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學習筆記(四)(3)等無間緣
「二、等無間緣」,第二,因緣第二種,為什麼加個「等」?你顧名思義,「等」是等流,平等的力量,一股大河流一樣,永遠向前面流去「無間」,沒有間斷過,沒有間歇性的。這就是輪迴、旋轉的,中國的《易經》就是循環往複,佛法就是輪迴、旋轉。所以它是等流、沒有間斷的這個緣。要注意哦,我們說前生帶來第八阿賴耶識種子變成現行,拿物理世界講「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瓜和豆任何一顆種子,種子裡頭你把種子打開一看,分析了——空的。差不多種子中心都是空的,可是它的空的功能裡頭含藏有那麼多——有枝幹、有花、有葉、有各種變化,有酸甜苦辣。所以一顆種子下地以後重新發生,它又產生很多很多很多的果子。這就是等無間,這個生命的等流,沒有間歇性。像一股流水一樣,流水是每一個水分子、一個水分子兜攏來,看起來是一股河流,實際上河流沒有河流,是一滴一滴的水。你把它拿來分析了,最後是空的。每一滴的水分子湊攏來的;可是它一股流水它中間沒有間斷的,沒有空隙的,這個緣,等無間緣。人的心性的道理也如此。
「謂八現識,及彼心所,前聚於後,自類無間,等而開導,令彼定生。」就是說,這個「八現識」,八識、八個現識,第八阿賴耶識、第七末那識、第六意識等等,現識——呈現出來的作用;「及彼心所」,以及我們現在心理上所起的作用,五十一種心所;「前聚於後」,前面的種子變成現在,現在的現行變未來。這個「聚」字要注意,要把玄奘法師《八識規矩頌》講五十一位心所、心理作用貪嗔痴慢等等,一切等等合攏來,《百法明門論》說是一聚,「聚」就是一堆。八個識這是一堆,聚就是這一堆、這一組,這一堆由前面的種子生後面的現行,「自類無間」,它自身種子變現行,現行變種子,中間插不進去,一點空隙也沒有。「等而開導」,這一切等流、平等過去,打開了,走出未來一條路子,不管善路惡路。「令彼定生」,可以使它那個種子,什麼種子一定變成什麼現行,決定的。就是因果的道理,由這個因,將來一定得那個果,發生那個果。
我總是八個字給大家講——老老實實修行,規規矩矩做人。第六意識做到這樣你沒有不成功的。搞一陣就不老實,不老實就自用聰明,不得了的。但是你也難怪,你那個喜歡自用聰明怎麼來的呢?你的阿賴耶識種性就是這樣,就這麼一個種性。啊,所以要把自己種性要變過來,千萬注意!不然你看了這些因緣都使你汗會流的啊!每一句話都是佛法。
「多同類種,俱時轉故,如不相應,非此緣攝,由斯八識,非互為緣。」「多同類種,俱時轉故」,他說很多的同類的種性,同一個時候「俱時」起轉動的作用,轉動作用就是增上緣,不是等無間緣;一個機器一樣在轉是增上緣。就是說,我們八識,前生的種子變成現行,生在這個世界上,那正是因緣湊合,碰到了這個環境剛剛使我碰到。所以因緣成就,我們經常學佛的人說:哎呀,因緣成就就行了。因緣成就是很多因素湊攏來的,不是簡單的。所以禪宗悟道,古人、古來的禪師們說:見道悟道也有時節因緣。那個時節到了,等於瓜熟蒂落,所以修行人只問耕耘,莫問收穫。自己「哎呀,我已經修了念了七天了,一點影子都沒有。」你就是影子,什麼影子啊?那麼簡單啊?!要多生累劫修行熏修來的。
所以這個因緣碰到了,起等無間緣,中間一定有增上緣的幫忙。你剛剛要學佛,結果你碰到一個朋友,兩個人同飛機,結果他的皮包里都是佛經,你在飛機上也可以看;然後:你到哪裡啊?我到美國。美國哪裡啊?我有個廟子認識的,哦你正好!這個就是增上緣。比方啦!我現在編一個故事給你聽,隨便找一個講了,就是那麼一個增上緣。我也想,譬如有些人經常想來找我這裡,當然外面善知識也多得不得了了;但是要跟我倆認識,我也替他可惜,就沒有這個增上緣。有時候當面看見我啊,他問:南老師在不在?我說不在。我就走開啦。那就是他的增上緣不好,他自己問我的嘛!啊,我看那個樣子,翹頭翹腦的一點也不懂禮貌,「請問」也沒有,「南老師在不在?」我說不在。嗯,不在就好了。呵!這就是增上緣不好。所以,「多同類種,俱時轉故」,要增上緣來同時轉。
「如不相應」,假使不相合的。我所種的因、所動心起念這個因不合理,彼此不相應,等於電感一樣,插頭插不對了;」非此緣攝」,不屬於等無間緣的範圍。這是邏輯問題,叫你認清楚。同類在轉,俱時轉,「由斯八識,非互為緣。」所以由這個道理你要懂得,八個識「非互為緣」。它本身在邏輯觀待道理來分開來講,乃至於我們修行一步一步功夫,它八個不是互相為因緣。你說我意識已經轉了,「我現在心啊已經很想慈悲啊,就是我的脾氣改不了!」嘿,那個脾氣是第八阿賴耶識種性,那麼改得了啊?所以八識不是互為緣的。「我心想慈悲」,你到那個時候就想殺人了,就氣得「我要想打他」了!你意識想:「不應該啊!」那是第六意識有這個,你第八阿賴耶識那個種性強得很耶。所以有時八識「非互為緣」。「非互為緣」,不是它自己互相不作用。八識、第六識它自己是親因緣的道理,等無間緣不是這個緣。
「心所與心,雖恆俱轉,而相應故,和合似一,不可施設,離別殊異,故得互作等無間緣。」那麼等無間緣是指什麼呢?「心」,第一個心是心王,八個識是一個心王,這個就是心。「所與心」,下面是心所。就是我們心的功能生起來第六意識心理的狀況。心所與心王,心所,第六意識所發生百法裡頭都是心所、心所起的現象,就是心態。「雖恆俱轉「,實際上他兩個常常永遠在轉。譬如我們思想,為什麼會有思想呢?因為能有思想的功能就是心王;起我們今天心理思想的作用,就是心所。當然所起的作用,這個能也在轉。譬如一個機器,把它一開動了,機器的功能發動了;機器在轉是所轉的現象,那個功能發生所轉的現象。「而相應故」,心所跟心王,心王是能,一個所、一個能,能跟所兩個是互相相應的,它兩個能所合和,等於是一個。「和合似一」,他兩個有彼此關聯的作用,使我們表面上一看、看起來,對於自己智慧不夠啊,心所與心王分不清楚,心的「能」與「所」起的現象自己搞不清楚。所以,你看我們用功的人往往打坐啊修行,第六意識稍稍偶然得到一點清凈,(就)認為自己明心見性了,以為整個心王功能都轉了,不可能的啊!心王的功能包括你身體啊!連你身體都沒有轉,變化氣質都沒有變化掉,你轉個什麼啊?你走路要扭起來走,要歪起來腰,還都是一樣啊!並沒有動啊!那個講話一開口就是滿臉吵架的相,都沒有變,那怎麼轉?所以啊,「和合似一」,你看不清楚了。要看得清楚,「不可施設,離別殊異」,不可假設,不可把它分析、假設,研究就是施設。在邏輯上、思想上、分別上不要另外假設把能跟所兩個分開了,其實心王跟心所兩個,你不要把它區別分得那麼太厲害。心王這個功能在哪裡看?就在用上看;體在哪裡看?就在用上看。離用你去找一個體,找個什麼體啊?你說這個水的體是濕的,縱使它用變成茶、變成酒、變成臘八粥,但是水性還是濕的。有能就有所。譬如電——能源,電的功能,電是一個原則,是能。電燈、電話、電視,這是電的功能透過這個機械發出了「所」的作用,電所發的。所以這個心所「不可施設,離別殊異」,所以「能」在哪裡見呢?能也不可見,「能」在「所」上見。
