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堤:中國第一代女油畫家

丘堤

丘堤年少在福州女師範讀書時,已突顯新女性之特點,帶頭剪短髮,並利用暑期挨家挨戶動員家庭主婦學習文化,組織補習班。1928年上海美專第二屆西畫系畢業,隨後赴日本東京考察學習,受後期印象主義之影響。1931年為上海美專研究員,1932年參加《決瀾社》,成為唯一獲《決瀾社》獎的畫家,是中國第一代女油畫家。業餘愛好是建築設計與服裝設計等。1932年與龐薰琴結為伉儷。抗日戰爭中,因子女皆幼,忙於家務。1939年利用閑暇時間曾親自設計、親手製作百餘個布娃娃義賣捐贈。曾有一幅油畫《布娃娃》(現上海美術館收藏)即是當時之記錄。1949年任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上海分會委員。1956年為全國美協會員,並是中央工藝美術研究所研究員,曾為舞蹈演出設計服裝,並獲獎。1958年3月因心臟病去逝。其大量作品因抗日戰爭及十年浩劫而毀,現僥倖留世的僅有二十幅油畫。上海美術館收藏一幅雙面油畫。這批畫因奇少而倍加珍貴。

1998年春夏期間,美術界備受關注的「三代女畫家作品展」分別在中國北京、美國紐約、加拿大溫哥華舉辦,頓時,轟動了東西方。美國愛林諾爾·哈特尼Artin America 和Art Press雜誌藝術評論家評論:當代中國現實主義畫壇的一束絢麗玫瑰,譽滿中外。論述中國第一代油畫歷史上一個才華穎異的現代派傑出女畫家——丘堤。丘堤自1906年出生至1958年在北京病逝,只在這世界上短促地生活了52年。

丘堤是誰?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前,在美術界,大家曾經盼望有朝一日丘堤的作品和有關資料「發掘」出來,我們可以重新「走近丘堤」,可惜始終未能如意。1989年,丘堤的女兒。著名畫家龐教授在搬家時整理舊日雜物,在一個塵封多年的箱子里意外地發現了她母親早年的幾幅作品。這總算使我們對於丘堤的認識從報刊資料的零星介紹向實在的作品靠近了一步。100年前(1906年農曆三月初三),丘堤原名邱碧珍,字秀崑。出生於霞浦城關一個經商的開明鄉紳之家。其父和元,清宣統三年府試正科貢生,27歲遂棄舉經商,為福寧府商務董事,兼自治會義紳,併當選為國民會議議事;其祖父兆蘭,五品直錄州同知;曾祖父光策誥封清五品奉直大夫。高祖學經公浩贈六品儒林郎,丘堤是一世祖儒林郎大煥公的六世孫。1913年幼年的碧珍就讀於官立高等小學堂(後易名為近聖小學)國民部,民國四年(1915)轉縣立第一女子小學就讀;碧珍從小發奮求知,性格豪爽,樂於助人。十三歲小學畢業與同學游壽(首位著名女考古學家、女書法家)等人考入福州女子師範。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此時全國青年運動興起,她受革命思潮影響,經常閱讀《新女性》、《新潮》等進步書籍。並受家庭民主義俠豪風影響,對女師當局的許多戒律森嚴規定,她極力反對,與進步同學,成立女師學生自治會,並帶頭剪去髮髻。她的短髮曾使全校師生側目而視,但立即出現了追隨者,很快竟使舊髮式一掃而空。同時,使學校被迫取消不合理的規章制度。在此期間,全國一度興起工讀互助運動,號召「人人做工、人人讀書、各盡所能、各取所需,要用工讀互助辦法去改造社會。」1923年—1924年間,丘堤在女師讀書時,利用假期與同學游壽、鄭嘯琴等三人回霞開辦婦女工讀補習班,教育與啟發廣大婦女群眾與封建制度進行不懈鬥爭。此後,碧珍易名為丘堤,喻為抵制一切腐朽勢力的一道高岸。在福建女師期間,她學業優良,特別在縫紉、繪畫、手工、家事園藝等課優為突出,這為她後來繪畫、服裝設計等藝術事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丘堤天資聰明、能文善畫,多才多藝,熱情追求新文化、新思想、新藝術;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在霞浦家鄉被譽為「閩東四才女」之一。1925年7月,赴滬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西洋畫系(三年制)。從此,她不再與平凡、庸俗,被陳舊包圍的家鄉小鎮走向外界去追求,接受超現實主義的狂飆一般的激情生活,以鐵一般理智去努力挖掘,投入創造彩色中的感情力量,用交錯的線、形的新興藝術詮釋人生。

