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自性、如來藏

心、自性、如來藏

 

湛然

 

 

一、自性、本性(如來藏)、識性

二、心、本心、識心

三、識心的運作過程

四、十界唯心

 

 

心、自性、本性、佛性、如來藏、法身和阿賴耶識等,是佛法中的基本概念,為了便於更好地理解經論,特介紹如下。

一、自性、本性(如來藏)、識性

自性者,妙明萬德之靈能也,又稱之為本體。在六道中輪迴的是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是祂,做菩薩、成佛的也是祂。《修心訣》云:「百骸潰散,歸火歸風;一物長靈,蓋天蓋地。」

〔靈能〕古時沒有能量這一術語,稱自性為「靈焰」。仰山慧寂通智禪師參溈山靈祐禪師,問曰:『如何是真佛住處?』溈曰:『以思無思之妙,返思靈焰之無窮。思盡還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師(仰山)於言下頓悟。(《五燈會元》)〔本體〕即自性。六祖大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口訣》云:「自從達摩西來,為傳此經(《金剛經》)之意,令人悟理見性。只為世人不見自性,是以立見性之法,世人若了見真如本體,即不假立法。」《傳心法要》云:「世人不悟,秖(古同「祇」)認見聞覺知為心,為見聞覺知所覆,所以不睹精明本體。但直下無心,本體自現,如大日輪升於虛空,遍照十方更無障礙。」〔見聞覺知〕乃識心接觸外境之總稱。即眼識之用為「見」,耳識之用為「聞」,鼻舌身三識之用為「覺」,意識(第六識)之用為「知」。

 

自性有迷與覺這兩種狀態。《六祖壇經》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

自性覺,這是自性的本原狀態,稱為本性。《六祖壇經》云:「祖知悟本性(這時,五祖知道惠能證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本性又名佛性、本來面目、真如。本性是佛,故名佛性;本性是自性的本原狀態,故名本來面目,亦簡稱本來;本性是自性的本原狀態,如常不變,故名真如。《六祖壇經》云:「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

〔真如〕真,是本原的意思;如,是如常不變的意思。本性是自性的本原狀態,如常不變,故本性亦名真如。

見性,就是見本性。《六祖壇經》云:「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印光大師《唸佛三昧摸象記》云:「其相如雲散長空,青天徹露,親見本來。本無所見,無見是真見,有見即隨塵。」

本性(佛性)亦名如來藏。《大般涅槃經》中,佛言:「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如是我義,從本已來,常為無量煩惱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見。」又云:「今日如來所說真我,名曰佛性。」由此可知,佛性即是如來藏,即是本性。佛性和如來藏乃是本性之異名。慈恩(窺基大師)云:「法身本有,諸佛共同。凡夫由妄覆,有而不覺,煩惱纏裹得如來藏名。」(《真心直說》)

 

自性迷,就是自性妄認五蘊身心為自己,於是逐境造業,輪轉生死。《圓覺經》云:「雲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分不清東南西北),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惟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譯文:什麼是無明呢?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種種顛倒,認妄為真,這就是無明。這就像有人迷失了方向,認北為南、認東為西一樣,妄認地水火風四大形成的肉體為自身相、六根緣六塵所起的念想為自心相。這就像眼睛發花,妄見空中有花並有第二個月亮。善男子!實際上,空中並沒有花,這是病眼者妄執的幻象,由於妄執的緣故,不僅妄執虛空是實有,而且還以為真有花從那裡生出來。眾生由於顛倒迷惑而妄認幻現的身和心是實有,並執之為我,於是就輪轉生死,所以稱之為無明。)

〔五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此五者是積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蘊」;又能把人的真性蓋覆,使人迷惑顛倒,造作諸業,故亦名為「五陰」。其中,色蘊是指物質,叫做「色法」;受、想、行、識四蘊是屬於精神,叫做「心法」。這是構成身心的五大要素。其中色蘊是肉身,其餘四蘊(受、想、行、識)是心。〔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地以堅硬為性,水以潮濕為性,火以溫暖為性,風以流動為性。世間的一切有形物質,都有堅、濕、暖、動之四性,故稱為「大」。〔六塵緣影〕六根緣六塵所產生的種種念想,而這些念想都是虛幻不實的,所以稱之為六塵緣影——緣六塵之幻影。

自性迷的狀態,稱為識性,這是自性無始以來,生心緣境所養成根深蒂固的習慣狀態。《修心訣》云:「凡夫無始曠大劫來,至於今日,流轉五道,生來死去,堅執我相,妄想顛倒,無明種習久與成性。」

識性,亦名識藏。憨山大師《大乘起信論直解》云:「經云:『如來藏轉三十二相入一切眾生身中』,是則迷如來藏而為識藏。」永明延壽大師《宗鏡錄》云:「如來藏者,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識藏。」

修行,就是要把自性由識性狀態(識藏)還原成本性狀態(如來藏),於是由眾生而成佛。

 

識性(識藏),又名神識,是由八個識組成:阿賴耶識、末那識、意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其中,阿賴耶識為本識,其餘七個識皆由阿賴耶識所派生。《大乘入楞伽經》云:「意從賴耶生,識依末那起,賴耶起諸心,如海起波浪。」這是說,末那識(意)從阿賴耶識生,前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又依末那識起,故前七識(末那識、意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都是阿賴耶識所派生出來的,總共八個識,常簡稱八識。由於前七識是由阿賴耶識派生出來的,故又常以阿賴耶識作為識性之代稱。

〔意從賴耶生〕這裡的「意」,是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中的意根,即末那識;「賴耶」,即阿賴耶識。

《宗鏡錄》云:「楞伽經云:如來藏名阿賴耶識,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又云:「如來藏者,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識藏。」憨山大師《觀楞伽經記》云:「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名如來藏。」又云:「迷一心而為八識。」這是說:如來藏(本性)迷,轉為識藏(識性)而有阿賴耶識、末那識、意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等八個識。

〔一心〕即本性。憨山大師《觀楞伽經記》云:「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名如來藏。」又云:「迷一心而為八識。」又云:「所謂寂滅者名為一心。即性自性清淨第一義心,一切諸佛皆證此心。」〔一切諸佛皆證此心〕這是說:一切諸佛皆證此一心(如來藏)。

 

六祖在《壇經》中說道:「自性能含萬法,名含藏識;若起思量,即是轉識。生六識,出六門,見六塵,如是一十八界,皆從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惡用,即眾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譯文:自性能含萬法,故名含藏識。自性若起思量,即是轉識,生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識出六門(眼、耳、鼻、舌、身、意),見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如是十八界(六識、六門和六塵),都是自性在起作用。自性若邪,這十八界就起十八邪用;自性若正,這十八界就起十八正用。若惡用,就是眾生用;善用,就是佛用。用從什麼來?從自性來。)

在這一段經文裡,六祖對自性作了極其重要的開示:自性迷(起思量)即是神識(阿賴耶識及其所派生的其餘諸識)。輪迴,是自性在輪迴;解脫,是自性解脫;成佛,是自性成佛。《六祖壇經》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惡用,即眾生用;善用,即佛用。」

