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跌宕十年:有房在天堂,沒房在地獄
作者:陳小瑛;來源:櫻桃小房子(ID:ytxfz8)
作為一名老師,2000年就從東北來深圳打拚的高華,算是見證了房地產市場的完整周期,而讓他成功晉級到富裕階層,則是源於最近十年的炒房。
房價從2007年的暴漲,到08年暴跌,09年在4萬億的刺激下起跳,2010年人為調控壓制需求,到2014年房價平穩,到2015的報復性反彈,2016年全國樓市的瘋狂,2017年再次迎來老套的調控政策。
十年里,樓市跌宕起伏,房價雖有波動,但曲線卻是越調越漲,說了多年的長效機制一直難產,貨幣不斷貶值,抑制需求卻不改變土地財政和供給的調控方式,這一切都讓百姓失去了對政府調控房價的信心,全民投機炒作之風不絕,造就了一批高華這樣的富人,也讓沒房的人陷入社會底層,有房沒房,成了劃分階層的唯一指標。
十年,財富重新分配,十年,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十年,是再不可複製的十年。
1
07-08年過山車
從2005年起,樓市調控就連續不斷出台,但是伴隨著中國高增速經濟,房價一路高歌猛進,2007年,整體經濟進入過熱期,經濟的快速增長和信貸的擴張,將國內多個城市的樓市帶入到「瘋狂」上漲的階段,深圳樓市也不例外。
07年,深圳不論是關內還是關外,房價都衝破了一萬,有的甚至接近2萬,高華手裡幾套房原本是打算自住,房價猛漲讓他始料不及,南山區房子漲了一百多萬,龍崗平湖和坂田房子都漲了幾十萬。
為了遏制通脹,從2007年3月開始,央行連續6次加息,同時為了抑制房價上漲,當年9月,央行重拳調控樓市,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至四成,利率上浮1.1倍。
也是在9月,高華將南山的房子賣掉,看著存摺上分兩次打進來的110多萬元,他興奮的幾天睡不好覺,時不時拿出存摺數一數,是不是七位數,因為錢來的太快,簡直讓他懷疑人生,要知道,那時候他月薪才五六千。
算算如果靠工資,多少年才能掙到一百萬呢,那一刻,他才發現,以前遙不可及的百萬富翁,距離自己並不遙遠。
「誰發明的住房按揭貸款?誰發明的零首付購房?太偉大了!」高華內心由衷的感謝銀行,有了貸款,就可以撬動槓桿。
撈到了第一桶金後,高華意識到房子不僅是用來住的,還可以拿來賺錢,而且操作如此簡單!這個想法已經深深的烙在他腦海中,於是膽子也開始撐大了,「買!只要買就能賺錢,我要賺千萬!」
原本高華在龍崗有兩套房,但適逢深圳大運會在龍崗召開,交通道路規劃建設寬敞,各種場館設施如火如荼的建設中,高華認定這是重大利好!琢磨著兩套太少了,繼續買,滿倉!心裡打著小算盤,房子兩年翻倍,4年翻兩倍,利用三倍槓桿,除去自住的,再投資四套房,五年內可賺1200萬!去掉各種稅費,千萬富翁不是夢!然後就可以退休了。
然而美夢都是被鬧鐘給敲醒的!高華沒有料到,一場危機很快就來了。
之前,高華並未親歷過加息對樓市的衝擊有多大,缺乏風險防範意識,在貨幣政策持續收緊下,2007年10月,加息的累積效應顯現,調控開始見效,深圳樓市階段性見頂,有價無市。只會買不懂賣的高華,在2008年終於栽了跟頭。
2008年2月,深圳新房價格達到1.6萬元/平米後,開始斷崖式下跌,開發商大幅降價、中介跑路的消息接踵而至,購房者違約現象頻增。高華也加入了維權隊伍,最後以市場價8折獲得購買中央悅城一套房的權利。到了08年10月,很多區域房價已腰斬。
此時,高華握在手裡的房子超過10套。「每天一早起來,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哪套房子要還月供了。」高華的壓力非比尋常,4萬元的月供壓得喘不過氣來,他當時月薪僅8000多元,收入遠遠無法填補缺口。但仍苦苦支撐,用幾張信用卡,拆東牆補西牆,儘力不讓資金鏈斷裂。
