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抗癌:給我們一些信任,給自己一點信心
記者 倪童
2011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惡性腫瘤40%可以預防,40%可以治癒,20%可以長期帶瘤生存。」隨著醫學的發展,我們正逐漸走出「癌症等於死亡」的陰影,與此同時,中醫抗癌也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
正虛邪實,腫瘤是種慢性病
早在3500多年前,殷墟甲骨文上就有「瘤」之病名的記載。而關於腫瘤治療的最早記錄,則可追溯到先秦時期的《周禮》。及至春秋戰國時期,《黃帝內經》對於腫瘤類疾病的病因病機、臨床表現,已經有了較為系統的認識。繼《內經》之後,《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等醫學著作相繼誕生,中醫在腫瘤治療領域不斷發展完善。清末以降,隨著中西醫匯通,中醫對腫瘤的認識進一步發展。
「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中醫治療效果有了明顯提高,並且逐漸顯示出其獨特的優勢和潛力。」 蘇州市中醫院腫瘤科李涌健主任醫師,在接受《現代蘇州》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將腫瘤定義為一種「可控制的慢性病」,這一觀點和中醫理論不謀而合。
「事實上,雖然腫瘤在臨床表現上是局部病變,現代醫學之前也一直以局部治療為主,但是中醫早就認識到它是一種整體正氣虛,局部邪濕的全身性疾病。」 李涌健說。
腫瘤在中醫中屬「積聚」範疇,因正氣虧虛、邪毒內侵凝聚而成,其發生髮展是機體內外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包括正氣不足、毒邪內蘊、七情所傷、氣滯血瘀、痰濕凝結等,可以大致歸納為「痰、瘀、毒、虛」四種。
「正氣不足」是腫瘤發病的基礎。「正氣」由人體的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生理活動綜合作用而產生,即人體的生理功能,相對於病邪而言則是指人的抗病及康復能力。正氣的盛衰不僅是發病與否的關鍵,在疾病發生之後的病情發展和轉歸中,同樣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毒邪內蘊」是許多疾病的共同病因,所謂「毒邪」,既包括「外邪」如環境污染、食品毒素等致癌因素,又包括「內生實邪」,即腫瘤細胞本身,中醫稱之為「癌毒」。華佗在《中藏經》中就提出腫瘤是由臟腑「蓄毒」所生。
「七情所傷」指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種情志的異常變化所引起的機體失常。例如「郁怒傷肝,思慮傷脾」,而「脾氣受阻,肝氣橫逆」則會造成「經絡瘀阻,積聚成塊」的嚴重後果。李涌健解釋道:「人的情緒會影響內分泌,內分泌紊亂就會引起細胞突變,從而形成腫瘤。」
「氣滯血瘀」是形成腫瘤的重要病理機制。氣滯可加重血瘀,血瘀又可加重氣滯,兩者惡性循環致使氣血不通,所謂「不通則痛」,瘀血積聚,發為腫塊,久則成為癌瘤。
「痰濕」,是人體津液運化失常而停積在人體內的產物。「痰濕凝結」與「氣滯血瘀」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導致腫瘤形成發展。
根據對腫瘤病因病機的不同認識,中醫治療腫瘤的方法十分豐富,但是始終遵循整體觀念,堅持治未病、治病求本、調整陰陽、三因(因時因地因人)制宜、辨證論治、扶正祛邪等基本原則。
「在中醫治療腫瘤的方法中,比較常見的是『扶正』類治法,通過調節人體的正氣,提高機體的抗癌能力,來遏制腫瘤的發展。」 李涌健說。
腫瘤患者容易出現一系列「正虛」證候,如氣虛、血虛、陰虛、陽虛以及臟腑虛弱等,因此根據「虛則補之、損則益之」的原則,「扶正」又有養血、養陰、健脾、補腎諸法,皆視具體情況而定。
廣義上的「扶正」還包含「祛邪以安正」之意,因此在具體治療過程中,「扶正」與「祛邪」相輔相成。「祛邪」類治療方法包括化痰祛濕、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軟堅散結、理氣消滯、以毒攻毒等。由於用來攻邪的藥物大多會損耗人體的正氣,因此醫生往往會根據病人體內邪正虛實的情況,區分輕重緩急,確定「扶正」與「祛邪」的主次之別,以保證「扶正不留邪,去邪不傷正」。
無論是中醫理論、現代腫瘤學研究,還是臨床實踐,都表明腫瘤病程較長,應該稱之為慢性疾病。「曾經我們『談癌色變』,認為得了這個疾病馬上就會面臨死亡,現在看來並不是這麼回事。」
腫瘤縮小才是治療有效?