所以空的體在哪裡見?空的體在相上見。所以你要明心見性哪裡見?心空就見到了嘛!講過了就空,說空就有,不就見到啦?就那麼簡單。就是這個道理嘛。所以呀,能所不可「殊異」。
「故得互作等無間緣」,這個就是等無間緣的道理。剛才拿水性來比方,水性不動就是心王功能。臘八粥的水分同茶的水分、同酒的水分,這一個所變出來的酒味、茶味、稀飯的味不同,這是心所的作用,這叫做等無間緣的道理。所以等無間緣就是我們這個心能與心所隨時都在起這個作用。那麼這個緣幾時把它斷得了?等無間、沒有間斷的。緣不斷,這個修行就在輪迴裡頭滾下去了,這是普通的緣。
因此「能」「所」,「功能」生「所以」作用,「所」起的相裡頭就可以見到「能」的不生不滅,畢竟空、勝義有的道理,是等流而無間歇的,這叫等無間緣。
「入無餘心,最極微劣,無開導用,又無當起等無間法,故非此緣。」如果,除了大阿羅漢得道的人證入無餘涅槃了,「無餘心」,一切無漏,就是菩薩第八地、不動地以後,證入無餘依涅槃,得涅槃境界,一切寂滅,無餘心。等到大阿羅漢證入了無餘依涅槃的時候,一切皆空,到了那個境界。那麼,所謂能、所的功能,等無間緣的功能,「最極微劣」,很微妙、很弱的,這股力量很弱的。那麼等無間緣的作用,他的力量微劣,是很輕微、沒有起作用的,但是說「最極微劣」不是絕對沒有根哦!「無開導用」,所以他再也沒有開發性的、無開導的用,到那個時候才行,等無間緣才可以切斷了。「又無當起等無間法,故非此緣」。這個「又無當」,到了入涅槃,大阿羅漢證得空性涅槃,再沒有起妄想、起心動念,有漏法不起了,「無當起等無間法」,就是說應該有無間這個心念永遠流著啊,停不了的;可是那個時候無間法停止了,不當起了。也沒有說再起心動念來個東西。那個根本功能它寂滅了。除了阿羅漢入涅槃,所以沒有等無間緣,這一緣把它了了。「故非此緣」,所以羅漢得道入無餘依涅槃的時候,等無間緣這一緣沒有了,這個因緣切斷了。小乘羅漢入無餘依涅槃,大乘菩薩入無餘依涅槃好像也沒有,但是不是絕對沒有。這裡有一個話——「所以成了佛有情沒有情啊?當然有情!有一個朋友、道友儘是問:大夢醒了成佛以後,「誰知成佛更多情」啊!佛要度盡一切眾生。不過他雖然有情而不留,「最極微劣」。所以那個有情,悟道夢醒、大夢醒了以後那個情不叫做情,叫慈悲心。我們普通所講情有束縛的作用,不是解脫的。佛菩薩的情,度一切眾生、慈悲,自己非常解脫的。關鍵在此!起心動念對凡夫講;佛菩薩那個不叫做起心動念,換一個名稱。總而言之六祖告訴你的:轉識成智,轉其名而不轉其實啊!對了!六祖當然答案是對了,這個道理要參!所以他說,得無餘依涅槃的人,等無間緣不起作用;如果說得無餘依涅槃還有等無間緣的話,那就錯了,那就不叫做無餘依涅槃了。
云何知然?」他說怎麼樣曉得啊?當然也有人、有老幾很犟的了:你怎麼知道、怎麼樣可以理解到這個道理,知道其所以然呢?那麼答覆的話,「論有誠說」,他說這個道理呀,那你不要問了,《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一切諸佛有明白的告訴我們這個用功的境界。」論」——大論,《瑜伽師地論》也叫大論。唯識宗的十一部經綸,這個論,唯識《瑜伽師地論》是大論、根本的。他說《瑜伽師地論》上已經有很詳細誠懇的報告,說了。那麼,原因就是引用《瑜伽師地論》整個去看了。「若此識等無間,彼識等決定生。即說此是彼等無間緣故。」他說,假使這個識,我們這個第七、第六、前五識,都是在輪轉無窮在應用,平等無間歇的,那麼應該說「彼識等決定生」,隨時都是起作用、生起作用;所以啊,生起作用這個時候就是說叫作「等無間……」
「即依此義,應作是說。阿陀那識,三界、九地皆容互作等無間緣,下、上、死、生相開等故。」他說,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曉得等無間緣「依此義」由這個道理應該了解一個什麼?阿陀那識,就是《解深密經》唯識宗的五經裡頭(的一部),就是第八阿賴耶識;但是稍稍有不同。第八阿賴耶識等於全體的全稱,邏輯上的全稱;這個阿陀那識等於第八阿賴耶識作用上一個特稱,其實就是第八阿賴耶識。所以,阿陀那識這個第八阿賴耶識、三界、九地(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九地——五趣雜居地同四禪八定、九定地)統統可以互相包容,互相為因果,作為等無間緣的。所以「三界九地,皆容互作等無間緣」,普通人這個阿賴耶識這個種子在三界九地,互相起作用,等流、沒有間斷的。
「下、上、死、生」,或者墮落,或者升華,乃至下地獄,乃至上天堂,生生死死在六道輪迴中;「相開等故」,彼此永遠是開發性的、無窮盡的,無盡之流。它因為包容萬象,好像一股流水一樣轉動的、沒有間斷的。
」有漏無間,有無漏生。」這個是講什麼呢?欲界裡頭的人、欲界修禪定,初禪、二禪,還是在欲界裡頭,欲界、色界還是有漏之因。但是在這個初禪、二禪、三禪裡頭進修呢,可以得無漏果,一下子直超了、跳上去了,超級就證得羅漢了。「有漏」,漏個什麼?六根都在滲漏,有起心動念都在漏啊!等無間緣沒有斷,它一股流水一樣沒有斷,就是有漏啊!所以「有漏無間,有無漏生」,有漏的無間,無漏業果所生。有些還在初禪欲界裡頭的,或者到二禪,雖然禪定功夫到了,他的慧(定跟慧),慧上心理行為那個有漏之因還是不行。譬如我們打坐坐得很好,這兩天坐得好好的,也沒有外緣來吵你,忽然有個人來罵你一頓,你開始因為定力很高:「哎呀,可憐人啊!我可憐他啦!很愚痴啊!」再給你罵個三天,「格老子!我不打坐了,非揍你不可!」那個漏就起來了,就有漏了。所以啊,真到了無漏之果,密封一樣沒得滲漏。像那個布袋啊,一個東西,密密地封牢。」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內外隔絕了,無漏,一點水都漏不出去一樣了,外面漏不進來,裡面也漏不出去。
有漏之因,有時候在欲界,就是我們,你修到了也可以得無漏果,「有無漏生」。
要到什麼時間才把這個無盡之流、等無間空掉、切開呢?「無漏定無生有漏者」到了五凈居天,你看天人表,色界天那個時候、四禪天這個境界,如果得了無漏定的時候啊,一定不會再生有漏之因了。得到無漏果以後,這個「定」;「無生有漏」,得到一念不生的境界,一切起心動念的滲漏都沒有了,這是怎麼樣做到的等無間呢?「鏡智起已」,大阿羅漢,佛也不過是大阿羅漢,不是普通阿羅漢。大阿羅漢得無漏果,成了佛才得無漏果,大阿羅漢也一樣。這個是第八阿賴耶識轉成大圓鏡智了。我們《八識規矩頌》要記得哦,第六識是「觀察圓明照大千」,大圓鏡智那個時候,第六識、第七識都轉了,大圓鏡智。所以「鏡智起已」,這個時候轉了,第八阿賴耶識種子完全轉成大光明無漏,「必無斷故」,中間不會說無漏果再生有漏的。對於一切有漏之間的眾生的心理果報業行、無漏果的聖賢的心理果報業行,他大圓鏡智來一照,完全清楚,成佛境界。「善與無記,相望亦然」,所以,這個時候,善的種子、無記這些種性,一切眾生的善業、惡業、無記業,彼此都看得很清楚。
