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閱讀基礎知識總結和解題思路匯總
07-08
現代文閱讀基礎知識總結和解題思路匯總(一)文章的表達技巧的分析鑒賞修辭手法(1)確認所用的修辭手法,點明所用修辭手法。7 H9 m. E1 ^* D2 @- I" H(2)、明確答題方向。答題時,一定要結合語句內容分析每一種修辭手法的具體作用。% _( d3 W. v$ a9 P一般說來:描繪類的修辭手法作用為使描寫對象生動形象。主要有比喻、擬人、誇張;結構類的修辭手法作用為突出強調,主要有對偶、排比、反覆;表達類的修辭手法作用為增強語氣,主要有反問和設問。0 N* f: ?$ N& h/ l5 G具體如下:比喻——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給人以鮮明的印象;化無形為有形。使深奧的道理淺顯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體形象生動地突出本體的什麼特點,從而增強文章的趣味性、生動性。: `8 c" h2 Z~1 K, T答題格式:生動形象的寫出了+對象+特性擬人——使物具有某種情感,便於抒發某種感情。能使讀者對所表達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產生強烈的感情,引起共鳴。(比擬:色彩鮮明,描繪形象,表意豐富)如果在人稱上將物說成「你」等,不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種情感,便於抒發某種感情,而且有顯得親切自然的表達效果。排比——強烈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強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突出強調。議論文往往增加語勢,起到了強化論證觀點的作用。用來說理,可把道理闡述得更嚴密、更透徹;用來抒情,可把感情抒發淋漓盡致。" L9 b6 r4 I; d9 L" s# J- S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V+ c) " u4 ]2 N誇張——可以引起豐富的想像,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徵,表達感情更強烈,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放大觀點感情,強調愛憎是非,美醜更加鮮明。$ V4 E6 S& D8 O0 N. k. }" i# r. K對偶——形式上音節整齊勻稱、節奏感強,具有音律美;內容上凝練集中,概括力強。設問——無疑而問,明知故問,引人注意,啟發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讀者興趣,引起讀者思考。用在一段的開頭或結尾處,除引起思考外,還有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用在議論文中,能使論證深入,脈絡清晰。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注意和思考反問——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達鮮明,目的是加強語氣,起強調、強化作用。$ g# n# r% Z5 s+ x反覆——緊湊、有氣勢、表達效果強烈。如1998年第29題即可答為:運用反覆的修辭手法,將一個個節氣緊湊地銜接起來,強調時光的飛逝。層層鋪開,逐步擴大,強化了文章的主旨。2 x) j3 U7 @/ am借代:生動活潑、使語言形象鮮明、利於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引用:增添文句意蘊,豐富文章內容,增中表達效果,增強說服力。" s5 k" ~" a( s- c1 E& Q6 u(附: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 z: V" j: o! B5 u" _3 e破折號用法:提示、注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 @7 R7 p+ O5 h0 |雙關:表達含蓄,語意豐富。一方面可使語言幽默,另一方面能適應某種特殊語境的需要,使表達含蓄、曲折,生動活潑,以增強文章表現力。現手法類% m" E/ s# y7 d( o2 E解題思路:# A: H, p! J: U5 F8 ]" w; A% N(1)、確認所用表現手法。(2)、明確常見表現手法的作用如下文:象徵: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鮮明,使抽象事物具體化,激發聯想,感染力強& j$ R7 XH& }# V9 R抑揚:有先抑後揚或先揚後抑,其作用可使文章曲折有波瀾,突出喜歡、讚美或批評、諷刺的感情+ i; ?. b. ~, c對比:使形象鮮明把兩種對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0 T! W; g% K( ?% h5 B突出作者對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種感情。運用對比,或使對立事物的矛盾鮮明突出,揭示本質,給人深刻啟示。或使對比事物的兩個方面互相映襯,相得益彰,給人深刻印象,使形象更鮮明,特點更顯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銳。和襯托相比,對比沒有主次。) u( C2 G/ a3 K- W# U; z1 H襯托: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持點,強化思想感情。有主次之分。渲染:為行文設置鋪墊,營造氛圍。類比:以淺寓深,生動形象,通俗易懂。以小見大:表現人、事。! M+ c" j, D0 ]3 S/ r反語(反諷):有2種作用:表示人與人之間的親昵感情和揭露批判。辛辣諷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戰鬥性。遇到其他手法請及時補(3)、明確所用表現手法並結合文句內容作答。