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有本事,用能力說話

  關注有價值的信息

  如果你對自己的工作不夠了解,業務不夠熟練,就不應該在失敗之後去責怪別人,怨天尤人,你惟一該做的就是精通業務。這一點並不很難,但需要長時間的不斷積累。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是在我們周圍,好多人隨便讀幾本法律書,就自負地認為自己完全可以解決疑難案件,或者聽了幾堂醫學課,便急著給病人做手術,他們根本沒有想到自己的不負責任很可能葬送一個寶貴的生命

  很多人之所以在工作中投機取巧,懶懶散散,原因就是在學生時代養成了半途而廢、心不在焉、得過且過的壞習慣,他總是尋找機會欺騙老師,矇混過關。不遵守時間也是這些人的一慣作風,他們也因此屢遭失敗。去銀行辦事如果遲到,人們會拒付他的票據;與人約會遲到,會讓人對他失去信任。如果一個人輕視身邊的小事,那麼他的整個人生必將渾渾噩噩,一事無成,他們工作起來手足無措,毫無頭緒,他們的文件、稿子總是亂堆亂扔,從不進行分類管理,以致於自己的思維都受到干擾,無法正常工作,使別人再也無法相信他。

  有這樣品行的人,註定要走向失敗,老闆和同事也只能對他們搖頭失望。最不幸的是,這種人一旦通過某種不正當的手段爬上領導位置,造成的結果就會更加嚴重,上樑不正下樑歪,其下屬必定受到惡習影響。這樣一來,公司從上到下一片混亂,又怎麼能期待這樣的集體創造出優良的產品呢﹖

  一位先哲說過:「如果去做一件事情,就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吧」還有位名人說:「無論你從事什麼工作,都要全心全意地做」

  關注有價值的信息

  在信息社會,每一個人都在扮演著兩個基本角色,即信息傳遞者和信息接受者。信息就像人們講「吃過了嗎﹖」「吃過了」之類的寒暄話一樣自然而平常。但在這「自然而平常」之中,卻有著許許多多的道理和學問,關鍵就是看你能否捕捉和善用信息。

  總有些人不去自發地搜集信息,而只是坐在那裡等著信息傳達到他們手上。持這種守株待兔的態度,當然不可能收集到有價值的信息。

  要學會捕捉有用的信息,就應該注意收集、發現和開發信息。

  信息就跟空氣一樣,無時不有又無處不在。在實際中,不是缺少信息,而是缺少發現信息的眼睛。任何時候,我們都必須利用自己敏感的神經,不放過每一個可能有用的信息,哪怕是一點一滴的事,一次交談,甚至一堆垃圾,只要留心觀察,都有可能挖掘到自己要尋找的信息。

  美國一家食品製造業,因信息不暢而舉步維艱。他們投入資金請亞利桑那大學威廉·雷茲教授為其提供具體可行的發展信息。

  威廉·雷茲教授接受委託後,立即著手對亞利桑那地區的垃圾進行研究。這在一般人看來與信息毫無關聯,但威廉·雷茲教授就是在垃圾堆里為這個企業找到了有用的信息。

  威廉·雷茲教授對當地的垃圾進行了較長時間的分析研究。他與助手一道,從每天收集上來的垃圾堆中挑出數袋,然後把垃圾的內容依其原產品的名稱、重量、數量、形式等予以分類,如此反覆,進行了近一年的研究分析。

  威廉·雷茲教授說:「垃圾絕不會說謊和弄虛作假,什麼樣的人就丟什麼樣的垃圾。查看人們所丟失的垃圾,往往是比調查市場更有效的一種行銷研究方法。」他通過對垃圾的研究,獲得了有關當地食品消費情況的信息:

  比如,勞動者階層所喝的進口啤酒比收入高階層多,並知道所喝啤酒中各種牌子的比例;中等階層人士比其他階層消費的食物更多,因為雙職工都因為上班而沒有時間處理剩餘的食物。

