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02唯識三字經講話

  貳、唯識三字經講話  「唯識」的理論雖然是無量無邊,總括起來,不出境、行、果三個階段,所謂明唯識「境」、修唯識「行」、證唯識「果」是也。  《成唯識論》雖有十卷,其根本即世親菩薩之《唯識三十頌》。前廿四頌明唯識「相」,第二十五頌明唯識「性」,總為說「唯識境」。後五頌明唯識「位」,可分為二:前四頌說「唯識行」,最後一頌說「唯識果」。可見成《唯識論》,鴻文雖有十卷,其理論之程序乃明唯識之境、行、果而已。  湘武崗唐大圓居上,曾把「唯識」的道理用三個字一句的四句頌,一共造了八十五頌,叫做《唯識三字經》,文簡意深,余即依此而為初學講解。  唯識的道理雖然無量,如果把它綜括起來,不出五位,所謂:(1)自性唯識,(2)相應唯識,(3)所變唯識,(4)分位唯識,(5)實性唯識。若依次第排起來,就是:(1)心王,(2)心所有,(3)色,(4)不相應行,(5)無為。即所謂「五位唯識」、「五位百法」是也。頌云:「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個心所法,二十四種不相應,六種無為成百法。」我們應知道,佛教所說的「唯識論」和西學所講的「唯心論」是大大不同。西學唯心論不過是單單講的「前六識」的一部分,唯識不但是講「八識心王」,還講到了「心所法」、「色法」、「不相應法」以及「無為法」。總括來說「在識非無,離識非有」,這就是「唯」字的意義――但遮外境,不遣相應。現在把《三字經》的正文依次講解。  【人之初 性無記 非善惡 名藏識】  在五位唯識之中現在先講「心王」,心王之中先講「第八識」。這第八識有三個名,合我們凡聖分位上有三種位:(1)「阿賴耶識」,叫做「我愛執藏現行位」。(2)「毗播迦識」,叫做「善惡業果位」。(3)「阿陀那識」,叫做「相續執持位」。不過這三位的範圍廣狹不同,第一位最狹,單是凡夫有,不通聖人。第三位最廣,從凡夫至佛果皆有。第二位處中,除佛以外,凡夫、二乘、菩薩皆有。列表以說明之:  現在先講第一位:印度梵語叫做「阿賴耶」,翻成中國話,叫做「藏」,具有三個意義――一為能藏,二為所藏,三為執藏。  怎樣叫做「能藏」呢?這能藏的「藏」是「含藏」義。就是說,這阿賴耶識裡面含藏了許多「種子」;無論是有漏法、無漏法、心法、心所法、色法、善法、惡法,只要能夠生出現行果法的東西來,都是「種子」。沒有那一樣「種子」,不是藏在「阿賴耶識」裡面;因為它能含藏一切法的「種子」,所以叫做「能藏」。這能藏的名稱是對種子說的,即是持種義。  怎樣叫做「所藏」呢?這所藏的「藏」是要「覆藏」義,不是「含藏」義。這個意義我們研究唯識的人不能不注意一下,因為「含」是「包含」,「覆」是「蓋覆」,是「遮覆隱沒」的意思。就是說,這「阿賴耶識」被「前七識」現行雜染法所熏習,如人之衣服被香臭所熏,那末,香臭是「能熏」,衣服是「所熏」。「阿賴耶識」被「前七識」所熏,所以前七識是「能熏」的,阿賴耶識是「被熏」的;前七識為「能覆」,阿賴耶識是「所覆」,這是「所藏」的意義。  怎樣叫做「執藏」呢?這是簡單的稱呼,應當叫做「我愛執藏」。這是因為「第七末那識」的「見分」相應的我愛心所妄執「阿賴耶識」的「見分」,以為它是「常」,是「遍」,是「一」,是「主宰」,妄執為「我」,對於阿賴耶識妄生貪愛。「第七識」為「能執」,「阿賴耶識」是「被執」,所以叫做「我愛執藏」,這我愛執藏的名詞是對第七識被它所執而說的。  這三個藏的意義可譬如一個「婦女」對她的兒子說,她是叫做「母」;對她的母親說,她是叫做「女」;若對她的丈夫說,她就叫做「妻子」了。其實名稱雖有三個,而「本體」是沒有兩樣啊。「阿賴耶識」對種子說,叫做「能藏」;對前七識說,叫做「所藏」;若是對第七識說,那就叫做「執藏」了。約義有三名,約體是一個,圖示如左:   上面已經把第四句「名藏識」說明了,現在再談其「唯識的性質」是怎樣:它的性質不是單偏於「善」,也不是單偏於「惡」,是不善不惡的中庸性,在佛學的術語上叫做「無記」。無記的意思就是「無所記別」,不能記它是「純善」,亦不能記它是「純惡」。因為它在「因地」時候,善、惡都有熏習,所以不能偏記是那一種,要知道這個道理,和孟子所主張的「人之初,性本善」是大大不同啊。孟子所說的「性」是「本性」,和佛教所說的「佛性」是一樣,都是屬於「善」的,並不曾衝突。現在唯識家所說的「性」是「習性」,這習性是可以熏習「為善」,亦可以熏習「為惡」,可見是「無記」的「習性」,也正如告子用的譬喻說「如水可以使它東西兩流」的。因此就知道,我們最初來母親肚子里投胎的時候,它的「習性」不是「純善」,也不是「純惡」,是善惡夾雜的東西,所以「藏識」的性質是「無記」的  【一切種 皆攝藏 萬法本 善惡詳】  在佛教唯識學上說:宇宙萬有一切「現行」的「果法」,都有各各不同的「種子」;這許許多多的「種子」藏在什麼地方呢,統統都收攝藏在這「阿賴耶識」裡面。因此,我們就知道,這「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就是宇宙萬有事事物物的根本啊。這「阿賴耶識」本體的「性質」是屬於非「善」非「惡」的「無記性」,但是,裡面所藏的「種子」卻是善惡分明,詳詳細細、清清楚楚,一點也不會紊亂的。  【種發動 名現行 七轉識 依止生】  藏在「阿賴耶識」裡面各各不同的「種子」,如果一遇到機緣時,就從裡面擊發動作起來。例如「阿賴耶識」藏的是推廣佛教教育信念的善種子,遇到機緣就會發動去進行,這就是種子「現出行為」。又如教嬰兒學叫「媽媽」,此媽媽語音的印象落入嬰兒的「阿賴耶識」,然後嬰兒自己會叫「媽媽」了,這也是種子發動「現出行為」的淺例。故「現行」是仗「因」托「緣」而生的,如果是心王的種子,遇緣就現出心王的行為;若是心所的種子,遇緣就現出心所的行為,其餘約色法也是這樣。  第八的「阿賴耶識」叫做「根本識」,前七種識都叫做「轉識」。因為前七種識的「現行」都是從第八「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轉生起來的。並且前六識緣「境界」的時候,都是常常轉換的,或「善」或「惡」或「無記」,不是恆常專註一境。所以這前七識的「種子」都是依託止宿在第八識裡面,也都是從第八識所藏的「種子」生起來的。  【眼見色 耳聞聲 鼻嗅香 舌味萌】  現在來談談前七個識吧。第一是「眼識」,它是內依「眼根」,外緣顯、形、美、丑等「色塵」,在根和塵中間發生了一種分別的作用,這就叫做「眼識」。  第二是「耳識」,它是內依「耳根」,外緣執、受、動、靜等「聲塵」,在根和塵中間發生了一種分別的作用,這就叫做「耳識」。  第三是「鼻識」,它是內依「鼻根」,外緣香、臭、好、惡等「香塵」,在根和塵中間發生了分別的作用,這就叫做「鼻識」。  第四是「舌識」:它是內依「舌根」,外緣甜、苦、辛、酸等「味塵」,在根和塵中間發生了分別的作用,這就叫做「舌識」。  【身感觸 意知法 此六識 根塵挾】  第五是「身識」,它是內依「身根」,外緣冷、暖、痛、癢等「觸塵」,中間發生了分別的作用,這就叫做「身識」。  第六是「意識」,它是內依「第七識」的「意根」,所緣的是過去、現在、未來之「法塵」(影像),中間發生了分別的作用,這就叫做「意識」。  這裡我們要特別注意的,即「前五識」所依的是「色法」,五種「凈色根」。「第六意識」所依的是「心法」,是以「第七末那識」為根啊。  「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塵」就是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挾」就是這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和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而中間挾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萌」就是「生」的意思。  【塵為境 根能助 十八界 種各殊】  六塵是六識「所緣」之「境」,六根能夠助生「六識」。但六根不過是六識的「增上緣」,其實六根有六根的「種子」、六塵有六塵的「種子」,而六識也有六識的「種子」。這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的「種子」是各各不同的,切切不可把六根的「色法」,當做六識「心法」的種子,那是大錯特錯的。