂,你會覺得,怎麼變來變去?一團霧水。 所以從「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幾個字,就是我們在講自己的肉體,所以叫做「肉體觀」。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前面我們講過,玄奘大師翻譯的《心經》文字簡潔、結構嚴謹,他用很扼要的文字,表達很豐富的內涵。所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的意思是講,接下來 「受、想、行、識」跟「色」的道理都一樣。 如果逐句翻譯就是「受不異空,空不異受」、「想不異空,空不異想」、「行不異空,空不異行」、「識不異空,空不異識」,以及「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識即是空,空即是識」。 簡單的說,就是「五蘊不異空,空不異五蘊」、「五蘊即空,空即五蘊」。 這一段就是在講,你打坐的時候,你是不是能夠好好的觀你的「五蘊」?你如果從「色」的角度來觀「假觀、空觀、中觀」,這是「肉體觀」。你如果從「受、想、行、識」的角度來觀「假觀、空觀、中觀」,這是「精神觀」。這就是觀自在菩薩針對舍利子的疑惑「如何修般若波羅蜜多」所做的初步的解答。 以上所講的是「人間觀」,也就是「正報論」的部分。 接著再講「宇宙觀」,也就是「依報論」。「正報」說的是自己的身心,「依報」說的是自己所處的環境。先講「世界觀」。 「世界觀」組織表: 舍利子 -----------------------------------------------聽者 --------------------- 人格 是諸法空相 ------------------------------------------體 \ -------諸法空觀\ 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 義 /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五蘊(人體)---- 空 觀 教法 無眼耳鼻舌身意 ---六根(主觀的感觀)\ 十 二 空 觀 ---三科空觀/ 無色聲香味觸法 ---六塵(客觀的對境)/ /六根 \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六識 ------- 十八界空觀 \六塵 /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現在觀自在菩薩再向舍利子解釋說,「是諸法空相」,在《心經》里,「諸法」指的是「五蘊法」;在整體佛法的解釋,諸法就是「心法」跟「色法」。 一般的解釋,人生所有的一切都叫「諸法」;諸法的本質是「空相」,也就是諸法的本質,並沒有一個不變的主體。「諸法空相」的內涵就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 那什麼是「世界觀」呢?「世」指的是時間,古往今來;「界」是界限,指的是空間,上下左右。「世」跟「界」合起來就是時間跟空間,「世界觀」講的就是「時」「空」的問題。 不生不滅 不垢不凈 不增不減 在中國人的概念里,「不生不滅」就是「天」,「不垢不凈」就是「人」,「不增不減」就是「地」,這個「三才」就是中國人的世界觀。 以科學的角度來看,叫做三度空間,就是「時間、空間、距離」。 以佛法的角度來看,「天」指的是天時,所以「不生不滅」講的是時間的問題;「不增不減」講的是空間的問題;「不垢不凈」指的就是一切的萬物。 從這三個觀點來看,「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指的是菩薩的境界。凡夫的層次是「有生有滅,有垢有凈,有增有減」。我們先從凡夫的角度來談,再來談菩薩的境界。 不生不滅-我們談到人,常會問,生於何年?死於何時?這就是時間的概念,有生有滅,「因緣生,故有」、「因緣滅,故空」。所以凡夫有生有死,有來有往。這就是時間的觀念。 例如什麼是「今天」?如果從明天來看,今天叫做昨天。什麼是「昨天」?如果按照昨天的角度,昨天就是今天。所以如果你執著一個「今天」這個名詞,就會被現象所迷惑。 假設這個名詞是固定不能改變的,你當然可以執著,但是明天即將到來,今天這個名詞,又被取代,因為它消失了,所以你可以執著有一個「今天」嗎? 再舉例,你的名字也跟「今天」的概念一模一樣。假定拿一個標籤貼在你的背後,從此你開始執著背後那個標籤,以為別人給你的那個名稱、職位、身分、地位…就是你,這樣對嗎? 佛法的角度完全不一樣,佛法講的是真實義。學佛的人,從簡單的先學,首先要破名相,不執著所有的名詞,這樣老實面對自己,時時提醒自己:一切皆是有生有滅的東西,你在執著什麼!? 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不生不滅」還有另一層意義,這裡面的「生」不是真的生,這裡面的「生」是短暫的;這裡面的「滅」不是真的滅,這裡面的「滅」亦是短暫的。「不」的意思,是說這不是真正的生,亦不是真正的滅。 例如說觀水薌現在蓋好了,你以為它真正的「生」嗎?觀水薌它現在是蓋好了,可是它不可能一百年以後仍然是這樣子,所以說它不是真正的生,因為它隨時會再改變。 「滅」的意思就是,它隨時會再改變。等到它改變完了的時候,它永遠就是那個樣子嗎?也不對。它也會隨著時空的變化,再度再改變,那樣子不斷的生滅、生滅、生滅…。 唯有菩薩的智慧才能看出,這一個「生」跟「滅」,根本不是真的生,也不是真的滅,所以說它「不生不滅」,這是它的內涵。 再從自然界的角度來看,一棵樹,它會落葉,但它會再長新葉;新葉變老,它會再掉下來。我們不能說,它是生或是滅,在生滅上打轉沒有意義,因為我們只看到短暫的現象,而沒辦法看透永恆的真理。 如何從現象的角度去破除「不生不滅」跟「有生有滅」?如果能從現象的角度去破除,那時間的概念就能破除。老禪師能入定,就是破了時間的概念,所以他的一彈指間,可能就是一般人很長久的時間。 我們平常生活在時間的概念當中,有時間的概念,就有數字的觀念,所以當你在觀呼吸時,數息數到最後,你要放掉數字。若是還停留在數字上,你永遠沒辦法突破。 這是一種以「生」、「滅」的角度來看待「時間」的問題。 不垢不凈-以佛法的角度來看,萬物的真相是「不垢」「不凈」。但是我們經常按照個人的喜好,個人的經驗,以「垢」跟「凈」來看待萬物。 例如,這地上有塵沙,我們說它骯臟,需要加以清掃。沙是骯髒的嗎?如果你到河邊把沙捧起來,可能會說,這一堆沙好臟,這是不對的。我們應該說,這裡有一堆沙,沙裡頭有一些草枝、衛生紙…等等的東西,這些衛生紙跟草枝混在沙中,才覺得這一堆沙好臟。 其實沙並不臟,只因為它加上這些雜質,讓我們覺得這一堆沙子很臟。如果把這些雜質都揀掉,我們會說這一堆沙子好乾凈。 當我們講這一堆沙很臟,跟我們講這堆沙很乾凈時,其實這堆沙並沒有改變,它的本質沒有變,但是,我們的概念變了,不是沙怎麼樣,而是我們賦予它「垢」,它「凈」的概念,這都不是真相。 同樣的道理,我們看到這桌子上有塵沙,所以我們說桌子臟。其實不是桌子臟。因為沙本身不能講它臟,而且桌子本身也不可能臟,只是我們把這兩樣東西結合在一起,變成它臟。 再舉個例子,白色跟黑色,哪一個比較乾淨?其實它只是白色跟黑色,我們不能說哪個比較乾淨。如果這兩個顏色不小心混在一起,它是乾淨或是臟?白衣服沾到墨水,這衣服叫做臟嗎?現在有一種衣服,看起來破破爛爛,一點一點的,你看它是臟還是乾淨?或有一種白底黑條的衣服,你會說它臟嗎?你會說好看。 再說,我們認為糞便最臟,認為身體最乾淨,那糞便從哪裡來?從我們認為最乾淨的地方而來。所以我們的身體比糞便乾淨嗎?以凡夫的角度來看,人類認為糞便最臟,但蒼蠅認為它是美食,它就像長榮桂冠下午茶的蛋糕,我們的尿尿它當成是紅茶,降暑退火。 如果你說,人不可以跟蒼蠅比;那人跟人比好了,大人說大便很臟,幼兒卻偏偏拿來吃,那幼兒不是人嗎?你的概念跟幼兒不一樣。大人的腦袋太複雜,所以看不到真實性的東西。 從小到大,我們的概念大都有問題,我們的看法其實很沒有道理,只是我們不知道,我們都按照自己的角度去看東西。 唯有透過觀察,才能明白道理,才能夠看清楚真相,這樣人生所有的困境都難不倒你。有的人他不懂得觀察,也不懂得探討的方法,他只能看到粗糙的問題。例如,待會兒下課踩到鐵釘,他馬上會去探討該如何處理。但是心中有結,卻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心結! 三受當中,如果我們的「不苦不樂受」最明顯,就表示我們根本沒有感覺,沒有覺知內在的感受,所以要培養觀察的能力,觀察「身」、「心」、「境」,觀察靜態的跟動態的,所有的一切都應該保持覺知,這樣才能夠從小悟、到中悟、到大徹大悟。 