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天人合一觀
㈠ 前言
我做為一個中國人,在中國大陸這塊遼闊的土地上出生、成長,受過教育,卻對我們的祖先傳下來的豐富的知識,所知極少,直到出國後,才有機會看到象《黃帝內經》這樣的古典之作。
十幾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手裡有一本《黃帝內經》,心裡一直想好好的去讀,去研究,去認識它。十幾年來,真正去認真的讀還是到了現在開始寫研究文章時。此刻卻不知從哪兒下手才好,雖然在十幾年的臨床實踐中也沒有少讀或少看它,但對其中的奧秘、學問之深,經常也有茫然和不知其背後的真正的內涵的時候。
在國外被翻譯成英語的中醫教課書中,有關《黃帝內經》的內容不多,雖然這應該是一本做為從事中醫工作的人最基礎的必讀書,事實上被釋出的部分也只是全豹之一斑而已。
所以做為一個以中文為本語的人,即能夠閱讀現代中文,又能理解古文,在原字原義上細細咀嚼,又可以在其精神領域中體會,從字面到字後的因素都可以去揣摩,會悟於心,實在是一個做為炎黃子孫極大的榮幸。
中醫里最重要、最核心的東西其實就是陰陽五行。而這深刻的內涵其實是被忽視了,被認為太簡單,太明了而忽視了,忽視了它的真正的博大精深的內容。
宇宙中,天地間萬事萬物一切皆離不開陰陽,而內經從頭到尾談的是這個陰陽平衡的問題,它是天地之道、之本。是萬物的綱紀。一切都在它的孕育之中,變化之中,含括與寬容之中。
關於《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是黃帝與岐伯深入研究天文、地理等各種知識,運用取象類比的方法,從天上、地下、陰陽、五行到人體,相互問答。將上古時期的防病治病的理論與技術流傳給後世,於是雷公等人,接受了這一精闢的理論知識與經驗,記載下來並傳於至今。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精典著作,由《素問》和《靈樞》兩部書組成。《素問》又稱《黃帝內經素問》,由唐代人王冰注,復經宋林億等人校正而流傳至今。《靈樞》又稱《黃帝內經靈樞》,由南宋人沈崧整理而傳世。[1]
這兩部書每部包含81篇文章,共有162篇文章組成,著在春秋戰國時期。關於《內經》的成書年代及作者,千餘年來爭訟不已,迄今仍無定論,在中醫的四大經典著作中,《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本草》,《內經》是第一部著作,也是成書最早的一部,它是中國醫學史上現存最古老也是最宏偉的典籍。[1]
《內經》的「內」,並不具有多大的含義,而「經」卻是非常重要的字,「經」的本義是紡織中的那個縱線,橫的叫「緯」,豎的叫「經」,是主幹的意思,在這裡引喻叫「經」,也是最基礎、最原始、最重要的理論原則。
《素問》的含義,引《乾鑿度》云:「文王因陰陽定消息,立乾坤統天地,夫有形者生於無形,則乾坤安從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太初者氣之始,太始者形之始,太素者質之始,…… 」[1]
這裡指的是從無形到有形,直到物質的開始。「問」就是問人的氣質,人的形體,人的一切學問,氣形質體。故黃帝問此太素,質之始也。
《素問》就是說是研究人體,生命之規律,生理、病理以及治療等方面的規律,用黃帝與岐伯的問答的形式。
《靈樞》這部書一開始並沒有名稱,只是叫《九卷》,在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原序中,撰用《素問》、《九卷》,指的是《靈樞》,《靈樞》是後人起的名。九是中國的數中之極,九是最大的,《素問》九卷,《靈樞》九卷,共九九八十一篇。從數字來看,也表示這裡的知識──天地人無所不包。
《內經》將天文、曆法、地理、氣象、數學、社會學囊括結合人體的生理、病理現象與陰陽五形相對應,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治療、防病、養生的理論。故古人曰:「《內經》發明至理,以遺教後世。其文義高古淵微,上及天文,下窮地紀,中悉人事。大而陰陽變化,小而草木昆蟲,音律象數之肇端,臟腑經絡之曲折,靡不縷指而臚列焉。大哉!大哉!垂不朽之仁慈,開生民之壽域。其為德之,與天地同,與日月並,直規矩治疾方術乙哉!」[2]
注釋:[1].《內經》中醫藥學高級叢書 王洪圖[2].《類經·疾病類一》張介賓
㈡ 陰陽學說
陰陽五行的思想貫穿了《內經》的全部,《內經》的整體的醫學理論體系和觀點幾乎都是完全建立在陰陽五行的基礎之上的。
何為陰陽?「陰陽者,天地之道,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1]
在宇宙很高的境界上,就有了陰陽。太極學說講「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陰陽的出現便是從兩儀開始的。老子的《道德經》中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2]
