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間詞話》為何不提及李清照?

原載《羊城晚報》2017、1、19

《人間詞話》為何不提及李清照?

劉火

李清照(1084-1151)是一個跨越南北兩宋的著名女詩人。雖存詞不多,據徐培均《李清照集箋注》,李詞僅66首(且存疑7首),但因李清照才情絕倫,對當時與後世都有極大的影響。李清照從她同時代起,一直到清,幾乎有影響的詞話都涉及到了李清照的作品和李清照的生平,而且許多是拍案稱絕的。當時掌故最有名者為「三句絕佳」(即混入李清照夫君趙明誠五十首之中的《醉花陰》中的三句「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像朱熹這樣以理學為生命的正人君子,也由衷地說出「本朝婦人能文,只有李易安與魏夫人」。明代大狀元楊慎說李清照能與秦觀、黃庭堅「爭雄」,清代大才子李調元說李清照的詞「無一不工」。清人王士禛甚至認為,李詞為婉約之宗。李清照本人也相當自負。在那部《論詞》里,李清照橫刀立馬、臧否天下:柳三變雖「變舊聲作新聲」但「詞語塵下」、歐(陽修)蘇(軾)等輩雖「學際天人」然「句讀不葺之詩」且又「往往不協音律」、賀(鑄)「苦少典故」、秦(觀)「專主情致而日常生活故實」、黃(庭堅)「尚故實而多疵病」、王(安石)曾(鞏)文章「似西漢」但作小詞「不可讀也」、……在李清照眼裡,兩宋詞壇,他人之詞要麼這病要麼那恙,唯她沒有。

李清照,作為一位才女一位奇女,生前身後都光彩照人。自宋以降,尤其到了近現代,選詞、論詞的大都選及和論及到李清照。但卻有一例外:1908年印行的、在現代當代具有相當影響的《人間詞話》,卻沒有論及到李清照。《人間詞話》定稿64條、刪稿49條、附錄29條,拾遺13條,共計155條,論詞始從唐李白,終至清納蘭容若,凡詞名家,或褒或貶,總有涉及。唯有李清照及李詞《漱玉集》,王國維既無微詞亦無諛詞。無論自么講,都有些怪異。我們知道,王靜安先生論詞以的「境界」之說開創詞話(或者說「美學」)新格局,「境界」一說對後世影響巨深。在王國維看來,境界之說又以唐風為最。恰好,李清照的詞就有唐及五代之風。《譚評詞辯》卷一就說過易安之詞有唐調。《人間詞話》把「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作為詞之品質高下來分,李清照下面的兩句:「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憶王孫》);「暖間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蝶戀花》)你能分清它們裡面哪是「有我之境」哪是「無我之境」?《憶王孫》一說是李清照處女之作。如果這說可以相信,那麼我們看到的是李清照的一出山便顯現出詩人的自如和詞的無我。《蝶戀花》,有人考證為李清照晚年之作。如果,我們可以認同的話,那麼我們看到此詞開頭的情景交融如水乳交融一樣,其「無我之境」立時可顯。由此,前人就有人認為,此詞為「神之句」。再看,靜安先生又以「隔」與「不隔」來判別詞的「淺深厚薄」。李清照許多離愁的詞,可以說都是「不隔」的經典。無論南渡之前還是南渡之後,本不算多的李詞,把離愁寫得穿越千古,恐怕也是少有人可比的。王先生談唐風漏了李清照;談「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漏了李清照;談「隔」與「不隔」又漏了李清照。總之,靜安先生就是對李清照不置一詞。

何因何故呢?未必然是王先生不太喜歡女姓詩人嗎?當然不是。《人間詞話》里寫得清清楚楚:「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這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亦即詞人所長也。」既然婦人之手長於詞,且有當時就有「僅只三句絕佳」的「婦人」之句,為什麼不能進入《人間詞話》的法眼呢?對於學貫中西並開啟了近代學術範式的王國維來說,用「婦人之手」來表達一種新的美學觀,無疑是王國維的一種創見和獨見。而且靜安先生在《東山雜記》里還專門考證了一首原屬周邦彥的詞《訴衷情》(「當時選舞萬人長」)應屬京城名妓李師師所有(中華書局1981年版的《清真集》依然將此首詞歸入周邦彥之名下)。可見靜安先生對詞於婦人之手的垂青。然而,《人間詞話》卻偏偏漏了婦人李清照。何故何此!

誰解此問?

推薦閱讀:

林青霞《窗里窗外》提及張國榮:寵愛張國榮
朱鎔基新書唯一提及港人 梁振英
總理兩度提及的「C2B」與炙手可熱的工業4.0到底啥關係?
香港熱議:張德江講話 首次沒有提及這個!

TAG:李清照 | 提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