那麼又問問題了:「此何界後,引生無漏」呢?修到哪一界才能「引生無漏」?所以一個人修道得無漏果啊,多不容易啊!證得阿羅漢,那清凈極了,那心中無漏。「或從色界「在色界,二、三禪、四禪;「或欲界後」,或者在欲界裡頭的後面,初禪的欲界還不是,初禪二禪之間,有時候智慧一高,禪定功夫直到這裡,他的智慧、了道的心快,智慧明利,就得無漏。
哪一禪才能夠升到色界?三禪。所以,要得無漏果去掉了等無間緣、這個緣不起了,有些從色界,譬如我們得初禪、二禪、三禪,不能說得無漏果哦,你只得到「禪」。就是初果羅漢初禪、二果羅漢二禪、三果羅漢還是有漏之因哦!無漏果,那超出三界了,大阿羅漢得涅槃才得無漏果,無漏果不在三界表裡頭哦!三界表裡頭九次地定的四禪裡頭有哦!你得了這個禪定,他的果報往生色界天、無色界天的時候,到了色界天最高層——大自在天。天主教所講的那個天主就是大自在天的那個天主,穿的白袍的,那神氣的很!光明普照。大自在天主在我們佛經裡頭是大梵天,大梵天是管這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一世界的;玉皇大帝是屬在於他的下面的,那是欲界天的天主。所以你們講比較宗教,這個天人境界一定搞清楚哦!清楚了以後,有些耶穌教、天主教的密宗的部分你就懂了。基督教還有密宗的部分,有他的修法、有他的一套的哦。那個大自在天主就是大自在天,天主教的天主不一定是大自在天的大梵天,不是大梵天本人;大梵天是大菩薩十地菩薩以上的境界呦!很大哦!所以大自在天是阿迦尼吒天,是有頂天;那個天有頂的,就是這個宇宙到那裡說有頂、到了底了。這個上面是無色界,看不見了,沒有光明的,色界是有光明的。
有頂天丟一塊石頭下來到這個地球,《瑜伽師地論》上有,你們去翻到,要經過多少多少多少多少幾百千萬億年——佛都把那個數字算出來了。不過是用石頭丟的,不過佛沒有講五十斤、一百斤的石頭,他也沒有講數字。這就很麻煩了,大小石頭有不同——才到這個地球,遠得很!所以天人就是個宇宙大宇宙的境界。你升到這個禪定到三禪定,所以得到無想定可以升色界的有頂天的邊緣,還是外道所生,沒有辦法證到大自在天。大自在天的天王、天主就是大梵天,有一說就是觀自在菩薩的化身。我們這個世界呢,三千大千世界各有一大梵天。所以你看《華嚴經》十方的大梵天來很多很多,是這個道理,不然你就搞不清楚了。
有一個重點告訴你啊,「謂諸異生求佛果者,定色界後,引生無漏」,我告訴你佛經的道理,「異生」是講有修持的羅漢或者佛,已經同人不同一點,等於人中同普通人不同一點叫做異人,佛經就是「異生」。學佛稍稍有修持的人,佛告訴你,要真正成佛,到色界的時候才能成佛哦!欲界不會成佛;也沒有無色界成佛。這是什麼道理?這是秘密了。
無色界是法身,成法身,無相的;欲界是五趣雜居身,欲界是化身;色界是報身。所以《華嚴經》同《梵網經》,你們修的菩薩戒「梵網戒」是《梵網經》所出,《梵網經》菩薩戒是毗盧遮那佛在色界天上給千佛說的,不是給我們人說的;給佛說一切菩薩戒,唯有佛與佛才能夠有資格聽。所以盧舍那佛是圓滿報身,在色界才成就、成佛。注意喲!所以修持說色身不轉,你說成佛、三身圓滿,必無此事!不要瞎扯了。所以一切異生求佛果者,定生色界以後,才引生無漏。注意啊!所以真到了無漏果的時候,我們這個肉體是最粗最粗的,也轉了,轉成色界身了,所以修成功了身心都是光明了,整個氣象都是光明出來了。
「彼必生在凈居天上大自在宮,得菩提故。」那麼引生無漏果以後生五凈居天了,看看「三界天人表」,五凈居天在哪裡啊?五凈居天到了無色界那裡了。無色界、色界中間五凈居天,那麼就是無色界邊緣了,大自在的天宮。所以大自在天宮是有頂天,色界大梵天的天宮,才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你看《華嚴經》開始,大梵天境界就來了。所以說這個時候才得無漏。真正無漏,不但心無漏,身也無漏。身無漏並不是講漏精啊,什麼男女性之間叫作漏哦!我們六根都在漏哦!眼睛把神漏了,耳朵聽聲音把神漏了,眼耳鼻舌身哪一樣不在漏?都在漏啊!所以必生大自在宮。就是講普通凡夫叫小乘。大自在天宮是觀自在菩薩化生的,得菩提可以大徹大悟成道。並不是說變成天人就不會成道哦,也可以啊!所以一級一級地進修,真正的佛法是五乘道哦。先把人乘道修好了,再修欲界天乘道;那不管你,你有欲也沒有關係;但是你多行善事,所有的果報一定升欲界的天人。升了欲界天人那個環境可以刺激你再進修生色界啊!所以由人乘、天乘,然後聲聞、緣覺、菩提(菩薩道)。所以人要節節地向上,心理在哪裡修啊?起心動念。
「二乘回趣大菩提者,定欲界後,引生無漏」,二乘——聲聞、緣覺小乘的人,雖然證得羅漢道,非究竟哦!必定回心趣向大乘菩薩道。「定欲界後」,禪定超過欲界定,欲界是幾禪以後啊?他化自在天、二禪定以後,也可以「引生無漏」,得無漏果。
「回趣留身」,注意喲!這都是秘密。所以佛過世以後吩咐四大弟子永遠活著,迦葉尊者衣缽拿到,在等彌勒菩薩,在雞足山入定;賓頭盧尊者;還有一位弟子君屠缽嘆;還有位佛的兒子羅睺羅,這四位大阿羅漢沒有入涅槃。「回趣留身」,當時的肉身還留下,不是說肉體屍體不壞哦,是還活著的。所以「留身」,自己生命可以作主。佛本來也可以留身啊,佛在《涅槃經》上不是問阿難,他說我應該走啦!不過我有法子、有方法可以永遠留在這個世界上,你看怎麼樣?阿難三次不答話;等到佛宣布涅槃了、走了,阿難哭了:你不要涅槃!他說我問你三次嘛,魔給你障蔽著,魔把他障蔽了,好像沒有聽見,他就愣住了;他沒有講一句說:佛啊,你不要走啊!他說你只要一句話,我就留下。三次因緣測驗你,你沒有答話嘛!現在不講了,走了。
還有玄奘法師,你看《大唐西域記》,他親自在印度留學的時候,碰到龍樹尊者的弟子八百歲了,還在;龍樹菩薩的徒弟,當然是在家人。那麼他的徒弟也有兩個徒弟,大師兄兩百多歲,小師弟一百六十幾了,兩個人,玄奘法師說看起來像是幾十歲的人。玄奘法師要學,他說可以啊,你在這先學二十年,打基礎。玄奘法師說那不行,我發了願,二十年要取經回國的。你看玄奘法師,我們要曉得,我們今天看到這個經典,多麼值得向他頂禮啊!他犧牲了自己的修持,取經回來。他說我不能,我發了願二十年後取經回國;只好離開他。這一類的人都是留身住世。
不過留身不一定留這個肉身哦,有很多種方法留身,太多了!這是修持上的秘密。秘密哪裡來呢?就要把這個教理、唯識之理通了以後,你才能夠真有資格學法,否則你沒有資格學法呦!也許正法一傳給你就變外道了,就錯了,理不通不行的啊!最後的成佛是般若啊,不是迷信啊!不是說拜拜啊、相信得不得了啊——你再信,信有什麼用?笨!那個笨信有什麼用?
