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Gus--途加網--品味孤獨——《孤獨六講》讀書筆記
品味孤獨——《孤獨六講》讀書筆記 | |
一,孤獨的存在 「我所知道的鄉下夫婦大多是『用不著多說話的』,『實在沒有什麼話可說的』。一早起各人忙著各人的事,沒有工夫說閑話。出了門,各做各的。婦人家如果不下田, 留在家裡帶孩子。工做完了,男子們也不常留在家裡,男子漢如果守著老婆,沒出息。有事在外,沒事也在外。茶館,煙鋪,甚至街頭巷口,是男子們找感情上安慰 的消遣場所。在那些地方,大家有說有笑,熱熱鬧鬧的。回到家,夫婦間合作順利,各人好好的按著應做的事各做各的。做得好,沒事,也沒話,合作得不對勁,鬧 一場,動手動腳,說不上親熱。」[1]某一篇報道說道:「城市裡的上班族下班後就回家。打開電視,打開收音機,他們不看也不聽,只是要個 聲音,影像在身邊。」手機里存了一大堆人的聯繫方式,然而最常打出的只是客戶,家人朋友一年撥不上幾回。快速而進步的通訊科技,仍然無法照顧到內心裡那個 巨大而荒涼的孤獨感。偶爾,受不了生活的寂靜,他們也想尋歡作樂來排除這種孤獨。然而,狂歡的背後,隨處可見的是一群人的孤獨。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無論是古代社會還是現代社會,孤獨都著實得圍繞在每個人身邊,似乎都逃脫不了。因此,有必要探討一下孤獨。二,孤獨存在的原因 (一) 周國平說,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上一個旋生旋滅的偶然存在,從無中來,又要回到無中去,沒有任何人,任何事能改變這個命運。[2]生命的本質是孤獨。柏 拉圖在兩千多年前寫下寓言:每一個人都是被劈開成兩半的一個不完整個體,終其一生在尋找另一半,卻不一定能找到,因為被劈開的人太多了。柏拉圖在《饗宴》 里用了這個了不起的寓言,正說明了孤獨是人類的本質。達爾文說,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人的社會性體現在人與人之間總要保持一定的聯繫。 我們的祖先為了生存需要,必須集合在一起抗擊飛禽走獸的入侵。而據科學家研究發現,基因的演變需要幾十上百萬年。而我們的中華文明存在的歷史只有幾千年。 我們基因里仍存著我們祖先留下的群體性基因。所以,人類是習慣群體生活的。(二)在中國,作為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歌頌的是一種群體文 化,而不願意談孤獨。所謂五倫,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關係,都是在闡述一個生命生下來後,與周圍生命的相對關係,我們稱之為相對倫理,所以人不能 談孤獨感。感到孤獨的人,在儒家文化中,表示他是不完整的。如果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睦,那麼在父子,兄弟,夫妻的關係里,都不應該有孤獨感。「我 可以在父母面前感覺到非常孤獨。」我想這是一句觸怒儒家思想的陳述,卻是事實。在我們的青春期,我們想傾訴心事的通常都不會是父母,因為我們感到孤獨的時 候,和父母談話,他們沒有聽懂我們在說什麼,我們也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更多的是得到一頓訓誡。而這並不牽涉我們愛不愛我們父母,或父母愛不愛我們的問 題。「我們從哪裡來的?」這是幾乎每個人都會提出的一個哲學命題。如果我們拿這句話問我們的父母,他們一般不會正面回答,通常會說: 「撿來的。」大多數人得到的答案一般都差不多是這樣。如果我們再繼續追問下去,父母可能會不耐煩地說:「胳肢窩裡長出來的」。其實,我們想問的不是我們的 身體從何處來,而是我們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是關於生與死的哲學問題。如果有一天,我們的父母忽然聽懂了,還會板著臉嚴肅地說:「不要胡思亂想」 [3]。這是生命最早對孤獨感的詢問,然而,我們的發問卻被無情的切斷。因為在儒家文化里,在傳統的親子教育里,沒有孤獨感的立足之地。儒家文化不談隱私,不注重個人的私密性,許多傳統小說,包括張愛玲的,都會提到新婚夫妻與父母同住,隔著一道薄薄的板壁,他們連晚上親熱都不敢發出聲音。一個連私人空間都不允許的文化,當然也不允許孤獨感。一方面,我們不允許別人孤獨,另一方面,我們害怕孤獨。我們不允許別人孤獨,所以要把別人從孤獨里拉出來,接受公共的檢視。我們總好奇某位明星的私密生活, 渴望了解他是否也孤獨。同時,我們也害怕孤獨,我們不能忍受別人說你是一個孤獨的人,孤獨在他們眼中總暗含著某種嘲諷,所以不斷地被迫去宣示:我不孤獨。