1987年,李涌健在進行研究生論文答辯的時候,有一根「軟肋」使他備受困擾。「當時拍的片子里腫瘤沒有明顯縮小,於是方子的療效就受到了西醫的質疑。」如今,現代腫瘤學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研究,終於不得不承認,單看腫瘤大小來評價療效是片面的。「這讓我們中醫長舒了一口氣。」
惡性腫瘤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局部瘤體的表現只是疾病的部分反映。有的患者腫瘤局部縮小了,甚至達到了完全緩解的程度,但是由於機體無法承受化、放療的損耗,身體狀況極差,生活質量很低,結果壽命也並沒有延長。
伴隨著醫學模式的改變,現代醫學逐漸從以「病"為主,發展到以「人」為主的階段。在這樣的背景下,「生存質量」作為一個重要指標被納入到腫瘤療效評價體系當中,這一概念的引入,使得中醫治療癌症的優勢突顯出來。
「中醫是看『人』,而不是單純的看『病』,它更強調病人的生活狀態和遠期結果,病人的生存質量提高,才是治療有效。」
「治未病」是中醫治療的一個重要原則,它強調「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後防復」。首先,對癌前病變進行有效的中醫治療,截斷其病勢,是「治未病」思想在腫瘤防治上的一個重要內容。很多中藥具有阻斷或延緩癌變的作用,用於癌前病變患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腫瘤發生。比如萎縮性胃炎、肝硬化等疾病,通過中藥治療,有可能阻斷甚至逆轉其病變發展。其次,中醫藥跟手術治療相結合,能夠有效彌補手術治療的不足。手術固然能切除癌腫,但還有區域淋巴結轉移、血管中存在癌栓、殘癌等可能性,因此術後長期服用中藥,對於防治或延緩腫瘤的複發和轉移有重要意義。
李涌健舉例道:「我有一個病人,晚期胃癌,手術中在胰頭邊上發現了轉移灶,無法去除。術後她化療了四個療程,同時始終堅持吃中藥,定期複查,到目前為止已經5年了,依然生活得很好。」
其次,中醫在配合放、化療以及手術的綜合治療中也有不俗表現。目前,手術、放療、化療是治療惡性腫瘤的主要手段,這些治療方法雖然能夠使瘤體縮小或消失,也會給患者帶來較嚴重的不良反應。例如,手術可能引起創傷性出血,致使氣血津液不足,機體免疫力低下。放療易導致放射性炎症、消化道癥狀、白細胞下降以及免疫功能下降。化療藥物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對機體的重要器官以及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等造成傷害。而中藥治療可以很好地削弱放、化療的毒副作用,促進骨髓功能,提高人體免疫能力,加快術後康復,有效減輕患者痛苦。與此同時,中藥還可通過提高腫瘤細胞對放射線、化療藥物的敏感度,直接殺傷腫瘤細胞等作用機制,提高放、化療的有效性,縮短病人的治療期。
此外,中醫藥在晚期腫瘤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這類患者大多已出現病灶的廣泛轉移,此時殺滅癌症病灶已不是治療的主要目的。中醫可以通過穩定瘤體、減輕癥狀、對抗腫瘤併發症,來實現患者的「帶瘤生存」。而中醫藥與放療、化療、手術等配合使用,均能減輕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存質量,延長其生存期。早在2011年,WHO就已經提出,20%患者可以做到「帶瘤生存」。對此,李涌健也表示:「我在臨床實踐中已經看到了很多帶瘤生存的病人,四五年甚至更長時間,不在少數。」
如今,雖然中醫治療越來越顯示出它的獨特優勢,但是不可否認,它也存在短板。「中醫治療對癌細胞的抑制作用相對較弱,對於一些情況較嚴重的病人,如果只採取純中醫治療,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病情。因此,我提倡個體化治療,中西醫結合。」李涌健說。
中醫強調「整體觀」和「動態觀」,對於宏觀調控和內環境調節較有優勢,而西醫則長於局部微觀處理和病灶控制,兩者有機結合的綜合治療方式,實現了優勢互補,已經越來越成為腫瘤治療的最佳選擇。
【參考資料】
《中醫腫瘤治療學》主編 王居祥 徐力
《中醫腫瘤學科現狀分析與發展思路》 李忠
【延伸閱讀】
這些雷區不能踩
