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故事53】一代民國才女——林徽因與《大公報》
林徽因是一個充滿傳奇的女子,雖然她一直把文學創作視為業餘愛好,但在1930年代就因其充滿靈氣的創作而蜚聲文壇,被稱為「一代才女」。她不僅創作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等,還經常在天津《大公報·文藝副刊》《文學雜誌》等京派報刊上發表評論,並為《大公報》編小說選,上世紀30年代京派文學的鼎盛與林徽因的各種文學實踐有著密切的聯繫,無怪乎蕭乾這樣說:「她又寫、又編,又評,我甚至覺得她是京派的靈魂。」
視頻推薦
【提醒】:視頻播放後,點擊屏幕一下,點右下方↖↘符號可全屏觀看
視 頻 簡 介
《才女林徽因》主要講述林徽因的從聰明伶俐的小女孩到「民國才女」的成長曆程,同時還生動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冰心等一批高級知識分子群體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經歷,從而折射出他們所生活的時代的影子。
編《大公報小說選》開風氣之先
林徽因與《大公報》淵源頗深,不但林梁夫婦曾為《小公園》設計新的刊頭,之後林徽因與《大公報.文藝》副刊的關係則更為親密。《大公報.文藝副刊》於1933年9月創刊。1935年9月起由蕭乾主編,擴大為每周4期,更刊名為《文藝》,由《文藝副刊》和改版後的《小公園》合併而成。《文藝》副刊紅極一時,不僅擁有全國文藝副刊中最廣泛的作者群,而且被譽為中國近現代著名作家的「文學搖籃」。林徽因自《大公報》文藝副刊創辦那天起,就每一期逐篇細看,作為忠實讀者常與主編蕭乾探討。她以《模影零篇》為總題創作的四篇系列小說《鍾綠》、《吉公》、《文珍》、《綉綉》,全部發表於《大公報文藝副刊》。
1936年9月1日是吳鼎昌、胡政之、張季鸞續辦《大公報》十周年紀念日,報社決定設立「大公報」文藝獎,表彰優秀文藝作品,開全國之先。《大公報》邀林徽因在《文藝副刊》、《文藝》刊出小說的基礎上,編一本《大公報》小說選。林徽因精選30篇小說,約24萬字,為該書寫了《序》,並對三十篇作品作了評點和總結。《文藝叢刊:小說選》由《大公報》出版部於1936年6月出版,1990年又由上海書店重印。
圖:1933至1937年,是《大公報》文藝副刊最興盛的時期。沈從文和蕭乾主編的《文藝副刊》和《文藝》,成為當時以京、津為中心的北方作家的主要文學陣地之一。
《大公報》社評主筆王芸生在介紹林徽因主編的《文藝叢刊:小說選》時認為,書里既有久不執筆的文壇先輩,也能發現後起之秀,「這不稀奇,一個老實的刊物,原應是一座橋樑,一個新作品的馱負者。」《文藝叢刊:小說選》的出版,在中國新聞史上開風氣之先,有別於一般的小說選集,它是文學與新聞聯姻的產物,代表了《大公報》文藝副刊的文學水平。
「太太客廳」得名自冰心
提到林徽因,就不得不提聞名遐邇的「太太客廳」。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在五四新文化思潮的吹拂下,北京的一批知識精英如胡適、梁實秋、徐志摩、聞一多、梁思成、林徽因等利用聚餐、茶會組織沙龍,在自由自在的品茗或餐飲中縱論古今、談天說地,彰顯學問之美,追尋人生之樂。其中,林徽因的「太太客廳」最具代表性。
圖:林徽因的「太太客廳」。
說來蹊蹺,「太太客廳」的得名,竟然源於林徽因與冰心的一點過節。
