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王陽明宣講知行合一是為了批判社會

轉播到騰訊微博

中國歷史上的全能大儒王陽明是浙江人,但其心學的理論體系是在貴陽修文建構的。其中「知行合一」的觀念一提出,就貫穿其學術和生命的始終,他不僅宣講「知行合一」,而且身體力行地實踐之。那麼什麼是「知行合一」?在中國思想史上,它有著怎樣的地位?在今天,「知行合一」對我們的生活還有什麼借鑒意義?8月11日,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董平做客貴陽國學大講堂,為大家答疑解惑。主講人:董平,哲學博士。浙江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曾在央視《百家講壇》演講《名相管仲》和《傳奇王陽明》,主要從事先秦儒學、宋明理學、中國佛學等方面的研究。「知」和「行」在中國思想史上的發展董平教授開篇即提出,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知」和「行」的關係一直是很重要的話題,不斷被討論。「知」和「行」最早出現在《尚書》中:知之匪艱;行之惟艱。這是說知易行難,兩者不可分離。在孔子思想中,就蘊含著知先於行的觀念。《論語》開篇的第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學是指獲得知識,習就是知識的實踐。孔子認為:獲得了知識,並且在實踐中領會這種知識是有效,才會不亦悅乎。孔子提倡學和行並行,他強調「行」對知識價值的還原作用。「學」作為知識獲得的方式與「習」作為知識的應用或實踐,顯然受到了同等的重視。再比如《大學》中有一句話: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父母對子女的情感是自然而然的產生的,未出嫁的女兒不會去學怎麼養育孩子的,一旦有了子女,對子女的慈愛之情會自然而然呈現出來。養子的知識是在養子的過程中獲得的。這實際上包含著「知」和「行」的關係,就是「知行合一」。「知」和「行」的關係在佛教也存在。天台宗智顗大師特彆強調「定慧均等』』、「止觀雙修」,將定和慧譬為「車之雙輪,鳥之兩翼」,缺一不可。「慧」就是「知」,「定」是實踐這個慧的途徑,在這個思想中,定慧的均等、止觀的並重,其實質就是「知行合一」。禪宗的創始人六祖慧能不識字,不會讀經書,學富五車的大和尚瞧不起他,他只能在廚房打雜。聰明的他自問:我出家做和尚就是做飯嗎?出家的目的是為了成佛。但讀書能把自己讀成佛嗎?雄辯能成佛嗎?不能!成佛的根據是人要有成為佛的本性,而本性在內心。成佛就是我的本性的顯現,讀書只是成佛的助緣。所以慧能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明心、見性、成佛沒有先後關係,是同時完成的,是一個過程!「知」和「行」在此是一致的。「知」和「行」在朱熹看來同樣很重要的。但他強調一點:知先行後。知輕行重。他講「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知和行是相互促進、齊頭並進的關係。董平教授說,王陽明的思想是以儒家思想為主幹的,但他也吸納了別的思想。實際上,到王陽明講「知行合一」,歷史上已經有很多的鋪墊,自然而然的。但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仍有劃時代的意義。宣講知行合一是為了批判社會董平教授說,王陽明的思想脫胎於朱熹的思想,但他不認同朱熹「知先行後」的觀點,知有止境嗎?我要「知」到什麼時候才算是「知」呢?很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去做。因為完全可以有一個託辭,我還「知」得不夠,我還沒有「知」。王陽明認為當時社會風氣敗壞,士大夫沒有擔當精神,就是因為有這個「知先行後」的指導思想。士大夫一天到晚都在坐而論道,但「道」並沒有暢達於天下。空談,導致了人格的嚴重分離。龍場悟道後,王陽明應邀到貴陽講學,他首先就是講「知行合一」,他就是想糾正當時知識分子中盛行的「知先行後」的風氣。他認為「知行合一」,使人回歸到根本的內在統一性,消除人格分離。「知行合一」,不論在何種意義上,它都強調了人的精神世界與行為活動的一致性,這叫做「人格完善」。這是他宣講「知行合一」的最初目的。