所以我們要培養覺知的能力,清清楚楚的觀察萬物的真相,是「垢」是「凈」?還是「不垢」、「不凈」? 不增不減-「不增」「不減」說的是空間的現象。記得小時候的天氣比較涼,夏天沒有這麼熱,冬天還很冷。現在除了臭氧層的問題之外,到處高樓大廈林立,遮蔽物多,溫度普遍升高。 以一般人的角度來看,土地上增加了一棟大樓,增加了一個觀水薌遊樂區,叫做增加。那這裡以前是一個平原,現在被挖個水池,叫做減少。以空間的角度來看,它「有增」、「有減」。但是如果好好注意看,其實是「不增」、「不減」。 為什麼不增不減?舉個例子,現在台灣的房子蓋了很多,跟三十年前台灣的現象當然不一樣,但是三十年前地球的重量跟現在地球的重量並沒有變。房子這兒挖一個洞,那兒補起來,這兒推土機推掉,那兒補起來,它的質量並沒有改變。 例如造小木屋的木材來自樹木,砍掉樹木,表面上森林的樹木減少了,但卻增加了一棟小木屋。所以,以整體來觀,它確實沒有增跟減,但是我們常為了增跟減,而產生莫大的感慨。 我們看到,所有現象的變化,都會感嘆說人事已非,滄海桑田,尤其詩人多愁善感,常常借題發揮,借現象發揮,觸景生情,其實他並沒有看到真相。 如果我們隨著現象界的變化,隨著人、事的變遷,而不斷的有一些錯綜複雜的想法,這些現象你怎麼講都不可能講清楚。所以有智慧的人,當從「不增」、「不減」的角度,來看待空間的問題。 如果以我們個人的角度來談「不增」「不減」,我們「迷」的時候,佛性並沒有減少,我們「悟」的時候,佛性亦沒有增加,這叫「不增、不減」。用這種角度,才可以看到真實相。 一個明白真理的人,他能夠從「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去體悟到「諸法」「空相」。他從看到「有生有滅」,然後去悟到「不生」、「不滅」;從對世界上所有的東西,產生「垢」、「凈」的分別,然後去了解到它「不垢」、「不凈」的道理;當他對空間的一切變化做如實的觀察,並且內心不產生排斥、不產生貪戀,他本身亦能「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先談「有」跟「無」這兩個概念。以一般人的概念來說,「有」跟「無」是相對的。但是學佛不要掉入相對的概念中。「無」應當是「有」的突破。 例如,當一個人初學武功,他是有招有式,有模有樣;但是當他的功夫到一定的程度,他是無招勝有招。所以無招是有招的突破,而不是跟有招對立。 再比如,一條路,前面一段有鋪柏油,後面一段尚未鋪柏油,那麼它還是同一條路,而不是兩條路,只是前面鋪的跟後面的不一樣。 一樣的道理,我們在成長的過程,在學習的過程,就是要不斷的突破,要一直往前超越,所以叫做「波羅蜜多」。 前面談到,「色」、「受」、「五蘊」,都是「有」的概念,是凡夫的概念。「空」是二乘人的概念,是聲聞、緣覺、阿羅漢的概念,但不管是凡夫還是二乘人都不能解脫。 因為凡夫貪戀、貪愛、貪生、怕死,既然貪生,就必然再出生,所以生生世世六道輪迴,永無出期。 另外有一種人,他對這個世界充滿強烈的厭離心,他一直想離開三界,想出離三界,所以他專心修行,除了修行,什麼都不要,什麼都不管,只要做個自了漢。但是這樣的人,因為他還有一個喜歡跟不喜歡的概念,所以還是不究竟。 至於二乘人,即小乘人,他明白一切是空,所以他不怕死,也不貪生,他是厭離生。但是二乘人的空是「偏空」;凡夫是「頑空」;菩薩才是「究竟空」。 什麼是凡夫的「頑空」?頑空就是不清不楚,或是腦袋放空、發獃。如果你只是坐在那兒,什麼都不想,那是在修木頭,而不是修佛祖。坐在那兒,是要不斷的精進的,是要不斷的鍛鏈你的內在的,是要不斷的練習的。 什麼是二乘人的「偏空」?二乘人他執著空,因為他了解一切現象不是真實的,所以對一切功名利祿都不執著,只是一心來修行,叫做「偏空」。 什麼是菩薩的「究竟空」?「究竟空」就是圓滿,祂徹徹底底的了解「空」的真實義。 《大般若經》說,「空」的意思是不執著。我明白「諸法空相」,所以我不執著;而且我亦不執著那個不執著的心,才叫做究竟。若我不執著諸法,但我卻執著那一個不執著,那亦是執著,那沒有究竟。 人生雖然是短暫,但每一個時間,每一個因緣,你都會跟無數的眾生在一起,因為眾生不明白這種概念,所以你要變成眾生的模樣,跟眾生在一起,然後隨類教化,所以你不離開眾生,不捨棄眾生,也不貪戀眾生,所以這樣的「空」的意思就很妙,所以它能「空中生妙有」。 這不是「有」跟「沒有」的問題,「有」跟「沒有」,在於「因緣」的生滅,因緣生就有,因緣滅就沒有,因為「生」跟「滅」才產生「空」跟「有」,明白這種概念,才能在「空」跟「有」當中,而不執著「兩邊」。 所以菩薩度眾生,心並沒有執著眾生,以這樣的角度來修,我們在打坐時,不執著打坐,若執著在打坐,那個坐是有問題的,所以我們從這裡開始,一直去體悟、去突破,那個感覺就會全然不同。 「十二處空觀」是談「色法」,「十八界空觀」談「心法」,「色法」跟「心法」是五蘊的展開。換句話說,「五蘊空觀」是「色法」跟「心法」同時談,這個「空中」就是一種空相,以「空觀」的角度來看,並沒有一個五蘊,所以它說無「色」「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眼耳鼻舌身意」指的是六根,「色聲香味觸法」指的是六塵,合稱十二入或十二處。「入」的意思,就是能夠接受外面的狀況進入;說十二處呢,「處」的意思,就是能夠依託的地方。簡言之,根塵是一種「色法」,識是「心法」。 「眼耳鼻舌身意」是我們的感官系統,六根所接觸到的外面的六塵叫「色聲香味觸法」。例如說,你的視神經系統包括你的眼睛,和外在現象界的形形色色起了作用,就生起「色相」,你就可以看到各種現象。 一樣的道理,耳神經系統包括你的耳朵,和聲音起了作用,就生起「聲相」,你就可以聽到外在的各種聲音。同樣的,鼻子可以聞到味道、舌頭可以嘗到滋味、身體有冷暖痛癢等觸覺,意能分辨境界的順逆苦樂、東西的好壞…等等。 另外,意可以歸納在色法,亦可以歸納在心法,意若歸納在色法,那就是指你大腦的整個神經系統;意若歸納在心法,那就是「根」接觸「塵」產生反應,亦叫做「識」。代表眼睛有眼睛的特別作用跟功能,耳朵有耳朵的特別作用跟功能,依此類推,這個部份我們叫它「心法」。 「五蘊」是「色法」跟「心法」同時談,這個「空中」就是一種空相,以「空觀」的角度來看,並沒有一個五蘊,所以它說無「色」「受」「想」「行」「識」。 上根器的人,到這裡他就懂了;但是絕大多數的人還是不懂,所以觀自在菩薩慈悲,祂不厭其煩的再以六根對六塵說「十二處空觀」。分析的結果,就是「真空」裡頭「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界」就是界限,界代表區隔的作用。「六根」、「六塵」、「六識」都是「法」,也可以稱做「界」。我們把「六根」和「六塵」合起來叫「十二處」或「十二入」,如果再把「六識」加起來就叫「十八界」。 什麼是「識」?識就是「神識」,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心」,凡夫、菩薩同樣是這個心,差別在於,心清凈了是菩薩,心迷惑了就是凡夫。 因為我們的心迷,所以當六根對了六塵,就生出種種的分別心來,這個「分別心」叫做「識」。觀自在菩薩說「十二處空觀」,就是說「真空」裡頭「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進而分析連「十八界」都是「空」的,這十八界就是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的「六根」,色界、聲界、香界、味界、觸界、法界的「六塵」,以及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的「六識」。 換句話說,由「五蘊空觀」、「十二處空觀」到「十八界空觀」說的都是「究竟空」。 觀自在菩薩苦口婆心的層層分析「世界觀」,告訴舍利子,也告訴眾生「諸法」「空相」,從「眼界」到「意識界」皆是虛幻。 那我們在生活中如何修行呢?通常我們的「眼根」和「耳根」最利,接觸到人事時地物,最容易產生「意識」,隨即掉入意識形態,所以大家都是用意識在過人生。 所以我們先學慣用眼睛,觀察人、事、時、地、物,在日常生活應用之中來修行: 首先要覺察,「人」與「人」的關係,要「靠而不靠」,要適可而止,彼此太親密會滋生怨恨,太疏遠變成莫不關心,「若即若離」才是中道。所以如何拿捏這種親疏的距離要靠智慧。對任何人不產生喜歡或討厭的偏見,因為如果掉入任何的概念,都會干擾到我們的內心,讓內心不清凈,徒增困擾與煩惱。 例如我們碰到人,要不要跟他聊天?如果對方跟我們微笑,就代表他有善意,當因緣產生了,就順著那個因緣,他願意跟我們講話,我們就跟他講,當講則講,不當講則不講。