林徽因是一位才貌雙全、個性鮮明的奇女子。早年曾留學歐洲、美國,於文學、建築學、藝術等皆有精深的造詣。1930年,她和丈夫梁思成由東北大學到北京工作,安家東城區的北總布衚衕3號。這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幽靜典雅,每逢周六下午,一些學術大家、社會名流,總會自覺地來到這塊極其舒適雅緻的地方,品茶閑聊,切磋學問。胡適、徐志摩、金岳霖、沈從文、朱光潛、蕭乾等是這裡的常客,還有來北京訪學的美國歷史學家費正卿和費慰梅夫婦等外國朋友。每當聚首,林徽因是當然的中心,其廣博的知識、靈敏的思維、嚴密的推理、流利的口才,以及得理不讓人的氣勢,在場者皆為之折服。聚會中,他們的話題總是沒完,大半天過去了,仍戀戀不捨,只能期盼下一次聚會早日到來。久而久之,林徽因的茶會就聲名鵲起,為學界和文化界所側目。
圖:林徽因與冰心在美國留學時一起野炊的合影,當時兩人相處仍很融洽。
冰心對此則有另一種特殊的感受。冰心較林徽因大4歲,兩人是福建同鄉,祖輩之間就有一定的交往。冰心的丈夫吳文藻和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又是清華1923屆的同班同學,且住同一宿舍,無話不談。在美國留學時,他們也常一起旅遊,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冰心和林徽因一樣,才華橫溢,早早就在文學界顯露頭角。所不同的是,林徽因基本按照自由文人的路徑前行;冰心在經受了五四新潮的洗禮後,則逐步傾向革命,尤對問題文學情有獨鍾,時不時利用文學書寫革命激情。在她看來,聚集在林徽因茶會的這些碩學鴻儒意志頹廢,人生空虛,缺少革命激情和民族精神。於是她以此為素材,寫了一篇小說叫《我們的太太客廳》。1933年10月17日晚寫就,從27日開始在天津《大公報》文藝副刊連載。其中的一個片段如下:
「我們的太太是當時社交界的一朵名花,十六七歲時候尤其嫩艷……在我們太太那『軟艷』的客廳里,除了玉樹臨風的太太,還有一個被改為英文名字的中國傭人和女兒彬彬,另外則雲集著科學家陶先生、哲學教授、文學教授,一個所謂藝術家名叫柯露西德的美國女人,還有一位『白袷臨風、天然瘦削』的詩人。此詩人頭髮光溜溜地兩邊平分,白凈的臉,高高的鼻子,薄薄的嘴唇,態度瀟洒,顧盼含情,是天生地一個『女人的男子』……詩人微俯著身,捧著我們太太的指尖,輕輕地親了一下,說:『太太,無論哪時看到你,都如同看到一片光明的彩雲。』我們的太太微微地一笑,抽出手來,又和後面一位文學教授把握……」
如此細微逼真、栩栩如生的描寫,把太太客廳各色人等的齷齪舉動和百無聊賴刻畫得淋漓盡致。一批不食人間煙火、自命清高、精神空虛的所謂專家教授,在太太客廳過著一種與冰心這樣的激進的文學青年完全不同的異樣生活。至於那位自命不凡的太太,是無法逃脫的罪魁禍首,應該無情鞭打。雖然小說是虛構的,但明眼人一看,就可以不假思索地聯想到林徽因的太太客廳。對於冰心的弦外之音,太太客廳的精英們更是明鏡兒似的。
圖:林徽因和父親林長民。
哲學家金岳霖就曾一針見血地言道:這篇小說「也有別的意思,這個別的意思好像是30年代的中國少奶奶似乎有一種『不知亡國恨』的毛病」。說白了,就是冰心對太太客廳那批人的譏諷和調侃,其深層意思是在鞭笞他們在「九一八」事變後民族存亡的危急關頭,卻毫無民族大義和愛國情懷。林徽因讀到冰心的這篇小說時,正和梁思成等人在山西大同等地考察古建築和歷史文物,她究竟反應如何,至今還沒見到文字記述。不過,她回到北京後,派人給冰心送了一罈子山西陳年老醋。其心中的不滿和激憤,於此皆明,而且手段巧妙:既顯示了她的豁然大度,也讓冰心酸味盡嘗,頗難還手。
圖: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天壇祈年殿屋頂上。1936年的林徽因自豪地相信自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敢於踏上皇帝祭天宮殿屋頂的女性。