圖示如前。  【第七識 亦意根 名末那 我執深】  「第七識」梵語叫做「末那」,中國話叫做「意」。它的解釋叫做「思量」,「思」是「思慮」,「量」是「量度」。然而八個識都有思量,為甚麼單以第七識叫做「思量」呢?這是要加恆、審兩個字來簡別,「恆」是「恆常」,「審」是「審察」。列表以說明之:   「第七識」對自己的本身叫做「識」,若對「第六識」說,它又叫做「根」。因為「第七識」叫做「意」,「第六識」叫做「意識」――意思就是「意根之識」,所以第六識叫做「意識」。「第七識」是「持業」得名,意即識,如「藏識」。「第六識」是「依主」得名,意之識,如「眼識」。這是六、七兩個識,同中還有不同的地方。  第七識本來有十八個心所,但是它最貼身的就是四個「根本煩惱」――我痴、我見、我慢、我愛。「我痴」的意思是「無明」,計有二種――(1)相應無明,(2)不共無明。「相應無明」是同貪、瞋等相應,同時起的。「不共無明」是同貪、瞋等不相應孤獨起的,所以又分為兩種:①獨行不共無明,②恆行不共無明。「獨行不共」是同十種「小隨煩惱」各別而起,與「前六識」相應的。「恆行不共」是唯有同「第七識」相應,「前六識」是沒有的。然而為甚麼叫做「恆行」呢?「恆」是「恆常」,「行」是「現行」,因為同第七識相應的「無明」,無論你前六識是作善,作惡,乃至無記,它的「無明」都是「恆常現行」的;所以前六識有時雖然布施,持戒,作種種善事,但還不能忘相,起種種「我執」,這就是受了第七識的「恆行不共無明」的影響。我們平常說要破除「無明」,就是這個「恆行不共無明」。因為恆行不共無明一破除了,其餘同前六識相應的「不恆行無明」以及「獨行不共無明」自然會消滅。同前六識相應的「無明」為甚麼叫它是「不恆行」呢?因為前六識是善、惡、無記三性互起,前六識若是正在布施,持戒,行種種善事的時候,那時「無明」當然不起,因有間斷,所以叫做「不恆行」。但是,第七識的「無明」就不是這樣守規矩了,所以叫做「恆行」,這一點我們要特別的留心。  第七識因為有了「我痴」,所以就會生出「我見」及「我慢」同「我愛」,因為第七識戴了「無明見分」的眼鏡去觀察第八識的「見分」。本來不是一,它誤認是「一」,本來不是常,它誤認是「常」;本來不是遍,它誤認是「遍」;本來不是「主宰」,它誤認為有「主宰」。所以在「痴、見、慢、愛」每一個字上加一個「我」字,也就是這個意思。「我執」就是「我見」,因為有了「妄見」,故以非為是,執無為有,這種「我執」是根深蒂固,很難拔出的,所以叫做「深」。  【第八識 阿賴耶 能所藏 我愛者】  「第八識」梵語叫做「阿賴耶」,中國話叫做「藏」。約能藏一切法的「種子」方面說,即為「能藏」;約受前七識的「現行法」熏染方面說,即為「所藏」;約被七識執著為「我」的方面說,即為「我愛執藏」。一名三義在前面已經講過了,然阿賴耶的三藏要義重在「我愛執藏」,而凡夫所以為凡夫者亦在此。  【八為王 各自在 號心王 能主宰】  前面這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因為這八個識都是主人,各各能夠獨立自由自在去緣境界,所以稱呼他們是「心王」,這是因為它們各各都有「主權」和「宰判」的功能。下面就是說這些「心王」還有許多臣屬,叫做「心所」。  【王相應 有心所 五十一 種類伙】  「心所」又名「心所有法」,說明白一點,就是心王所有的東西。這「心所法」為甚麼又要叫做「相應」呢?這是因為各各同自己的「心王」共依一樣的「根」,同緣一樣的「境」,與心王工作同時,自己不能自由,要系屬心王,所以叫做「同心王相應」。那心所總共有五十一個,計分為六位:(1)遍行,(2)別境,(3)善,(4)根本煩惱,(5)隨煩惱,(6)不定。列表說明如左:  【初遍行 有五支 觸作意 受想思】  在六位心所之中「遍行」是居第一位,所以叫做「初」。這「遍行」 一共有五個心所:  (1)觸:什麼叫做「觸」呢?「觸」是「接觸」,就是說,這觸心所能夠令「根」同「境」兩相接觸起來,中間會發生「了別前境」的作用,這是「觸心所」的功用;又因根、境、識三法和合之後,才會得到「觸」的結果。  (2)作意:什麼叫做「作意」呢?「作意」即是「注意」與「留意」。例如「眠根」同一種「色境」接觸了之後,要認識清楚,非要很「注意」一下不可,不然的話,就會變成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了,這是作意在接觸了之後的功用。但有的時候作意在「觸心所」前面,這是「警覺心種」為性。意思就是說,作意的能力能夠令其餘的「心王」和「心所」都發動,這是作意在「觸心所」之前另一種功用。  (3)受:什麼叫做「受」呢?「受」是「領納」,例如根和境「接觸」過之後,又經過一番「注意」。這眼識「領納」色境,耳識「領納」聲境,……乃至意識「領納」法境,這是當然的事啊。  (4)想:甚麼叫做「想」呢?「想」是「想像」。且看它造字的形象,上面是個「相」字,下面是個「心」字。意思即是「前五識」分別過「五塵」的境界之後,這「想心所」就在那兒刻劃它的「影像」,這就是「想心所」的功用。  (5)思:什麼叫做「思」呢?「思」是「思慮」,就是在「心內動作」的行為。它的魄力最大,它能令「心王」和「其餘的心所」去作善或去作惡,好危險啊!我們對於這「思心所」的行動真要時時刻刻檢點它,如果一下子不留意,就會墮落到無底坑裡,不可收拾的地步哩。  上面這「觸」、「作意」、「受」、「想」、「思」五個心所為什麼叫做「遍行」呢?「遍」是「普遍」,「行」是「行動」,就是說這「五個心所」在「八識心王」、「三界九地」、「善惡無記」,乃至「過現未來」,都不能離開它們這五個心所。如左表說明之:  【次別境 亦五類 欲勝解 念定慧】  上面第一位的「遍行」講過丁,現在再來講第二位的「別境」,所以叫做「次」。這「別境」一共有五個心所:  (1)欲:什麼叫做「欲」呢?「欲」是「慾望」,也就是「希望」。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免不了一個「欲」;對於歡喜的境界欲「含」,不歡喜的境界欲「離」,……乃至希賢希聖,欲成佛果,這都是「欲心所」的功能。  (2)勝解:什麼叫做「勝解」呢?「勝」是「殊勝」,「解」是「見解」,就是見解殊勝,也就是深刻的了解。例如學佛的人對於佛學裡面的道理,得了深刻的了解,自然而然肯去做許多利人利己的善事,這就是「勝解」的功用。  (3)念:什麼叫做「念」呢?「念」是「憶念」。我們平日所見、所聞、所嗅、所嘗、所覺、所知到的事能夠「憶念不忘」,這就是「念心所」的功用。  (4)定:什麼叫做「定」呢?是「心專志一」。無論做那一件事,如果心不能專一,他的成績一定不能良好,所以這「定心所」在做事之中佔了很重要的位置。古雲「置心一處,無事不辦」,這就是「定心所」的功用。  (5)慧:什麼叫做「慧」呢?「慧」是「明白揀擇」。本來這「慧心所」是屬於中庸的無記性,但是,如果同「十一個善心所」相應,那就屬於「善慧」,若一是同「二十六個煩惱心所」相應,那就叫做「惡慧」了。還有世間慧、出世慧、有漏慧、無漏慧、小乘慧、大乘慧、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加行慧、根本慧、後得慧這許許多多的差別,我們須要了解得清清楚楚才好。  上面這「欲」、「勝解」、「念」、「定」、「慧」五個心所,為甚麼叫做「別境」呢?因為「欲」所緣的是所樂境,「勝解」所緣的是決定境,「念」所緣的是曾習境,「定」所緣的是在「所觀境」上專心注一,「慧」是在「所觀境」上揀擇善惡。因為它們五種是各別緣境,所以叫做「別境」;又因它們不普遍於八識心王,所以不是「遍行」。如左表說明之。   【善心所 共十一 信為首 繼慚愧】  我們如果不研究「唯識」,以為作善作惡都是「心」,那裡知道作善有「善心所」,作惡有噁心所呢?在唯識學上把「善心所」總計起來,分為十一種:  (1)信:什麼叫做「信」呢?「信」是要「信仰」,沒有絲毫的狐疑。信宇宙萬有具足實事實理,信佛法僧三寶功德甚深廣大,信善惡因果的能力甚大。信之本體清凈,又能令一切善法清凈,如清水珠自凈凈物,所以佛經上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對於一個人要知道有善根沒有善根,那是要看他有信心沒有信心為判斷,可見這「信」字的關係何等重大啊!  (2)慚:什麼叫做「慚」呢?「慚」是「慚恥」,自己想:我是這樣一個有資格的人,更信奉這樣一種正大的教,怎樣可以做恥不若人的事?