2008年初,高華意識到必須「減倉」,於是以成本價出售中央悅城,套現30萬元還月供,同時房子裝修完後陸續出租,減輕了月供壓力,這樣挺了10個月。
209-2010年大漲
因為一場全球金融危機的來臨,風暴很快臨近結束。
面對經濟下滑風險,2008年10月至12月,中央出台政策「組合拳」救樓市,如降低首套房和改善性住房首付比例、首套房利率打七折,取消7090政策,以及減免稅費等措施,市場應聲止跌。地產大佬潘石屹振臂疾呼:「苦苦等待的『解放軍』終於來了。」
「說句拉仇恨的話,感謝金融危機,救了中國樓市,也救了我。」高華說,托金融危機的福,否則他還要繼續割肉賣房還月供。
高華挺過來了,不過比他更激進的投資客卻倒在了黎明前。《華夏時報》當年曾報道,擁有上億資產的投資客李金東,在房價的持續下跌中,手中的69套房全部變為負資產,最後破產離場。
但經過08年這次過山車式的樓市起伏,高華對房地產投資風險有了全新認識,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栽跟頭。但同時發現,只要中國經濟向好,房地產就不會崩盤,一旦市場進入調整,政府必會救市。
2009年,中央推出4萬億大規模刺激政策後,房地產成為貨幣寬鬆的最大蓄水池,全國各地掀起了救樓市浪潮,市場迅速反彈。蟄伏一年之久的炒房客們在2009年初又開始伺機而動。
有了前幾年的炒房經驗,高華認定機會再次來臨了,與李金東們再無資金翻盤不同,高華通過房子再貸款,找朋友借錢,又賣掉兩套房套現200多萬元,準備大幹一場。
這一次,高華將股市聯合坐莊的手法引入到了樓市。但拋棄了激進冒險的策略,以穩健為主,2009年底,他與幾名投資客一起,開始通過聯合控盤的方式炒房。
高華們選了深圳南山區三個只有兩三百套房源的二手房小區,其中80%是自住客沉澱不動的房源,剩下幾十套流轉,只要有放盤的,他們就聯合接手,直到小區沒有房源可賣,形成壟斷後,投資客便有了定價權,幾個人先通過對敲互相買幾套,將價格炒高,然後每隔幾天放出一套,製造稀缺的假象,由幾個中介同時放盤形成熱賣競爭,他們在幕後操縱。
在這一輪救市中,從09年3月起樓市開始回暖,深圳房價快速上漲,到了10年初就完全收復失地,甚至有的區域已經完全回到07年的高點,而且並未止步。
有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房價住宅銷售均價達到4600元/平方米,比2008年均價上漲了1000元/平方米,為住房制度改革以來漲幅最高的一年!深圳市官方數據統計,2010年新房成交均價首次突破2萬元/平米,比2009年上漲33.2%,兩年時間,房價上漲幅度超過50%。
2010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48267億元,比上年增長33.2%,拉動GDP增長從08、09年的個位數,重新回到雙位數,達10.6%,房地產功不可沒。
但同時由於全國樓市瘋狂反彈,百姓對於高房價也怨聲載道,因此史無前例的調控又來了,幾乎每月,中央部委都有措施出台,除了在土地出讓金上對房企進行嚴格限制,其他連續上調二套房首付比例,從3成提高到4成後又提高到5成,7090政策重出江湖,營業稅免徵期延長。10月開始,央行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新一輪加息周期來臨,同時,史上最嚴限購令出台。
但因4萬億放水導致的流動性泛濫,市場並未立即熄火。一直到2011年年中,深圳樓市才冷淡。但在這場投資盛宴中,高華和其他投資客大賺。
32011-2014重回調控