儒家思想里,幾乎沒有人敢特立獨行。大家都遵守著「中庸之道」,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後。儒家文化歌頌的是一種群體文化。需要注意的是, 儒家思想歌頌群體文化並沒有不好,事實上儒家思想是以農業為基礎,一定和群體有關。所謂的群體是指大家要共同遵守一些規則,社群才能有其生存的條件,特別 是在窮困的農業社會中,而特立獨行是在破壞群體,就會得到群體的譴責。然而,一個成熟的社會應該是鼓勵特立獨行,讓每一種特立獨行都能找到存在的價值,當 群體對特立獨行做最大的壓抑時,人性便無法彰顯了。我們為社會貢獻自己,不能把生命價值的多元性也犧牲。(三)儒家思想影響我們的另一 個方面是,簡化思維的過程。思維是什麼,它是我們經由大腦去思考很多事物,做周密的思考前,不會立刻下結論,而是從各種角度探討,再從推論的過程中,整理 出自己的想法跟看法,最後下判斷,這就是思維。而儒家的主張,如孔子的哲學,常常是一種結論性的原則。「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一個結論,是可以奉為教條 的格言,聽了之後不必做太多的思考,照著做就可以了。思維最大的敵人是結論。任何一種結論,來得太快的時候,就會變成思維的敵人。孔子說:「已所不欲,勿 施於人」這句話對不對?我們應該從正面想,從反面想,最後即使同意孔子說的是對的,也有一個思辨的過程。如果沒有這個過程就照著做,就不叫哲學,也不叫思 維。當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說孔子這句話說得非常正確的時候,剩餘的百分之零點一還沒開始說理由的時候,大家已經開始罵他了,「你還是中國人么,你怎麼可以忽 視孔子的文化對我們的作用呢?他可能不是選擇贊成或反對,而是選擇思考。所以,思維孤獨是所有孤獨裡面最大的一種。作為一個不思考社會裡面的一個思考者,他的心靈是最寂寞最孤獨的。因為他必須要去能夠忍受,他所發出了的語言可能別人是聽不懂的,無法接受的,甚至是別人立刻去要指責的。(四)在群眾裡面,我們會很安全,跟大多數人一樣,就不會被發現。特立獨行往往會不被理解,甚至受到社會群體文化的打擊。精神科醫學的傳統是把孤獨僅僅視為一種 病態。按照這一傳統的見解,親密的人際關係是精神健全的最重要標誌,是人生意義和幸福的主要源泉甚至惟一源泉。反之,一個成人倘若缺乏建立親密的人際關係 的能力,便表明他的精神成熟進程受阻,亦即存在著某種心理疾患,需要加以治療。人的內向性格與孤獨有著密切的聯繫,它們都把焦點放在人 的內在,甚至有人認為孤獨是內向性格的體現。內向的人經常會受人排擠,認為他們不懂人情世故,不善言辭。《心理學國際詞典》(the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寫道,內向是:「······一種主要的人格特質,其特徵是專註於自我,缺少社交能力,以及較為消極被動。」在《新韋伯斯特世界百 科全書》(Webster`s new world thesaurus)中,內向被說成是:「······一位沉思者、自我觀察者、利己主義者、自我陶醉者、獨居者、形單影隻者和性格孤僻者。」[4]社會 上,受到商業的趨利性要求,只攫取人們的外向表現,內向被看作是一種缺陷。被排擠,人的孤獨就出現了。因為大部分是都不是全是外向型性格或全是內向型性 格,更多的是兩者都有,只是比重不一樣而已。內向和孤獨,只是人的一種特點,而不是缺點。(五)孤獨和寂寞、無聊相似,以致於人們經常 混淆他們。周國平對這三者有比較深刻的闡述:「無聊、寂寞、孤獨是三種不同的心境。無聊是把自我消散於他人之中的慾望,它尋求的是消遣。寂寞是自我與他人 共在的慾望,它尋求的是普通的人間溫暖。孤獨是把他人接納到自我之中的慾望,它尋求的是理解。無聊者自厭,寂寞者自憐,孤獨者自足。···孤獨是一顆值得 理解的心靈尋求理解而不可得,它是悲劇性的。無聊是一顆空虛的心靈尋求消遣而不可得,它是喜劇性的。寂寞是尋求普通的人間溫暖而不可得,它是中性的。然 而,人們往往將它們混淆,甚至以無聊冒充孤獨……。」[5]所以,三者是完全不一樣的,各自的對待也不一樣。把對待無聊、寂寞的方法用到孤獨上,或者乾脆 都逃避,會使原本的孤獨加倍沉重。三,孤獨的必要性 思考往往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讓自己的心沉澱下 來,去接近孤獨。走出人群,走出喧囂,他才可以回看群眾的狀態,不受身邊的人和事物的干擾,才能更自覺和客觀地思考。獨處最重要的是能使內心得到整合。所謂整合,就是把新的經驗放到內在記憶中的某個恰當位置上。惟有經過這一整合的過程,外來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為一個既獨立又生長著的系 統。