  威廉·雷茲教授還通過對垃圾內容的分析,準確地了解到人們消費各種食物的情況,並得知減肥清涼飲料與壓榨的橘子汁是屬於高階層人士的消費品。

  後來,這家企業根據威廉·雷茲教授所提供的信息制定經營決策,組織生產,結果大獲成功。

  成功的人,往往對任何事情都抱有好奇心,在搜集信息時,也自然能對事物保持一定的敏感度,以便捕捉到對自己有用的信息。

  古川久好曾是一家公司的小職員,平時的工作是為老闆干一些文書工作,跑跑腿,整理整理報刊材料。這份工作很辛苦,薪水又不高,他時刻琢磨著想個辦法賺大錢。

  有一天,他經手的報紙上有這樣一條介紹美國商店情況的專題報道,其中有一段提到了自動售貨機。上面寫道:「現在美國各地都大量採集自動售貨機來銷售貨品,這種售貨機不需要僱人看守,一天24小時可隨時供應商品,而且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營業,給人們帶來了許多方便。可以預料,隨著時代的進步,這種新的售貨方法會越來越普及,必將被廣大的商業企業所採用,消費者也會很快地接受這種方式,前途一片光明。」

  古川久好開始在這上面動腦筋,他想:「日本現在還沒有一家公司經營這個項目,可將來也必然會邁入一個自動售貨的時代。這項生意對於沒有什麼本錢的人最合適。我何不趁此機會去鑽這個冷門,經營此種新行業﹖至於售貨機里的商品,應該搜集一些新奇的東西。」

  於是,他就向朋友和親戚借錢購買自動售貨機,共籌到了30萬日元,這筆錢對於一個小職員來說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他以一台1.5萬日元的價格買下了20台售貨機,設置在酒吧、劇院、車站等一些公共場所,把一些日用百貨、飲料、酒類、報紙雜誌等放入其中,開始了他的新事業。

  古川久好的這一舉措,果然給他帶來了大量的財富。人們第一次見到公共場所的自動售貨機,感到很新鮮,因為只需往裡投入硬幣,售貨機就會自動打開,送出你所需要的東西。一般地,一台售貨機只放入一種商品,顧客可按照需要從不同的售貨機里買到不同的商品,非常方便。古川久好的自動售貨機第一個月就為他賺到100多萬日元。他再把每個月賺的錢投資於自動售貨機上,擴大經營規模。5個月後,古川久好不僅早已連本帶利還清了借款,而且還凈賺了近2000萬日元。

  正是一條有用的信息,造就了一位新富翁。

  主動探詢,主動交流,就能夠不費吹灰之力,得到珍貴的信息。

  日本一家公司計劃研製一種供應美國市場的重型機車,於是公司派出一批設計師到美國調查搜集信息。他們與美國司機交朋友,一起開車、聊天、喝酒,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處世哲學等情況,掌握了他們種種特殊消費需求信息,並了解此類車的環保信息。然後,根據搜集到的大量信息進行設計研究,終於生產出一種完全符合美國人「口味」的重型機車,投放到美國市場後,立即成為供不應求的產品。

  你不僅必須知道從什麼人、從什麼地方可以得到信息,還要知道對於得到的信息要找什麼方法證實。你要善用信息渠道,與同行業中有經驗的前輩交流、參加社團活動、利用媒體等等,都可以擴展自己的信息網路。

  凡是同學、朋友、同事以及他們認識的人,都可以成為你的信息來源。只要你平時注意與他們交往,能把這些人融入到你的信息網路中,那就是一筆可觀的無形信息資產。

  要建立自己的信息網路,就不能把範疇局限於公司內部。其他團體也會舉辦各種講習會或研討會,你最好爭取參加的機會。吸收一些自己欠缺的信息,這些信息說不定會對你大有幫助。

  或許還會認識一些同行,擴大自己的信息網路。因為在公司與同事交往久了,收穫有限,如果能和外面的同行結識,不但可以接觸到和自己工作完全不同的東西,更能擴大自己的信息量,充實自己。

  現代社會,信息資源豐富多樣.正確選擇利用信息無疑是做好員工的一項基本功,學會選擇利用信息更是搞好生產或從事經營的一個基本要素。在大量的信息資源中,要選擇與自己所從事的行業相關的信息。

