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學基礎知識
07-08
一、 聲音 聲音是空氣分子的振動。物體的振動(我們稱之為"聲源")引起空氣分子相應的振動,傳入人耳導致鼓膜振動,通過中耳、內耳等一系列聽覺器官的共同作用使人聽到了聲音。 二、 聲波 把石頭扔進平靜的水面,會形成一組向四周擴散的水波,這是我們所能見到的比較直觀"波",空氣分子振動形成的聲波要複雜一點,它是從聲源向四周立體擴散的一組疏密波,空氣分子並不是從聲源一直跑到您的耳朵,而是在它本來的位置振動,從而引起與它相鄰的空氣分子隨之振動,聲音就是這樣從聲源很快地向外傳播的,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31米/秒。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麥浪的運動跟聲波很相似,粒子的振動方向與波的運動方向是平行的。波需要通過介質來傳播,麥浪的運動到田埂邊就自然停止了,聲波的傳播介質是空氣分子,所以,真空里聲音是不能傳播的。 三、 聲音的頻率 聲波每秒的振動次數稱為頻率,頻率在20Hz~20KHz之間稱為聲波;頻率大於20khz稱為超聲波;頻率小於20hz稱為次聲波。超聲波和次聲波人耳是聽不到的,地震波和海嘯都是次聲波。有些動物的耳朵比人類要靈敏得多,比如蝙蝠就能"聽到"超聲波。 世界上很少存在單一頻率的 "純音",我們所聽到的聲音大都是各種頻率的複合音,如樂器發出的單音就是周期性的複合音,語音則是非周期性的複合音。 讓我們對聲音的頻率有一個比較直觀的概念:大鼓的"蓬蓬"聲頻率很低,大約在35Hz-7kHz;人的語音頻率範圍主要在200 Hz到4000 Hz之間;鑼聲、鈴聲的頻率大約在2000 Hz到3000 Hz左右;在人類語音中,女聲比男聲頻率要高一點;童聲要比成人頻率高一點;"啊啊"聲頻率較低,"咿咿"聲頻率稍高,"嗤嗤、嘶嘶"聲頻率最高。知道這一點很有用,在實際中,可以經常用來測試病人戴助聽器前後對聲音頻率的反應。 高頻和低頻是相對的,在語音範圍中,通常把1000 Hz以上的區域稱為高頻區,500Hz -1000 Hz的區域稱為中頻區,低於500 Hz的區域稱為低頻區。
聲音是物體振動發出的,它有三個主要特徵。即聲音的大小、聲音的高低和聲音的特色。 聲音的大小就是聲強或聲壓,它是聲音能量大小的標誌。一般情況下,聲壓大,我們聽起來聲音也就響亮。用力喊叫或說話,聲音也就大。除專業上使用壓力和能量單位度量聲音大小外,通常使用一個相對值分貝(dB)來標誌。例如:年青人的正常聽力為零分貝(聽力級),夜深人靜的環境聲約為20分貝(聲壓級以下同),兩人正常談話聲約60分貝,大功率助聽器輸出最大可達140分貝。 聲音的高低就是聲音的頻率,用每秒振動的次數來度量,單位是赫茲(HZ)。人耳可聽到20-20000赫茲這麼寬範圍的聲音。習慣上將500赫茲以下聲音稱為低頻音。如:敲門聲。1000至2000赫茲的聲音稱為中頻音,2000以上聲音稱為高頻音。500、1000、2000赫茲是人們言語交往的主要頻率,故稱語言頻率。是判定聽力損失程度最常用的。 聲音的特色就是音色。生活中,我們很容易分辨鋼琴聲和小號聲的不同,雖然它們在用同一種響度,發同一音高的音。這是因為環境中的聲音都是複合的聲音(包括語言聲),在一個主要頻率音周圍,還有很多周邊的聲音混在一起,這些成份的強弱就構成了不同的音色。 |
推薦閱讀:
※《技術篇》五線譜的基礎知識,個人看譜技巧。
※六大茶類之紅茶基礎知識大全
※生辰八字四柱算命基礎知識匯總(推薦收藏)
※棒針基礎知識
※紫微斗數——基礎知識:武曲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