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握筆姿勢與寫字力度、運筆等【超全練字總結】

寫字時手的姿勢和運筆的方向力道不對,很難做到橫平、豎直、撇捺粗細有致,先來用兩張圖看看正確的握筆姿勢。

注意:食指與筆尖有約一寸(3.3cm)的距離,筆桿與桌面成60度角。【握筆力量】握筆要輕鬆,運筆才自如;握筆太緊寫出的字,不能開闊大方。控制筆畫粗細的訣竅不在握筆的力度,而在於食指施加給筆的力度。這是因為決定寫字粗細主要的力是下壓力,而下壓力則主要是由食指施加;握緊筆桿的力是一種橫向的力,並不能決定字的粗細,反而太過用力會阻礙向下的力。所以,千萬不要用拇指用力的往下壓,這樣只要帶來書寫上的困難。拇指下壓的力主要是為了穩定筆,沒必要那用那大力氣,力氣大反而書寫不便且容易造成中指被虐的慘疼。寫字的發力主要在食指向下的力和手腕左右的力,這兩種力的結合幾乎可以畫出所有的筆畫。體會這兩種寫字用力的方法可以閉上眼,把感知集中到手部,反覆畫超長橫、短橫和豎。畫超長橫主要體會手腕大支點在紙上移動的感覺,而在畫短橫時手腕大支點要固定,且保持手腕45度左右的位置以便於手腕的擺動,體會小指小支點(指尖的關節)在紙上的左右移動。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畫所有橫時,拇指、食指等所有手指都是沒有動作的。若手指有動作就會發現,很大概率上橫可能並不是直的。畫豎比較簡單,只要運動食指往下推,此時大小支點(也就是手腕和小指尖關節)都是固定不動的。橫和豎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寫字的風格,若筆尖較多做水平移動,橫長豎短則風格大多為圓潤;若筆尖在紙張上下移動頻率較多,則風格多剛硬。【握筆姿勢】握筆運筆的關鍵在於食指的位置與寫字時食指施力的技巧掌握。寫字這種動作需要同時具備兩個重要因素同時配合:一是正確的握筆姿勢,二是正確的施力。在握筆姿勢上,要盡量讓食指與筆桿有更大的接觸面積。為什麼要盡量讓食指與筆桿有更大接觸面積呢?我們知道,寫字用力的基本原則如下:橫劃:運腕(此時拇、食指均不動),移動小指支點豎劃:運指(這裡說的指頭,指的是只用食指向下按壓),大小支點均固定斜劃:腕指並用從上面的原則可以看出:向下筆畫的按壓,食指掌管的出力方向和功能是最多的;字體結構中,橫和豎劃通常是主要筆畫,而且長筆畫也通常以這兩者為主。橫劃是只靠腕力不用指頭的,而豎劃則只有歸食指這個指頭單獨來掌管。所以,善用食指的力量和操控,是寫字動作的一大關鍵。而食指如要完成輕鬆的按壓動作,首要之務便是要和筆桿保持接觸越大的面積,這樣也就才能得到較好的扶持穩定度和操控。其次,不管在寫↓、↙、↘這些向下筆畫的按壓力時,把注意力放在食指,也才能更明顯感受出那股從筆桿上方的重心點開始往下的出力感,也才能出力更順暢有力,繼而可寫出更輕重有別的筆畫力度!若無法體會並感受到「食指按壓重心點,由筆桿重心垂直往下」的出力起點和力道,則不管如何握筆用力,也只是會常常寫得歪斜不直或軟弱無力、輕重不分。有人歸納了握筆口訣如下:—抵二壓三襯托,指實掌虛腕靈活,角度適宜方向正,筆畫輕重細琢磨。一抵:指用中指的指甲根(注意不是指節)從筆桿的下方將筆從下往上抵住,筆桿留出一寸長的距離,一般是在旋筆刀旋出錐形的根部。二壓:指用大拇指從里側、食指從外側將筆捏緊後往下輕壓,拇指和食指的指肚著力,這樣捏時指肚面大,肉軟且厚,不用費很大力氣就能將筆握緊。三襯托:指無名指、小指略彎曲成前後狀,兩指成一平面貼於桌面,再加上掌側要貼實桌面,從而將中指及整個筆托起,形成既穩且活的握筆姿勢。指實: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緊貼靠實。掌虛:指要求無名指和小指不可蜷回掌心,若二指蜷回掌心,則會使中指失去托力,造成書寫不穩狀即掌心是空的。腕靈活:指手腕不能拿勁,要放鬆、靈活,以便在書寫時運用手腕的運動而達到「巧」的效果。方向:指筆尖和筆桿的方向,正確的筆尖方向一般應指向前方,而筆桿的朝嚮應是右後方。筆畫輕重:指書寫時用力(食指用力)的輕和重,書寫時用力輕則筆劃就細,用力重則筆劃就粗。書寫硬筆字時,用力是有變化的,遇到該細的筆劃,如寫點時下筆要輕,方可出現尖的效果,收筆時要用力要重,方可出現粗的效果。關於握筆的姿勢詳細的圖解可見網站:http://www.bebosspen.com/correct.htm附:台灣布衣老師講解握筆姿勢視頻教程(若視頻無法播放,可在百度視頻中搜索「布衣老師 正確握筆」)。

