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金庸先生「暢飲」顛覆的武俠世界

和金庸先生深談武俠夢

記得,是廣州新聞出版局開始出金庸武俠小說的日子,而《廣州日報》的領導也想一睹金庸風采,甚至想好了「出招」之策,希望在三聯合約期滿的時候,把金庸的14本武俠小說囊括一起,成為他們的「金典品牌」,當然,合約嗎,希望金庸能夠「御披」,但是這邊已經和金庸先生簽訂了合同,於是幾個「領導」之間,你出「黃藥師」的狠招,他出「段譽」的柔招,招招招相對中,幾乎拼殺起來,當然,這其中不容否認,還有「領導」招。但是新聞出版局已經盡出完美的封面設計武俠小說,關鍵是金庸先生也在妻子的陪同下,來到了廣州。

我有幸和金庸先生一起,他的笑聲和浙江口吻,讓我懂得親近、博聞和師者的教導,對我以後的生存有深刻的印象,而在我和金庸老先生的傾談下,良益頗深。我作為接待金庸老先生的後輩,在我扶著他的時候,他卻很坦然笑說:我可是「俠客」喏,練了很多佛家和道家的武功,你放心,摔不著我的,而我偏偏「武俠」一把,攙著他上了賓館的餐廳豪華包間,聽聞他和大家談「武尚」和社會中的藝德。當有時間,和金庸老先生談武俠之道的時候,我發現他和藹可親。

我聊起他的「令狐沖」和「段譽」,很喜歡他們的「俠」和「義」,甚至在不知不覺中,和江湖前輩的接觸,獲得了神奇的武功,還是人性為主;包括《鹿鼎記》中的韋小寶,本是世俗之人:歪、斜、逗,甚至「爛」——走進了女人的懷抱,不愛他的女人阿珂也最後成為他的知音女人。

我問金庸老先生,為什麼他的「武俠小說」,武的動作少,而卻被所用「庸迷」封為「金大俠」呢?而感情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鹿鼎記》、《天龍八部》和《笑傲江湖》中,卻或濃或烈、或淺或深、或無或有呢?金庸笑說:我把我的武俠小說編了一首詩句,也許可以找到你要的「武術妙諦」: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句「詩」中,有神奇、有俠義、有愛情。最關鍵,點出了他所作的武俠作品:《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

金庸武俠小說文化傳統「俠情「金庸,原名稱查良鏞,「金庸」名稱是「鏞」字相拆。1955年,查良鏞先生偶試身手,寫出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轟動一時,而「金庸」這名俠中大者也變成一個武俠「神話」誕生,至今人們都很喜歡他的武俠小說,而各類武俠小說的封面已經翻來覆去地成為「武俠聯手」訣了,飛舞著讀者的眼神。50年代,查良鏞先生、梁羽生先生、百劍堂主同寫武俠小說,人稱「三劍客」。一日,他們突發奇想:在報上開設專欄《三劍樓隨筆》,三人合寫,以展現「三劍客」「社會時互放的光芒」,給「新派武俠」留下一段歷史見證,而且帶紅了金庸先生所在的《民報》,成為香港報界和讀者的響導,不容否認,也是許多年輕人的感情世界增加了「俠義」和對女孩的「忠誠」,包括對中國傳統的「忠義」,而在思想上把英國人「驅逐出境」。  

在當代世界華人文化圈,香港武俠小說家金庸的名字可謂家喻戶曉,博大精深,無論從歷史人文,或是琴棋書畫說開,都大有可論之處,曾經讀過其作品的人不計其數,以至於香港文學評論家林以亮總結說:「凡是有中國人、有唐人街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小說。」川金庸武俠小說從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開始風靡港澳,印、70年代蔓及東南亞及歐美華人文化圈,自80年代中國大陸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後,金庸武俠小說又熱回了中國大陸。金庸武俠小說的涉及層面廣泛。

首先,金庸先生通過其妙筆為讀者刻畫出芸芸眾生的千差萬異的人格:喬峰的義薄雲天、慕容復的陰險毒辣、郭靖的誠樸質實、黃蓉的伶牙俐齒、楊康的賣國求榮、楊過的深情狂放、張無忌的搖擺被動、令狐沖的淡薄名利、岳不群的狡詐虛偽、韋小寶的嬉笑人生,狄雲的辛酸悲苦……這裡的一位位「武俠奇人」,講到底就是代表了歷朝歷代包括當今世上的種種人格。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我們完全可以讀出金庸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可以看出金庸自己對武俠世界以及對其中所隱含的中國傳統文化進行的剖析、傳承、重塑、弘揚、批判、反思和質疑……而小說中所描寫的性格各異的人物、林林總總的瑣事、所反映的複雜紛亂的社會、絢麗繁華的世情、所展示的山光水色、風俗人文、奇幻武功,則把讀者帶入了一個亦真亦幻的世界之中。而這些耳熟能詳的事情,那些血雨腥風的鬥爭,都不過是現實社會大環境中日常生活的種種剪影或幻影罷了。這一點也成為金庸武俠小說吸引讀者的因素之一。  