毫無疑問,冰心的這篇小說政治性多於個人恩怨。誠然,冰、林之間確有過節,但這不是問題的核心。問題之根本在於,五四之後,冰心一類的革命文學青年崇尚激進主義,而林徽因、胡適、徐志摩等則追推崇個性解放、民主自由,這種政治上的分野,才是這篇小說出爐的真正原因。不過,小說的政治影響似乎不大,反而倒使林徽因的「太太客廳」聞名遐邇,成為知識界、文化界渴望自由的文人們所嚮往的伊甸園。種豆反而得瓜,冰心的小說意外地為林徽因的「太太客廳」做了一個大廣告,愈益名聲遠揚。
圖:林徽因懷中的正是兒子梁從誡,一旁的是大女兒梁再冰。
談笑有鴻儒 廣結海外名人
「太太客廳」這樣的文化沙龍,崇尚清談,僅是閑聊,無目的、無功利、無利害衝突,更無個人欲求。
1933年11月,當時還在燕京大學讀書的蕭乾在《大公報》上發表了短篇小說《蠶》,引起了林徽因的關注。她通過《大公報》副刊主編沈從文,邀請蕭乾來家做客。兩人一見面,林徽因說的第一句話是:「你用感情寫作的,這很難得。」
圖:1933年11月,沈從文主編天津《大公報》文藝副刊,林徽因是他十分信賴的作者之一。當時還是燕京大學新聞系大三學生的蕭乾刊登在《大公報》文藝副刊上的處女作短篇小說《蠶》,沈從文欣賞文章,愛惜文才,將之寄給林徽因。這封簡訊就是林徽因讀後提筆寫的複信。
林徽因的真誠和熱忱,讓蕭乾消除了內心的恐慌,兩人愉快地交流起來。更讓蕭乾驚訝的是,林徽因竟然能把小說《蠶》大段地背下來,且十分有學識地提出了意見和建議。蕭乾入神地聽著,生怕漏掉一個字。
圖:1935年7月起,蕭乾擔任《大公報》文藝副刊編輯。其間,林徽因一直是他的啦啦隊。每個月蕭乾都會到北平舉行個二三十人的茶會,一半為了組稿,一半也為了聽取《大公報》文藝副刊支持者們的意見。林徽因幾乎每次必到,而且席間必有一番宏論。
就這樣,因為文字,蕭乾和林徽因逐漸熟悉起來,並成為「太太的客廳」的常客。在林徽因和沈從文幫助下,蕭乾跟著走東轉西,一起參加「讀詩會」之類的家庭聚會,很快就成為京派作家群中的一員。在蕭乾眼裡,林徽因是位學識淵博、思維敏捷並且語言鋒利的評論家。她十分關心創作,對文藝作品和文藝刊物,她看得很多而又仔細,經常有犀利和獨到的見解。對於好惡,她從來不模稜兩可。對於這種純學術的批評,也從來沒有人記仇。蕭乾每每折服於林徽因過人的藝術悟性和鑒賞力。
除了凝聚學界朋友、獎掖後進,「太太客廳」還結交海外名人。研究中國社會文化的美國專家費正清夫婦,就是客廳的座上賓。1932年,酷愛中國文化的費正清和費慰梅特意造訪中國,在北京舉行婚禮。婚後,他們騎自行車遍游北京,突然在北總布衚衕附近的一個小巷裡遇到了正在散步的林徽因夫婦,一見如故,且驚訝地發現:他們的住處離得很近。於是,費正清夫婦很快便成了太太客廳的常客,並通過梁思成夫婦結識了金岳霖、張奚若、沈從文等許多出類拔萃的知識精英。此外,費慰梅還喜歡在黃昏的時候,一個人獨自來找林徽因喝茶聊天。
圖:1933至1937年,是《大公報》文藝副刊最興盛的時期。沈從文和蕭乾主編的《文藝副刊》和《文藝》,成為當時以京、津為中心的北方作家的主要文學陣地之一。
費正清夫婦還幫助梁思成在美國出版他的名著《中國建築史》,推薦他的論文在美國頂級刊物上發表,甚至為他們查找外文資料,邀請林徽因夫婦出席重要國際會議,幫助他們與海外建築學界建立廣泛的聯繫等。這種誠摯的友誼,在客觀上也促進了中國建築文化向世界的廣泛傳播。
資料來源:
推薦閱讀:
※民國的才女已悄然走遠
※唐朝才女為何多是豪放女?
※李清照VS朱淑真,宋代兩大才女的悲喜人生
※一代才女卻被迫殉葬,死前留下一首詩,看後,太監們都哭了
※兩位大才女,兩般小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