所以要隨順因緣、隨機應變,學佛的人是懂得變通的 。 所以在任何團體中,我一視同仁,平等看待所有的人。若是用現代比較簡單的講法,就是每個人都有他可取之處,每個人都有他的個性,每個人都有他的特色,每個人都有他的喜好…,我尊重每個人的個別差異,彼此互相包容,這樣子看待每個人,就能夠心平氣和,這叫「平等觀」。 談到「事」呢,有的人做事拖拖拉拉,有的人做事急如星火,其實只要知道對方的個性及處事模式,多給別人一些空間跟時間,多給別人一些彈性,每個人把自己份內的事做好,不就能相安無事嗎? 當我們有責任去教導別人、督促別人時,要善用我們的智慧去「因材施教」。例如,遇到做事效率差的人,我們要去觀察他的問題出在哪裡,適時協助他、推他一把,這樣他就能突破瓶頸、提高效率。 如果遇到急躁盲動的人,要先把他的情緒穩定下來,要他多思考,要他先提出周詳的計劃,再按部就班實施,這樣子事情分出輕重緩急,就能萬無一失。 如果我們總是看別人不順眼,就是否認別人,就是不相信別人,只相信自己,那隻好什麼事都自己做了,這樣的人是沒有智慧的。有智慧的人當能「知人善任」,這樣才能共同成長、互相成就。 最重要的是要觀察自己:我準備好了嗎?我的能力是否充分?事情來時我是否能夠承擔?我願意承擔嗎?我樂意付出嗎?我能無所求的奉獻嗎?學佛不就是要學自利利他嗎?─當你準備好了,你願意承擔時,當能「事半功倍」、「舉重若輕」。 所以,學佛的人在待「人」處「事」上,應當是最圓融、最有成就的。 至於「時」呢,我們應該「學而時習之」,應該覺得「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應該把握當下,應該分分秒秒不空過。我們不要分別說,我現在上班,或是下班,我現在應該休息,怎麼叫我去出公差?時間的概念,會讓我們產生對待的想法,這種對待的想法,會讓我們產生不滿。 若我們一天到晚被「時間」的概念所綁,那一定是匆匆忙忙來上班,然後一心期待趕快下班,這期間焦慮、急躁,或是拖延、怠惰,使我們不能樂在工作,自然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現代人的文明病很多是因工作壓力來的。 例如,有的人不願意加班,有人說這工作不是我的,所以你不要叫我做;如果你叫我做,要給我加薪。這樣愛計較的人,短視近利,實際上是在斷送自己的前程。我們最好把心裡那一個鬧鐘給拿掉,把「時」的概念丟掉。全心投入去做該做的事情,也許我們花費數倍的時間在工作上,但是只要有這股傻勁兒,任勞任怨去做,所有的幹部、總經理,不都是從基層升上來的嗎?「功不唐捐」─如是因、如是果,這不就是因果嗎! 什麼是「地」,地就是一切的環境。首先問自己,為了這個共同生存的環境,我能做什麼?人性的自私、自利、貪婪、怠惰、推諉…這時候就暴露無疑了。所以生活中落實環境保護的工作是最基本的責任。 實際上環境不是問題,心境才是問題。大環境當中,我們能做的,當儘力。但是太多的問題我們無能為力,例如政治、經濟、社會、治安、教育…各方面的問題是「孤臣無力可回天」,是我們沒有能力改變的,這時候我們的心境要不受影響,只要做我們該做的事,其餘的一切隨順因緣、創造因緣、等待因緣。 一切的東西、財物,都叫做「物」。一般人看到物,就會起貪的概念。例如食物、美色、豪宅、金錢…,這些東西不是不好,它們如果是日常生活所需,也要有適當的滿足,但是要恰到好處,最重要的是不要起非份之想。這又牽涉到心境的問題,不為物慾所遷、知足才能常樂。 眼睛所看的人、事、時、地、物,已經是形形色色,其餘的「五根」所攀緣的更是錯綜複雜,好像織成了一面綿綿密密的網,覆蓋住了光明,讓我們見不到真心。 修行人唯有從自己的內在徹徹底底的去「轉識成智」,要不然智慧是生不起來的。所謂「舍識用根」,並不是把識丟掉,迷的時候我們說它叫做「識」,悟的時候我們說它叫做「智」,它們兩個其實就是同樣一個東西,從這種概念中去突破,這叫做舍識用根。 「轉識成智」的意思,迷時說八識,悟時說四智,叫轉識成智。所以透過這十八界,就知道所有的東西它都要因緣具足,也就是「六根」、「六塵」、「六識」條件要具足,它才能產生,因緣條件不能具足,它就不能產生,所以我們說它「空」。 談到這裡,我們應該怎麼修行呢?原則上「自知者明」,如果我們程度沒那麼高,可以用「根、塵、識、智」,這四個角度修。我們可以慢慢去觀察,透過不斷的練習,才能夠真正有那個意境,這叫修行。 因為我們身上的包袱太多,身上累劫的習氣太多,錯誤的知見太多,所以要一身抖落談何容易!所以我們要老實,慢慢來,一步一腳印,一定會走到,所以先明白這樣的理論跟概念。 以上說的是「宇宙觀」中的「世界觀」。再來講「宇宙觀」中的「人生觀」。 / 人間觀(正報論) / 理論 --- / 世界觀 \ 宇宙觀(依報論)--- 正宗分--- \ 人生觀 / 修養法 \ 實踐 --- \ 理想境 「人生觀」組織表 無 無 明 -------- 流轉(凡夫迷界)觀 \ 亦無無明盡\ / --- 緣覺 十二因緣空觀 \ 乃至無老死 / \ 亦無老死盡 -------- 還滅(聖者悟界)觀 / 無 苦 集 -------------流轉(現實世界)觀 \ --- 聲聞四諦空觀 ---- 三乘教法 滅 道 -------------還滅(理想世界)觀 / 無 智 ------------ 修 道 \ --- 菩薩六度空觀 / 亦 無 得 ------------ 證 果 /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人生觀」就是在講人的一生,我們常說人到底是怎麼來的?孔子講「未知生、焉知死」,所以這部份孔子沒講。 以《心經》的角度來說,「緣覺」是指因為明白「十二因緣」的道理,而開悟的人。這「十二因緣」就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經文因為文字簡潔,所以用「乃至」表示由「無明」一直到「老死」,這個過程,緣覺是如何修「觀」的呢?例如「無明」是「假觀」,「無無明」是「空觀」,「亦」是「中觀」。所以修「十二因緣」要「一心三觀」。 完整的內容應該是「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行,亦無行盡;無識,亦無識盡;無名色,亦無名色盡;無六入,亦無六入盡;無觸,亦無觸盡;無受,亦無受盡;無愛,亦無愛盡;無取,亦無取盡;無有,亦無有盡;無生,亦無生盡;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我們都知道,世尊在青年時代,因觀察到人生有生、老、病、死的煩惱而出家修道。祂在菩提樹下證悟「緣起法」,明白有情眾生的流轉生死「不從天生,不從自生,非無緣生,從因緣生。」 「從因緣生」,除了指有情眾生的「生老病死」之外,也包括器世間的「生住異滅」、「成住壞空」,這就是佛陀的「宇宙論」,涵蓋了「人生觀」和「世界觀」。 總之,有情眾生的生死流轉是沒有主宰,沒有不變的實我,只不過是由於迷惑、造作、苦果的輾轉相續而已。這其中前因後果的相續,就是「十二因緣法」。也就是說,由於這十二法互相憑藉而生起,以致生生死死、永無終期。 世尊證悟的「十二因緣法」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先講「無明」。 無明─「無明」就是沒有光明、沒有智慧,「無明」就是你自己錯誤的知見、錯誤的思想;無明就像烏雲,智慧就像太陽,烏雲遮蔽太陽,讓你沒有智慧,這就是凡夫。 因為凡夫無明、迷惑,因為錯誤的思想、見解,所以不了解自己的身、心,也不了解環境的變化,終日生活在煩惱、不安之中。凡夫由於無明的覆蔽,而產生錯誤的行為,在佛教裡面叫做「業」,業就是「行為」。所以說「無明緣行」,「無明」是「行」的緣起。 行─「行」是行為,是造作,是身、口、意三者活動的總和。這種活動經驗的累積,就是所謂的「業力」。業力又分善業、惡業、不善不惡業。 覺悟的人,他造的業叫凈業,凈業的意思,是不思善亦不思惡,唯有實踐佛陀指示的「正道」而身、口、意三業清凈的人,才沒有善、惡的概念,沒有苦、樂的概念,才能夠離苦得樂。至於一般人,起心動念莫不是在造業。「行」又是「識」的緣起,所以說「行緣識」。 識─「識」是業力寄託的所在,也是輪迴的主體。在小乘佛法中稱「六識身」,在大乘佛法中發展為「第八識─阿賴耶識」。 實際上,我們的想法必然產生一個行為,我們這一輩子所做的一切,也都記錄在「識」里,就像輸入電腦的資料一樣,都被儲存在「生命的黑盒子」當中。 有這樣的概念,就不會讓一個人胡作非為,這樣的概念,讓我們覺得,人生奮鬥是有意義的,做善事是有意義的,學習是有意義的…。蘇東坡曾說「書到今生讀已遲」,所以這輩子我們不只要讀,還要多讀,以做為來生的資糧。 事實上,我們的「識」,它時時都會呈現,我們講靈感,靈感不是無中生有的,它早就在我們的記憶體裡面了,直到因緣具足,它,啪!