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藝術】秀骨清像褒衣博帶的菩薩
南師經典 · 蔣勳美學 · 古典中國 · 佛教文化 · 敦煌藝術
南朝風格的菩薩——莫高窟第285窟 西魏時期
西魏(535——556年)距今已將近1500年,在敦煌莫高窟幽暗的洞窟里,卻為我們留下了精美絕倫的壁畫!
285窟是莫高窟最早有紀年的洞窟,也是早期內容最豐富的洞窟。它是西魏時期最典型的一個洞窟,尤其是菩薩的形象,這是受到中原藝術風格影響的菩薩形象,即敦煌早期壁畫中「中原風格」的代表作,是典型的南朝畫風,其特點主要在於「秀骨清像」與「褒衣博帶」的特徵。
中原風格,是指始於顧愷之、戴逵,成於陸探微的「秀骨清像」一派南朝風格。魏晉南朝士大夫為追求通脫瀟洒、飄飄欲仙的生活,相竟以清瘦為美,老莊思想的崇尚清談、隱逸之風盛行。
而在敦煌,來自中原的元榮出任瓜州刺史,內地的新畫風於是隨之傳入。
張彥遠說:「上古之畫,跡簡意澹而雅正,顧、陸之流是也。」
菩薩的面部清秀,身體瘦削,衣飾繁多。與印度、犍陀羅藝術中追求莊嚴肅穆的靜態之美相對,中原風格追求一種動態的美,畫家為了表現其生動的神態,往往通過眼神的變化,手勢的動態以及衣服的垂角、飄舉的飄帶來表現人物的精神風貌。
菩薩有點身體稍向後仰,有的畫成側面,顯示出身體的動作。同時通過線描的變化來表現人體肌膚和衣服、裝飾物等的質感,特別是眼、眉、唇的特徵表現細膩:菩薩面含微笑,眼眸有神,嘴唇欲張未開,人物情態呼之欲出。
壁畫的色彩以黑色、紅色、石青、石綠為主要色調,是最具典型的東方色彩,面部使用中原傳統的面頰塗紅色的暈染法,表示立體感。
菩薩們頭戴三珠寶冠,身著大裙,披巾裹肩,於胸前交叉而下,面容含笑,儀態瀟洒,風度翩翩,頗具魏晉名士風範。
魏晉時代,講求玄學清談,這些菩薩正是當時社會名流的真實再現,這種精神氣度也正是魏晉以來士大夫所欣賞的那種文人氣質。
【歡迎在文末留言區暢所欲言】
【精彩回顧】
(按一下即可)
【心語心念】行於一片理想的山水
【佛教藝術】敦煌壁畫十冊總集(全)
【敦煌藝術】樊錦詩:
莫高窟就是我的一輩子!
帶上《敦煌》去敦煌!
? 從清華園到莫高窟
【敦煌藝術】最美的水月觀音
推薦閱讀:
※敦煌小花可以開在什麼地方?
※敦煌賦
※那個…有去過敦煌莫高窟的人么?
※紋身圖案分享第五期 敦煌壁畫題材
※菠蘿斑馬|春風十里,不如你送我的這條絲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