  歸類整理

  就是把自己搜集到的各類信息,分為幾大類。然後按大類分辨真假。將那些明顯虛假的信息剔除出來.把認為是真實的或基本真實的信息留下來.然後再細分;對那些辦起來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項目作為首先應該處理的;對那些辦起來既有利益、又有風險的項目,進行一番分析對比,看是利益大還是風險大;對那些危險太大、收益又沒把握的項目,歸為最差、無價值的一類。把類別分清了,真假、好壞、優劣信息自然也就甄別出來了。

  綜合分析

  在了解到各種行情後,往往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大家都認為是只有好處、效益又高的經營項目,反而難辦或難以辦成。因為大家看到的都是有利的條件,沒看到不利的方面,都在往這個經營項目上擠。而這一擠,就可能使形勢起變化,有利條件有可能變成不利因素,增大了困難。真正有潛力能發展的是那些既有前途又有風險、既有效益又把握不準獲利空間的項目。為了把項目選擇好.就得對信息和行情進行全面分析、綜合對比。辦法是把經營項目中關於好處、壞處、效益、風險的信息,都一條一條列舉出來,然後逐條對比,分析各類信息之間的關係,最後得出結論。

  先進行試驗

  如果你認為某個項目不錯,但在經過綜合分析對比後,仍沒有確切把握,未能把最真實、最有效的項目選出來,還無法下決心大幹,怎麼辦﹖有一個辦法,就是先做小型試驗,進行小範圍、小規模生產經營。根據結果再下決心。這樣,既摸清了行情,又獲取了經驗,為日後大範圍經營打下基礎。

  對情況做出預測

  俗話說:「做生意要有三隻眼,看天看地看久遠」。任何行情、信息都不是靜止不動、固定不變的,而是經常隨著客觀情況的變化而波動。只有站高一點、看遠一點,預先有所準備和打算,才不至於跟在別人後面跑。現在,不少公司是看別人幹什麼項目就也去搞同類生產。結果往往是產品時下很俏、很搶手,但等到它費工、費錢、費時干成了,市場行情也開始變化,原來的時興變成了背時,俏貨變成了廢貨,成為麻煩事情。怎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最好的辦法是提前估量時間,形勢,把可能發生的變化,預先加以預測,加以準備。

  獨立思考,拿出想法來

  公司需要那些可以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人。

  如果你有什麼重要的觀點意見想要發表的話,就尋找一個恰當的時機,不管在不在你的控制、管理範圍之內,你都得留心好機會,不能讓它從你的鼻尖溜掉。

  如果有機會,你可以做一個調查。分析當前需要的信息資料是哪些,如果感覺到有問題存在,那就選擇一個合適的補救方式,並且以一個最常用的形式表現出來。

  當老闆說每個人都對改變做事方式有抱怨聲、有牢騷聲、有嘆氣聲時,你要堅信,指出一個真正的反對意見很有必要,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加以解決。所以你可以調查訪問,以得到最真實的回答。

  如果你能夠給老闆傳遞一個信息的精髓,或者你可以帶領你的部下,做出一個明智的決定,那你對公司就有了價值,你就贏得了你該有的榮譽和尊敬。

  為公司做出最好的方案

  成功的職場人士都喜歡問自己:「怎樣才能做得更好﹖」具有這樣的問題意識,自然能夠了解自己周圍所欠缺的、不足的還有很多,這些可能正是公司今後的策略和發展方向。

  看起來質疑自己的工作並不難,但大多數員工並沒有這樣做。

  一位老闆在他的回憶錄上這樣寫道:

  「事實上往往有些員工接到指令後就去執行,他需要老闆具體而細緻地說明每一個項目,完全不去思考任務本身的意義,以及可以發展到什麼程度。

  「我認為這種員工是不會有出息的,因為他們不知道思考能力對於人的發展是多麼重要。」

  「不思進取的人由接到指令的那一刻開始,就感到厭倦,他們不願花半點腦筋,最好是能像電腦一樣,輸入了程序不用思考就把工作完成。」

  所以,不斷思考改進是你必須要做的事。在你對既有工作流程尋求改變以前,必須先努力了解既有的工作流程,以及這樣做的原因。然後質疑既有的工作方法,想一想能不能做進一步改善。

  一個人成功與否在於他是否做任何事都力求最好。成功者無論從事什麼工作,他都絕對不會輕率疏忽。因此,在工作中就應該以最高的規格要求自己,能做到最好,就必須做到最好。這樣,對於老闆來說,你才是最有價值的員工。