所以啊,「回趣留身,唯欲界故」,在欲界裡頭也可以長存。所以欲界裡頭有肉身菩薩,肉身佛也經常有存在喲!不過他們不會告訴你「我就是佛」、「我就是某一個菩薩」。你們注意啊,這是戒律!一個成就的人不會說自己成就的。成就的人有一點表示自己成就,已經不行了,那馬上功德要退掉。
「彼雖必往大自在宮方得成佛。」所以說留身住世,雖然說他一定要往色界的大自在天宮方得成佛,色身成佛、報身圓滿;」而本願力所留生身是欲界故「但是你要知道,他的本願的力量、願力的關係,他所留的身體是這個欲界的肉身,同我們凡夫一樣,看起來就是普通人,是個欲界的肉身。「所留生身」,「生身」注意哦,《楞伽經》所謂講「意生身」。「是欲界故」,看起來好像就是欲界裡頭的人。
再提起大家注意,所謂因緣,是本識裡頭的自因自緣,自心緣自心;由種子生現在的現行,由現行成為未來的種子。但是有一點,唯識所講的種子,是拿我們的知識範圍,看到一切植物等等都由種子來,所以採用種子這一個名稱。不要看到我們自己的心識上好像石榴一樣有很多顆種子,這樣一想算不定把自己想出癌症來了,我們心裡頭沒有那麼多種子。這個種子是個名相,告訴我們這個觀念。
再第二點我們要了解,一切物理的,譬如拿植物來講,任何一個種子你把它分析了、解剖了,到了中心是空的。譬如香蕉,一顆香蕉樹我們把它扒了,一層一層扒下來,中心是空管子,是空的。即使現在科學物理的所謂電子、原子,它的中心是空的;因為空,所以有那麼大的威力,它才能夠爆炸。比方,像我們大家都曉得鯉魚,鯉魚在魚的裡頭力量是很大的,鯉魚肚子里有兩個泡,同電燈泡一樣真空的。所以我們小孩子的時候,家裡做鯉魚,殺了鯉魚以後把兩個燈泡要拿出來玩,最後拿手一拍、拿腳一踩「啪」一響,因為它真空,力量大。那麼由這個道理了解所謂種子,基本上是空、空性,所以種子是形容詞。
再說,一切種子生現行,現行就是前因的果。這裡不講果報的關係,所以不用因果;只講連鎖性的關係,因此只講因緣。我們曉得一切的因緣都是剎那、剎那在轉變。注意佛學「剎那」這個名詞,這個「剎那」兩個字大家都應該會寫了,這是翻譯的名相。不過在中文裡頭幾千年來,已經變成中文一個很文學化的名詞。剎那代表快速,非常快、非常短暫。所謂一彈指,我們這麼一彈指之間六十個剎那,剎那之快。同樣的道理,剎那也代表無量數、很長的時間。念念之間都是一剎那,一切因緣皆是剎那。這個因緣聚會了,剎那之間這個聚會的因緣、會合的因緣,當場就空了,過去了。過去了,這一剎那滅了。
那麼身心的呢?生生不已的這一剎那,都是剎那剎那在流、存在,所以沒有過去、沒有未來,只有現在;而現在此心不可得。所以在《金剛經》上說,在般若性宗的道理,「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要證自性空,這一剎那就證得了,不要去求一個空,求一個空還是一念。此念本來而不停留的,不是你去空它。你有個空的境界去空它,那都是唯識所生、唯心所現。它自性剎那、剎那本空。但是這一剎那也代表了無數長的時間,宇宙幾千億萬年不過是一剎那。所以「剎那」的觀念研究唯識以後應該了解了。
由因緣而講到等無間緣——等流,像一個河流一樣平等而流過去,永遠在流。我們用古人的詩來說,「萬古江河日夜流」,千秋萬古這個河水永遠看到在流,實際上這條流水等於就是種子因緣,剎那、剎那都是過去了。當我們第一眼看到的流水已經是過去,消失了。所以說「一切種子如瀑流」,看到是有——自性空;你說空嗎?它真有。這個道理要把握住。
等無間緣,沒有間歇性的。種子生現行,現行生種子。這個中間在一個凡夫的境界、沒有了道的人,在六道輪迴裡頭他永遠在旋轉,一個剎那、一個剎那連接下去,連接下去跟著現象變。所以剎那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它有無限的時間、無量的空間;就在這一剎那之間。所以等無間緣這個作用,就是講因緣這個作用,它像一股流水一樣的,像「萬古江河日夜流」這個道理,它永遠周遍法界;它這一股生命之流,永遠是存在、在流動的。
那麼,我們要到什麼時候等無間緣才能了呢?所以了了緣那就證道了。所以我們學禪宗的人經常口頭禪,講引用古來大德的兩句話:「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那是談何容易的話!要隨緣消舊業,把等無間緣了了;了了以後,「了了了時,無可了處」;「更不造新殃」,再不結新的因緣,談何容易?!做不到哦!假定做到了,不過是小乘羅漢境界,尚非究竟。
就是說,諸佛菩薩雖然自己了了一切因緣,乘願再來,那不是受因緣業果的支配,是願力自主地來,那麼才是超越這一個境界。所以你看禪宗祖師講的兩句話,那麼在嚴格的佛法的範圍來講屬於小乘的境界:「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實際上拿教理來說,這兩句話非究竟的:那麼你修不修道呢?你在不在定中呢?既然在定中,也在造業啊,造什麼業?造凈業嘛。怎麼叫「更不造新殃」呢?所以很多我們了解的佛學上這些話,很多是非了義的道理,要搞清楚的。
」有義色界亦有聲聞回趣大乘願留身者。既與教理俱不相違。「就是說,一切成就了、了了,還留身、留這個身。這個身不是法身了,要到色界天大自在天宮成佛,所以圓滿報身、盧舍那佛圓滿報身。我們現在大家所受的菩薩戒,我們用《梵網經》來受菩薩戒,這一本經、這個戒律,盧舍那佛在色界天為千佛而說,上一次我們提到過。所以由大乘的菩薩乘願再來,所謂《楞伽經》上的意生身的修成,才留身住世,留這個身體住世間。或者是生生世世轉一個胎,乘願再來,但是隔陰不迷。隔陰還迷了、一切要重新學過,已經不是了。這個道理。
「是故聲聞,第八無漏,色界心後,亦得現前。然五凈居,無回趣者,經不說彼發大心故。」所以這個留身再來,他說,「是故」,依這個道理,「聲聞」,就是一切小乘境界的聲聞、緣覺。「第八無漏,色界心後」,必須由小乘迴轉來發大乘心,到了菩薩第八地(不動地)以後,已經達到一切無漏種性,得到色界——超過了欲界,「色界心後」,不是色界的身體哦,(是)色界心,都在自性光明境界中;「亦得現前」,也可以做得到。
所以色身要想修成功留住,頗不容易!不要說能夠報身常在,我們修到以道家的觀念:長生不老、慢一點老都很不容易,不是那麼簡單的。「然」,但是,「五凈居天」,色界天里,色界天快到最高處——五凈居天的人,不會做到留身住世。為什麼?他們「無回趣者」,沒有迴轉來發心的可能。為什麼呢?「經不說彼發大心故」,《成唯識論》玄奘法師說:佛說的各種經典上都講,佛經的理論記載經驗告訴我們,一個人修行到達五凈居天這個境界、世界裡,不肯發大心了,不肯發菩薩心;因為他不能發這個心,所以想「留身」色身留住,也不可能。可見我們修到色身——不是這個肉體的色身哦!要想留著這個肉體的色身留形住世,更難了,更難一點了!還要加上欲界的各種修法,所以非常難!這是講第八阿賴耶識種子問題、種性問題,就是基本功能問題。
現在講到第七識與等無間緣的關係:「第七轉識,三界、九地亦容互作等無間緣「
