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習根:著力提升中國發展權話語體系的國際影響力

  自1986年聯合國《發展權利宣言》(以下簡稱《宣言》)通過以來,人類在發展權實踐上取得重大進展。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無論是在發展權的概念構建、理念優化還是理論奠基、實踐保護上,都進行了持之以恆的有益探索。我們應對我國已有的發展權理論話語體系加緊研究和提煉總結,及時形成以發展權理論為鮮明標誌的人權話語體系,並及時向國際社會推廣,擴大其國際影響力。

  一、定位:發展權與生存權一道構成首要的基本人權

  發展權與生存權一道成為人權體系中的首要人權,基於以下理由:一是外部依據。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人民來說,最緊迫的人權問題仍然是生存權利與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的權利。二是歷史依據。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均資源相對貧乏,發展不平衡,曾經長期遭受外國侵略、掠奪和壓迫,經濟社會遭受嚴重破壞,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生存和發展受到嚴重威脅。享有生存權和發展權,歷史地成為中國人民最迫切的要求。三是理論依據。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全面平等地享有發展權,符合中國國情和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四是現實依據。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一直將解決人民的生存權、發展權問題放在首位,創造了國民經濟年均增長多年保持全球第一的世界奇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高。實踐證明,在改革、發展、穩定的條件下全面改善人權狀況,中國所取得的成就也是舉世公認的。

  中國在強調生存發展權利的同時,還將保護公民政治權利和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作為不可忽視的人權目標。這是一條「真正符合中國國情的促進和發展人權的道路」,對全面尊重和保障人權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二、性質:發展權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中國從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的高度來把握髮展權的性質。一方面,從正面提出通過共同富裕實現全體人民平等發展權利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這一基本結論,揭示了共同發展與社會主義的相互關係,將共同富裕、平等發展作為中國根本政治制度的精髓和內核。「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就是公平分配發展成果,人人都享有社會主義的發展成果,享有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利益。這就從社會制度的層面,確認和體現了人民的發展權。

  另一方面,從反向揭示了發展權與貧困的關係,認清了貧困是發展權的最大障礙,並開創性地上升到社會制度本質的高度來反思貧困與發展、人權之間的內在關聯性。「社會主義不是少數人富起來、大多數人窮」,「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用發展為減貧奠定基礎」,「消除貧困」是「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權利」。中國改革開放近40年的發展歷程表明,發展權是社會主義的應有之義,是最大限度地釋放社會制度價值功能以最終實現所有人平等發展權利的必然要求。

  三、戰略:以「發展是第一要務」落實發展權

  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才是硬道理」這一發展觀的提出,使中國人民的發展權實踐進入到一個飛速前進的嶄新歷史時期。

  2002年,江澤民同志提出,必須始終「緊緊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2003年以後,我們黨在實踐探索中逐步形成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2006年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指出:「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黨的十七大正式提出「依法保證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並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再次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揭示了發展的深遠意義,反覆強調,「發展依然是當代中國第一要務」,「唯有發展,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唯有發展,才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嚮往」,「要追求全面的發展,讓發展基礎更加堅實。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人民」。

  四、內容:「五位一體」的發展權利

  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五位一體」的建設與發展理論,克服了將發展等同於經濟增長的片面發展觀,順應了當今時代新潮流。

  在五個方面的發展中,政治發展是一切發展的前提,構成發展權的基本出發點和立足點。只有人民享有了當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和法律資格,才能有序有效地參與發展決策和發展進程。經濟發展是一切發展的關鍵,是發展的堅實基礎。加快經濟建設、提升經濟發展水平和質量,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需求,是發展的第一要義。社會發展是發展權的保障。中國立足國情,實事求是地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保障理論。文化發展是發展權的重要內容。沒有文化,發展便失去了靈魂和軟實力的內在支撐,而民族的先進的開放的文化是凝聚發展力量的必需條件。生態文明不僅直接制約發展,還構成發展的基本要素,並成為推動發展得以可持續進行的關鍵因素。中國圍繞發展權與碳排放、GDP可持續發展、環境與發展權的關係等議題,形成了一系列富有洞見的理論觀點,對豐富發展權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五、概念: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