當然,俠之為俠,在金大俠的武俠小說中,也有,但總在無形之中,所有的讀者都會掉進小說的「圈套」。不小心,可以讀到一些「比武」的意義,也可以看到武俠的精典神妙之處。  「比武」之事,令狐沖也曾做過,他言道:「站著打,我令狐沖在普天下武林之中,排名第八十九;坐著打,排名第二!」又道:「(坐著打排名第一的)那是魔教教主東方不敗!」「站著打,我師父排名第八,我是第八十九。」「(你田伯光)天下可以排到第十四」云云。《笑傲江湖》中,這個應該是金庸書中唯一一次給武林中人排座次。而我們在看完《笑傲江湖》之後,又容易嘻笑一聲,會發現這個排名是無稽之談,也是令狐沖的江湖成分不足。  

到了後來,令狐沖自己也說了:「我是騙騙田伯光的,哪裡有這麼回事了?武功的強弱,每日都有變化,有的人長進了,有的人年老力衰退步了,哪裡真能排天下第幾?」《笑傲江湖》這話直接指出了「比武」的荒唐,但「比武」的人又要說了,令狐沖見識淺薄,說過的話又怎麼作得了准?是了,那我們找一位德高望重的武林前輩,看他對「比武」有什麼話說。可惜十五部小說翻完,不見有前輩站出來說話,說來說去,還是只有令狐沖,令狐沖又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大抵是因為「無俠而俠」,但仍是俠義之行。  

武俠小說中各人的武功,雖然肯定有高低之分,但並非所有人之間都有確實可信的實戰資料,僅憑隻言片語便牽強附會妄加揣測,不但大違作者本意,而且實在沒有多大意思可言。但各人的武學境界,卻是有章可循,我們可以看金庸先生致於段譽、楊過、韋小寶身上的情和義上看出,同時也把這些情意化為了武功的哲學所在,即使韋小寶的「流氓哲學「,也可以尋覓到叫「武功」的理論。

金庸評語:我自己與大俠完全不像。在香港別人叫我「查大俠」,我認為不是,這次去少林寺又碰到人叫我「金大俠」,我一回頭對他說:「你要跟我比武嗎?」小說其實是對作者真實生活的補償和發泄,我自己沒武功,所以就帶進小說里去,想像自己有那麼厲害,我不會喝酒,所以把蕭峰寫成酒量特好,我的小說里俠士武功都很好,還有機會打抱不平,我沒有很漂亮的女友,所以筆下的女俠任盈盈、王語嫣都很美麗可愛,這是一種希望和理想,自己完全不是大俠,如果寫自己,長得又不高大、不漂亮、不聰明,所以不能用寫實主義筆法,有人批評我的小說太浪漫主義,武俠本來就是浪漫的,這與其它小說屬於不同的兩種文體,所以在武俠人物的塑造上也是各有千秋,俠情永在。

金庸先生武俠小說的五種境界  

第一層境界:絕技勝常技(招數是武功的支架)  

代表人物:胡一刀,苗人鳳,狄雲,虛竹,段譽,任我行,岳不群,陳家洛,張無忌 絕世奇功也是一種潛藏的武術氛圍,比如胡一刀的胡家刀、苗人鳳的苗家劍、狄雲的神照經等等,他們橫行天下,靠的就是手上的絕技。其中,段譽的絕技只有北冥神功、六脈神劍兩種(逃跑用的凌波微步和百毒不侵的朱蛤就不算在其內了),而狄雲也只會「神照經」和「血刀法」,但在各自書中已是絕頂高手。又有如陳家洛、任我行些大師,武學甚雜,幾可卓然成家,武功也是高的,但說到底,也無非是因為身有他人所沒有的絕技。陳家洛先得百花錯拳,爾後又匪夷所思地領悟庖丁解牛掌,任我行除吸星大法之外,於掌法、劍法上也有極高的造詣,胡一刀和苗人鳳都是家傳絕學,岳不群自宮練劍後,武功突飛猛進,希望成為新的東方不敗。張無忌則是集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及太極拳劍於一身。這些人武功路數各有不同,但從本質上說,得自「絕技」,他們內力深厚,或是日積月累之功(如胡一刀、苗人鳳這類沒交待內功來源的),或是陡逢奇遇之效(如狄雲的神照經突然大成,虛竹被強灌內力等等);外功高強(這個是重點),如果段譽不會六脈神劍,岳不群不會辟邪劍法,那他們的絕世奇功也就顯然不復存在了,重提開頭的話:「他們橫行天下,靠的就是那幾項絕技。」  

