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感覺你渾身都是嘴,你到底是怎樣的雙面安倍

近來,安倍桑挺糾結。原本,經常在東海、南海問題上指指點點,背地裡找一切機會和場合暗施冷箭,突然180度的大轉彎,對中國好話連篇。莫非,我們遇到了一個假安倍?關鍵是,原來的和現在的,哪一個是假安倍?

之前日本媒體曾披露,安倍桑晚上經常睡不著覺,只能靠幾杯小酒,把自己「灌醉」。所以,有人懷疑,安倍桑是不是酒勁沒過,拿錯了講話稿?

大反轉

安倍桑講了什麼呢?在東京都舉行的這場國際會議上,他談到了中國推進的「一帶一路」構想,並表示如果條件成熟將進行合作。日本的分析人士們瞬間不淡定了,經過在腦迴路里快速搜索,他們發現這應該是安倍桑首次在正式場合對「一帶一路」表明合作態度。

中國網民倒是對此意見很一致

這麼反常的表態看似出人意料,其實也有邏輯可循。歷史上,日本人就曾經因為搞不清狀況吃過大虧!

國際局勢波譎雲詭,一點細小的徵兆,可能意味著地區甚至世界格局的巨變。儘管如此,並非所有國家都能對山雨欲來有所察覺。1969年美國總統尼克松上台後,一直希望能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聯繫,通過多種渠道向北京遞送口信,最終在1971年促成基辛格訪華。

中美的這一輪秘密接觸,實際上已經意味著國際形勢即將發生重大變局。而且,據當時擔任《朝日新聞》駐北京支局長的秋岡家榮回憶,周恩來將這個大勢告訴來訪的日本客人。然而,當時日本當局對變化之中的國際局勢毫無察覺,繼續堅持敵視中國政策。

最後的結果是,尼克松1972年2月訪華,中美揭開歷史新的一頁。而為美國馬首是瞻的日本卻毫無察覺,慘遭 「越頂外交」之辱。那年9月,田中角榮訪華,中日恢復邦交正常化。

安倍桑當然不想遭受第二次「越頂外交」之辱,在美國決定派遣代表團出席中國「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後,日本也派出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率團來京,並帶上安倍的親筆信。隨後,安倍桑就參加中國主導亞投行表達了積極意向,所以這次安倍對「一帶一路」示好也是有來由的。

簡單說,安倍桑這個舉動有兩個目的:第一,與美國步調一致,避免日本在亞太地區國際秩序中「掉隊」;第二,表現出力圖改善中日關係的姿態,希望能借7月在德國召開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之機,實現中日首腦會談,並為此進行探路布局。

當然,能實現中國領導人訪日,則是安倍桑的最大目標,這無疑會是其執政的光彩一筆。日本方面還拋出了自己的路線圖。

據日媒披露,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局長谷內正太郎5月底與訪日的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會談,告知了日方實現明年中日首腦互訪的理想流程是:首先,安倍為出席預計明年上半年在華召開的日中韓三國首腦會談而出訪中國,然後明年下半年日本再接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國事訪問。

如能實現,這將是繼2008年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之後,中國國家主席再次訪日。

日本方面的設想確實蠻好,作為一名愛好和平的中國人,刀哥也支持中日關係打破目前的僵局。但是,要想實現這一切,首先要看是否有合適的基礎和良好的氛圍——日本要在包括歷史問題在內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上做出反思和改變。

雙面人

刀哥還記得去年3月,中國外長王毅在兩會期間的記者會上對當前中日關係有一段精彩的評價。

當時有一位《日本每日新聞》的記者向王毅部長提問,如何看待中日關係現狀,在日本有「正在好轉」和「情況沒有改善」的不同看法。

王毅說,由於日方在歷史等問題上的錯誤做法,這些年中日關係確實傷得不輕。儘管在雙方有識之士努力下,兩國關係出現了改善跡象,但是前景仍然不容樂觀。最主要的原因是,日本政府和領導人,一方面不斷地聲稱要改善中日關係,一方面又不斷到處給中國找麻煩。這實際上是一種典型的「雙面人」做法。

「兩面人」這個詞實在是貼切。如今對「一帶一路」示好的是安倍桑,曾經把「一帶一路」視作與西方二戰後國際秩序相對抗、抱著警惕心理說風涼話的也是安倍桑;多次表態積極尋求中日關係改善的是安倍桑,把南海議題、東海議題塞入G7組織峰會和各種多邊雙邊場合的也是安倍桑。

至於到底哪一個是安倍桑的真實一面,甚至連日本國內網民和媒體都有點蒙圈了!