真知是可以實踐的從「知」和「行」的本來意義上來說,它們的的確確是合一的。王陽明多次提說: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當我們關於一個事的「知」,達到了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的程度,就必然會體現在實踐當中的;我們要去做一件事,把它做到明明白白,一絲不亂的程度,那就一定是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的知識的體現。「知」和「行」實際上是一件事的兩面,「知」和「行」是在同一個過程中,「知」「行」功夫本不可離,分離了就不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過程。「知」就是「行」的開端,「行」是「知」的完成,這叫做有始有終。總而言之,「知」不僅僅只是在理論上有它的意義,「知」一定要還原到生活的實當中,才能夠真正體現出「知」的價值。這是「知行合一」重要的內涵。王陽明通過講「孝」來說明「知行合一」的含義,一個人知道「孝」的道理,但他不去做,我們不能判斷這個人真的知道「孝」。知道「孝」,一定要在行動上體現出來,去問候父母,去侍奉父母,去實實在在做孝的事,那麼才可以說這個人是知道「孝」的。董平教授說:陽明認為,真正的知識是可以實踐的。「知」是「行」的主意、主導意識,行動背後包含著一種意識行動。「行」是「知」的完成。一種意識的完整狀態是要通過行動來表達的。一切真知都是從直接經驗發源來,一切實踐是真知的來源。苦瓜有多苦,吃完就知道了。「知」「行」是同一個過程的兩面,硬幣的兩面,兩者永遠不可分離。良知意義上的知行合一董平教授介紹,「知行合一」的「知」包含著兩個層面的意思,一是知識,而是良知。王陽明在正德十六年提出了「致良知」。「良知」即朱熹所說的天理、天道。只不過,朱熹認為,「天理」存在在外,而王陽明認為「天理」在我們心中,「良知」是每個人都有的,普遍存在的,「良知」就是我們的本心。「良知」是我們一切行為成為的本源、可靠的根據。「良知」永遠存在。永遠是清醒著的,「良知」本身就是知善曉惡的,所以它實際上就是我們每一個人言行的內在監督者。所以「良知」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定盤針,我們每一個人只要實實在在地按照我們自己內心的那個定盤針的指引去做事,我們就不會迷失方向。天道是從天上來的,所以才可以權衡一切後天經驗。良知和天道是一致的。把良知告訴我們的東西顯現出來就是「知行合一」,所以,王陽明強調,「良知」就是我們的「本心」,就是我們的「本性」,就是我們本來就圓滿的「德性」,只有「良知」的表現與實現才能還原我們生命所應有的本來面貌。良知是每個人都具備的,每個人都要使我們內心的良知向我們自己呈現,如何做到這點?反思!把自己生命的全部狀態重新放到從天那裡來的、從道那裡得的「良知」處照察、觀照。反思就是精神世界的知行合一。在王陽明看來,要使我們到達聖人的高度,就只需要做好一件事,就是「致良知」。把我們原本有的良知充分地呈現出來。通過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意識活動、語言表達、行為實踐,把「良知」貫徹到我們生活領域的各個方面,就是「致良知」,這種「致良知」的實踐活動,是把我們自己與外界的事物、人物、世界本身聯繫在一起的根本環節與途徑。同時,「致良知」還告訴我們,我們每一個個體人的存在性的真實表達是要通過我們自覺地道德實踐來實現的,也只有這樣我們的生命過程才不僅僅合乎它自身本原狀態,同時合乎天道,這樣的一種生活不僅是合乎人道的並且是神聖的,它使我們的意識、行為、行為的結果狀態三個方面保持一致。董平教授說,過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從而呈現出一個宏大的世界,一個完美的世界。這是知行合一的實踐意義。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人和世界交往的結果取決於自己的心靈狀態,以什麼樣的心態去主導自己的行為,就會產生不一樣後果。董平教授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干每一件事情都需要在良知的主導之下去完成這件事情,事事物物便會各得其正。