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咸陽 乾陵、楊貴妃墓、漢陽陵、彬縣大佛寺、永泰公主墓、漢高祖長陵、馬踏匈奴、淳化、永壽槐樹旅遊區
咸陽位於陝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宗山亘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它東鄰省會西安,北與甘肅接壤,是古絲綢之路的第一站,中原地區通往大西北的要衝。
咸陽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城。早在公元前250年,秦孝公就將國都遷咸陽。後來秦始皇統一中國,在咸陽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帝國秦王朝,使咸陽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而文明於世。
咸陽市是周、秦、漢、隋、唐等11個朝代的都城和京畿重地,有各類文物景點450多處,古陵墓1135座,其中有漢、隋、唐帝王陵24座,陪葬墓256座,形成了十分壯觀的陵墓群,茂陵為其中最著名的一座,被稱為「中國的金字塔」。
美食: 咸陽飲食文化歷史悠久,淵源流長,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飲食體系。精巧玲瓏的餃子宴,巧奪天工;色香味齊全的仿唐宴,氣勢恢弘;有著濃郁的伊斯蘭民族風情的牛羊肉泡饃更如同關中人豪爽大氣的性格形象生動,被譽為陝西飲食「三絕」。尤其是40餘種地方風味小吃更是倍受國內外遊客青睞。加之,近年來美國肯德基、日本料理、韓國燒烤和新加坡快餐等紛紛落戶古城,進一步增加了異國情調。 乾陵
乾陵位於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墓陵,墓因山為陵,氣勢雄偉壯觀。梁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高宗和武則天兩帝的合葬墓就在此峰中。南面兩峰較低,東西對峙,中間為司馬道,故而這兩峰取名叫「乳峰」。
從乾陵頭道門踏上石階路,計537級台階,其台階高差為81.68米。走完台階即是一條平寬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這條道路便是「司馬道」。兩旁現有華表1對,翼馬、駝鳥各1對,石馬5對,翁仲10對,石碑2道。東為無字碑,西為述聖記碑。有王賓像61尊,石獅1對,周圍還有17座陪葬墓。「唐高宗陵墓」墓碑,高2米,是陝西巡府畢源為高宗所立,原碑已毀,現在這塊碑是清乾隆年間重建的。此碑右前側另一塊墓碑,是郭沫若題寫的「唐高宗李治與則天皇帝之墓」12個大字。
乾陵這座合葬墓至今未被盜過。1966年至1971年,我國考古學家曾多次對此墓進行勘察,結論是其墓堅固異常,據勘查從墓道口到墓門長631米,寬3.9米,共39層,全用石條填砌,各層石條再用鐵栓板固定,並灌注了鐵汁,這些情況與文獻所載一致,由此完全可以確信此墓確實難以開掘。
乾陵附近還有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及懿德太子墓。
楊貴妃墓
