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吧,讓你看懂這個世界

海外年度圖書盤點讀書吧,讓你看懂這個世界(附照片)

如同《金融時報》和麥肯錫評出的2014年度圖書《21世紀資本論》的作者皮凱蒂所言:我最擅長的恐怕是總結歷史,而不是預測未來。其實,大部分優質圖書都有這個「特長」。《金融時報》在發布今年的年度書單時特別談到,「如果要作為對2008年金融危機的預測,我們開出的長書單估計作用有限。」事實上,出版的長周期早已臭名昭著,大部分評論家沒法據此判斷金融危機的風險。即便像《大而不倒》那樣加快出版流程,安德魯·羅斯·索爾金的這本有關金融危機的著作也直到2009年才問世。有意思的是,前英國官員沙迪在讀完《大而不倒》後曾驚嘆,一本有關金融危機的書竟「以一個敘事性的故事開始」,而後一步步鋪陳到危機的深層原因和潛在解決方案。這不失為圖書的真正價值:即在知識爆炸的時代,要從書本里獲得新的、原創的知識已經越來越難,但書本可以告訴你為什麼世界會是這樣,或是那樣。在這個電子產品大行其道的時代,手捧一本經過印刷廠列印、裝幀、散發墨香的真正的書,逐漸成為一種奢侈。但在執著的「翻書黨」看來,讀書,依然是理性大腦所必須的每日精神體操;讀書,無法預測世界,但可以讓你看懂這個紛繁的世界。連日來,《金融時報》、《經濟學人》、亞馬遜等如約推出年度圖書,一張張榜單互為補充,多有交集,大致勾勒出海外「翻書黨」的閱讀雷達圖,伴你溫暖跨年。本報首席記者 唐聞佳亞馬遜2014年度圖書選登《我永遠不會告訴你的一切》Every thing I Never Told You塞萊斯特·吳故事發生在70年代俄亥俄小鎮,一個由華裔父親和白人母親組成的家庭中,莉迪亞是家裡最受寵的孩子,父母都對她寄予厚望。母親瑪麗蓮希望她成為一名醫生,父親詹姆斯則想要她成為學校里最受歡迎的女孩,處處都是目光的焦點。直到莉迪亞的屍體在湖中出現,表面維持著平衡的家庭開始陷入混亂,他們各自道出藏在內心已久的秘密。簡言之,一場悲劇開始撕裂一個種族混合的家庭。作者塞萊斯特早年跟隨父母從香港移居美國,對亞裔在美國社會中的孤獨和疏離感深有體會,書中也著力探討了跨種族結合家庭中,文化差異引發的各種問題,以及「家」對於他們的意義。《冰之王國》In the Kingdom of Ice漢普頓·塞迪斯19世紀末期,當時的人類對於世界上最後一塊未被探知的區域--北極陷入了瘋狂的著迷,沒有人知道北冰洋的另一邊藏著怎樣的世界。當時首屈一指的地圖繪製師、德國人奧古斯特·彼得曼堅持認為,在地球的頂端有一個常年翠綠的島嶼,是暖流匯聚的人間天堂。一向特立獨行的《紐約先驅報》擁有者詹姆斯·高登·貝納特投資建立了一支探險隊,32名隊員帶著疑問和好奇,開始了邁向未知世界的探險。探險船一駛入無名海域就被浮冰困住,船體遭到損壞,天氣、補給等重重考驗讓隊員們舉步維艱,書中細緻還原了這段驚險刺激的傳奇征程。《羅伯特·匹斯短暫而悲劇的一生》The Short and Tragic Life of Robert Peace傑夫·郝博思這是一本真情流露的傳記,講述了非裔美國人羅伯特·匹斯短暫的一生。年輕的他走出紐瓦克貧民窟,考取常春藤名校,也因此開始在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之間反覆掙扎。作者傑夫是羅伯特在耶魯大學的室友兼好友。羅伯特來自犯罪橫行的紐瓦克貧民窟,父親入獄,母親收入微薄,但他還是憑藉優異的成績考入了耶魯。這本該讓他的生活大大改善,但事實並非如此,無論是在耶魯,還是在紐瓦克,羅伯特都成了格格不入的異類。羅伯特在耶魯表現優異,但最終死於一場涉毒槍擊案。此書包含了當今美國社會出現頻率最高的幾類衝突:種族、階級、毒品、監獄、教育、家庭、友情和愛情。書中呈現了兩個幾乎不相干的世界--常春藤和貧民窟之間無法逾越的鴻溝。