 

對眾生而言,身體是自性(神識)的軀殼,住宅。《壇經》云:「色身是舍宅。」臨濟祖師云:「但看棚頭弄傀儡,抽牽全藉裡頭人。」這是說色身如木偶,而操縱這個色身的是裡頭的自性。故《修心訣》云:「百骸潰散,歸火歸風;一物長靈,蓋天蓋地。」二六時中,知飢知渴,知寒知熱,或瞋或喜,即是自性。色身是地水火風四緣所集,其質頑而無情,豈能見聞覺知?能見聞覺知者,必是汝之自性。祖師云:「四大不解說法聽法,虛空不解說法聽法,只汝目前歷歷孤明無形段者,始解說法聽法。所謂無形段者(那個沒有形相的),即是汝之自性。」以一期生命來說,人之始,始於自性(神識)入胎;人之終,終於自性(神識)離體。

自性能大能小,「遍現俱該沙界;收攝在一微塵」。《大方等如來藏經》云:「譬如庵羅果內實不壞,種之於地成大樹王。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觀諸眾生,如來寶藏在無明殼,猶如果種在於核內。......是故我說法,開彼如來藏,疾成無上道,如果成樹王(如像果實成大樹王)。」這裡,果實喻如來藏,樹王喻法身。《楞伽阿跋多羅寶經》云:「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於一切眾生身中,如大價寶,垢衣所纏。」《大乘起信論》云:「真如在纏名如來藏,真如出纏名法身。」《馬祖道一禪師廣錄》云:「在纏名如來藏,出纏名淨法身。」

〔沙界〕恆河沙數的世界。恆河沙數是形容數目很多很多。

 

這裡要說明的是,本文為了論述的方便,將自性的迷悟兩種狀態分別立名,但實際只是一物,就像人沉醉時與清醒時言行大異,但畢竟還是一人。所以在經論中,常常不加區分地使用自性、佛性、本性、真心、真如,等等。這在《真心直說》的「真心異名」一章中,辨析甚明,並且說道:「若達真心,諸名盡曉;昧此真心,諸名皆滯。故於真心,切宜仔細。」

〔酒醉之喻〕《大般涅槃經》云:「世尊,譬如醉人,不自覺知,不識親疏、母女、姊妹,迷荒淫亂,言語放逸,臥糞穢中。時有良師與藥令服,服已吐酒,還自憶識,心懷慚愧,深自克責:『酒為不善諸惡根本,若能除斷,則遠眾罪。』世尊,我亦如是,往昔已來輪轉生死,情色所醉,貪嗜五欲,非母母想、非姊姊想、非女女想,於非眾生生眾生想,是故輪轉受生死苦,如彼醉人臥糞穢中。如來今當施我法藥,令我還吐煩惱惡酒。」

 

問:許多經論中都講諸法無自性,為什麼這裡說眾生有自性?

答:自性一詞,在佛學中有兩種含義:一是指妙明萬德之靈能,如上所述;一是實體的意思。「諸法無自性」的意思是說,一切法沒有實體,皆是幻象,如夢中事。無自性,又稱作無性。《唯識論》云:「一切法皆無自性。」《法華經》云:「知諸法常無性。」《楞嚴經》云:「諸幻成無性。」

問:經論中常提到「一心」。一心是什麼?

答:「一心」有數義:一、指如來藏(本性)。《入楞伽經》云:「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名為如來藏。」二、指一念之心。《三藏法數》云:「一心者,一念之心也。心性周遍,虛徹靈通,散之則應萬事,斂之而成一念。是故若善若惡,若聖若凡,無不皆由此心。以心本具萬法,而能成立眾事。經雲『三界無別法,惟是一心作』是也。」三、只此一念,別無它念,謂一心,例如「唸佛一心不亂」。在經論中,一義數名及一名數義的情況相當普遍,遇到這種情形,就要根據上下文來判斷,究竟是何含義。

〔三界〕欲界、色界和無色界。

問:法身與如來藏是何關係?

答:法身者,佛之真身也,湛然清淨,周遍法界。在前面講本性時說:已出無明殼之本性,名法身;尚在無明殼中之本性,攝藏如來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來藏。《大方等如來藏經》云:「譬如庵羅果內實不壞,種之於地成大樹王。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觀諸眾生,如來寶藏在無明殼,猶如果種在於核內。......是故我說法,開彼如來藏,疾成無上道,如果成樹王(如像果實成大樹王)。」這裡,果實喻如來藏,樹王喻法身。

《勝鬘經》云:「若於無量煩惱藏所纏如來藏不疑惑者,於出無量煩惱藏法身亦無疑惑。(意思是:如果對於無量煩惱藏所纏之如來藏沒有疑惑的人,那麼他們對於出無量煩惱藏之法身也不會有疑惑。)......如是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云:「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於一切眾生身中,如大價寶,垢衣所纏。」《大乘起信論》云:「真如在纏名如來藏,真如出纏名法身。」《馬祖道一禪師廣錄》云:「在纏名如來藏,出纏名淨法身。」

問:如來藏與阿賴耶識是何關係?

答:阿賴耶識是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中之第八識。由於前七識是阿賴耶識所派生,故又常常用阿賴耶識作為八個識之總體的代稱。在談到「如來藏與阿賴耶識是何關係」時,阿賴耶識是作為八個識之總體的代稱。如來藏與阿賴耶識是一體二態,有如一塊黃金可以作成瓶,也可以作成盤。中峰大師云:「佛佛唯心,釵釧(chuàn,鐲子)瓶盤,盡從金出。」(《中峰三時繫念》)古德亦喻之以水與冰:自性處於覺的狀態時是如來藏,猶如一池H2O以水的形態出現;處於迷的狀態時是阿賴耶識,猶如H2O以冰的形態出現。永明大師云:「眾生迷故,成阿賴耶;如來悟故,成如來藏。......但隨染緣之時,迷作阿賴耶;隨淨緣之時,悟成如來藏。」(《宗鏡錄》)

問:若是一池H20有一部分冰融化成水,處於有冰有水的狀態,這是喻指如來藏還是阿賴耶識?

答:全部是水的狀態喻指如來藏;全部是冰或者冰水皆有的狀態喻指阿賴耶識,冰愈少,阿賴耶識之覺的程度愈高。

問:禪宗常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是什麼意思?