這就叫做「慚」。  (3)愧:什麼叫做「愧」呢?「愧」是「抱愧」,自己想:如果我做了不道德的事,輕則被人辱罵,重則受法律的處罰,以及喪身失命。由此不敢為非作歹,這就叫做「愧」。所以「慚」是怕對不住自己,「愧」是怕對不住別人,都是「羞恥」為「性」。  【無貪等 三根聚 勤輕安 不放逸】  在「慚」和「愧」之後再來談談三種善根,就是「無貪」、「無瞋」、「無痴」。  (4)無貪:什麼叫做「無貪」呢?「貪」是「慳貪」。就是對於三界所有的葯報以及三界有漏的善因,知道都是無常變壞,有漏不凈之物,無所耽著愛戀,故名「無貪」。  (5)無瞋:什麼叫做「無瞋」呢?「瞋」是「瞋恚」。就是對於三界所有一切苦果以及所有一切苦具,地獄有刀山劍樹及鑊湯爐炭之苦,餓鬼有饑渴之苦,畜生有宰割鞭撻勞役之苦,修羅有鬥爭之苦,總之欲界有「苦苦」色界有「壞苦」,無色界有「行苦」;為度眾生,行菩薩道,雖受眾苦,而能忍受,故名「無瞋」。  (6)無痴:什麼叫做「無痴」呢?「痴」是「愚痴」。無痴就是有智,對一切事理都能明了透澈,毫無錯謬,故名「無痴」。一切善法由此三法而生,故名為「根」。  (7)勤:什麼叫做「勤」呢?「勤」即「精進」。精而不雜,進而不退,就是對於一切善法努力去修,對於一切惡法努力去斷,能夠努力修善斷惡,故名為「精進」。  (8)輕安:什麼叫做「輕安」呢?「輕」是「輕快」,「安」是「安樂」。怎樣能夠得到輕安呢?那是要斷除了貪瞋痴等一切的煩惱粗重。老實說,欲界的眾生要得到「輕安」,是很不容易。  (9)不放逸:什麼叫做「不放逸」呢?「放」是「放蕩」,「逸」是「縱逸」。人若放逸,就是對於貪瞋痴的三毒,不加節制,任性所為,肆無忌憚。不放逸剛剛相反,它是以「三善根」及「精進」為體,有防惡修善的功能,故名為「不放逸」。  【行蘊舍 非舍受 及不害 無瞋有】  (10)行舍:什麼叫做「行舍」呢?「行」是「修行」,「舍」是「捨棄」。就是說,修行的人應當捨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以及法相、非法相。好像行路一樣,如果不肯捨棄已進的一步,那末即難再向前一步,怎樣能達到你的究竟圓滿目的呢?所以「行舍」是屬於「善性」,簡別不是「受蘊」中的「舍受」,那是「無記性」啊。  (11)不害:什麼叫做「不害」呢?「害」是「損害」,例如損害他人的生命以及名譽和財產,這都是因為起了瞋心,而後才會惱害有情。所以要做到「不害」,那便先要「無瞋」。  上面十一種「善心所」講過了,以下再來談談「煩惱心所」。  【根本惑 六可辨 貪瞋痴 慢疑見】  「惑」是「迷惑」,就是「煩惱」的異名。計分兩種,一是「根本煩惱」,二是「隨煩惱」。「根本煩惱」的心所計有六個:  (1)貪:什麼叫做「貪」呢?「貪」是「慳貪」。對於財法不肯惠施於人,和「無貪」相反。  (2)瞋:什麼叫做「瞋」呢?「瞋」是「瞋恚」。對於種種逆境不能忍受,和「無瞋」相反。  (3)痴:什麼叫做「痴」呢?「痴」是「愚痴」。對於一切事理不能明白,和「無痴」相反。  (4)慢:什麼叫做「慢」呢?「慢」是「高慢」,看人家不起。無論是不如我的人或超過我的人,乃至同我程度相等的人,我都是輕慢於他,這就叫做「慢」。  (5)疑:什麼叫做「疑」呢?「疑」是「不信」。對於三寶功德、善惡業力乃至世間一切實事實理,不能深信了解,故名為「疑」。  (6)不正見:「見」,不能說它一定是不對的;有「正」有「不正」,現在所說的是「不正見」。什麼叫做「不正見」呢?可分為五――①薩迦耶見,②邊執見,③邪見,④見取見,⑤戒禁取見。  ①薩迦耶見:甚麼叫做「薩迦耶見」呢?「薩迦耶」是梵語,華言為「身」或為「我」,合之為「我見」或為「身見」。《廣五蘊論》云:「薩」是敗壞義,「迦耶」是和合積聚義,意思就是說,這「五蘊」同「四大」的和合積聚之身本來是無常敗壞之物,而執之為「一」,為「常」,為「遍」,為有一實在之「主宰」,故名為「我見」。  ②邊執見:什麼叫做「邊執見」呢?「邊」是「邊鄙」或「邊陋」,就是知見鄙陋。或執此身為「常」,或執此身為「斷」;「常」是「恆常」,「斷」是「斷滅」。執常見者以為人永世世為人,畜永世世為畜,貧賤富貴恆常不變,毫無善惡因果可說。執斷見者以為人死一滅永滅,無有生死輪迴升沉之事。果然如是,則作善何為?作惡何畏?壞人心術,莫此為甚!故名為「邊見」。  ③邪見:什麼叫做「邪見」呢?就是指我們常有知見不正,甚至毀滅倫常,撥無因果,誹謗聖賢,不信正法,這都叫做「邪見」。  ④見取見:甚麼叫做「見取見」呢?上面的「見」字就是指前面說的「我見、邊見、邪見」。「取」是「取著」,就是「執著」的意思;即是對於這種我見、邊見、邪見,認為是很對的,是超勝的,是最上的,深在「見」上取著,故又名「非果計果」。例如「無想天」或「非非想天」本來是外道所生的地方,不是正果,他執著以為是出世涅槃的無漏妙果,這就叫做「見取見」。  ⑤戒禁取見:甚麼叫做「戒禁取見」呢?「戒」就是戒止「殺、盜、淫、妄」之類,「禁」就是禁絕「飲酒、賭博、吸煙」之類。「持戒」和「守禁」本來是很好,為什麼反變為「不正見」呢?這是因為他的過患,壞在一個「取」字!「取」即無明「執著」,意思就是說,這種人雖然是持戒守禁,但是壞在他的知見不正,執著過甚。例如印度有一種外道,他們或持牛戒,或持狗戒,食草食糞,行種種無益苦行,故又名「非因計因」。本來不是出世的「正因」,他們執著以為是「最上」,是「殊勝」,是「微妙」,這就叫做「戒禁取見」。  以上「貪」、「瞋」、「痴」、「慢」、「疑」、「身」、「邊」、「邪」、「見」、「戒」這十種又叫做「十使」。前五名「五鈍使」,後五名「五利使」。「鈍」如刀背,「利」如刀口。這有兩種說法,一是前五較後五造業較「鈍」;又,斷的時候,要在「修道位」才斷,所以叫做「鈍」。二是後五較前五造業較「利」;又,斷的時候;在「見道位」時就可以頓斷,所以叫做「利」。  以上六種「根本煩惱」簡略講完了,以下來談談「隨煩惱」。  【隨煩惱 有二十 小中大 堪分別】  「根本煩惱」如樹之根,「隨煩惱」是隨從「根本煩惱」而生的,如樹之枝幹,計有「小隨煩惱」十個、「中隨煩惱」兩個、「大隨煩惱」八個,總共為二十個心所。  【忿恨覆 惱嫉慳 誑諂害 與憍並】  (1)忿:什麼叫做「忿」呢?「忿」是「忿怒」。就是一遇到不順意的事,脾氣就發起來,輕則用口罵人,重則用手打人,這就叫做「忿」,它是隨「瞋」心一分所攝的。  (2)恨:什麼叫做「恨」呢?「恨」是「懷恨」,也就是「怨恨」。如從前同人家相罵過了,相打過了,還不算數,又在心裡放不下,懷恨著,結怨「不舍」,這就叫做「恨」,它也是隨「瞋」心一分所攝的。  (3)覆:什麼叫做「覆」呢?「覆」是「覆藏」,也就是「遮覆」和「蓋覆」。這種人一方面要做惡事,一方面又怕人家知道,你看這種人愚痴不愚痴呢?這是因為怕人家知道他做了惡事,不信仰他,失掉了名譽和財利,這又是「貪」心,所以說「覆」是隨「貪痴」各一分所攝的。  (4)惱:什麼叫做「惱」呢?「惱」是「煩惱」,也就是「惱亂」和「惱害」,所謂心煩意亂,自惱惱人,它也是「瞋心所」一分所攝。  (5)嫉:什麼叫做「嫉」呢?「嫉」是「嫉妒」。或妒賢或妒能,或妒財或妒色,總言之,凡見他人盛事,不耐他榮。既是嫉妒,當然有「瞋」;為何嫉妒?這一定有「貪」,所以它是隨「貪瞋」各一分所攝。  (6)慳:什麼叫做「慳」呢?「慳」是「慳吝」。對於財法不肯惠施於人,慳吝不舍,它是屬於「貪」之一分。  (7)誑:什麼叫做「誑」呢?「誑」是「虛誑」。本無有德,假現有德,為求財利名譽,種種口是心非,故名為「誑」。  (8)諂:什麼叫做「諂」呢?「諂」是「諂媚」。本非真誠恭敬,為求他人稱讚,為求自身名利,假現承順,種種巧言令色,故名為「諂」。  (9)害:什麼叫做「害」呢?「害」是「惱害」。種種惱害有情,損害他人財產或名譽,乃至損害眾生的生命,使人身心不安,故名為「害」,它也是隨「瞋心所」一分所攝。  (10)憍:什麼叫做「憍」呢?「憍」是「驕傲」。說到驕傲,這個人必定有一種仗恃;或仗恃自己年輕色力強壯,相貌莊嚴,豪門富貴,族姓高大,聰明智慧。對於自己有一點好事,就以為了不起,這就叫做「憍」,它是以「慢心所」一分為體。  【此自類 各別起 小隨十 粗猛爾】  上面這十種煩惱為什麼要叫它們是「小隨煩惱」呢?因為這十種煩惱現起的時候,都是各起各的,並且它們的行相都是很粗猛,所以叫做「小隨」。  【無慚愧 自他辨 中隨寬 不善遍】  上面十種「小隨煩惱」大意講過了,以下再來談談兩個中隨煩惱:  (1)無慚:什麼叫做「無慚」呢?