就是說,那麼我們一切眾生第七識(末那識),普通所謂講「俱生我執」,這個名稱不能夠解釋,它包括了異熟、等流、士用、增上。第七識就是生來就是這個我相、我執;轉成平等性智才能成菩薩。第七識的轉識,這個轉識不講轉識成智這個意思;第七識這個我相在變、轉換。
譬如我們人,我們拿世間法來講,一個人在窮的時候我還是我;這個窮人突然變成大富翁的時候啊,態度也不同了,對人說話姿態都不同了。我還是我,但是這個我有轉相的作用。一個年輕的人好像默默無聞、一無是處,誰都看不起的樣子。可是到了某一天,他一旦時來運轉,忽然又有錢又有地位高了,「居移氣,養移體」,咦!感覺到這個人風度都不同。他這個我還是我,第七識的「我」在轉,就是這個道理、比方。擴而充之,我們的我假使在六道輪迴裡頭轉,我們不幸下一次人身都得不到,或者變一條狗、變一個猴子了,這個我還是我;可是那個我是猴子的我、狗的我,就是個性不同了。是講這個第七的轉識。
那麼這個轉,現在是講轉第七識這個我相(末那識)轉的這個因緣,在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裡頭,九地(四禪八定,配上凡夫的五趣雜居地,在」三界九地亦容互作等無間緣」,這個第七識的我識越來越堅強。譬如一個人書讀多了,那個意見、我見的堅強比一個沒有知識的人還要頑固,因為他有知識的增上緣加進去了。所以在三界九地「亦容」,為什麼「容」?這個「容」字——在邏輯的道理上你去了解它。就是說,應該說,「互作等無間緣」,互相作,這個「等」——沒有間歇的道理。
比如說我們歷史上有一個和尚皇帝朱元璋,當他窮得沒有辦法了,去當了和尚;當了和尚還是沒有辦法,化緣飯都吃不飽。所以他當了皇帝以後啊,有一次講老實話跟他的皇后太太——馬皇后,兩個人窮的時候在一起——有時候他也拍起大腿來講,跳起來:「嘿!想不到我朱元璋還是當了皇帝!」他還是他,界地不同,他的這個我相「等無間緣」還是在等流,這股力量還是在流。可是呢,你看他當了皇帝的時候,還是帶著那個當年討不到飯那個弔兒郎當;換句話,任何一個人到了晚年地位怎麼高,有時候還是有童心的啊!那個童心總管有的。任何一個小孩子,你如果把他壓迫得厲害了,他也覺得他自己了不起,為什麼受你的氣啊?童子裡頭他也有大人氣概,他種性裡頭帶的。由這個道理你就了解了,了解「三界、九地,亦容互作等無間緣」,換句話說有些人六道裡頭轉過來剛剛變人的,他儘管是一個人,當然是個人;他有時候個性啊,有時候是狗的個性、猴子的個性、各種個性,他種性裡頭帶出來的。種性裡頭有邪門的,他那個人的態度都是邪門,講的什麼什麼……都來的啊!所以你觀察人,因緣道理就是那麼清楚。那是等無間緣。所以「三界、九地,亦容互作」,都是互相為因緣、互相為因果,「互作等無間緣」。
隨第八識生、處、系故,有漏、無漏,容互相生,十地位中,得相引故。」那麼這個第七識的作用,這個末那識的我執,他跟隨第八識阿賴耶識那個功能,「生」是四生,也是十二類生,四生: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十二類眾生,詳細分十二類生,《楞嚴經》上都有。「處」,處是十二處,就是十二根塵: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十二處。「系」,三界裡頭的,拴住,拿繩子拴著、系縛(繩子綁起來那個縛),不得解脫。所以三界也叫做三界系,也叫做三界的系縛。我們這個人每一天、每一秒鐘、每一剎那,不在欲界、就在色界、就在無色界中轉,一切生命就是在三界裡頭轉。所以「生、處、系」就是三個觀念。「隨第八識生處系故」,就是說這個第七識在三界九地,假使這個人轉到變雞了,在雞蛋里抱出我的生命來,這個我還是我,身處轉了,處也轉了。我們人的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不同,如果萬一我們變成小雞的話,看的東西同我們現在看的也不同,它根據業力的關係也轉了。那麼假使我們變成雞的話,也是有欲。你不能夠(說)生物沒有欲啊,欲還是一樣。色、欲都是一樣,可是境界絕不同。等於我們的眼睛年輕的時候、剛一生下來沒有近視眼,近視眼同老花眼同樣是你的眼,所看的東西境界兩樣。因為你生理的功能變了,所見的相(現象)也變了。所以說第七識的等無間緣,「三界、九地亦容互作等無間緣」,隨第八識的種子功能的力量生的地方不同,在六道輪迴十二根塵的所處的不同。由第八阿賴耶識種子業力關係變了,「生處系故」。因此,我們就要了解「有漏、無漏,容互相生」,我們修行走善業道,轉變第七識的我相、我執,也是如此道理。如果我們修行很得力,在欲界中一切皆是有漏的因果、有漏之因,起心動念都是有漏,六根六塵都有漏。但是一個在欲界中有漏的眾生,一念清凈、一念悟道了以後啊,立刻證得大阿羅漢的無漏果,立刻就轉了。那麼他那個身體樣子還是這個樣子,那個第七識我識還是那個我;可是轉了,轉成無漏的因緣、無漏的因果,轉成無漏果。所以說,「有漏、無漏,容互相生」,也是這個道理。
「十地位中」,一個大乘菩薩,修菩薩道的人,菩薩有十地,初地歡喜地、二地離垢地……等等,乃至到九地善慧地、十地法雲地。每一地、每一地,一地一地的進步,「得相引故」,他的等無間緣的第七識的我相慢慢在修持、在轉變、在進步。因此我們上次也提到禪宗的大祖師黃檗禪師告訴溈山禪師的,悟道的人:「不異舊時人,只異舊時行履處」,就是這個道理。「十地位中」,人還是那個人,他悟了道,不同了;「得相引故」,一節一節升華、提高了,所以無我的境界——就是我越來越擴大了,同體之悲、無緣之慈慢慢就起來了。
所以說,「善與無記,相望亦然」,所以我們一切的善業,譬如得菩薩道的十地,一地一地,越來所謂修持越進步,善果越大,善心越大、功德越大。惡業當然清凈了。所以認為修行有進步,而起心動念處處還是在三界裡頭有染污,還有貪嗔痴慢等等的染污,惡業的念頭不斷地在起,自己還覺得功夫很進步,那不是自欺嗎?欺人,誰都不受你騙的,只有自己騙自己。所以「善(業)與無記相望亦然」,「無記」是什麼都忘記了、記不得了。所以說,菩薩位中那個不是無記業,那完全是念念行一步、走一步、舍一步,就空了,那不是無記。
但是如果講無記呢?有無記,我們曉得自性裡頭這三個力量,善、惡、無記這三性。我們起心動念除了好的與不好的一面,再不然就是愣住了、呆住了。譬如我們一般人都是無記業眾生,讀書也記不得,思想也沒有。為什麼沒有思想呢?因為無記重。業力中間智慧不夠,無記業重,所以讀書也記不得,什麼都不行——無記業重。這個無記業也要慢慢清凈了才行的啊!所以你不要光是認為惡業輕了…因此一個真修道得道的人,進步一點,頭腦更清楚、越來越清楚。所以大家簡單明了一個道理就是——我們「佛陀」翻譯成中文是什麼呢?——「覺者」。佛就是覺者。這個「覺」字在中文也代表清醒的人,永遠是清醒的、不迷糊的。所以如果我們頭腦、智慧「鎮日昏昏醉夢間」,然後認為這個是定——你是修得無記業果,不是修定啊!無記業果果報很慘哦!不過也不慘,譬如變豬了、變象了,那個刀殺到身上戳進去它肉也不曉得痛,那也沒有關係啦,無記嘛。不好!