  有個剛剛進公司的年輕人自認為專業能力很強。有一天,他的老闆直接交給他一項任務,為一家知名企業做一個廣告策劃方案。

  這個年輕人見是老闆親自交待的,不敢怠慢,認認真真地搞了半個月,半個月後,他拿著這個方案,走進了老闆的辦公室,恭恭敬敬地放在老闆的桌子上。誰知,老闆看都沒看,只說了一句話:「這是你能做的最好方案嗎﹖」年輕人一怔,沒敢回答,老闆輕輕地把方案推給年輕人,年輕人什麼也沒說拿起方案,走回自己的辦公室。

  年輕人苦思冥想了好幾天,修改後交上,老闆還是那句話:「這是你能做的最好的方案嗎?」年輕人心中忐忑不安,不敢給予肯定的答覆,於是老闆還是讓他拿回去修改。

  這樣反覆了四五次,最後一次的時候,年輕人信心百倍地說:「是的,我認為這是最好的方案。」老闆微笑著說:「好,這個方案批准通過。」

  通過這件事,年輕人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持續不斷地改進,工作才能做好。這以後在工作中他經常自問:「這是我能做的最好的方案嗎﹖」然後再不斷進行改善,不久他就成為了公司不可缺少的一員,老闆對他的工作非常滿意,現在這個年輕人已經成了部門主管,他領導的團隊業績一直很好。

  因此,工作做完了,並不代表不可以再有改進,在滿意的成績中,仍抱著客觀的態度找出毛病,發掘未發揮的潛力,創造出最佳業績,這才是優秀員工的表現。

  有勇氣挑戰新的工作

  有的人因為害怕失敗,所以不敢嘗試新的、更高一層的工作。

  當「兵」當出彩來的羅琳,年底面臨一個好機會。總經理找她談話,告訴她將有機會競爭一個部門主任的職位,而且總經理親口告訴她,有資格競爭的人不超過4個,而那3個人誰也沒有羅琳更了解這個部門的工作。總經理說:「如果你上,還是有很大機會的。」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換了誰都能明白,總經理對她寄予厚望,這個職位就應該是她的了。可羅琳思前想後,到最後居然回絕了總經理,因為她認為自己還是做具體的業務比較合適,做管理工作沒有經驗,怕干不好讓老闆失望。就這麼個理由,羅琳把加薪晉級的好機會拱手送給了別人。

  沒有人天生就會做一個新的工作,經驗都是在做的過程當中學習和積累出來的,因為害怕失敗就放棄機會,沒有比這更沒出息的了。你的上級老闆也會失望的,不是因為你沒做好工作,而是因為你連嘗試的意願都沒有。假如你真的努力做了,即使沒有達到老闆的預定目標都沒什麼關係,至少你努力過了。而拒絕機會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你膽怯、沒有勇氣,這是職場大忌。

  創新,這項素質永不過時

  美國著名管理大師傑弗里說:「創新是做大公司的惟一之路」。沒有創新,公司管理者肯定會毫無作戰能力,也根本不會有繼續做大的可能。同樣道理,創新是一個員工縱橫職場之本。創新即突破常規,創造機遇,找到新招。

  前幾年,有個人賣一塊銅,喊價28萬美元,好奇的記者一打聽,方知此人是個藝術家。不過,對於一塊只值9美元的銅來說,他的價格是個天價。他被請進電視台,講述了他的道理:一塊銅價值9美元,如果製成門柄,價值就增值為21美元;如果製成工藝品,價值就變成300美元;如果製成紀念碑,價值就應該值28萬美元。他的創意打動了華爾街一位金融家,在他的幫助下,那塊銅最終製成了一尊優美的胸像——也就是一位成功人士的紀念碑,價值為30萬美元。從9美元到30萬美元之間的差距,恰恰就是創造力的價格。

  奧列佛·溫特·懷斯曾說:「人的智慧如果滋生為一個新點子時,它就永遠超越了它原來的樣子。」

  創造力本身並不是奇蹟,人人都具備它。但大多數人由於受到傳統思維的束縛,形成了一種固有的思維定式,因循守舊,缺乏創新意識,這樣,自然不會有好的結果。

  打破常規,不按常理出牌,突破傳統思維的束縛,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突破,也會產生非凡的效果。日本東芝電氣公司的一個小職員,就因為一個不太起眼的創意,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成功的實例。

