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華爾街教父」學做聰明的投資者

三月份跟著亭主一起共讀的書是《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書的作者是本傑明·格雷厄姆,他被視為華爾街教父,同時也是「證券分析之父」和「價值投資」概念的創始人。他是股神巴菲特的導師,巴菲特曾經說過,沒有人因為讀了格雷厄姆變窮了。

他的代表作品除了這本《聰明的投資者》之外,還有一本是《證券分析》。這兩部著作都被視為投資聖經,是投資者不容錯過的投資指引。

《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書主要是寫給兩類人的,分別是防禦型投資者和進攻型投資者。書中講到的內容是關於證券市場的,由於我自己並沒有接觸過股票,因此讀起來比較費力。藉助亭主的領讀文章,加上自己的理解,也算是有一點收穫。

一、認識了投資和投機的區別

書中第一章先是給我們介紹了投資和投機的區別。作者的定義是「投資操作是基於全面的分析,確保本金的安全和滿意的投資回報。不符合這些要求的操作是投機性的。」

根據作者的定義,我的理解是投資意味著在你投入本金之前,先要進行全面的分析,買入時價格要相對低,以確保本金的安全,賣出時不要期望收益過高,因為收益是由你買入的價格和市場波動來決定的。

對於投機,我的理解就更粗淺了,在我看來投機是高風險的行為,是非理性的,跟賭博差不多。

實際上,這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對待股市運動的態度上。因此,投資之前先了解這兩者的不同可以減少我們投資的盲目性。

二、了解自己是哪種類型的投資者,並且採取不同的投資策略

作者把投資者分為兩類,防禦型投資者和進攻型投資者。

第一類投資者比較保守和被動,因為他既想保證安全又不願意花過多的精力做研究,因此也只能得到相對少的回報。而第二類投資者是積極進取型的,由於他花費了更多的心思和時間,運用最大的智力和技巧,因而也就能得到更大的回報。

所以說,了解自己屬於哪種類型的投資者很重要。如果我們不能承受高風險,又不想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那麼就應該對自己的投資取得較低的回報時感到滿意。如果是屬於進取型的投資者,那麼要想得到更大的收益,就要花時間學習相關的知識,投入更多的時間來研究和實踐,提高自己的金融技能。

那不同類型的投資者有什麼不同的投資策略呢?

對於防禦型的投資者,作者格雷厄姆是這樣建議的:

1、適當多樣化,即至少有10到30隻不同的股票;

2、選股要選擇大型的、業績突出的、融資謹慎的企業;

3、要有長期的連續的股息發放,至少20年以上;

4、平均收益不超過25倍。

格雷厄姆給進攻型的投資者的投資建議則有:

1、購買那些還不被大多數人關注的大公司的股票;

2、買入價值被低估的便宜股;

3、通過特殊情況(如小公司被大公司兼并或破產重組等)的股票套利。

雖然我暫時沒有涉足股票投資,但對照了這兩種類型標準,我把自己歸為第一種類型。書中的這些投資建議或許在某天就可以運用到實踐中。

三、理解「安全邊際」

「安全邊際」是格雷厄姆的投資核心思想,書中的定義是「一種價格與另一種價格所指示的或評價的價值的順差」。我自己在看書時,對這個概念是半懂不懂的。

藉助亭主的領讀文章和其他人的解讀,我總算明白了許多。用通俗的話來說,「安全邊際」就是「用4毛錢買價值1塊錢的東西」。

在投資中,價格是我們需要付出的,價值是我們獲得的。但由於價值是不確定的,公司也是動態發展的,我們如何進行估值,那又得下另一番功夫。

所以說投資並不是易事,想要成為聰明的投資者更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格雷厄姆的這本書給我們的是一些投資理念的指導,當然也有具體的投資策略,但真正能在投資實踐中獲取滿意的回報,我們還得繼續跟著大師們學習。


推薦閱讀:

講述台灣黑道教父許海清的傳奇人生
被稱為「微商教父」的龔文祥真的月入600萬嗎?他到底是做什麼的?
《教父》不會告訴你的那些事兒
【畫外音】| 第六期:黑幫《教父》的教父
教父雞尾酒配方

TAG:投資 | 投資者 | 華爾街 | 聰明 | 教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