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新教來華第二個宣教士—米憐
十九世紀初,海外許多的基督徒為了回應基督耶穌的吩咐:「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因此他們為了遵行這個使命而背井離鄉、前赴後繼、漂洋過海到世界各地傳揚耶穌的福音,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來華的第二個宣教士,他的名字就是「少為人知」的米憐。
1785年4月27日,米憐出生於英國的蘇格蘭,六歲喪父,由母撫養。米憐年幼時需出外牧羊,習染了用粗言穢語驅趕羊群,然而此時神為他安排了三位良師,不但教他織筐與理麻謀生之技,也教曉他祈禱及上帝之道。他16歲蒙恩歸主,信主後常在月下徹夜禱告,更立志永遠奉獻靈魂與身體給上帝。
1809年,24歲的米憐要為主到遠方宣教,遂向倫敦傳道會申請。與傳道會委員見面時,身穿牧羊裝的他,被委員評為「不能勝任」,覺得派到中國這種文化很深厚的地區當宣教士,要像利瑪竇、馬禮遜那樣,知識水平很高,受過醫學、天文學的訓練才可以去。說他去做機械工人比做宣教士更適合,米憐隨即回答說:「無論什麼工作,只要是有關宣教的服事,我都願意去干。我願為上帝伐木、挑水。我來服侍馬禮遜博士,讓他可以專心地宣教,我願意作任何僕人的工作。」後來米憐便被傳道會接納,受訓後,於1812年按立為牧師,同年8月與柯氏(RachelCowie, 1783-1819)成婚,不久後便帶著新婚妻子(雷雪兒)登船赴華。
1813年7月4日米憐夫婦抵達澳門,成為第二位來華宣教士。馬禮遜夫婦帶著興奮心情迎之。在華孤軍作戰多年的馬禮遜在當日的日記中說:「七年來渴求有同工的願望,終於此日得以實現。」可惜,當時由葡萄牙管轄的澳門是天主教背景,政府不許米憐居留,故米憐在澳門逗留16天後,便乘船前往廣州,秘密學了四個月中文。馬禮遜鼓勵米憐要把中文學好,以便日後能一起翻譯舊約聖經為中文。但中文對米憐來說並不易學,他說:「一個人想學好中文,必須具有銅的軀體、鐵的肺腑、橡樹的頭、彈簧的手、麻鷹的眼、使徒的心、天使一樣的記憶和馬土撒拉的壽數!」留在澳門馬禮遜家的米憐夫人,於1813年10月14日誕下一女Rachel Amelia。馬禮遜便派米憐到馬來半島一帶觀察,以便尋覓適合地點設宣教站。七個月後,米憐返廣州向馬禮遜彙報,二人商討後,均認為馬六甲是設立宣教基地的理想地點。
1815年4月,米憐攜眷前往馬六甲,並聘得馬禮遜推薦的刻板匠梁發同行。在這次往馬六甲航程中,米憐夫人誕下雙胞胎男嬰。為解決清廷政府嚴禁傳教及禁印中文福音刊物的法令,米憐便在馬六甲開設印刷所,在梁發幫助之下印刷大量中文聖經、佈道書及福音單張,更出版中國第一份中文雜誌《察世俗每月統紀傳》月刊,也同時出版英文刊物。米憐說:「當一個人不能親身向人傳講福音時,他的責任就是分派最方便的代表(福音書刊)出去。誰能說這些平安使者不會先把主的道路鋪直,不會先把一個民族為主預備好?」梁發因工作關係常有機會看聖經及米憐寫的福音書,在受感動之下決志信主,更於1816年11月3日接受米憐的施洗。
1818年,由第一位新教來華宣教士馬禮遜和米憐在馬六甲創辦了英華書院,是近代來華宣教士最早創辦的學校之一。
1819年,米憐妻子於1月再誕下一男嬰,惟產後未幾,來華僅六年的米夫人染上熱病及痢疾,於3月20日病逝於澳門,年36歲。遺下四名年幼子女。米憐悲痛萬分,此間的日記常淚跡斑斑。米憐本人亦體弱多病,現要兼負母職,照顧幼兒稚女,可見其艱難。喪偶後的米憐仍忠心事主,埋頭處理英華書院於1820年開課後之校務。米憐也協助馬禮遜翻譯舊約聖經中的約伯記等13卷舊約歷史書。因各方面有出色的成就,榮獲格拉斯哥大學頒贈榮譽神學博士學位,當時有私人大機構欲以高薪聘請他過去幫忙,惟他清楚自己來華的目的乃為福音緣故,故婉拒邀請,專心留守在馬六甲的崗位。
1822年6月2日,因積勞成疾,在澳門安息主懷,享年才37歲。一般相信是埋葬在馬六甲的 『CHRIST CHURCH MELAKA 』基督教堂下面。
2016年3月25日,正值馬來西亞聖經神學院因紀念耶穌受難而放假,筆者特意前往馬六甲尋訪先輩們的足跡,當同學們在基督堂外面被一排排「紅屋」的壯觀吸引感嘆時,惟我直奔堂內尋找那塊紀念米憐的石碑,當站在石碑前的那一霎那,心情激動得「溢於言表」,腦海里浮現他來華宣教的艱辛、為了國人的歸主盡獻所有,頓時熱淚盈眶,此情此景哪些或坐或站的「遊客」誰能知曉、誰能明了,或許吸引他們來此參觀的原因是外觀統一顏色的建築,其實還有一段已有二百多年的史記。
(1)米憐
(2)米憐與妻子雷雪兒
(3)接受米憐施洗的梁發
(4)馬六甲基督教堂裡面的米憐紀念碑
推薦閱讀:
※耶和華放入瑪麗亞子宮的究竟是自己的精子還是受精卵,又或者是一個胚胎?
※我是一名基督徒嗎?
※秋風:儒家、基督教、自由主義:相互寬容或者衝突?
※以道(基督)為中心的敬拜
※你究竟比這個罪犯好多少?| 探訪香港警隊基督教以諾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