所以「於無記中,染與不染」,染污的就是代表了一切惡法,不究竟的,不達到功德圓滿、了義的,都是染污。「不染」,不染就是念念能夠清掉。「亦相開導」,怎麼樣說呢?好像看起來像無記一樣;修行人他一切不染污了,過後便空、丟掉了,不染一切法。所以像前面一步一步在開發,等於我們現在工商業的一個名詞,不斷在開發,新的觀念、新的業務,修行人也不斷在開發,「亦相開導」。「生」,生出來「空智果」,一步一步地舍、一步一步,看起來像無記一樣,不是無記了,是空。空的智慧的成果現前。
「前後位中,得相引故。」所以菩薩的十地,因為初地一到,歡喜地到了以後,自然那個我相、等無間緣慢慢求進步、更求進步,二地的境界就現前了,一節一節地上升。等於我們世間一個普通的人,或者讀書、或者做事,第一步我們有一點成績了,很高興;因為高興啊,不斷地求上進,那麼上進又更一步地進步了,就是互相「得相引故」。
「此欲、色界,有漏得與無漏相生,」第七識的等無間緣,這個因緣清凈了,能夠證道;我們三界裡頭在兩界中(欲界與色界)有漏的一切凡夫,「得與無漏相生」,一念之間也可以證得無漏果;「非無色界」,在無色界里沒有這個事了。注意啊!「地上菩薩不生彼故」,為什麼道理呢?凡是大乘菩薩,不管是初地、二地、乃至到十地,任何一地的菩薩,這就是地上的菩薩,不生無色界;用不著生無色界,無色界的不要那麼麻煩,那些眾生不要菩薩去度,由他們慢慢轉去。
但是這個裡頭還有深意,還有最深一層的秘密在。欲界、色界都是有漏之因,有漏一轉才能得無漏。無色界看起來好像沒有漏,連身相都見不到。我們欲界有肉體的色身,像我們人是肉體;再高一層的欲界,有時候有肉體、有時候沒有肉體。到了色界的天人,報身是一片光,不是我們所想的世間的光,光明、色界的光明。善果越大,光明越大,體能也越大,只有光了。那麼,因為有質(物質這個質),所以轉成無漏果;有質有時候就有漏。無色界連光色身形都沒有,所以叫空界。空界裡頭,菩薩不生。他們自己都是大阿羅漢等等在那邊,請長假生的多。所以「地上菩薩不生彼故」,是這個道理。第七識講我相與等無間緣的關係。
「第六轉識」就是我們這個意識第六識呢,它的等無間緣的作用,「三界、九地,有漏、無漏,善、不善等,各容互作等無間緣。」第六識就是我們起心動念這個意識,所以在三界九地裡頭最重要,一切六道輪迴、一切凡夫造業就是第六識最重要。這裡我首先要提出來,諸位特別注意啊!我們都很怕這個妄想、妄念、煩惱,妄念煩惱就是一個土匪頭,這個大流氓頭子在玩的,這個大流氓頭子是什麼?就是第六識。但是你不要輕視了大流氓啊!天地間的大流氓,很多的英雄都是大流氓當的喲!第六意識,你要想成佛決定離不開它。所以你要想把這個妄想煩惱丟得乾乾淨淨了,你恐怕成佛都困難哦!那個蓮花一樣,沒有爛泥巴,長不出好的蓮花來哦。第六意識的妙用大得很哦!三界、六道輪迴,唯識講了半天都在第六意識上面打轉身哦。所以講第六識、第六轉識,三界九地當中,有漏之果、無漏之果,善法、不善法等,自有它的等無間緣的功用,大得很!
那麼「潤生位等,更相引故」,注意這個「潤」字,滋潤你,它有肥料的作用、加強的作用。你要修善果、你要做好事,沒有意識去做行嗎?你要念佛修行,沒有意識去做,行嗎?它滋潤你生生不已的功能,就是第六意識,一個念頭一個念頭,它一個念頭就是力量,念頭就是力量哦!它的因緣性越來越累積起來。譬如我們讀書,為什麼那麼多知識會記得、學問淵博?都是第六意識在用啊!為學日益,求學是一點一點,我們就是研究佛經懂得一點、懂得一點,還是第六識耶!全靠第六意識成佛的哦!就是看你自己把自己的第六意識用在哪一面;善於用它,它並不是壞東西。當然它也很壞啊,它可以帶領你走了很壞的路。
所以,「初起無漏,唯色界後;決擇分善,唯色界故。」所以第六意識你想空了、得到無漏果,不要瞎吹了!所以你認為我已經得了空了——你空吧!你的鼻子本來通氣就很空,那個胃吃飽了又餓了它就是空得很嘛!這個空有什麼用啊?真正要空——得無漏,第六意識所謂「一念不生全體現」;「唯色界故」,到了四禪的境界,舍念清凈,第六意識才可以做到無漏,到這個時候它的等流像一股流水一樣才不起作用。波平水靜,水止不流了。所以你平常隨便搞一點點佛法,有時候在無記定中愣住了,以為自己意識空了,那不是閩南語、台灣話:「你這是坑坑了」?(一笑)那就糟了!不可以啊!
