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就是物價上漲嗎
近段時間以來,豬肉、雞蛋、速食麵等食品接連漲價,家庭購買食品的壓力也隨之加大。通貨膨脹的特點,就是貨幣貶值、物價上漲。那麼,現在的物價上漲,是否說明我國已經發生了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是否就是物價上漲?經濟學家對通貨膨脹的定義是多種多樣的。有人認為,通貨膨脹是一種商品的普遍的超額需求狀況;有人認為,通貨膨脹是貨幣供給過多導致太多貨幣追逐太少商品的狀況;還有人認為,通貨膨脹就是物價的普遍上漲。不管怎樣,經濟學家的一致意見是,一般物價水平持續的比較明顯的上漲,是通貨膨脹的主要標誌。嚴重的通貨膨脹會影響一國宏觀經濟的穩定和發展,所以,低通脹率與高經濟增長率、低失業率、國際收支平衡等,並列為一國宏觀經濟政策的主要目標。同時,通貨膨脹會導致名義收入不變的居民實際購買力下降,直接影響人們的消費和生活,因此,受到了民眾的廣泛關注。就概念而言,通貨膨脹主要表現為一般物價水平的上漲,而不是單個或少數商品價格的上升。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很難觀察到所有商品價格同時上漲的情況,因此,需要用一些指標來衡量物價上漲的程度。目前國際通行的衡量物價的指標有,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批發價格指數(WPI)、GDP平減指數等。在定期公布的物價指數中,最主要的是CPI。它是判斷通貨膨脹的重要依據。但需要指出的是,判斷和預測通貨膨脹,不能簡單盯住一個或幾個價格指數的短期變化,有時物價指數的上漲,並不必然意味著發生通貨膨脹。首先,物價指數有多種,通常它們是彼此聯動的,但也存在變化相背的情況。比如,2005-2006年我國反映工業品出廠價格和生產資料價格的指標———生產者價格指數(PPI),長期居高不下,但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一直比較低。上游能源和原材料價格明顯上漲,而下游的製造業企業卻不敢漲價,甚至一直降價。主要原因是,製造業產品大多數處於買方市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為了保住市場份額,大多數企業採取了節約成本、提高效率、壓縮利潤等方式,來化解原材料漲價的壓力。可見,在價格指數變化不一致時,通過觀察不同的物價指數判斷通貨膨脹,就會產生分歧。其次,任何物價指數都不可能涵蓋所有的商品和服務,只能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商品和服務作為一個「籃子」,通過調查一定時期「籃子」里商品或服務的價格變化,測算出物價指數的變化。因此,「籃子」里包括的商品和服務,以及它們所佔的權重,就會直接影響物價指數的變化。以CPI為例。我國CPI商品和服務「籃子」的組成及其比重分別是:食品為33.2%,煙酒及用品為3.9%,衣著為9.1%,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為6%,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為10%,交通和通信為10.4%,娛樂教育文化為14.2%,居住為13.2%。食品的權重約為1/3,其中,肉禽及其製品的權重為7.5%,鮮蛋約為1%,糧食為3.1%。數據顯示,在今年上半年我國CPI上漲的3.2%中,食品類商品就貢獻了2.5個百分點。由於CPI「籃子」中,一些產品或服務(典型的如食品)的價格容易受到氣候和季節因素的影響,因此,有人提出,剔除這些產品價格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即核心CPI的概念。一旦剔除食品因素,我國今年上半年核心CPI只上漲了0.7%,大大低於CPI3.2%的漲幅。第三,物價指數是統計的結果,因此,會受到一些技術因素的干擾。比如,翹尾效應和時滯效應。統計數據大都以年為統計周期,而實際的經濟運行都是跨年度延續的。因此,如果上個統計年度年末時一些經濟指標由於經濟運行情況發生變化而上升,其後續影響將延及下一個統計年度,形成「翹尾效應」。據國家信息中心估算,2006年CPI上漲的翹尾效應,對2007年的影響大約有1.7個百分點;而2005年CPI上漲的翹尾效應,對2006年的影響只有0.5個百分點。時滯效應,是指任何統計數據的出台都晚於實際經濟運行而形成的效應。以CPI為例,國家統計局公布季度、半年度數據的時間,都是在統計周期結束後下個月的中下旬,公布年度數據則會更晚一些。從問題出現到數據上具體反映出來,有一個「時間差」,從而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對實際經濟運行的判斷。由此可見,僅憑對一個或幾個物價指數短期變化的觀察,難以對通貨膨脹,尤其是轉折期的通貨膨脹,作出準確的判斷和預期。通貨膨脹是不能直接與物價指數上漲劃等號的。要正確全面地認識和預測通貨膨脹,還必須對可能導致通貨膨脹的更深層次的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和判斷。一般經濟學理論認為,通貨膨脹的起因,有需求拉動、成本推進、通脹預期等。綜合這些因素,可對當前我國通貨膨脹的走勢,作一更加準確的判斷。從成本角度看,一些生產資料價格高居不下,例如,能源、原材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在高位運行,勞動力成本略有上升,國內糧食、肉類及禽蛋價格上漲。從需求角度看,目前經濟增長存在由偏快轉向過熱的可能,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繼續在高位運行,流動性過剩問題依然突出,信貸增加過快勢頭並未得到有效逆轉。從通脹預期看,央行調查結果顯示,由於近期糧油肉等食品價格的上漲,居民對物價預期延續上升的趨勢,有44.3%的受調查居民認為物價會繼續上行,加大了通脹慣性產生的可能性。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國物價指數上升,並不意味著已經發生了通貨膨脹,更不能僅僅從豬肉、蛋禽、速食麵等食品的價格上漲中,得出發生通貨膨脹的結論。但是,近期通貨膨脹的壓力正在不斷增大,對此,還需要政府出台相應的宏觀調控政策予以應對。(尹晨/復旦大學經濟學系副系主任、副教授、博士)
推薦閱讀:
※當前通貨膨脹及其它
※我國通貨膨脹的原因
※你的錢可以跑贏「通貨膨脹」嗎?
※負利率時代,你的錢如何才能跑贏通脹?
※書評-《貨幣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