所以,有無獨處的能力,關係到一個人能否真正形成一個相對自足的內心世界,而這又會進而影響到他與外部世界的關係。那種缺乏獨處能力的人只具有虛假的 自我,因此只是順從、而不是體驗外部世界,世界對於他僅是某種必須適應的對象,而不是可以滿足他的主觀性的場所。[6]孤獨孕育著創造。 一般而論,人的天性是不願忍受長期的孤獨的,長期的孤獨往往是被迫的。然而,正是在被迫的孤獨中,有的人的創造力意外地得到了發展的機會。最常見的是有兩 種情形:一是牢獄之災。我們古代近代的很多不朽名作都是在牢獄裡創作出來的,比如葉挺的《囚歌》和司馬遷在牢獄裡寫的《史記》。二是疾病。左丘失明,厥有 《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耳聾造成的孤獨反而激發了貝多芬的藝術想像力。迫使人把被壓抑的精力投於創作,由於牢獄或疾病把人同紛繁的世俗生活拉開了 距離,人是會因此獲得看世界和人生的一種新的眼光的,而這正是孕育出大作品的重要條件。四,尊重孤獨,完成孤獨 孤獨是生命圓滿的開始,不是說我們要把自己故意弄得孤獨一點,而是要了解,孤獨是一種常態。以這樣的心態走長路,孤獨,才不會給我們那麼多的打擊,我們才會 更加從容,人生之路才能真正地走向厚實和豁達。以這樣的一種孤獨墊底,才能有所超脫。正如蔣勛所說,人們不能去消除孤獨,逃避孤獨,而是要去給予孤獨、尊 重孤獨、完成孤獨。[7]學會孤獨,學會與自己交談,聽自己說話——就這樣去學會深刻。如同一位作家所說:我寫憂鬱,是為了使自己無暇憂 郁。有時候我們會發現,速度與深遠似乎是衝突的。當我們可以和自己對話,慢慢地儲蓄一種情感,醞釀一種情感時,我們便不再孤獨;而當我們不能這麼做時,永遠都處在孤獨的狀態,跑得越快,孤獨追得越緊。與自己對話,使這些外在的東西慢慢沉澱,那時我們將不會感到孤獨,而是覺得生命更富有、更圓滿。[1] 《鄉土中國》,費孝通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 《愛與孤獨》,周國平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3] 《孤獨六講》,蔣勛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4] 《內向者優勢》Marti Olsen Laney 著,楊秀君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5] 《愛與孤獨》,周國平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6] 《孤獨的價值》,周國平著。[7] 《孤獨六講》,蔣勛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PS:感謝大家把文章發給我,讓我點評,不是我謙虛,我可不是什麼大師,是大家的厚愛讓我接觸到更寬更廣的世界,是大家讓左岸完成了孤獨的修行,讓生命更加圓滿。關於「孤獨」,類似於「愛」,沒有一定的心靈閱歷,如何能懂,不懂怎麼辦?當我看到阿落對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的評論時,一下子就明白了——不懂,就先珍藏著,慢慢的,也不知是你讀懂了她,還是她讓你讀懂了人生。面對《百年孤獨》,當你沒有能力讀它的時候,千萬不要試圖去讀懂。不要逼自己去面對那些看 似紛亂的情節,不要強迫自己搞清楚那一代又一代的人物關係,不要翻來覆去的理清某些相似的名字不同的人物。這些屏障存在於那裡,已經說明你無須去讀它,起 碼是當下,無須去讀。就像高中的我,因為好奇買下來它,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孩子,為了所謂的一點點虛榮心去閱讀這部作品,很認真地讀,它卻讓我恐懼。翻了兩章,便不敢再拿起來看。和很多人的經歷相同,我把它放在書架的最頂層,記憶里告訴自己,我讀過它,然而不過如此,因為我沒有看下去。幾年以後,經歷了許多不想經歷的事情,從一個故作孤獨的人變成了一個真正開始明白孤獨的人。卻沒有了過往的浮躁,在一個清冷的午後重新去閱讀它。你彷彿重新發現了一個被廢棄已久的寶藏。曾經晦澀難懂的文字如今卻像滔滔江水一樣一波一波的撞擊你的心靈。睡夢中還會讚歎怎麼會有這樣環環相扣精彩絕倫的敘事方式。冷靜旁觀的口吻,讀罷卻激起心底最深處的蒼涼。因為年少的無知與浮躁,我差一點錯過了它。所以當你還未嘗過痛苦,當你還未開始嘗試看透生命,請好好的收著它,不要讀它。 |
||
推薦閱讀:
※如何創建一個server伺服器
※金老學醫筆記
※學習筆記
※筆記本水貨和行貨掃盲問答
※北京筆記,南橋饒峰饒浩成最精彩博語(短語)薈萃(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