【起筆收筆】一、起筆及其方法起筆,又稱落筆、下筆、發筆,是一筆一畫的開端,是點畫定格、承前啟後的關鍵環節,其用筆方法主要有逆人、折人,間或亦用順人的方法。1、逆入逆人就是逆鋒起筆,即採用與行筆的相反方向(欲右先左,欲下先上)遣鋒發筆。逆人的用筆方法與不同的筆法結合,往往可以寫出勢態迥異的筆畫來。如與轉筆結合,可寫出圓頭如篆之筆畫,表現出沉實渾勁,含蓄端莊的勢態;如果與頓筆、折筆結合,則可寫出方頭筆畫,勁健有力,意態昭然。在楷書裡面,點、橫、豎、撇、捺的基本樣態多用逆鋒,為什麼起筆要用逆鋒呢?首先,用逆鋒寫出的筆畫顯得既內含筋骨,又方整俊健;其次,漢字筆畫之間本來就存在著內在聯繫,表現在書寫上就是取逆勢。漢字的書寫規則是:先上後下,先左後右,先中間後兩邊。這種規則本身,有逆鋒取勢的原因在。如數橫並列,寫完第一橫,就要把筆鋒從右移到左,即形成「欲右先左」,再寫第二橫,這就自然地要用逆鋒。再如幾個豎畫並列,寫完第一豎,就要把筆從下面提上來,形成「欲下先上」。可見,取逆勢存在於筆畫之間所形成的筆勢往來之中。再次,用筆如舞刀出拳,欲使刀、拳有力,須先將刀或拳快速後縮,然後奮力衝出,逆鋒起筆與此理同。唯如此,方可把點畫寫得遒勁,矯健,氣勢充足。但必須注意,這種取逆勢的方法,在時間上是很短暫的。且入筆也是很輕的,須謹防造成粗頭、長嘴的病筆。逆鋒在實際書寫的過程中,通常表現為兩種「逆法」,一是虛逆,一是實逆。所謂虛逆,就是筆鋒在空中作逆鋒動作,筆鋒在逆的過程中並不著紙,也即是空中取逆勢。所謂實逆,是指筆鋒輕輕人紙,向點畫的反方向運行極短的一段,然後再調鋒運筆。2、折入折人,就是折鋒起筆,即起筆與行筆之間毫鋒運動的方向成一定的角度,有一個毫鋒轉向的環節;寫出現稜角,出鋒芒的方頭筆畫,顯得精神閃耀,形態畢露。也可稱之為「露鋒入筆」。3、順入順人,就是順著行筆方向順鋒人筆,筆畫利落流暢,起行渾然一體,神態自然成趣。從傳統筆法看,歷代書家在自己的書寫實踐中,樂於運用逆鋒或折鋒起筆,這種起筆配合行筆、收筆中的折筆或轉筆的運用,可形成兩種不同的筆畫勢態,表現出剛、柔不同的風格特徵。而順鋒起筆,在魏晉小楷中用得較多,至唐代的中、大楷,偶爾用用,並不構成普遍現象。二、收筆及其方法收筆,也叫殺筆,是筆畫書寫將要完成時,筆毫離開紙面前的動作。一般說來,收筆有兩種方法,即藏鋒收筆與露鋒收筆。1、藏鋒收筆藏鋒收筆是指收筆時筆鋒朝筆畫的反方向回收,將筆鋒藏於點畫之內,所以又叫回鋒收筆。如寫橫畫時,往右寫到盡頭後稍提,接著向右下頓筆,然後向左回鋒收筆,讓筆鋒藏在線條之內;再如寫「垂露豎」,書寫到收筆時筆鋒稍向左復向右下稍頓後,再向內回收。2、露鋒收筆露鋒收筆,即在收筆時將筆毫收攏,把筆逐漸提起以離開紙面,使筆鋒外露,其筆畫末端呈錐狀,如寫懸針豎、撇、捺、鉤、挑等筆畫都要用露鋒收筆才能達到效果。露鋒收筆忌飄浮無力,一掠滑過,應將力量貫注於毫端至筆畫末端。【頓筆與回鋒】硬筆書法基本沿用的是毛筆書法的理論和寫法,在毛筆書法中有提按、轉折和回鋒的概念。提按:顧名思義,就是「提」和「按」。提是把筆尖提起,按是把筆尖壓向紙面即「頓」。用毛筆寫字時,提可使筆畫變細,按可使筆畫變粗。而硬筆在「提按」時筆畫的粗細變化就顯得相當細微。

