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紅包暗藏詐騙請防範於未然
07-08
關注理由 春節臨近,微信紅包日趨火熱,各種搶紅包攻略、外掛開始流行網路。然而,在火熱背後,微信紅包也被不法分子盯上,賭博、詐騙暗藏其中,這些風險該如何防範? 今年春節,鍾林不想把太多時間花在手機上。 鍾林的理由有兩個,一是想多陪陪家人,二來不想再陷在微信搶紅包的無聊遊戲里。 「今年春節,除了給家人發微信紅包,我不會再加入任何微信群的搶紅包大戰了。」鍾林說,最開始搶紅包時,你會覺得很新鮮、很好玩,但持續時間長了,你會發現群友的心理發生了變化,不再是為了湊熱鬧,而成了沖著錢去的,這種感覺很不好。 這種不好的感覺,在一些人看來卻是刺激,因為在一些微信群,搶紅包已經變成了純粹的賭博。 如同所有新技術一樣,微信已然被不法分子盯上,成為賭博、詐騙的一個道具。而在春節這個特殊的假期,防範微信紅包賭博、微信紅包詐騙顯得更加重要。 「搶紅包」成賭博 「去年回家過春節,我成了徹頭徹尾的"低頭族』。假期結束返回北京,我又覺得悵然若失,因為沒有把時間用在陪伴父母上。」在北京一家網路公司從事技術工作的鐘林,養成了手機、平板不離身的習慣,即便在假期也是如此。 去年春節,鍾林除了玩手機遊戲,就是在微信群里搶紅包。 「我的微信里有十幾個群,除了家人、同學、同事,還有各種業務交流群。」鍾林說,起初,在各個群里發紅包、搶紅包,就是為了圖個熱鬧,但在並非都是熟人的業務交流群里,搶紅包的味道變了。 按照鍾林的說法,在以熟人為主的微信群里,大家各發一輪紅包,說說笑笑一番就結束了;在各種業務交流群,開始的氛圍也不錯,發個紅包湊個熱鬧,溝通關係而已。然而,紅包多了,大家顯得有點不能自拔。誰搶的紅包數額最多,就得接著再發一個紅包,如此循環。「顯然,時間長了,這就不是為了圖熱鬧,幾乎變成純粹為了錢」。 儘管鍾林不喜歡這種搶紅包遊戲,但很多人為之瘋狂。有人不但創建專門用於搶紅包的群,而且積極拉攏各色人等參與其中,於是,就有了2015年較為突出的一種網路犯罪案件——搶紅包賭博。 在很多人看來,微信群里搶一次紅包,也沒有多少錢,但在「專業人士」眼裡,這是一個可稱為暴利的牟利平台。 今年1月19日,在廣東省公安廳舉行的「3+2」專項打擊行動發布會上,廣東省公安廳治安局局長鄭澤暉透露,2015年11月,廣東省揭陽市警方破獲一起用微信紅包賭博的案件,不法分子利用微信紅包作為工具把參賭人員拉進群,用微信紅包搶到的最後兩位數作為猜賭的規則進行賭博。 經查,該團伙利用手機微信開設「全國同學會」「紅旗」「北京賽車」「世紀」等微信群,通過不同方式供人賭博,參賭人員涉及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團伙組織者共有6人,涉賭人員2480名,涉案金額高達1.2億餘元,是目前全國警方已破獲的利用微信紅包進行賭博涉案金額最大的案件。 涉案1.2億餘元,顛覆了很多人「搶紅包搶小錢」的概念。而正因為其中的暴利,利用微信紅包進行賭博的案件越來越多。 紅包背後藏陷阱 「對於利用微信搶紅包賭博這樣的事情,早有耳聞。不過,對於大多數沒有賭博劣習的人來說,可以不必擔心因搶紅包觸犯刑律。」鍾林擺弄著手機,他點開手機新聞APP,指著一條新聞對記者說,倒是藏在紅包里的騙局要當心。 自2014年年初微信紅包上線以來,這種新技術不斷被不法分子利用,不光是賭博,詐騙也隨之而來。 今年1月28日12時許,家住山東省聊城市城區站前街的於女士,接到一個朋友發給她的搶紅包鏈接,鏈接上寫的是50元代金券。由於顯示發放代金券的商家恰好是自己經常去逛的某超市,加上紅包的鏈接又是好朋友發來的,於女士放鬆了警惕。 於女士掃描二維碼後,輸入了身份證號、手機號和信用卡號等個人信息。時間不長,鏈接網站便發來一條簡訊,要求於女士把收到的手機動態驗證碼填寫進去。於女士按照要求操作,並把驗證碼發給對方。隨即,她手機綁定的銀行賬戶被轉走8000元。 於女士見狀,趕緊詢問給自己發鏈接的朋友,才得知對方微信被盜。目前,於女士已向警方報警。 類似的微信紅包陷阱最近頻繁出現。對於此類情況,警方也有針對性地發出警情提醒。 