我把他們列入第一層境界,主要是說他們在武學修為上的相似性:因為身有絕技,所以遠勝沒有學過絕技的平庸之人。  

第二層境界:無招勝有招(招數表演 要看武術真諦)  

代表人物:令狐沖,蕭峰,東邪西毒南帝北丐,郭靖,楊過

「無招勝有招」五字,出自《笑傲江湖》,風清揚道:「要做到出手無招,那才是真正踏入了高手的境界。……如你出手根本無招式,敵人如何來破你的招式?」(《笑傲江湖-十-傳劍》)   

令狐沖所用的獨孤九劍,本身就是「無招勝有招」的實際表現,在此撇開不談。我們先看蕭峰,蕭峰的絕技,乃是降龍十八掌,凌厲剛猛,無堅不摧。但沒了降龍十八掌,蕭峰的武功又會如何?當然會減色不少,但這種減色,與其說是武功上的,不如說是人物形象上的。  

蕭峰在書中從沒用過「打狗棒法」,為什麼?因為他是幫主,必須以德服人,而用降龍十八掌,才能烘托出蕭峰的性格和形象。降龍十八掌之於蕭峰,更多的是為了凸顯他高大威猛的英雄形象,而非拔高他的武學修為。試問沒了降龍十八掌的蕭峰,能否進出少林毫髮無傷並擄走一人?能否單槍匹馬血戰聚賢庄?能否在少林寺前獨斗慕容復、丁春秋、游坦之三大高手?答案是肯定的。  

在第一層境界中,虛竹的「天山折梅手」、陳家洛的「百花錯拳」、張無忌的「乾坤大挪移」也是可以運用天下諸般武學的絕技,但這個和蕭峰又有所區別,「天山折梅手」包含天下武學精要;「百花錯拳」似是而非地綜合各派武功的精華;而張無忌在習得「乾坤大挪移」後,更是一夜間通曉全部武功,七傷拳、龍爪手使來,連崆峒五老、空性都甘拜下風。但這些武功說到底,注重的還是「招」,而非「意」,而他的絕學還在於用悟性攪動了武學的深層。  

《射鵰英雄傳》中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和《神鵰俠侶》中的東邪西狂、南僧北俠,這兩部書里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即「武功相若」,第一次華山論劍時,東邪西毒、南帝北丐武功參差,比武時彷彿互相參照之後,都可以推測對手的功力節奏。王重陽武功略勝,但不久便駕鶴西去,他在仙游之前先裝死,用一陽指廢去了歐陽鋒的功力,但從《射鵰英雄傳》中看來,歐陽鋒在上桃花島提親時,武功已追上黃藥師、洪七公二人。再看一燈大師,一燈大師武功本就高強,後來為制住歐陽鋒,又從王重陽處學得先天功,按理說武功之強,應該已然凌駕於其它三絕之上,但縱觀《射鵰》和《神鵰》,實在沒有任何地方表現出一燈大師高於眾人一籌。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洪七公身上,一次華山論劍時,洪七公降龍十八掌尚未豁然貫通,而精妙絕倫的「打狗棒法」更是不曾出手,那麼我們自然而然地想到,二十年後老洪降龍十八掌已到了從心而欲的境界,再一使上打狗棒法,天下還有誰能是敵手?洪七公的武功,他在與歐陽鋒斗得兩敗俱傷後,「頗為後悔,日前與他拚鬥,只消使出打狗棒法,定能壓服了他」《神鵰俠侶》所寫的情況真是這樣么?應該是,但這也不過一時之事,後來書里也說了,洪七公命楊過演練打狗棒法,而歐陽鋒苦苦思索,終於一一破解。 

《射鵰英雄傳》中,東邪西毒南帝北丐武功相若,到了《神鵰俠侶》中,又是東邪西狂、南僧北俠武功相若,之間各人境遇不同,年紀不同,武功卻始終難分上下,究其原因,正是因為此六人都已到了「無招勝有招」的境界。且看風清揚對於「無招勝有招」這一境界中人比武的解析。  

風清揚道:「……學武之人使兵刃,動拳腳,總是有招式的,你只須知道破法,一出手便能破招制敵。「令狐沖道:」要是敵人也沒招式呢?」風清揚道:「那麼他也是一等一的高手了,二人打得如何變如何,說不定是你高些,也說不定是他高些。」金庸老先生子在《笑傲江湖》中一針見血地道出了武功的奇妙之處。  