  參與發展是享有發展權的最起碼要求,對經濟生活的參與是獲得發展權的基本手段。為此,我們既始終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方位地參與一切發展進程,又注重政治參與的廣泛性、民主性,在政治決策的有效參與中主宰自身發展命運、爭取自身發展利益。

  在發展權的視野里,不僅需要有意義、有價值的參與,還需要積極主動的參與、連貫互動式的參與,從而切實促進發展權,獲得發展的利益。在參與和促進中佔有發展成果、實現發展利益分配的正義,才是發展權的終極意義所在。中國共產黨反覆強調的「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這一基本結論,正確回答了發展手段與發展目的、發展與發展權的相互關係。只有把發展進程與發展結果、發展手段與發展目的融合在一起,才會現實化為發展的權利。這就在理論上釐清了發展與人權的關係,界定了效率與公平的關係。

  六、原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權導向

  發展權的原點是人,發展權的主體也是人,即全體人民,而非一部分人或少數精英。中國古代就有以人為本的思想,在今天的中國發展為人民主體思想,人民是發展權的主體,人民的平等發展是發展權的核心關切。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將人民主體確立為治國理政的根本價值目標,集中體現在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一系列決策、重要講話與論述之中。十八屆四中全會將「人民主體」作為一項基本原則確立下來,十八屆五中全會進一步強調,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七、步驟: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中增進發展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可見,「人」的權利是實現「中國夢」之路上的根本依靠和最終歸宿。發展「始終以人為核心,把人作為一切發展行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因此,要使每個中國人都能站在提升自我和服務社會的舞台上,都能享有人生出彩和夢想成真的機會。

  就內涵而言,中國夢由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三方面組成,歸根結底是為了人民的幸福,為了人民獲得享有日益豐碩的改革發展成果的權利。為此,要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八、核心:發展權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

  「發展機會均等」是發展權的核心要義。中國將發展「機會均等」優化為「社會公平」,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設權利公平、機會公平和規則公平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

  自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目標以來,社會公平正義被放到了更為重要的位置。2014年1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重申,「理國要道,在於公平正直」;強調「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作為核心價值追求,把保障人民安居樂業作為根本目標」。可見,社會公平是發展的價值內核,是發展權的必備條件。

  就體系而言,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根本要求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超越了形式正義和實質正義的抽象分類。如果說機會均等是前提,權利平等是目標,那麼,規則公平則是關鍵。不論處在什麼發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保證。只有通過創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為因素造成的有違公平正義的現象,才能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

  就範圍而言,以人類發展正義論取代社會正義或全球正義論。羅爾斯式的社會正義論無法跳出國家內部而著眼於國際社會的正義,他認為,一個「正派社會」必須保護所有國民的基本權利,其人權清單只是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個人財產權和獲得形式平等權。如果失去了對國際規則、國際組織公平性的維護或改革,全球正義是永遠無法實現的。而中國始終堅持推動建立國際新秩序,維護全人類的平等發展權,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九、方式: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權

  法治、改革、反腐、善治是發展權的外部保障。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十八屆五中全會專門指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將以法治推動「發展」從深化改革、化解矛盾和維護穩定中單列出來,體現了法治之於發展和發展權利的極端重要性。

  究其內在機理,一是基於「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的命題。要推動經濟發展,就必須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從法治上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製度化方案。二是源於「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主體地位」這一中國特色法治本質。要把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使法律及其實施充分體現人民意志。三是通過協調發展利益關係與利益矛盾、確保平等發展權。要消除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解決人民最關心的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藥衛生、住房等方面的突出問題,需要密織法律之網、強化法治之力。四是立足於「法治和人治問題是人類政治文明史上的一個基本問題」這一命題。發展權的實現過程實質上是人類不斷邁向現代化的過程。綜觀世界近現代史,凡是順利實現現代化的國家,沒有一個不是較好解決了法治和人治問題的。相反,一些國家雖然也一度實現快速發展,但因沒有解決好發展的法治問題,沒有順利邁入現代化的門檻,而是陷入這樣或那樣的「陷阱」。五是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這「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根本依託。只有「四個全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才能共同擔負起最大限度地保障全體人民發展權的神聖使命。

