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端午節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也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的端是端正,人是天地之心、五行之端,所以,端為始。午是正中,「一縱一橫為午」,縱橫交錯才正中,交錯為陰陽爭。由此,陰陽交錯立正,是端午節的原意。 端午節是蘊涵獨特民族精神和豐富文化內涵的傳統節日。從艾葉、粽子到香包、百索,端午節的意象是豐滿而詩意的;而從伍子胥到屈原,端午節更承載了中國人尤其知識分子剛正不阿、潔身自好、憂國憂民的情懷與理想。 這個端午節,閱讀公社與中國屈原學會聯合推出「端午節專題」,並以中國屈原學會會長方銘先生的特約稿件作為開篇,同各位微友們開啟一趟端午文化之旅,希望能為您的端午節假,增添一點悠長風味。 良辰美景在佳節,賞心樂事是讀書,讓我們出發吧—— 2016年6月9日,是農曆乙未年的端午節,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本應該稱為端五節 端午節的起源,其歷史可能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一般稱為「五月五日」,專稱「端午」,則可能較晚。有人認為「端五節」之所以叫「端午節」,是因為原來的端五節選擇在五月的第一個午日。也有人認為因周曆建寅,即以正月為寅月,五月為午月,所以「端五」又稱「端午」。這兩種說法,可能都缺乏說服力。
鶩角黍,粽子。粽子是中國人端午節里非常重要的傳統美食。 生活在三國時期至西晉的周處曾著有《風土記》一書,記載各地習俗,其書已軼亡,晚唐人李匡乂《資暇錄》(又名《資暇集》),其中載有《風土記》關於「端午」應該為「端五」的說法:「端五者,案:周處《風土記》:『仲夏端五,烹鶩角黍。』端,始也。謂五月初五日也。今人多書『午』字,其義無取焉。余家元和中端五詔書並無作『午』字處。而近見醴泉縣尉廳壁有故光福王相題鄭泉記處云:『端五日。』豈三十年端五之義別有見耶。」或許,「端五」變為「端午」,僅僅是傳習之訛而已。
又南朝梁代人宗懍著有《荊楚歲時記》,記述荊楚農事、治病、祭祀、婚嫁等民俗及故事,其中說:「五月俗稱惡月,多禁,忌曝床薦席及忌蓋屋,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四民並蹋百草之戲,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以菖蒲或鏤或屑以泛酒,是日競渡,采雜葯,以五彩絲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又有條達等織組雜物以相贈遺,取鴝鵒教之語。」據信是隋人杜公瞻所作的《荊楚歲時記》注說:「按《異苑》云:『新野庾寔嘗以五月曝席,忽見一小兒死在席上,俄而失之,其後寔子遂亡。』或始於此。《風俗通》曰:『五月上屋,令人頭禿。』或問董勛曰:『俗五月不上屋,雲五月人或上屋,見影,魂便去。』勛答曰:『蓋秦始皇自為之禁,夏不得行,漢魏未改。案《月令》,仲夏可以居髙明,可以遠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處台榭。鄭玄以為順陽在上也,今雲不得上屋,正與禮反。敬叔雲見小兒死而禁暴席,何以異此乎。俗人月諱,何代無之,但當矯之歸於正耳。」《異苑》是南朝劉敬叔所撰,內容以記載奇聞異事為主,《風俗通》即《風俗通義》,東漢泰山太守應劭著,記錄漢代民俗,其中有大量的異聞傳說。董勛為晉議郎,有《答問禮俗》。
艾蒿。采艾浸酒,飲之才可「祛邪」,艾草即有苦香的艾蒿。端午以蒲龍艾虎懸門戶禳毒氣,蒲草紮成龍、艾蒿扎為虎。 又杜公瞻注《荊楚歲時記》說:「按《大戴禮》曰:『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楚辭》曰:『浴蘭湯兮沐芳華。』今謂之浴蘭節,又謂之端午。蹋百草即今人有鬥百草之戲也。」這說明在隋代,端午節已經被稱為「端午」了。