楊貴妃墓在興平市西門外的馬嵬坡,距馬嵬火車站約2公里。現存的墓是一個小陵園,來此首先看到門樓上刻著「唐楊氏貴妃之墓」。進門正面是一座3間仿唐獻殿,建築高大壯觀。殿堂之後是墓冢,佔地1畝,高3米,墓頂及周圍砌以青磚。前有一小碑樓,上刻「唐玄宗貴妃楊氏墓」。墓地周圍有迴廊,廊壁上嵌有大小不等的30餘塊石碑,刻有歷代名人遊歷後的題詠,從中可以看出人們對唐明皇和楊貴妃的不同評價。
據墓地石碑記載,楊貴妃的屍體埋在馬嵬驛站旁的土坡下。唐玄宗回到長安後想改葬楊玉環,但屍體以化。據說現在的貴妃墓埋藏著貴妃的香囊和鞋襪。楊貴妃墓原來規模很大,後歷經損壞,1981年撥款修建了圍牆,重新修繕復原。
楊貴妃,名玉環,華陰人,後隨家遷至永樂縣(今山西芮城)。自小習音律,善歌舞,姿色超群。她原為玄宗第18子壽王之妃,後經大臣推薦,唐玄宗見她有傾城傾國之色,後招入宮做女官,天寶四年封為貴妃,從此楊門一族權貴顯赫。天寶十五年安祿山起兵造反,沉迷於酒色歌舞之中的唐玄宗倉皇南逃。途經馬嵬坡,大將玄禮和部下認為楊家禍國殃民,怒殺楊國忠,迫使玄宗賜楊玉環自縊。貴妃死時,年38歲。
楊貴妃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她的逸聞趣事引起文人墨客諸多感慨。晚唐詩人羅隱在平亂返長安途徑馬嵬坡時作詩:「馬嵬楊柳綠依依,又見鸞輿幸蜀歸。泉下阿環應有語,這回休更罪楊妃。」清人趙長令有詩云:「不信曲江信祿山,漁陽鼙鼓震親關;禍端自是君王起,傾國何須怨玉環。」
說來也奇,日本也有兩座楊貴妃墓,京都等古城還有她的塑像。歷史上的楊貴妃自縊死於馬嵬坡,日本何來貴妃墓一直是個迷。但國內學者俞平伯、周作人先生早年著文說:「楊貴妃輾轉到日本定居。日本學者渡邊龍策在《楊貴妃復活秘史》一文中考證說,楊貴妃逃脫馬嵬坡後得到唐代舞女和樂師的幫助,輾轉到揚州,在那裡不僅見到樂其兄楊國忠、長子楊暄之妾及其幼子,還見到日本遣唐使團的藤原制雄,在藤原的協助下,楊貴妃搭乘日本使團的船到日本久津登陸,時間為公元757年。到日本後楊貴妃受到天皇孝謙的熱誠接待。後來,楊貴妃以她的智謀幫助孝謙挫敗了一次宮廷政變,從此在日本名聲大震,獲得日本人民,尤其是日本婦女的好感。至今還有日本婦女說她是楊貴妃的後代。一些日本婦女到馬嵬坡訪問時,總喜歡裝一袋白色的「貴妃土」帶回去。而當地人傳說貴妃潔白的皮膚把周圍的土染白了,婦女取「貴妃土」搽臉美容,墳土因此變少,後來不得不砌磚蓋頂和圍邊。
漢陽陵
漢景帝劉啟陵墓,位於咸陽市秦都區張家灣機場汽車專用公路西側。陵墓東西長166.5米,南北寬155.4米,高31.6米,呈覆斗型。1990年5月,漢陵考古隊在陽陵南區發現一組14行共24個俑坑的叢葬設施。現已清理的第6和第8號兩坑,雖均遭盜擾,仍出土彩俑彩陶400餘件,銅鐵兵器、農工工具、衣飾及貨幣千餘件。另從17號坑發掘出土木車數乘和一批隨車陶兵陶俑。出土陶俑均為男性裸體,除發、須、眉、眼塗黑外,通體為橙紅色彩繪。
據測算,陽陵的陶俑總數可達數萬個。伴隨出土文物以金屬器物為主,有銅簇、弩機、帶鉤、馬銜、「半兩錢」、鐵矛、戟、劍,還有陶井、灶等。
劉啟(前188年-141年)是漢文帝劉恆之子,他們曾共同開創漢王朝殷盛時期的「文景之治」,推動了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公元前126年,景帝王皇后病死,亦葬陽陵
彬縣大佛寺
彬縣大佛寺介紹:
彬縣大佛寺位於咸陽市彬縣城西11公里處,從城西,沿著蜿蜒而寬敞的西(安)蘭(州)公路約行五六公里,經過「水簾洞」(神話小說《西遊記》中孫悟空居住的地方),再西行6公里,遙望公路南側,有一座巍峨的古典式樓閣,倚山崖而聳立,周圍摩崖小洞如蜂窩,崖下樹木郁茂,風光綺麗,這就是著名的大佛寺石窟。
大佛寺,原名慶壽寺,其建築始於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是唐太宗李世民為慶賀其母親六十大壽,派尉遲敬德監修的,故取名「慶壽寺」。這裡的石窟造像除寺樓內的大佛是唐代雕刻外,其他石佛大多數均為北朝時期的作品。
大佛寺石窟依山而鑿,寺有亭樓3層,高50多米,其樓門洞上有「明鏡台」3字。登台眺望,南可見大佛像,北有寬闊的徑水逶迤向東流去。走進石窟,窟壁嵌滿了造像,仔細一數共有70龕,造像1001尊。釋迦牟尼端坐正中,二菩薩倚靠兩邊。抬頭仰望這尊高達24米、肩寬13米、手指長達2米的陝西最大的釋迦牟尼佛像,倚岩盤膝端坐在六角蓮花座上。上體穿窟中心而上,披衣袒胸,腰下繫結佩帶,面部豐圓,鼻埠正,兩耳下垂,彎眉細眼,眼目稍向下凝視,胸脯微凸,端莊慈祥,對每個進來的遊客都微笑相迎。大佛頭部的周圍,有浮雕坐佛7尊,邊緣圍繞19個飛天,是十分富有裝飾性的精美雕刻。大佛兩側的脅侍菩薩,高約5米,俗稱「丈八佛」,頭戴玉冠,衣著華麗的瓔珞,下著羊腸大裙,姿態自然可親。另外窟壁上還有很多佛龕,雕刻著大大小小的佛及菩薩約400多個。大佛身軀之大,俗謂「一指之大兒為腰」,參觀者只能在窟底仰視,或者登樓層層眺望。摩崖大龕式的大佛造像流行於盛唐,大佛寺亦因摩崖大佛而得名。我國現存的唐代摩崖大佛應首推四川樂山大佛,其次有河南洛陽龍門奉先寺的盧舍那大佛,甘肅敦煌千佛洞的大佛等。在這些大佛中,彬縣大佛寺的大佛建造年代是比較早的,它開鑿的成功經驗對以後依山鑿佛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彬縣群眾有個順口溜:「邵州有個大佛寺,把天頂得咯吱吱。」併流傳「丈八佛見大佛」的故事。相傳;大佛的名聲遠揚,傳到了甘肅徑川縣丈八佛的耳朵里,他很不服氣,要與彬縣大佛比試比試。丈八佛一見大佛,果然名不虛傳,自己矮了多半截,只好甘拜下風。大佛請他參觀了各處洞窟,還讓他品嘗當地的名產邵州梨、晉棗。丈八佛決心做大佛的侍從。以後便在石窟西邊的「應福寺」坐禪,為了表示對佛的尊敬,丈八佛一直站著,直到如今。沿著西側狹窄的石階梯,抬級而上,便來到「應福寺」,果見「丈八佛」依然侍立在那裡。經過一個小門,走出去不遠,又由另一寺門進去,便來到俗稱「羅漢洞」的窟群。這裡共有4個面北排列著的小石窟,各窟的形狀、深度和高度都不一致,除西起第3窟內,在壁上雕刻有浮雕佛經故事60餘幅,並留有唐宋以來遊人的銘刻,其餘3個窟內,各有立體雕佛像及菩薩像數尊,造型生動,雕工精緻。再由羅漢洞窟群,繞過大佛寺樓二層的「明鏡台」前空場走100餘米,再轉一個彎,又來到另一窟群,即「千佛洞」。千佛洞由東西向排列的3個石窟組成,外表儼然如同一座一明兩暗的舊式廳堂,正中稍小,平面為方形,東西兩套間進深較大,故平面均呈長方形。窟內除少數雕刻成為立體的佛像和菩薩外,其他都是壁間浮雕造像,約300多幅,還雕刻有人物畫像,造型真實,栩栩如生。」
大佛寺塑像和石雕反映了我國初唐時期精湛的藝術和造型風格,這些是古代能工巧匠藝術的結晶,其中大佛尤為突出。大佛寺還保存了自唐宋以來歷代遊人留下的題刻177幅,碑碣6通。詩文優雅,書法中草、隸、篆皆有,遊人觀摩,無不讚歎。
永泰公主墓
永泰公主墓介紹:
永泰公主名李仙蕙,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孫女,中宗李顯的第七女,嫁於武則天的侄孫附馬都尉武延基,公元701年,死於洛陽,年僅17歲。 這是解放以來發掘的唐墓中最大的一座。
永泰公主墓於1960年至1962年發掘,是屬封土堆墓,其墓穴是用磚砌的,由墓道、過洞、天井、雨道、墓室構成,全長87.5米。墓道是一條寬約2米的斜坡,進入過洞直至狹窄的雨道,兩旁洞牆內有6個小龕,裡面放著彩繪陶俑、騎馬俑、三彩馬及陶瓷器皿等隨葬品,造型逼真、工藝精湛。從墓道到墓室還繪有豐富多彩的壁畫,有宮廷儀仗隊,以及天體圖、宮女圖等。尤其是墓室中放置的一具石槨,石壁上線刻著15幅畫面的仕女人物畫,其造型之美,實為罕見。在這些人物中,有的上著披貼、下穿長裙;有的身著男裝;有的身穿長褂,腰束錦帶,帶上綴有荷包;有的腳穿如意鞋;有的身著短襖長裙……或捧壺,或托盤,或弄花,或拱手,或對話等等,所有這一切均展現了當時宮廷生活的情景。此外,石槨兩扇門的頂部,還刻著一對鴛鴦,張開羽翼,相向飛舞,象徵著墓內主人夫妻恩愛。
此墓曾被盜過,墓道中有一處留有盜賊進入的痕迹。出了墓道,可從墓的兩旁道路直上墓頂,在墓頂上可看到臨近的章懷、懿德太子墓等。墓前還有陳列室,存放出土的隨葬品,是研究唐代政治、經濟、文化的寶貴資料。
在乾縣北部。唐中宗李顯的第七個女兒,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孫女,名仙蕙, 唐長安元年(701年)死在洛陽,時年僅17歲。後與她丈夫武延基合葬在一起, 陪葬乾陵。
1960年8月至1962年4月,國家對該墓進行發掘清理。這是解放以來發掘的唐墓中最大的一座。墓的四周有圍牆,圍牆南北長275米,東西長220米。墓區總面積為6050平方米。南門外排列著石獅一對、石人兩對、華表一對,具有陵的規模。墓冢封土為覆斗形,高14米,每邊長56米。墓為斜坡土洞磚室墓,全墓由墓道、五個過洞、六個天井、俑道、八個便房和前後墓室組成。象徵永泰公主生前居住的多宅院落。墓道長87.5米,寬3.7米。墓道兩則畫有巨大的青龍、白虎和身穿紫、紅、綠戰袍,頭戴襆巾、腰佩貼金寶劍的武士,最後兩個牽著彩色馬。他們排列在闕樓和六戟兵器架前,組成威嚴的儀仗隊。中間為男女各半的侍從。墓前室以侍女為主,他們體態豐盈,表情各異,栩栩如生,是唐墓壁畫中的傑作。天井兩側的八個便房內放首各種三彩俑和陶、瓷器等隨葬品。俑類中有男女騎馬俑、胡騎俑、武士俑、鎮墓獸和各種動物俑。特別是三彩俑,在造型和色釉方面,都反應了唐代陶瓷工藝的高超水平。 漢高祖長陵
漢高祖長陵介紹:
漢高祖長陵,系漢高祖劉邦的陵墓,在咸陽市渭城區窯店鄉三義村北,距市區20公里。
陵基邊長東西162米,南北132米,高32米,呈覆斗形,封土堆完整。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劉邦,字季,今江南沛縣人,西漢王朝的創立者。
長陵,是漢高祖劉邦的陵墓,位於今威陽市秦都區窯店鄉三義村附近。長陵「東西廣百二十步,高十三丈,在渭水北,去長安三十五里」。現在測底部東西長153米,南北寬135米,頂部東西55米,南北35米,高32.8米,與史籍記載相近。長陵亦稱「長山」或「長陵山」。取名「長陵」或因與所在地古稱「長平」或「長平阪」有關。也有人認為「長陵」是以西漢都城「長安」的第一個字命名的。實際上開國皇帝陵多名「長陵」,「長」就是「長」(zhang)的意思。長陵陪葬墓有蕭何、曹參、周勃、周亞夫、王陵、張耳、紀信、戚夫人、田燃、田勝及平原君等人的墓。1966年。在長陵附近出土一批玲現精巧的玉琢小件,其中一件騎手馭馬賓士在刻有雲紋的托板上,觀之有天馬行空之感。
