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MY課程:面向每一個的課程
我們認為,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都有獨特之處。教育的使命是發現和挖掘每個孩子的天賦潛能,為他們的個性發展提供均等機會,讓他們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五年前,開始了MY課程的實踐研究。
2010年,我園開展了《基於每個幼兒充分發展的教育過程公平實踐研究》課題研究。我們期望,通過實踐研究,讓每一名幼兒在保教活動中都獲得同等發展的條件和機會,都能通過活動發展潛能,達到最好的發展水平。在研究過程中,使「為了每一個孩子」的教育理念逐漸被教師所認同。
我們發現,落實公平教育的關鍵在於給予每個孩子與其發展需求匹配的教育,也就是說公平不是「大一統」的齊步發展,而是因人而異的適切發展。因此,2014年,我們申報市級課題「滿足幼兒發展需求的『我的課程』實踐研究」,獲得立項。
我們將研究視角聚焦幼兒發展需求上,分析幼兒的共性、群性和個性的發展需求,對幼兒園課程進行了重構與豐富,逐步形成了以「唱響自己、綻放精彩」為課程理念的、富有我園特色的「MY課程」體系。
「MY課程」是立足每一個幼兒的成長與發展,在充分把握幼兒生理、心理、認知、社會性發展特點和規律的基礎上,以發展需求為導向而設計的課程架構。「MY課程」立足幼兒本位課程價值觀,關注幼兒個體對經驗的感知和獲得,注重幼兒的個性發展和創造性表現,給予幼兒按照自身學習方式參與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因此,在「MY」課程的框架下,教師要深入了解班級每個幼兒,包括幼兒的氣質、性格、學習方式、優勢智能等等,從幼兒天生的、自然的需求出發思考課程的設計和實施。
「MY」課程的價值取向改變了以往以教師的「教」為主的課程實施慣性思維,打破了教師統一步調實施課程的局面,讓教師的視野從自身的「教」上真正轉移到幼兒的「學」上,使課程實施真正滿足幼兒的需要和興趣,而不是貫徹教師的主觀意志。MY課程」的特點如下:
一是精準性,也就是基於精準調查的課程設計思維。以滿足幼兒發展需求為前提的「MY課程」首先需要科學地把握幼兒的發展需求,即需要變基於經驗的了解為基於數據的研究。只有科學地研究幼兒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發展需求,才可能有針對性地規劃課程,為每一個幼兒提供適宜、優質的教育服務。
二是靈活性,也就是開闢彈性空間保障課程實施。幼兒的發展需求門類各別而富有個性。面對一個個靈動的生命個體,我們的課程實施應該是一個存在著各種可能性的運作體系,而不是毫無協商餘地的「照本宣科」。以往千人一面的課程實施,淹沒了幼兒的發展個性,不同孩子在同一時間以同一方式接受同一內容,這顯然無法滿足幼兒個體發展的需求。只有開闢彈性空間才能讓幼兒的個體需求獲得發展機會。
三是建構性,也就是過程性評價貫穿始終。「MY課程」的構建旨在通過適宜的課程發現和挖掘每一個幼兒的優勢潛能,填補弱勢區域的發展空缺,最終促進幼兒整體和諧發展。此外,幼兒的發展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具有鮮明的階段性特點。「MY課程」以過程性、形成性的評價,讓課程的運轉形成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環。
總之,基於幼兒學習需求的MY課程需要經歷精準調查、把握需求——按需靈活調整課程空間——做實兒童發展的過程性評價、推動課程建構的過程,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以教師的「教」一統天下的固有局面,逐漸走向以幼兒學習為核心的課程建設,讓「每個生命綻放精彩」的理念才能最終落地、生根,最終枝繁葉茂。