注意啊,少跟著感受去跑,多在心地意識上多觀察。不管修哪一種法門都是一樣,要想修正法,都在這裡觀察。
「初起無漏,唯色界後」,總而言之,第六意識剛剛生起無漏果的境、相,第六意識得無漏,必須要在四禪舍念清凈。前面講第七識得無漏果,一識一識分開來講。現在講第六識,「初起無漏,唯色界後」,所以大家拚命要學禪宗,禪宗離不開禪定。禪定功夫沒有到,你那個理解講得天花亂墜,那不是的哦!一步有一步的功力。
「決擇分善,唯色界故」。什麼叫「決擇分」呢?大毗婆沙論五卷九頁云:然有三種順決擇分。一、順退分。二、順住分。三、順勝分。謂順退者,名順退分。若順住者,名順住分。順勝進者,名順勝分。暖:具三種。頂:亦具三;有說:唯二。除順住分,以頂位是進退際故。忍亦有二,除順退分。世第一法,唯順勝分。是故此位定無退理。《瑜伽師地論》裡頭的一部分,「決擇」,對於學佛法就是分析、歸納,很詳細地條分縷析、論辨清楚,這個叫「決」——決定,「擇」——選擇。這個裡頭講到什麼呢?四加行。
四加行就是暖、頂、忍、世第一法。從三國以後到唐宋元明法的歷代法師們,都是這樣解釋四加行的:
暖——就是把我們的惡念慢慢轉成善念,善念慢慢轉成清凈沒有妄想的境界,功夫到了暖法,全身軟綿綿的,如嬰兒一般。
頂——就是達到很高的清凈境界,與天地精神相往來。
忍——就是忍受,修忍辱波羅蜜,妄想截斷了,超然獨立。
世第一法——就是能斷一切法,作人到達了頂尖,但仍未超出世間。
一般講學理的人都是把四加行說成是心理道德的修養,當然這樣講也不為錯,但是,四加行實際上講的是修行的功夫境界。比如大家念佛修行,真正能得「暖」的人不多,如果雜念妄想惡念去掉了,都轉成善念了,四大也就轉化了,人就會隨時都在「暖」中。注意,生命就是一個「暖」字,萬物都是溫暖的春天裡成長,如果冷卻了,就是死亡。
得暖以後,功夫達到了,則頂脈打開了,也就是所謂的與佛菩薩法界合一了,這就是「頂」的境界。
「忍」有切斷的意思,到了「忍」的階段就一切切斷了,一切停住了,一切空了。所以「忍」才是大家,這之後才達到「世第一法」。南老師《現代學佛者修證對話》下篇第二章
暖、頂、忍、世第一法,學佛這四加行一定搞清楚。不管小乘、大乘任何修持,甚至於外道,這個必先有的,所以它屬於加行法。加行的道理,等於我們現在工商業的時代加工廠里的加工。這個四加行,「暖」,在教理上解釋暖,就是我們這個業力慢慢融化了,惡業、多生累劫的業慢慢融化了,得暖;得頂,慢慢上升了;得忍,得無生法忍。這是道理上講。功夫的道理硬是得暖,暖、壽、識三個是連著的,所以真正得到禪定的人一定是得暖的。
《指月錄》、禪宗語錄上有位禪師在山門外打坐,一夜大雪下來,大雪深到累積起來好幾尺。早晨這個廟子打開山門一看,他所打坐的地方兩三尺的範圍沒有雪。那麼大的雪,沒有辦法落在他身上,四周積雪不能存,就是得暖法的必然的道理。所以「暖」、「頂」。
那麼,這個氣脈真正所謂通了,暖就來了、頂就來了,到忍的境界自然無念。無念不一定是無漏。但是這一個道理還是世第一法,並沒有出世哦!在這個世間至高無上的。所以你氣脈全通也不過世第一法而已,不要認為氣脈通了就是佛哦!這個觀念不要搞錯了。那是加行,正好開步走、好修行了。要懂這個道理。
但是這個四加行法,不管小乘、大乘,哪一個修持方法都離不開它,沒有四加行不要談。所以啊,如果你說我們大家一邊在學佛一邊用功,一天到黑啊,「不在愁中即病中」的身體,「不在愁中即病中」的心理,哪還談得上什麼佛法呢?你講得最好,沒有實證的功夫不行啊!所以啊,抉擇分里四加行法的善,這才是至善。「唯色界故。」這樣四加行的成就,才可以跳出了欲界。
當然你得到暖法以後,男女之間的欲已經沒有了、化掉了。他本身有至樂的、最快樂的樂感,這個樂感不是欲界的樂感;是色界的,那是升華的。善業,不是染業,不是染污的。所以「抉擇分善,唯色界故。」所以第六意識到達色界光明清凈的境界。
那麼,第六意識的無漏,「一念不生全體現」不過是第六意識的無漏而已!第六意識無漏你們再看禪宗的道理,第六意識轉到念念清凈——不要說一念清凈——念念在清凈中,不過是修行的因地,還沒有證果。因為「六七因上轉」,六祖講的很對!第六識、第七識得清凈是修行的開始,因上轉。「五八果上圓」,第八阿賴耶識同前五識能夠轉了,畢竟清凈,那是證道果了,證果才做得到。
所以我們一切的修行,隨時隨地意識的清凈都做不到,隨時跟意識倆還在爭鬥,那是個絕對的凡夫善男子、善女人,正在開步走的善男子、善女人。至於說得什麼定、證什麼果、乃至菩薩什麼地,免談了,沒得地!果嘛,一天到黑在妄想中,連這個因地法門都沒有建立清楚,不管你學密宗、禪宗、什麼宗,你宗死了也沒有用。這是基本的原理。
這是講第六識的等無間緣。得四加行的,不管你小乘四加行、大乘四加行,達到色界的境界。
那麼你會有個誤解要問了,那麼我第六意識清凈了,如果清凈了以後四加行得了,你就算是色界天的人嗎?——不是啊!就是說我們本身的色界位上的人。每一個人身心上都有三界,要搞清楚的。好,第六意識等無間緣講到這裡了。
「眼耳身識」,眼耳身這三識,現在講到前五識了。眼、耳、身這三識,「二界二地」。哪二界呢?欲、色。哪二地呢?五趣雜居地,乃至初禪離生喜樂、二禪的邊緣,眼、耳、身這三識才能夠轉。等無間緣這個等流的作用、這個因緣才在轉變。
我們特別注意哦,特別注意這個啊!耳識:你連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入流亡所」都做不到,你的耳識一點動都沒有動。聽一切念誦的聲音,證入法性之流,忘記了第六意識所念、所起的不動了,這一步都做不到。「入流亡所」是觀音耳根法門,最初步的。
至於眼識,我們坐在這裡兩個眼睛能夠對境見而不見,看前面有這麼一個人,眼睛這麼看到,是不是一個影子一樣?不要故意去:「啊,是啊,是個影子一樣。」那是你眼睛花了。這個眼睛張開,眼識就不起作用了,能夠定了,到這個程度。
至於身識,你看我們打坐坐在這裡,腿都發麻了、酸了,頭髮脹了,這裡動動、那裡動動;然後啊氣在動了、到了背上了,任督二脈了、前後什麼了,你都在身識上在轉哪!絕對的凡夫啊!所以啊,眼、耳、身識,二界、二地中間都有的。
所以我們讀玄奘法師的《八識規矩頌》,你要記得「眼耳身三二地居」哦!眼識、耳識、身識,欲界、色界這個時候,縱然你得了二禪定、到了三禪定,生死還是存在的。所以眼耳身這三識都還存在哦!因此你們自己修持要認清楚哦!我們大家因為理不懂,所以修持上多了很多的障礙。該空的空不掉,該有的他又不抓。該到有的時候要抓住嘛,要用有為法的時候他偏要來個空;該要修空法的時候他拚命去搞有了。該空的時候他看空了不對,沒有辦法,念個咒子吧,「轟隆轟隆轟隆……」依賴他人去了。依賴藥師佛啊、或依賴准提佛啊、阿彌陀佛;但是這個時候不是依賴的時候你就不要依賴啊!佛正在睡覺的時候你求他沒有用啊!(一笑)比方啦!