早在去年年底,公安部官方微博「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就發布信息:近日,大學生小張搶到一個微信紅包,可不僅紅包沒有到賬,自己的銀行卡反被扣款700元。警方揭秘兩種紅包詐騙方式:偽裝成木馬程序的紅包,一旦點擊,銀行卡賬戶和密碼就會被不法分子獲取;微信AA收款功能偽裝的紅包,使用時會被要求輸入支付密碼,一旦輸入,銀行卡中的錢就會被轉走。 春節臨近,陝西省西安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西安公安」近日也發布提醒信息:「一億元紅包」類「紅包」,都有可能是偽裝的病毒或釣魚網站,搶紅包別輕易點不明鏈接和輸入個人信息。如果不是知根知底的人發來的紅包,最好別亂點。此外,碰到需要下載不明軟體時也要多留一份心,小心下載的是木馬軟體。如果節日期間手機丟失,可登錄110.qq.com,立即解除微信綁定。 各盡其職是關鍵 作為「技術宅」的鐘林,從手機里看到不法分子利用微信的案件,也看到警方的提醒,但他認為,除了用戶要多加註意,更需要政府部門和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加大監管力度。 關注互聯網領域的專家也持同樣觀點。 「我們應鼓勵技術創新,但也要充分認識到新技術的"雙刃劍』效應。」中國傳媒大學政治與法律學院法律系副主任鄭寧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說,要減輕新技術帶來的負面效果,政府部門、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公眾三方都要做出努力。 「政府部門應加強監管。當然,政府部門的監管應該在充分了解新技術的前提下進行,否則可能會出現一棍子打死的情況。因此,監管要適度。」鄭寧說,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應該健全實時監控系統、健全投訴渠道。對於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的責任,刑法修正案(九)已有規定,因此,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應重視自身的社會責任。 從目前來看,騰訊微信團隊已經開始有所動作。騰訊方面近日透露,微信團隊根據近期接到的舉報,對部分第三方應用發布違規第三方頁面「紅包」進行惡意營銷等行為進行整頓。微信團隊稱,將根據嚴重程度,對這些公眾號進行封號甚至註銷。 在鍾林看來,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的治理工作或許應更早一些。因為,最近幾年,利用互聯網新技術實施犯罪的案件越來越多,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理應在第一時間了解並作出反應。 鍾林的個人看法,其實也符合當前的現實——互聯網新技術出現後,往往很快就被不法分子利用。 那麼,我們該如何通過法律、通過加強監管遏制這種現象?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亞太網路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劉德良曾向《法制日報》記者表示,從理論上講,法律是落後於現實的,「因為法律是保守的,只有出現了很多問題,在既有的法律難以解決的情況下,才會修改法律或者創設新的法律」。不過,通過十多年的法律制定、修改和完善,大部分利用互聯網實施的犯罪可以被法律規制。當然,隨著技術新形態的出現,可能有些現行的法律不夠適用,需要進一步修改和完善。 至於政府部門的監管,2014年8月28日,國務院授權重新組建的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全國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工作,並負責監督管理執法。 