一為萬物之始,它是天地最初最大而混沌未分的一體。二代表陰陽,即陰陽兩儀,天地合氣,由陰陽分化出天與地,也由於天地而化出陰陽,天地合氣,命之曰人,而為三。[2]由陰陽而生化出萬事萬物與人,人處天地氣交中故形成三才,天、地、人。
老子在這裡將陰陽概括的如此之簡易,包括了陰陽的狀態以及陰陽的應象,調和的基本原理。
「何謂日醒」曰:「明於陰陽,如惑之解,如醉之醒」。(4)《內經》中說:懂得了陰陽這一宇宙運行之基本道理,對任何複雜的現象都不會感到迷惑,會恍然大悟,會如酒醉後的清醒。
正所謂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2]意思是說可以言說的道,就不是恆常不變的道。
第一節 陰陽的概念
在《內經》中,專門闡述陰陽五行的就有《陰陽應象大論》、《金匱真言論》、《陰陽離合論》、《陰陽別論》、《天元紀大論》等。
什麼是陰與陽,「水火者,陰陽徵兆者」。(1)用水、火來表示陰陽的屬性與其徵兆,以水火作為對事物進行陰陽分類的標準與依據,沒有比這個更有特點的了。
凡是具有外在,溫熱、明亮、向前、向上、無形、急速、光明、運動等火之特性的事物與狀態,皆為陽性。凡具有內在的、寒涼、陰暗、後退、向下、有形、遲緩、安靜等水性的事物與狀態,皆為陰性。
這裡的陰陽不是主觀虛構的,而是對自然界天地人實際存在的許多客觀的現像的觀察與概括。
脈有陰陽,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所謂陰者,真藏也,見則為敗,敗必死也;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別於陽者,知病處也;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3)
「天有陰陽,人有十二節;天有寒暑,人有虛實。人生有形,不離陰陽。」[1]
天屬陽,地屬陰,日屬陽,月屬陰,大月和小月合起來三百六十天而成為一年,人體也與此相應。
天地陰陽的範圍,極其廣泛,在具體運用時,經過進一步推演,則可以由十到百,由百到千,由千到萬,再演繹下去,甚至是數不盡的,然而其總的原則仍不外乎對立統一的陰陽道理。
天地之間,萬物初生,未長出地面的時候,叫做居於陰處,稱之為陰中之陰;若已長出地面的,就叫做陰中之陽。
有陽氣,萬物才能生長,有陰氣,萬物才能成形。所以萬物的發生,因於春氣的溫暖,萬物的盛長,因於夏氣的炎熱,萬物的收成,因於秋氣的清涼,萬物的閉藏,因於冬氣的寒冷。
如果四時陰陽失序,氣候無常,天地間的生長收藏的變化就要失去正常。這種陰陽變化的道理,在人來說,也是有一定的規律,並且可以推測而知的。
參考資料:[1].《陰陽應象大論》第五篇 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2].老子的《道經》[3].《素問·陰陽離合論》
㈢ 關於陰陽的概念
第2節 陰陽對立互補
《內經》認為事物的陰陽屬性具有相對性,不是絕對的會隨著時空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又要靈活的運用與對待。
陰陽者,天地之道。
陰陽對立:指世間一切事物或現像都存在著陰陽的對立,如「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陽為氣,陰為味。動為陽,靜為陰;升屬陽,降屬陰。[1]
陰陽之氣,運行不息,遞相傳注於全身,氣運於里,形立於表,這就是陰陽離合、表裡相成的緣故。
陰陽是宇宙間的一般規律,是一切事物的綱紀,萬物變化的起源,生長毀滅的根本,有很大很深的道理在於其中。
凡醫治疾病,必須求得病情變化的根本,而其中的根本道理也不外乎陰陽二字。
陰是比較靜止的,陽是比較躁動的;陽主生成,陰主成長;陽主肅殺,陰主收藏。
陽能化生力量,陰能構成形體。寒到極點會生熱,熱到極點會生寒;寒氣能產生濁陰,熱氣能產生清陽;清陽之氣居下而不升,就會發生泄瀉之病。濁陰之氣居上而不降,就會發生脹滿之病。
這就是陰陽的正常和反常變化,因此疾病也就有逆證和順證的分別。
拿自然界變化來比喻,清陽之氣聚於上,而成為天,濁陰之氣積於下,而成為地。所以大自然的清陽之氣上升為天,濁陰之氣下降為地。
地氣蒸發上升為雲,天氣凝聚下降為雨;雨是地氣上升之雲轉變而成的,雲是由天氣蒸發水氣而成的。
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
如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天為陽,陽應該上升,但陽中有陰,還要有降,地雖為濁陰,應該下降,潛藏,但是降中要有升。[2]
同時,天之所以降是因為地陰的吸引,地之所以有升,是因為天之陽氣的吸引,此中,是陰陽之中有陰陽。因為如果沒有地氣上升為雲,就不會有天的下降為雨。
雲出天氣,雖然地氣能上升為雲,卻又需要靠天陽之氣的蒸化,沒有蒸化,地氣也無法上升為雲,而雨雖然從天上降下來,如果沒有地氣的吸納,收引,陽氣也不可能下降,所以《內經》中將陰陽在天為雲,為雨,與在地的相吸、相納,上升的道理,陰施陽受的相互關係說的至明至白。[1]