所以啊,道理要認識清楚,「眼耳身三二地居」。你自問自己,這個修持的程度到了那一步驟了沒有?至於「鼻舌兩識,一界一地」,鼻子管呼吸,舌頭呢嘗味道。「一界」在欲界裡頭就可以空、就可以休息了,等無間緣不動了。就是說一界一地,初地得了初禪,初禪是什麼?初禪是心一境性離生喜樂。所以初禪就是專一境界,一專一了,它自然呼吸慢慢由粗轉細,由細到等於沒有呼吸了,鼻識就不起作用了,舌頭當然不動了,所以啊,「鼻舌兩識,一界一地」。
至於凡夫的前五識「自類互作等無間緣」怎麼叫自類呢?自己同類性質。譬如說,我們拿嘴巴、舌識來講,吃到一個東西,「哎呀!好吃!」這個舌識起作用了。「哎,這是什麼東西啊?」眼識就去看了。人家告訴你這是素餃子,「啊!素餃子那麼好吃啊!」耳識又在起作用了;吃下胃裡很舒服——眼、耳、鼻、舌、身。「互作等無間緣」,那麼你第二個就講了,「哎呀,素餃子做得那麼好,你教我,下一次我來包。」——它互作等無間緣。
所以由這個道理,「善等」,善法等等,彼此五識自己「相望」,就是你觀察清楚;「應知亦爾」,你就可以了解了,是這樣,這個是等無間緣的道理。
講到這裡他又說,「有義」,有一派的講佛法的佛學的大師(古代當年在印度的)另外的說法,他的說法怎麼講呢?「五識有漏、無漏,自類互作等無間緣。未成佛時,容互起故。」五識身:眼耳鼻舌身,這個要在有漏之因——欲界、色界里證得阿羅漢、證道的時候證無漏果。「自類互作等無間緣」,在沒有得無漏果以前,乃至證得無漏果的時候,它的五識的本身自己相同類的互相作等無間緣。沒有成佛的時候嘛,當然如此。換句話說,如果成佛了就不同了。怎麼不同呢?你看《楞嚴經》上所謂講,證了道的人是「六根互相為用」,真證了道,眼睛可以當耳朵用,耳朵可以當眼睛用。還不要說得道,現在世界各地很多人在研究,有人天生的業報不同,很多的小孩把眼睛完全蒙起來,他用耳朵用手可以看字;黑板上寫的什麼字,他一看就知道了,而且什麼顏色都看出來;還有些耳朵可以看。那麼這些不是每個小孩(都)可能——他的種子帶來的,不同。
那麼你說普通人,這是普通人,沒有修過道的;有少數是他父親會修道的,教他的,只有少數做到。人的這個六根是可以互相為用。但是這個用法還不是神通,他是凡夫境界,他種子帶來現行的業果某一部分有特強的功能,他就做到了。有些人行,有些人不行的。至於得道了以後,六根互用是當然的。
所以這一派的觀念,他說「五識有漏、無漏,自類互作等無間緣」,在「未成佛時,容互起故。」在沒有悟道成佛以前,自己互相起作用。
但是,「有義:無漏、有漏後起,非無漏後容起有漏。無漏五識,非佛無故。」他說另外有一派的理論,「無漏,有漏後起」,所謂無漏果,必須要凡夫有漏之因清凈了,才得無漏果。並不是說得到無漏果以後,還起有漏的緣。怎麼樣叫有漏、無漏?我們凡夫六根都在漏,所謂向外賓士,就是漏;散亂昏沉就是漏;一切妄念煩惱就是漏。所以講到五識特彆強調這個。「有義:無漏、有漏後起,非無漏後容起有漏。」證得無漏果的人,譬如像大阿羅漢——佛也不過叫大阿羅漢,得了無漏,當然佛得了無漏——不會再起有漏之因。那麼他的五根(眼耳鼻舌身)、他的五識還用不用呢?當然會用啊,佛也要眼睛看,也要耳朵聽啊!那要怎麼講?他這個起的五識的用是有漏、無漏?是無漏的用。所以「無漏五識」,五識也在用,但是是無漏果的用。「非佛無故」,成了佛還有,五識當然要用,可是無漏。
「彼五色根,定有漏故,是異熟識相分攝故。」我們的五色根:眼耳鼻舌身(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定有漏故」,凡夫境界必定是有漏之因,這是果報來的,是我們種子生現行的果報來的;「是異熟識」,異熟識就是果報;「相分攝故」,這個現象,所謂相分,不是見分。所以我們每一個人身體健康好壞、六根聰明不聰明,都是前生因緣果報,是異熟識的相分所包含的功能。
「有漏不共,必俱同境」,怎麼樣說呢?有漏根,我們有漏的五根,我們凡夫境界這個身體的官能,同得道的時候無漏的識,唯識這個識,是「不共法」,「有漏不共」,有漏的根與無漏識不共。就是說,我們現在眼睛、耳朵、鼻子這個肉體是有漏的五根。有、無漏識,得道的時候啊,不能並存。換句話說,你真正悟道了,得到無漏果——這個身體變了,脫胎換骨了,一定變的。只要你今天悟到一點、證到了一點、心地法門打開了一點,它生理就起變化。你念佛也好,任何法門,你真的念佛念到一心不亂、真清凈了以後,身體都不同,立刻五根起變化的。所以,有漏根與無漏識是不共的。
換句話說,真得到無漏果一念清凈的時候,他這個身體、生理變了。「必俱同境」,換句話說心理變了,生理也變了;這個生理受心理影響。所以我們內行的人看別人,一看,你說得道沒有得道?進步沒有進步?你心中有沒有煩惱?有沒有什麼妄想?眼睛一望而知,不要騙人。所以大慧杲說,你們悟道沒有悟道,在我前面走三步路,你那個命根在哪裡,我都清楚的,不要騙人了!什麼叫做氣脈通啊?有些人跑來跟我講:「哎喲,我的任督二脈通了!」通了?!什麼叫做通了?哪個人氣脈不通的啊?不通就死了!通到什麼程度而已嘛。這個不相干呀!必須要得無漏果,你氣脈通了,通了以後如何?轉到此身無漏。所以道家叫這個作無漏之身,叫水晶塔子。這是北派的道家,邱長春那一派,「此身修到無縫塔」,無縫,沒有縫,無縫就是不漏嘛。也叫水晶塔,就是內外透明,也就是佛法所講色界之身了,就是色界的身了嘛。是這個道理。
「必俱同境,根發無漏識,理不相應故。」所以假使說,你認為以有漏(就是我們凡夫這個不健全的這個五根)能夠修到無漏果,邏輯上道理絕對不通。這一點大家注意了!所以你修持,說故然不用四大原來是假的色身,但是,你五色根沒有真修到絕對健康,你想念頭清凈,做不到的啊!你今天感冒了,哪裡不舒服,你說你那個鼻識、鼻根你就幫忙吧,你不流鼻涕吧——做不到啊!我打坐了,你不要流鼻涕——它照流啊!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根、識同時要轉。「理不相應故」。
「此二於境,明昧異故」。所以根、識這兩樣之轉;換句話,心與身、心理跟生理互相為影響,心與物互相為影響,「明昧」——「明」就是光明的,「昧」就是黑暗的、無明;「異故」,絕對不同。這就是講等無間緣,因緣的道理,這個等無間緣。
——-——主要整理自南老師《唯識與中觀》第二十、二十一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