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謹慎選擇普洱茶

謹慎選擇普洱茶相信已經有很多人談普洱色變了。2007年年底至今的普洱茶行情大跳水,已經讓很多投資者夢斷心碎……雖然品飲普洱茶已經進入10年,但喬並未參與05-07年新茶漲價的追漲殺跌,換回一句尋求心裡平衡的話,我雖然沒在茶葉上賺到大錢,但我畢竟沒有手裡砸著一大堆喝不進嘴的所謂普洱茶。雲南的茶產量有那麼高嗎?一年總產量竟然高達數萬噸。我們姑且不論早年大廠里連續生產幾年才湊齊了出一批貨的概念。就算是現在,在雲南本地,何來那麼多的茶青可供壓製成品?存茶的朋友們,先不論干或濕倉,你們有沒有非常認真的品飲過,你們手裡的茶都是雲南普洱嗎?關於普洱茶拼配或純料的概念,已經爭論了很長時間,這個話題,我希望借這個帖子談談我自己的看法。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甚至相對完美的純料普洱茶!雲南普洱茶中最頂尖的兩支標竿:班章為王,易武為後。均存在難以掩飾的本質弱點:1. 純老班章不生津2. 純易武大樹沒喉韻以上兩段話為喬某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如看貼者自覺持絕對反對意見,喬不負責爭辯。謝謝支持。之所以要拼配,理由只有一個:避劣顯優我們究竟怎麼去選一泡好的普洱茶呢?很多人並不清楚,新人會跟隨者朋友在茶店裡,品飲的時候,會人云亦云,因為自己不會喝,會有一個概念,就是朋友圈子都說好的就是好。喬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第一個帶我喝普洱茶的老師是台灣人,第一次帶我喝的是標準的港倉茶。後來我走到市場上找茶和諮詢,居然在5-6家茶店裡,給我喝的都是港倉。從那開始,我就把港倉的味道當成了最標準最地道的普洱茶味。遇到那些純干倉的正路貨,我反倒以為是有問題的。到了後來,自己在網上買了一些號稱是純干倉的茶,拿到本地一些茶莊那裡諮詢,茶莊喝別人的茶,純粹交流,當然是有什麼說什麼了。優點和缺點都會直接說,我的幾次網購,均宣告失敗。自2000年年底,我才終於知道了什麼是「入倉」的概念,從那開始,我才有了屬於自己的干倉茶。那是自己一手一腳存出來的。干倉茶只是一個概念,真正意義上的好茶是什麼?在經歷了搜尋大葉茶、嫩芽茶、一口純料茶、不同廠名品茶的若干年之後,我總算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好茶。這個準確定義之前耗費的,就如我的20多萬紫砂壺學費一樣,家裡已經存了一噸多茶。但幸運的是,我當年買的,多數是高價名品,幾乎是哪個茶廠的都有。可能我說出的茶廠,現在玩茶的很多新人聽都沒聽過,廠早就不存在了。我能夠總結出普洱茶好茶相對的標準——其實和所有茶的概念差不多。無外乎從幾個條件去拆分細化:香(包括香氣和湯香)、甜、滑、厚(茶湯的粘稠度)、生津(口腔內冒口水的速度和數量)、回甘、回甜(回甘和回甜是兩碼事)、飽滿度(回甘回甜的範圍)、耐泡度(實際是茶湯改變味蕾的時間長度)我與很多的茶人交流,接收到的一些概念,我曾經也有過,他們說,不苦不澀不是茶,苦生甜,澀生甘其實這些概念,在以前很長時間裡,也是我自己的概念。這種並非有意的誤導,讓很多商家張冠李戴作為戳頭矇騙消費者。