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繪畫簡介(八):士人畫----2
三.隋代士人畫
隋代國祚僅38年,但繪畫成就顯著。由於國家統一,南北地區的名家巨匠如楊子華、展子虔、董伯仁、鄭法士、孫尚子、閻毗、尉遲跋質那等人,雲集京洛,得以相互借鑒和交流。這些名家各有所擅,如楊擅朝延替組,董擅台閣,展擅車馬,孫擅美人魅魅。他們之中的多數,在風格技法上承繼了前代傳統,主要祖述顧愷之、陸探微與張僧繇,更多受到顧氏的影響,屬意溫雅,用筆調潤,作風近於綿密一體。隋代的繪畫風格,承先啟後,具有細密精緻而臻麗的特點。不過孫尚子與尉遲跋質那略有例外。孫尚子「善為戰筆,甚有氣力」,尉遲跋質那則來自新疆於閡,善畫外國佛像。隋代統治者對古書畫的收藏也比較重視,隋滅陳時即將其宮廷收藏盡數收納。隋煬帝也是為出色的書畫家和收藏鑒賞家。善詞詩,能草書,擅飛白,工丹青,富收藏。曾於東京觀文殿後起二台,東曰「妙楷」,藏法書,西曰「寶跡」,藏名畫,為藝苑所稱。巡遊揚州時,盡攜二台所藏書畫隨行,中途船覆,大半淹失。其殘留者,歸宇文化及,後俱入唐內府。隋代君主的喜好和崇尚,當然大大促進了隋代繪畫藝術的發展與提高。
另外,隋代統治者復興佛教,使北周滅法中遭受打擊的佛教又得以抬頭和傳播。隋文帝下詔修建寺院,使得宗教美術又重新活躍起來,開始大規模創作活動,長安、洛陽、江都等地寺廟都有名家手筆。敦煌莫高窟現有隋窟70餘座,題材和風格都有新的探索。此時隋朝壁畫盛行,上都海覺寺、永泰寺、開業寺、延興寺等均有大量壁畫。畫跡有隋朝宮本《擒盧明月像》、《阿育王像》《北齊畋游像》等十卷,著錄於《貞觀公私畫史》;又《游春苑圖》、《讀碑圖》等十件,著錄於《宣和畫譜》。壁畫雖然是繪畫主流,但捲軸畫也在這時開始興起,是一種在紙和絹上畫成的藝術作品。並其方便攜帶、觀賞而逐漸流行起來。隋代的捲軸畫可以分三大類:「道釋畫」、「王候畫」和「外國畫」,每一種都能代表南北朝的畫風 ,而為初唐的畫壇奠定了百年基業。
隋代畫家大多擅長宗教題材,但也描寫貴族的生活風俗。把現實人物的活動置於自然環境之中加以表現,成為新的時代風貌。畫家筆下的人物,以形寫種的能力有所提高,特別在描寫貴族人物的儀容神態上取得新的成績。作為人物活動環境的山水,由於重視了比例的得當,較好地表現了遠近山川,咫尺千里的空間效果,開始具有了獨幅山水畫的價值。山水畫法儘管沒有一一擺脫魏晉以來的裝飾手法,但寫實能力是明顯地前進了。當時繪畫仍以道釋人物故事為中心,但山水畫已逐漸發展成獨立的畫科。
下面簡介隋代代表作家代表作品:
17、展子虔(約550—604),渤海人,經歷北齊、北周而入隋,曾任朝散大夫帳內都督。展子虔擅長畫車馬。宋人董逌說他「作立馬,有走勢力;卧馬,則腹有騰驤起躍勢,若不可復掩也」(《廣川畫跋》)。唐人也說展子虔所畫之馬「觸類留情」,很有神韻。他所作的山水,《宣和畫譜》說他寫江山「遠近之勢尤工,故咫尺有千里之勢」。南朝梁代蕭賁尤工山水,曾被姚最稱之為「咫尺之內,而瞻萬里之遙」(《續畫品》)。展子虔是第二位得到這類贊語之人。
