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方心理學的視角看陽明心學
原創作者:孫安達
無論是西方心理學還是東方心學,問世的最初目的皆是出於認識自己。
認識自己並不容易,是需要智慧的。為此,人們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首先是鏡子的發明,讓我們看清了自己面貌,這是人類認識自己的一大步。但人們並沒有滿足,還想看透內心,於是就出現了心理學,心理學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人類認知自己的目的。
心理學問世首先要歸功於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那些哲學家們,雖然他們沒有用心理學這個辭彙,但正是他們對人心理的積極探索才有了後來的心理學體系的真正建立。對心理的研究,中國人也功不可沒,那些古聖先賢我就不說了,但有一個人我不得不提,那就是王陽明。他的偉大之處在於,早在1508年他就悟得了「心即理」的大道。算起來比西方實驗心理學早了整整370年。
我不知道,當年的西方心理學家們是否知道陽明心學;我也不知道,王陽明是否借鑒了古希臘先哲們的思想。但他們的學說的確有很多共通之處,其中與陽明心學共通度最高的是美國心理學家埃瑞克·伯恩的TA理論。
TA理論有四大支柱內容,其中的人格結構分析最能幫助我們理解陽明心學。
TA理論認為人格由三部分構成,分別為:父母自我狀態(P)、成人自我狀態(A)和兒童自我狀態(C)。每一種狀態都有一套自己特色的思維、情感與行為。其中——
人格的三部分
父母自我狀態(P),是指一個人不加思考的拿過去養育者的思維、情感與行為來處理當下所面臨的問題。可以理解為「拿來主義」。這種狀態體現出一個人指責、批評、控制、責任感、道德觀念和對規則的認同等人格特質。
成人自我狀態(A),是指一個人針對此時此地的實際情況所反映出來的思維、情感與行為。我們可以理解為「活在當下」。這種狀態體現出一個人的智慧、理性、判斷、計劃和推理等人格特質。
兒童自我狀態(C),是指一個人運用自己小時候的思維、情感與行為來處理自己當下所面臨的問題。我們可以理解為「還像個孩子一樣」。這種狀態體現的是一個人慾望、情感(七情六慾)等方面的人格特質。
我們每時每刻都在用三類自我狀態來為人處事。這三類自我狀態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講非常重要。從小處講,影響著我們的成長以及人際關係的健康發展,往大了說則影響著每個人的人生質量和結果。
王陽明的心學智慧大體分為三部分: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對比來看,陽明心學側重於哲學層面,而TA理論側重方法論,雖然陽明心學看起來簡單,但理解起來並不容易。這就需要我們用TA理論來解讀陽明心學。
陽明心學的核心就是良知二字。他說:「良知與生俱來,能知是非善惡,人人皆有。「是非」屬於智慧,「善惡」屬於道德。」 因為良知、智慧、道德皆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所以既便他用智慧、道德做了進一步解釋,但仍然讓我們不得要領。這時候,如果你學了伯恩的TA理論,就能理解良知是什麼了。
在伯恩的TA理論中,王陽明所說的是非(智慧)是人格中成人自我狀態(A)的構成內容,而善惡(道德)則是人格中父母自我狀態(P)的構成內容。而人格還有一部分內容就是兒童自我狀態(C),這一塊正是陽明心學中「去人慾」中「人慾」所指。
TA理論與陽明心學
理解了良知是什麼,再去理解陽明心學其它內容就不難了。
先看心即理。心即理,通俗理解就是天地萬物之理皆在我心中,無暇外求。人的心真的如王陽明說的那樣神通廣大嗎?是的,他的理由是每個人都有良知。天下所有道理就在你的心中,就看你致不致(向內致),只要致,心就能給你答案。這與伯恩在TA理論中強調完善人格的道理是一樣的,人格健全了,「人就對了,溝通就對了,關係就對了,世界就對了。」所以,王陽明強調的「若致良知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天理。」並沒有誇張。
再看知行合一。這裡有「知」說的是良知。「一念發動即是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在王陽明心裡,本沒有知行之分,為了讓人們更加明白他的理念才分開說的。他提知行合一,可看作是對人們使用良知學的提醒與告誡。因為每個人的人格在後天環境的影響下,成長的良莠不齊,這樣對外致良知的時候就會出現不同的後果。人格健全,良知的「念」就是好的,後果就是好的。反過來,人格存在缺陷,人們就會出現惡念,後果自然就不好了。這就是他為什麼在強調知行合人的同時,還強調「存天理,滅人慾」的原因。
西方講條條大路通羅馬,中國古語講萬變不離其中。道是一定的,只是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進行詮釋而已。心理學的東西之分,分工不分家。
此文系孫安達老師原創文章,交流請加他的微信公眾號:職場心學。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從西方到東方
※西方人連數數和加減都不會?
※普京:西方國家打破不擴充北約承諾 導致烏危機
※以畫御辱的西方史上第一位女畫家:Artemisia Gentileschi
※終於,特朗普完成了搞亂西方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