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迷信還是智慧——解讀《僧侶與哲學家》(中)

作者:陸武

歡迎來到艾彌兒的世界,讓我們一起探索、放下、自由、成長。

在上篇中,我們分享了佛學的目的是解決人的煩惱和痛苦,並且佛學給出了兩種解決方案,第一種解決方案通過對治負面情緒來消除痛苦;而第二種解決方案是讓我們最終認識到我們所執著的「自我」其實它本質上是不存在的,那麼所有附著在「自我」之上的負面情緒和痛苦都將無法存在了。如果說第一種方案是揚湯止沸的治標之法,那第二種方案則是釜底抽薪的治本之道了。

不過,這第二種方案確實非常難以理解,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活生生的「自我」,「自我」怎麼能不存在呢?這聽起來好像很荒謬?!

為了理解這一點,我們要先理解佛學的世界觀。

我們認識的只是「現象世界」

這部分的內容可能有點繞,我試著盡量把我的理解表達清楚。

首先,我們以物體的顏色屬性為例來做一個分析,現在正是夏天,上海的衡山路上梧桐成蔭,綠綠的,看著很舒服。好,到這裡,讓我們一起思考兩個問題:1)那片被我們稱為綠色的樹葉,在我們不同人的眼裡看起來,真的帶給我們完全相同的色彩感受嗎?2)雖然我們從小都被告知自己看到的那個顏色就叫綠色,但實際上有沒有可能其實我們每個人從那片樹葉上感受到的顏色並不完全相同甚至差異很大?

如果仔細思考一下上面的問題,其實我們會發現,我們可能一直都以為我們看到了那片樹葉自己本來所具有的客觀的綠色,別人看到的顏色應該與我們一樣,但其實,我們不同人感知到的那片綠色很有可能都不一樣。退一步說,即使人類看起來那片樹葉的綠色都相同,那在一隻鳥看來呢?要知道,很多動物在感覺上的敏銳度要比人類強很多。

接下來,就是更重要的問題了,讓我們想一想:在這樣的情況下,誰看到的才是那片樹葉真正客觀的顏色呢?是你?是我?還是那隻鳥?其實,我們看到的都不是那片樹葉自己客觀的顏色,都只是我們通過自己的眼鏡再加上大腦所感知到的顏色。

以上我們僅僅舉了一個顏色的例子來分析,但這個道理,是完全可以推而廣之的,因此,佛學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是:我們所認識的世界(具體包括東西的顏色、聲音、味道、質感等等),其實並不是我們所以為的客觀世界,而是我們感知到的世界,佛學中,把這個我們感知到的世界稱為「現象世界」。

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說,那我們可以不要依賴我們的感覺器官啊,可以藉助科學的工具和儀器呀!沒錯,我們可以藉助各種科學的工具和儀器,但這些工具和儀器只是拓展了我們觀察和感知的能力,沒有改變這個問題的本質,建立在觀察和實證基礎上的科學並不是在真正描述所謂的客觀世界,科學其實在做的,是描述我們人類用自己的感官再加上各種工具儀器的拓展所能觀察和感知到的「現象世界」。哪怕我們再拓展現象世界的邊界,哪怕我們將現象世界描述得再準確,它和真正的所謂客觀世界在哲學意義上永遠不是一回事。

關於現象世界,佛學中有一個觀念,說現象世界是不能脫離感知者而存在的,這在佛學中叫「現象世界並非本自實存」,所謂並非本自實存,就是並不是本來自己實際存在,也就是說,如果某位感知者不存在了,那麼,這個感知者所感知到的現象世界也就不復存在了。當然,其他感知者所感知到的現象世界會依然存在。

到這裡,我們可能會說:好吧,如果我們一直以為所感知到的客觀世界真的只是現象世界的話,那麼,我們想知道:在現象世界背後,世界客觀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呢?