四民並蹋百草,又有鬥百草之戲。——《荊楚歲時記》 按《藝文類聚》四《歲時部》引《大戴禮記·夏小正》說:「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也。」又唐韓鄂《歲華紀麗》說五月是「浴蘭之月」,宋吳自牧《夢粱錄》說「五月重五節,又曰浴蘭令節」。這說明五月端午節本來是沐浴之節,其習俗應該起源於避夏日病蟲瘟疫之害,禳邪驅蚊,是與天氣濕熱的變化聯繫在一起的。正因此,端午節和夏至節是聯繫在一起的。今日端午節習俗掛似劍之草菖蒲,懸白艾,系彩絲,佩香囊,戴虎形飾物艾虎,喝雄黃酒,其目的為驅蚊、殺菌、辟邪、止惡氣,都應該體現的是端午節原始的意義。
佩香囊也是端午節習俗之一 西晉史學家司馬彪《續漢書·禮儀志》認為五月五日節日來自於夏代以來的夏至節,節日來臨時人們常用朱索、五色印門飾止惡氣。 而五月作為「惡月」的說法,也與這個時間段開始的病害相關,所以,五月五日又被認為是「惡日」,是日若生孩子,將會危及家族,有被遺棄的危險。《風俗通義·彭城相袁元服》載,「今俗間多有禁忌,……五月生者,以為妨害父母。」《史記·孟嘗君列傳》載齊宣王庶弟說田嬰有子四十餘人,孟嘗君田文是田嬰賤妾所生,生日當五月五日。田嬰令田文之母不養田文,其母偷偷養大田文。田文成人後見其父田嬰,「田嬰怒其母曰:『吾令若去此子,而敢生之,何也?』文頓首,因曰:『君所以不舉五月子者,何故?』嬰曰:『五月子者,長與戶齊,將不利其父母。』文曰:『人生受命於天乎?將受命於戶邪?』嬰默然。文曰:『必受命於天,君何憂焉。必受命於戶,則可高其戶耳,誰能至者!』嬰曰:『子休矣。』」孟嘗君田文後來名滿天下,廣大田嬰一門,可見惡日所生孩子不吉祥的說法並不可靠。
端午節與伍子胥 今天的端午節習俗,是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的,不過,由於端午節的歷史遠早於屈原,因此,在歷史上,與端午節建立聯繫的人物和事件遠不止屈原一人。
伍子胥 在吳越一代,端午節的活動,是與紀念伍子胥聯繫在一起的。伍子胥是春秋時楚國人,據《史記·伍子胥列傳》記載,伍子胥名員,父伍奢,為楚平王太子建太傅,費無忌為太子少傅。楚平王命費無忌為太子建向秦求婚,因秦女絕美,費無忌即建議楚平王自娶,給太子建重新娶親。楚平王娶秦美女,並生子軫,費無忌也因此成為楚平王寵臣。但費無忌擔心一旦楚平王死而太子建立,不利於自己,因此讒太子建。於是楚平王囚伍奢,派人殺太子建,太子建奔宋。費無忌因伍奢二子皆賢,認為不殺將對楚國不利,所以建議楚王以伍奢為人質,招其子伍尚、伍員同來就死。楚王派人對伍奢說:「能致汝二子則生,不能則死。」伍奢說:「尚為人仁,呼必來。員為人剛戾忍,能成大事,彼見來之並禽(擒),其勢必不來。」楚王使人召二子說:「來,吾生汝父;不來,今殺奢也。」伍尚欲往,伍員認為,楚王之所以不敢殺父親,是因為忌憚兄弟二人,一旦兩人前往,父子必然被殺,不如逃亡他國,以圖報仇。伍尚說:「我知往終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後不能雪恥,終為天下笑耳。」於是對弟弟說:「可去矣!汝能報殺父之讎,我將歸死。」伍尚建議伍員逃亡報仇,而自己則就執從父就死。楚王使者還欲捕伍員,因伍員「貫弓執矢向使者」,使者不敢進,伍員因此得以逃亡。伍奢聽說兒子子胥逃亡,說:「楚國君臣且苦兵矣。」及伍尚至楚都城,楚王並殺伍奢與伍尚。後伍子胥流亡宋、鄭諸國,最終逃亡吳國,助吳王闔閭自立,與孫武共伐楚,大敗楚軍,鞭楚平王屍,為父兄復仇。司馬遷讚揚伍子胥說:「向令伍子胥從奢俱死,何異螻蟻。棄小義,雪大恥,名垂於後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豈嘗須臾忘郢邪?故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吳王闔閭死,其子吳王夫差即位,信用奸佞,不聽伍子胥忠言,聽聞伍子胥批評自己,遂賜劍令伍子胥自殺。