  日本的東芝電氣公司1952年前後曾一度積壓了大量的電扇賣不出去,7萬名職工為了打開銷路,費盡心機地想辦法,依然進展不大。

  有一天,一個小職員向當時的董事長石板提出了改變電扇顏色的建議。在當時,全世界的電扇都是黑色的,東芝公司生產的電扇自然也不例外。這個小職員建議把黑色改成為淺色。這一建議立即引起了石板董事長的重視。

  經過研究,公司採納了這個建議。第二年夏天,東芝公司推出了一批淺藍色電扇,大受顧客歡迎,市場上甚至還掀起了一陣搶購熱潮,幾十萬台電扇在幾個月之內一銷而空。從此以後,在日本以及在全世界,電扇就不再都是一副統一的黑色面孔了。

  此實例具有很強的啟發性。只是改變了一下顏色,就能讓大量積壓滯銷的電扇,在幾個月之內迅速成為暢銷品誰曾想這一改變顏色的設想,效益竟如此巨大而提出它,既不需要有淵博的科技知識,也不需要有豐富的商業經驗,為什麼東芝公司的其他幾萬名職工就沒人想到、沒人提出來﹖為什麼日本以及其他國家有成千上萬的電氣公司,以前也都沒人想到、沒人提出來﹖這顯然是因為行業慣例使然。

  電扇自問世以來就以黑色示人,各廠家彼此仿效,代代相襲,漸漸地形成一種傳統,似乎電扇只能是黑色的,不是黑色的就不成其為電扇。這樣的慣例與常規,反映在人們頭腦中,便形成一種心理定勢。時間越長,這種定勢對人們的創新思維束縛力就越強,要擺脫它的束縛也就越困難,越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東芝公司這位小職員所提出的建議,從思考方法的角度來看,其可貴之處就在於,它突破了「電扇只能漆成黑色」這一思維定勢的束縛。

  突破思維定勢,進行創新思考,也將是你成功的法寶。要想成為一名更加出色的員工,除了具備創新意識,還應該做到以下5個方面:

  進行自我能力評估

  自己評估自己不客觀,你可找朋友和較熟的同事替你分析,如果別人的評估比你還低,那麼你要虛心接受。

  檢討能力無法施展的客觀原因

  是大環境的限制﹖還是人為的阻礙﹖如果是機會問題,那隻好繼續等待;如果是大環境的緣故,那隻好去辭職;如果是人為因素,那麼可誠懇溝通,並想想是否有得罪人之處,如果是,就要想辦法疏通。

  不妨展示其他專長

  有時「懷才不遇」是因為專長錯了,如果你有第二專長,那麼可以要求上司給你機會試試看,說不定就此打開一條生路。

  開拓人際關係的新局面

  不要成為別人躲避的對象,應該以你的才幹協助其他的同事。但要記住,幫助別人切不可居功,否則會嚇跑了你的同事。此外,謙虛客氣,廣結善緣,這將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助力。

  繼續強化自我能力

  當時機成熟時,你的才幹就會為你帶來耀眼的光芒。

  所以,最好摒棄「懷才不遇」的感覺,因為這會成為你心理上的負擔。勤奮地做你該做的事,就算是大材小用,也把它當成人生一件樂事。也請相信你的老闆,他們是不會讓有用的人輕閑度日的。

  文憑危機

  一家大公司的總經理對前來應聘的大學畢業生說:「你的文憑代表你應有的文化程度,它的價值會體現在你的底薪上,但有效期只有3個月。要想在我這裡幹下去,就必須知道你該學些什麼東西。如果不知道該學些什麼新東西,你的文憑在我這裡就會失效。」