答:「明心見性」的意思是:識自本心,見自本性。「見性成佛」的意思是:見自本性,然後依性起修,圓成佛道。(「見性成佛」,並不是說見性就成佛。)所以,「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是說: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然後依性起修,圓成佛道。(詳見《六祖壇經精解》)

問:佛說「無我」,既然無我,那我們修行做什麼?佛降生時又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是否與「無我」矛盾?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釋迦牟尼佛誕生時,向四方行七步,舉右手而唱詠:「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今茲而往生分已盡。」(見玄奘大師《大唐西域記》)

答:一點都不矛盾。「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一句中之「我」,是指自性。「無我」一詞中之「我」,是指五蘊身心。

《圓覺經》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註釋詳見《圓覺經精解》)這是眾生迷惑,妄認五蘊身心為我,所以佛開示說「無我」。而針對聲聞法的「無常、苦、無我、不淨」中的無我,佛又進一步開示道:「佛法有我,即是佛性。」「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大般涅槃經》)

形象地說,五蘊身心如同是一輛智能汽車,而自性是坐在裡面的車主。死了,是這輛汽車壞了;投生,是自性坐進另一輛新車。六道輪迴是自性在輪迴,成佛是自性成佛。而最大的麻煩在於,自性在昏迷中妄自以為五蘊假合的身心就是自己——我執,從而造業受報,生生世世。我們修行,是要自性去除我執而出離輪迴,不再有生老病死;進一步去除法執,而圓證佛果。

〔我執〕妄執五蘊身心為我。由於我執,便成煩惱障。〔法執〕妄執道法為實,以為有法可得、有道可修、有生死可了、有涅槃可證,執著於修因證果。由於有了法執,便成所知障。《菩提心論》云:「二乘之人雖破人執(即我執),猶有法執。」《唯識論》云:「由我法執(由於有了我執和法執),二障具生。」〔二障〕煩惱障和所知障。〔煩惱障〕妄執五蘊身心為我而起的貪瞋痴等煩惱障礙,因煩惱障而有分段生死,流轉於六道輪迴。〔所知障〕對於道法產生種種錯誤的知見,而有變易生死,障礙成佛。〔分段生死〕在三界六道中的眾生,由於善業惡業所感,其壽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別,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了分段生死者,脫輪迴出三界。〔變易生死〕三乘中的聖者,已斷見思惑,了脫分段生死。在修道過程中,迷想漸滅,證悟漸增,此迷悟的遷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後期,恰如一度生死,故名「變易生死」。了變易生死者,圓證佛果。

「無我」還有更深的一層意思是說如來藏之無我,詳見《楞伽經選注》中「無我如來藏」一節。

問:如來藏是否是真實體?

答:如來藏不是真實體。如來藏與其它一切法一樣,都是無明夢中事,因此是幻象。所以,自性、阿賴耶識以及法身,也都是無明夢中事,是幻象。(詳見《諸法實相》一文)

問:什麼是「庵摩羅識」?

答:庵摩羅識(又作阿摩羅識、阿末羅識),漢譯為無垢識、或清淨識,亦即佛的清淨識,這是八個識由迷的因地回歸到覺的果位。經云:「諸佛如來,常以一覺而轉諸識(八個識),入庵摩羅。」庵摩羅識雖然也有念頭,但它是覺醒的,最極清淨,沒有無明,境風不能動。所以,識性(識藏)按照有無染污,可以分為兩種情形:沒有染污的清淨識和染污識。十法界中,佛的識性是清淨識,例如釋迦牟尼佛在講經說法時,雖然也有念頭,有八個識在共同運作,但這是沒有染污的;其餘九法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的識性是染污識。

〔因地〕從凡夫地初發心學佛,到圓滿成佛以前,這一段過程都叫做「因地」。

二、心、本心、識心

自性之用,名為心。所謂「性為體,心為用」,自性是心之體,心是自性之用。

心有兩種狀態:

一、本心,即心之本原狀態,靈明洞徹,卓然獨立。《六祖壇經》云:「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本心無染,故又名自性清淨心。本心無知而無所不知,所以本心亦被稱為靈知心。要注意的是:靈知的「知」是無知之知,為了區別於見聞覺知的取相之知,故稱其為靈知。《楞嚴經》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憨山大師《觀楞伽記》云:「心寂而知,真妄皆離,即名自覺聖智。」

二、識心。識心又名緣慮心——攀緣六塵而起之心,即佛在《圓覺經》中所說的「六塵緣影」。其特點是分別計度、欣厭取捨。起心動念、見聞覺知(這裡的「知」是分別之知),這都是識心在起作用。

 

前者(靈知心)覺,是涅槃之根本;後者(緣慮心)迷,是生死之根本。《大乘起信論》云:「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憨山老人自序年譜實錄》中記載憨山大師夢至兜率天,聞彌勒菩薩說法:「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依識染,依智淨。染有生死,淨無諸佛。」《虛雲和尚年譜》中記載:虛雲老和尚夢至兜率內院「聽彌勒菩薩講《唯心識定》,......並示偈曰:識智何分,波水一個。莫昧瓶盆,金無厚薄。」(此偈的意思是:識(緣慮心)與智(靈知心)是一體之二態,識如同動盪時的湖水,智如同靜止時的湖水。用一塊黃金來做器皿,無論做成瓶還是盆,都只不過形態不同而已。因此不要被形態所迷惑,實質上它們並無厚薄彼此。)

《六祖壇經》中,五祖傳法與惠能時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又雲「自古佛佛惟傳本體(本性),師師密付本心。」達摩祖師《安心法門》云:「但有心分別計校自心現量者,悉皆是夢;若識心寂滅,無一切念處,是名正覺。」

修行,就是將這散亂的識心(緣慮心)平息下來,進而達到本心(靈知心)狀態,所謂「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傳心法要》云:「息念忘慮,佛自現前。」《佛藏經》云:「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是無想無念。」

《大乘起信論》云:「是故修多羅說: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故。」憨山大師在《大乘起信論直解》中注云:「此證明無念為成佛之捷要也!意謂不但菩薩修斷,以至無念,名為究竟;即凡諸眾生二六時中,苟能觀察無念者,則唸唸向佛智矣!成佛之要無逾此者,故特揭示於此。」又云:「一切染法皆依根本無明而生,根本無明乃最初動念也。以(因為)眾生從來未曾離念,故雲一切染法皆是不覺之相。意顯若了無念則一切煩惱頓斷,故此結指最初一念為生死苦本,欲令行人見苦知因,要知離念為修行之要也。」

〔修多羅〕在這裡是指佛經。〔修斷〕已起善法,增益修習,令其生長;先所未得,能令現前。諸不善法,自然斷除。是名修斷。

圭峰大師云:「諸法如夢,諸聖同說。故妄念本寂,塵境本空。空寂之心,靈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緣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空寂之知),眾妙之門。由無始迷之故,妄執身心為我,起貪嗔等念。若得善友開示,頓悟空寂之知。知且無念無形,誰為我相人相?覺諸相空,心自無念。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修行妙門,唯在此也。故雖備修萬行,唯以無念為宗。但得無念知見(但得無念之知和見),則愛惡自然淡泊,悲智自然增明,罪業自然斷除,功行自然增進。既了諸相非相,自然無修之修。煩惱盡時,生死即絕。生滅滅已,寂照現前,應用無窮,名之為佛。」(《禪源諸詮集都序》)

〔知之一字,眾妙之門〕空寂之知,乃眾妙之門。《修心訣》云:「悟此(空寂之知)而守之者,坐一如而不動解脫;迷此而背之者,往六趣而長劫輪迴。」〔坐一如〕「坐」:堅守。「一如」:一者,不二之義;如者,不異之義。不二不異名曰一如。「坐一如」:堅守一如。就具體行持來說,就是:善惡都莫思量,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六祖云:「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妙用無窮如恆河沙數)。」(詳見《六祖壇經精解》)〔覺諸相空,心自無念。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修行妙門,唯在此也〕覺悟到諸相是幻,心自然無念。妄念若起,就要立即覺悟到這是以幻為真,被幻相所轉。覺悟到了這一點,妄念也就立即消失。修行之妙門,就在這裡啊!