這句話正說明了以上六絕藝成後武功時有高下,卻又一直相若的根本原因。彈指神通、蛤蟆功、一陽指、降龍十八掌,乃至打狗棒法、靈蛇拳、黯然銷魂掌都是有獨到之處的奧秘絕技,但是對於六絕來說,那只是他們高深武功的表現形式,並非他們武功高深的原因,當然,金庸先生也是恰到好處地說出了要領。看裘千仞,動手只有鐵掌值得稱道,觀金輪法王,前期是五輪換著用,後期則龍象般若到底,裘千仞先敗於楊過,後敗於金輪法王,已然遜了一籌。而金輪法王練至龍象般若功第十層,書里吹得天花亂墜,但金輪法王武學修為有限,極是練成一項奇功,也不過武功大進,實際上還是在「絕技勝常技」的境界徘徊,比之六絕的卓然成家,實有高下之別。  

第三層境界:無劍勝有劍(返璞歸真 深不可測)  

代表人物:獨孤求敗,風清揚,東方不敗,龍木島主,張三丰

「無劍勝有劍」五字,出自《神鵰俠侶》,獨孤求敗在劍冢中言道:「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  

這一層級別的,共同點是都在書中極少出手,多從側面反映其武學修為之高。出手少,應是為了刻意顯得他們的武功深不可測。「深不可測」這四字,便是無劍勝有劍的直觀表現。但是也正由於太少出手,使本段的說理缺少實戰論據,有些論證不免似是而非,姑且當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有人通過令狐沖的武學,推算出獨孤求敗應該也在「無招勝有招」之列,這種說法有道理,但僅僅在四十歲之前的獨孤求敗身上適用。  這裡的「劍」應該是代指兵器,亦所謂「飛花摘葉,皆可傷人」,我認為這個「劍」字也可以拓開來說。一個人的武學修為,首先表現在各種各樣的招數上,招數練得精了,武功自然便高。待得一切招數被用活時,是為「無招勝有招」,這是招數上的返璞歸真。而與人動手,招數之外,便是兵器(或說是招數的載體),從武功的表現上看,手掌、腿腳等等肢體,其實也是兵器,而「無劍勝有劍」,則是拋開了一切的表現形式,達到了內外一體,渾然天成,所以孤獨求敗終將放下利劍,孤獨終老,甚至他的所得,也讓巨鷹有所功力察覺。  風清揚是劍宗高手,想當然的話,他內功必定不高,說到風清揚,不可避免地要拿來和東方不敗做比較,這二人一正一邪,同為《笑傲江湖》唯有的兩個絕頂高手。和風清揚的不出手不同,東方不敗的武功在「繡花」一節中有過直觀的表現,合任我行、令狐沖、向問天、上官雲四人之力,仍對東方不敗無可奈何,鬥了一陣,功力最差的上官雲率先退出戰鬥,跟著是向問天倒下,如果不是因為牽掛楊蓮亭,那任我行和令狐沖敗退也只是時間問題。  

《俠客行》中的龍木島主顯露過一次武功,那便是聯手和石破天過招,結果斗到油盡燈枯,攜手赴了黃泉。但「俠客行」神功實在匪夷所思,當時的石破天已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神人,誰敗給他都是正常的,要真正判斷龍木島主的武學修為,我們不妨換個角度。  

話說龍木島主座下有一些弟子,張三、李四是其中很普通的兩個人,每過十年,他們便來中原邀請各門派幫會的一把手上俠客島喝臘八粥,當時人們還不知道島上是武學秘笈,只知道幾十年來上島的眾武林高手無一歸來,但即使是這樣,仍然沒人敢拒絕俠客島的「賞善罰惡」令,這是為什麼?實在是因為張三、李四武功太高,即使窮一派之力,也打這二人不倒。  

那張三李四的武功從何而來?按書中交待:「(龍木島主)從盜伙之中,選了六名識字較多,秉性聰穎而武功低微之人,分別收為徒弟,也不傳他們內功,只是指點了一些拳術劍法,便要他們去參研圖解…各人的見地卻又各自不同…」看完《俠客行》後,都知道這些圖解其實是誤導人的,可看,而不可用,因此各人的見識才會各有曲折,但為什麼張三李四等人明明練錯了,卻仍然成就了一身驚人武藝。其實,有些武功關鍵在練的人是誰,效法的功力也就不再一日而語。  

練錯武功,反而成就一身神技的人也不是沒有,比如歐陽鋒逆練九陰真經。但歐陽鋒練的那部「九陰真經」,實在是錯得精彩,由於郭靖太過憨厚,採取了完全顛倒的辦法,導致物極必反,從而助就歐陽鋒開創了武學境界一片新天地。  

