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李光耀對中美關係「平衡論」的闡述和中國的脆弱大國心理
首先,《環球時報》對李光耀的解讀有斷章取義之處,甚至扭曲事實之嫌。對於美國在東亞的作用,《環球時報》翻譯的是「制衡中國」(to contain China),但李光耀原句卻是「平衡中國」(to balance China)。我們沒有理由質疑《環球時報》編輯們的英語水平,但如此錯誤解讀不僅煽動了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更對胡錦濤下周對新加坡的訪問蒙上了一層陰影。說到底,《環球時報》多少還存有些冷戰思維,將平衡與制衡相等同。在當今的全球化時代,中美關係用「唇亡齒寒」來形容並不為過,因此《環球時報》大肆渲染冷戰時期的「制衡主義」不知用意何在?
第二,一些中國網民的過激反應體現出他們對東南亞地緣政治生態的不了解。李光耀的「平衡論」在東南亞的地緣政治中具有普遍代表性——作為小國,東南亞國家對待兩個大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對沖」(to hedge),在大國的戰略競爭中將本國的利益最大化。「對沖」手段在東南亞是公開的秘密(連我們China Studies 都學過),李光耀只是巧妙地用一個更中性的「平衡」來代替「對沖」罷了。況且中國也是對沖的受益者,當布希執政的美國霸權主義橫行時,東南亞邀請中國在本區域發揮更積極的作用來平衡美國。所以我們看到東盟10+1、東盟10+3、和中國-東盟自貿協定的形成。因此,中國大可不必對這種手段過於敏感。
第三,一些中國網民的過激反應體現出中國崛起途中的脆弱的大國心態。這種脆弱性體現在一些人將他國對中國崛起的合理擔心等同於對中國發展的遏制和圍堵。這恰恰是一種不自信、不安全的表現。當然這是由中國的國情所決定的——中國百年的屈辱歷史與過去30年來的飛速發展的強烈對比、東部的富裕省市與西部的落後農村的強烈對比、巨大經濟總量與微小人均分量的強烈對比——都導致了弱者心理與強者心理的強烈碰撞。碰撞的結果便是脆弱的大國心態,由此催生出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這種情緒在短期內可能有利於國家凝聚力的增強和中共執政合法性的鞏固。但是從長遠來看,這種情緒與「和平發展觀」背道而馳。他不但不會達到震懾外敵的目的,反而會為「中國威脅論」增加新的口實。這隻能使世界更難接受中國崛起這個現實。因此脆弱的大國心態是不可持續的。我們既不應該盲目樂觀,因為我們還有無數內部矛盾急需解決;但也不能盲目悲觀,因為中國復興的歷史潮流是不可阻擋的。中國需要的不僅是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第二大經濟體的入場券和全球市值最大的銀行,更需要的是對世界各國的一種理性、包容的態度。
下周胡主席將訪問新加坡並出席APEC會議,接著奧巴馬會訪問中國。這一系列的雙邊和多邊互動將展現出中美關係、中新關係和微妙之處。到時新加坡怎樣平衡中美,中國怎樣平衡美俄,美國怎樣平衡中日都是值得期待的看點。同時,中國民眾也要展現出大國氣度來,以軟實力來贏得各國的理解與支持,為和平崛起創造外部條件。
李一豪
推薦閱讀:
※美收買俄間諜一擲百萬美元,中美間諜戰不差錢
※【讀圖識政治】圖解中美蘇民族政策
※破壞中美關係政治基礎是愚蠢的
※孫中山為何做不成華盛頓:中美社會環境不同
※李家忠:中美駐越大使的冷熱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