所以,空寂之知是本心狀態,見聞覺知是識心狀態。

 

下圖標示心的兩種狀態,以及心念之因果關係。

 

 

心有兩種狀態:本心和識心。本心無念,這是佛的狀態。識心有念,是眾生狀態;其中:正念趨向佛,妄念遠離佛。妄念中的善念趨向三善道(天、人、阿修羅),惡念趨向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

〔正念〕憶念正道之念。例如唸佛人的唸佛之念。〔妄念〕攀緣六塵的念頭。〔趣〕同「趨」。〔本心無念〕心念有三類:粗念、細念和微細念。例如,對唸佛人而言,妄念是粗念,唸佛之念是細念。通常,當粗念和細念均息,就稱為無念,這是一般所說的無念。進一步,如果微細念也停息,這是究竟的無念。所以,「無念」一詞的含義,要根據上下文來確定。「本心無念」的「無念」,是指究竟的無念。〔微細念〕識心之微細生滅遷流,為阿賴耶識之相。《大乘起信論》云:「如菩薩地盡(修滿十地),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圭峰大師云:「若微細流注(微細念)一切寂滅,唯圓覺大智朗然獨存,即隨機應現千百億身度有緣眾生,名之為佛。」(見《景德傳燈錄》)

 

自性處於本心狀態(覺),即是本性;處於識心狀態(迷),即是識性。《壇經》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又云:「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

《楞嚴經》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以大海喻心,湛然不動的狀態是本心,波起浪湧的狀態是識心。湛寂狀態是般若,波動狀態是六塵緣影。本心又名真心(這裡的「真」是本原的意思),識心又名妄心(這裡的「妄」是妄動之妄,亂也)。真心是覺,妄心是迷。修行是息妄顯真,所謂「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心水愈平靜,無明就愈淡薄,般若就愈顯耀;若微細流注永斷,則無明盡泯,圓覺大智朗然獨存,名之為佛。

圭峰大師云:「妄念若起,都不隨之,即(同「則」)臨命終時,自然業不能系,雖有中陰所向自由,天上人間,隨意寄託;若愛惡之念已泯,即不受分段之身,自能易短為長,易粗為妙;若微細流注一切寂滅,唯圓覺大智朗然獨存,即隨機應現千百億身度有緣眾生,名之為佛。」(見《景德傳燈錄》)

〔微細流注〕即微細念,識心之微細生滅遷流,為阿賴耶識之相。

由於一切染法皆依根本無明而生,而根本無明乃是最初動念。因此,無念則一切煩惱頓斷,故離念為修行之要也!《佛藏經》云:「拔諸一切戲論根本,一切永離,冷而無煙。」

 

由上述可知,眾生無邊生死全繫於一心。因此,修行就是修心,依次息滅粗念、細念和微細念。以參禪為例(詳見《覺知禪》),妄念是粗念,話頭是細念(正念)。其過程是:一、粗念息(妄念息),萬念歸一,僅存話頭;二、細念息(話頭亦無),一歸於無;三、微細念息時而明心見性(證到本性),所謂「虛空粉碎,大地平沉(隱沒)」——這是微細念息時的境界;四、通過保任,微細念永息而成佛,於儼然生滅唯見無生。

所以,修行最直接、最銳利的方法是:息念。故云:「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又云:「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華嚴經?如來出現品》云:「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佛藏經》云:「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是無想無念。」六祖云:「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傳心法要》云:「息念忘(通「亡」)慮,佛自現前。」

 

關於本心和本性,在《六祖壇經》中有透闢的開示。由於本心和本性已經超越思維和語言文字,故有關言說僅是標月之指,要在當人順指見月,自修自悟。

 

問:「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是什麼意思?

答:在《六祖壇經》中,自性是體,心為其用。但是,在一些經論中,僅用「心」一詞來表示自性的體和用。這時,心既是體,亦是用,「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就是這種情形。這句話是說:佛與眾生之本體都是自性,而諸佛與一切眾生之自性,彼此毫無差別,只是迷悟之狀態不同。圓滿覺悟的自性是佛,否則即是眾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眾生)。在眾生中,又由於各自自性的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和菩薩之別。《六祖壇經》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虛雲老和尚《參禪警語》云:「心即是佛,佛即是覺。」又如圭峰大師云:「然達磨西來,唯傳心法。故自云:『我法以心傳心,不立文字。』此心是一切眾生清淨本覺,亦名佛性,或雲靈覺。(故知,「我法以心傳心」之心是指自性。)迷,起一切煩惱,煩惱亦不離此心。悟,起無邊妙用,妙用亦不離此心。妙用煩惱,功過雖殊,在悟在迷,此心不異。欲求佛道,須悟此心,故歷代祖宗唯傳此也。」(《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

〔十法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前六者是六凡,後四者是四聖。

問:何謂真心、妄心?

答:在佛學中,真心妄心二詞用得相當廣泛,而含義往往有所不同。例如,有的將八個識分成真心和妄心兩個部分,第八識(阿賴耶識)稱為真心,其餘七個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合稱為妄心。由此可知,這與本文中所講的「本心又名真心(這裡的『真』是本原的意思)」和「識心又名妄心(這裡的『妄』是妄動之妄,亂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在閱讀時,一定要清楚地知道各書中術語的含義是什麼。撰文者亦宜在文前將自己所用的關鍵術語給出明確的定義,以免讀者張冠李戴,錯會毫釐,謬以千里,也往往引起一些無謂的爭執,白白浪費了寶貴的精力和時間,這是非常可惜的事。

問:「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終日不變,終日隨緣」是什麼意思?

答:現前一念之心有真、妄兩種狀態,自性做主是真,習氣做主是妄。「全真成妄,全妄即真」是說真妄不兩立,要麼全真,要麼全妄。一念迷,整個真心轉成妄心(全真成妄);一念悟,整個妄心轉成真心(全妄即真)。這裡的「真」是本原的意思,即真心是心的本原狀態;「妄」是妄動之妄,亂也。本原狀態因妄動而濁亂,真心就成了妄心。《六祖壇經》云:「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雖然心有迷悟之別,迷則全真成妄,悟則全妄即真,而心之體(自性)了無改變(無生滅增減),所謂「終日不變,終日隨緣;終日隨緣,終日不變」。

問:本心(真心)知還是無知?

答:知。《楞嚴經》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這說明無明未起之前本來有知,此即本心之知。這個知,即是般若之知。而所立之知,即是識心見聞覺知之知,乃六塵緣影。《楞嚴經》接著又說:「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此無見之知,即是本心之知。憨山大師《觀楞伽記》云:「心寂而知,真妄皆離,即名自覺聖智。」永嘉大師《禪宗永嘉集?奢摩他頌第四》云:「忘緣之後寂寂,靈知之性(心體)歷歷。」僧肇《般若無知論》云:「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故經云:『聖心無所知,無所不知。』信矣!」

問:「知」之一字,歷來頗有爭論。圭峰大師云:「知之一字,眾妙之門。」黃龍死心禪師云:「知之一字,眾禍之門。」請問,何者為是?