公元前209年,陳勝在大澤鄉起義。劉邦在沛縣起兵響應。他與項羽起義軍一起消滅了秦王朝。在楚漢戰爭取得勝利後,劉邦即皇位,是為漢高祖,定都長安。
劉邦建漢後,政策制度基本沿襲秦制,他積極發展生產,安定人心,與民主生息,推勸社會發展,奠定了漢王朝的基礎。劉邦居帝位後,途經故鄉沛縣,設宴招待鄉親,作《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四海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抒發壯志豪情。
他於公元前195年病逝,終年61歲。長陵周圍有呂后陵和蕭何、曹參、張良、周勃等文臣武將陪葬墓。馬踏匈奴馬踏匈奴介紹:
茂陵陪葬墓有李夫人、衛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禪等人的墓。
「馬踏匈奴」為霍去病墓石刻群的主像,高168厘米,長190厘米,寬48厘米。石馬與真馬大小相近,昂首站立,肌肉豐滿,尾長拖地。馬腹下仰卧一老朽。頭對馬嘴,兩頰有鬍鬚,面目猙獰,兩足上曲,手持利器,妄圖作垂死掙扎。作者運用了富有象徵色彩的圓雕藝術手法,高度概括了霍去病生前抗擊匈奴的戰功。 淳化淳化介紹:
淳化,位於陝西省咸陽市北部,渭北黃土高原南緣,涇河左岸,東臨三原,西連彬縣,南與涇陽、禮泉、永壽交界,北和耀縣、旬邑接壤。距咸陽市75公里,距西安市85公里。秦朝時始設雲陽縣。西漢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漢昭帝為奉其母(即勾弋夫人)陵寢,在雲陽縣境風增設雲陵縣。北宋淳化四年(公元993年),於雲陽縣梨園鎮(今淳化縣城)設淳化縣,以太宗年號命名,至今已一千餘年。全縣轄5鎮15鄉,370個行政村,676個自然村。縣城設在城關鎮。縣境內東西最大距離46.6公里,南北30.5公里,總面積983.83平方公里。有漢、回、滿、壯4個民族。2000年末,全縣總人口19.0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6.83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2人。
雲陵,為漢昭帝母勾弋夫人趙太后之陵墓。位於縣城北8公里處鐵王鄉大圪垯村西。此陵墓冢為覆斗形,東西長166米,北南寬154米,高約20米。墓四周有闕門,除西邊破壞外,餘三面保存基本完好。
雲陵及其勾弋夫人歷史上多有記載。《漢書·昭帝紀》文穎注曰「婕妤先葬雲陽,是以就雲陽起雲陵」。《三輔黃圖》卷三勾弋宮記曰,「昭帝即位,追尊為皇太后,更葬之,發六十二萬人起陽陵」。故云陵又稱陽陵。又記,「昭帝母趙婕妤雲陵,在雲陽甘泉宮南,今人呼為女陵」。乾隆《淳化縣誌》載,「舊志昭帝發卒二萬人築陵,號雲陵,自漢始元二年(前104)迄今一千七百六十餘年,遺冢巍然,俗呼大圪垯」。
史傳,漢武帝有次北巡到河北間縣,偶然發現天空飄飄渺渺有股青紫氣。他向來信奉鬼蜮神靈,便問身邊的術士李少翁:「何來如此奇異之雲彩?」善弄神仙方術的李少翁,投其所好,回答說,「此地有奇女子。」武帝聽言為之一震,隨即派人去查訪。果然訪得一位姓趙的姑娘,艷麗絕倫,無一相比。這姑娘喜清靜,少飲食,病卧六年之年,不與常人來往,特別奇怪的是右手拳曲。武帝甚覺奇怪,令從人強掰趙女指掌,竟無人掰開。武帝親自展手,女手即開,掌中竟握有一玉鉤。這便是勾弋之名的來歷。