伍子胥自殺前命門人說:「必樹吾墓上以梓,令可以為器;而抉吾眼縣(懸)吳東門之上,以觀越寇之入滅吳也。」伍子胥死後,吳王夫差聽聞伍子胥之言大怒,乃取伍子胥屍盛以鴟夷革,浮之江中。「吳人憐之,為立祠於江上,因命曰胥山」。 伍子胥以一己之力,立志懲戒暴君,並忠心報吳,體現了中國古代士人忠義的情懷,因此受到歷代中國人的尊敬。東漢趙曄所著《吳越春秋》載,吳王使人賜屬鏤之劍命子胥自殺,伍子胥受劍,徒跣褰裳,下堂中庭,把劍仰天嘆曰:「自我死後,後世必以我為忠,上配夏殷之世,亦得與龍逄、比干為友。」吳王取子胥屍,盛以鴟夷之器,投之於江中,言曰:「胥汝一死之後,何能有知?」即斷其頭,置高樓上,謂之曰:「日月炙汝肉,飄風飄汝眼,炎光燒汝骨,魚鱉食汝肉。汝骨變形灰,有何所見?」乃棄其軀,投之江中。「子胥因隨流揚波,依潮來往,盪激崩岸」。伍子胥被賜死,引起天怨人怒,「夫差既殺子胥,連年不熟,民多怨恨」。據說伍子胥死當五月五日,被殺後,屍首裝入皮袋被投入錢塘江,逆流而上而不沉沒,被稱為波神,伍神。此後每年五月五日,當地人駕舟競渡,期待伍子胥顯靈。杜公瞻《荊楚歲時記》注引東漢人邯鄲淳《曹娥碑》說:「五月五日,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斯又東吳之俗事,在子胥,不關屈平也。」 南朝范曄《後漢書·烈女傳》載:「孝女曹娥者,會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為巫祝。漢安二年五月五日,於縣江溯濤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屍骸。娥年十四,乃沿江號哭,晝夜不絕聲,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藝文類聚》引東晉虞預《會稽典錄》也載有曹娥救父的事迹,後世也有以端午節為紀念曹娥的說法。不過,曹娥與端午節的故事,應該仍然在伍子胥故事的框架之內。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認為是漢人袁康、吳平所撰《越絕書》,說吳滅越後,越王勾踐以身為奴,卧薪嘗膽,侍奉吳王夫差,獲得吳王夫差青睞,自吳返國後,五月五日以「競渡之戲」練習水軍,最終滅吳。這個記載如果可靠,則五月五日競渡的歷史可能早於伍子胥之死,或者端午競渡早已經是習俗,也正因此,勾踐才能以此為掩護操練水軍,掩吳王之耳目。 晉文公流亡之際,乏食,隨從介之推曾剔股食之。晉文公即位,介之推拒絕封賞,偕母逃亡,晉文公為逼介之推現身,不幸燒死了介之推及其母親。介之推五月五日被燒死,所以,晉文公下令「五月五日不得發火」。《藝文類聚》引東漢蔡邕《琴操》說,「介子綏割其腓股,以啖重耳,重耳復國,子綏獨無所得,綏甚怨恨,乃作龍蛇之歌以感之,終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子綏遂抱木而燒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發火。」 介子綏即介子推。這是說端午節還有不舉火的習俗。不過此習俗一般是指寒食節,時間大概是夏曆冬至過後的105天,即今日清明節、上巳節前一兩天。端午節與屈原 自漢代以來,端午節的活動,更多的是與屈原聯繫在一起了。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是中國歷史上影響最為深遠的偉大詩人,也是戰國時期重要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屈原的影響不僅僅在中國,屈原也是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偉大詩人。1952年開始,總部設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世界和平理事會」每年推舉四位世界文化名人,1952年推舉了法國作家雨果、義大利畫家達·芬奇、俄國作家果戈里、阿拉伯哲學家阿維森納等四位為世界文化名人。