答:《楞嚴經》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句中的第一個「知」,是眾妙之門;若淪於第二個「知」,即是病眼見空花,且又邀空花而結空果,是為眾禍之門。憨山大師云:「佛未出世,祖未西來,現成家業,人人具足。由其具足而不知,故黃面(釋迦牟尼佛)、碧眼(達摩祖師)忍俊不禁,特地出身,為人說破。靈山百萬眾,傳燈千七百(傳燈錄等一千七百則公案),都皆一喚回頭,頓知本有。此則『知之一字,眾妙之門』矣。噫!佛祖元無實法與人,豈期人人病眼空花,且又邀花結果,佛祖之心然哉?此則『知之一字,眾禍之門』也。吾人若不重刮金篦(去除眼翳,以免病眼見空華),何以世(繼承、荷擔)其家業?」(《夢遊集?送無言道公住持少林序》)紫柏老人云:「知之一字眾妙門,知見立知禍大矣。」(《紫栢老人集》)

〔知之一字,眾妙之門〕圭峰大師《禪源諸詮集都序》云:諸法如夢,諸聖同說。故妄念本寂,塵境本空。空寂之心,靈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緣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眾妙之門。由無始迷之故,妄執身心為我,起貪嗔等念。若得善友開示,頓悟空寂之知。知且無念無形,誰為我相人相?覺諸相空,心自無念。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修行妙門,唯在此也。故雖備修萬行,唯以無念為宗。但得無念知見,則愛惡自然淡泊,悲智自然增明,罪業自然斷除,功行自然增進。既了諸相非相,自然無修之修。煩惱盡時,生死即絕。生滅滅已,寂照現前,應用無窮,名之為佛。所以,「知之一字,眾妙之門」是說:空寂之知,眾妙之門。〔忍俊不禁〕忍不住要發笑。「忍俊」,含笑;「不禁」,無法控制自己。〔重刮金篦〕去除眼翳,以免病眼見空華。詩曰:「紛紜翳膜刮金篦。」〔金篦〕古代治眼病的工具。形如箭頭,用來刮眼膜。

結論:空寂之知,眾妙之門。分別之知,眾禍之門。

三、識心的運作過程

識心緣慮塵境,是由八個識協同運作。這八個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前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緣六塵(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時,所產生的感知。其中,眼識是眼根緣色塵所產生見的感知,耳識是耳根緣聲塵所產生聞的感知,鼻識是鼻根緣香塵所產生嗅的感知,舌識是舌根緣味塵所產生味的感知,身識是身根緣觸塵所產生觸的感知,意識是意根(末那識)緣法塵所產生思的感知。法塵儲存於阿賴耶識中。

識心緣慮塵境的過程是:受→想→行→識。「受」是六根(眼、耳、鼻、色、聲、意)與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接觸時,前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的領納(感知)。「想」是第六識(意識)依「受」而生起的思惟(分析、判斷、綜合),其分析和判斷的依據則是由第七識(末那識)從第八識(阿賴耶識)中取出有關的法塵供給它。「行」,是第六識(意識)依「思惟」而起的心行(內心的造作,例如愛憎、好惡、取捨),以及向身、口下達行動指令等等,這就是造業。「識」,是將前面受、想、行這三個環節的全部信息彙總,形成綜合的了別相(「全息攝影」)——業識,經由第七識輸入第八識儲存起來,以備後用,這就是所謂的業種子,亦稱之為法塵,為第七識(末那識)所緣。

〔業種子〕眾生所造之業存儲在阿賴耶識中,因其能生現行而開花結果,故名種子。業種子又稱業習氣,亦簡稱為種子、習氣,它對人們的思想和行為起著潛在的影響乃至操控。

有一首偈(「八識歌」)描述八識在識心運作過程中的作用:

兄弟八個一個痴,其中一個最伶俐,

五個門前做買賣,一個往來傳信息。

一個痴,是第八識(阿賴耶識),它不分別、不判斷、不造作,傳進來的信息好壞不拒;若從它那裡提取什麼信息,也從不說「不」,故稱之為痴。最伶俐,是第六識(意識),它分別、判斷、造作,最為活躍。門前做買賣的,就是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觸境,它們專對外境,應付事宜。在第六識(意識)和第八識(阿賴耶識)之間往來傳遞信息的(遞進傳出),就是第七識(末那識)。

末那識的遞進傳出,遞進是結業(將業識遞給阿賴耶識儲存起來),傳出是供燃料(法塵)給第六識,令其繼續思、想。故祖師云:「七識不死,法身焉活?」(末那識如果還繼續不斷地結業和攀緣法塵,怎麼能夠證得法身呢?)《宇宙萬有本體論》云:「以(由於)不了達,一法界故,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此無明者,亦謂七識,亦稱末那,專計執我,分別之主,無明之本。往來六八(往來於第六識和第八識),遞進傳出,障大光明,遮蔽本來。」

〔一法界〕唯一的法界,亦即諸法實相。關於諸法實相(詳見《諸法實相》一文)

 

在心的運作過程中,「想」這個環節能夠人為地控制,修行人是通過智慧的「想」,因而導致正確的「行」,來削弱和消除習氣。境由心轉的關鍵,就是在「想」這個環節上做功夫,即所謂轉念。例如,一般人聞謗而怒,在《了凡四訓》中,了凡先生的轉念工夫是:自思「天下無自是之豪傑,亦無尤人(怪罪於人、歸咎於人)之學問。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吾悉以自反(我全都反過來想),則謗毀之來,皆磨煉玉成之地;我將歡然受賜,何怒之有?又,聞謗而不怒,雖讒焰薰天,如舉火焚空,終將自息。聞謗而怒,雖巧心力辯,如春蠶作繭,自取纏綿;怒不惟無益,且有害也。」於是不惟不怒,反而歡然受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因此,不僅削弱,甚至拔除了過去聞謗而怒的業種子——這是除習之道。

又例如蓮池大師教人「撥轉心頭,迴光返照」之妙法,也是在「想」這個環節著手。大師云:「七十古稀,百年能幾(七十古來稀,百歲能幾人)?今此暮景,正宜開放懷抱,看破世間宛如一場戲劇,何有真實?但以一聲阿彌陀佛消遣光陰,但以西方極樂世界為我家舍。我今唸佛,日後當生西方,何幸如之!發大歡喜,莫生煩惱。倘遇不如意事,即便撥轉心頭,這一聲佛,急急提念,卻迴光返照:我是阿彌陀佛世界中人,奈何與世人一般見識?回瞋作喜,一心唸佛,此是智慧中人大安樂、大解脫法門也。」(《雲棲法匯》)