中國第一代最為激進、前衛, 活躍在油畫歷史上一個才華穎異的現代派傑出女畫家,也是中國油畫藝術的奠基人之一。1986年春天,在北京安外交通部招待所舉辦「全國油畫討論會」中,著名美術理論家,中國美術研究所研究員水天中教授在會上作「關於中國油畫歷史發展」的報告,並配以早期油畫家作品幻燈片,畫家們對幻燈片中的中國早期油畫大感興趣,其中丘堤的作品《春》、《瓶花》和龐薰琹(丘堤丈夫)所作丘堤肖像引起大家特殊的興趣。特別是在場中青年油畫家,他們對本世紀前期的中國油畫作品所見甚少。看了幻燈片之後,有人甚至感嘆:「我們走了這麼多彎路、費了這麼大勁,原來才走到前輩當年走過的地方。」從此,才開始認識了解到早期美術界群體「決瀾社」唯一獲獎的,在中國油畫歷史上一位才華穎異的女畫家丘堤。1928年上海美專畢業後,丘堤與她前也畢業於美專的二哥秉賢(名克斌)去日本東京考察學習進修美術,與林默涵等人同學,當時日本洋畫界已經是新派畫的天下,與中國國內洋畫界的情況很不相同。從丘堤在日本所作的兩幅靜物油畫看,她完全接受了當時流行於日本的印象派及後印象派風格。1930年從日本回國後,丘堤再次進入上海她的母校。1932年8月,她作為上海美專繪畫研空所西洋畫組的研究員,繼續從事繪畫創造。但她沒有像其他早期中國油畫家那樣走上學院派的寫實主義道路,而是直向現代主義。此時,丘堤的油畫沉靜、抒情,這些畫面背後是對二十世紀30年代向傳統水墨畫主流進行了挑戰,其靜物畫,具有清新的裝飾風格;同潘玉良一樣,成為民國六大「新女性」畫家之一的丘堤,她兼有良好的寫實功力,又不墨守成規,勇於迎新,前衛意識強。當時中國畫壇的有識之士,對丘堤在內的新女性高度評價:丘堤她們「共同書寫了一代中國女性的精神歷史,共同鑄就了中國女性藝術家的精神靈魂和審美高度,可以說這才是真正意義的一代女性畫家的『畫魂』」。這個早年傑出的「閩東四才女」之一,確實用自己的天分、才情和堅忍不拔的血性譜寫了耀眼奪目的一章,在往後的歲月里,驗證了這一點。1931年丘堤再來上海,成為她人生道路上關鍵的一步。從此,她將自己的命運與中國傑出的一位畫壇巨匠——現代畫家、設計家、教育家、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之父——龐薰琹教授結合在一起。1932年9月15日,龐薰琹在上海愛麥虞限路(今盧灣區紹是路)中華學藝社禮堂舉辦個展,頗受新聞界關注。同年「雙十節」決瀾社首屆畫展在中華學藝社開幕。丘堤去參觀龐薰琹個人畫展及決瀾社首屆畫展,展覽的前衛風格,在藝術界掀起了一股波瀾,以「破」的方法去「立」,要以「喚醒」的方法去「救贖」;將中國腐朽的美術舊世界衝倒衝垮,展覽使她大受鼓舞。而這位年輕女畫家也給決瀾社的年輕藝術家們留下難忘印象。當年見過丘堤的人,都曾談論她的美麗,特別是她眉目間那種詩意的清澈,使人過目難忘。就在龐薰琹個展上,丘堤認識了龐薰琹,不久即結為伉儷。 1933年10月10日,決瀾社第二次畫展在上海世界社禮堂開幕。這時丘堤已成為決瀾社的正式成員,她參展的作品《瓶花》獲得「決瀾社獎」,這是社瀾社4次畫展中唯一的一次頒獎活動。為示鄭重,專門邀請當時文教界名人李石曾頒獎。為丘堤在中國現代美術史上奠定了重要地位。遺憾的是她的作品歷經戰亂、文革已存世不多,成為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與文化價值。據《收藏家》雜誌統計,丘堤作品2005年5月份行情價格排名第一位,達到471814元/平方尺,吳冠中為447087元/平方尺,徐悲鴻為397992元/平方尺。所以,在「20世紀中國油畫展」上,組委會秘書長張祖英是這樣開序的:「尤為難得的丘堤《窗外》等的主要作品都是首次在大規模展覽中露面,他們將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保證了這次百年油畫展的權威性、代表性。」