就是不顧自己人格和教法,甘心去做有罪惡的事;換句話說,也就是不怕對自己不住,即是不顧羞恥。  (2)無愧:什麼叫做「無愧」呢?就是不怕人家責罰和譏誚,甘心去做不道德的事;換句話說,也就是不怕對人家不住,亦是不顧羞恥。不過「無慚」是對自己說,「無愧」是對他人說,這就是「無慚」和「無愧」的區別。但是為什麼又要叫這兩個是「中隨煩惱」呢?這是因為它們的範圍比較前面十種「小隨煩惱」要寬得多啊。前面的小隨是「各別而起」,它們兩個是「自類俱起」,同時又是遍一切不善法,凡作一切惡事,都是無慚無愧的人,所以叫做「中」。  【始掉舉 昏不信 怠放逸 失念侵】  上面「小隨」和「中隨」都講過了,以下講的是「大隨煩惱」心所,一共有八個:  (1)掉舉:什麼叫做「掉舉」呢?就是「掉動」。心不寂靜,攀緣境界,浮躁不定,故名「掉舉」。  (2)昏:什麼叫做「昏」呢?就是「惛沉」。心緣境時,惛昧不清,障礙修觀,因為正在用功的時候,心太下沉,所以正觀難以現前,故名為「昏」。  (3)不信:什麼叫做「不信」呢?對於實事真理、三寶功德、善惡因果、化生有情等均皆懷疑,是根本煩惱之「疑心所」一分所攝,故名為「不信」。  (4)怠:什麼叫做「怠」呢?「怠」是「懈怠」。就是說,對於「善」的方面既不肯努力去「修」,對於「惡」的方面又不肯努力去「斷」,故名為「懈怠」。  (5)放逸:什麼叫做「放逸」呢?「放」是「放蕩」,「逸」是「縱逸」。就是說,對於貪、瞋、痴、怠四法上任性所為,不自克責,故名為「放逸」。  (6)失念:甚麼叫做「失念」呢?就是失了「正念」。並不是完全把心念都失掉了,不過是邪念多,正念少,故名為「失念」。  【及散亂 不正知 染心遍 八大隨】  (7)散亂:甚麼叫做「散亂」呢?「散」是「分散」,「亂」是「擾亂」。就是心不歸一,障礙修止,令心流蕩,故名為「散亂」。  (8)不正知:甚麼叫做「不正知」呢?就是知見不正。也就是邪知邪見,撥無因果,顛倒是非,故名為「不正知」。  以上從「掉舉」起,至「不正知」止,為甚麼要叫它們是「大隨」呢?因為不但「作惡」時,是有它們八個,就是「有覆無記」,也是不能離開了它們。要了解這個道理,先要明白一切法的「體性」,分為四種,一為「善性」,二為「不善性」,三為「有覆無記性」,四為「無覆無記性」。要知道小隨、中隨、大隨所以不同的地方,試看下錶自明。   【四不定 曰悔眠 共尋伺 善染兼】  心所五十一分為六位:(1)是「遍行」五,(2)是「別境」五,(3)是「善」十一,(4)是「根本煩惱」六,(5)是「隨煩惱」二十。這五位已經講過了,現在要講第(6)位四個「不定」心所:  ①悔:甚麼叫做「悔」呢?「悔」是「追悔」,就是懊悔從前所做過的「善事」或「惡事」。分為四種:  a.「事善,悔善」 例如一件事本來是善,他懊悔這樣一件好事,為甚麼早一點不去做呢?這是「事」固是「善」,「悔」亦是「善」。  b.「事惡,悔惡」 例如偷盜這件事本來是不善,他以為這容易得錢財,為甚麼不早幾年去做這討便宜又容易的勾當?這是「事」既是「惡」,「悔」亦是「惡」。  c.「事善,悔惡」 例如拿出許多錢去做救濟人群的事,本來是屬善,但後來又懊悔起來:「用了這許多冤枉錢啊!」這是「事」本是「善」,「悔」變作「惡」。  d.「事惡,悔善」 例如從前做了一件對人不住的壞事,後來良心發現,自己懊悔起來:「這樣不道德的事真不應該做啊!」這是「事」雖是「惡」,「悔」變作「善」。  以上c.d.兩條明明是善,一悔又變為惡;明明是惡,一悔又變為善,所以叫做「不定」。  ②眠:甚麼叫做「眠」呢?「眠」是要「睡眠」。若為休息而眠,調理身心,勤修善法,這是屬於「善」;設若是懶惰懈怠,不知精進,這是屬於「惡」。所以「睡眠」也是屬於「不定」。  ③尋:甚麼叫做「尋」呢?「尋」是「尋求」,是粗的分別。  ④伺:甚麼叫做「伺」呢?「伺」是「伺察」,是細的分別。  「尋」和「伺」其實都是心內「思惟」的作用,不過粗細不同罷了。如果是尋伺「善法」,當然屬於「善」;設若是尋伺「惡法」,那是屬於「惡」,所以「尋」和「伺」均是屬於「不定」。  【唯識言 攝心所 各四分 顯量果】  在佛學上說到「唯識」這一句話,不但是八個識的「心王」,就是同心王相應的「心所」也都包括在裡面。「心所」是簡省語,說完全一點,應當叫做「心所有法」,意思就是心王所有的東西。古人以「心王」為「君」,以「心所」為「臣」,又如同「主」「仆」一樣。在「心王」和「心所」中它們的意義又分為四,一為「相分」,二為「見分」,三為「自證分」,四為「證自證分」。為甚麼要說這「四分」呢?這是因為要顯示有「量果」的關係。  我現在想把「相分」和「量果」先提出來說明一下:  什麼叫做「相分」呢?「分」是「一分」,「相分」即是識之全體中的一部分。「相」字和「像」字有時可以通用,例如相片又名肖像,可見「相分」就是「影像」。這「影像」是由甚麼地方來的呢?當然是由「形相」而來的,例如沒有一個人的形相在這裡,那燈光以及太陽底下怎樣會有影子呢?但是你切切不要誤會,把「影子」就當「形相」!這影子和形相是「一」嗎?不是的;是「異」嗎?不是的。這個道理可以說個譬喻來證明,譬如照相,先要有一個人或一件物的本質,然後在照相機裡面現出一個人或一件物的影像。由此我們就知道,離開了外面本質的人物,固然是不能現影;但是仔細研究起來,如果沒有裡面藥水的玻璃,恐怕也是照不出影像來吧?  在「唯識學」上說起來,我們眼識所見的色、耳識所聞的聲、鼻識所嗅的香、舌識所嘗的味、身識所覺的冷暖痛癢,都是托第八阿賴耶識所變的「相分」為本質,然後又在眼識上再變出一重「相分」(影像)為自己眼識「見分」去緣。所以唯識家有一句口號,叫做「自變自緣」,意思就是說,眼識自己變的「相分」由眼識自己的「見分」去緣,無論怎樣,眼識決不能緣外面的「本質色」,但緣自己所變的「相分色」。其實「本質色」也是第八阿賴耶識親變的「相分」,何嘗有心外之實法?這個道理在唯識學上佔了很重要的理論,否則,「心外無法」與「萬法唯識」的道理也就不能成立了,我們研究唯識學的人是必須正確了解這一點的。  什麼叫做「量果」呢?一說到「量」,就有三種分別,一為「所量」,二為「能量」,三為「量果」。例如以尺量布,布是「所量」,尺是「能量」;量過了之後,能夠知道幾尺幾寸,這就是「量果」,意思就是量過了之後,所得的結果絲毫不致錯誤,這就叫做「量果」。又如以秤量米,米為「所量」,秤為「能量」,秤過了之後,能夠知道幾斤幾兩,這也叫做「量果」。如果能夠把這「量果」的意義明了之後,那末這「四分」的道理亦就迎刃而解了。試看下錶: 甲 (1)相分…………所量(2)見分…………能量(3)自證分………量果乙 (1)見分…………所量(2)自證分………能量(3)證自證分……量果丙 (1)自證分………所量(2)證自證分……能量(3)自證分………量果丁 (1)證自證分……所量(2)自證分………能量(3)證自證分……量果   我們把上面這四個表仔細研究了之後,就得到下面的結論:   (1)「相分」只可做「所量」,「能量」尚且不可做,那「量果」是更不能做的了。   (2)「見分」雖然可以做「能量」,但是不能做「量果」,因為它有時候是靠不住,是「非量」。   (3)「自證分」和「證自證分」不但能做「能量」,並且可以做「量果」,因為都是內分的「現量」。   (4)「自證分」和「證自證分」可以互相為「能量」,又可以互相為「量果」。所以有「四分」就夠了,用不著第五分、第六分、……決不會犯無窮之過。   (5)設若只用甲表,乙、丙、丁三個表不用的話,那末「證自證分」也用不著建立了。所以說,建立「證自證分」的意趣,是因為要顯示有「量果」的原因啊。   【能分別 名見分 如明鏡 能鑒形】   「四分」之中現在先講「見分」,甚麼叫做「見分」呢?「見」就是「分別」的意思;能夠分別,所以叫做「見分」。這個意思你如果再不懂,我可以說個譬喻給你聽。譬如一面很光明的「鏡子」,能夠鑒照我們的形像,故「見分」即同鏡照時能夠分別一切境界,是一樣的。   【所分別 相分起 似人影 生鏡里】   上面是講的「見分」,現存來講「相分」。能分別的既是「見分」,那末所分別的當然是「相分」。「所分別」在普通人叫做「被分別」,也就是一切境界。這「相分」好像什麼呢?好像人的「影像」顯在鏡子里一樣。   【相見依 名自證 若鏡體 光影映】   「相分」和「見分」它們都是「識體」所變的功用,那末是依託什麼東西呢?它是依託識之「自體」。既是「自體」,為何又叫「自證」呢?這是因為「見分」去緣「相分」的時候,而識之「自體」又去證明「見分」之不謬,所以又叫做「自證分」。