在對「MY課程」內涵和特點的深度解讀的基礎上,我們開始了一系列的實踐和探索,爭取將「MY課程」的理念落實、落地。我們首先對幼兒需求、課程實施及課程資源利用情況進行現狀調查。在此基礎上,開展基於幼兒學習需求的「我的課程」規劃的研究,具體包括,「MY課程」理念、目標、內容、實施以評
價。
幼兒園立足「讓每個生命綻放精彩」的辦園理念,提出讓每個幼兒「唱響自己,綻放精彩」的課程理念。「MY課程」遵循幼兒發展內在的、固有的規律,滿足每個幼兒對學習與發展的需求,賦予幼兒自主選擇和主動成長的權利,讓幼兒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注重對幼兒個體潛能的挖掘和個性特點的彰顯,讓幼兒煥發生命活力,富有個性地、多元地發展。
我們期望,通過MY課程的實施讓幼兒做自己生命的主人,發揮自己的個性,成為「有主張、喜探究、樂做事、善表達」的身心健康的兒童。具體而言,我們期望幼兒有主張:樂觀自信,會思考,敢質疑;喜探究:好奇善問,愛探索,親自然;樂做事:學會自理,能合作,會助人;善表達:樂於表達,會傾聽,能交談。在深入解讀《3-6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的基礎上,我們通過班級日記,兒童行為的時間取樣和事件取樣以及行為檢核等方法,在常態教育活動中持續收集幼兒的行為表現,與國家教育指南進行對照、印證,從中梳理和歸納本園幼兒共同的發展需求,部分幼兒的發展需求以及個體幼兒的發展需求。在此基礎上,我們形成了符合我園幼兒發展特性的「MY課程」目標。
在對幼兒發展需求進行研究時,我們發現幼兒的發展需求可以分為兩大方面,一方面,需求是幼兒天生的,是受幼兒內部動機驅使的,比如幼兒對生理、安全、歸屬感、社交、探究、表達的需求。另一方面,需求是成人基於自我判斷,認為幼兒應該發展的,是外部動機驅使的。當幼兒的發展需求和成人判斷的發展需求重合時,幼兒就會獲得最大效益的發展,但是當幼兒的發展需求和成人判斷的發展需求衝突時,幼兒變會失去對自身發展的自主感和掌控感。
我們認為,「MY課程」的內容選擇來源於幼兒天生的、自然的發展需求,包括生理的需求、社交的需求、探究的需求、歸屬感和愛的需求、表達的需求等。通過進一步的研究,我們發現,幼兒發展需求具有共同性、多元性和個體性的特點。共同性是指幼兒處於人類發展的幼兒期,有其特有的、一般性、典型性和本質性的發展特點。幼兒發展需求的共同性要求我們要滿足每個幼兒處於幼兒期的基本發展需求。多元性是指幼兒本身對不同的發展需求存在差異性,也就是說不同的幼兒在面對同一需求時,表現出不同的反應。幼兒發展需求的多元性要求我們要滿足不同幼兒不同的發展需求。個體性是指每一個幼兒在發展速度、發展優勢領域和發展的最終水平上,都會表現出自身的特點。幼兒發展需求的個體性要求我們要滿足不同幼兒特有的發展需求。根據對幼兒發展需求的共同性、多元性和個體性,我們將課程分為基礎性課程、菜單式課程、階梯微課程三大類。
一、滿足幼兒終身發展所需的基本課程
基礎性課程是滿足全體幼兒終身發展所需的基本經驗而設置的課程。以上海市二期課改的共同性課程為藍本,旨在通過我的生活,我的運動,我的遊戲和我的學習四類活動,滿足每個幼兒對學習與發展的需求,賦予幼兒自主選擇和主動成長的權利,讓幼兒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因此,我們對基礎性課程的研究主要聚焦四類活動的組織形式,從滿足每個孩子發展需求的角度思考如何創新實施四類活動,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切身體驗和親手操作中經歷有意義的學習。