勾弋夫人太始三年(前94)生昭帝,取名弗陵,又名勾弋子。武帝甚愛,隨之晉陞其母勾弋夫人為婕妤(女官名,作為皇后、妃子的地位象徵),並以夫人懷孕十四月,視同堯母慶都十四月生堯,稱勾弋宮為「堯母門」。褒獎之譽,盡皆加之。後來,掌管皇室財物的水衡都尉江充從中使壞,誣陷忠良。迫太子劉據等自刎喪生。武帝欲立勾弋子為太子,又怕子幼母少,女主姿意亂國。後於甘泉宮避暑間隙發作,賜勾弋死,夫人脫簪珥叩頭,武帝喝道:「引持去,送掖庭獄!」夫人還顧,武帝吼道,「趣行,女不得活!」夫人用白陵自縊身亡。傳說此時暴風揚,百姓傷感。使者夜間持棺葬於甘泉宮南。可憐紅顏趙女,子將即位,母反受戮。做了封建宗法制的犧牲品。到了始元元年(86),昭帝即位,第二年,追尊其母為皇太后,發卒二萬人起雲陵,邑三千戶。民間後有傳說,築此陵,全為從遠處用繡鞋裝運而來的熟土夯築而成的。因其巍然壯闊之勢,明清以來,當地俗稱為大圪垯。如今,墓冢全部綠化,使其更加雄偉壯麗。同時對於陵墓保護也起到了極好的作用。
至於那些關於勾弋夫人死後的許多奇異流傳,說到底,不過是中國老百姓固有的樸素善良感情的一種流露、一種寄託罷了
淳化最佳旅遊季節: 去淳化冬天去沒什麼好玩的,春天的話去了可以觀賞好多花,比如說杏花、桃花、梨花等。夏天那裡涼快,最適合避暑;秋天到了豐收的季節隨處可見的果子糧食也是別有一番風味哦。我覺得除了冬天那裡什麼時候都可以去玩``` 永壽槐樹旅遊區永壽槐樹旅遊區介紹:
永壽槐樹旅遊區,位於永壽縣北部山麓,處在乾陵與彬縣大佛寺中間,312國道穿梭而過,交通方便。旅遊區內有10萬餘畝槐樹林,每當槐花盛開時節,千山競秀,漫野飄香,奼紫嫣紅,蜂鳴蝶舞。區內有佔地3萬餘畝的翠屏山森林公園,林木繁茂,花草芬芳,動植物種類豐富。水面200多畝的水庫,湖水清澈,碧波蕩漾。整個旅遊區生態資源豐富,環境優美,在這裡休閑度假旅遊,有返璞歸真,回歸大自然的清新感受。
槐樹林生態旅遊區正在開發建設,主要旅遊項目有翠屏山狩獵場、滑草場、越野賽車場,翠屏山森林公園和槐樹林風情度假山莊等。主要景點和旅遊活動內容有滑草場、民俗廣場、狩獵場、吉普賽車場、新幾內亞、巴提亞、水車之戀、槐花夢床、箐火夜宴等。景觀設施有賞星亭、攬月閣、相思居、愛神洞和山之戀北國藝園等。旅遊設施有窯洞、風情木屋和西式別墅,有野味餐廳、綜合娛樂廣場,以及其他旅遊配套服務設施。2000年5月咸陽市和永壽縣旅遊部門與西安、大連合作,在槐樹山莊隆重舉辦千喜之旅大連——西安國際槐花節,受到人們歡迎。
永壽槐樹旅遊區美食: 永壽縣安宮橋大麻花主產監軍鎮安家宮村,生產歷史悠久。採用細白面,經多次揉制,再用菜籽油兩次炸制而成。成品長尺余,粗如手臂,個大色亮,香味撲鼻,乾脆爽口,宜於存放,為饋贈、佐餐之佳品。
推薦閱讀:
※2017年十二生肖開運旅遊地
※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旅遊覽勝)
※巴塞羅那:旅遊經濟的受害者?
※且優雅且自然:葡萄酒鄉加州納帕河谷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暖暖環遊世界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