一下子就產生。所以有很多的東西,它一直在「醞釀」,只是我們不知道,就像火山未爆發之前,地底下本來就有滾燙的岩漿一樣。 再說這個「生命的黑盒子」神奇莫測,它又不同於「靈魂」學說。佛教否認靈魂學說。道教、基督教、天主教的靈魂學說的理論是,人死了之後,靈魂再投胎轉世,換句話說,人的身體有生有滅,而人的靈魂不生不滅,這就是「常見」。 如果我們的靈魂是不生不滅的,那不管我們的靈魂投胎到哪裡,我們的各項能力及心智狀態是不是都應該不變才對?如果我們投胎做狗,也會讀心經、學佛法嗎?所以「靈魂不生不滅」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 所以透過這一些概念,來明白「無明」、「行」跟「識」的關係。 這個「識」,它通「過去」跟「現在」,所有的「生命」都因為這個「識」才投胎,所以有的經文說,「無明」和「行」是過去世的惑業,是招感現世「識、名色、六入、觸、受」的因,「識、名色、六入、觸、受」是現在世的果,這種說法是「三世兩重因果」的第一重因果。 有的經文說,「無明」、「行」、「識」,這三者是過去世的惑業,是招感現世的因。這兩種歸納都對,就看把「識」擺在哪一個定位。 所以,因為過去所造的「識」,因為這個「識」再來投胎,所以如果我們有貪生怕死的概念藏在這個「識」裡面,就必定再來「生」,只是不曉得生在六道當中的哪一道而已。但是真的不知道嗎?哪有不知道的!因為不管造什麼「因」,就必然承受什麼「果」。 例如,你這一輩子,能遵守佛家的五戒,也就是儒家「仁、義、禮、智、信」的五常,下輩子一定做人。你只要有貪心、瞋恨心、愚痴心、傲慢心、嫉妒心、懷疑心,必墮入三惡道。所以,來生你要去哪裡?你自己可以未卜先知。 但是,因為來生的業報我們現在看不到,所以有人不相信因果。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譬如我現在罵你,你馬上就生氣,這不是現在就受報嗎?我現在罵你,你給我難看的臉色,這也是現世報啊!假定美食當前,你就拚命吃,也許今天沒事,明天你就消化不良、拉肚子了,這不就是來世報嗎?所以不管是現世報或來世報,總是「不是不報,時機未到」而已。只要因緣具足了,必然會產生結果。 總之,有情眾生因為「無明」而造作「業力」,而「業力」寄托在「識」當中,這「生命的黑盒子」是輪迴的主體,稱做「業識」,業識受業力的牽引而納識投胎、招感根身,所以說「業識」是「名色」之緣,即「識緣名色」。 名色─我們從過去、現在,一直到未來,因為跟父母親有因緣的關係,所以「父精母血」,再加上你的這個「識」,這樣來投胎,形成「名色」。 這個「名」就是「受、想、行、識」四蘊,也可以說是「心」;這個「色」就是身體。那為什麼要叫做「名」,而不叫做「心」呢?因為,這時候的「心」,剛開始並不能產生多大的作用,也就是說心智跟身體,並沒有完全的成熟,所以叫做「名色」。「名色」又是「六入」之緣。 六入─「六入」就是前面所講的「六根」。我們人的認知與判斷,有賴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與意根來完成,所以名色與六根,必須同時和合才能發生作用,有了名色,六根就漸漸的生完全。 簡單的講,就是一個生命在胚胎中,漸漸長大,經過十個月懷胎的過程,身體已經全部形成,完成「六入」。胎兒長成完整的個體之後,接著就出生了。「六入」是「觸」之緣。 觸─「觸」是認識作用的開始。「六入」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根」、「境」相對而生「識」,「根」、「境」、「識」三者和合就是「觸」。所以「觸」是由感覺、認知的過程而生起。 例如,嬰兒出生時,因為離開母體,接觸到外面的冷空氣,會感覺到不舒服,以及生產過程中的擠壓造成痛苦,所以嬰兒出生都會嚎啕大哭。 由於「觸」而生起苦、樂、舍、憂、喜的「受」,所以說「受」以「觸」為緣。 受─「受」是指身心的感受。六根接觸了六塵,就產生了「受」。三受是指「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小孩子剛一出生,產生了「觸」。接著慢慢的形成一些更複雜的情緒。比如說,剛開始他只有飢餓,或是尿尿不舒服的感受,漸漸的,他學習到愈來愈多的情緒。 感受是主觀的判斷,所以是感情的、非理智的。由「受」生起的「愛」、「取」本來就建立在錯誤的基礎上。 愛-「十二因緣」中所說的「愛」不是佛家的慈悲,也不是基督教的博愛,而是由錯誤觀念所衍生的貪愛、渴愛。當人長大之後,會有他個人的嗜好、偏向,會有他喜歡的人事時地物,他會去接近、去追求他喜歡的東西,這些都叫做「愛」。 在佛法裡面,不喜歡用「愛」字,因為愛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不管是「貪愛」或是「欲愛」,都是一種染,這種愛是有選擇性的。 愛的反面就是瞋,就是恨,所以「愛」裡面,藏了一個「恨」字,在「喜歡」當中藏了一個「不喜歡」,所以我們最愛我們的親人,反而被我們最愛的人,傷得最深。 我們都知道「恨鐵不成鋼」這句話,「恨鐵不成鋼」恨的是誰?恨的當然是你所愛的人。父母親恨自己的小孩子不成材,老師也恨自己的學生不用功,那既然是愛,為什麼還有恨呢?所以這種愛,在西方的心理學理論中叫做「有條件的愛」。當所愛的對象不能夠符合你設定的條件,反而產生轉移的一種心態。 所以,佛法是一種很深奧的心理學,它不但能夠談到你內心真正的動機,真正的起心動念,還可以洞察你這一種情緒的轉換,所以能看清楚世俗的愛是負面的、是自私的、是佔有的。 例如,你愛你的愛人,但是如果全天下的人,都來愛你的愛人,你受得了嗎?所以愛是自私的。 例如同學當中,你跟某個人比較要好,你對他的感覺就會比較強烈,你會特別去注意、去觀察他的一舉一動,這就代表說你的擔心、罣礙比較多,所以愛是負面的。 所以學佛的人,要去明白什麼才是真實的愛,如何將小愛轉變成大愛,將愛轉成慈悲,而變成徹徹底底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取─「取」以「愛」為緣,就是由「愛」而生起追求、執著、選擇和捨棄。 世人所追求、執著、貪愛的無非是財富、權勢、地位、名譽、尊嚴…,這包括物質的、精神的,形而上的、形而下的各各層面,無所不愛、無所不取。至於憎恨、討厭的又避之唯恐不及。 例如等一下分配房間,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現象,就是有人會搶著跑第一,因為要去佔位子,他要去占自己最愛的位子,所以「愛」必然就會產生「取」,想佔為己有。 這種「愛」與「取」的心態,是所有的痛苦、所有的貪瞋痴的來源,所以我們會不斷的掉入「取、舍、得、失」當中,而且這一輩子永遠跳脫不出來。 一個明白道理的人,他知道他取多少,他必然要割捨多少。但並不是說不能愛,假設愛是一種需求,我們在取時,就要適可而止,「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所以有智慧的人,他只取需要,他取的剛剛好,這個剛剛好,就是佛所講的「中道」。 在「金剛經」當中,世尊示現凡夫相,穿衣、吃飯一如常人,只是,祂只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明白基本需求的人,才能知足常樂,才能安身立命,這才是如實的生活。 什麼叫做如實的生活,我知道我要用多少,我知道我要吃多少,我知道我要花多少,全都清清楚楚。所以說爬山時,行李帶越大包的,負擔越重。同樣的,來觀水薌兩天,看看大家的行李,就知道大家的包袱有多重! 所以有智慧的人,他知道什麼東西要舍,他知道什麼東西要取,他在取捨當中保持一種「中道」,不貪也不舍,所以能夠達到「不取不舍」的境界。 有─因為「取」所以「有」,「有」是「存在」的意思。「存在」的又是什麼?這種對人生和物慾熱烈的追求,產生愛、憎、取、舍的行為就形成了業力,也叫做「業有」。「業有」是前生思想、行為的總和。因為「有」這個前生思想、行為的總和,所以有「生」,「有」是「生」之緣。 「有」跟「識」,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兩個字就是說,現在這一輩子,所做的一切的結果,形成一個「有」,所以這一個「有」,其實就是「識」,所以這個「有」繼續來投胎,叫「生」。 「愛」、「取」、「有」是現在世的惑業,為招感未來世苦果的「因」,未來世的「生」跟「老死」是「愛」、「取」、「有」所招感的「果」,這是「三世兩重因果」的第二重因果。 生─「生」是一生的開始。世尊在菩提樹下證悟「緣起法」,明白有情眾生的流轉生死「不從天生,不從自生,非無緣生,從因緣生。」