我的生活活動是指生活自理、交往禮儀、自我保護、環境衛生、生活規則等方面的活動,旨在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中給予每個幼兒自主選擇和主動動手的機會,讓其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自主、自覺的發展各種生活自理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和交往行為,在共同的生活中能夠愉快、安全、健康的成長。研究中,我們發現,孩子在生活自理方面積累的基本經驗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的養育方式的影響。每個家庭養育方式不盡相同,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大大類,一種是直接代辦型。撫養者沒有給予孩子探索生活自理方式的時間和空間,直接代替孩子完成各項生活事件。如此養育方式會導致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不能適應幼兒園一日生活的節奏。二種是冷漠忽略型。撫養者不會關注孩子生活習慣的養成,更不會有目的地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的養育方式會導致孩子養成很多不良的生活習慣。三種是民主權威型。撫養者會帶著明確的目標參與到孩子的生活習慣養成中,會給予孩子嘗試和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並會教給孩子生活自理的方式方法。通過這樣的養育方式,孩子會養成良好的生活自理習慣,並且敢於嘗試和挑戰自己不熟悉的生活活動中。
基於上述分析,我們開展了「我的生活自理能力」活動。首先,我們通過幼兒生活自理能力觀察表對班級幼兒的生活自理情況進行觀察,按照能力強弱將幼兒分為三大組。此外,我們通過訪談家長、發放家長問卷的方式了解家長的養育方式以及幼兒在家情況。結合幼兒在園情況以及在家表現,最終確定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方案。對於生活自理能力有待提升的幼兒,我們通過家園共育的方式對其進行重點培養。包括定期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科學的育兒觀念以及正確的育兒方法;制定幼兒個人生活小計劃,在吃飯、盥洗、洗手、穿衣等環節對幼兒進行個別指導;形成追蹤觀察計劃,對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發展定期觀察,了解幼兒在家庭以及幼兒園的具體表現,為後續調整教育方式提供依據。經過基於現狀觀察、解讀幼兒生活需求、家園共同配合的活動形式,各班級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我的學習活動主要是指討論、閱讀、聽賞、製作、表演、實地參觀、收集信息等活動,在幼兒學習的過程中,關注幼兒個體差異,為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提供適宜的指導,為每個幼兒的主動探索,積極體驗提供機會和條件。
我們認為每個幼兒的興趣、需要、學習方式都不相同,如果以同樣的目標、內容、方式對待不同的孩子,就難以獲得最大的教育效益。因此,在我的學習活動中,我們鼓勵教師在課程內容選擇和組織上尊重幼兒獨特的興趣和需要以及特殊的發展水平,不要求每個幼兒按照統一建構方式進行同一個活動;教師要為幼兒創設多層次、提供多樣化的材料,支持幼兒根據自己的需要去選擇,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學習方式不斷發展。