很多身邊的朋友因此上當,固執的,執迷不悟。這樣的狀況,存茶到未來,肯定是以失敗為告終的。其實,喝普洱茶最簡單的一個方式,可以輕鬆辨別一票茶的好壞。我給大家提供一個方法,可以讓大家在未來選茶的時候得到非常好的方式。首先,在試茶的時候,把茶拆碎,但不要拆成粉,一定要讓水徹底大開,只洗茶一次。然後讓開水充分浸泡茶超過20秒。用容量不少於50CC的大杯或大茶碗喝(新手切記不要用小杯)。在茶湯倒出後,靜置5分鐘。待茶湯溫度接近40度的時候,一口吞下一整杯50CC茶湯,但千萬不要馬上咽下,而是讓茶湯在口腔內充分轉動20秒之後,再慢慢的咽下,決不可小杯小口。在慢慢咽下茶湯後,停5分鐘不要喝茶,在這5分鐘裡面,感受一下茶湯給你口腔甚至喉嚨帶來的味覺刺激。要看看,茶湯的苦會在口腔內停留多久,口腔內回甘和生津的位置具體在那裡,茶湯咽下之後,最深能感覺到哪裡有反應。要認真的細微去辨別,因為一道茶對任何人的口腔內的回甘和生津的位置都是完全一樣的,最多是輕弱問題,但肯定不會是不同位置。只要認真去找感覺,一定明白的。茶湯的澀,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退掉的,澀退的意思,其實是茶質逐漸流失或風化的表現。只有一種茶的澀是永遠掉不了的,就是茶葉在種植的時候,使用農藥和殺蟲劑太多的過。這種澀和新茶帶有的你澀又有小不同,這個需要很認真的品飲才能體會到。但茶湯的苦是不會掉的,無論放置多久,苦都不會掉,有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我們吃的葯「黃連素」就是純苦的葯。黃連素,無論放多少年,裡面的苦都不會掉的。相信不會有人持不同意見。有道是普洱茶的苦會掉,其實是普洱茶在存放過程中與空氣中的水份和氧氣產生氧化作用。也就是俗稱的「緩慢軟發酵」,說白了,這和做熟茶的概念是異曲同工的,我們喝到的熟茶,絕大多數都不會感覺到像生茶那麼苦,其實是就是「硬發酵」。但生茶「軟發酵」和新茶做成熟茶的口感,又是孑然不同的。而我們喝到的發酵熟茶,如果發酵不夠完全或者堆的不夠透的話,一樣會喝到苦。我們接觸到的苦茶,以老曼娥為標竿。我自己親身的體會,老曼娥的茶,我最多只能喝半小杯就實在喝不下去了。如果真心喜歡苦茶的,可以放棄對老班章、易武茶等茶品的追求,因為這幾個山頭產的正路貨,絕大多數都是甜茶。南糯山的台地茶非常多,台地茶樹齡短,生命力旺盛,茶葉內含物質豐富,苦底是必然的。很多人也會討論到大樹茶甚至古樹茶,這個,我不方便做太多的敘述,大樹茶究竟有多少呢?在2003年普洱茶開始炒作之前,大樹茶根本就很少人採摘,因為………很難採摘,既然很難採摘,就難以形成大量,而且宮廷芽料茶作為高級禮品茶,也在普洱茶市場佔據了很大一席。以我們最熟悉的勐海茶廠、下關茶廠等廠為例,2004年之前,究竟有多少大樹茶成品?或者說,究竟有沒有純料大樹茶的成品,尚成待詢的疑問。為了盡量不得罪商家同行,關於大樹茶,XXX純料、EE純料、VNB古樹茶………..的敘述,此處省略5000字。究竟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普洱茶,作為自己日常品飲和日後保存的茶品呢?我給出一些自己的擇普標準:首先,在選茶的時候,應該先羅列出一些自己在日後肯定不會在新茶範疇內購買的茶區茶品,這些茶品的純料存在一些致命的弱點,是不可能在若干年之後通過陳化消失掉的。