在中國繪畫史上,展子虔有著較高的地位。他對前代代繪畫的繼承和發展,對隋代南北畫風的融合,都起著繼往開來的關鍵作用。據湯垕《畫鑒》介紹,展子虔「描法甚細,隨以色暈」這無疑是對顧愷之畫技的繼承。顧愷之的代表作《女史箴圖》就是猶如春蠶吐絲,並「隨以色暈」。又說他是「唐畫之祖」,不但繼往而且開來。唐代評定畫價,將展子虔畫與唐代頂尖高手閻立本、吳道子作品同價,屏風一張,皆「值金二萬」。另一方面,又把展子虔視為「可齊下古」,與張僧繇、曹仲達、馮提伽等人作品同價。展子虔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歷史地位,同畫價中亦可見一斑。又據《歷代名畫記》,展子虔與董伯仁同為隋文帝所召,一自河北,一自江南。時人評展子虔畫馬入神,與董伯仁齊名;亦工台閣,但不及董伯仁。初到京師時彼此相輕,經過一段時間相處後,使董改變了看法,「頗采其意」,可見隋初繪畫南北畫風的互相吸收和補充,以及展子虔在融合南北畫風上所起的重大作用。
展子虔的作品,流傳到唐代亦不少,據《貞觀公私畫史》、《歷代名畫記》著錄,有《北齊後主幸晉陽圖》、《王世充像》、《長安車馬人物圖》、《弋獵圖》、《朱買臣覆水圖》、《法華變相圖》等。他的壁畫,在唐代洛陽天女寺、雲花寺,長安的靈寶寺、崇聖寺等亦可見到。但現存的唯一一幅作品,是中國山水畫的始祖:青綠山水《游春圖》。
《游春圖》山水長卷,絹本,橫80.5厘米,縱43厘米。青綠設色。此圖描繪了江南二月桃杏爭艷時節人們春遊情景。以抒情而近似紀實的手法展示了河山春色之美,以及貴族們悠閑舒適的生活。是中國現存最古的一幅山水畫,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該畫畫幅不大,場面卻十分開闊。全畫以自然景色為主,放目遠眺:青山聳峙,江流無際,花團錦簇,湖光山色,永波粼粼,人物、佛寺點綴其間。畫面採用俯視法取景,將遠景、近景一同向中景聚攏,使各處景物完整和諧地統一在一幅畫面中,層次分明,具有「咫尺千里」的藝術境界。在用筆上,山巒樹石皆空勾無皴,但線條已有輕重、頓挫的變化,筆法細勁流利。設色上則以濃重的青綠色調,渲染烘托出秀美河山的盎然生機。這種色彩的使用,被稱為「青綠法」,開創了中國山水畫一種獨具風格的畫法。其雙勾夾葉法和點花法等對唐李思訓一派青綠山水產生很大影響。《游春圖》的出現,結束了物大于山和水不容泛、樹木若伸臂布指的早期幼稚階段,使山水畫進入青綠重彩工整細巧的嶄新階段。
《游春圖》的流傳也頗富傳奇性。它問世後為歷代鑒賞家所珍視。宋代為宋室收藏,宋徽宗曾有題籤。宋室南遷之際從皇宮流失出,後歸南宋權臣賈似道所有。宋亡後,元成宗之姊魯國大長公主得到了它,並命馮子振、趙嚴、張珪等文人賦詩卷後。明朝初年,《游春圖》卷收歸明內府,而後又歸權臣嚴嵩所有。萬曆年間嚴嵩敗後,畫卷為蘇州收藏家韓世能所藏。入清後,經梁清標、安歧等人之手而歸清內府。民國後隨溥儀出宮被攜至長春。1946年初,故宮散失於東北的書畫開始陸續出現。引起了當時國內各大收藏家們的極度關注。北京琉璃廠玉池山房古董商馬霽川最早奔赴東北,收購到不少字畫精品。回京後,他將一些偽跡和平常之品售於故宮博物院,所得足以贖回本金;然後將一些真跡和精品售於上海以取重利,甚至勾結滬商輾轉出國,如唐代陳閎的《八功圖》卷和元代錢選的《楊妃上馬圖》便是因此流出國外。著名大收藏家張伯駒先生得知《游春圖》卷也在馬霽川手中,唯恐此重要國寶被商賈轉手售出國外。便與馬氏接洽,馬索價八百兩黃金。為免國寶流失,張伯駒先生一面請墨寶齋的馬保山先生從中周旋,一面奔走告知各家古玩廠商,聲明此卷有關歷史,決不能流失出境,否則便是中華之罪人,使各商家有所顧慮。最終,在馬保山先生的多次協商下,終以二百兩黃金談定。當時張伯駒先生因屢收宋元名跡,手頭拮据,不得已將所居房產出售,才將《游春圖》卷收歸。解放後,張將此獻給國家,現藏故宮博物院。