《野蠻收穫》Savage Harvest卡爾·霍夫曼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國歷史上舉足輕重的大家族,而1961年,家族第四代成員麥克·洛克菲勒在探訪原始部落時的離奇失蹤更是讓全世界猜測至今。知名記者卡爾·霍夫曼重走了同一段旅程,從他撰寫的這本新書里,我們終於得以知曉令人驚詫的歷史真相。在這本融合了歷史、藝術、冒險和種族文化的新書中,一個信奉古老習俗和傳說的原始部落被推到讀者面前。它也藉由這位來自美國最富有、最有權勢家族的學者的離奇死亡,呈現出「現代」和「原始」之間的激烈衝突。《11號站台》Station Eleven艾米麗·聖約翰·曼德爾一個雪夜,知名演員阿瑟·蘭德在演出《李爾王》時心臟病突發,觀眾席中的記者、前內科醫生利文上台為他急救,但回天乏術。同天晚上,突如其來的可怕流感開始大範圍蔓延。15年後,當初目睹阿瑟在舞台上離世的新人柯森也將演出莎士比亞的戲劇,他遭遇一位先知,揚言會為所有提前離場的人挖掘墳墓……這是一部大膽而又略帶黑暗的小說,全篇講述了好萊塢演員、記者和旅行劇團,為了藝術和人性賭上一切的故事。《我們都是騙子》We Were LiarsE.洛克哈特這是一個關於夏天、青春和秘密的故事。女孩卡當斯每年夏天都會到外祖父名下的小島上消夏,某天深夜她獨自下海游泳,不幸頭部撞上石頭,失去了所有的記憶。在那之後,她被禁止回到島上,這讓她更瘋狂地想要找回曾經的記憶。那一夜發生了什麼?為何她會在深夜獨自游泳?為何所有人都閉口不談這件事?真相到底是什麼?謊言交織著謊言,構成了整個故事的線索,結局的出乎意料更是讓讀者大呼絕妙。《如果是這樣會怎樣?》What If ?蘭登·摩爾「WhatIf?」是知名網站xkcd上的漫畫作品合集,每幅都解答了一個你也許從來沒有想過的神奇問題。每周都有數百萬人登陸這個網站,只為看到蘭登的最新作品。他用標誌性的簡筆人物形象作畫,以此回答來自粉絲的各種問題,領域涉及科學、技術、語言、愛情等。比如「如果用90%的光速擊打排球會發生什麼?」「最快可以用多少速度沖向減速帶,還能讓你活下去?」為了尋求答案,蘭登無所不用其極--他用電腦進行模擬、在成堆的軍事研究材料里瘋狂搜索、找核反應操作員聊天……再將得出的答案創作成獨具風格的漫畫,最終集合成這部兼具科普和趣味的創意版「十萬個為什麼」。《經濟學人》2014年度圖書選登【時政類】《沉默的專制:一幅漫畫如何點燃言論自由的未來的全球討論》費萊明·羅賽《政治秩序與政治衰敗:從工業革命到民主全球化》弗朗西斯·福山《倒塌:柏林牆的意外打開》瑪麗·埃莉澤·薩羅特《野心時代:在新中國追逐財富、真相和信仰》歐逸文《鮮活的面孔:愛爾蘭的革命一代,1890-1923》羅伊·福斯特《南中國海:亞洲的能源之爭》比爾·海頓《印度尼西亞等等:奇異之國探秘》伊麗莎白·皮薩尼《中國的第二個大陸:百萬移民在非洲打造新帝國》霍華德·弗倫奇【傳記與回憶錄類】《威廉二世:簡略人生》約翰·洛爾1888年,威廉的父親當了幾個月皇帝後因癌症病逝,同年威廉繼承皇位成為威廉二世。威廉開始作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專制君主,統治德國這個在多方面都是歐洲最先進的工業社會。書評者稱,這本書用極少篇幅描寫了最後一個德意志帝皇的「簡略人生」,一切基於作者多年的研究與巧思。《拿破崙:一段人生》安德魯·羅伯茨安德魯·羅伯茨是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本書是他關於拿破崙的新作。這個英國歷史學家充分利用了新公開的33000多封拿破崙的信件,得出了不同以往的顛覆性結論。比如,此書把拿破崙塑造成了能應對大量工作的人,個性充滿決斷力,又令人驚奇地原諒了他的對手,甚至容忍了妻子約瑟芬的不端。此書也入選《紐約時報》評出的2014年最值得關注的100本書。