但張三李四的錯法,顯然又與這大有不同,他們的錯法,應該是實實在在的錯了,物極必反的道理在這兒並不適用,所以各有所得。  

《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教「太極劍」的段落,之後張無忌憑此柔中克剛,大敗趙敏的鷹犬,按照一般眼光看來,張三丰兩次使出來的劍法是不同的,也便是「錯」的,但在張無忌眼裡卻是相同的,要知道張三丰傳給他的乃是『劍意』,而非『劍招』。  「俠客行」上的注釋圖解,一樣是「招」,雖然似是而非,但是其中是否還是多多少少折射了一些「俠客行」武功的原意呢?或許也是有的,也或許沒有,但其中必然折射了一門高深武學的道理,試看龍木島主的武功、張三李四的武功,都是在故弄玄虛的圖解中悟出來的,而武當派掌門愚茶這種高人,更不會因為妙諦拉開架式,演示幾個動作就「又驚又喜,也不多問,便一齊來到俠客島上」了。  

那麼重意不重招的武學境界,叫做什麼?令狐沖得風清揚指點後,劍法中有招如無招,存招式之意,而無招式之形……這是《笑傲江湖》的「招」,也在說道和拍擊中,出現「無招勝有招」的境界。  

龍木島主的武學同張三李四一致,不過除了和石破天過招外,再沒有其它的參照物,姑且也稱一聲「深不可測」吧。從書中描寫看來,說龍木島主比張三李四高出一個境界應該是可以接受的。  江湖,是年輕人的,一味的讓張三丰這種活化石顯示驚世駭俗的武功,不但會削弱張無忌等主要角色的光芒,也實在沒有什麼意義。  但趙敏就要帶人殺上來了,此時武當四俠被擒,小殷和小俞廢了,

張三丰再不出手,於理不和,而且金庸老先生本身就有意刻划出張三丰一代宗師的形象,於是最後採取了讓他先受重傷,然後由張無忌代手,以太極拳劍敗退敵人的方法,托出書中的年輕人。  

張無忌的神功療傷,在第二次中玄冥神掌後表現得極其匪夷所思:「張無忌微微一笑,體內九陽神功發動,將玄冥神掌的陰寒之毒逼了出來,頭頂便如蒸籠一般,不絕有絲絲白氣冒出……在九陽神功運轉之下,兩個掌印自黑轉紫,自紫而灰,終於消失不見,前後不到半個時辰。」《倚天屠龍記》中玄冥神掌的威力,應該更在金剛般若掌之上,而張無忌療傷如此輕鬆,所以張三丰遠不及小張。 

九陽神功和玄冥神掌,一個至陽,一個至陰,以陽化陰是武學乃至自然界中最五行的道理之一,因此張三丰內功雖強,已至陰陽相濟、返璞歸真的最高境界,卻不能助張無忌驅除體內的寒毒,而張無忌至陽的九陽神功則可以辦到。張三丰雖也有「純陽無極功」,但「純」與「至」,一個濃度一個深度,畢竟有所區別。

第四層境界:無武勝有武(真作假時 假也真)  

代表人物:掃地僧,石破天,周伯通

「無武勝有武」是依照「無招勝有招」的格式杜撰的,按字面意思解釋,意為「因為無心武學,反而勝過了醉心武學的人」。   

類似於「無武勝有武」的道理,其實再世間廣泛存在。再以歌唱為例,憑一兩首代表作揚名的流行歌手,是「絕技勝常技」;唱功出色,哼也能哼出經典的菲姊、歡哥,乃至辭世不久,音域並世無雙的帕瓦羅蒂,功力自有高下,但同屬「無招勝有招」之列。  

《天龍八部》中的絕頂高手,應該是金庸武俠中最多的。而且紛至沓來,讓人頗有目不暇接之感。  

無量劍的左子穆、辛雙清,神農幫的司空玄,這是最早出現的一派宗主,但聽鍾靈說道,她的爹媽、鍾萬仇和甘寶寶顯然又比這些人勝了一籌,而鍾萬仇為了對付段正淳,又去邀請「四大惡人」前來助拳,之後南海鱷神出場,武功果然奇高,不想葉二娘又把他扛過去了。待得段譽回家,眾人這才恍然:「他老子更是了得。」但段正淳只不過是個王,後來的那皇兄段正明才是皇室第一高手,跟著「天下第一惡人」段延慶出場,呱呱不得了,他雖然殘疾,但家族兄弟中,段正明也承認自己功力頗有不如。   之後段譽中邪,段正明便帶他去天龍寺求助,天龍有四本,據說武功都和段正明差不多,而四本之上,更有枯榮大師,天龍寺人才之盛,那是不用說了。豈知之後又跳出個鳩摩智,以一己之力對抗段氏六大高手,最後竟還全身而退,如此武功,實在讓人嘆為觀止。  

從後面書中看來,起碼有喬峰、蕭遠山、慕容博三人可以與鳩摩智相抗衡,除此之外,還有天山童姥、李秋水、無崖子三大奇人,再加上段譽這個一因素+虛竹這個二因素,真可謂「江山如畫,一代俠士勝豪傑」。  