這「自證分」好像鏡子的「玻璃體」一樣,鏡光和鏡影都從它映現出來,故「見」「相」二分從「自證分」映現出來,也是這樣。   【證自證 喻鏡背 自證依 善分配】  在前面已經說過了,「證自證分」是因為它能夠證明「自證分」的關係,所以建立這個名稱;它的譬喻,好像「鏡背」一樣。這四分的分配:  (1)相分――如鏡影――又如布  (2)見分――如鏡光――又如尺  (3)自證分――如鏡面――又如手  (4)證自證分――如鏡背――又如身   【三與四 又互證 故能去 無窮病】  第二「見分」只能緣第一「相分」,而不能證明「證自證分」,因為「見分」通於「三量」,有時是「非量」(誤解)。至煙第三的「自證分」和第四的「證自證分」,不但可以「互緣」,並且可以「互證」;一則因為是「識體」,二則因為是「現量」。這樣不但是不會缺少「量果」,並且也不會犯「無窮」的毛病,只要四分就夠了,用不著第五、第六分、……也就是這原因。   【山河大 微塵細 皆識變 如幻戲】  最大的莫過於「山河」,最細的莫過於「微塵」。無論「大」的「山河」、「細」的「微塵」,在唯識家講起來,一切「六塵」的「境界」都是我們「自識所變」;離開自心之外,無有一法可得。好像「幻戲」所變的東西一樣,都是從「幻術」所變出來的,那裡有一點實在的呢?   【人不知 執寔我 與寔法 道已左】  我執有兩種,一是「人我執」,二是「法我執」。執這個「五陰」的身,是人,是一,是常,是遍,是主宰,這叫做「人我執」。執這個「四大」的物,是恆常不變,是有性可持,是有法可軌,這叫做「法我執」。一切凡夫不知道一切「有為法」,都是「空間上」的「和合假」同「時間上」的「相續假」,那裡有一個實在的東西呢?所以對於唯識學上的道理大相反左,平常所謂「傍門左道」,也就是這個意思。   【生煩惱 及所知 二障起 佛性迷】  二障就是「煩惱障」和「所知障」。什麼是「煩惱障」呢?就是一切「根本煩惱」和「隨煩惱」,它的本身就是「染污」,又能染污它法,所謂自害害他,故叫做「煩惱障」。什麼是「所知障」呢?「所知」原屬於境,本不是障,平常說:「煩惱即是障,自障又障他;所知不是障,被障障所知。」不過因為「劣慧」的緣故,對於所知的境界不能完全明了,故叫做「所知障」。「煩惱障」以「染污」為體,「所知障」以「劣慧」為體。在《俱舍論》上有如左的表式說明。   因此二障一起,就把清凈的佛性迷昧了光明。要把生死的「煩惱障」破除了,才能夠證明「真解脫」;要把礙解的「所知障」破除了,才能夠得「大菩提」。  【真覺者 佛菩薩 說唯識 破我法】  由此對於宇宙萬有、根身器界,了知如幻如化,毫無實我實法可得!這是甚麼人呢?就是諸佛。菩薩也能夠隨各位功行的淺深,證到少分;他們不但自己能夠覺悟,並且說經造論,開示「心外無法」唯識的教理,使執迷我法的「凡夫」、愚法的「二乘」破除「我執」和「法執」,能夠真實證到自由自在的境界。  【識種子 遍法界 待聚緣 現行快】  在唯識學上講起來,只要是「有為法」,無論是「心法」、「心所法」、「色法」,有現行的東西,必定有它的「種子」。可見現象界是遍一切法,種子也是普遍一切法;換句話說,沒有「種子」,怎樣有「現行」呢?但是須具「四緣」――(1)因緣,(2)所緣緣,(3)等無間緣,(4)增上緣。  【種生現 名因緣 見取相 所緣緣】  甚麼叫做「因緣」呢?其意義有三,列表以明之。   最要注意的就是這裡所講的「種子」,不是講的外面「豆種」和「菜種」等等,是講的「阿賴耶識」裡面所含藏的「內種」。因為豆麥等種子的本身還是由其它的豆麥「現行」所生,不能算是「真因緣」,只可算是要「增上緣」罷了。「阿賴耶識」裡面所藏一切法各不同的「種子」,才算是一切法的「親因緣」,這是我們研究唯識學的人,先要弄個清楚。  甚麼叫做「所緣緣」呢?「所緣」是「境」,「能緣」是「心」,「能緣的心」離了「所緣的境」,是生不起來的。所以說,所緣的境是能緣的心之「緣」,這「所緣緣」是單屬心王心所一方面所有的。至於「色法」,因為它自己的本身就沒有能緣的作用,所以也就用不著所緣緣了。所以說,八個識的心王和心所的「見分」去取各各自己的「相分」(影像色,不是本質色),才可以叫做「所緣緣」。  【剎那續 念生滅 平等緣 無間隔】  甚麼叫做「等無間緣」呢?就是說,凡是心王所有緣慮的東西都是「剎那相續」。「念念生滅」,「前念」和「後念」是平等平等,在前後念的中間,不論它的時間是暫是久,只要沒有其他的東西隔斷,那怕就是無想天的五百大劫以及非非想天的八萬四千大劫,也是「前後相引」的。「心王心所」是有緣慮的東西,才有「等無間緣」,至於「色法」則沒有「等無間緣」。  「剎那」是佛學上所說「最短的時間」,譬如用最利的刀刃,一刀透過了九百張紙為一彈指,而每張紙都有刀口經過,名「一剎那」,而每一剎那又有「九百生滅」――「心念」,這正表示「生減心」是最迅速的。  【此三餘 緣增上 順或違 俱無障】  「此三」就是指上面「因緣」、「所緣緣」、「等無間緣」。「余」是指除此三緣之餘,還有一個叫做「增上緣」。「此三」與「余」即是說的四種緣。  甚麼叫做「增上緣」呢?就是這一法生起,由那一法幫助的緣才能令它加增向上,這就叫做「增上緣」。但「增上緣」又有「順」和「逆」兩種,例如別人幫助我們成功了一件事,這叫做「順增上緣」。若是頑皮的兒子受了父母的呵罵,懶惰的學生受了先生的警誡,為非作歹的人受了政府的處罰或社會上的非議;使這些人回頭改過,這些都是逆的增上緣。因為受了呵罵、警誡、處罰和非議,然後才能使他增上其意志,提高其人格,所以叫做「逆增上緣」。無論是「順」或「逆」,都是幫助其增長而不會障礙它的發展的。  【離名種 現前取 是現量 無計度】  前面說的是「緣」,現在要講到「量」了。「量」有三種,一是「現量」,二是「比量」,三是「非量」。現在先講「現量」,怎樣叫做「現量」呢?「現」又有三種意義:(1)現在,(2)現有,(3)現顯。怎樣叫做「現在」呢?就是簡別不是「過去」和「未來」。怎樣叫做「現有」呢?就是簡別不是「沒有」,例如其人雖屬現代人物,但此刻不在這裡。怎樣叫做「現顯」呢?就是簡別不是「隱覆」,例如某物雖屬現在和現有,但被它物所「覆蔽」。要具足「現在」與「現有」和「現顯」,沓要是「現前直覺」,猶如明鏡,一照便現,不假絲毫「作意」和「計度」,更要離開「名字」及「種類」的分別,這才可以叫做真正的「現量」。  【藉眾相 觀其義 由比度 量乃遂】  上面講的是「現量」,現在再講「比量」。怎樣叫做「比量」呢?例如看見煙的相,就知道有火的義;看見門外有牛角,就知道有牛的義;看見有生,知道它有死的義。都是由心裡去「比度」,然後才能夠知道,這就叫做「比量」。  【現比謬 量為非 此三量 能緣依】  「現量」和「比量」都講過了,現在來講「非量」。怎樣叫做「非量」呢?就是「現量」和「比量」錯了——不是真正的直覺,帶了思量卜度的心,這就是「錯現量」;指鹿為馬,以霧當煙,以所作性為常,這都是「錯比量」,總名叫做「非量」。上面這「現量」、「比量」、「非量」無論它是「正確」或「錯謬」,這都是「能緣心識的所依」,因為心王心所的內二分和「見分」為「能量」,而「相分」才算完全的「所量」,所以說,這「三量」都是能緣的依託了。  【後有量 曰聖言 佛親證 更宜遵】  上面只說三量,在「三量」之外再加上一個「聖言量」。怎樣叫做「聖言量」呢?「聖言」就是諸佛和菩薩所說的話。因為諸佛菩薩所說的話都是「正確」的,所以又叫做「正言量」。不像我們凡夫用煩惱染污的「識心」去分別,佛菩薩是用「根本智」和「後得智」親證一切「法性」與「法相」,絲毫不會錯謬,故更應當遵守。  【識所緣 有三境 不仗質 名獨影】  前面講的是「能量的心」,現在要講的是「所緣的境」。「境」有三種,一是「性境」,二是「帶質境」,三是「獨影境」。  怎樣叫做「獨影境」呢?其境有兩種,一是「無質獨影」,二是「有質獨影」。  【緣兔角 本來無 隨意變 影自孤】  怎樣叫做「無質獨影」呢?例如兔子本來沒有角,完全由我們自己的意識想念分別出來的,這個兔角的影子豈不是孤獨生起的嗎?  【緣無為 或有質 彼不生 仍非實】  怎樣叫做「有質獨影」呢?這好像托真如等「無為」的名言,來變起「真如」的獨影。但「真如」是不生不滅的東西,雖然說是「托質」,其實還是「假法」,所以說,還不是實有的。  【帶質境 亦分二 皆仗賞 真與似】  怎樣叫做「帶質境」呢?其境亦有兩種,一是「真帶質」,二是「似帶質」。怎樣叫做「真帶質」呢?頌云:「以心緣心真帶質,中間相分兩頭生。」例如第七識的「見分」去緣第八識「見分」,中間挾生出一個「我相」,這「我相」是七八兩個識的「見分」兩頭生出的,所以叫做「真帶質」。  怎樣叫做「似帶質」呢?頌云:「以心緣色似帶質,中間相分一頭生。」