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說節氣】寒露養生法:托掌觀天式

2016-10-08

「斗指寒甲為寒露,斯時露寒而冷,將欲凝結,故名寒露。」由於寒露的到來,氣候由熱轉寒,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這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

太陽黃經195度。《孝經緯》曰:"秋分後十五日,斗指辛,為寒露,謂露冷寒而將欲凝結矣。"今年的10月8日是寒露節氣,此點是氣溫由涼變寒的轉折點。相對於白露,寒露代表氣溫更低,民諺有"先白後寒"之說。同樣是結在地面的露水,寒露更冷,即將成霜,所以寒露後的一個節氣即為霜降。寒露時節,對於現代的我們來說,衣食住行還是有一些小講究的!寒露節氣上,要注意適當的運動調養。二十四節氣導引術中針對寒露節氣的部分,可以常做一下。主治:風寒濕毒之邪侵犯脅腋經絡,動沖頭項,背脊痛,目黃流淚,鼻衂,霍亂等。代金剛老師的演示:

二十四節氣坐功導引:每天一~五時之間,盤坐,兩手心向上,十指尖相對,緩緩上提至乳胸前,兩手前臂內旋,雙手慢慢向上托起,手心朝上,指尖分別朝左右側方向,兩臂伸直,且成開放型。身體上聳,頭轉向左,手心翻向下,兩臂由體側緩緩放下。如此反覆做十五次。然後,叩齒、咽津,方法同前。

提示:視頻上的做法與傳統的文字有不同,基本一致。因為只是通過文字,大家很難學習,可以直接學習視頻。「一場秋雨一場涼」,秋季涼熱交替,氣溫逐漸下降,繼「白露身不露」之後,又到了「寒露腳不露」的時節。與白露相比,寒露的寒意光從字面上就更進了一層,除了不能赤膊露身外,還有夏天的涼鞋也不要穿了,以防涼氣從腳底侵入體內。因此到了此節氣,勤快的家庭主婦們可以把家中所有的涼鞋洗洗刷刷全部收起來。還有諺語說「吃了寒露飯,單衣漢少見。」夏天的短袖也可以洗凈收納,來年再穿。【詳細】經過夏天的炎熱,出汗多,體內的鹽分丟失得比較多,夏天人的毛孔都是張開的,而秋天漸漸冷了,毛孔也開始收縮。如果天氣稍冷就急著加衣,皮膚未經嚴寒的鍛煉,恐怕抗寒能力下降。這時要凍一凍,讓身體逐漸適應低溫環境。另外,季節剛開始轉換時,氣溫尚不穩定,過多過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氣溫回升,出汗受風,更容易感冒。秋凍有一定的講究的,稍不注意就會給身體帶來其他傷害,比如腳、肩部、肚臍以及腰都是不能被凍的。「俗話說,病從寒起,寒從腳生。」即便是鍛煉自己的抗凍能力也不能讓腳部冷到,尤其是女性要特別注意,腳部受寒很容易導致子宮、下腹部血液循環不暢,造成經期提前或延遲,嚴重者還會造成痛經或月經不調。肩部受涼後會致使上肢血液循環不暢,讓人明顯感到肩部酸痛,頸椎僵直,甚至頭暈。如果肩頸長期受涼,向上就會形成頸椎病,向下就會造成肺部疾病。【詳細】腦血管疾病患者人體受寒冷刺激後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全身毛細血管收縮,外周阻力加大,血壓升高,容易引發腦出血或腦血栓形成。關節炎患者風寒濕邪是造成關節病變的主要誘因,寒性凝滯,使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因此,這類病人,從秋季開始就應該注意腿部的保暖,不適合「秋凍」。潰瘍病患者人體受寒冷刺激後,血液中的組織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導致胃痙攣,使原有的潰瘍病複發,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性肺病患者秋季的寒冷空氣會對呼吸道產生不良刺激,引起過敏反應,誘發氣管、支氣管或細支氣管的痙攣,造成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疾病的複發或加重。」。心血管疾病患者人體要抵抗低溫就必須把血液從皮下血管輸送到身體內部,這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臟搏動加快,從而加重心臟負擔,加重心臟缺血、缺氧,造成冠狀動脈痙攣,附壁血栓脫落,導致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的發生。10月8日4:33分將迎來「寒露」節氣。此後,氣溫將更低,空氣凝結露水,漸有寒意。需合理安排秋季衣食住行盡量與氣候變化相適應,這樣對身體健康十分有益。那麼寒露都應注意哪些呢?

寒露養生的十個小常識1、足部保暖常言道:「寒露腳不露。」寒露過後,氣溫逐漸降低,因此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可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這樣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減少下肢酸痛發生,緩解疲勞。2、適時添衣寒露過後,天氣寒冷,老人、兒童和身體體質較弱的市民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漸增添衣服。俗話悅「春捂秋凍」,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有利於提高皮膚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病患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凍」出病來。換季穿衣服別換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為主,「不穿單衣」也是寒露養生的重要一點。

3、朝鹽晚蜜寒露是熱與冷交替的秋季的開始。在秋天裡,秋燥是讓人煩惱的一件事。對付秋燥的最佳飲食良方就是:「朝朝鹽水,晚晚蜜湯」。發現皮膚越來越乾燥,不少人以為,只要多喝水,就可以補充水分啦。真相卻是,光喝白開水,水分反而易流失。不過,如果在白開水中加入少許食鹽,情況就大不同了,這種方法,與補充生理鹽水是一個道理。4、早睡早起寒露過後晝短夜長,自然界中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此時便是人們保養陽氣之時,因此,人們的起居時間也應當做相應調整。早睡可順應陽氣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以舒展,因此秋季養生就要做到「早睡早起」。