《不為害:關於生命、死亡和腦外科手術的故事》作者:亨利·瑪殊、托馬斯·鄧恩「Donoharm」(不為害),柏拉圖最早提出,即不損害他人利益,就是最高的原則。此後在西方醫學裡,這個原則被引為經典,即一切醫療行為至少是要對患者有利的,而不是有害的。在這本類似於自傳的故事裡,作者、腦外科醫生嘗試解釋他有多麼地討厭去撬開那個創造思想、感受、音樂的地方,但不得不那樣做。《鷹》海倫·麥克唐納《小失敗:一段回憶》加里·施特恩加特《費薩爾一世》阿里·A.阿拉維《E.E.卡明斯傳》蘇珊·奇弗【歷史類】《最危險的書: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之爭》凱文·伯明翰一部攝人心魄的著作,記錄了詹姆斯的「尤利西斯」如何從一本禁書,到連載在文學雜誌上,然後作為私人限量出版物問世--當時主要是女性籌資募捐以幫助該書出版,而後這群女性又將此書複印本「走私」到美洲、英國等地。《荷馬為什麼重要》亞當·尼古拉斯亞當·尼古拉斯,一個優雅的英國作家,他拍掉了荷馬身上的灰塵,置於當下。尼古拉斯通過重讀荷馬史詩--《伊里亞特》和《奧德賽》,給大家上了一堂關於幽默、暴力與英雄氣概的生動課程。《英國人和他們的歷史》羅伯特·圖姆斯《基督教世界被毀:歐洲1517-1648》馬克·格林格拉斯《猜想:應許之地的死亡和陰謀》帕特里克·畢曉普【經濟學與商業類】《21世紀資本論》托馬斯·皮凱蒂《被遺忘的經濟衰退,1921年:最終自愈的崩盤》詹姆斯·格蘭特【科學與技術類】《第六代大滅絕:一段非自然歷史》伊麗莎白·科爾貝特前五代滅絕已經令植物和動物大規模地滅亡,現在第六代滅絕即將來臨。生命是否有足夠的修復能力讓人類得以繁衍下去?這是科爾貝特的第三本書,她站在人類文明與這個星球生態環境激烈衝突的最前沿寫作--從大堡礁到她家後院。她走訪了這個世界最偏遠的若干角落,檢視人為氣候變化如何在本世紀內威脅到20%至50%的現存物種的生存。這本環保書極為嚴謹,細節豐富,如驚悚小說般引人入勝。《前沿生命:量子生物學時代來臨》吉姆·哈利利量子生物學,即運用量子力學的概念和方法研究生命物質和生命過程的一門學科,又稱量子生物物理學。這本內容豐富、淺顯易懂的著作介紹了量子理論如何成為當下生物學領域的主流。作者介紹了大量有趣神奇的案例,比如具有巡航功能的鳥類如何感知方向,空氣中的分子如何被感知為氣味等等。《終有一死:臨終階段的醫藥與重要事項》阿圖爾·嘉旺德美國醫生阿圖爾的這本書記錄了大量他的病人在生命最後時刻苦苦依靠著藥丸續命,他們的身邊包圍著一群陌生人,頭上是無情寡淡的白光。這是你真正要的最後時刻么,都來不及與這個世界好好道別,一切顯得那麼匆忙!作者這樣提問。這是一本關於生命的冥想,同樣入選《紐約時報》2014年度最值得關注的100本書。《關於脂肪的大意外:為什麼黃油、肉類和乳酪屬於健康膳食》尼娜·泰肖爾茨【文化、社會與旅遊類】《婚姻市場:不平等如何重塑美國家庭》瓊·卡波、娜奧米·凱恩這本牛津大學出版社推出的新書討論了為何越來越少人選擇結婚,答案由兩個美國法律學者,也就是本書的作者給出:幾十年來,經濟的不平等破壞了婚姻的正當性,並削弱了家庭的概念與意義。《風格的意義:思想者教你如何在21世紀寫作》斯蒂文·平克帶著一點輕幽默,這個哈佛的心理語言學家解釋了上等著作應該如同在上等廚房出現的頂級舒芙蕾,「糟糕的著作往往是事前加工,且永遠落後於現實場景。」《經濟學人》稱本書適合所有年齡的人捧讀。《課程的希望:如何改變我們的學校》喬·克萊因作為紐約前教育部官員,喬·克萊因恐怕比任何人都清楚兒童時期的教育將對孩子未來的人生有多麼重要的意義。他在這本書里詳述了自己如何花9年時間投入提升紐約學校系統的運動,並認為這將成為全美教育體系改革的藍圖。