因此,我們引入了項目化學習,項目化學習強調在真實情景中以任務驅動的形式推進幼兒的學習,旨在通過探究、實驗、記錄等方式,培養幼兒提出問題、建立聯繫以及個性化表達等學習能力,讓每一個幼兒成為積極主動的學習者。項目化學習主張小組學習,幼兒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形成探究小組,每個小組圍繞問題查閱自理、假設實驗、收集信息、表達表現。
實踐證明,項目化學習是實現我的學習活動重要的活動方式,也是適合幼兒探究世界的重要學習方式。在項目化學習中,教師有機會觀察每個幼兒的學習情況,有空間為幼兒提供多種活動與表現能力的條件、機會;創設適合幼兒發展、支持性的環境,讓每個幼兒在與環境、材料的有效互動中,大膽地探索、充分地表達,獲得各種意義的經驗。
我的運動是指體操、器械運動、自然因素鍛煉等活動,旨在為每個幼兒提供適宜其運動發展水平的指導,幫助幼兒提高身體素質、動作協調能力和適應環境的能力,為幼兒健康的體制奠定基礎。
在研究「我的運動」時,我們對教師的運動活動實施情況開展了全面的調研,調研結果顯示:教師重視運動活動的趣味性,而忽視其專業性;教師多是大統一地實施運動活動,而較少進行差異化教學;教師教學目標不明確,會出現不知如何進行指導的情況。因此,我們將研究要點聚焦在教師科學解讀幼兒運動發展需求,分析幼兒運動發展經驗上,以提高教師落實差異化運動教學的能力和水平。
我們對幼兒園園運動課程的教學資源、場地資源、環境資源等進行調查研究。在了解現有的運動課程資源的基礎上,對運動課程目標、運動課程內容等進行梳理和總結。從運動材料的使用、動作方法以及運動價值等角度呈現運動內容,目的在於為教師設計運動活動提供多樣操作思路和經驗,鼓勵教師發揮課程實施的自主權。一方面,教師在選擇運動內容時,要根據本班幼兒實際情況和不同的發展水平以及幼兒在活動中生成的新想法、新玩法和新經驗。另一方面這為教師針對幼兒運動能力發展的差異性實施運動活動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每位教師可以針對班級幼兒運動的實際發展情況,個性實施班級戶外活動。如此一來,每個幼兒走、跑、跳、攀爬等運動能力能得到全面的培養。
此外,我們還初步形成了幼兒運動能力發展觀察表以及幼兒運動情況調查表等幼兒運動評價工具。在運動活動的實施中,教師既要保證全班幼兒各項基本運動能力的全面發展,還要觀察幼兒之間運動能力發展的差異性,同時還要留意幼兒在各項運動能力上的發展不平衡。因此,為幼兒建立運動動作發展觀察表以及運動情況調查表,可以為教師評價班級幼兒運動能力發展水平提供科學的依據,也利於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導幼兒運動活動。通過「我的運動」的研究,提高了教師指導幼兒運動發展的科學性和專業性,也促進幼兒運動能力的全面發展。
我的遊戲活動是指幼兒自發、自主、自由的活動。遊戲活動有其獨有的特徵:不受外在目標控制,是一種內在動機性的活動;遊戲者自主,是一種選擇自由度很高的活動;表現已有經驗,是一種力所能及的活動;注重過程體驗,是一種不在意結果的活動,假象的、非正式的、是一種不受評價約束的活動;體驗積極情感,是一種充滿安全感、勝任感、成就感的活動。
遊戲活動的特徵決定了教師必須尊重幼兒遊戲的權利,給予幼兒自由的遊戲空間,支持幼兒自主選擇遊戲主題和遊戲材料,鼓勵幼兒自由選擇同伴。教師的角色定位為幼兒遊戲的觀察者、支持者和引導者。教師的主要任務是觀察幼兒的遊戲,判斷幼兒的遊戲需求,在適當的時機給予幼兒工具、材料或是提供意見。
在實施我的遊戲活動中,我們特彆強調對幼兒遊戲的觀察。我們認為,在自由自在的環境中,幼兒能夠充分表現其興趣和需求。他們會根據自己的遊戲需要選擇材料和工具,通過對幼兒選擇的材料和工具的觀察,我們可以了解幼兒的操作需求;他們會通過協商、溝通和分工等方式進行合作,通過對幼兒合作情況的觀察,我們可以了解幼兒的社交需求;他們會觀察、擺弄、組合各種材料,通過觀察幼兒對材料的使用,我們可以了解幼兒的探究需求。遊戲之於幼兒的深刻意義為我們觀察和滿足幼兒發展需求提供了重要依據。