要隨時隨地檢查自己,是否被無明所掌控,是否陷入了習慣的思考模式(習性反應)?如果是,就要立即跳出來,令智慧做主。其實,抗拒、不滿、批評、焦慮、煩躁、等待等等,對修行人而言,統統都是無明的表現,是菩提道上的攔路虎,也是在提醒自己又陷入了無明。正宜開放懷抱看破,哪有一點真實?《六祖壇經》無相頌云:「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心空境自空,萬法無縛,本自解脫。

現代心理學有一個ABC理論,A代表引發事件(Activating event),B代表信念(Belief)——對引發事件的詮釋,C代表情緒和行為的後果(Consequence)。人們總是期望好的A(事件)而躲避壞的A,並不斷為之努力。卻不知道B(詮釋)是你唯一可以完全掌控和改變的因素,而且引發C(後果)的不是A,而是B。這裡的B(詮釋),就是受想行識中「想」這個環節。同樣一件事,幾家歡樂幾家愁。為什麼?就是對事件的詮釋不同(想法不同)!因此,聖人轉心不轉境,而凡夫轉境不轉心。所以,要有退步一想、轉念一想的智慧,將當下的條件為我所用。例如,被分派擔任掃地的工作。一種想法是為什麼要派我去幹這種瑣事,感覺到委屈。轉念一想,掃地掃心,這正是歷境驗心的大好機會,而愉快地接受。掃地的過程,由事到理,外掃垃圾,內掃煩惱,於是掃地便成了磨除我慢,修動中定的大好機會。

不同的「想」,其後果往往有天淵之殊。人們常常在災禍之後,嘆息反省地說道:一念之差!這就是「想」錯了。

上面是說明智慧的「想(思惟)」,因而導致正確的「行(心行)」,所以要經常智慧觀照。每當貪、嗔之業種子起現行時,就要如理作意地思維、觀照,修正身、語、意之行,將這些種子削弱、拔除;以善種子取代惡種子,以清靜種子取代煩惱種子。當然,若能除想,那就更為猛利直接,如伐毒樹,直斷其根。憨山大師云:「一切眾生迷本真心,一向但依妄想用事,故今修習,以除想為最。」(《大乘起信論直解》)

 

問:如何削弱、拔除業種子?

答:削弱、拔除業種子的關鍵時刻,是在業種子現前的時候;而削弱、拔除的關鍵一著,是不起習性反應。通常的情形是:種子生現行,現行薰種子。這就是當業種子現前時,起了習性反應(現行)而造新業,令存回阿賴耶識的業種子較前強大,因而這一業種子再現前時,就會令習性反應更加強烈。這是造成習氣愈來愈深厚(即業種子愈來愈強大)的惡性循環。反之,如果業種子現前時,不起習性反應,而是正確地想,明智地對應,那麼存回阿賴耶識的業種子(習氣)就被削弱,因而下次再現前時,習性反應就會較弱,易於控制。這是現行倒薰種子的良性循環,直至拔除這一業種子(習氣)。所以,臨境遇緣時,首先停下來,以智慧來確定應當怎樣想、怎樣行,以切斷業力驅使的習性反應,跳出惑、業、苦的惡性循環——「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

所以,若是沉迷不醒,因緣具備時,就會出現習性反應的現行薰種子,習氣愈來愈深厚的惡性循環,有如不斷地吸毒,愈吸癮愈大;反之,如果隨時警醒,則能夠以智慧覺悟的想和行來倒薰種子,來削弱乃至拔除原來的業種子(習氣),有如不斷地戒毒,毒癮愈來愈小,乃至斷掉。

四、十界唯心

知心妄動,無前境界,修遠離法,不取不念。

 

一、心生故法生,心滅故法滅

二、十界唯心

三、心

四、三細六粗

 

一、心生故法生,心滅故法滅

〔心生故法生,心滅故法滅〕心生(最初動念)而入無明夢,故種種法生;心滅(微細念滅)而無明夢醒,故種種法滅。所以,這裡的「心生」是指最初動念,「心滅」是指微細念滅。

 

問:「心生故種種法生,心滅故種種法滅」,這是什麼意思?

答:這兩句出自《佔察善惡業報經》(詳見下文)。「心生故種種法生」,是說心生(最初動念)而入無明夢,故有種種法出現;「心滅故種種法滅」,心滅(微細念滅)而無明夢醒,則夢中所見之種種法滅。所以,這裡的「心生」是指最初動念(「最初動念」詳見下面「三細六粗」一節),「心滅」是指微細念滅。(關於無明夢,詳見《諸法實相》一文)

「心生故種種法生,心滅故種種法滅」,這猶如人在夢中,有種種境相現前,這夢中的種種境相,是依夢心而有的;等到醒來,夢心不起,一切夢境也都消失了。同樣的,眾生起妄念(心生)而入無明夢,於是有種種妄境(故種種法生),當妄念息滅(心滅)而無明夢醒,於是種種妄境滅(故種種法滅)。而且,不但醒來夢中的境相是沒有的;就是在夢中,這些境相又何曾有真實性?

《大乘密嚴經》云:「如夢中色(色塵——指看得見的東西),唯想妄見,寤即非有(夢醒即無)無明夢中見男女等種種之色,成於正覺(成佛)即無所見。」

〔正覺〕成佛叫做正覺。〔成於正覺即無所見〕眾生於湛然無生中,唯見生滅;諸佛於儼然生滅中,唯見無生。

《圓覺經》云:「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註釋詳見《圓覺經精解》)

《佛為勝光天子說王法經》云:「一切諸法,體性空虛,無常滅壞。譬如有人,於夜夢中見好園圃,山河人眾茂林清泉,堂舍樓閣皆可愛樂,及其睡覺(睡醒)一無所見。」

《佔察善惡業報經》云:

「又復當知,心外相者(心中外境之相),如夢所見種種境界,唯心想作(夢心所見),無實外事。一切境界悉亦如是,以皆依無明識夢所見,妄想作故(因妄想而入無明夢,若無妄想——微細念滅,則無明夢醒而無所見)

「複次,應知內心唸唸不住(粗念或細念或微細念,唸唸相續)故,所見所緣一切境界亦隨心唸唸不住(相續不斷),所謂:心生故種種法生,心滅故種種法滅。是生滅相(此生滅相),但有名字,實不可得。以心不往至於境界,境界亦不來至於心,如鏡中像,無來無去。是故一切法,求生滅定相,了不可得。所謂一切法畢竟無體,本來常空,實不生滅故。

「如是一切法實不生滅者,則無一切境界差別之相,寂靜一味,名為真如、第一義諦、自性清淨心。彼自性清淨心,湛然圓滿,以無分別相故。無分別相者,於一切處無所不在。無所不在者,以能依持建立一切法故。」

二、十界唯心

十界唯心,憨山大師在《夢遊集?示徐清之》中開示道:

【佛說:「三界上下法,唯是一心作。」言三界上者,乃出世四聖,謂佛、菩薩、聲聞、緣覺也。三界下者,乃六道凡夫,謂天、人、修羅三善道,及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也。是則十法界中,一切聖凡,善惡因果,依正莊嚴,皆由一心之所造。然此一心非別,乃吾人日用現前,分別了知之心也。】