在「今日日本」網站上,網民Kaerimashita稱:「不確定日本能從這個項目中得到什麼好處,安倍是在努力修補與中國的橋樑?」《讀賣新聞》則認為,日本政府一直認為「一帶一路」同中國實施經濟霸權相關,並加以警惕。

值得注意的是,同樣是在東京都的那場演講中,安倍不忘強調他鐘愛的TPP。在日本,TPP被視為可以幫日本主導制定亞太地區經貿規則、擴大地區經濟影響力的「神器」。安倍稱,「非常遺憾,這條路只走了一半,但我絕對不會為此放棄」。

顯然,安倍桑心裡很苦,一邊向「一帶一路」示好,一邊還不甘心看著TPP夭折。

其實這種「兩面性」在很多日本人身上都有。當然,客觀說,人都有兩面性,只不過日本人的兩面性由於反差太強烈,而給人特別深的印象。日本人可以說是「知恥之民」,但「知恥之民」也有不知恥的一面。

日本現代詩歌之父荻原朔太郎(1866-1942)曾這樣談到自己的民族:

日本人——是從最樸素的原始性衣食住行中孕育出最高度的文化感性的民族。作為最具現實性的實用主義者,同時又是最喜好風雅趣味的民族。庸人與詩人、本色人與文化人、實用主義者與唯美主義者、和平主義者與尚武國民的民族。一切都充滿了二律背反的不可思議的民族!

找病根

進入21世紀,由於社交媒體的崛起,全球政治出現「大眾迎合主義」趨勢。不少中日關係學者認為,安倍政權(包括之前日本不少政客)具有「大眾迎合主義」傾向,已經成為日本發展對華關係的障礙。

總體而言,2001年後的日本政治狀況,可被稱為「大眾迎合主義」的政治。說到日本「大眾迎合主義」,刀哥不得不提到兩個中國人耳熟能詳的人。

第一個就是惡名昭彰的右翼政客、前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此人不但堂而皇之參拜靖國神社,所謂「釣魚島私有化」也是他發起的。

就是這樣一個右翼政客,曾於2003年的東京都知事選舉中獲得驚人的308萬張支持票,在都知事競選史上創下70.21%的最高得票率紀錄。而在都知事選舉前的眾院選舉中,東京都所有25個選區的當選議員,得到的選票總和也沒達到230萬張。

第二個就是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這位在擔任首相期間,也曾多次參拜靖國神社。但其執政時間比前後幾任首相都長,在任期間一直保持了較高水平的國民支持率。他總能在民眾支持率不佳之際有效煽動「小泉旋風」,將國民支持率維持在一個較高水平,成為公認的最擅長玩弄政治的高手。

連日本一些學者都忍不住指出,「日本政治人物,只要通過電視來獲得民眾的狂熱支持,就可以無須理會發言內容或正確與否,而對所有的批評聲音免疫。但政治領導者往往缺乏冷靜誘導輿論走向平衡的大局觀和歷史觀,讓人感覺他們知識體系和教養的欠缺。」

石原也好,小泉也罷,從其政治手法進行分類,都堪稱現代日本的「大眾迎合主義政治家」。而安倍桑,則是後浪推前浪,一下子把前任拍在了沙灘上。

隨著日本步入新保守主義時代,在戰爭責任認識、戰後賠償和道歉、修訂和平憲法等許多重大問題上,政府當局和右翼的觀點越來越接近。這其實就是安倍迎合了一些日本新民族主義勢力的一個政治訴求,就是「憑什麼在日本不能這樣?」

政治家迎合大眾,專家學者、官僚機構、傳統媒體等在大眾面前喪失公信力和權威性,從而無法給出理性的、長期戰略性的政策。這是日本當前最大的困境。

如果安倍政府真的想搞好中日關係,應該聽聽王毅外長的聲音:

俗話說「治病要斷根」,對中日關係而言,病根就在於日本當政者的對華認知出了問題。面對中國的發展,究竟是把中國當作朋友還是敵人?當做夥伴還是對手?日方應該認真想好這個問題,想透這個問題。


推薦閱讀:

一定要練好半重心的感覺
十條笑話:雖然不是獨生,此刻卻感覺不是親生……
感覺活得很累怎麼辦?五點提示助調整心情
愛是一種感覺,跟時間長短沒關係
清明節小區橫幅祝節日快樂 業主:感覺怪怪的|節日|業主|改革

TAG: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