陰陽互補:對立的陰陽雙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另一方而單獨存在。每一方都以其相對的另一方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條件。
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3]
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故人亦應之。[2]
陰極可以轉化為陽,陽極可以轉化為陰。所以冬季受了寒氣的傷害,春天就容易發生溫病;春天受了風氣的傷害,夏季就容易發生飧泄;夏季受了暑氣的傷害,秋天就容易發生瘧疾;秋季受了濕氣的傷害,冬天就容易發生咳嗽。
參考資料:[1].《陰陽應象大論》[2].《陰陽離合論》[3].《陰陽別論》[4].《陰陽離合論》
㈣ 陰陽的依存與轉化
陰陽之間不僅相互排斥,相互制約,還相互依存,相互為根。陰陽所具有的屬性和特點,如寒與熱,靜與動,遲與數,地與天等,都是以自己的對立面作為存在的條件,離開了對方,自身就不能存在。
內經中說: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1)
又水勝則火滅,火勝則水滅。就是說陰陽的對立和排斥。
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1)
「陰在內,陽之守也」,陰是藏於內的,陰主內陽主外,陰於內為陽之守。由於陰的內守才可使陽不浮越於外,不耗散於外,換句話說,陽氣之所以不散失,可以正常的固護,就像在外的將士打仗一樣,鎮兵在外,固守邊疆是因為有內守的牢靠,安穩的家園做為心中的支柱。
陽在外相對而言,陰陽是相互依存的,陽在外發揮作用,守護著陰,陰氣就不會滑脫,沒有外,內就不能藏於內,反之陰津不藏不守,陽氣外泄、散失,會更導致里外不平靜。
種子的萌生有賴與陽和之氣,(陽)而幼苗的長成需雨露的滋潤。(陰)
陰陽在人體臟腑的體現:
陰陽體現在人體之中則表現為:
外為陽,內為陰;背為陽,腹為陰。
在人的臟腑則表現為臟為陰,腑為陽,心、肝、脾、肺、腎五藏為陰,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六腑為陽。
背為陽,又是陽中之陽,心也;故心是陽中之陽器官,心主神;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2)
在人體的臟腑關係中,又體現出陽中有陽,陽中有陰,陰中有陰,陰中有陽的特點。
陽能化生力量,陰能構成形體。
而陽勝則熱,陰勝則寒。
寒到極點會生熱,熱到極點又會生寒;清陽之氣居下而不升,就會發生泄瀉之病。
濁陰之氣居上而不降,就會發生脹滿之病。
這就是陰陽的正常和反常變化,因此疾病也就有逆證和順證的分別。
無論是生長發育,還是斂藏死亡,都是在陰陽雙方作用的結果。
獨陽不生,孤陰不長。
在陰陽這兩個對立又統一包涵的關係上,確立了陰陽之中復有陰陽,並可以這樣一層一層的反覆下去的原則。
參考文獻:1.《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第五篇2.《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
㈤ 關於五行的概念
關於五行學說:
在春秋以前,中國古人就已經認識到五行是構成宇宙中萬事萬物的基礎。這裡的萬事萬物不僅包括我們人的肉眼能看到的物質,也包括人的眼睛看不到的物質,如:季節、時辰、方位、聲音等等許許多多的物質及抽象的概念,這所有的一切都與五行有了一個自然的相互對應的關係。
在道德倫理上也有與五行相對應的,如孔子講的五常:即「仁、義、禮、智、信」,其中「仁」屬木,取其生髮之意;「義」屬金,取其剛斷;「禮」屬水,取其謙下;「智」屬火,取其明達;「信」屬土,取其厚重。
在《內經》的《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和《素問?金匱真言論》中,將天之五方、五季、五氣、五星、地之五行;五畜、五穀、五色、五味、五臭;人之五臟、九竅、五體、五聲、五志、五變和病位,按功能行為的相同或相似歸為木、火、土、金、水五類。
以五行學說來闡明人體的生理、病理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活動有關的周圍事物,按其屬性進歸類,通過歸類,即運用五行的特性來闡明五髒的功能,又運用五行生剋制化的理論,來論證五臟之間在功能上的聯繫規律。古人認為五行還具有確定五臟功能,測知疾病發生及其愈後的功能。
第1節 五行的來源
金、木、水、火、土這五行構成了我們宇宙中萬事萬物。五行的來源,《易傳·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以河圖、洛書解釋《周易》八卦和《尚書》五行的來源,這就承認八卦和五行的隱秘之術是黃河龍馬、洛水神龜稟承了天上神靈的意旨傳入人間的。