這些是茶樹種群血統註定的弊端。我承認茶品採摘後,在成品壓制前的調配可以改變口感,若未經過拼配,純料對於我個人來說完全沒有任何價值可言了。我肯定不會選擇的純料新茶茶品:1.臨滄料——包括勐庫、大雪山、瀾滄茶區、冰島茶區、寶山茶區2.景邁茶區3.鳳慶茶區4.思茅茶區5.大渡崗茶區6.非普洱茶系列——包括月光白、螃蟹腳、蟲屎茶、大白毫7.老曼娥茶區產的苦茶我不選擇這些茶區純料茶品的主要原因大致如下:1.這些茶品在口腔內回甘的位置靠前,基本上在口腔內就結束了2.喉韻淺甚至完全無喉韻3.苦底難化掉4.茶葉生長生態遭破壞,殺蟲/加肥現象嚴重,茶品茶湯對口腔內不良刺激較多5.即便在口腔內沒有產生不良影響,其具備的普洱茶茶性也非常的可憐,只能當作綠茶日常品飲,但香氣和口感又不如綠茶優質的茶品,對口腔內優質刺激點會相對較多,包括香氣正、甜味正、回甘強、生津強、滑、順、喉韻深………要達到這些標準,僅僅在純料上做文章是根本就不可能的。由於單一茶青必定存在不可彌補的,但要進行後期的拼配,必需要選擇優質的基茶,而且要熟悉茶性,才能達到更好的拼配效果,我會選擇的新純料基茶包括:1.布朗茶——滿口回甘2.易武茶——舌面大面積回甘3.南糯茶——上顎大面積回甘、香氣迷人4.蠻磚茶——兩腮回甘,生津超強5.納卡茶——上顎後端回甘,直達喉頭,甜度高備註:我會選擇這些新茶作為收藏,也僅限於新茶中品質較佳的茶品。而且我對革登、悠樂等茶山純料茶品了解的並不多,所以只能選這些作為基茶,最後再看拼配效果。很多茶商一直拿著老茶作為招牌納財,這也無可厚非,老茶的確有老茶的魅力,僅僅那一套陳味就讓人很難抗拒了。但真正了解老茶的人並不多,多數都是以年份作為標杆而完全不考慮茶的品質和後期存放環境,至少在我接觸的玩老茶的同好裡面,百分之95以上的都在喝港倉茶。他們還會拿出一套又一套理論來說新茶如何如何不堪,又苦又澀無法下咽。其實真正了解新茶中的上品的茶人也很少,主要是因為,大樹茶和古樹茶的概念興起的時間才5-6年,產量極低,喝不到這些只能在市場的引導下喝拼配茶大樹茶和台地茶究竟孰強孰弱?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準確的答案,但可以肯定一些概念:1.歷史上存留下來的超過10年以上的批量壓制的成品,肯定是台地茶,最多也就是加了極少量大樹茶拼配的茶品2.大樹茶採摘下來之後目的就是為了飲用,究竟是否值得存放或者存放若干年之後會有更好效果,誰也說不清楚3.台地茶的茶質強烈,內含物質豐富,刺激性強4.早年的台地茶無需施肥或殺蟲,也不存在過度採摘等問題,茶葉營養豐富,也相對環保。但無論新的台地或大樹茶,為了增加產量,都必不可免的會加肥和殺蟲,茶葉品質肯定或多或少會降低。所以,我會選擇的茶品,是我認為相對好的拼配茶,茶基要好,味精要加,拼配出來的茶品效果要盡量達到綜合指標高分。
推薦閱讀:

2017年最受茶友們喜歡十大普洱茶品牌
油膩的中年人,你可能真的需要用保溫杯泡普洱茶~~
深入討論品飲普洱茶!(多個問題)?
誰能具體的解釋一下「班章為王,易武為後」?
霜降時節到!紅茶、白茶、綠茶、普洱茶,岩茶,你喝對了嗎?

TAG:選擇 | 普洱茶 | 普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