丘堤夫婦,生活在一個完全沒有被周圍的腐敗所污染的世界裡,她短暫的生命獻身於中國現代美術事業;在中國現代藝術史上留下光輝、耀眼的一頁。1934年8月,女兒龐濤出生;1936年8月,兒子龐均出生。在這幾年中,夫妻二人都沒有固定的職業和收入,剛組成的小家庭便不停地搬家。在艱難的年代,二人為生活而奔波,但仍堅持在極艱難條件下夫唱婦隨抽空進行油畫創作。抗日戰爭後期,丘堤念念不忘的是抗戰勝利回上海去。1945年夏天,抗戰勝利了。丘堤和她的家庭回到了上海,但那並不是幸福歲月的開始。他們繼續遷徙於上海、杭州、廣州之間,在杭州和廬山,她和龐薰琹畫了許多西湖和廬山的風景畫,現在可以看到那幅《平湖秋月》,是丘堤的作品出現了少有的陽光的作品,在廣州的作品中,留存下來的有一幅《根》,她把這些樹根安排在空曠廣漠的天地間,使寫實的樹根具有某種超驗的象徵意味。1948年下半年,丘堤和龐薰琹回到上海。在此後的一年中,他們將主要精力用於準備迎接上海解放。龐薰琹的回憶錄所描述的這種生活儼然是從事地下活動的共產黨員。丘堤也投身於這種鬥爭生活,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丘堤和龐薰琹等43位上海美術家在上海《大公報》上聯名發表宣言,擁護共產黨,擁護解放軍。並紛紛趕製毛主席、朱總司令畫像和各種宣傳畫。此時,丘堤與張樂平、米穀、特偉等同任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上海分會委員。1949年秋天,丘堤夫婦隨江豐、劉開渠、莫朴等人去杭州,建立了杭州藝專的正式黨政領導體制。在此之前,杭州藝專已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代表倪貽德、劉汝醴、魏猛克、劉葦接收。杭州藝專改稱「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之後,龐薰琹出任繪畫系主任、教務長,在新的學院領導組織下,教師全都投入思想改造、下鄉參加勞動和社會活動、創作反映城市新氣象的美術作品。丘堤在這一階段(1950年—1952年)深入浙江農村,畫出以農村土地改革運動和農業勞動為題材的大幅油畫,但這些作品沒有保存下來,也找不到這些畫的複製品。1952年開始,丘堤和龐薰琹專註於工藝美術教育。1953年,她和龐薰琹從杭州搬到北京,龐薰琹遵照周總理指示,做了大量搶救瀕臨危機的全國民間藝術工作。同時龐薰琹到中央美術學院,開始負責籌建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丘堤這次「隨愛人調動」,她的生活環境和自己的興趣發生了轉變,調進「工藝美術界」,成為中央美術學院實用工藝美術研究所一名「工藝美術工作者」。在北京的5年是丘堤生命的最後5年,她努力完成本職工作——實用工藝美術、服裝研究和服裝設計。實用美術研究的主任是龐薰琹,而日常工作卻都由丘堤負責辦理,是美術研究室的實際負責人。1956年春天,全國服裝展覽在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大殿開幕,身為全國美協會員、中央工藝美術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丘堤是主要籌辦組織者,她為這個展覽付出了大量的勞動。從展覽開始籌備起她和郁風互相配合,在中央美術學院一間教室里進行的設計製作,使建國後首屆服裝展覽成為群眾文化生活中的盛事。她們在籌備過程中收到1000多封群眾來信,人們對服裝革新的熱情使丘堤大受鼓舞,許多女藝術家也投入服裝設計。《美術》雜誌刊出她們的設計圖,除了丘堤的設計,郁風、陳若菊、夏玉一、常沙娜、肖淑芳等人都加入了這次設計活動。1956年4月,《美術》雜誌刊登了丘堤的作品和《談談服裝的式樣》文章,文章中,丘堤提出了許多具體的建議,而中心思想是「希望大家不要千篇一律,而應該多種多樣」。丘堤設計的舞蹈服裝,其中著名的《採茶捕碟》的服裝,眾口交譽,並榮獲全國性優秀設計獎,形成了建國後50年代前期社會生活的亮點。1957年,丘堤心臟病複發住院治療,在病床上聽到批判「右派分子龐薰琹」的廣播,使她的病情陡然加劇,她不想在龐薰琹遭受打擊時置身事外,便堅持出院。但在工藝美術學院里等待她的是鋪天蓋地的揭發批判龐薰琹的大字報,她沉默不語地看大字報,病重時再用藤椅把她抬出來送往醫院,就這樣出入多次。1958年4月8日月丘堤的心臟沒有經得起丈夫龐薰琹被劃成右派的打擊而在北京協和醫院停止跳動。走完了她坎坷、動人心魄和無私奉獻的一生。