㈥ 五行的屬性
第2節 五行的屬性
在《尚書》中,五行二字最早出現的文字記載就具有天人感應的神秘性,商大師箕子說:「我聞在昔,鯀堙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五行的屬性,及其滋味古人完全把它看作是上帝的意志和規定。
「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這是五行的特性。「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這是指五行的滋味。故水向下滲透,火向上燃燒,彎曲伸展的木味酸,熔鑄的金味辛,化生百穀的土味甘。
「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
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藏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藏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征,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咸勝苦。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藏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肺主鼻。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藏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藏為腎,在色為黑,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栗,在竅為耳,在味為咸,在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咸傷血,甘勝咸。」
第3節 五行的相生與相剋
所謂相生是指這一事物對另一事物其有促進、助長和滋生作用。相剋是指這一事物對另一事物的生長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約的作用。五行的相生如木,可以取火,木能生火,木頭燃燒之後變成灰土、灰燼、塵土,故火生土,金、銀、銅、鐵從土中來,地下的金屬礦產,所以土生金,金被熔化後是水樣液體,山洞裡在有礦石的岩洞裡邊滲著水,故金生水,而樹木又離不開水而生長,故水生木。
五行分別與五方,四時相配,按四時節序流變,明確的體現出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相生關係。
五行相剋,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如:木能吸取土中的養分,過多的木能破壞泥土的平衡。
所以說木克土,土能擋水,水來土掩.土克水,水火不容,水能滅火,所以說水克火。
火能熔化金屬,故火克金。 金克木,刀、斧砍樹、鋸木。即「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萬物盡言,不可勝竭。」
伐、滅、缺、絕都是限制、制約的意思。
第4節 五行的相侮與相乘
在五行生剋的關係中,每一行都與其它四行發生聯繫,從而具有相生方面的「生我」、「我生」,相剋方面的「克我」、「我克」的關係。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所以五行的相生關係又稱母子關係。我克者為我所勝,克我者為我所不勝,所以五行的相剋關係又稱「所勝」,「所不勝」的關係。
五行中各行是聯繫的,不是孤立的,是相互間密切關聯的,不可分開的。五行除了生克關係外,還有乘侮關係。「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足,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乘,即乘虛侵襲,侮,即恃強凌弱。相乘,就是相剋太過,超出正常的制約程度。
例如,木氣太過,則乘虛乘土,並恃強反侮金;木氣不及,則金乘虛乘,土恃強反侮木。五行之間的乘侮,是事物失去在正常協調關係的一種現象,是事物的發展變化中違反規律的一種表現。
推薦閱讀:
※博粹堂中醫館—男性保健—保健常識 1
※《跟我學中醫》連載之十四:陰陽五行學說(4)
※腳氣怎麼治能去根 中醫有秘方(圖)
※中醫私藏的防治中風後癱瘓的妙方!用它煮水喝,每天兩次
※中醫百病推拿,送給想學和喜歡推拿的你!
TAG: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