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王敦之亂:歷史上南京的第一次內戰

  王敦之亂,又稱王敦之叛,是東晉初年發生的一場動亂,爆發於晉元帝永昌元年(322年),結束於明帝太寧二年(324年)。由出身琅琊王氏的權臣王敦所發動,以誅劉隗為名進攻建康,並擊敗朝廷軍隊。後自任丞相,誅殺周顗等人,並在武昌遙控朝廷。晉元帝死後,明帝繼位,王敦意圖奪位,但明帝已準備反擊王敦。同時王敦亦患病,面對明帝的討伐,只得由兄長王含與部下將領錢鳳等領軍與朝廷軍隊作戰,但最終失敗。

  東晉平定王敦之亂,是南京地區有史以來發生的第一次大規模內戰,戰爭爆發於晉元帝永昌元年(公元322年),結束於晉明帝太寧二年(公元324年)。在短短三年內,由兩個不同皇帝對同一叛臣打的兩場戰爭,第一仗由出身琅琊王氏的權臣王敦挑起戰火,最後叛臣大獲全勝,晉元帝含恨而死;第二仗晉明帝先發制人,將王敦打得落花流水。王敦亦因戰局不利病發身亡,他的主要黨羽無一倖免,全被消滅。

  王敦之亂-南京歷史上第一次內戰

  王敦之亂-南京歷史上第一次內戰

  公元317年,偏安一隅的琅琊王司馬睿在建康重建晉廷,為晉元帝,史稱東晉。司馬睿能夠稱帝離不開兩個人,一個是主管朝政的王導;一個是主管軍事的王敦。王氏兄弟軍政大權在握,當時人稱"王與司馬,共天下",可見王氏的地位和影響力。但隨著元帝地位的鞏固,以及建康政權的統治範圍不斷擴大時,坐穩了龍椅的元帝就不太願意"王與司馬,共天下"了。

  王敦是東晉司徒王導堂弟,娶晉武帝司馬炎女襄城公主為妻。司馬睿移鎮建業,召為軍咨祭酒。與王導共同扶植司馬氏的江東政權,消滅不從命的江州刺史華軼﹐鎮壓荊湘流民起義。東晉的經濟﹑軍事重心在於荊﹑揚二州,王敦進位鎮東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都督江﹑揚﹑荊﹑湘﹑交﹑廣六州諸軍事﹑江州刺史,封漢安侯。他鎮守武昌,掌握位處都城建康(今江蘇南京)長江中上游的軍隊,統轄州郡,貢賦入己,將相官吏多出其門,專擅朝政,威脅晉室。

  晉元帝司馬睿既畏懼又嫌惡,重用劉隗﹑刁協等與之抗衡,並放免揚州地區的僮客組成軍隊。同時任命劉隗為鎮北將軍,戴淵為征西將軍,各率兵萬人,分屯合肥、泗口(今江蘇清江西南),名義上北討石勒,實則防禦王敦。

  永昌元年(322)正月﹐王敦以誅劉隗為名起兵武昌(今湖北鄂州),江南大族沈充也起兵響應。元帝急調戴淵、劉隗回師保衛建康。劉隗、刁協趁機勸元帝殺盡王氏,元帝不同意。司空王導得知王敦起兵,慌忙率領堂弟中領軍王邃、左衛將軍王廙、侍中王侃、王彬及宗族子侄二十餘人,每天清晨入朝待罪。因周顗的申救,元帝使人送還王導朝服,並召見了他。王導慨嘆地說:"逆臣賊子,哪朝沒有。想不到今日出在我們王家!"元帝拉著王導的手,說:"茂弘,我正要讓你代為執掌政令,你這是什麼話!"當即命王導為前鋒大都督。並傳下詔令:"王導以大義滅親,可把我作安東將軍時的節拿來給他。"元帝把節交給王導,意味著對他的信賴,但王導未能阻止王敦沿江直下。

  王敦攻破建康城,殺刁協、戴淵及尚書左僕射周顗。劉隗逃奔後趙。王敦早有政治野心,當長安失陷,南北士族紛紛向司馬睿勸進之際,就想獨攬朝政,但又擔心司馬睿年長而不好擺布,曾想另立一個皇帝,王導沒有聽從。及攻破建康,王敦責備說:"不聽我的話,幾乎滅族。"王導仍然不理睬,王敦沒辦法。朝廷以敦為丞相﹑江州牧,進爵武昌郡公,還屯武昌。王敦既得志,擁兵不朝,生殺在手。"四方貢獻多入己府,將相岳牧悉出其門"。元帝又急又氣,不久憂憤而死。

  明帝即位,王導受遺詔輔政。王敦為了實現篡權野心,把軍鎮移到離建康不遠的姑孰(今安徽當塗),屯兵於湖。以王導為司徒,自領揚州牧,密謀再次起兵。王導得到消息,立即報告明帝預作準備。正在這時,王敦突然患了重病,王導聞訊,即率兄弟子侄為王敦發喪。眾人以為王敦已死,個個精神振奮,鬥志倍增。王敦病勢越來越重,但仍不死心,遂於太寧二年(324)六月,以兄王含為元帥,命錢鳳等人率水陸五萬直撲建康,二次舉兵作亂。叛軍進抵江寧南岸,王導致書王含要求退兵,王含接書,並不作答。

  明帝親率六軍抗拒,斬錢鳳、沈充,敗王含。王敦病死,叛亂很快被平息。朝廷論功行賞,封王導始興郡公,食邑三千戶,賜絹九千匹,進位太保。又加以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的特殊禮遇,王導推辭不接受。

推薦閱讀:

松井石根為何當了南京大屠殺的替罪羊, 其元兇其實是日本皇族的他
南京周邊自駕二日游,一共7條線,你最喜歡哪條?
南京1名8歲男孩從32樓墜亡 被媽媽反鎖家中|孩子|墜樓
南京德基廣場奢侈品銷售額穩居全國第二,蘇皖購買力這麼強?
南京南站現在有寄存行李的地方嗎?附近有嗎?

TAG:歷史 | 南京 | 東晉 | 第一次 | 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