《利雅得的快速發展: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城市化與公路起義》帕斯卡·梅諾雷特《珊瑚礁、激情史:從庫克船長到氣候變化的大堡礁》伊恩·麥卡爾曼《德國:一個民族的記憶》尼爾·麥克格瑞格、艾倫·萊恩【小說類】《通向北方的窄路》理查德·弗萊根一群戰俘被分配在泰國-緬甸邊境建造一條「死亡鐵路」,故事的背景設在二戰期間。本書同樣榮登《紐約時報》2014年度最值得關注的100本書,以及2014年英國小說布克獎。評論者直呼,小說直到最後一頁還緊緊抓著讀者的心。《經濟學人》更是不吝嗇溢美之詞,稱作者理查德·弗萊根生來就是為了寫作。《莉拉》瑪麗蓮·羅賓森繼《吉里德》、《家》之後,瑪麗蓮的第三部小說。瑪麗蓮的《吉里德》曾獲2005年的普利策小說獎,講述的是一個小鎮上的牧師的故事。瑪麗蓮喜歡讀聖經,吉里德就是聖經里的一個地方。《家》是《吉里德》的續篇,講的是一個感人的家庭故事。《莉拉》則是第三篇,主人公莉拉是那個小鎮牧師的妻子,曾當過妓女,在新生活中重新認識了優雅、快樂與愛。瑪麗蓮·羅賓森被《經濟學人》認為是當代美國文字最美的作家之一。《解密》麥家《北極之夏》戴蒙·加爾古特《奧爾費奧》理查德·鮑爾斯《無人地帶:一戰小說選》彼得·艾爾通/編《三十個女孩》蘇珊·米諾特《家庭生活》阿基爾·夏爾馬《七月四日河》史密斯·亨德森《不確定的榮耀》瓊·塞爾斯/著彼得·布希/譯【看點1】皮凱蒂「年度商業書」橫掃多張榜單要說今年哪本書最紅,法國經濟學者皮凱蒂(Thomas Piketty)的《21世紀資本論》當之無愧。這本書探討了貧富不均的根源及後果,被《金融時報》和諮詢機構麥肯錫聯合評選為「2014年度最佳商業書」。此外,該書還入選《經濟學人》、亞馬遜等多張年度圖書榜單,堪稱年度圖書「當紅辣子雞」。《金融時報》編輯、評審團主席巴貝爾稱,最終入圍「年度商業書」決選的6部作品各有千秋,引起評審間「激烈的辯論」,最後決定將3萬英鎊獎金頒給皮凱蒂這本頗具爭議性的暢銷經濟學著作。此前,《金融時報》曾針對《21世紀資本論》的部分論點提出質疑,但本書的問世確實引發關於貧富差距擴大及其解決之道的熱烈討論。巴貝爾表示:「雖然並非人人同意書中所開的政策處方,但本書的學術質量我們予以肯定。」他稱該書是「具挑戰性,但又極其重要的著作。」【看點2】「麥式懸疑」點燃西方讀者熱情在眾多圖書中,最終中國作家麥家的《解密》抓住了海外資深「翻書黨」的心,入選《經濟學人》年度圖書。《經濟學人》對此書的評價是,終於有一本不需要歐美讀者對中國有特別了解就能讀懂的中國作家作品,由前情報部門人員創作的這部小說,因其很好的節奏和新奇的故事脫穎而出。據悉,如今在國外,最暢銷的中國作家,除了莫言、余華,就是麥家了。【看點3】華裔女性作家的處女作亞馬遜年度圖書NO.1日前,亞馬遜評選出了今年最佳圖書,共100部,涵蓋文學類、食譜、園藝、繪本等各個類別,既有虛構,也有非虛構。斯蒂芬·金的新書《復活》排名第6,大衛·米切爾的新書《骨鍾》排名第14。最出人意料的是,年度圖書第一名是年輕女作家塞萊斯特·吳的處女作《我永遠不會告訴你的一切》。亞馬遜編輯盛讚此書是「圖書世界的驚喜」。《紐約時報》評論此書「是美國文學中從未出現的」。從今年7月26日出版以來,此書一直非常暢銷。這是一本寫愛、家庭和野心的書,表現出了70年代美國亞裔的孤獨、局外感,以及跨族婚姻等特殊的社會問題。像她的小說主角,塞萊斯特也是一名華裔美國人,她的父母1960年代末從香港移民到美國,這讓她對「種族差異」與「移民煩惱」有著直接深入的體會。
推薦閱讀:

開示:虛雲老和尚說法 正文 《開示》第一卷(2)">《開示》第一卷(2)- 星月書吧 - ...
老人與海(2)-一生必讀的60本書-悠悠書吧
我們都靜下心來讀點兒書吧
書吧:中國歷史上謀國、謀身、謀天下的變局和困局
書吧:女性的時尚優雅

TAG:世界 | 讀書 | 書吧 | 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