掃地僧這個人物的出現,頗有一種佛教之深的淵源。一直在藏經閣中掃地,看到的應該都是少林派的武學典籍和佛經。但之後現身說法、侃侃而談之時,他不但對「小無相功」挖掘出了如指掌,更對爾虞我詐的國事信手拈來,大有「宋遼大理吐蕃西夏吾視之若掌上觀紋」之感。雖然於理不和,但他已經沉迷在佛學、武俠書中,閉眼之間,可以看到你我他。此人的出現,不僅僅弘揚佛法,或可說是佛祖的金色化身,據說佛祖掐指一算,上下五千年的事都能推斷得清清楚楚,而武學呢?他卻似有非有,掃地時有,講佛時有,最後還可以帶著群僧隨他起舞飛,其他的輕功高僧也落於其後。  

掃地僧的武功怎麼來的?從書中看來,應該是源自佛法,熏熏然中,佛法高鑄,於是輕鬆邁過了所謂的「武學障」,神功自成。看他的幾次出手,都是「拍出一掌」,無所謂什麼「大金剛掌」,「金剛般若掌」云云,結果絕招不計其數的蕭遠山、慕容博在他掌下如同嬰兒,當真是「死去活來」,防禦之時,手不動足不抬,自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氣牆」在其四周,比之「金剛不壞體」,不知功力包容多少倍。據《射鵰英雄傳》周伯通的武功和武學,歷來都是被低估的,但金庸讓他做後五絕之首,當然有著充足的道理。其實在武功上,周伯通早已勝過了前後四絕,看看《射鵰英雄傳》中疑似和四絕武功差不多的裘千仞,在和周伯通動手後狼狽到了何等地步。《神鵰俠侶》的結尾也說,「黃藥師、一燈大師都自知尚遜周伯通三分」。  

話說回到武學境界上來,周伯通的「無武」表現在他雖然痴迷於武學,但與其它武人的動力完全不同,他純粹是把武學當成了一件樂事,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他的兩大神技「空明拳」和「雙手互搏」,都是追求好玩的產物,更是開闢武學千古未有之新境界,令人神往至極。  

《神鵰俠侶》的結尾,周伯通被推舉為後五絕之首,黃藥師如是說道:「我黃老邪對『名』淡薄,一燈大師視『名』為虛幻,只有你,卻是心中空空蕩蕩,本來便不存『名』之念,可又比我們高出一籌了。」  

所以說,周伯通也是在無形中出現了新功力。另外說到武功,《俠客行》石破天也是高得匪夷所思。像謝煙客,白自在這等人物,已是江湖上罕見罕聞的高手,但敵不過張三、李四。龍木島主的武功,那更是驚世駭俗,已非凡夫俗子所能窺測。然而石破天「俠客行」一成,龍木島主便由神還原為人,二人聯手尚且斗石破天不倒,最後一齊笑著去了黃泉。 

《俠客行》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寓言故事,「無武勝有武」是其精神的一個折射,石破天也是個混沌小子,甚至沒有任何的文化淵源,他可以從看得基礎上,悟解洞中「俠客行」真義,也是謝煙客他們找不到的「真味」。

第五層境界 武從俠中來(俗中有武 情中有俠)

代表人物:韋小寶、段譽

韋小寶是《鹿鼎記》中的大江湖、大傻子、大英雄,敢把皇帝「拉」下馬;而段譽是將來大皇帝,卻陰錯陽差地闖進了江湖,但惜香憐玉、忠肝義膽、俠情在身,他們都有一種敢作敢為的精神:做到底,直到有結果,但是,不缺「俠」。韋小寶的命運,開始就和武術結緣,但卻把武功書籍當了墊腳石;而段譽並沒有想學武功,卻有老僧親自教導六脈神劍,偶爾發揮無上功力,但生活中,還是用愛和俠與蕭峰結為兄弟,和王語嫣成為夫妻。

他們身上的故事,各有特色,韋小寶很聰明,卻有江湖人沒有的宮廷經驗,而用宮廷經驗對付江湖人,連師父陳近南也會少少「受騙」,對於蘇荃、阿珂、雙兒她們的愛情,也是從無到有,唯獨對阿珂,心中早有「我死了!」「我死了!」的一見鍾情,但還是以「讓」為主,直到阿珂毫無顧忌的走到自己的身邊。

關於他的情感生活,卻又充滿著奇異。在皇宮中結識了沐劍屏、方怡和小公主建寧,在前往五台途中又收了丫環雙兒,去王屋山時又鍾情於曾柔,後來在少林寺下見到了阿珂,更是施盡了平生本領,死纏不放,對神龍教主夫人洪荃又是驚為天人,雖然小小年紀,卻是天生情種,見一個愛一個,本來他的長相、本領都不佳,是不能令人產生愛意的,但是又無法逃避他的死纏爛打,他把心一橫,是什麼無恥的事都能做得出的,那些女子被他看上了,要想逃脫卻也是難上加難。