在劉德良看來,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是協調監督執法,我國的互聯網現在是分塊管理,「可以看的出來國家是在朝著這一塊努力的,監督執法會有好轉」。 鄭寧對此也持相同看法。她認為,目前,從法律法規到司法解釋,對利用互聯網新技術的犯罪都有所規制,現在的關鍵問題是要樹立法律底線意識,尤其是對互聯網服務提供商而言。也就是說,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在研發新技術、新應用時,要遵守法律底線。比如涉及公民私權利的隱私權、財產權的,可以通過身份認證等技術加以保護;涉及國家安全方面的,也可以在研發時設置一定的技術條件。 「總而言之,不管是互聯網服務提供商還是用戶,都應有法律底線意識,只有這樣,才能防範利用新技術實施的犯罪。」鄭寧說。 鏈接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賭博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利用互聯網、移動通信終端等傳輸賭博視頻、數據,組織賭博活動,建立賭博網站並接受投注、建立賭博網站並提供給他人組織賭博、為賭博網站擔任代理並接受投注、或參與賭博網站利潤分成,具有其中之一,就屬於「開設賭場」行為。騙局謹防,木馬紅包 手段:這種「發紅包」的軟體頁面跟微信錢包十分相似,實際上是一種木馬程序,在你點擊重視這個大眾微信賬號時,對方已獲取了你手機里的個人信息,包含支付寶[微博]、微信錢包、網銀等賬號及暗碼,隨後轉走金錢。 提示:不小心點擊了這種「紅包」,第一時間封閉手機網路,馬上修改網銀、支付寶等暗碼,去規範手機售後部分刷機或重置有關體系,以完全刪除木馬病毒。 假大眾號 手段:騙子取一個相似「交通違章查詢」這麼的大眾賬號名,一旦用戶信以為真,向該大眾號發送截圖,會收到提示需要提交你剛剛收到的「手機驗證碼」,若將驗證碼發過去,用戶微信錢包的錢就會被當即轉走。 提示:關於各類大眾賬號要提高警覺,可與該賬號官方聯絡求證,不隨意進行買賣,手機驗證碼一定要保護好。 代購欺詐 手段:欺詐者宣稱價格非常優惠,以此為釣餌打折代購,網友付款後,騙子以「產品被海關扣下,要加繳關稅」等相似理由,讓網友加付「關稅」,等網友付錢後,騙子不見了,錢、貨也沒了。 提示:到規範網站買東西,實體店更穩妥。 二維碼藏毒 手段:騙子以產品為釣餌,給你返利或許廉價,再發送產品二維碼,欺詐消費者進行二維碼掃描,實則藏有木馬病毒。一旦裝置,木馬就會盜取銀行賬號、暗碼等個人隱私信息。 提示:手機不要隨意裝置不明程序,不要貪小廉價。 盜號 手段:經過盜取微信號、綁定微信的QQ號碼以及手機號碼等方法,獲取微信用戶的個人信息,欺詐者再假充微信號主人與其家人、兄弟聯絡,並以各種理由要錢。 提示:勿急於匯款,及時聯絡微信老友,電話核實真假。 冒充高富帥 手段:騙子一般裝成「高富帥」或「白富美」與你搭訕,首要騙得你豪情的信賴,進而以借錢、商業資金緊張、手術等為由騙得金錢。 提示:無論經過啥路徑知道的兄弟,都要牢記「結交需謹慎」。 集贊送禮 手段:這種欺詐分兩種:一是等你集滿了請求的「贊」,兌換時發現到手的獎勵「縮水」;二是商家發布信息時,請求參與者供給電話和姓名,套取個人信息。 提示:對這種信息要先查證一下,打電話諮詢,必要時可把諮詢答覆錄下,防止商家「抵賴」;也可直接實地檢查。 頭像克隆 手段:不法分子下載你的微信頭像,把昵稱改成你的姓名,再屏蔽兄弟圈不讓你看見,然後假充你向你的兄弟行騙,其他人無從別離。 提示:及時為微信老友增加補白名能防止上圈套,還可以細心核對老友的微信號,因為微信號是無法改動的。文章來源http://qhb99.com/zx/jswz/look.asp?id=214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數十億紅包謀殺春節,你怎麼看?
※打造春節紅包(流量)群矩陣,過個肥年!
※30萬現金、超5萬個開工紅包你領了嗎?
※玩法舊、題目難、留存低:直播答題如何借春節突圍?
※現鈔與現匯,發紅包你選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