  企業招聘人才,文憑是敲門磚,進門之後,不斷提升自己才是開鎖的鑰匙和向上的階梯。同是學士、碩士、博士,甚至是同校同屆同專業,文憑雖相同,有的還在同一個部門,或同做一份相近的工作,但過了一段時間後,兩人所創造的業績卻完全不同。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學校里學到的一些基礎知識,數量十分有限,工作中、生活中需要的許多知識和技能,課本上根本沒有,老師也沒有教過,離實際需要還差得很遠。如果不繼續學習,無法使自己適應急速變化的時代,也就無法適應工作的要求。可見不斷地學習新知識與技能,才是一個人在職場發展和進步的關鍵。

  大學畢業生羅伯特和吉斯同時被招聘到某公司運輸部。羅伯特按部就班,認認真真地完成經理交辦的每項工作,沒出什麼差錯,他自己也比較滿意。但吉斯卻並沒有自我滿足,在工作中他不斷地學習運輸行業的有關知識,很快提高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對客戶的分析中,他發現北部地區的貨物運輸近期常有滯期現象,多是由於修路原因造成。於是,他通過電腦交通網路,對北部周邊地區各交通幹線的路況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摸底,並於每天列出一份動態的路況交通圖送給經理參閱。就是這份動態的路況圖,對公司的貨物運輸起了重要的疏導作用,不但縮短了有效運輸時間,而且減少了因修路、繞行而產生的運輸費用,受到公司領導的重視和獎勵。當然,3個月後,繼續聘用的是善於不斷進步、能力不斷提高的吉斯。

  在職場上,文憑只是一個知識積累的標誌,公司用人,更看重的是員工的發展潛力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這一切,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自我提升,才能達到。

  在公司里,一旦鬆懈,便會被別人趕超上來。對待工作上的學習,不能持有「一次性付清即可」的想法。只依靠在學校學到的東西,在公司里遠遠不夠用。同樣,想憑一段時期所學習的技藝來永久闖天下,也是不可能的。

  你在擠時間充電,老闆會感到開心

  在老闆看來,如果你是剛入公司的新人,勤於學習是必要的,因為有太多專業技能、工作技巧、職場倫理、企業文化、人際關係有待熟悉知曉;如果你已是工作數年自認「資深」的員工,也不可倚老賣老、妄自尊大,否則很容易被後生小輩迎頭趕上。

  知識就是力量,不懈怠的學習力才是百戰百勝的利器。尤其在感覺自己不足的時候,業餘進修、學以致用是一條捷徑。

  讓老闆認為給你加薪是理所當然的事

  「全球第一女CEO」、惠普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卡莉·費奧莉納女士從秘書工作開始職業生涯,是如何提升自我價值,一步步走向成功,並最終從男性主宰的權力世界中脫穎而出的呢﹖答案就是不斷在工作中學習。

  卡莉·費奧莉納學過法律,也學過歷史和哲學,但這些都不是她最終成為CEO的必要條件。卡莉·費奧莉納並非技術出身,在惠普這樣一家以技術創新而領先的公司,她只有通過自己的不斷學習才能達到。

  她說:「不斷學習是一個CEO成功的最基本要素。這裡說的不斷學習,是在工作中不斷總結過去的經驗,不斷適應新的環境和新的變化,不斷體會更好的工作方法和效率。我在剛開始的時候,也做過一些不起眼的工作,但我還是從自己的興趣出發,找最合適的崗位。因為,只有我的工作與我的興趣相吻合,我才能最大限度地在工作中學習新的知識和經驗。在惠普,不只是我需要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整個惠普都有鼓勵員工學習的機制,每過一段時間,大家就會坐在一起,相互交流,了解對方和整個公司的動態,了解業界的新的動向。這些小事情,是能保證大家步伐緊跟時代、在工作中不斷自我更新的好辦法。」

  「很少有人能夠具備與生俱來的領導能力,真正成功的領導者肯定是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學習而逐步成功的。」

  通過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就能提高自己的實際能力,作為一個員工,不論處在職業生涯的哪個階段,學習的腳步都不能稍有停歇,要把工作視為學習的殿堂。

  你的知識對於所服務的公司而言是很有價值的寶庫,所以你要好好自我監督,別讓自己的技能落在時代的後頭。

  當然,在工作中不斷學習,不一定非要脫離現在所從事的工作。如果你想要學習,在工作實踐中學習也是一樣的,只要你用心就能學好。如果你熱愛自己的工作,隨時都可以在身邊發現值得學習的東西,而那正是最有用的、最適合你職業的學習內容。