在他衣錦還鄉回到揚州之時,洪荃帶著沐劍屏、方怡追蹤而至,而阿珂也隨台灣鄭克爽到了麗春院,這樣一個時機被韋小寶碰上,他是怎麼也不會放過的,因而麗春院中一場混戰,韋小寶與眾女子大被同眠,說不盡的春光,也正是這一次,眾女子才不得不跟隨著他,可說是半隨天意半由人。段譽也是情中之人,對王語嫣的愛情也是真到透頂,還用「神仙姐姐」的稱呼,轉移到她的身上,當王語嫣不愛他,而愛表格慕容復的時候,他仍然做她的保護人,為她犧牲到底。說了他們的愛情,沒有強迫、沒有佔有、沒有遮掩,都是一個情之帶出的男人氣魄。相對來說,當他們在朋友和兄弟中交流的時候,依然會「義氣當先」。而他們的為人、處世和武功,也在感情的生髮中體現在手指和心中,變成不滅的俠客。感情最忌諱的是撐著肚子直打嗝的戀愛方式,對段正淳而言是不存在的,四處留情的他,愛人愛到控制不住自己,每段戀情都是傾心相戀,這若不是自虐,就是自戀。或許有些人天生容易得到別人的感情,有些人卻註定只有付出的份,所以刀白鳳、甘寶寶、秦紅棉、阮星竹、王夫人、馬夫人得把前輩子因情痴,變成這輩子義無反顧的等待。  

舊情如夢逐煙塵,愛情有時是無道理的,所以阮星竹一個人在江南的鏡湖小築,痴痴地盼著不知何年何月何日再來的情郎,甚至無道德的拋下阿朱、阿紫兩位女兒,讓她們從小流落江湖,阮星竹的生命,存在於過往的柔情歲月,而把做母親的感覺放棄了。從她們的身上,也在演繹大人的感情故事,千絲萬縷的人物和情節中,段譽扮演了聯繫各旁支的主線的作用,很多人物和事件都是由段譽引出。段譽在佛法的熏陶中長大,放著好好的王子不做,「沒有」武功,也敢一個人到江湖上亂闖,還好瞧熱鬧,好管閑事,卻好運連連、艷福多多,但是個情意深重的男子。

在《天龍八部》中,描寫刻畫的人物,加上許多與段譽有瓜葛卻影響巨大的人物如阿朱、阿紫、馬夫人、耶律洪基、游坦之、段正淳等,主中有次,主次交融,形成一幅燦爛的眾星拱月式的人物畫面。如此龐大而不鬆懈的橫幅和內容,足以傲視金庸以往的所有作品。但如果靠這個框架所表達的思想,仍無法超越前面的作品,單佛學而論,《倚天屠龍記》便能與之一爭雄長。但《天龍八部》之所以能被稱為武俠小說的「泰山北斗」,震古爍今,空前絕後,是因為書中塑造了蕭峰這一頂天立地的藝術形象,但是,有一點,他們中的俠義、偽善都為段譽的「俠」披上了外衣,讓大家為之感動、振奮和高興。而韋小寶呢?他的故事雖給人荒誕怪異之感,單身卻又是有其合乎情理之處。韋小寶的本事沒有,其一套迎逢拍馬之術卻也可稱得上是蓋世無雙,在揚州城中,雖然膽小怕事,但是為了顯示自己是一位正義之士,為了講江湖道義,幫助江洋大盜茅十八誅殺清兵,又設計讓茅十八帶他到北京城遊玩,在被太監海大富捉入皇宮後,又巧妙地得已安身,由於他是一個不通世事的頑童,又不識皇帝真容,因而與小皇帝康熙在打鬥中結下了深厚友誼,後來又幫助康熙除掉了把持朝政的奸臣鰲拜,從而成為皇帝身邊的大紅人,成為滿朝文武迎逢的新貴,更因為殺鰲拜報了天地會的青木堂主被殺之仇,從而應誓成為新的堂主,在五台山上智退西藏喇嘛救助順治帝,平定神龍島,功震羅剎國,破雲南、西藏、羅剎聯盟,立下了一連串的奇功,因而仕途發達,官運亨通,成為康熙帝的第一寵臣。

但是,韋小寶腳踩兩條船卻不忘義。韋小寶既是天地會的香主又是朝廷的「鹿鼎公」。義,在江湖上就好像今天的"信用",是非常重要的俠,在這個上面必須講重「情」。皇上多次命韋小寶去剿滅天地會,韋小寶冒著掉腦袋的危險,寧願在一個叫通吃的孤島上生活數年也不願從命;天地會也多次逼韋小寶去刺殺皇上,韋小寶也沒有答應,直到後來向顧炎武等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皇帝是個好皇帝,弄得顧炎武等啞口無言。他發愣地看著手中握著的藏寶圖,一直害怕把康熙的龍脈挖斷,竟視之為一張廢紙。像韋小寶這樣把義看得比無價之寶藏的,恐怕也是屈指可數的,但其中那有俠義為基礎,如果說他是一代大俠,誰能說什麼呢?他的瘋?他的顛?