「生」的因緣雖然不一,但主要的條件是「有」。 換句話說,我們所做的一切行為,產生一股業力,形成一股力量,就叫做「有」。這個「有」當中,又會造成我們未來世的投胎,「有」是說,我們現在做,終於有了一個東西,因為有,它必然會再投胎,所以就有了這一期「生命」的開始,這一期的「生命」又不一定是在六道中的哪一道受生。 有「生」必有「老死」。「生」又是「老死」的緣起。 老死─「老死」是一生的終結,人的「老」是發白面皺、頭垂背駝、心色衰變。但「生命」不一定會走到「老」的階段,也許還沒老就死了,所以「老」附在「死」這一項。「死」是各類的眾生,由於時光遷移,身壞壽盡,暖離色身,生命消逝,這就是「死」。 生命的流轉以「無明」始,以「老死」終。「老死」只是一期生命的終止,並不是生命永久的結束。「老死」是另一段新生命的開始。 《心地觀經》說「有情輪迴生六道,猶如車輪無始終。」就是形容生命流轉的情形。這就是世尊證悟的「緣起法」。 這樣從「無明」看到「老死」,當知凡事就是因為「無明」作祟,才產生所有的生死輪迴。當我們明白了「十二因緣」都是從「無明」生出來的,當從「根本無明」起觀:一個人的真性本是靈妙清明,像佛一樣,只因一念妄動,迷惑了本性,把原來靈明的智慧遮蓋住了。譬如一面明鏡,被塵垢遮住光明;譬如一輪明月,被烏雲遮蔽了清輝。所以「無明」本是空幻,這鎖鏈的基礎是空幻,所有的一切皆是虛幻不實,只是依附「因緣」而起,所以要以「假觀」觀「無明」,以「空觀」觀「無無明」,這樣才是「中觀」。 所以觀「十二因緣」,從「無明」觀到「老死」,觀到透徹,觀到覺悟,就是「緣覺」。但是,觀自在菩薩看見緣覺執著了「十二因緣」法,認為「法」的確是有的,不曉得原來是空的,所以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使「緣覺」明白連這「十二因緣」法也是空的,這樣可以破緣覺的「法我執」。 學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要「破無明」,用智慧「破無明」。什麼叫做「破無明」?簡單的講,當你煩惱沒有了,當你的智慧產生了,無明就會盡除,就像一個黑暗的房間,當電燈一打開,黑暗自然就消失,「一燈能破千年暗」,那個電燈就是智慧。 所以說佛不能度眾,唯有自己才能度自己。我們應該時時刻刻觀「十二因緣」,應該時時刻刻好好修行,我們的智慧才有可能慢慢生起,我們才有可能看清楚更多的東西,越看清一層,我們的智慧就越展開一層,一直看,一直看,看到最後,全部看穿,看穿一切的道理。 以上是「緣覺的十二因緣空觀」。「無苦集滅道」是「聲聞的四諦空觀」。 無苦集滅道 「苦、集、滅、道」是四聖諦。「諦」是「真諦」,就是「真實的道理」。世尊在菩提樹下證道後,於鹿野苑初轉*輪,度化五比丘,當時就是說「四聖諦」法。 為么世尊不說祂證悟的「緣起法」呢?因為「緣起法」是「甚深最甚深,微細最微細,難通達極難通達。」這種妙理,不是小根器或是未生起信心的人所能理解,所以世尊權巧方便,換一個方式而說「四聖諦」。 事實上,「四聖諦」是把十二因緣,歸納成四類,就是「苦、集、滅、道」,也就是「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苦」跟「集」是世間法,「滅」跟「道」是出世間法。 「聲聞」就是聽聞「四聖諦」而覺悟的人,「聲聞」跟「緣覺」,這兩種人叫做二乘人,也叫做小乘人。 世尊住世時代,遊行教化四十五年,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解說「四聖諦」,可以說「四聖諦」是世尊住世時代教化眾生的中心思想。 苦─ 「四聖諦」的第一聖諦是「苦」,苦是痛苦、煩惱、不安,也有缺陷、無常、不實的含義。這是世尊觀察人生的真相,發覺人生充滿了苦惱和缺陷,「苦果」是一種事實,世尊只是如實的把它說出來,既不悲觀也不樂觀,而只是實觀。 世尊並不否認人生有樂,例如世俗的天倫之樂或五欲之樂,但是這種樂並不是常久不變的,一切的樂中,都含有苦的成分。因為以「緣起法」來說,樂也是「因緣」所生,既是因緣所生,就會有變化、有生滅,樂過了,苦就跟著來,「樂極生悲」不就是最好的寫照! 至於苦呢,我們也常安慰別人,或是自我安慰說「苦盡甘來」,實際上,苦完了之後,有可能是甘,但是甘過了之後,有可能再苦,因為不論甘或是苦都是無常的變化,所以沒有究竟,不可能苦盡甘來。 人生是痛苦的,這是事實,並不是悲觀或厭世。因為苦有逼迫性,例如說,我們站久了腿會酸,是苦;坐久了之後會累,這也是苦;累了卻沒辦法睡,更苦。 再說,我們現在吃飽了,過幾個鐘頭還會再餓;餓了,沒有繼續吃也會苦。身體沐浴完了,還會再生垢,生垢了還要不斷再洗…。 我們觀察生命的過程中,苦的事實大致可分為八類,就是常說的「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盛苦。」這就是人生苦的事實。那人生的苦是怎麼來的呢?「集」是「苦」的因,「苦」是「集」的果。因為有了種種煩惱、惡業的因,才會結成種種苦的果,這是現在的因果。 集― 「集」是「聚集」的意思,聚集種種的煩惱、造成種種迷惑的行為,所以是「苦」的因。 前面談過,人生的苦是生命的實相,那為什麼會讓我們造成苦呢?如果以「十二因緣」的角度來看,苦的最主要原因是從無明來,因為無明而造成心中有貪、愛、欲,「愛與欲相應,心恆染著。」我們內在的貪愛會觸動我們去做、去取、去造業,也就是如果我們貪慾越多,要付出的代價就越高,所以整個的過程都是苦。 世間人所貪、所愛、所欲的不外是財、色、名、食、睡,不外是色、聲、香、味、觸、法,這些東西,在我們還沒得到之前會苦,在得到的那一剎那是樂,但是那一剎那隨時會消失,當它一消失,苦又來了。 這時候我們會再生起第二個慾望,不斷的追逐所貪、所愛,不斷的在受苦。縱使說我們只有一個慾望,那個慾望就是獲得全世界最大的藍寶石,在得到之前,勢必要付出很高的代價,這是苦;在獲得這個藍寶石之後,這個藍寶石也會因為因緣變化的因素,不可能常存,我們還是一樣受苦。 所以如果在世間法上打轉,絕對沒有解決痛苦的方法,我們一輩子苦不堪言。唯有在佛教的教義中,依著「十二因緣的還滅門」,才有可能滅苦。 滅― 「滅」就是滅除種種的苦,滅除一切煩惱,從而超越生死、超越時空、超越現實世界的一種境界。有的書上翻譯為「圓寂」或「涅槃」,說的都是出世修行解脫的理想境界。 「十二因緣的還滅門」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根本無明「滅」了之後,這構成輪迴的鎖鏈才能斬斷。 簡單的說,滅苦的方法就是「道」,它是通往涅槃解脫之路。 道― 「道」是樂的因,「滅」是樂的果。因為有修道的因,才會結成滅苦的果,這是將來的因果。 世尊觀察人生的真相,發覺人生充滿了苦惱和缺陷,祂為眾生提出了治本的方法,提出真正能解決問題的根本大法,這個方法,就叫做「戒、定、慧」三學。 依「戒、定、慧」三學,能熄滅「貪、瞋、痴」三毒,再展開成六度,叫做「六波羅蜜」,也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接著開演出「八正道」及「三十七助道品」。 「八正道」就是八種走向涅槃的道路,也可以說是八種修行的方法。包括「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其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是「戒學」,「正念、正定」是「定學」,「正見、正思惟」是「慧學」。 「正見」:正見就是正確的見解、正確的人生觀。以世間法來看,就是要深信因果,要守五戒、行十善;以出世間法來看,就是徹見緣起法、四聖諦,向涅槃之路精進修持。 「正思惟」:正思惟是指由正見所引起的正確的思量、分別。也就是在思惟上遠離貪、瞋、痴、慢、疑,而保持心理上的純正。 「正語」:正語是正確的、如法的語言。就是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進而以誠實語、柔軟語對待別人,給人安慰、給人啟發。 「正業」:正業是指身業而言,是正當的、如法的行為。也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 。 「正命」:正命是指正當的生計、正當的謀生方式。凡是詐騙、販毒、邪淫、直接或間接殺生的行業都不該做。廣義的說,是指正當的生活。 「正精進」:正精進是依據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來修行,相續無間、精進不懈。也就是「已生惡為斷除、未生惡使不生、未生善為生起、已生善使增長。」簡單說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正念」:正念是指時時刻刻心中有正確的觀念。