佛說:三界上、下的一切法,唯是一心所作。三界上者,乃是出世四聖:佛、菩薩、聲聞和緣覺。三界下者,乃六道凡夫:天、人、阿修羅這三善道,以及地獄、畜生、餓鬼這三惡道。因此十法界中,一切聖、凡,善、惡之因果,以及依正莊嚴,全都是由一心之所造成。然而此一心並非別的什麼,乃是我們日用現前,分別、了知之心也。

〔十界〕十法界,即: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前六是六凡,後四是四聖。〔依正〕依報和正報。世間國土房屋器具等,為身之所依,叫做「依報」;眾生五蘊假合之身,乃過去造業之所感,叫做「正報」。〔莊嚴〕「莊嚴」一詞在這裡是裝飾的意思。以善美飾國土或以功德飾身雲莊嚴;以惡事積身亦云莊嚴。例如,《佛說阿彌陀經》曰:「功德莊嚴。」《觀無量壽經》曰:「如此愚人,偷僧祗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業而自莊嚴。」

〔心〕佛學中,「心」之一詞用得極為普遍,含義甚多,故一定要明白句中所說的「心」其內涵是什麼;否則失之毫釐,謬以千里。憨山大師在這裡明確指出:十界唯心的「心」,乃吾人日用現前,分別了知之心也。〔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眾生所住的世界,包括上自六慾天,中自人、畜,下至餓鬼、地獄;色界是無淫食二欲,但還有色身的眾生所住的世界,包括四禪十八天;無色界是已無色身,但住心識於深妙禪定的眾生所住的世界,包括四空天(空無邊天、識無邊天、無所有天、非想非非想天)。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輪迴的境界。

【既然一切由心,非次第造,乃日用現前,唸唸所作之業,於十法界流轉。若一念由貪瞋痴所作十惡,身三口四意三惡業,則就三途苦趣之因;若一念轉十惡而為十善,則為人、天妙樂之因;若一念善惡兩忘,內不見有我,外不見有人,一心寂靜,則為聲聞出苦之因;若觀目前苦樂逆順,由因緣生滅,流轉還滅,則成緣覺之因;若一念了知人法無我,因緣性空,無有作、受者,而不妨現行佈施、持戒、忍辱六度之行,化度眾生,則為菩薩之因;若一念頓悟自心,本來光明廣大,無不包容,無不濟度,了無一法當情,生佛平等,即為成佛之因。】

雖然一切法皆由心作,但並不是隨著念頭便依次造出來,而是以日用現前唸唸所作之業為因,受報於十法界流轉。若一念由貪瞋痴所作十惡(身三、口四、意三惡業),這就是三途苦趣之因;若一念轉十惡而為十善,則為人、天妙樂之因;若一念善惡兩忘,內不見有我,外不見有人,一心寂靜,則為聲聞出苦之因;若觀目前苦樂逆順,是由因緣而生滅,流轉還滅,則成緣覺之因;若一念了知人法無我,因緣性空,無有作者、受者,而不妨現行佈施、持戒、忍辱六度之行,化度眾生,則為菩薩之因;若一念頓悟自心,本來光明廣大,無不包容,無不濟度,完全沒有情識之分別見,生佛平等無二,即為成佛之因。

〔所作之業〕業有共業和別業。共業是眾生共通之業因,能招感自他共同受用之山河、大地等器世界,此乃依報之業;別業是個別眾生招感自身果報的業因,如身體不同、苦樂不同等,此乃正報之業。〔業〕我們的一切善惡思想、言談、行為,都叫做業,善的思想、言談、行為叫做「善業」,惡的思想、言談、行為叫做「惡業」。〔流轉還滅〕造業受生死之果,謂之流轉;修道證涅槃,謂之還滅。「還滅」,還歸於寂滅,也就是修道證涅槃。

【故此一心,廣大無外,本來清淨,圓滿光明。若日用唸唸悟此,則雖居塵勞,而為出世之人矣,此所以維摩稱為不二法門也。居士若能體此而行,則一切恩怨是非人我,煩惱情根,應念化成光明藏矣。日用一切境界,試此觀看,唸唸覺察。若不能安忍,為煩惱之所障礙,才見起處,即將六祖『本來無一物』句提起,如金剛王寶劍,則一切煩惱,當下冰消,身心化作清涼池矣。如此力行,若能精進不退,則頓證大解脫場,又何此外別求佛法哉!】

故此一心,廣大無外,本來清淨,圓滿光明。若日用唸唸悟此,則雖居塵勞,而為出世之人矣,這就是《維摩詰所說經》所說的不二法門。你若能體此而行,則一切恩怨、是非、人我,煩惱情根,應念化成光明藏矣。日用一切境界,試此觀看,唸唸覺察。若不能安忍,為煩惱之所障礙,那麼剛見妄念生起,就立即將六祖「本來無一物」一句提起,如金剛王寶劍,則一切煩惱,當下冰消,身心化作清涼池矣。如此力行,若能精進不退,則頓證大解脫場,又何必此外別求佛法哉!

〔不二法門〕超越相對差別之一切絕對平等真理之教法。即在佛教八萬四千法門之上,能直見聖道者。《維摩經?入不二法門品第九》載有三十三種不二法門。〔本來無一物〕六祖云:「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六祖壇經》)〔金剛王寶劍〕為切斷一切情解葛藤之利劍也。見《臨濟錄》」

三、心

偈云:

三點如星現,一鉤似月斜;

披毛從此出,作佛也由他。

 

偈的頭兩句是描繪「心」字,這裡的「心」是上文所言「乃吾人日用現前,分別了知之心也」,亦即現前一念之心。「披毛」,做畜生。

《十善業道經》云:「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龍王!汝見此會(此法會中的佛、大菩薩、大比丘、天、人、阿修羅等),及大海中,形色種類,各別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業、語業、意業所致。」

《華嚴經?十迴向品》偈云:「一切世間之所有,種種果報各不同,莫不皆由業力成。」

〔業〕我們的一切善惡思想、言談、行為,都叫做業,善的思想、言談、行為叫做「善業」,惡的思想、言談、行為叫做「惡業」。〔業力〕業的力量。善業有生樂果的力量,惡業有生惡果的力量。

《佛說五苦章句經》云:「心取地獄,心取餓鬼,心取畜牲,心取天人,作形貌者,皆心所為。能伏心為道者,其力最多。吾與心斗,其劫無數,今乃得佛,獨步三界,皆心所為。」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諸佛以法為大師,修心所證菩提道。」

《六祖壇經》云:「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宗鏡錄》云:「成佛匪(不)離於當念。」

先德云:「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四、三細六粗

問:什麼是根本無明?

答:根本無明(亦名無始無明)乃最初動念也。由是一念起動,而入無明夢,長夜迷昧,不了真理,而起惑造業,於是遭受業報而流轉生死。關於無明夢,詳見《諸法實相》一文。

問:「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是什麼意思?