例如第六識的「見分」去緣一切「色法」,這個色法的「相分」(影像)是從第六「見分」一頭變出來的;因為「色法」是無知的東西,它本身是會變的,所以叫做「似帶質」。總而言之,無論是「真帶質」或「似帶質」,都是要「托質」而起――或托「心質」,或托「色質」,不能孤獨生起的,所以叫做「帶質境」。  【真帶質 心緣心 中間相 兩頭森】  這是說明:「真帶質」的原因。「森」就是「生」字的意義。  【似帶質 心緣色 相從見 一頭得】  這是說明「似帶質」的原因。在這裡先要知道「相分」的定義是如何呢?「相」是「影像」,譬如人在燈光底下,牆壁上現出了一個人的「影像」出來,這「影像」當然離開了人的形容,是決定沒有的。由此我們知道唯識學上說的宇宙萬有、森羅萬象,都是我們自己各人心識所現的「影像」;設若離開了吾人的「心識」,也就沒有宇宙萬有的「影像」了。明白了這個道理,方知「心外無法」、「萬法唯識」的主張,是正確至當的。  【性境生 從寔種 既寔體 亦寔用】  「獨影境」和「帶質境」已經講過了,現在再來講「性境」。怎樣叫做「性境」呢?他說是從「實在」的「種子」生來的。種子的「體性」既是「實有」,那末,它的「功用」也是「實在」的。「性境」怎樣叫它是「實境」呢?例如眼見花,花有花種子,其餘的色聲香味觸法都是各有各的種子,在前面「十八界,種各殊」已說過了,一切「有為生滅法」只要它能夠生起「現行」來的東西,都是有「實體」和實用:如見色聞聲時,只要它還沒有分別名言和種類以前,都可以叫作「性境」。  【前五識 初剎那 緣性境 俱不差】  眼耳鼻舌身「前五識」緣色聲香味觸「五塵」的時候,只要最初一剎那沒有起隨念和計度分別以前,唯有前五識的「自性分別」;「心」正緣「境」的當兒,絲毫沒有異解,這也是「性境」。  【緣生法 依他起 如幻現 無自體】  現在來談談三自性:一是「依他起自性」,二是「遍計所執自性」,三是「圓成實自性」。怎樣叫做「依他起自性」呢?依他的「他」字,可以說每一法「現行」的時候,必定依賴其他一切各種的幫助,才會成功,就是「眾緣促成」的意義。這樣我們就可知道,凡是由「眾緣」所生起的東西,都可叫做「依他起」。既然是「依他起」,那末,所現的東西當然是如「幻」如「化」,那裡有什麼「真實的體相」可得呢?  【執實有 成遍計 所執妄 性亦偽】  怎樣叫做「遍計所執自性」呢?這是因為一班,不明白一切有為的「生滅法」,不過是仗「因」托「緣」的「幻相」。他執著有「實我」和「實法」,沒有一刻,沒有一處,沒有一事一物不執著;可以說處處執著,事事執著,所以叫做「周遍訐度」。例如烏龜本來是沒有毛,他執著說:「一定有毛啊!」兔子本來是沒有角,他執著說:「一定有角啊!」這「五蘊」和合的「假我」、「四大」和合的「假法」本來是「緣生」的「假物」,他偏偏要執著是有「實我」和「實法」。這所執的「我」和「法」,豈不是顛倒虛假嗎?「我」和「法」的體性那裡有真實呢?豈不是完全的幻妄嗎?  【從依他 去計執 名圓成 自性寔】  怎樣叫做「圓成實性」呢?「圓」是「圓滿」,「成」是「成就」,「實」是「真實」,「性」是「體性」,合言之,就是「圓滿成就真實的體性」,也就是「真如法性」。這「真如法性」要怎樣才能夠顯現呢?要在眾緣「依他起」法上,悟達了「緣生性空」,除去了「遍計所執」的實我實法之「妄執」,這才叫做「圓成實性」。  這「三自性」的道理有一個最好的譬喻,譬如做戲,這做戲的人是由於化裝、服飾、道具、燈光、布景等,以及表演時各種的舉動,實是眾緣所成,這就喻如「依他起自性」。然而有一般迷人,執著這人一定是劉備,那人一定是關公,這個是張飛,那個是孔明,是實在不可改移的人物,這就喻如「遍計所執自性」。若能夠悟到這一切的人物,不過是依各種的化裝不同,來作假現的幻相,那裡是當時本有的人物呢?這就喻如「圓成實性」。  由此我們就知道,迷了「依他起」,執為「實我實法」,這就叫做「遍計所執」。悟了「依他起」,知道「緣生性空」,這就叫做「圓成實」。可見這「遍計執」和「圓成實」,不過同在一個「依他起」上生了「迷」或「悟」而來鑒別罷了。  【依三性 立三無 相無性 遍計虛】  上面講的「三自性」,現在來講「三無性」。怎樣叫做「三無性」呢?一是「相無性」,二是「生無性」,三是「勝義無性」。怎樣叫做「相無性」呢?「相」就是宇宙萬有、根身器界一切的「相狀」和「義相」,知道它們都是「假相」,如「幻」如「化」,毫無真實可言,這是指的前面所說的「遍計所執」而言。  【由依他 生無性 勝義無 圓成應】  怎樣叫做「生無性」呢?就是說,凡是一切「有為法」,都是從「眾緣所生」既是從「眾緣所生」,那末,離開了「眾緣」,有沒有一個固定不改的「自性」呢?當然是沒有啊,所以叫做「生無性」,這是指前面說的「依他起」而言。  怎樣叫做「勝義無性」呢?「勝義」就是殊勝的義理――「真如性」。如果能夠在「依他起」上,離開了「遍計所執」,這就叫做「勝義無性」,也就是指的前面的「圓成實性」而言。  【此諸佛 密意說 因執有 空對治】  上面所說的「三無性」的道理乃是十方諸佛秘密的意趣,試問諸佛為什麼要說這「三無性」的道理呢?就是因為一類眾生執著有「實我實法」。執有「實我」,所以就會有「煩惱障」而不能了脫生死,障大涅槃;執有「實法」,所以就會有「所知障」而不能得大智慧,障大菩提。  既有二執,佛說二空(我空、法空)來對治二執,所以說這「三無性」。其實在佛教真理上講起來,不是偏空,也不是偏有,那才是「中道」的正理。所以說,這三無性的「空」義乃是「方便」,不是「究竟」,所以叫做「密意」,也就是「不了義」之談。要是「究竟了義」的話,那偏計是「無」,依他起是「世俗有」,圓成實是「勝義有」,才算是真正的「中道」。  【或不了 復空執 救惡取 說唯識】  試問佛菩薩為什麼要說「唯識」的教義呢?這是因為一班智慧淺薄的人,不明「法性本空」的「真義」。他聽了「三無性」的「密義」,以為「十法界」的「迷悟因果」都是沒有,對於「真空」的「道理」不會善用,所以叫做「惡取」,亦即是撥無因果的「惡取空」。  【唯識學 廣依他 非空有 極到家】  「惡取空」的毛病有什麼葯去醫嗎?有!有!有!就是「唯識」啊!因為「唯識學」的內容是非「空」非「有」的主張,在「遍計所執」方面固然說它是「無」,至於「依他起」的「俗諦」和「圓成實」的「真諦」,那就不能也說它是「無」。不然的話,佛果的「二智」(後得智和根本智)就會變成沒有對象了。所以說,非空非有中道的「唯識學」不但沒有絲毫的危險,如果真能夠如法修行,實實在在能證無上菩提??槃的大果,你看到家不到家呢?  【最勝法 說在先 大方廣 佛華嚴】  現在要講到「唯識學」的依據了。平常說,唯識學所依據的有六經、十一論。「六經」:(1)《大方廣佛華嚴經》、(2)《解深密經》、(3)《楞伽經》、(4)《密嚴經》、(5)《如來出現功德莊嚴經》、(6)《大乘阿毗達摩經》。「十一論」:(1)《瑜伽師地論》、(2)《大乘百法明門論》、(3)《大乘五蘊論》、(4)《顯揚聖教論》、(5)《攝大乘論》、(6)《雜集論》、(7)《辨中邊論》、(8)《二十唯識論》、(9)《三十唯識論》、(10)《大乘莊嚴論》、(11)《分別瑜伽論》。現在先講《大方廣佛華嚴經》,在中國的譯本有三種:  (1)《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唐實叉難陀譯  (2)《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晉佛陀跋陀羅譯  (3)《普賢菩薩行願品》四十卷,唐般若譯  其餘同類別譯的單行本還有幾種,請看華嚴部便知。這《華嚴經》是釋尊最初在菩提樹下成佛之後,同一班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以及等覺菩薩,四十一位分證法身的菩薩,所說佛自己親證的法門。經云:「三界所有法,唯是一心作。」所以《華嚴經》是佛法中最殊勝的法門,世尊最初成道所說。  【解深密 入楞伽 並密嚴 四來華】  除了《華嚴經》之外,還有一部《解深密經》,中國現有五種譯本:  (1)《解深密經》五卷,唐玄奘譯  (2)《深密解脫經》五卷,元魏菩提留支譯  (3)《佛說解節經》一卷,陳真諦譯  (4)《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一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  (5)《相續解脫如來作隨順處了義經》  這五種譯本以玄奘法師所譯的文義最精。