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魏書生現象」 - 民主式教學 - 我知道教育,老師學生的幸福教育 -

我看「魏書生現象」 陸愛民 最近,幾大教育網站都在議論魏書生的問題,我在不同的論壇發表了一些想法,集中在這裡,希望能引起關於魏書生現象的思考與討論。 一、 說起魏書生,我覺得真正的悲哀在於沒有「與時俱進」! 當初,在語文教學界依然死氣沉沉,一切惟「大綱」「教材」轉的時候,他的那一套自然是先進的。我曾經說過:在80年代出名的那批名家中,還沒有一個人象他這樣以「顛覆傳統語文課堂教學」為特徵的改革。當然,他的體系、做法也有明顯的局限--一切圍著考試轉,但在那個時代,為了應試,人們都沉迷於題海之中時,他卻把「應試」放在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與習慣上,應該說是很先進很值得借鑒的。 但是,時代發展了,魏書生當官了--我們現在還沒當什麼大官就已經感到在教學業務的鑽研上力不從心了,何況當了大官的魏書生--固步自封了,他的理論、他的實踐,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停滯了!時代當然會無情地把他拋下!後來的風光,靠的是什麼,大家心知肚明…… 所以,我覺得談論魏書生,我們的心情是複雜的。 我們為他在80年代的創新而鼓舞,也為他的停滯而悲哀…… 現在出名的,或者正要出名的老師們,千萬記住魏書生的教訓,要真正做一個「與時俱進」的革新者,你才能永遠保持青春! 二、 對魏書生的教育思想,我們不應該脫離當時的歷史條件來評價。 當時的歷史背景是什麼呢?教材中心、教師中心等傳統的教學模式統治著學校。在這樣的背景下,魏書生的改革,對重新確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對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確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正如任何改革的實踐都有局限一樣,魏書生的教育思想自然也不會是十全十美的。這種局限的產生,也同樣離不開當時的環境。按照「與時俱進」的原則,根據現在的認識提出置疑,那是天經地義的事! 問題是:質疑,要找准要害。樓主提出的三個問題(指那個網站的首貼人提出的:1、魏書生的思想有餘,思考頗勤,但缺乏堅實的教育教學的系統理論,因而在指導教學實踐時難免捉襟見肘;2、魏書生語文教學改革的明顯局限是師生均被現成的教材牽著鼻子走,沒有發揮教學主體角色的作用。3、魏書生語文教學模式中的教學評價過於功利化。不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考察),我以為前兩個並不準確。 --對於教育理論,是不是一定要系統化?我是存疑的!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看起來也並沒有什麼系統,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當代最偉大的教育家之一。相反,我們身邊有多少看似「著作等身,系統嚴密」的理論家,又有多少實踐的老師們「賣他們的帳」? --至於魏書生要求「圍著教材轉」,我覺得並不公平。要麼我沒有真正吃透魏書生的精神?因為在我的印象里,魏書生是第一個敢於跳出教材的人!他不是要求「開學第一周就進行期末考試」么,如果「圍著教材轉」,會這樣嗎? --我以為,魏書生教育模式最大的問題是「應試功利色彩太濃」。這當然離不開當時的歷史背景。但這確實是需要加以改進的! 三、 1、何謂「理論」?我以為只要是能對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做出描述、解釋和推斷的,就是「理論」。至於「理論」是不是好,有沒有用,關鍵是要看它能在多大程度上能準確地對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人們司空見慣的現象做出描述、解釋和推斷。從這個意義上講,語文教學不是沒有「理論」,而是沒有人們在自然科學領域所見到的那種成體系的「理論」。這或許就是語文教學的理論的特點呢。至於一個人對生活中的問題、現象的描述、解釋、推斷是不是「學術的豐碑」,這不是作者本人或者是某些人在短時期內就能評價的。它需要時間、實踐的考驗。作為當代人,我們至多只能說:某某專著(理論),相比較而言,對某某問題、某某現象的描述、解釋和推斷比較準確一些而已。在人類歷史上,出現的洋洋洒洒的專著有多少,有多少在誕生之初就就被貼上「里程碑」「開山之作」的帽子,結果呢? 2、對於教材,我覺得還是應該抱著正確的態度。應該看到,一本教材編成,往往集中了多少人的精力、智力和學識,是多少人勞動的結晶,即使某教材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這也不奇怪,實事求是地指出就是了。我一向反對盲目的「對教材質疑」。特別是那些剛剛進入這個學習領域,對這個學習領域還知之不多的時候。這樣做,未必是正確的。記得「文革時期」,當時正是高舉造反大旗,懷疑一切,打倒一切,我記得甚至於還要到課文的插圖中去尋找所謂的反動罪證,現在看來是多麼的可笑。其實任何真正嚴肅的質疑、批判,都應該建立在對所涉及的領域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的。--這樣說,決不意味著對教材不能質疑、批評,而是要正確處理好接受與批判的關係,真正使我們的學生能學到東西的同時,養成批判的眼光。 四、 在我看來:有些帖子對魏書生的批評,猶如一個生活在計算機十分發達的時代的人,在那裡指責孔夫子教學生時為什麼不用計算機,為什麼不讓學生做微積分題目! 還是那句老話:一個時代的人,只能完成已經具備相應條件的歷史任務。我們可以討論在那個歷史條件下,這個人是不是可以做的更好,但不應該苛求他做在那個時代不可能做到的事。--所以,我還是建議:在討論一個歷史人物或歷史現象時,應該學點哲學。至少不應該充斥許多「對**,我是這樣認為的,所以,某某是錯的」這樣的說法。

推薦閱讀:

想學ZARA不容易,這個「中國學生」或死於17億庫存
留學生移民成功之路 申請父母探親篇
【30款學生早餐集錦(一)】
給學生聽的五個哲理故事---之一
班主任給學生的故事

TAG:教育 | 幸福 | 學生 | 現象 | 道教 | 教學 | 知道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