世界的本質是空性

關於現象世界背後的本質,佛學給出的答案是兩個字:空性。

前面鋪墊了好多,終於說到佛教對世界本質的認識了,不過,這個空性確實不太好理解。馬修特別澄清說,這個空性不是「什麼都沒有」,也不是「不存在」,反而是隱含了一切的可能性。

到底如何理解這個「空性」呢?讓我們再回到那片樹葉吧,如果綠色是我們所感知到的一個現象,那在這個現象背後,它的本質是什麼呢?或者我們就直白地問一句吧:那片樹葉自己客觀的顏色到底是什麼?答案是——不確定。這種不確定性並不是因為受到我們感官能力的局限,或者是因為科技手段還不夠高明而產生的暫時情況,而是一種哲學意義上的、本質上的不確定,從哲學意義上說,我們永遠無法說對面那片樹葉的客觀顏色,而只能說我們觀察和感知到的是什麼顏色。如果有人非要問我那片樹葉客觀的顏色或者本質上的顏色是什麼?我只能這樣回答:1、我不確定;2、我相信沒有人能夠確定。這種本質上的、哲學意義上的不確定性,也許就是佛學所說的「空性」。

上面這個分析過程和結論,我們可以從那片樹葉的顏色屬性,推廣到它的其它屬性並推廣到整個世界之上。因此,我目前願意把佛學所說的「空性」理解為「不確定性」,不是暫時的不確定,而是本質上的不確定。我想,這可能也能讓我們理解馬修為什麼說空性其實隱含了一切的可能性。因為如果它是確定的,那就不可能隱含一切的可能性了。

為了直觀地說明佛學的世界觀,馬修在書中引用了一首禪詩來說明這一點:「一個美女對她的愛人而言,是喜悅;對一個苦行僧來說,是干擾;而對於一隻狼,就是一頓美餐。」這個形象的例子也許能幫助我們理解佛學的世界觀了。尼采說:沒有事實,只有詮釋——這句話和佛學的世界觀似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話說回來,馬修也提醒我們了,雖然現象世界並非本自實存,只存在於我們的感知中,但在我們的感知中,它就是真實的,它就是我們所處的現實,所以對現象世界的研究依然具有巨大的價值。說到這裡,可能很多朋友會說,那既然現象世界對我就是真實的,那所謂世界的本質,所謂空性不空性的,我知不知道也沒關係,我就活在現象世界中算了吧。那麼佛學的這種世界觀究竟意義何在呢?

情緒的本質也是空性

讓我們先引用一下蘇東坡那兩句膾炙人口的詞吧: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以前,我們一定都陶醉於這兩句話在文學和藝術上的美感,但今天,讓我們從佛學的世界觀來審視一下這兩句話吧。

從佛學的世界觀看,月亮的圓缺,就像我們剛才分析的樹葉的綠色一樣,只是我們的感受,只存在於我們所感知的現象世界中。並且,我們知道,佛學研究的重點其實並非現象世界,而是人類的心靈,從佛學的觀點看,我們的各種情緒——悲傷、煩惱、痛苦,其實就和我們看到的時圓時缺的月亮一樣,也都是我們所感知的現象世界的一部分,都只存在於我們的感受中,如果我們去探尋它們的本質,其實也都是「空性」,因此,佛學勸導我們,對這些情緒,我們不必過於執著,我們需要了解,這些情緒都只是我們的感受,它們並沒有自己真正的存在。

對情緒這麼說,我們也許還好理解,那為什麼佛學還說,我們不僅要看到這些情緒的本質是空性,其實,「自我」的本質也是空性,「自我」也並非本自實存呢?

敬請期待下期→佛學:迷信還是智慧——解讀《僧侶與哲學家》(下)


推薦閱讀:

佛學的真實面目08 妙澤居士著
中國佛學66句震撼世界的禪語 - 飛鴻再起的個人空間 - K12教育空間 - Powere...
古農佛學答問卷四(自利行願門)
五明佛學院寫熱讓姆空行母——神通無礙賜加持
痛苦的根源和和痛苦的熄滅

TAG:哲學 | 智慧 | 佛學 | 迷信 | 哲學家 | 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