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打90個電話,只為挖一個人!難怪7年干到了3080億
上期我們講到京東劉強東招人、用人、留人幾個基本原則,也正是憑藉著這樣的用人之道,京東才一步步從一個小公司發展成今天的大企業。
大家都知道,互聯網創業企業的成功,離不開這個企業領導人敏銳的市場嗅覺和創新思路,也離不開好的商業模式和企業管理。在創業團隊里,人重要?還是制度重要,這個問題一直眾說紛紜。今天企股會和大家聊聊小米公司雷軍是怎樣看待人才的?
記得在今年上半年的時候,有關媒體推出「創業估值榜」,當時榜上共入選100家創業企業,並將入選的百家企業按估值排列了名次,其中,小米科技估值3080億位靠第二。創立於2010年的小米,七年的時間,估值達到3080億人民幣,雷軍是如何做到的呢?
創業初期如何找人?
在雷軍看來,小米的成功也是從當初的「艱難期」慢慢熬過來的!小米在初創期時,也遇到過很多難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找人!這幾乎是所有創業公司都會遇到的難題!那時的雷軍在這塊下了很大功夫:人才在何處?如何說服其加入?
雷軍曾回憶說:當第一部安卓手機出現時,我強烈感覺到安卓機會重現當年PC擊敗蘋果機的場景。於是我決定做手機,儘管之前沒有從事過硬體產業,但不想錯過中國下一個十年的機會。創辦了小米,沒有任何經驗,而要搞定硬體工程師其實非常困難,雷軍當初的做法就是「用excel表列了很長的名單,一個個找合伙人。」
當初為找到一個硬體工程師,雷軍打了90多個電話,而為了說服一個硬體工程師加盟小米,與他連續談10個小時,「他始終不相信小米能盈利,雷軍就問他,『你覺得你錢多還是我錢多?』他說當然是您錢多,雷軍就對他說『那就說明我比你會掙錢,不如我們倆分工,你就負責產品,我來負責掙錢。』而最後他選擇了加入小米,正是因為雷軍說的這句話。」
還有,記得在「找人」過程中,有一個理想人選,一個星期談五次,每次平均 10 個小時,前後談了 3 個月,一共談了十七八次,最後一刻,這個人對於股份「無所謂」,我還是比較失望,發現他沒有創業精神,不是那種我想要的人。
可能也正是因為雷軍在找人階段的「正確投入」,讓小米在7年後的今天仍然保持強大的生命力。
找人的兩個要素
一、要最專業。小米的合伙人班子都是各管一塊,這樣能保證整個決策非常快。老闆要放心把業務交給你,你要能實打實做出成績來。
二、要最合適。主要是指要有創業心態,對所做的事要極度喜歡,有共同的願景,這樣就會有很強的驅動力。
三個月的時間裡,雷軍見了超過 100 位做硬體的人選,終於找到了負責硬體的聯合創始人周光平博士。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他們本來打算談兩個小時,從中午12點到下午2點,但一見如故,一直談到了晚上12點。聊的過程中,雷軍表示必要的時候他可以站櫃檯賣手機。最終周光平博士答應加盟小米。所以,創始人到底有多想做成一件事情,在聊的過程中對方也在判斷。
如果你沒有那麼多名單可以聊,你可以先問問自己,你最希望自己的合伙人是哪個公司的人,然後就去那個公司樓下咖啡廳等著,看到人就拉進來聊,總能找到你想要的人。雷軍以前還用到過一個「笨辦法」,到處請教「你認為誰最棒」,問了一圈下來,就有名單了。
找人是天底下最難的事情,十有八九都是不順的。但不能因為怕浪費時間,就不竭盡所能去找。雷軍每天都要花費一半以上的時間用來招募人才,前 100 名員工每名員工入職雷軍都是親自見面並溝通的。這樣招進來的人,都是真正幹活的人,想做成一件事情,所以非常有熱情,會有一種真刀實槍的行動和執行。
如何留住核心人才?
1、打造利益共同體
有競爭力的報酬並不等於重金、高薪,雷軍定了一套組合方案。邀請任何人加入的時候會給三個選擇條件,他們可以隨便選擇:
第一,你可以選擇和跨國公司一樣的報酬;
第二,你可以選擇2/3的報酬,然後拿一部分股票;
第三,你可以選擇1/3的報酬,然後拿更多的股票。
實際情況是:有10%的人選擇了第一和第三種工資形式,有80%的人選擇了第二種,小米工資「2/3的報酬」也是不低的數字,足夠員工照顧生活,因為他們持有股票,非常樂意與創業公司一起奮鬥,共同成長,戰鬥力也會很足。
而小米初期的員工,每個都投了錢,大家是真正破釜沉舟地願意去參與創業。所以當時雷軍每天都「戰戰兢兢」,因為每個員工都可以到辦公室去問「雷總我們公司辦得怎麼樣了?」但也因為這樣,大家花自己錢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不會輕鬆把錢打水漂。
2、將培養真正落到實處
我們努力去營造一個中高端人才的環境,培養和引進相結合。創業公司都清楚人才重要,所以很重視內部培訓和提升,但是往往做不好。
我覺得主要問題是沒有設置專項的培訓費。沒有費用預算,人力資源部不會當成專門的事情來做,也沒有辦法引進好的講師和好的課程。落實培訓工作,必須有專門的預算和專人負責。唯有如此,才能保證企業有綿綿不斷的執行力、創造力。
3、用人,要懂得包容
大多創業者找到人以後,會有一個新問題出現。企業在發展,你追求的目標比你現在的能力總是要高一些,你會發現,很多崗位的人都不合適,同時又付不起很高的價錢來請人,只好小馬拉大車。
雷軍本人最開始是做技術的,轉換成管理者的過程之中,他最大的一個挑戰就是如何學會寬容。在別人的眼光看來,這個小馬一看上去就不合適,但你要容忍他現在的能力和他身上一些不完美的東西,然後告訴他應該達到什麼樣的高度,再通過學習和培訓幫助他提升能力。
在創業型的企業裡面,找問題實在是太容易了。那麼,反過來是不是能夠一眼就看到這個小企業身上,或者這個人身上的優點?小馬能夠拉大車,雷軍覺得核心就是寬容,要拿放大鏡看他的優點。光看到這個人有學習能力還不夠,關鍵還得給他足夠的培訓和方向指導,一步一步讓他提升能力去適應。
今天我們講述了小米雷軍在創業找人階段的「正確投入」,這也讓小米在7年後的今天仍然保持強大的生命力。對於企業找人,您有什麼獨到的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和我們分享。下期企股會和大家講述企業年底人才流失的相關知識。
· END ·
推薦閱讀:
※雷軍會不會成為首富?
※雷軍解密小米商業內核 稱明後年小米會進世界500強|雷軍|小米
※網曝雷軍將在雙十二放一個狠招
※小米的危機,生態大餅滿足不了資本市場 該日誌已被收錄 2016-01-25 08:14 閱讀(8811)評論(17) 前不久,雷軍在小米的年會上發表了內部講話,主題為「2015年我不OK,2016
※雷軍真的是耍猴大王嗎?真實原因意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