答:這兩句是描述自性由覺入迷,而起惑、造業、受報的過程。三細和六粗是自性入迷(入無明夢),而幻現出來的生滅流轉之九種妄相:無明業相,能見相,境界相(所見相);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起業相,業系苦相。其中,前三者由根本無明而生(「一念不覺生三細」),其相微細,稱為「三細」;後六者是緣境界相而長(「境界為緣長六粗」),其相粗顯,稱為「六粗」。其過程是:

「三細」:一、無明業相,心動為業,故「不覺心動(最初動念)」名無明業相,這是根本無明。二、能見相,依前之「無明業相(根本無明)」,心動則能見幻境。三、境界相(所見相),依前之「能見相」,幻境妄現。這三細是以無明為因,所以亦云:「無明為因生三細。」

「六粗」:一、智相,依前之「境界相」,對幻境妄生智慮而分別順逆、美醜、愛憎。二、相續相,依前之「智相」,對幻境之分別唸唸相續。三、執取相,依前之「相續相」,對相續之念轉深而生我(塑造出一個自己是誰的心理形象)、我所(我所有的簡稱),於是執著我、我所,成執取相。四、計名字相,依前之「執取相」,而命名種種事物,形成概念和語言,而思量計度。五、起業相,依前之「計名字相」,於是用概念和語言來思惟計度而造種種身口意業。六、業系苦相,依前之「起業相」,被所造的身口意業繫縛而感生死輪迴之苦果。這六粗是境界為緣而成長,故云:「境界為緣長六粗。」

在九種妄相中,前面七種(無明業相、能見相、境界相、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是惑,第八種(起業相)是業,第九種(業系苦相)是苦。經云:「因惑造業,因業受苦。」這是由覺入迷的過程。

要無明夢醒,由迷返覺,就是逆流而上,反本還源而成佛:離苦→不造業→不計名字(不思量計度)→不執取(不執著我、我所)→斷相續心(不妄想)→不分別(不起愛憎、美醜、逆順之分別心)→滅粗念而離境界相(對境不生心——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滅細念而離能見相→滅微細念而滅無明業相(斷除根本無明而成佛,無明夢醒)。

反本還源的核心是:離念。依次息滅粗念、細念和微細念。所以最直接、最銳利的修行方法,就是在心念上做功夫:息粗念而萬念歸一,息細念而一歸於無,息微細念而明心見性。然後通過保任,加深、鞏固息念的狀態,直至微細念永息而成佛。

粗念息,做到「妄念若起,都不隨之(都不跟隨它)」,則臨命終時,業不能系,雖有中陰,所向自由,天上人間,隨意寄託。細念息,做到「愛惡之念已泯」,則不再有分段生死。微細念息,則了變易生死而成佛,無明夢醒。

〔分段生死〕在三界六道中的眾生,由於善業惡業所感,其壽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別,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了分段生死者,脫輪迴出三界。〔變易生死〕三乘中的聖者,已斷見思惑,了脫分段生死。在修道過程中,迷想漸滅,證悟漸增,此迷悟的遷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後期,恰如一度生死,故名「變易生死」。了變易生死者,圓證佛果。

這裡講了修行的三個層次:

一、伏煩惱(粗念息)。其要求是:妄念若起,都不隨之。(請特別注意句中的「都」字。)其果效是:臨命終時,業不能系,雖有中陰,所向自由,天上人間,隨意寄託。

二、斷煩惱(細念息)。其要求是:愛惡之念已泯。其果效是:了生死(不再有分段生死),出三界(不再輪迴)。

三、證佛果(微細念永息)。其要求是:微細流注一切寂滅,唯圓覺大智朗然獨存。其果效是:不再有變易生死,隨機應現千百億身度有緣眾生,名之為佛(無明夢醒)。

圭峰大師云:「一切眾生無不具有覺性,靈明空寂與佛無殊。但以無始劫來未曾了悟,妄執身為我相,故生愛惡等情。隨情造業,隨業受報,生老病死,長劫輪迴。然身中覺性未曾生死,如夢被驅役而身本安閒。如水作冰,而濕性不易,若能悟此性(覺性)即是法身,本自無生,何有依託?靈靈不昧,了了常知,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然多生妄執,習以性成,喜怒哀樂,微細流注。真理雖然頓達,此情難以卒除,須長覺察,損之又損。如風頓止,波浪漸停(風雖然頓止,但是波浪卻是逐漸停息,而不是立刻停息),豈可一生所修,便同諸佛力用?但可以空寂為自體,勿認色身;以靈知為自心,勿認妄念。妄念若起,都不隨之(都不跟隨它),即臨命終時,自然業不能系(業自然不能夠繫縛)雖有中陰,所向自由,天上人間,隨意寄託。若愛惡之念已泯,即不受分段之身(不再有分段生死),自能易短為長,易粗為妙。若微細流注一切寂滅,唯圓覺大智朗然獨存,即隨機應現千百億身度有緣眾生,名之為佛。」(《景德傳燈錄》)

〔以空寂為自體〕這是究竟而言,了變易生死時該當如此。但是在伏煩惱、斷煩惱階段中(了分段生死),宜以自性為自體,便於學人下手。〔靈知〕靈知是無有取相之知,為了區別於見聞覺知的取相之知,故稱其為靈知。《楞嚴經》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憨山大師《觀楞伽記》云:「心寂而知,真妄皆離,即名自覺聖智。」〔中陰〕中陰身,又名中有,即人死後尚未投胎之前,有一個微細物質形成的化生身來維持生命,此化生身即是中陰身。此中陰身在最初的四十九天中,每七天一生死,經過七番生死,等待業緣的安排,而去投胎。

 

問:眾生本來是佛,一念不覺而有無明(根本無明),於是經過「三細六粗」而生死輪迴。那麼現在我們修行,成佛之後,甚麼時候又會再起無明而淪為眾生呢?

答:我們現在修行成佛,就是要根除根本無明。所以,根除了根本無明而成佛,就不會再起無明而淪為眾生。這就像一個人未患天花時,他是健康人,患了天花便淪為病人,他痊癒之後又是健康人,而且具有終生免疫力,永遠不會再患天花。在《圓覺經》中,佛對這一問題開示道:「善男子!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巳成金,不重為礦。......如來圓覺,亦復如是。」(譯文:善男子!如熔煉金礦,金不是因為熔煉才有;既然已經熔煉成為純金,就不會再重新為金礦。......如來之圓滿覺悟(無明夢醒),也是這樣(不會逆轉)。)詳見《圓覺經精解》中「三問無明」一章。

〔根本無明〕從無始之際,一念不覺,長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諸惑煩惱,是為根本無明,又名無始無明。眾生的無明和本具的真如,都是無始的。《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云:「如風飄火猛焰可制,如海濤波亦可息之,唯有妄心甚難調伏。何以故?無始無明迷心性故。」

 

 

參考閱讀:

諸法實相

以心轉業


推薦閱讀:

楞伽如來藏章講義
益西彭措堪布:如來藏大綱獅吼論
有為法與無為法皆是法身如來藏所顯現
《如來藏大綱獅吼論》第三課
認識如來藏(談錫永)

TAG:如來藏 | 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