修行人以「四念處」為正念,即「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以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來說,就是時時保持冷靜清醒、時時觀照住自己的念頭、時時察覺自己的起心動念。 「正定」:正定是正確的禪定。以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來說,是使自己心情平靜、精神集中專註、沉穩安定,也就是處在任何的時空、行住坐卧當中皆不受影響。 總之,世尊住世的時代,教導僧團的弟子要「知」「行」合一,在實踐「正道」過程中,八種正道必須同時做到,缺一不可。而且要以「正精進」的態度在解、行兩方面,以及身 、口、意上精進用功,以「正精進」涵蓋另外七種正道。 後代佛弟子沿襲以往的修行方法,組織成「三十七助道品」,這是一套很完整的思想體系,照這樣子修行,即可趨向涅槃解脫。 觀自在菩薩特地為「聲聞」說「無苦、無集、無滅、無道」使「聲聞」明白連「四聖諦法」也是空的,就像「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這樣可以破「聲聞」的法我執。這是「聲聞的四諦空觀」。 無智亦無得 「智」是「能觀之智」,「得」是「所證之理」。「無智」非「無智慧」可得,而是說智慧世人本自有之,非由外面得來。以佛性平等的觀點來看,大家的智慧都一樣,只因迷、悟深淺不同,而有愚、智的差別。 假如以「鏡子」比喻成般若智慧,那鏡子上面的灰塵,就是我們的妄想、執著,只要去除了灰塵,就能讓鏡子顯現原來的乾淨、明亮,只要去除了妄想、執著,就能夠展現每個人本來的智慧。壇經云:「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所以說開啟智慧要由內在切入,不是由外得來。 世間法的知識、學問、技術…是靠學習來的,這不是「智慧」。如果說學佛法「有得」,那表示心中有染、有障礙、有壓力、有包袱,表示腦海里有一種既定的模式、有框框局限著你,這樣就不能展現「無限」的可能。 「有得」必定「有失」,這是痛苦的根源;但是「無得」又不能掉入無理想、無目標、無方向、無方法。 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云:「頓者頓除妄念,悟者悟無所得。」我們常說「開悟」—悟到什麼?是誤入歧途?還是真正大徹大悟?「悟」就是「悟無所得」,「無所得」的意思是「無事」,孔子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本來就沒有事,何必庸人自擾! 另有一解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把你的煩惱、痛苦,所有的概念拿掉、放下,這樣就沒煩惱了,那你得到什麼?本來就無一物! 菩薩修「六度空觀」,是六種度脫生死的方法。這六種方法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當中,「智慧」引導其餘五度,才能圓滿成就。因為有智慧的修行才是正確的修行。所以說,菩薩「無智亦無得」,涵蓋了「無六度」。這是「菩薩的六度空觀」。 所以修行人能體悟到「五蘊」、「十二入」、「十八界」以及「十二因緣」、「四聖諦」、「六度」都是虛幻、都是空的,就能破「人我執」和「法我執」,這兩種執既然破了,那麼「能得的人」和「所得的法」都沒有了,還有什麼可以得呢?所以說「無智」「亦無得」。 理論門的「人生觀」已講完,再講實踐門的「修養法」。 /人間觀(正報論) / 理論 世界觀 \宇宙觀(依報論)/ \ 人生觀 正宗分 / 修養法 \ 實踐 \理想境 「修養法」組織表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埵埵-\----行者------人格\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修行--原因\ 因位--菩薩道 心無罣礙無罣礙故 \ 教法/ -證悟--結果/ 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無所得」是指妙性本空,無一法可得。「菩提薩埵」簡稱「菩薩」,就是自覺覺他的人。 「菩薩六度空觀」即是說菩薩雖行「六度」,但「無有少法可得」,「實無有法,名為菩薩」。因為人人本具妙真如性,只因凡夫「一念無明」,蒙蔽了妙真如性,只要去除無明,妙真如性就能顯露出來,就像烏雲遮蔽了太陽,烏雲散去,陽光就能顯現一樣,並不是另外有什麼法可得,所以說「無所得」。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累教品》中,佛告阿難雲「過去、現在、未來諸佛弟子,皆從六波羅蜜中,學得滅度。」所以,修行人除了發菩提心及四弘誓願外,要廣行六度,才能自度度人。 「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也稱做「六波羅蜜」。 「布施」:世尊昔日在因中修行時,曾經捨身飼虎、割肉喂鷹,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這是「內施」。 「外施」又可分為財施、法施、無畏施。以自己的資財隨力施與的叫「財施」;以佛法化導眾生,隨緣說法的叫「法施」;對於眾生給予精神上的支持、開導,使之遠離恐怖、煩憂的叫「無畏施」。 「布施」最難做到的是「三輪體空」,換句話說,沒有施與的我,沒有接受布施的人,也沒有所布施的東西。以這種「無所住」的心態來布施,才是真布施。 簡單的說,布施的意思就是,你有能力該幫助人,就當幫助人。布施是要把好的東西給別人,而不是把自己吃不完的、不需要的、多出來的東西給別人。所以孔子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最好的註解。 另外,布施還要有智慧,例如有人向你要錢,說他要過生活,如果你只是給他錢財,錢財總有花玩的一天,對他的幫助其實並不大。你應該教他如何生活,培養他的能力,教他如何自力更生,這才是有智慧的布施。 總之,每個人現在正需要什麼幫助,我就給他適時的幫助,這樣才叫做行菩薩道。 「持戒」:持戒的意思是「止惡修善」,以止惡修善來凈化言、行,凈化心、識。簡單的說就是不該做的事情不要做,該做的事情就要去做,也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什麼是不該做?什麼又是該做呢?只要有害自己、有害別人、有害一切萬物的都不該做;只要有利於自己、有利於別人、有利於一切萬物的,就應當做。 一般人以為守戒就是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酒,這只是消極的「止惡」,我們更應當積極的「為善」。 例如說,我們該奮鬥、該精進、該修行、該打坐,該念佛、該誦經、該經行…,凡是利己、利人的事,我們都要去做。 小乘人的持戒,重點擺在行為上,而菩薩道的戒,重點是在心。在「三無漏學」中,依戒生定,由定發慧,慧可破惑證真,依慧成佛,所以, 「戒」是三無漏學的基礎。 「忍辱」:「忍」是指能忍之心,「辱」是指所忍之境。 「忍辱」不但是忍別人加諸於你身上的辱,還要忍自己所處之境。 「忍辱」不但是忍心理上的侮辱、順逆之境,還要能忍生理上饑渴、寒熱之苦。 「忍辱」不但是在窮困、病苦的逆境中,不生自卑、頹喪之念,還要在富貴、安逸的順境中,不起驕矜、沉迷之心。 一般人最難做到的,就是「忍辱」,這裡面涵蓋事忍、理忍、法忍。佛法的「忍辱」跟一般所講的「修養」不一樣。修養是忍耐,是不跟你計較,其實「不跟你計較」就是不跟你一般見識,其中隱含著輕視別人的意味。所以我們要學「常不輕菩薩」,要禮敬眾生。 「精進」:純一無雜曰「精」,鼓勇直前曰「進」。精進是依據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來修行,相續無間、努力不懈,也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修菩薩道者,二六時中,當自精勤,做任何事,努力以赴,事若未成,絕不懈怠,以這種無比的毅力,方能成就。 「禪定」:義為「靜慮」。和儒家所謂「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有異曲同工之妙。六祖壇經曰:「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即是禪定的內涵。 