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宗?思宗?毅宗?威宗?崇禎帝朱由檢的廟號竟是多方博弈的結果

明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清晨,朱由檢在煤山壽皇亭旁自縊而死,時年33歲。

上午,李自成的大順軍進入紫禁城。

二十二日,崇禎的屍體在煤山被發現。

權將軍劉宗敏命人把崇禎夫婦的屍體一起陳放在東華門外,陳屍示眾。

陳列三日後,明朝兵部主事劉養貞將二人葬於昌平銀泉山田貴妃的墓中。

四月三十日,大順軍退出,五月初二日,清攝政王多爾袞率軍佔領了無人管理的北京。

多爾袞深知若想穩定政權必須要安撫人心。

從五月初六日開始,命前明在京官員為崇禎哭靈三天,既然設靈祭祀,牌位上就必須要有謚號。

前明左中允李明睿提出以「懷」為崇禎的廟號,以「端」為謚號,合稱「懷宗端皇帝」。

根據帝王謚法,「懷」表示「執義揚善、慈仁短折」,「端」表示「內外賓服」。

但根據慣例,亡國之君絕無廟號,因為國祚斷絕,宗廟無存,誰來祭祀?

多爾袞對這些繁文縟節還不十分了解,於是一千前明故臣在「懷宗端皇帝」靈前哭了三天。

多年後漸悉中原文化的順治皇帝恍然大悟,降旨取消崇禎的廟號,並改謚號為「愍」,此後的清代官方出版物上一概以「愍帝」稱呼崇禎。

話說崇禎身亡的消息四月中旬才傳到南京,鳳陽總督馬士英、閹黨餘孽阮大鋮等擁立福王朱由崧為帝,改元弘光,即南明的第一個政權。

弘光帝立刻表示不承認「懷宗端皇帝」的稱謂,重新定為「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廟號「思宗」(現代歷史著作一般用此廟號稱呼朱由檢)。

不想立刻遭致文士反對。因為降魏的蜀漢後主劉禪死後的謚號也是「思」,用於殉國的崇禎帝極為不妥,最後定為「毅」。

次年,弘光政權瓦解,黃道周、鄭芝龍等又擁立唐王朱聿鍵為帝,建元隆武,是為南明的第二個政權,於是再次折騰起崇禎來,改廟號為「威宗」,稱之為「威宗烈皇帝」。

但隆武政權存在的時間更短,地域更小。

後世以「反清復明」為己任的人士,為了「毅宗」還是「威宗」爭論不休。

《論雲》雲,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就這樣朱由檢先後有了四個廟號(懷宗、思宗、毅宗、威宗,除此以外也有史料稱為欽宗、敬宗),三個謚號(端帝、愍帝、烈帝),成為中國歷史上廟號、謚號最多的皇帝。

推薦閱讀:

崇禎帝吝嗇亡國 – 鐵血網
如果讓你當皇帝,秦二世、漢獻帝、宋欽宗、崇禎帝、光緒帝你選誰?-管她媽媽嫁給誰_的回答
崇禎帝是個偽善的人,心裡根本就沒有人民,毀掉明朝理所當然
國之將滅,崇禎帝為何不南遷? - 今日頭條(TouTiao.com)
崇禎帝比他的前任勤政多了,為何卻亡了國?原因只有三個字

TAG:崇禎帝 | 廟號 | 崇禎 | 方博 | 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