5、灸臍養秋如果因為脾胃寒涼而造成腹瀉,你可以用艾灸解決。可將燃燒的艾條直接懸在肚臍正上方1厘米左右,進行施灸,以有溫熱感為宜。每次灸半小時左右,每天進行1次,連灸10次為1療程。隔姜灸也是現代人經常使用的一種艾灸方法。取一塊姜,切厚片,在上面紮上幾個眼兒,放在臍上,點燃艾炷,在薑片上進行雀啄灸(就像鳥啄食一樣),以感溫熱且舒適為宜。6、養陰防燥寒露後,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許多人會相繼出現中醫上所悅的「涼燥」癥狀,即咽干、鼻燥、皮膚乾燥等。寒露養生最主要的是預防「涼燥」,從養陰防燥、潤肺益胃方面入手。在飲食上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蔔、番茄、蓮藕、百合、沙參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

7、適當養胃寒露以後的養生特別要注意養護好自己的胃部。首先要注意保暖,入秋以後要特別注意胃部保暖。另外消化道潰瘍的發生、發展與情緒也有一定的關係,因此要注意情緒的健康,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8、適量運動在秋季的時候,適宜的身體鍛煉,不單可以調養肺氣,還可以給我們的身體上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有利於增強自己身體上的組織器官帶來的免疫功能受損,或者是自己的身體受到了一些外部的氣候寒冷刺激時候,可以更好具有一定的抵禦能力。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選擇。但開始時強度不宜太大,應逐漸增加運動量。

9、不要憋尿寒露節氣不少人為了防止口乾,晚上睡覺前會喝不少水。但是這樣一來,夜尿的頻率就會增加。有人因怕冷而選擇憋尿,尿液中含有毒素,如果長時間儲存在體內,含有細菌的尿液不能及時排出,就易誘發膀胱炎。而高血壓患者憋尿會使交感神經興奮,導致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引起腦出血或心肌梗死,嚴重的還會導致猝死。10、掃除抑鬱由於深秋氣候漸冷,日照減少,風起葉落,常會勾起凄涼之感,使人們情緒不穩,易於傷感。因此,在深秋時節,人們需保持良好心態,宣洩積鬱之情,因勢利導,培養樂觀豁達之心。注意早睡早起,吃頓營養豐富的早餐,打扮整潔出門。吃過午飯,宜散步或逛逛街,鬆弛身心,晚上到公園跳跳集體舞等。擴大生活圈子,多交工作以外的朋友,培養興趣愛好,舒緩工作上的壓力。

寒露飲食宜忌適宜1、增加雞肉、鴨肉、豬肉、魚、蝦、海帶、圓白菜、胡蘿蔔、茄子、蘿蔔、銀耳、梨、荸薺、蘋果、柿子等滋陰潤燥的食物,以增強體質。2、日常飲食可選用柔潤食物,如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製品等。3、藥材可選用紅棗、蓮子、山藥、白果、百合、芡實、玉竹等。4、飲食上,大體延續"秋分"時節的方針,適當加些溫補之品即可。  禁忌1、不喝冷飲。雪糕、冰磚、冰棒等冷飲易誘發哮喘。2、盡量少吃或不吃含鹽量較高的食物,如鹹菜、醬菜、咸筍乾、鹹肉等鹹食。3、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薑、蔥、蒜類。因過食辛辣宜傷人體陰精。4、不宜多喝含氣飲料,包括汽水、啤酒等。5、禁吸、喝酒。吸煙可誘發疾病,飲酒能助火生痰,對機體不利。

寒露五個養肺方法摩鼻:將兩手拇指外側相互摩擦至有熱感後,沿鼻樑、鼻翼兩側上下按摩30次,然後按摩鼻翼外緣的中點迎香穴20次。對冷空氣過敏的人在秋季容易出現鼻塞、流涕,經常按摩鼻部可緩解癥狀。摩喉:拇指與其他四指張開,虎口對住咽喉。端坐或站立,仰頭,頸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到胸部,雙手交替30次為一遍,可連續做2—3遍。這種方法有利咽、止咳、化痰的作用。吐納:臨睡前或剛起床時,躺在床上做腹式呼吸,緩慢地深吸氣後再吐氣,反覆30次。也可以在晚餐後2小時,在室外選擇一塊空氣清新的地方,先慢步10分鐘,然後站立,兩目平視,兩足分開與肩平,全身放鬆,兩手掌重疊放在臍下3厘米處,重複做上述的腹式呼吸。捶背:端坐,腰背挺直,雙目微閉,兩手握成空拳,沿脊背捶打,從下向上,再從上到下,如此一遍。先捶背中央,再捶左右兩側,如此3~4遍。捶背時暫停呼吸,同時叩齒5~10次,並緩緩吞咽津液數次。這個方法有助於預防感冒。常笑:笑能使人胸廓擴張、胸肌伸展、肺活量增大,在笑中還會不自覺地進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人在開懷大笑的同時,可以吸入更多的氧氣,呼出廢氣,加快血液循環,有助於解除疲勞,恢復體力。
推薦閱讀:

福龍雲天的文件夾【太極養生】
真粗糧養生 假粗糧養眼
2016年11月9日早讀
【經絡養生】太溪穴專輯
為什麼養生需要堅持3-6個月才會達到明顯的效果呢?

TAG:養生 | 節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