  十、理念: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引領發展權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破解發展難題,厚植髮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五大發展理念與發展權的內在關聯性表現為:

  創新是實現發展權的第一動力。在創新與發展權的關係上,提出「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抓創新就是抓發展」。以創新促進發展權的實現,最根本的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走自主創新的發展之路。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要想實現好發展權,還要構建公認的發展權基礎理論體系、形成完備的發展權政策法律規範體系、營造人類普遍認同的發展權文化。

  協調是實現發展權的內在要求。具體表現為:一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區域發展權。通過經濟特區、開放城市、西部開發、中部崛起、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城市群、城市圈、主體功能區等建設,使局域發展的星星之火最終形成全民發展權的燎原之勢。二是推動城鄉協調發展,重點是保障農民、農民工、留守兒童、流動兒童的平等發展權。三是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切實保障文化發展權。對公共文化資源的公平配置、對弱勢群體和脆弱地區的特別優惠待遇,在法治的政策性平衡和干預下成為現實。

  綠色是實現發展權的必要條件。主要體現在:一是提出了綠色發展的新概念。如「生態文明」「美麗中國」「美麗鄉村」等,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十三五」規劃建議的說明中,以「綠色」發展論、「可持續」發展論,為發展權的「綠化」樹立起穩固的範疇支柱。二是揭示了綠色發展的新價值。提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環境就是民生」、「藍天也是幸福」等科學論斷。三是聚焦可持續發展權的目標重心。強調用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文明,把「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作為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最重要、最優先的任務。四是明確發展權與生態保護的關係。克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求發展的思想,積极參与氣候變化國際行動。

  開放是實現發展權的外部條件。一是關於統籌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提高把握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自覺性和能力,提高對外開放質量和水平。二是關於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通過發展合作加強全球關聯性,減少全球發展不平等、不平衡現象,使各國人民公平享有世界經濟增長帶來的利益。三是關於國際發展體系。參與、創新和優化國際發展體系,為發展權的實現提供優質國際公共產品,承擔國際責任。四是關於全球治理。中國賦予了它嶄新的含義,融入平等、公平、民主、開放、包容、和平、發展等價值理念,構建起廣泛的利益共同體。五是關於和平發展。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中國的一大創造,至今依然在人類發展格局中發揮重要作用。六是關於讓發展成果為各國人民共享。強調互利互惠、合作共贏,通過創新體制機制,實現發展權益分享的最大化。七是關於發展合作。致力於實現以下轉變:其一,從以往的資金技術援助債務減免轉變到強化發展能力建設,以能力促進發展權;其二,從一事一議式的人治模式轉變到良法善治的法治模式;其三,構建國際社會主導合作、南北合作、南南合作、三方合作等利益攸關方參與合作的立體化發展合作新模式;其四,推進強化聯合國、專門組織、區域組織和各國對發展關係的宏觀調控功能。

  共享是實現發展權的必然結果。共享發展權主要表現在:一是在主體上的共享發展權。「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正確處理整體發展與個人利益的關係,一方面,整體發展是個人發展的條件,「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另一方面,發展權是每一個具體的個人的權利,重點強化對婦女、兒童、老人、殘疾人、農民工等弱勢群體發展權的保障。二是在內容上的共享發展權。共享發展權意味著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三是在空間上的共享發展權。農村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的發展權成為當下中國實現發展權「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沒有老區的全面小康,特別是沒有老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那是不完整的」。

  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它賦予發展權以前所未有的豐富內涵和鮮明特色,將發展權理論升華到一個新境界。

  (作者系武漢大學人權研究院執行院長;來源:紅旗文稿)


推薦閱讀:

北京順義國際鮮花港[20P]
香港政府1997年如何狙擊國際炒家的
「民主燈塔」正在失色:美國被國際評估機構列為「自由度觀察國」
鳥籠元素亮相中國國際時裝周T台 靚麗模特登台走秀
「親信干政」案結案公判,朴槿惠會出庭嗎?

TAG:中國 | 發展 | 影響力 | 中國發展 | 國際 | 影響 | 話語 | 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