唯識學雖然是依據六經十一論,但以《解深密經》為最根本。所以研究唯識學的人,最好是把《解深密經》去精熟研究,因為唯識的「境、行、果」在此經說得非常的圓滿。經雲「諸識所緣,唯識所現」意思就是說心外無一法,八識所緣的「境界」都是八識自己親變的「相分」。  《楞伽經》在中國也有三種譯本:  (1)《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宋求那跋陀羅譯  (2)《大乘入楞伽經》七卷,唐實叉難陀譯  (3)《入楞伽經》十卷,元魏菩提流支譯  這三譯在文字上說,以唐譯為順;在義理上說,以宋譯為精。而古德註疏以四卷為多,內容除大慧菩薩一百零八向世尊問答外,另有四十一段,計分為四十一門,而第一段「諸識生滅門」和第二段「藏識境界門」尤為「唯識學」扼要的理論。  《大乘密嚴經》又名《厚嚴經》,日照三藏譯為三卷,以偈頌為多。法藏有疏,不過第一品已失,六、七、八最後三品亦專談「唯識」。  【如來現 毗達磨 二未譯 其奈何】  上面曾經說過:唯識學所依據的經典有六種,但是上面《華嚴經》、《解深密經》、《楞伽經》、《密嚴經》這四種已經翻成了華文。至於《如來出現功德莊嚴經》以及《阿毗達磨經》這兩部經,還沒有翻譯過來,真是可惜。  【彼論藏 有十支 歸一本 瑜伽師】  佛教平常所說三藏十二部:   十二部,頌曰:  長行重頌並授記,孤起無問而自說,  因緣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  論議俱名十二部,廣如大論三十三。 十二部 (1)長行……即經中用長行來顯義(2)重頌……即再用偈頌重說前義(3)授記……同諸大弟子授成佛之記(4)孤起……即用偈頌??顯其義(5)無問自說……無人發問佛自發起(6)因緣……說種種因緣(7)譬喻……說種種譬喻(8)本事……說過去度生之事(9)本生……說過去受生之事(10)方廣……說大乘微妙之義(11)未曾有……放光散花地動等事(12)論議……互相辯論法義  上面是說所依據的經,現在要說唯識學上所依據的論,有「一本十支」。 十支 (1)略陳名數支……《大乘百法明門論》(2)粗釋體義支……《大乘五蘊論》(3)總包眾義支……《顯揚聖教論》(4)廣包大義支……《攝大乘論》(5)分別名數支……《阿毗達摩雜集論》(6)離僻處中支……《辨中邊論》(7)摧破邪山支……《二十唯識論》(8)高建法幢支……《三十唯識論》(9)莊嚴體義支……《大乘莊嚴論》(10)攝散歸觀支……《分別瑜伽論》  一本——《瑜伽師地論》,此論乃彌勒菩薩所說,在中國翻譯有一百卷,系唐玄奘法師所譯,內分為五:  (1)本地分……自第一卷至五十卷  (2)攝決擇分……自第五十一卷至八十卷  (3)擇釋分……自第八十一卷至八十二卷  (4)攝異分……自第八十三卷至八十八卷  (5)攝事分……自第八十九卷至一百卷  在「本地分」中又分「十七地」: 十七地 (1)五識身相應地……談「前五識」的法義。(2)意地……談「第六識」的法義。(3)有尋有伺地……談「欲界六趣」及「色界初禪」的法義。(4)無尋唯伺地……談「色界二禪」的法義。(5)無尋無伺地……談「三禪以上」的法義。(6)三摩呬多地……談「有漏定」的法義。(7)非三摩呬多地……談「非定地」的法義。(8)有心地……談「有想地」的法義。(9)無心地……談「無想地」的法義。(10)聞所成地……談「聞慧」。(11)思所成地……談「思慧」。(12)修所成地……談「修慧」(13)聲聞地……談「小乘」的法義。(14)獨覺地……談「中乘」的法義。(15)菩薩地……談「大乘」的法義。(16)有餘依地……談「有餘」。(17)無餘依地……談「無餘」。  此論為十支論的根本,故名「本論」。  【首百法 略名數 釋體義 五蘊粗】  在「十支論」中,第一是《大乘百法明門論》。此論繫世親菩薩所造,玄奘法師所譯,內容是簡略把唯識學上的「法相」一百個名數說出來,所以叫作「略陳名數支」。  第二是《大乘五蘊論》,亦是世親菩薩所造,玄奘法師所譯。此論內容把色、受、想、行、識這五蘊的「體性」和「業用」,粗略的把它解釋出來,所以叫做「粗釋體義支」。  【顯揚論 眾義包 廣大義 攝論高】  第三是《顯揚聖教論》,是無著菩薩所造。內容是把《瑜伽師地論》的「法義」通通都包含在裡面,所以叫作「總包眾義支」。  第四是《攝大乘論》,也是無著菩薩所造。內容是把大乘的「境、行、果」,除了總標綱要一分之外,其餘的十分是總攝「大乘的十義」,所以叫作「廣包大義支」。  【別名數 有雜集 辨中邊 能離僻】  第五是《阿毗達磨雜集論》,《集論》是無著菩薩所造的,叫作《本論》;有師子覺菩薩造的注釋,叫做《釋論》。安慧菩薩把《本論》和《釋論》糅雜在一處,所以又叫作《雜集論》,內容是把「唯識學」中「法相名數」說得清清楚楚,所以叫作「分別名數支」。  第六是《辨中邊論》,《本頌》是彌勒菩薩所說的;世親菩薩把它解釋出來,就變成了《釋論》。內容是把怎樣是非「空」非「有」的大乘中道,怎(P126)樣是偏僻不中,辨析得非常的清楚,所以叫做「離僻處中支」。  【二十論 破邪山 建法幢 三十閑】  第七是《二十唯識論》,世親菩薩造了一部《二十唯識論》和一部《三十唯識論》。但《二十唯識論》雖然也有「建立」的地方,然而「破執」的方面著重一點,所以說,摧破邪執,好像山倒一樣。至於《三十唯識論》雖然也有「破執」,但是對於唯識論的道理,在「建立」的一方面比較多一點。其實「二論」有互相發明的關係,因為要顯正,不能不破邪;然而破邪,又無非是要顯正。「邪」和「正」勢不兩立,這是一定的道理。  《二十唯識論》在中國有三種譯本,以唐玄奘法師所翻的文義較為精密,並且都有長行來解釋,所以叫做「摧破邪山支」。  第八是《三十唯識論》。《三十唯識頌》是世親菩薩晚年所著,所以沒有造《釋論》。後來有十大論師相繼解釋,最精的是護法論師,玄奘法師都把它帶回中國來。後來奘師的弟子窺基法師請將十家百卷論釋糅成十卷,成立唯識精義,所以叫做《唯識成論》,順中國的文法才叫做《成唯識論》。現在(P127)凡是研究唯識的人,以此《三十唯識論》為基本,高建唯識的法幢,那是要算它首屈一指,所以叫做「高建法幢支」。  【莊嚴論 嚴體義 散歸觀 瑜伽別】  第九是《大乘莊嚴論》,因為它是莊嚴大乘的「體性」和「法義」,所以叫做「莊嚴體義支」。  第十是《分別瑜伽論》,你不要把它誤會當做《瑜伽師地論》,那就成了一個大笑話。因為這部論中國還沒有把它翻譯過來,聽說是依據《解深密經》裡面的《分別瑜伽品》所造的,內容是說明修「唯識觀」的法義,所以叫做「攝散歸觀支」。  【經共六 論十一 宗所依 顯真實】  這是顯「唯識」的學說,不是後人杜撰,乃是依據釋尊所說的「六經」以及菩薩所造的「十一部論」。其實關於「唯識」的經論還有很多,不過不是專門談它罷了。所以這「六經十一論」是「唯識宗」所依的典籍,也是顯示「唯識」的學說不是無稽之談,是有其真真實實的道理啊。  【昔無著 攝神通 請彌勒 兜率宮】  上面是顯唯識學的「依據」,現在要說唯識學的「傳承」了。一切佛法在娑婆世界當然以釋迦牟尼佛為鼻祖,而後代傳承各有因緣。在《楞嚴經》中,如彌勒菩薩是專修「識性三昧」,則此宗的初祖以慈氏無疑。到了佛滅後九百年間,有無著菩薩,位登初地,入法光定,乘神通力,升兜率內院,請彌勒菩薩下降,在中印度阿輸遮國瑜遮那講堂說五部大論:(1)《瑜伽師地論》,(2)《辨中邊論》,(3)《莊嚴經論》,(4)《分別瑜伽論》,(5)《金剛般若論》。這五部論除了《金剛般若論》是談「真空」外,其餘的四種都是專談「唯識」的。  【降中印 說五論 無著闡 世親應】  彌勒菩薩說過了五部之後,迨後無著菩薩就大闡唯識的教理,造《顯揚聖教論》以及《集論》、《攝大乘論》等。後來無著菩薩的親弟世親菩薩又造《百法論》、《五蘊論》、《二十唯識論》、《三十唯識論》以及《大乘莊嚴》等論的釋論。  【小入大 論千部 難兄弟 耀千古】  世親菩薩最初是在「小乘」中「一切有部」中出家,曾造小乘教理的論,有五百部,《俱舍論》即其中之一,世人稱之為聰明論。後來由無著菩薩的勸導,才轉入「大乘」,又造大乘教理的論五百部,所以當時印度人稱呼他為「千部論師」。他們這兩兄弟比中國古時「宋郊和宋祁」兩兄弟差不多,一則宏揚「佛學」,一則宏揚「儒學」;佛學為「出世法」,儒學為「世法」,「世、出世法」的宏揚都是光耀千古的功績啊。  【護法師 釋唯識 戒賢嗣 更尊特】  世親菩薩所造的《三十唯識頌》,前後雖有十家解釋,但玄奘法師糅成《成唯識論》的時候,以護法菩薩所解釋為正義。其餘的如難陀、安慧、陳那等論師,都是做他批評的對象。  