展於虔《游春圖》
18、董伯仁 北周末隋初畫家,汝南(今屬河南)人。多才藝,鄉里稱為「智海」,與北齊展子虔同受隋文帝召入隋室,為宮廷畫家,並稱「董、展」,官至光祿大夫殿內將軍。工畫佛像、人物、車馬,尤工樓台人物。竇蒙稱讚說「伯仁樓台人物,曠絕古今,雜畫巧瞻,變化萬殊「(《畫拾遺》)所作道、釋像有道經變相、彌勒變相。曾先後在汝州白雀寺、固州海覺寺、上都崇聖寺、江陵終聖寺、洛陽光嚴寺等處作壁畫。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八記載李嗣真對董伯仁繪畫得失有段評價,對董、展二人優長也一段比較:「董與展,皆天生縱任,無所祖述,動筆形似,畫外有情。足使先輩名流,動容變色。但地處平原,闕江山之助,跡參戎馬,少簪裾之儀。此是所未習,非其所不至。若較優劣,則欣戚言笑,皆窮生動之意;馳騁弋獵,各有奔飛之狀。必也三休輪奐,董氏造其微,六轡沃若,展生居其駿。董有展之車馬,展無董之台閣」。這段話包含三層意思:1、兩人繪畫富有創造性,皆能形神兼備,富有表情和動態感;2、由於生活環境所拘,山水畫缺少氣勢和內在的人文底蘊。這是因為他們「所未習」缺少生活經驗,而不是缺少才能,「非其所不至」;展、董二人相較:董氏善畫車而展氏善畫馬。
據《貞觀公私畫史》和《歷代名畫記》,董伯仁的作品有隋朝官本《周明帝畋游圖》、《三顧茅廬圖》、《彌勒變相圖》、《道經變相圖》、《隋文帝上馬廄圖》、《農家田舍圖》等五卷。今存《三顧茅廬圖》一幅。
三顧茅廬圖橫29.5厘米,縱43.8厘米。該幅繪漢末劉備三顧草廬、邀諸葛孔明出山之故實。畫中長松修竹掩翳茅屋,孔明羽扇綸巾、依榻凝思,僮僕正應門而出。籬外劉備、關羽、張飛三騎及從者行近,山嶺後並見旌旗戈戟微露,人馬仍眾。畫筆輕健秀潤,惟上半山嶺系後人補筆。幅上無款。上有詩塘,長17.8厘米,寬29.5厘米。為元代大詩人薩都剌「至正甲午年(元順帝至正十四年,1354))秋八月」題跋。題跋中有「其後有數小楷字。書汝南弟子董展敬圖。」遂定為董展所作。詩塘上另有清代乾隆題額和詩。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董伯仁《三顧茅廬圖》
19、鄭法士 北周入隋畫家,生卒不詳。北周時曾為大都督左員外侍郎,建中將軍,封長社縣子。入隋後,授中散大夫。他的畫,深受張僧繇影響。唐代李嗣真認為他是張僧繇的高足,所畫「氣韻標舉,風格遒勁」(《後畫品》)。唐代彥悰評其繪畫地位是「在孫尚子上,楊子華下。」(《後畫錄》);張彥遠則認為鄭應在楊子華之上(《歷代名畫記》)。
鄭法士善畫人物,儀錶風度,冠纓佩帶,無不有法。諸如浮雲、流水,率無完態,也得形容之妙。尤工樓台,每於其間襯以喬木嘉樹,群芵芳草,形成早期山水畫形式。當時壁畫盛行,上都海覺寺、永泰寺、開業寺、延興寺等均有法士畫的《滅度變相》等壁畫。
畫跡有隋朝宮本《擒盧明月像》、《阿育王像》《北齊畋游像》等十卷,著錄於《貞觀公私畫史》;又《游春苑圖》、《讀碑圖》等十件,著錄於《宣和畫譜》。