在《三代女畫家作品展》中,美國愛林諾爾·哈特尼Artin America 和Art Press雜誌藝術評論家這樣寫道「丘堤的每一件作品都是藝術自由的宣言,讚揚著她的生活,她的發現。這些儉樸的靜物、花卉細節充實,耐人尋味……。同時她對西洋油畫的三度空間與造型的深入研究,使她從水墨畫中的抽象性走出。她最喜歡的深紅、橘黃與各種綠色和中性色彩環境的對比,提示了她努力挖掘色彩中的感情力量。展覽中的風景畫作於國內,驅使現代派畫家轉變之前,她毫不猶豫地又闖進風景畫這個在中國曆屬男性藝術家的領域,寫生了老上海城市的一角,那現在已經不覆存在的紅房頂與親切的後花園。」正像40年代即已熟悉丘堤一家的英國美術史家麥柯·蘇立文曾說:丘堤夫婦,生活在一個完全沒有被周圍的腐敗所污染的世界裡。《中國三代女藝術家》王梁潔華在出版者前言中說:「中國最為活躍的第一代激進的傑出女油畫家,大多數人卻直到今天才看到她的作品,了解她動人心魄的生平故事,這不能說不是一件憾事。」,然而,丘堤的美麗,她存留下的畫作不但使她的美麗愈加豐滿和外延;她的藝術基因繁衍出的三代人,都是丹青世界裡縱橫馳聘,獨領風騷高手。有誰見過如此精彩的藝術生命傳承?她的女兒龐濤與女婿林崗,兒子龐均與媳籍虹兩對伉儷都垂青於油畫,第三代的外甥林延、外甥婿韋佳以及孫女龐瑤也致力於相同的事業。這使丘堤短暫的生命得以打破時空的限制,散發出餘音繞梁,餘味綿長的神韻,使人們更為感受到她的嫵眉與厚重,不由讓你靠近她。因此,現在以至將來我們都有理由說,丘堤是福寧大地之子,霞浦歷史文化的驕傲。她在生她養她的故里和史志中,應擁有令人尊仰的席位!

《三代女畫家作品展》為丘堤、女兒著名畫家龐濤教授、外孫女青年女畫家林延三代。

民國六大「新女性」畫家:潘玉良、方君璧、蔡威廉、關紫蘭、丘堤、孫多慈

推薦閱讀:

油畫
挑戰前輩,亞歷山大卻有用
美國藝術家Tim.Rees油畫作品賞析
超震撼寫實油畫,讓相機無地自容!
油畫般的厚重感,色彩的迷人

TAG:中國 | 畫家 | 油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