始於2010年的這一輪房地產調控,在2011年不斷細化和落實,在「調結構、穩物價」的大背景下,中央政府繼續加強房地產調控,「國八條」、房產稅試點改革先後落地,「限購」、「限價」、「限貸」等政策全面升級,從抑制需求和增加供給兩端下手,1000萬套保障房建設計劃推出,限購城市擴至50個。
同時,為抑制通貨膨脹,央行持續收緊貨幣政策,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共加息5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12次。
限購令、限貸令等行政調控手段出台後,購房名額成了最大問題,投資客被擋在門外。只能一套兩套地零散操作,因此高華的炒房團隊解散了,隨著投資退潮,深圳市場成交量再次下滑,二手房成交量從當年1月的10831套,下滑到7月的2384套。
從2011年下半年後,全國房地產再度步入調整期,當時,深圳等一線城市最先反應,二三線城市調整緊隨其後。
由於限購限貸的存在,深圳投資水分逐漸被擠干,投資客佔比從2010年超過30%降至10%以下。而高華是留守的其中一個,且有一批跟隨者。
雖然央行在2011年11月開始降准,但對於樓市的調控政策,並未放鬆。因此投資客們想出了合伙人跟投的公司運作模式,比如幫親戚朋友交社保,解決限購問題,再用他們的名額一起炒房,按股份分紅。
進入2012年,中國GDP增速突然從上年的9.5%下滑到7.9%,同時,跟隨美國的次貸危機,歐債危機也開始發酵,世界經濟下行風險明顯增大,全球經濟仍然存在「二次探底」的危險。中央開始將「穩增長」作為主基調,意欲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
但政府出於壓力,又不敢放鬆調控,2013年,國務院再次釋放堅持調控政策不動搖、力度不放鬆的信號,堅決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16城市加碼調控,上海、廣州、武漢、廈門、瀋陽、長沙、南京等城市,相繼收緊限購政策及加大土地供應。北京甚至出台了20%的差額徵稅政策。
一年年收緊的調控,讓樓市局部泡沫破裂,如溫州、鄂爾多斯、海南等炒作水分大的城市,在2011年到2014年期間,房價出現劇烈波動,價格腰斬。但多數城市房價穩定,一線小幅上漲,二線小幅回調。2014年,全國樓市徹底陷入低迷,一些中小房企因資金鏈斷裂而破產,三四線城市的爛尾樓遍地開花。
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的樓市成交全面下滑,廣州、上海一手住宅的成交面積同比下滑超過三成,深圳、北京的跌幅超過四成。
連續三年處於7字頭的GDP增速,以及就業壓力,讓各地方政府開始坐立不安,2014年9月30日,央行出台放鬆房貸的政策,二套房認定標準由「認房又認貸」改為「認貸不認房」,只要還清貸款再買房,均算首套,首付只要3成。
雖然2014年有40多個城市取消限購令,但全國樓市依然處於沉睡中,只有深圳開始蠢蠢欲動,隨著信貸放鬆,下半年成交量在不斷上升,先知先覺的投資客,開始在市場上吸盤,房價在「9·30」後開始出現漲價苗頭。
42015-2016報復性反彈
而引爆深圳樓市的,是2015年中央出台的「3·30」政策,商業貸款二手房首付比例從7成降至4成,二手房營業稅免徵期從5年變2年。
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惡性循環一直在延續。被壓抑了四年的改善性需求如堰塞湖一樣噴涌而出,深圳房價開始暴漲,短短半年時間,大部分區域二手房價格漲幅超過50%,熱點片區甚至翻倍。
在「3·30」樓市新政出台前,高華又在前海概念範圍區與朋友一起購入了兩套熙龍灣的房子,買入價格約51000元/平米,6月份以約78000元/平米賣出,凈賺了270萬元,而高華的朋友晚賣半個月,比他多賺了60萬元。