  有的人對待工作有一種錯誤的態度:「看似與本質工作無關的東西,學它幹嗎,又用不著!」那就錯了。

  職場生涯沒有一通到底的passport,充電是必須的。曾有人說,21世紀就業的3大基本技能是外語、電腦和開車。也許說得「邪乎」了點,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這三樣技能你樣樣精通,那就是好工作找你多一些而不是你忙著去找好工作。所以你看,大街小巷的電腦、外語學習班個個都火,駕校約車都困難。

  但也不要看著別人去培訓班報名就跟著起鬨,最好選擇有實用價值、有針對性地去學。充電是隨時隨地都可以的,讀一本書、與同事探討都是充電的過程。

  讓老闆認為給你加薪是理所當然的事

  許多高薪員工往往迴避關於薪酬的具體話題。但從他們的言談之間,你還是能了解到高薪員工是如何獲得高薪的。原來他們高薪的主要原因是「物有所值」。

  貝絲是一位負責家用電器連鎖店的副老闆。她向她的老闆莫尼克彙報說,如果擴大連鎖店的經營規模,生意便可擴大兩倍。但莫尼克還有些猶疑不定,因為她難以確定經營管理的前景,即:規模擴大能否帶來適當的回報。

  在一次地區會議上,一位辦事處高級官員詢問貝絲對於工作進展的態度。她答道,工作開展得不錯,連鎖店生意興旺,我喜歡莫尼克的工作作風。多數老闆們也許常常抱怨不能把所有的商品和用戶塞進如此狹小的空間。而我們上周幾乎是把電視機直接從運貨車上賣掉的。如果有更大的地方,那些顧客也許還會有許多人光顧更多的商品。我們是在現有的條件下全力以赴進行工作的。

  幾周之內,莫尼克的連鎖店計劃又增加了一間側廳。正如預計的那樣,銷售量迅速增長。

  莫尼克對貝絲的傑出業績給予了高度評價。幾周之後,貝絲的薪水便上漲了。

  薪酬水準體現了員工的價值。老闆在給員工增加薪酬時,看重的是你的業績。如果你為公司創造了一流的業績,薪酬的增長自然也就成了理所應當的。

  在某電子公司工作的艾倫說,他所得到的薪酬是他在上大學時不敢想的。目前,他對自己的工作環境、工作報酬非常滿意。同時,他又說,公司也應該付給他這樣的高薪,因為他給公司創造的效益,是不能用薪酬來衡量的。

  如果你敢向公司提出要獲得年薪30萬元以上的高薪,那是因為你這個員工能給公司帶來30倍、甚至300倍以上價值的增長。用業績、用能力說話,這是優秀員工坦然面對高薪的心態。

  傑克剛到單位上班時,幹勁特別足,雖說還在見習期,但他每天乾的活一點也不比正式員工少,上司也常誇他有悟性。可發薪水時,他拿到的還不及正式員工的一半,單位的一些福利也沾不上邊。原本他還只是微有失落,可跟受聘於其他單位的同學一打聽,自己儼然是苦命勞工,幹得多,得到的好處卻那麼少。他想放棄這份工作又捨不得;想跟老闆計較薪水,又怕落下個愛計較的不好名聲……本來的好心情一下子蕩然無存。

  其實傑克是困進了一個小小的牛角尖里,他需要的是人們提供給他更寬闊的視野。所以當上司問傑克:「你覺得一年半載的薪資收入重要,還是一生的成長重要」時,傑克笑了,他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每一位職場新人都要知道,自己喜不喜歡、適不適合這家單位,以及這家單位和自己在這家單位有無發展前景才是選擇的關鍵。相信這些都有了,與之相應的薪資、待遇都會隨之而來。沒必要一開始就太過於關注誰的麵包比你大,從而影響精力、情緒,延誤正常能力的發揮。


推薦閱讀:

這些職場經驗可謂是秘籍了
如果每一個人都希望與「同階層的人」為鄰……,實驗結果令人震驚!
職場中,學會這3招,讓同事都喜歡你!
職場新人」抱大腿"秘籍(上):如何擇良"Banker"而棲?
世界500強堅決不用的13種人

TAG:職場 | 能力 | 說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