7 (二)表達方式類——一般針對段落或篇章中具體的表達方式解題思路:% k7 N! r1 . t1、確認語段所用的具體的表達方式。2 |明確五種表達方式(記敘議論說明描寫抒情)具體分類及作用、以便答題時明確方同確認所指定語段運用何種表達方式,結合文章具體分析。U, ]! U9 |0 u- y知識儲備:運用描寫手法總的作用:表現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題肖像描寫以形傳神動作描寫表現人物特點語言描寫言為心聲,表現人的性格特點 心理描寫揭示人物內心世界& E/ H+ o6 _X% ed3 # J景物描寫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寄託感情 白描簡筆勾勒,簡潔準確傳神0 aP. g1 l, V" V" v" a1 O工筆細描精雕細刻,纖毫畢見,具體生動 插敘豐富內容,深化主題,曲折有致 1 I) O% X/ m" [5 e) Y倒敘設置懸念,吸引興趣,波瀾起伏 敘後議論畫龍點晴,點明題旨喻論證生動形象,通俗易懂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盡致間接抒情寓情於景,物事含蓄6 a% ms( R, s7 C5 R" F. k4 x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虛實結合、點面結合、聲色結合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側面(又叫間接)。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t$ Q" Vf4 D4 {! U議論文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9 A, _- z! i. z4 [9 M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作用:具體實在,讀者易於接受,增強說明力)、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注意表達的語言: 記敘性語段 的表達方式往往是:描寫了何對象的什麼缺點或者何對象怎麼樣,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議論性語段 的表達方式往往是:論證了什麼觀點或通過批駁,確立了什麼觀點。 說明性語段 的表達方式往往是:說明(介紹)了什麼對象的什麼特徵(特點)。(三)行文段落類——針對文章中句段的作用命題解題思路:1、確認指定句段在行文中的位置。2、明確句段的作用,明確答題的方向。具體賞析從三個方面考慮:內容(寫了什麼,選材有什麼獨特之處);形式(寫作方法,語言特色,修辭);感情(文章的社會價值、意義作用等)( X1 o7 C, m" g0 I5 A8 h結構上的作用如:A、開頭段:開篇點題:渲染氣氛;埋下伏筆;設置懸念;為下文作鋪墊;總領下文;統攝全篇;開門見山;上下文形成對照;渲染氣氛;奠定基調;揭示主題。4 X& [: u" ^! M/ k6 Z+ kB、中間段:承上啟下(概括上文某一內容,引起對下文的什麼內容的敘寫);總領下文;總結上文;埋下伏筆;鋪墊蓄勢;詳略結合;充實內容結尾段: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照應開頭;呼應前文;畫龍點晴;升華感情;卒章顯志;含蓄有餘味;寄託作者感情。使結構首尾圓合;言已盡而意無窮。" H; E7 i$ ^5 ~4 x4 L; x3、結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四)形象物象分析型人物形象的分析:首先,可以從作者對人物的肖像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語言、外貌、行動、心理等。每一神態、動作或語言的描寫要與所表現出的優秀的品質一一對應,不能張冠李戴。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寫中揭示的內涵,即個性特徵及形象的意義。再次,體悟作者的創作意圖,從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題和情感傾向中去分析人物。物象的分析:宜從文章結構形式到內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1)對文章結構具體的思考角度:結構:開頭結尾的策劃;詳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線索的貫穿;過渡照應的勾連;伏筆懸念的設置。+ V& Q- N) ]3 i: v(2)內容上結合文章具體分析。思考角度:A勾連上下文的線索作用;B對內容的充實作用;C主旨的深化升華作用;D寄託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易水之濱,高漸離擊築,悲涼的旋律中,荊軻告別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歸路,他身後的蘆花,一定在蕭蕭寒風中輕腸,烏江之畔,四面楚歌,西楚霸王柔腸寸斷,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嘆聲中,虞姬揮動長劍,裙袂飄飄,作最後的生命之舞。在她倒下的地方,白霧茫茫,一片縞素,那是一岸的蘆花在為這悲愴的訣別飄雪飛霜。汩羅江邊,披髮行吟的屈原,掩涕嘆息,仰天長問。臣專權,楚王昏庸。居廟堂,不能為民解難;謫鄉野,不能為民解難。生命的大寂寞鬱結於心,奔突於胸,使詩人縱身大江,盪起的漣漪是蘆葦悲鳴的淚滴,在濕濕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葦葉包裹起後人的崇敬和思念,投入歷史的長河,成為端午節最深沉的紀念。(選自張馳《心中的蘆葦》)+ w" Z+ t! ]+ c+ g# ^4 Y「蘆花」在該段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分條作答). H, w3 l^$ p. g答案為:(1)是串連事件的線索。(2)渲染了悲涼的氣氛。(3)蘆花見證、記錄、蘊涵著歷史的痛苦和滄桑。* @0 d$ w2 d% u" x" J(4)表達了同情或崇敬的感情。