轉折:漢字有很多筆畫是複合筆畫,如折、鉤等筆畫在書寫時需要轉換書寫方向,也就出現了「轉折」。轉折也分兩種情況,即轉(圓)和折(方)。古代書論中:「方圓與轉折對應」即指此。

回鋒:很多時候緊跟在「頓筆」後的延續動作,一般出現在「折」和某些筆畫(如橫)的收筆處。它主要起到調整筆畫方向和連接下一筆的作用。毛筆軟,所以在轉折處必須調整好方向才能繼續書寫,但在硬筆書法里,為了不影響書寫的流暢,「回鋒」這個動作已經變得很輕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硬筆字中「頓筆」的寫法:頓筆是「提按」技法中的「按」,而且是重按。用硬筆寫到紙上,就是很小的一個點。這個點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具體的筆畫和字來定的,如橫的頓筆稍平,豎的頓筆稍豎。一般來說,正確的頓筆必須符合以下條件:1、不破壞筆畫的原貌,如「

」不能寫成「

」該平的還是平的。2、頓筆是筆畫的有機組成部分,不是在原有筆畫上的裝飾。如

不能寫成

。3、頓筆是一次寫成的「點」而不是機械的「點回」,更不是反覆地塗描。頓筆的正確寫法:從左上向右下按,方向基本是在45度角,以橫為例:頓筆——向右行筆——頓筆(回鋒)。前一個頓筆是凌空向右下按(凌空是筆尖在觸紙前已經在空中開始運行了),後一個頓筆是在收筆時直接向右下按。雖然寫頓筆時有一個停頓及下按的動作,但整個筆畫的書寫過程應該的連貫的,看似有三步,實則是一氣呵成寫出來的,熟練後只需一個節拍。同時收筆處的回鋒應該根據下一個筆畫來選擇合適的角度,有時可以忽略不寫,如圖:

硬筆字中「回鋒」的寫法:在毛筆技法中,「回鋒」是重要的內容,但在硬筆字書寫過程中,由於筆尖細,筆畫粗細變化小,因此「回鋒」就顯得不像頓筆那麼重要,有時候甚至可以忽略。此外,「回鋒」也並非固定不變,有時候需要回,有時不需要回,同樣是「回鋒」,回的方向和方法還不盡相同。著名書法家、書法特級教師錢沛雲先生在他的教學過程中將這種不同的回鋒(筆勢)歸納為五種情況。

「書寫是連續完整的運動,在一個字的所有筆畫之間,筆鋒(即筆尖)仍然必須按照一定的規範運行。有時可憑藉『遊絲』而透露出筆鋒的運行軌跡,但在更多的時候,這些筆畫之間的運動都消失在空中……合理的空中運行路線,保證了點畫準確書寫時的方便、快捷。」

