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論】儒家的「虛君共治」
作者:文 吳鉤 推薦 張傑
2012-10-26 10:02:50來源:南方周末2012年6月8日,在嵩陽書院,50名中小學生身穿漢服,手持儒家經典書籍誦讀、學習傳統文化。(新華社記者 朱祥/圖)
《經濟觀察報》2012年10月22日 吳鉤
(原文摘編)在秦後兩千年中,傳統中國所施行的政制也不可簡單地命為「皇權專制」,毋寧說,在經過漢代董仲舒「復古更化」之後,原來由法家設計的秦制逐漸演變成為一種混合政制,即所謂「以霸王道雜之」,既有法家專制的一面,也有儒家反專制的一面。
儒家的治理理想,一言以蔽之就是「天下為公,選賢與能」。君臨但不統治即為無為,君主虛其位,國家的治理權交給經由「鄉舉里選」而發現的賢能之士。「不與」與「無為」的治理機制與政體,也叫做「共治」。「公天下」與「共治」貫穿了「三代」之世。
北宋的程頤認為兩漢以來的政治已經背離了「三代」道統。南宋的朱熹也說:秦漢以降,「堯、舜、三王、周公、孔子所傳之道未嘗一日得行於天地之間也。」迴向三代已成為宋代士大夫群體的強烈抱負,他們意欲重新構建的治理秩序為「虛君共治」及「化民成俗」。
「共治」一說,最早見於《尚書·皋陶謨》,是舜帝開創的國家治理典範。到了宋代,「共治」才密集地表現在儒家話語中。當君主企圖違背「常理」與「祖 制」獨攬乾綱時,就會受到士大夫的強烈抵制,如朱熹上書宋寧宗:「(政令)出於陛下之獨斷,而其事(即使)悉當於理,亦非為治之體,以啟將來之弊。」
「共治」政體的完美形式,接近於現代憲政中的「虛君共和」。推崇「三代之治」的朱熹明白「共治」的要旨就在於「虛君」。他提出,君主的職責是「只消 用一個好人作相」來行使治理權,再任命台諫,對宰相權力進行制衡與審查,「有一好台諫,知他(宰相)不好人,自然住不得」。顯然,這是「虛君實相」的權力 構架。
宋代儒家在「迴向三代」之歷史使命感的召喚下所試圖構建的治理秩序,是與憲政同構的。歷史上的宋代,也成為政體最接近「共治」理想、社會自治空前發達的一個朝代。由此,一條歷史脈絡清晰可見:「三代」正是秦代之後儒家改造秦制的動力源,與英國憲政異曲而同工、殊途而同歸。
【推薦理由】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和自信心的增強,國人越來越能隨和與客觀地看待自己的傳統,也就越來越能發現蘊含在傳統中的種種道德資源甚至政治資源。這些東西,有些已經死了或奄奄一息了,但還流淌在我們的血脈中,亟待我們的重新孕育;有些還活在當下,就更彌足珍貴了。中國要全方位崛起,得在經濟、政治、文化、道德和價值觀上都要有可觀之處,沒有根基怎麼行?有人恨不得把全部的西方文化與宗教照搬過來,但此論調市場已越來越小。我們讀《論語》和《大學》時的那種親切與共鳴,是任何西方文化典籍都難以引起的。
推薦閱讀:
※復興儒學,務必破科學;破科學,務必學清儒、戴震
※為什麼中國的佛教寺院里供奉關公、將軍、土地爺……等等和佛教毫不相關的人物呢?
※淺談儒家思想
※(6)儒家的異端——王艮
※重讀《孟子魚我所欲也》有感,「捨生而取義者也」與「識時務者為俊傑」孰對?
TAG:儒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