換句話說,禪定在於心力集中,而後於定中產生智慧。你若沒有禪定,你內在所有的東西,都不能展現。為什麼?因為禪定才能生智慧,不進入修行禪定,智慧怎麼生起! 「智慧」:「智慧」並不是由博學多聞而來,一般人以為靠讀書能生智慧,其實這是誤解,讀書只能增長知識。但是當你沒有正確的見解,這個知識就是障礙,也就是所知障。書讀越多,邪見越深,所謂「世智辯聰」與「智慧」何干呢? 「三無漏學」中,「依戒生定,由定發慧」,有了智慧才可破惑證真,有了智慧才能照破一切客塵煩惱,顯露真如本性。 修「六波羅蜜」必須六度兼修,因為只修「慧」而不修「定」未能受用;只修「定」而不修「慧」容易沉迷;「定」「慧」雙修,而不「持戒」,便積習難改;三學俱足,而不「布施」,不能度化眾生;「布施」而不修三學,只種下人天福報;「持戒」而不能「忍辱」難調瞋恚之氣;有「精進」而無諸度,則徒勞無功;有諸度而無「精進」則始勤終懈;所以六度必須齊頭並進,才能圓滿自利利他的菩薩行。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來修行,三世諸佛也是依「般若波羅蜜多」來修行,菩薩跟三世諸佛是修一樣的,因為菩薩道是因,菩薩道修行圓滿的果就是佛。 修菩薩道是因,發菩提心,依「六波羅蜜」起修,種下因,直到完成,事究竟。「波羅蜜多」就是佛果,菩薩的果就是佛。 所以我們當明白「無所得」的道理,理論清楚之後,依般若智慧來修行,由「止、觀」去觀照身、心、世界皆無所得,徹徹底底的「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這樣才能解除痛苦、煩惱,才能離苦得樂,究竟解脫到彼岸。也就是證悟到經文所說:「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罣礙 「罣」就像一面「網子」,就是說心思像蜘蛛網一樣,牽牽掛掛。「礙」是指行動有阻礙。內有牽掛、外有阻礙,不是動彈不得嗎? 一般人「罣礙」什麼呢?無非是生命和財產。我們害怕生命、財產會有變化,所以恐懼、不安、煩惱。 例如,我擔心我的孩子,不知道有沒有吃飽?這就是執著你的孩子。我擔心公司不知道有沒有人值班?這就是執著你的公司。我要來觀水薌住兩天,卻忘記把葯帶來,這就是執著你的身體。我瓦斯忘記關了,這就是執著火燒掉房子。 如果你打坐,好好的坐就好了,但是你會想:我坐太久的話,腳會不會斷掉?我坐太久的話,靈魂會不會出竅?我坐著,被蚊子叮,會不會得登革熱?坐在這兒,會不會遇到蛇?蛇會不會咬我?坐在這兒,會不會感冒?坐到後來,太陽會不會照過來?會不會中暑? 我們的概念,就是擔心太多,我們的妄念紛飛、心猿意馬,實在太恐怖了。全然的放下吧!你就打坐吧!只要你肯全然的把身心都放下,就沒有「罣礙」。 問題是你肯嗎?你的「心」不肯,所以根本不能入定。老和尚他在山上,盤腿、打坐,當他要上坐那一剎那,他已經沒有任何罣礙了,否則他早就怕死了。 但是一般人都有很多借口,說什麼為照顧家庭、為妻子兒女煩憂啦!什麼為了生計、為五斗米折腰啦!什麼身體病苦障礙修行啦…這些都是邪見,都是一派胡言,這些跟修行完全沒有關係。 大家更不應該認為說,你們年紀輕的,可以修行,我們老的不可以了啦!或者說學佛是大人的事,我們小孩子學不來啦!這樣是執著年紀,這些概念都不對。 所以六波羅蜜是方法,八正道也是方法,但有沒有更直接了當,「啪!」一下就進入的?有的,那就是禪宗,禪宗講「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迂迴、不磋跎、直接了當就契入了! 所以說,如果你心中有「罣礙」、有「煩惱」、有「執著」,把它們都拿掉吧!拿掉的意思,是不論有跟沒有,我都不受影響;拿掉的意思,不是真的把它拿掉,因為事實上,並沒有一個東西可以拿掉,已經說「諸法空相」了,怎麼還有個東西讓你拿?如此而已,修這個而已,其它並沒有修什麼。 恐怖 「恐」指的是一時的、短暫的驚嚇。「怖」指的是揮之不去的隱憂。我們擔心、害怕的事情很多,其實最擔心、最害怕的就是「無常」! 因為「無常」就是變化,我們擔心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會產生變化。例如你害怕家人,是不是能長久的平安、健康?你擔心孩子,在成長的過程會不會變壞?你擔心壽命,擔心人生什麼時候將走到盡頭?你擔心公司會不會突然倒閉?擔心會不會突然被資遣?你擔心天災人禍…一切一切的變化,它會改變你的現狀,它會讓你的美夢破碎、惡夢成真,就是「無常」這兩個字讓你覺得恐怖! 所以若是沒有罣礙,恐怖就隨著去除。為什麼沒有罣礙?因為你知道「諸行無常」,既然是無常,就本來無一物;既然是本來無一物,那我的內在就徹徹底底的隨緣自在,看破放下,徹徹底底的,內心沒有罣礙亦沒有恐怖,到達這樣的程度之後,就遠離了「顛倒夢想」。 遠離 顛倒 夢想 「遠離」是永遠脫離,而不是忽遠忽近、暫時的脫離。「顛倒」就是因為迷惑,所以對於是非、對錯分不清楚。「夢想」就是妄想,是虛幻不實的。 凡夫因為錯亂、妄想,所以執著「常、樂、我、凈」,執著於「緣起」的現象,以為是實有的。二乘人體悟「無常、苦、無我、不凈」,但是執著於「性空」。菩薩才是「真常、真樂、真我、真凈」。 凡夫執著的「常」是什麼?假定你有幸覓得美好的伴侶,這伴侶最好是能常相左右,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能夠天長地久…,實際上那是不可能的事,所有的現象都會變化。凡夫希望「常」,因為他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那叫自欺欺人,那叫「顛倒」。 凡夫執著的「樂」是什麼?希望人生時時刻刻、天天快樂,他不承認這個樂也會變化。 凡夫執著的「我」是什麼?我在哪裡?實際上,我們的細胞時時刻刻在變化,我們的觀念也時時刻刻在變化,早上的你跟下午的你,就已經不是同一個你了,「你」在哪裡?你現在覺得好像比較懂得《心經》了,回到家就又變了,還是不懂耶!因為你那個「我」會變呀! 凡夫執著的「凈」是什麼?我的身體很乾凈,你的身體既然很乾凈,為什麼還要每天洗身體?所以是睜眼說瞎話,這叫顛倒。 眾生顛倒,因為顛倒,所以我把它反過來,這樣就對嗎?這樣也不對。所謂「顛倒」,就是你執著這一邊是顛倒,執著另一邊也是顛倒;只要是執著就是顛倒。你執著自己的取向,按照自己的取向就對,按照別人的取向就不對,這也是執著、也是迷惑、也是「顛倒」。 二乘人剛好是跟凡夫對待,也就是「無常,苦,無我,不凈」。 菩薩是「真常、真樂、真我、真凈」,「真」的意思,就是能夠超越一切的對待。 以「我」的概念做例子來說明,到底是「有我」?還是「無我」?若是「無我」,要修什麼?若是一直有「我」的概念,以「我」為導向,以「我」的看法為看法,因為執著一個「我」就是我執,那有可能自在? 什麼是「無我」?雖然有一個「我」,不過這個「我」是時時刻刻在變化,這是暫時的「我」;這樣不執著「我」,叫做「無我」,這樣才能夠真正的突破「我」的概念。 我明白這種概念,我不否認這種概念,所以我用我的今生今世、生生世世來幫助一切的眾生,了解這個道理,叫做普度眾生,叫做「真我」。 這個「真我」就是佛性,不管用那個角度講,不落在「有我」跟「無我」兩邊,那才叫做「真我」。但是亦不執著「真我」,才是絕對的超越解脫,若是還有一個絕對的「真我」,還是有一個執著,這一個執著還是會讓他有所得,有所得必然是罣礙,既然是罣礙,所以不能夠「究竟解脫」。 究竟涅槃 「究竟」是指大徹大悟,徹底的圓滿。「涅槃」是指一切的煩惱已除,也叫做「解脫」 。 所以修行人依般若智慧,體悟到「五蘊」、「十二入」、「十八界」以及「十二因緣」、「四聖諦」、「六度」都是虛幻不實,無智亦無得;徹底體悟「有無不二」,平等無差別;徹底體悟身、心、環境皆因緣和合、無實體;徹底體悟「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故能究竟涅槃、達到解脫的境界。 以上講的是「實踐」的部分,換句話說:「行者」要如何「修行」、要如何在「菩薩道」上種因,才能證悟「究竟解脫」的果。接著講「理想境」。 「理想境」就是理想的境界。十方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來修行。菩薩道是「因」,菩薩道修行圓滿的「果」就是「佛」。所以依「六波羅蜜」來修,種下這個因,如是因、如是果,直到完成,事究竟、波羅蜜多,成就「佛道」。 /人間觀(正報論) /理論 /世界觀 \宇宙觀(依報論) \人生觀 正宗分 /修養法 \實踐 \理想境 「理想境」組織表 三世諸佛 -------- 佛陀 --人格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 佛行 \ \果位--佛道 教法 /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佛果 /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世」是「時代」的意思,「三世」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諸佛」依照「般若波羅蜜多」的法門修,就能夠成佛。 經文講「三世」,說的是時間,理當涵蓋「十方」,說的是空間。換句話說,不論過去、現在、未來那一個時空,如果要成為大覺悟者,都要依「般若波羅蜜多」的法門來修。 「佛」是「覺者」,祂原本是印度釋迦族的聖人,他是一個願意用全部的生命去觀照、去體悟宇宙人生的大智慧者。 「覺」又有三種層次:「自覺」、「覺他」、「覺滿」。 「自覺」者是個有智慧的人,他外能覺悟四大苦空、五陰無我、六塵皆幻,內能覺悟人人有個不生不滅的佛性。這是阿羅漢的境界。 「覺他」是指一個有智慧的人,他能知道眾生的根器,他才有能力因材施教、方便度化,去幫助世界上所有的人。這是菩薩的境界。 「覺滿」是「佛」的境界,佛已大徹大悟,對宇宙人生的真相,無一事不知、無一法不明,是個福慧圓滿的人。 假定修行的過程就像三層的階梯,你若願意好好走,走上第一層的就叫「二乘人」,走上第二層的就是「菩薩」,走上第三層的就叫「佛」。 眾生皆有佛性、是未來佛,但是一般人都妄自菲薄,認為自己業障深重、沒有智慧,認為自己沒有能力「修福」、「修慧」。其實只要你願意,不斷的充實、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前不懂的,現在懂了,這就是「悟」,就是「自覺」,這是「修慧」。好好的成就自己之後,你的言行舉止會影響到別人,這就是身教、可以「覺他」。如果你的格局再放大、再提升自己的「悟境」,你當有能力了解別人的程度,能以別人的語言、思惟模式去幫助更多的人,這是「修福」。 為什麼要修慧、修福呢?例如開車,知道往那裡開、是智慧,至於車子的性能好不好、會不會拋錨、會不會爆胎、有沒有油…?這就是福報的問題。日常生活當中,能夠時時刻刻「修慧」、「修福」,儲備成佛的資糧,這才是修行。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阿」就是「無」,「耨多羅」就是「上」,「三」是「正」,「藐」是「等」,「菩提」就是「覺」,合起來是「無上正等正覺」。 凡夫被「無明」遮蓋住了本性,迷惑得很深,所以不「覺」。 「三菩提」就是「正覺」,「正者不邪、覺者不迷」,就是透過「正確的知見」的修行而覺悟的,這就是「阿羅漢」。 「阿羅漢」雖然稍有覺悟,但還是偏在「空」的一邊,再往上提升到「三藐三菩提」—「正等正覺」,這叫做「菩薩」。菩薩看待眾生,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平等、清凈。 「菩薩」雖然得到「正等正覺」,但是「無明」還沒有破盡,所以不能稱為「無上」。唯有「佛」完全斷絕迷惑、妄想,俱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才能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 所以說,十方「三世諸佛」,都是依「般若波羅蜜多」的法門修行,才能夠超生死、入涅槃、度眾生、成正覺。 人生是不斷學習的過程,以求學的角度來比喻,大學畢業叫學士,得到這學位就叫做「羅漢」;研究所畢業叫碩士,得到這學位就叫做「菩薩」;博士班畢業的博士就叫做「佛」。 所以,學習的每一個過程,人生的每一個階段,你都應該好好學習、完成學位。你不要被迷惑、跑錯方向了,只要你找對了方向,好好去學,不要半途而廢,不要自暴自棄,你一定能畢業的。修行的過程,也是如此,你要不斷的去突破,才能夠「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三段 流通分 「流通分」就是「結論」。「流通分」就是希望這麼好的東西,大家能夠依教奉行,讓佛法薪火相傳,流傳在世上。 「禮讚般若」組織表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般若 \ 所禮\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功德 / 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 / 般若禮讚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 \ 禮讚 - 能禮/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這是讚歎「般若波羅蜜多」,讚歎「般若波羅蜜多」的功德是不可思議,非語言、文以字、數量…可以表達,只能另外以四種咒名加讚歎,說它好像「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一樣,功德殊勝。 「大神咒」是指「神有妙力」,能令受持者,驅除煩惱魔、解脫生死苦。與經文「心無罣礙、無有恐怖」功德無異。這是「用」的部分。 「大明咒」是指「明有照了」,能令受持者,破除痴暗、照見無明。與經文「遠離顛倒夢想」功德無異。這是彰顯「智慧」。 「無上咒」是指「無上超勝」,能令受持者,直趨無上菩提。與經文「究竟涅槃」功德無異。這是讚歎「在一切法中的地位」。 「無等等咒」是指「最高」,能令受持者,成就無上菩提,親證般若實相。這是把《心經》讚歎至極致。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眾生的苦皆由顛倒夢想而來,若能依「般若智慧」修持,就能破迷除妄,斬斷無明、了脫生死,徹徹底底「除一切苦」。 觀自在菩薩唯恐愚痴的眾生狐疑不信,一再的懇切叮嚀,讚歎「般若」功德是「真真實實、沒有半點虛偽」的,眾生要深信不疑啊! 「般若護持」組織表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 咒名\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 般若護持 ----真言/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 觀自在菩薩已為眾生顯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根器好的眾生,依此「般若智慧」修行,能除一切苦。但是有的眾生沒有辦法契入,因此應病與葯,再給另一帖藥方,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這是咒名。 「咒」梵語「陀羅尼」,也稱做「總持」,謂「總一切功德,持無量義理」。又稱「真言」,是由「諸佛真心宣說出來」。又稱「密語」,因是「諸佛秘密不可思議之語」。 總之,「咒」有神妙不測的功用,雖不翻譯、不解釋,但只要一心虔誠持誦,不起思惟、分辨,久而久之,自能心咒相契、獲得感應。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咒」的作用在於聲音,不須理解,但眾生還是想要知道什麼意思,所以勉強照字義略微解釋。 「揭諦」是指能「度」眾生「去」。「揭諦 揭諦」是指「自度又能度人」。 「波羅揭諦」是指依般若修持,能「度」眾生「去」「到彼岸」。 「波羅僧揭諦」是指「大眾」一同「度」到「彼岸」「去」。 「菩提薩婆訶」是說「快快的」來「成就無上佛果」啊! 這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既標名為「心」,分明開示眾生依般若來證悟「真心」。先說種種「空理」,來顯說般若,為的是破心執;後說「真言」,來密說般若,為的是除心障。 「經」或「咒」原是一體,「顯」或「密」本無二致,「經」是顯咒,「咒」是密經,借著「經」的義理來開啟智慧,借著「咒」的加持而攝入禪定,能夠「顯」「密」雙修、「定」「慧」等持,這是觀自在菩薩的智慧與慈悲,為了救度眾生而宣說的無上大法啊!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我等各自珍重,莫辜負眾生的「法身慧命」!推薦閱讀:
※出生菩提心經講記[太虛法師]
※《波若波羅密多心經》詳解
※佛說清凈心經講記 w
※心經的修持方法
※《心經》中是四聖諦在營銷中發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