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會決定在中國詩人中推舉一位世界文化名人,當年的參與者在遴選詩人的時候,認為中國是個詩歌的國度,雖然產生過無數傑出的詩人,如果從這眾多詩人中推舉一個最偉大的詩人的話,當然非屈原莫屬。所以,中國詩人屈原與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法國作家拉伯雷,古巴作家何塞·馬蒂就成為了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會確定的四位世界文化名人。同年,蘇聯和中國都舉行了隆重的紀念屈原、哥白尼、拉伯雷、何塞·馬蒂誕生的紀念大會。2009年,以紀念屈原為核心內容的中國端午節及其傳說進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標誌著屈原不僅僅是世界文化名人,同時,他的作品及精神價值,也是人類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張大千創作的國畫——屈原造像 屈原博聞強識,正道直行,一心希望楚國繁榮富強,人民有幸福快樂的生活,但是,楚王和楚國的權臣們不能容納屈原,屈原在悲憤之中,創作了《離騷》等作品,並最終自沉汨羅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指出屈原「信而見疑,忠而被謗」,但「睠顧楚國,繫心懷王」,有「存君興國」之義。1922年11月3日,梁啟超先生在東南大學文哲學會上發表了《屈原研究》之講演,梁啟超認為中國文學家的老祖宗必推屈原,中國歷史上表現個性的作品,頭一位就是屈原的作品。梁啟超認為,屈原具有改革政治的熱情,又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他以其自殺,表現出對社會、對祖國的同情和眷戀,而又不願意向黑暗勢力妥協的決心,因此,屈原的自殺使他的人格和作品更加光耀。梁啟超把屈原的「清廉」、「忠信」,表述為熱愛人民,熱愛社會,對社會和祖國的同情和眷戀,以及不願意向黑暗勢力妥協的決心,這個概括是準確的。 屈原不僅僅是一個政治家,而且是一個想有所作為的政治家。秦國的強勢,以及楚國的羸弱,決定了戰國時期的楚國處在一個不可能有大作為的時代。屈原是一個想在楚國有所作為的政治家,同時又是一個繼承了孔子及原始儒家的堅守的政治家,希望在楚國實現堯、舜、禹、湯文武之「美政」。但是楚國不能給他提供大有作為的舞台。屈原不被楚王任用,懷才不遇,生不逢時,不能有所作為,這是屈原和楚國領導層發生矛盾的根源,也是他悲劇命運的根源。屈原高潔的人品和不願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污的勇氣,受到了歷代中國人的崇敬,這也是端午節的主題逐漸演變為紀念屈原的內在原因。
端午節,龍舟競發
來源/「端午節專題」特約稿件,中國屈原學會&閱讀公社聯合出品作者/方銘(中國屈原學會會長、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原標題/屈原與端午節主編、監製/振華副主編/曉潔責編/張燕製作/蘭宇、躍升
版權聲明:【閱讀公社所使用的文章、圖片及音樂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敬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及時處理。】
推薦閱讀:
※七律:端午節感懷(捲簾體)——文/芳草思思
※端午節悼屈原勉後人
※端午節的賽龍舟習俗
※端午節天降橫財生肖,下半年前途無量
※送給朋友們的端午節祝福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