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頸椎引起的「頸源性頭痛」 頭痛醫頭引人憂

過去,人們往往認為頭痛是頭部的神經和血管出了問題造成的,而沒有重視頸部發揮的作用,因而治療上經常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大多患者頭痛發作時都會選擇口服去痛片。但這一方法的治療效果往往只能暫時緩解癥狀,並不能徹底根治,從而最終形成「患者頭痛,醫生也頭痛」的局面。

   其實,大多數的頭痛與頸椎有著密切的關係。1983年,美國一位醫生首次提出了頸源性頭痛的概念。在那以後近10年的時間裡,經過不斷的爭論和研究,頸源性頭痛最終被眾多學科專家重視,並在1990年得到國際頭痛學會的認可。目前,這個概念已廣泛被臨床醫生接受。近年,有學者指出頸椎的退行性變、頸部的肌肉痙攣、頸椎錯位,引起頸源性頭痛的直接原因,因此頸源性頭痛又被稱為頸椎病性頭痛。

   頸源性頭痛有哪些特徵:   頸源性頭痛由頸椎病及急、慢性頸椎損傷引起,與頸部神經受刺激有關。頸源性頭痛患者多有脖子僵硬、酸、脹感,有些還伴頸椎活動不利。頭痛的特點主要為反覆在枕部、頭頂、太陽穴、前額或眼眶周圍出現鈍痛或酸痛,同時伴有脖子上部疼痛。專科醫生體查時,患者頸、背、肩部周圍有不同程度的按壓痛。

   頭痛為什麼與頸部有關:   頭部的神經大都來自頸部。神經從脊髓發出後向上行走到達頭部,途中要經過很多骨骼縫隙和肌肉,如果頸椎的肌肉或相關椎體發生病變,路過此地的神經就會受到影響。由於生活習慣和工作姿勢的影響,極易產生頸部的筋膜勞損,使頸部肌筋膜在枕部附著區域發生無菌性炎症,結締組織增生,組織間結疤粘連,導致頸部軟組織變性或頸椎關節的微小錯位,而當這些變性軟組織或錯位的頸椎卡壓或刺激從頸椎發出的頭皮神經,從而引發頭痛或偏頭痛,同時也可以卡壓刺激交感神經以及椎動脈,引起大腦供血不足,交感神經功能紊亂,從而引發諸如噁心、嘔吐、眩暈、視障、畏光、畏聲,肢麻等更多的癥狀。   頸源性頭痛是否與年齡有關:   頸源性頭痛大多發生在20~60歲,但年齡小的也不少見,我們遇到的年齡最小的患者僅有12歲。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壓力的增大,電腦、電視的泛濫,緊張的大腦和不良的姿勢使頸椎病發病率越來越高,年齡也越來越小,甚至很多中小學生都在忍受著頸椎病的折磨而不自知。有很多頸椎病的患者告訴我,說自己在很小的時候就有癥狀了,小小年紀,看上去卻迷迷瞪瞪,反應遲鈍,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給大人說自己頭暈頭痛,家長還不理解,說他偷懶不用功,其實他心裡很想用功,但卻集中不了精力,這些都是頸椎病惹的禍,頸椎肌肉勞損引起腦供血不足。這些小朋友的癥狀往往被誤診,去看醫生很少會想到是頸椎病,因為是小孩子都不認為是什麼病,認為是體質有問題。所以,現在頸椎病患者的年齡逐漸年輕化,應該得到重視!

   患了頸源性頭痛怎樣治: 在臨床上的諸多治療方法,多以擴張血管為主,來達到改善癥狀的目的,但對頸枕部肌筋膜粘連、增生對枕大、小神經的卡壓松解不夠,從而使癥狀消除不徹底,遠期療效欠佳。 近年來,我們將中醫傳統的刃針、撥針、中藥穴位注射、手法正骨複位有機地結合,對頸枕部引起卡壓的肌筋膜的部位進行徹底的松解剝離,一方面,疏通氣血、活血化瘀,「通則不痛」;另一方面可利用特殊針松解粘連的軟組織,手法正骨矯正錯位頸椎,從而祛除卡壓,改善循環,消除無菌性炎症,「以松至通,通則不痛」。在臨床上取得較滿意的療效,一般只需3~6次即可治癒。

   預防頸源性頭痛該注意什麼:   1、保持良好的睡眠體位和工作姿勢。   2、人每天有6~9小時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因此,選擇合適的枕頭,睡眠中將頭頸部放在適當的位置,對於預防頸椎和頸部肌肉勞損性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3、工作中要經常變換姿勢,避免同一姿勢持續時間過久,堅持做工間操,必要時需更換工種。

推薦閱讀:

頸椎的自我整骨複位
警惕頸椎病六種偽裝
手指麻木就是頸椎病嗎?哪些疾病可引起手指麻?
知道嗎?牙疼不愈要查頸椎
頸椎病發病情況有新發現

TAG:頸椎 | 頭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