通過『知行合一』,不斷擴展著我們的生活世界、精神世界、價值世界。井底之蛙只有跳出井才會擴展天,人也是如此。所以,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世界就是通過這種方式,這種良知的自我表達的方式而被建立起來的,我們的身、心、意、知、物便會融為一體。外在的生活世界就是我們心靈世界的外展。世界是通過我們意識和實踐實現的,所以我們必須對我們的這個世界負責。如何負責?這就取決於我們自己的心靈狀態。我常常說:我們頭頂同一片藍天,但未必同享一個世界。每個人的世界是通過自己的心靈構建起來,如果心靈光明,那麼你的世界就光明;如果你的心靈原本就是灰暗的,那麼你的世界如何光明呢?我們的生活行為是在我們的心靈狀態主導之下的行為,而我們所享有的世界,就是我們行為的直接結果。所以王陽明講致良知,致良知使事事物物各得其正,就是講我們和世界的一種實踐關係,最高的境界就是『心外無物』,一切事物,整個世界都在聖人心裡。」交流問:如果知行合一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有終點嗎?終點在哪裡?董平:孔子十有五而志於學,然後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等等可以理解為在他生命的不同階段,隨著學問功夫的不斷成熟,他的生命境界和思想境界在不斷的飛躍,一直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從心所欲就是一種自由狀態,但這種自由不是對限度的突破,而是對限度的把握,他心裡所想的一切東西都是合乎天理的,這就是自由的最高境界。我們這種生命境界不斷的躍進,恰好是通過「知行合一」來最終表達的。所以無論是生活的境界也好,道德實踐的境界也好,甚至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可以體現為「知行合一」,聽從我們本心的召喚,去做好每一件事情,生命是一個過程,而「知行合一」是伴隨著整個生命的過程的。問:人性善還是人性惡?董平:所有關於人性的善惡,都不是事實判斷。而是一個價值判斷,未必是事實如此,但包含著價值本身的真實。這種人性善惡的判斷已經包含了下結論人的價值觀。說人性善,生活中有很多惡的例子來反駁,反之也如此,這是糾纏不清。無論孟子的人性善,還是荀子的人性惡,不符合我們的本性。人應該按照我們的本性來生活,才有人格的統一性和完整性。儘管表面看兩人觀點對立,但他們都會通向一個現實實踐的統一:去惡揚善成聖人。王陽明說的四句話:「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無善無惡就相當於數軸上的零,既不是正也不是負,但因為有了它,所以才能斷正負,它起一個準則的作用。就像秤上的定盤針,有了它秤才能權衡。人的本心的狀態就是無善無惡的。現實生活中的善惡是經驗狀態而已。無善無惡是無經驗狀態,因為有這個在,所以在後天的生活中對一切善的惡的行為作個判斷。問:王陽明的心學是唯心主義嗎?董平:既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的,他說的是生活的實際狀態,是現實世界,是生活常識。有一次,陽明先生游南鎮,一友指岩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你未來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寂」是王陽明所確認的關於事物的一種客觀存在狀態,「寂」既不是有,也不是無的狀態,你看到此花時,此花便分明起來,就是由「寂」轉向「顯」的瞬間轉換。通過顯的方式感受到花的存在,任何事物或者人,通過「顯」和我的心建立了聯繫,這就叫做「關心」,進入我的心靈世界的事物才是有意義的,有價值的。我們人就是處在這樣一種不斷地擴展我們生活世界的過程中,通過自我的實踐把那些處於「寂」的狀態的事物對我「顯」出來。這個和唯物主義、唯心主義一點關係都沒有。但它符合我們的生活常識,生活原本如此
推薦閱讀:

適合初學者的布藝餃子包DIY教程附紙型
隸書教程,非常適合初學者!
專家學者高度評價薄熙來的報告
學者的良知與市儈的手段
魯迅胡適:文人的脊樑,學者的骨氣

TAG:社會 | 學者 | 批判 | 知行合一 | 王陽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