二、滿足幼兒的多元學習興趣的課程
菜單式課程是滿足幼兒的多樣興趣、多元需求和個性特長,給予幼兒多樣學習經歷的課程。在深入調查和分析我園幼兒個性發展需求的基礎上而開設的種類豐富的、可自主選擇的菜單式課程,促進幼兒自主、主動地獲得多元、個性化的發展富有個性地發展。菜單式課程是滿足幼兒的多樣興趣、多元需求和個性特長,給予幼兒多樣學習經歷的課程。了解幼兒的個性發展需求是開展菜單式課程的關鍵。研究過程中,教師通過三方力量明確幼兒的興趣,一方是家長,教師通過向家長了解幼兒平時的興趣愛好;一方是教師,教師通過日常活動中對幼兒的觀察,分析幼兒的興趣愛好;一方是幼兒本身,教師徵求幼兒意見,從而最終確定幼兒的選擇。
在明確幼兒的個性需求之後,我們開展對幼兒園現有的課程資源進行了整合,按照幼兒的個性需求重新梳理,形成菜單式課程的資源庫,為幼兒提供可攻選擇的多樣學習內容,給予幼兒多樣的學習經歷。包括小廚師,滿足幼兒對自主生活以及自理生活相關的需求,自我服務能力,感受生活的樂趣;小演員,滿足幼兒通過戲劇的形式表現自己感受、想像和創造的需求,幫助幼兒感知文學藝術的美;小小探索者,滿足幼兒對周圍事物的探究需求,培養幼兒探究精神以及問題解決能力;小畫家,滿足幼兒在美術表現方面的興趣,幫助幼兒積累多種美術表現經驗;小樂隊,滿足幼兒對音樂的欣賞以及通過各種樂器表現自我的需求,幫助幼兒認識和學習常用樂器,感受音樂的美;小小設計師,滿足幼兒藝術表現個性發展需求,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
實施菜單式課程的過程中,我們給予幼兒自主選擇的機會,讓幼兒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活動,尊重幼兒的參與權、發言權;體現自主性的活動規則,教師和幼兒共同商議共同決定活動規則,允許幼兒根據活動的變化自主決定規則的內容;設置多樣化的活動組織方式,允許幼兒以自己獨有的學習方式獲得和建構經驗;強調活動評價的幼兒參與性,幼兒是活動的中心,幼兒在活動中的體驗、感受、經歷和發展等才是評價的關鍵所在,在評價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幼兒自主參與的意願。
三、滿足個體幼兒持續發展的獨特需求的課程
階梯微課程是滿足個體幼兒持續發展的獨特需求而設置的的課程。旨在通過具有針對性的、可操作性的個別化的小型課程,幫助個體幼兒獲得最大效益的發展。在階梯微課程實施中,我們首先編製幼兒行為問題觀察表,教師通過軼事記錄的方式如實記錄班級幼兒情況。幼兒園將各班級的觀察表進行匯總,明確個別幼兒發展的特殊情況。根據匯總的觀察表,我們從行為問題和情緒問題對兩方面各班級中個別幼兒的特殊情況進行分析。
在明確階梯微課程的教育對象後,我們組織教師開展兒童心理學、幼兒觀察與分析的培訓,期望提供教師科學觀察和分析幼兒的能力。
我們主張教師通過個案研究的方式開展階梯微課程,堅持對個別幼兒的追蹤觀察,收集過程性的資料,掌握個別幼兒的發展情況,適當地調整干預方案。並且要將對個別幼兒的指導要有機地融於一日生活及活動的各環節,在各類活動中關注個別幼兒的特殊發展需要,予以適當的引導。
此外,教師在制定各類計劃之前,要充分與家長進行溝通,與家長共同制定指導方案;在實施各類計劃時,要與家長及時反饋幼兒在園情況,以及向家長充分溝通幼兒在家情況。
研究至今,我們不斷探索,不斷反思、不斷調整。在總結回顧中,我們發現開展MY課程研究為幼兒園課程、教師和幼兒都帶來的深刻的變化。
第一,提升了幼兒園課程的系統性。歷經4年的實踐嘗試和探索,我們初步形成了包含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與內容、課程實施到課程評價一套較完整的MY課程實施方案。這套系統的課程實施方案建立在本園課程發展的歷史基礎上,充分考慮教師、家長的情況,滿足幼兒發展現實需求。它從幼兒發展的現狀進行設計,關注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有效地促進了幼兒的發展。