- (五)人稱表達類——可以針對某一人稱的運用命題,也可以針對行文中人稱的變化命題;或者針對稱謂的變化命題。( }" G6 P/ O5 T: @4 C; [8 z) e解題思路:1、確認人稱的運用或變化。/ @6 j: L/ M, X2 ?# C2、了解每一種人稱的作用,明確答題的方向。) ^+ G7 [/ n- d; k- R4 I如:第一人稱便於直接抒情、真實可信;第二人稱呼告抒情更強烈感人,可使作者的態度更鮮明,親切自然;第三人稱可以多角度描寫不受時空限制,靈活自由,顯得客觀冷靜,便於敘事和議論。3、結合內容分析其具體作用。, j6 t$ W! G! n: o; }% K! |(六)其他:0 K. V: x- f6 h0 H) V1、詞語理解型:. P# T" k0 B$ T(1)理解詞語的比喻義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對象,尋找它的本體;(2)理解詞語的象徵義,就要尋找詞語的象徵對象;理解詞語的反語義、就要將褒貶互換;(3)理解詞語的雙關義就要注意它是諧音雙關還是語意雙關;(4)理解代詞的詞義就要在上句或下句尋找釋義。當然,理解詞語的含義,還必須聯繫詞語的具體語境,結合作者觀點、文章主題,從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對應的闡釋。即「六比較」:比較範圍的大小、比較詞義的輕重、比較搭配習慣、比較構成成分、比較詞性功能、比較感情色彩與語體色彩。) [( O% q" h6 x2、句子理解型:一是將使用了修辭手法的形象化的語句轉化為概括性的直白的語言,二是將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轉化為具體化的闡釋。篩選整合型:常見的命題形式是:(1)文中刻畫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樣的特點(2)文章分幾個方面、幾個階段來寫的,其變化過程是怎樣的,要求概括說明。/ T2 E/ f/ b; ~! o答題方略;篩選整合是一個化繁為簡的過程。回答此類問題,要關注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關鍵句、過渡句、感嘆句、議論句等,尤其要關注文中段首的總起句、段末的總結句和段中的過渡句,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關鍵所在。整合的題型一般不宜機械地摘錄原文的句子。而應該緊扣題干要求,將提取的關鍵語句、中心詞進行改造、組合、變換,使之成為全面、凝鍊、流暢、符合要求的答案。另外,要總攬全局,總體把握,防止因答案要點不全而丟分。! N6 `3 sf3 E: G4 P5 @- d6 @4、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1)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描寫出了……4 X! U% f6 m9 M: M% h! p( N) }/ u(2)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3)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範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5、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係。(3)這些詞是遞進關係,環環相扣,不能互換。6、題目的作用:及好在哪裡,概括內容,揭示主題,提示線索,緊扣文章內容,簡潔新穎。0 r6 n3 AW3 M7、找線索的方法:標題、反覆出現的某個詞語或某個事物,抒情議論句(虛實結合:關於散文的線索,明線和暗線。06高考黑龍江等地題:16除了以「沙漠——綿綿土——沙漠」為思路安排的文章結構,本文還另有一個隱喻性的表達結構,請寫出體現這一線索的三個關鍵詞語:母體——綿綿土——故鄉)3 f2 P. F# H( M8、環境景物描寫的作用:一切景語皆情語也。可結合情景交融〈寓情於景,景中藏情〉此為散文中的描寫,而在小說中的描寫主要有襯託人物的心情,交代故事發生背景,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最後的景物描寫一般都有象徵意義,比如課文《葯》之結尾。注意結合具體的題目。此外有渲染(烘托)氣氛、襯托情感或主旨、表現人物品質、預示人物命運、揭示社會本質,揭示人物心理、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 f- Q# J+ o" k3 r補充:托物言志、象徵、虛實結合:使表達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內涵豐富,富有哲理,給人以啟迪。" n* P7 q( ^* J9 _8 ~動靜結合,化靜為動:使表達更加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舉例或列舉:具體實在,易於被讀者接受,增強說服力和感染力。& d& l1 o% a" e: Q3 O$ l; ]白描:文字簡練,不加學渲染和烘托,有簡潔傳神的表達效果。; E: u3 T; w2 }8 f[例](2006年高考湖北卷)本文主要運用於哪兩種表現手法描寫羊群歸家後的情景?請結有關具體描寫,簡要分析其作用。[答案]白描(或細節描寫)。描寫羊群歸家後的歡樂時寫到了大孔雀、母雞、老公羊、羊羔等,作者都只抓住對象的主要細部特徵簡筆勾勒,使羊群歸家的群像得以簡潔而傳神的表現。(另一種表現手法是擬人)過渡和照應! X) V7 ZG; a" p9 {過渡和照應是在文章中體現事物發展的連貫性的一種結構手段。如果問過渡或照應的作用,可回答:使文章結構嚴密,氣勢貫通,前後呼應,條理分明,增強表達效果。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道門十規》及其現代意蘊
※對孫真人《養生銘》的現代詮釋Taoist regimen(3)
※現代自由主義及社群主義的爭論
※從「依戀理論」看現代兒童的「自然缺失症」| 理查.洛夫
※英國是現代政黨的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