2015年政策興奮劑還在使勁注入,連續4次降息,8月、9月政策進一步放鬆,針對已有1套住房但還清貸款的改善型需求,公積金貸款首付從3成變2成,在沒限購的城市商業貸款首付降低為25%。
深圳出現了全民炒房的群體性癲狂,市場上不再是成熟炒家的天下,一大批上班族也尾隨入市,通過一套房做抵押貸款,將升值部分套出來再買第二套第三套的比比皆是,各種金融機構的首付貸、消費貸、氣球貸等資金來源,也給予了資金不足的投資客一臂之力,人人幻想,只要入手兩年後免稅賣掉,可以大賺一筆,這是工作多少年都比不上的投資收益。中原地產曾統計,深圳投資客佔比最高達到40%。
當年下半年,上海接過深圳的接力棒,也是短短半年多時間,房價就翻倍。全國二線城市樓市也逐漸回暖。
迫於購房壓力,2016年3月,上海和深圳出台調控措施,依然是老套的限購限貸政策收緊,市場冷卻了一個月後,又恢復上漲常態,2016年深圳新房均價從2015年的33426元/平米,直接跳漲至53448元/平米,同比上漲超6成,上海房價均價同比漲幅超4成。直到2016年國慶第二輪調控後,深圳和上海樓市才熄火。
而投資資金開始輪動,一線城市的資金向熱點城市進軍,2016年,包括北京、廣州和合肥、南京、蘇州、杭州、武漢、成都、長沙等熱點城市,房價開始全面大爆發,一年內,房價普遍翻倍,各地地王層出不窮,溢價過高的土地拉高了樓市上漲的整體預期,跨城投資的人帶著現金大膽出手,而越來越多的剛需,也因恐慌心理,擔憂房價再漲就永遠買不起了,於是按耐不住紛紛持幣進場。
越來越多的購房者意識到,正如任志強所言,樓市靠堵的方式調控,換來的是報復性上漲!一個城市的房價取決於綜合實力,房子的價值不在於磚頭本身,在於房子承載的教育、醫療、交通、生活配套城市服務等綜合附加值,尤其是一線城市,房子越來越接近奢飾品,不管你承不承認,這十年歷史已經證明,房子能讓屌絲逆襲為富豪,有房沒房,孩子入學就是天壤之別,房子成為能否留守大中城市的一個門檻。
出於無奈,從2016年9月開始,杭州、南京、合肥、蘇州等熱點城市再次重啟限購限貸之路。
52017調控再次來襲
這一次的調控政策看似更加嚴厲,不止是傳統的限購、限貸、限價,還有新發明的限售、限商、限離,限售即規定房子2年或3年才能出售,限商即不允許商住房賣給個人,不允許貸款,甚至是限制離婚多久內不能買房,北京在今年3月份接二連三的炮彈,還包括對學位房的限制。
而最新又有十多個城市推出租售並舉,加大租賃房供給,但廣州的租購同權並不被市場看好,畢竟教育資源有限,有房沒房不可能享受一致待遇。
而且目前的調控政策,都是治標不治本,抑制需求,但卻不從源頭上增加供給,政府壟斷土地供給,成為控盤的莊家,大中城市不合理的住房用地和工業用地的比例,導致了土地供給總是跟不上需求。
更為關鍵的是,這些年貨幣持續放水,M2增速長期高於GDP增速和物價漲幅之和,市場上流動性泛濫,人人擔心錢貶值,需要尋求資產保值增值,加上實體經濟的艱難轉型,民間投資跌入谷底,實體無處安放多餘的資金,辛辛苦苦做實業,一年下來,卻不如買兩套房帶來的盈利,賣了房子去創業,最後賺來的錢,卻再也買不起房。試問有幾個人會靜心干實業?
當調控成為一種新常態後,投資客們反而能熟練地掌握樓市周期規律。目前調控的大多是房價已經暴漲完的一二線,以及三大都市圈的周邊城市,而三四線仍在大力去庫存,資金又開始轉向三四線炒作。
版權聲明
推薦閱讀:
※前後三十年不能割裂,六十年與五千年也不能
※從小丫鬟到大女主,從喝口水都被黑到連黑粉都要誇演技,趙麗穎的十年逆襲贏得太漂亮!
※裝修這種事真的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李易峰趙麗穎再次合作承認戀情,陪伴李易峰十年神秘女友是她!
※學會說話只要幾年,懂得沉默卻要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