其實,都不是,而是情中有俠,把他低俗、反差、沒有文化的性情變成了大俠的風範。所以,連金庸先生也說韋小寶是「混世法寶」。

金庸評語:我寫了開頭不久的韋小寶,在創作中思維有點改變,突然想把他作為一個中國的劣根性的典型,但忘我、寄情,我魯迅先生阿Q正傳就有這樣人物,給我震撼很深。他寫了一個中國人最劣根的個性——精神勝利法。我有時也覺得精神勝利是少數人很不好的一種缺點,其實更多的人,不誠實了、貪污腐化了、損人利己了,這種事情,卻成為少數人生活困難、生存競爭很激烈中的刺激「待遇」。所以我在《鹿鼎記》中比較集中地描寫了韋小寶在宮廷和江湖的阿Q精神,也就有讓自己舒坦一些的意義了。但是,在武俠小說中表現認為的阿Q精神,主要是反映社會的一種差距,同時讓人們看到他們身上的善良、質樸和俠義。

金庸曾經在給媒體的信中,有自己對「八風吹不動」的人生境界解釋:「佛家的『八風』,是指利、衰、毀、譽、稱、諷、苦、樂,四順四逆一共八件事:順利成功是『利』,失敗是『衰』,別人背後誹謗是『毀』,背後讚美是『譽』,當面讚美是『稱』,當面詈罵攻擊是『諷』,痛苦是『苦』,快樂是『樂』。

而其實,這八風不動也在他的武俠小說中體現出來了,包括在令狐沖身上,當親人和愛人不相信他的時候,他痛苦、孤獨,但卻不失俠心;而韋小寶也是這樣,當康熙皇帝和天地會對他有忌諱的時候,他只能在名節受損時,用「避」的方式,讓他們都重新相信他。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我們完全可以讀出金庸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也許這就是他「八風吹不動」的人生法則吧,也和武俠小說中的男女主角共享。我們可以從金庸先生對武俠世界,以及對隱含的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剖析、傳承、重塑、弘揚、批判、反思和質疑中,找到真愛和大俠情懷……而小說中所描寫的性格各異的人物、林林總總的瑣事、所反映的複雜紛亂的社會、絢麗繁華的世情、所展示的山光水色、風俗人文、奇幻武功,則把讀者帶入了一個亦真亦幻的世界之中,但和現實生活中存在的情感息息相關。

從另一個角度看,小說中這些耳熟能詳的曲折情懷,那些血雨腥風的武中搏鬥,我們還可以從商務和爾虞我詐的現實中,找到種種剪影或幻影。當我提出這點來的時候,金庸老先生很謙虛,說「自己只是個作者,所以的榮譽都是過眼雲煙」。或許,這一點也成為金庸武俠小說吸引讀者的因素之一。總之,「金大俠文化現象」是社會現實的實質,也是武俠精神經過歲月洗禮後的展現和新生,是人文精神渴望「俠」之精神的呼聲和企盼,這也是是文學作品中最扣人心弦之處。

在談到金庸先生武俠小說的同時,感受他的語言中也有文化的氛圍,讓我覺得受益匪淺,我激動地說起,「有機會一定會把您老人家的武俠小說《笑傲江湖》改編成30集的電視連續劇」。

他笑說:好,我也給你「免稅」,這部小說是一本武俠小說,也是世俗小說,我用了心。希望你能好好地編編,改改也行,畢竟這部小說是我個人寫的,如果你能改得更好,我也心甘情願。現在雖然有很多的電視劇、電影出來,我還不滿足,希望有更好的作品過人眼目。

我很欽佩金庸先生的「俠「之精神,他的武俠小說經歷了30年,還能吸引讀者沉醉「武俠」之夢,當我和他談起小學時,就開始做「郭靖」時,他開心地笑起來,指著我說:那你也是英雄了得了!郭靖可是我心中的神,有愛情、有俠腸,這樣的英雄,現在少喏。

推薦閱讀:

顛覆愛情的八大格言
BAT正式進軍電影宣發界:顛覆論預言終成現實
歷史性的顛覆!未來的西上海恐將高攀不起!
四項正在改變生活的顛覆性技術
紐約時裝周張雨綺小盤點 顛覆造型「玩」出新感覺

TAG:世界 | 武俠 | 金庸 | 先生 | 顛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