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為治療貧血而苦惱嗎?只需這麼點刺幾下就有效!
貧血是一種常見的病理現象,當血液內紅細胞數目或血紅蛋白的含量低於正常時即為貧血。造血原料不足,骨髓造血功能降低,紅細胞損失或破壞過多等,均可引起貧血。臨床上常見的貧血有缺鐵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和溶血性貧血。以缺鐵性貧血最為常見,多因食物中內含鐵過少及慢性出血(如胃腸道出血,月經過多或痔瘡出血等)引起。
【臨床表現】
一般癥狀為甲床、手掌、口唇和面色蒼白,自覺頭暈、乏力、耳鳴、目花,可見頭髮稀疏、皮膚乾燥和指甲凹陷等。心悸、氣促、噁心、嘔吐、腹瀉、腹脹、食欲不振等也較為常見,其他還有低熱、婦女月經不調等。可有舌面光滑、舌乳頭萎縮、舌質淡、脈濡細或細數。
【治療】
方一
1.配穴
主穴分為2組,膏肓、肝俞、四花穴、三陰交為1組,脾俞、胃俞、腎俞、氣海、足三里、陰陵泉為2組。心悸、氣短配內關、膻中;納減、腹脹、噯氣、嘔惡配中脘;腹瀉配天樞、大腸俞;頭暈、耳鳴配百會、風池;發熱配大椎、曲池;月經不調配天樞、關元。
2.操作方法
背部俞穴約30°角向下斜刺1~1.5寸,余穴按常規針刺,均用捻轉刮針手法,間歇行針30分鐘,10分鐘行針1次;背部俞穴、氣海、足三里針加艾條灸30分鐘,每日針1次,10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隔2天。2組主穴按療程輪換交替使用。
方二
1.取穴
膏肓、四花穴、脾俞、腎俞、命門、關元、足三里。
2.操作方法
用圓錐形艾炷隔薑片(約2mm厚)放在穴位上,點燃施灸,燃盡後再換一壯,每穴每次灸3~5壯,每次灸1~2穴,上述穴位輪轉施灸,灸之局部起皰為佳,愈後可結一黑瘢,故名瘢痕灸。艾炷不宜太大,一般如大花生米大即可。
註:①小孩禁用;②血小板減少,皮膚出血者禁用;③患者極度虛弱,骨瘦如柴慎用。
【按語】
在中醫文獻中無貧血病名記載,根據其臨床表現,應屬於中醫學「虛勞」「虛損」和「血證」的範疇。其病在肝、脾、腎。中醫認為:「肝藏血」「脾統血」「腎藏精」和「腎主骨,生髓」。說明血液的生成和肝脾腎的功能密切相關,尤其是和脾腎的關係更為重要。「脾腎分主氣血」,因為「腎為先天之根,脾為後天之本」。造成造血機制障礙,有先天不足,也有後天失調。先天不足主要是腎氣不足,「血為精血生化」,腎不藏精,骨不生髓,髓海空虛,不能生化血液。後天不足,主要是脾虛,脾失健運,飲食減少,血液來源不足,正如文獻載:「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古人云「人之虛,非氣即血,五臟六腑莫能外焉。而血之源頭在乎腎,氣之源頭在乎脾」。因此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機是脾腎虛衰,氣血兩虧。「損者益之」「勞者溫之」和「形不足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是其治療大法,而調補脾腎又是治療本病的關鍵所在。上述方一、方二即本此而立。膏肓、四花穴是中醫古代文獻記載的治療「虛勞」「虛損」的經驗取穴。肝俞、脾俞、腎俞能疏肝、健脾、補腎,三陰交為肝脾腎三經交匯穴,能調節肝脾腎的氣機,陰陵泉為脾經合穴,合治內腑,能健運脾土,增強「統血」「化生血液」的功能。足三里為強壯要穴,能改善胃腸系統的生理狀態,旺盛其消化吸收的功能,既能補氣又能生血。以上穴相互配合,作用於機體後,能夠調整肝脾腎的生理功能,改善其生理狀態,從而達到補腎健脾、化生血液的目的。針灸治療貧血,近代不乏報道。實踐證明針灸治療本病有一定的效果,特別是用於治療缺鐵性、失血性和維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單純營養不足貧血效果更明顯。
在治療貧血的過程中,應儘可能地去除導致其致病的原因,如嬰幼兒、青少年和妊娠婦女營養不良引起的貧血,應改善飲食;婦女月經不調引起的,應調理月經;寄生蟲感染者應驅蟲治療;胃腸道潰瘍出血引起的應積極治療潰瘍等。
推薦閱讀:
※脾胃虛弱貧血可以喝大棗粥
※小兒貧血
※貧血首選吃大棗?別再盲目了!女人補血首選根本不是它!
※中度貧血
※「貧血」可不等於血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