本節內容轉載自:http://blog.cssx.net/user1/dragonqz/5294.html【寫字運筆】漢字書寫時主要筆劃為:橫、豎、撇、捺,稱為主筆。而折、鉤、提、點皆由這些筆組合而成。橫的書寫運筆方法:從左往右擺手腕,書寫時以手腕帶動筆動。由於「三襯托」的關係,從左往右輕移手腕時筆很穩,所以線條會很「直」,且成自然的左低右高的形狀。一般來講寫「橫」要稍斜,左邊低,右邊高,其斜度約在5-7度上下。不要低於5度。不要高於7度。豎的書寫運筆方法:手指關節從上往下,注意手腕,胳膊都不能動,否則「豎」劃肯定寫不直。當然這樣的運筆的角度和方向,一定要成45度和「前後方向」,而不可把筆尖、筆桿的方向握成筆尖朝左、筆桿朝右。撇的書寫運筆方法:由於「撇」劃的形態是從右上往左下、由粗到細還要有弧度,所以很多初學者不會寫,有的寫出來的要麼是粗細一樣,要麼是沒弧度。首先要理解「筆尖和紙接觸時,接觸面的大小是決定筆劃粗細的關鍵」。接觸面大,用力越重筆劃就粗;接觸面小,用力就輕筆劃就細。可以嘗試體會從往向懷裡扭手腕,使筆和紙的接觸從一開始的近距離到遠距離,這樣出來的筆劃很自然就會有粗細之分,同時弧度也有了。捺的書寫運筆方法:與「豎」的運筆方法大致相同,也是手指關節伸縮運動從而帶動筆的運動,只是寫「捺」的方向是從「左上往右下」,「手腕和胳膊不能動」這一點非常重要。由於「捺」的形狀是由細到粗,再到出鋒細,所以在運筆過程中,開始要輕,然後逐漸用力加粗,再通過回筆和出鋒寫出捺的效果。【鋼筆毛筆運筆】鋼筆運筆:輕重分明、快慢有度,如下圖:

毛筆運筆:橫如橋:頓——行——頓。頓筆要乾淨,落筆便是頓筆,果斷方顯乾淨;行筆要輕快,輕快方能流暢,輕快才有速度。頓筆不可長,行筆不可彎。豎如針:起筆頓,中左挺,收出鋒。撇有鋒:頓——行,頓筆乾淨不打彎,行筆輕快,出鋒迅速。捺有腳:起筆輕,捺腳本,出鋒迅,似大刀。豎勾:起筆頓,中左挺,鉤前頓筆,出鋒迅尖。折勾:折處頓筆後略停,顯陽剛。彎勾:彎處彎,顯陰柔。橫折:起、行同橫,折處頓,收筆同撇。橫勾:起、行同橫,折處頓,收向左下出鋒。豎折:起、行同豎,折處提鋒左挑向右重帶(逆轉調鋒),行、收同橫。撇折:起、行同撇,折處提鋒左挑向右重帶(逆轉調鋒),行、收同橫。豎提:起、行同豎,折處提鋒左挑,右上重帶快速提鋒。豎勾:行、行同豎,折處向右回鋒,向左快速提鋒。斜勾:起、行同豎,折處向下回鋒,向上快速提鋒。卧勾:起、行同撇,折處向下回鋒,向上快速提鋒。

【練字方法】真正想練字,一定要有一本字帖。而一般不要使用描寫透明紙的方式,最好選擇較粗糙的紙,如舊報紙或紙張的粗糙背面,這樣容易控筆而不會出現滑筆的情況。一般而言,練字要先楷後行。在臨帖時,要先觀察其運筆特徵、結構特徵,如:1)觀察相同點畫在不同字之間的變化,在字當中不同位置的寫法(比如各種「點」、「撇」),把這些點畫位置不同的字抽出來,進行練習,熟悉他們在不同位置怎麼寫,直到熟練運用。2)尋找代表性結構字,在各種間架結構里,每種結構的代表字。如「安」、「每」、「女」、「永」、「乃」、「及」、「宮」、「贏」等等,寫好其一,事半功倍。臨帖並非不動腦子,反而是需要十足的耐心和專註,把這些字抽出來,臨寫到儘可能像。3)對字帖很熟悉後,你需要「背臨」,指扔掉字帖靠記憶去寫。最後是「意臨」,即掌握其主要風貌,融入自己的風格。最後兩項一樣重要,
推薦閱讀:

常用漢字的筆畫和五行屬性(轉載)
最常用漢字(篆隸書對照表)
漢字
圖說漢字的歷史
字寫得丑是因為你筆順錯啦,最容易寫錯的漢字筆順,寫對了嗎

TAG:漢字 | 練字 | 姿勢 | 握筆 | 總結 | 寫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