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讓員工主動「賣命」的餐飲老闆,都用了這4個魔法!

來源:咖門作者:政雨

2017-11-02 14:23

有這樣一句話:讓顧客認同你不算厲害,最厲害的是讓員工發自肺腑的「賣命」。

繼四星標配的員工宿舍曝光之後,幾天前,劉強東為京東員工蓋學校蓋醫院的消息又讓一眾網友直呼「別人家公司」。

雖然別人家公司的「壕」難學,但通過一些策略讓員工增加認同感,飲品圈裡不少品牌也做得不錯,今天就來聊聊讓員工死心塌地跟著你乾的幾個方法。

工資已經不夠了,還要拼福利:能幫20個夥伴買房,立馬給老闆娘買LV

在茶顏悅色,有個很有意思的梗,其創始人呂良在公司年會上放下狠話:如果茶顏能幫20個小夥伴買房,立馬給老闆娘買個LV。

在員工眼中,呂良十分熱衷於鼓勵員工買房,甚至自己出馬爭取團購價、為員工提供購房無息貸款或直接補貼。

而就在兩個月前,茶顏悅色的員工剛剛一起去簽了購房合同。

C先生的奶茶店雖然才開了5家,他卻已經制定了明晰的晉陞路徑和考核標準,讓員工明確知道自己努力工作下去,在什麼時候拿到什麼樣的工資、做到什麼樣的崗位,有了目標才會更有動力。

▲和麥當勞學習,很多企業都在制定明確的晉陞路徑

薪酬、福利、晉陞標準,這些招聘啟事上的規範內容,往往容易被流程化、被忽視。

設計好這個體系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它能反映企業是否真正在意員工的需求——看看星巴克的福利邏輯,從「助房津貼計劃」到「夥伴識天下計劃」、「夥伴回家計劃」,再到今年的「父母關愛計劃」,關注員工的當務之急,體現出一種設身處地的人文關懷。

另一方面,對大多數員工來說,好的薪酬、福利與晉陞標準依舊是最有用的保障手段,畢竟「打錢,是公司表達誠意的最佳姿態」。

把細節打造出儀式感:星巴克的圍裙里藏著一句話

記得上大學的時候,一個朋友假期到肯德基兼職,工作的第一個月她就開心地拿回了2枚徽章——短階段的工作之後,店長會進行一個集體的總結,表現優秀者獎勵其專屬的徽章。

徽章不大,但通過儀式感在員工心中留下了強烈的歸屬感。

▲用個小物件具化情感,給人的衝擊會更強

說到儀式感,就不得不再提星巴克,鮮少有人知道的是,在星巴克每位夥伴的圍裙內側,上方都有一個縫條,上面寫著「The last 10 feet in our hands」(最後十英尺在我手中),這句話只有夥伴自己在翻起圍裙時才能看得的。

這句話有什麼說法呢?在星巴克,從一顆咖啡種子到一杯咖啡,是一個漫長的旅程,每一粒咖啡豆平均經過了34雙手的照料,跨越了4364 英里(超過7000公里),而門店裡的咖啡師承擔了吧台內最後十英尺的旅程。

甚至武漢的一位區域咖啡大師將這句話紋在了自己身上,可見這發自內心的認同感。

▲直接紋胳膊上,可見其認同感

人是需要儀式的,人類學觀點認為儀式意味著人從一種狀態向另一種狀態轉化的過渡階段、中間狀態。與掛在嘴上的口號相比,一個鄭重的行為會更有效地留下深刻印象,從而影響思維上的判斷。

潛移默化的感染:是不是認真做事的,員工能感受到

小A是在C先生的奶茶店負責產品研發的,他的上一段工作經歷是在某有名、但口碑不太好的奶茶品牌,「老闆做了好幾個品牌,有的是放加盟的、有的專門開在小城市、甚至還零零散散開過咖啡館,做產品有點糊弄,我幹了2個多月就不幹了。」小A說。

C先生的奶茶店雖然是個剛開始的創業公司,但在小A看來,這個老闆是個做事兒的人:

「比如在做一款新產品的時候,我們老闆從來沒有因為原料價格太高而不讓嘗試,甚至我們在使用的杯子、吸管等整體的包裝材料都比很多店用的好一些,成本能達到1塊多錢,但老闆依然堅持讓用……」

創始人個人魅力或公司文化傳遞出來的無形影響,滲透在日常的方方面面。對員工來說,影響是最直接和潛移默化的。想要員工認同、熱愛工作,老闆首先要認同並且認真做自己的事情。

姿態平等:用年輕人的方式對話年輕人

星巴克稱呼員工的「夥伴」一詞,被許多飲品店拿來使用,顯然,人們都喜歡它表達出來的「平等、友好」態度。

▲如何對員工,員工就會如何對待顧客

嫩綠茶同樣將員工稱為「夥伴」,公司內彼此用英文名相稱,打消上下級觀念。體現在日常,則是店裡夥伴每天2杯免費飲品,每月5張免費券——

一線員工直面消費者,他們的充分參與和嘗試,對產品研發改良、品牌文化輸出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在飲品行業,員工年輕化是常態,據CoCo都可區域負責人介紹,90後已經是其員工的主力軍了,而98年、97年的年輕員工也有多數。於是,在平時的團建活動中,就會考慮年輕員工的想法,組織打打CS等等,從他們關注的興趣點出發。

不久前,喜茶和公眾號深夜發媸聯合搞了一個造型改造的活動,找來年輕人做個整體的造型打造和換裝,參與改造活動的都是喜茶的店員小哥,也都是95後。

對年輕人來說,時尚、fashion本來就是日常討論的話題,而這樣的活動一方面是討年輕顧客的歡心,另一方面,為員工帶去多元化的活動內容,也符合他們對有趣、新穎工作的要求。

▲用90後的方式溝通

90後對於工作的要求更加多元,可以說十分挑剔,也很不挑剔,他們更關注價值感和工作帶來的意義,而這些,是讓很多老闆不解甚至有些困惑的。

而要抓住90後,從用平等的姿態相處、關注其價值需求開始就好了。

「賦能型」管理方法越來越流行,給出員工在有想法時能夠表達發揮的空間,讓員工最大化參與決策的過程,既能讓他們有更多的主動性,也會更加理解並增強對公司的認同,更加「賣命」。

員工是品牌和顧客接觸的最前線,也是品牌文化輸出的埠,顧客的體驗感和對品牌的認知,很大程度來自於和員工的每一次互動。

當員工發自內心地認同你,他們對顧客呈現的笑容是培訓不來的。


推薦閱讀:

有一群男老闆在看她,越往下看.越好看(採風)
男老闆與女下屬有多少艷史
健身房老闆賣卡後關門潛逃 600多名消費者被騙
必須遠離的五類老闆
餐廳老闆把這些人管好,才能顧客滿意生意紅火!

TAG:餐飲 | 魔法 | 員工 | 老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