弟法輪,子德文,皆能克承家學,以繪畫知名。
20、尉遲跋質那 于闐(新疆和田)畫家,尉遲乙僧之父,人稱跋質那為「大尉遲」,尉遲乙僧為「小尉遲」。擅外國風俗及人物、佛像、寶樹,尤工黃犬及鷹。跋質那在隋代入居中原為官,曾往來中原于闐間。留於中原畫跡不多。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只記有《六番圖》、《外國寶樹圖》和《婆羅門圖>等三件,今均不存。惟從於闐、敦煌等地壁畫可窺其作風之一斑。畫面上有陰影暈染,即所謂「凹凸法」,對後來的繪畫影響很大。
于闐地區繪畫,在公元三、四世紀系以羅馬式樣描繪佛教題材,畫入物以平塗色域為主,線條為輔,較近羅馬龐貝壁畫作風。該地區從五世紀始大量接受岌多王朝之壁畫傳統,模仿阿姜塔風格。此時印度本土婆羅門效復甦,印度佛教藝術從西域傳入中原,所以于闐畫家多受其影響,兼擅婆羅門像。如印度僧人曇摩拙義、跋摩便是對大小尉遲有重要影響的人。其繪畫風格是主題集中,人物姿態符合宗教儀規,多取對稱布局,且附屬象徵物增加。人物輪廓線加強,線條較粗,每筆首尾粗細一致,有如鐵線。設色厚重,間以渲染,是為凹凸花。隋代中國人物畫亦已成熟。惟設色簡淡,筆觸親逸,與西域之重彩勻筆作風迥異,尉遲跋質那將印度繪畫藝術帶入中原,使中西繪畫藝術互相融合,乃形成大唐畫風。另一方面,跋質那亦可能將中國畫風介紹到于闐,故七、八世紀的于闐畫,亦有中國畫之勁健線條。尉遲跋質那在溝通中、西藝術,傳播中原文化上均有巨大的貢獻。
21、孫尚子 一作孫尚孜,北周末隋初畫家,吳(今蘇州市)人,曾任睦州建德縣尉。師法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和鄭法士。因《後畫錄》、《歷代名畫記》均記有「鄭法士弟法輪、子德文、孫尚子,皆傳家學」,《圖繪寶鑒》遂誤讀為鄭法士之孫叫「尚子」。後人以訛傳訛,變成鄭法士之孫鄭尚子。
孫尚子工人物,尤擅鬼神,參靈酌妙,骨氣有餘,甚有氣力。畫婦人亦具風儀。鞍馬樹石,幾勝鄭法士。善為戰筆之體,甚有氣力,衣服手足,木葉川流,莫不戰動,唯鬚髮獨爾調利,他人效之終莫能得。唐代李嗣真評其畫云:「孫尚子、鄭法士共師於張僧繇,鄭則人物樓台,當雄霸伯;孫則魑魅魍魎,參靈酌妙」(《後畫品》)。張彥遠則列董伯仁展子虔為上品,孫尚子為上品中,鄭法士為上品下。(《歷代名畫記》)上都定水寺、總持寺、西禪寺均有其畫。又有美人圖、屋宇、鬼神傳於代。今均不存。
參考資料:梁白泉主編《國寶大觀》,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中國繪畫史》,王伯敏著,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2;葛路《中國古代繪畫理論發展史》,台北·丹青圖書公司1987;何恭上《隋唐五代繪畫》、《兩宋名畫精華》、《元朝名畫精華》,台北·藝術圖書公司1995;馮作民《中國美術史》,台北·藝術圖書公司1992,互聯網
推薦閱讀:
※數術 - 簡介
※釋迦摩尼佛簡介
※大悲寺行腳情況簡介 看了讓你潸然淚下
※大清王朝十二位皇帝簡介~!
※2012美國大選初選各位參選人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