系統性的MY課程實施方案更好地實現了我們的教育願景,讓我們更科學更專業地落實MY課程理念。理念的落地需要紮實課程實施。MY課程實施方案為「唱響自己、綻放精彩」的課程理念落地提供了目標體系、實施方式、資源利用等保障機制,確保課程專業、有效的運作。
此外,系統性的MY課程實施方案讓我們從大課程視野審視幼兒園的課程建構,幫助幼兒園深化對課程的認識,讓教師成為課程實施的主人。一旦教師具有大課程意識,她會關注到對幼兒發展產生影響的一切因素,就有利於教師隨時隨地思考對幼兒產生教育價值的教育契機,將更多元更豐富的內容納入到MY課程中。
第二,激活了幼兒園課程主體積極性。MY課程結合了教師、家長和幼兒三方力量。研究證明,一個人的工作效率遠遠落後與團隊的工作效率。教師、家長甚至幼兒的參與讓MY課程建構形成了合力,在人人參與的過程中共同成長。有人說:「一個人走路也許更快,一群人走路卻能走得更遠。」課程主體的多方參與讓課程發展之路走得更遠、更踏實。通過調動各方的力量,MY課程把各種優質資源充實到課程中,讓課程更好地服務於兒童的成長。
其中,教師實施課程的積極性得到了最充分的調動。教師不僅僅是課程的實施者,更是課程的領導者、設計者和評價者。教師是幼兒園課程實施成效的決定性因素,這意味著教師要擁有更多自主實施課程的空間。此外,幼兒的發展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有的變化更是瞬息萬變的。抓住幼兒不斷發展的需求,提供是以的個別化教育,也需要教師擁有足夠課程實施權利。
如果師習慣性地照本宣科實施課程計劃,使MY課程實施僵化,無法充分利用生成性的課程資源,最終導致難以滿足幼兒處在變化中的發展需求。另外,還有一個附帶的後果:教師在實施課程時缺乏積極的思考,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教師的專業成長。有鑒於此,我們把MY課程實施的自主權下放給教師,同時提供動態調整班級計劃的指引。在幼兒自主發展的空間里,教師往往能捕捉到有價值的、幼兒感興趣並樂於探究的很多生成性課程內容。課程計劃的動態調整從根本上改變了「千人一面」的教育模式,讓教育更適合每個班級幼兒的發展需求。幼兒個體的發展因此而變得靈動,充滿活力。讓教師逐漸具備靈活實施課程的專業素養。
第三,滿足了幼兒發展的多元需求。在落實MY課程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日常課程安排缺少彈性,難以滿足幼兒的多維需求,其實幼兒的發展需要有自主支配的時間和空間,當幼兒有了發展自主權後,各種奇思妙想將層出不窮。
由此,我們為幼兒創設了每日四十分鐘的自主發展空間:二十分鐘戶外探索,十分鐘自由談,十分鐘自由閱讀,把一日活動的時空與大自然、社會以及書本世界進行鏈接,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廣闊的空間實現具有個性的自主發展。教師更多地以陪伴者、觀察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出現,為發展能力弱的幼兒提供更加細緻入微的「腳手架式」幫助,為能力強的幼兒設置「挑戰」。通過實施彈性的MY課程,幼兒能夠在自主分配的時間中探索周圍事物,滿足自己多方面的發展需求。
(作者繫上海市嘉定新城實驗幼兒園園長)
推薦閱讀:
※公共營養師三級課程安排
※變革課程 | 引領變革·精萃版
※新課程搶先看?提升身體柔韌度,就想「柔軟」給你看~
※看國外的大學,如何在CS課程方面跟上時代的步伐
※女人一生的課程(寫給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