一、延誤病機
在腫瘤治療方面,有相當多的病人對中醫缺乏信任,而這種信任度從我國一線城市往下直至農村,大致呈遞減趨勢。「上世紀80年代時我在上海讀研究生,當時北上廣等地的腫瘤病人術後都要吃中藥,但是90年代我到蘇州以後,發現術後吃中藥的病人相對較少,而到周邊鄉鎮和農村就更少了。」
這種不信任導致的後果就是治病時機的延誤。許多病人只有在西醫用盡了所有治療手段,山窮水盡之後,才會「退而求其次」地來找中醫診斷,這樣往往盼不來「柳暗花明」的結果。
李涌健坦言:「實際上中醫重『胃氣』,這個時候病人連『胃氣』都沒有了,吃下去的中藥也吸收不了多少。」更何況中醫治病重平衡調節,中藥對人體的作用非常系統,旨在調整人體內環境,因此很難和西藥一樣立竿見影。「中醫治療這就好比為人體自身建立一條防禦癌細胞的『長城』,工程浩大,肯定需要一個過程。」
因此,中醫強調「早介入」,在西醫治療的同時配合以中醫治療,才能事半功倍。
二、盲目進補
「我認為食補並不是一種常規的輔助手段,也不贊成病人長期進補、過度進補。」在李涌健看來,進補最有益的是健康人群以及亞健康人群,腫瘤患者進補,往往適得其反。
一方面,腫瘤病人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要服用大量的藥物,加上放、化療對機體的損傷,腸胃負擔本身較重,消化功能較差。此時攝入高蛋白的補品,不但難以吸收,還會令羸弱的消化系統「雪上加霜」。
「因此,進補的前提是病人能夠吃得下飯。如果病人連飯都吃不下,更不可能消化那些高蛋白高脂肪的補品。」
另一方面,腫瘤細胞的生長發展也需要營養,「並且,腫瘤細胞獲得營養的能力比正常細胞強得多」,一旦進補不當,反而會刺激其繁殖,加重病情。例如用參類蠻補等做法,都屬於「火上澆油」,有害無益。
「所以對於腫瘤病人,我建議遵循原來的生活規律,健康飲食,稍微注意營養即可。同時還要適當地尊崇中醫的『忌口』原則,比如女性的乳房癌要避激素,由於豆類含雌激素成分,病人就應該用牛奶代替豆漿。」
三、忽視「辨證」
中醫治療的精髓之一就在於「因人而異,辨證論治」,它強調的個體化治療,就好比醫療領域的「私人定製」,同一種疾病,如果患者不同,開出的方子可能完全相反。「比如同樣是肺癌,一個人陰虛,一個人陽虛,我用的葯就完全不一樣。」因此,沒有一張藥方能夠「走遍天下」,也沒有一味中藥能做到「眾人皆宜」。
「有些病人總問我,我的方子里有沒有現在社會上流傳很廣的『抗癌草藥』,比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蓮。事實上我的方子里很少用這些葯。」在李涌健看來,從單味中藥中提取成分去做實驗,比如黃芪、党參等,都能產生抗癌效果,然而並不是所有病人都適合用黃芪、党參入葯,並且單味中藥與不同藥物配合,其效果也是千差萬別。忽視「辨證」而一以論之,恰恰丟失了中醫的精華。
同樣的錯誤還表現在對中成藥的使用上。「現在抗癌藥物中有好多中成藥,這些藥用的好肯定會起輔助作用,問題是很多人把中成藥當做西藥來用,問題就大了。」中成藥的使用也需遵循中醫「辨證」的原則。例如其藥性有溫涼之分,如果病人是寒性體質,則要避免使用涼性藥物。「不少西醫不辨病人體質亂開中成藥,而病人自己也缺乏相應知識,這種狀況的確堪憂。」
四、情志失調
情志失調是腫瘤形成的內因之一,因此,中醫強調對病人的情緒和精神狀態進行引導調控。
「毫不客氣地說,抗癌失敗的病人中有三分之一是因為精神崩潰。精神垮了,什麼良藥都沒用。所以我一直堅持,對病人而言,『難得糊塗』。」
李涌健要求自己的病人,「不看醫學雜誌,不看健康節目,不上網搜羅資料,更不要四處打探所謂『秘方、偏方』」。
當患者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鑽研」自己的疾病,無形之間就增加了自身的心理負擔和精神壓力,弊大於利。同時,對於知識的「一知半解」時常會造成人的困惑與不安,這很可能比全然「無知無覺」更有害。
「健康人是該學習一點醫學知識,增強防護意識,有病早就醫。但是對於患者而言,該做的就是放平心態,回歸原來的生活軌跡,定期檢查,定期就醫。要相信醫生,更要相信自己。」
推薦閱讀:
※紅薯,其實這麼吃才抗癌!
※這一物生吃抗癌效果奇好
※營養抗腫瘤[抗癌具體方案] 全科醫生李曉霞
※盤點最常見的抗癌食物
※「癌友分享」一半陽光一半憂傷-記錄我與乳癌的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