到了玄奘法師留學印度的時候,剛剛遇到了護法論師的嗣法門人戒賢論師,正在印度最有名的那爛陀寺講學。他老人家道高德重,對於《唯識學》的研究,造詣真到了登峰造極,正同弘揚般若宗的智光論師對峙。玄奘法師從他學《瑜伽師地論》以及關於《唯識學》的精義,在印度留學有十七年之久,盡得其秘。  【第六傳 至玄奘 輸震旦 義無上】  從彌勒、無著、世親、護法、戒賢傳到玄奘法師的時候,剛剛第六代,不過前面五代的祖師都是印度的;由玄奘法師學成歸國,把關於「唯識學」許多經論翻譯回中國來。中國之名為甚麼叫「震旦」呢?震是八卦中的震卦,震卦位於東方,中國對印度說,印度在西,所以叫做「西域」,中國在東,所以叫做「東土」。又是因為太陽的關係,晨旦日出東方,所以叫做「東震旦土」。玄奘法師把當時唯識學中無上妙義灌輸到自己祖國,所以在中國,「新唯識學」要算玄奘法師是第一代的祖師了。奸像達摩,本來在印度是第二十八代,但是他到了中國,就成了中國禪宗的初祖。  【大弟子 有窺基 百部疏 闡無遺】  玄奘法師的弟子在當時本來很多,但是對於「唯識」的嫡傳,要算是窺基大師了。他關於唯識的著作很多,例如《唯識述記》、《唯識樞要》、《大乘法苑義林章》等,這是最出名的。還有《因明大疏》等,平常稱他是百部疏主,恐怕不是過贊吧?對於「唯識」的精義真是闡發得絲毫沒有遺漏。  【繼惠沼 及智周 了義燈 演秘求】  我們要知道,凡是講到一種宗派,一定有它傳持法義的人,各各弘揚本宗的教義。所以在窺基法師之後,又有惠沼法師,造了一部《了義燈》。這部註解,解了「唯識」的精義,如燈照物,非常的明了。惠沼法師的門人智周大師又造了一部演秘,把「唯識」秘密的精義通通都演揚出來了。惠沼大師是淄州人,智周大師是濮陽人,這兩位高僧都是精研唯識學的功臣。  【後如理 義演集 撰義蘊 有道邑】  在智周大師之後有一位如理大師,他把《了義燈》和《演義》這二部註疏的精華集合起來,有二十六卷。後來又有一位道邑大師,又造了一部《唯識義蘊》,共有五卷。我現在來介紹諸位研究唯識的一部寶庫,叫做《唯識述記鈔秘蘊》,這部書是把述記和疏鈔,以及演秘和義蘊,編輯在一處,簡稱叫做《鈔秘蘊》,是南京支那內學院出版的。能夠把這本書仔細去研究,那對於唯識教義可望深刻了解。  【皆唐疏 一貫承 相宗備 古未曾】  中國佛教在李唐的時候,可以叫做黃金時代,大乘「八宗」、小乘「二宗」可說是並行於世,發達到了極點。所以「唯識宗」也不能例外,況且又有玄奘法師他們師資相承。上面幾種註疏都是唐時的名著,自從佛法由印度到中國以來,「法相宗」的典籍在這時可算是才完備,從前是沒有這樣的。  【唐以後 禪為尚 談直指 輕法相】  在盛唐的時代佛教各宗雖然是並興,但是到了唐朝之後,佛教徒對於「禪宗」非常的崇尚,以為「禪宗」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對於「唯識」的經論,多談「諸法名相」,常認為是曲說。因之一般怕麻煩的人對於「法相」的學說,非常看輕,所以不肯去研究。  【台四教 判通別 賢首五 大始列】  在中國當時的佛教特創的有二家,一是「天台宗」,它依據《法華經》來判教,把如來一代時教判為「五時」——(1)華嚴時,(2)阿含時,(3)方等時,(4)般若時,(5)法華涅槃時。又依《涅槃經》把五時配為五味——(1)乳味,(2)酪味,(3)生酥味,(4)熟酥味,(5)醍醐味。如其次第又判為八教,一是「化儀四教」,即:(1)頓教,(2)漸教,(3)秘密教,(4)不定教,如世藥方。二是化法四教,即:(1)藏教,(2)通教,(3)別教,(4)圓教,如辨藥味。他們既然把《法華經》判為「圓教」,就把《解深密經》等判在第三時《方等經》中,變成了「通教」和大乘的「別教」了。這樣一來,就把「唯識的教義」貶低了。  同時又有「賢首宗」,把全部的佛法判為五教——(1)小教,(2)始教,(3)終教,(4)頓教,(5)圓教。它是依據《華嚴經》來判的。它又把《解深密經》等的教義判在大乘初門的「始教」,《華嚴經》才是「圓頓大教」。這樣一來,又把「唯識的教義」愈貶愈低了。  我記得有一次在江蘇常州講經的時候,我們的副課是《成唯識論》。我請一位同學代講,他對於天台宗五重玄義的家法很熟悉,到了第五判教相的當兒,他把唯識判為第三時生酥,我在隔壁笑死了!他下了課,我問他:「你的生薑辣不辣?大約是不辣吧?」  要知道,「天台」的「四教」、「賢首」的「五教」是中國人獨創;三時判教是依據《解深密經》,是佛親口所說的「聖言量」,才可作為真憑實據。三時教——一為「有時」,是屬於小乘「一切有部」的一類經典。二為「空時」,是屬於大乘「般若系」的一類經典。三為「非有非空時」:在「唯識家」立場來說,完全說「有」,固然不對;就是完全說「空」,也是不對。若說「遍計所執」的「我法」,如龜毛兔角一樣,可說完全是子虛烏有;至於「依他起性有為法」俗諦的「假有」,以及「圓成實性無為法」真諦的「實有」,那是不能完全說它沒有。「遍計」非「有」,「依、圓」非「空」;非「有」非「空」,才是「中道」的勝義。所以我們要知道,你不想弘揚「唯識」就罷,如果想弘「唯識」的話,切切不可拿「四教」和「五教」來判攝「唯識」。不然,就會同我那位同學一樣,說自己的生薑是不辣的大笑話。要依《解深密經》三時判教才對,這是要希望弘揚唯識的人要注意。  【既非圓 又難習 惑彼言 共捨棄】  大家平常都聽慣了「天台家」和「賢首家」說:「唯識的教理不是圓教,同時『法相宗』的經論文義又非常艱澀難習。」一班頭腦簡單的人聽了他們說的話,就被他們迷惑了。一個一個好像受了催眠術一樣,把最高無上「唯識」的學說,通通放棄了不研究,真是最大的可惜啊。  【研無人 典籍墮 宋元來 成絕學】  因為上面種種的原故,久而久之研究《唯識學》的人逐漸沒有了。加之中國迭遭憂患,關於唯識學的典籍也多散失了,故至宋元之後,差不多把唯識的學說,就成為絕學了。  【遜清末 法運昌 得遺籍 自扶桑】  上面是講到「唯識學」衰敗的時期。但衰極必興,待到了清季的末葉,有安徽石棣楊仁山居士,倡辦金陵刻經處,把中國佛教從前失了許多經論的註疏從扶桑國(日本)請回了許多。所以到了清朝遜位以及民國以來,佛教「唯識」的法運比從前也慢慢昌盛起來了。  【海禁開 萬國通 科哲學 西漸東】  從前我們中國向抱閉關主義,和外人是斷絕往來。到了清末的時候,海禁既大開,文化復交流,尤其是近代的科學和哲學,非常的適用或合理,漸漸的從西方歐美就傳播到東土中國來了。  【勤分析 至極微 獨斯學 當此機】  論到現在「科學」和「哲學」各種學說的長處,就是要把每一種法義分析到最極微細;「世間法」固然是這樣,佛法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但佛法向來多主張圓融無礙的,所謂「儱侗真如,顢頇佛性」。至於真能夠順時應機,也把每種法義分析到最極微細,那就要推「法相的教義」;「唯識學」實是當機,故應當仔細研究,深澈了悟的。  【聰慧者 境研究 觀行深 果成就】  唯識的教義雖然是依據「六經十一論」,但綜括起來,不出「境、行、果」,所謂明確識「境」,修唯識「行」,證唯識「果」;尤其是《三十唯識頌》,組織得非常嚴密。前二十四頌談唯識「相」,第二十五頌談唯識「性」,合之名「唯識境」。第二十六頌至二十九頌是談「唯識行」,最後一頌是談「唯識果」。其實不但《三十唯識頌》為然,就是《解深密經》和《攝大乘論》的次第,也不過是境、行、果三法而已。如果有聰慧的人,能夠先研究唯識相、性的境界,再由解起行;觀行的工夫真能夠深切,那唯識的佛果不久也就會成功了。  【行既廣 果無邊 此暫止 待余宣】  「唯識行」就是「菩薩行」,「唯識果」就是「諸佛果」。但菩薩的「行門」既極廣大,諸佛的「果德」又無量無邊,這本小小的冊子當然講不完的,只好暫時告一段落,等待有其餘的機會再來談吧。  【已依三字句 說頌八十五  願闡唯識義 遍界施法雨】  這首頌是在本頌之後附加的,好像是一首歸結頌;或者是在解釋的時候,以後安的也不一定。他說:「我已經依照三個字一句,每四句為一頌,說了八十五頌。我的志願是很想把『唯識的義理』闡揚出來,使佛法的甘露水周遍世界去布施,人人得潤澤,這就是我造這本《唯識三字經》的希望。」
推薦閱讀:

成唯識論本文抄第八卷(大正藏2262部)
成唯識論疏翼 第二冊 卷四 八、廣俱有依
現代佛學公案 大愚法師、南懷瑾與王恩洋
成唯識論了義燈 第十一卷
張尚德老師對唯識思想的貢獻

TAG:唯識 | 講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