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貴州】烏米飄香,肇興侗寨

【貴州】烏米飄香,肇興侗寨

2014-05-09 喜琳

轉眼又到周五,最近每個周五晚上都有一個固定安排——看《舌尖上的中國2》。上期節目主題為時節,對我而言,把食物和時節關聯起來緣於姥爺家中種的兩棵香椿樹。那個時候還很小,記得每到春天末尾,姥爺家的小院里的香椿樹發散出奇特的香味,姥爺拿著綁著彎刀的長樹枝剜香椿嫩芽,我們幾個小孩忙著在樹下撿香椿,中午就能吃到香椿炒蛋或者香椿拌豆腐,後來姥爺搬家,院中的香椿樹被挪走,好像再沒吃過那麼好吃的香椿炒蛋了。

跑遠了,回到春末前往的黔東南肇興侗寨。肇興侗寨是黔東南侗族地區最大的侗族村寨,被稱為「侗鄉第一寨」,來到肇興侗寨之前已經走訪了三寶侗寨和小黃侗寨,侗寨中錯落有致的吊腳樓群、形如巨杉的鼓樓和浪漫詩意的風雨橋已經見過了不少,反倒是肇興侗寨的烏米飯讓我念念難忘。

阿婆正在把蒸好的烏米飯盛到竹筐里

在肇興侗寨的時候正巧趕上穀雨節,進入寨子沒多久,就發現阿婆們在做一種紫色糯米飯,當地叫作烏米。浸泡過烏飯樹汁的糯米放在木甑中,再架在大鐵鍋之上慢慢蒸熟,剛剛蒸好的烏米飯冒著熱氣,飄著清香,淡淡紫色格外誘人。朋友後來告訴我,在南方很多地方都有農曆四月食烏米的習俗。侗寨的烏米飯還有種特殊含義,穀雨這天,訂婚男子會擔上烏米飯送到女方家作為「定親禮物」,濃濃的情意就寄托在這烏米飯中。

寨中處處可見這種大蒸桶

一開始特好奇裡面是什麼,飄著米香,打開蓋子一看原來是烏米飯

阿婆忙著把烏米飯糰好裝在竹筐里

不多會兒,兩大竹筲箕的烏米飯就裝完了

當地還有種小吃,烏米烤肉飯

用烏米、糯米包裹著烤肉和酸菜,米香夾著肉香,還有酸菜中和肥肉的油膩

同行小夥伴忍不住吃完一份,又點了一份

這位侗族大嬸正忙著烤肉

搭眼一瞧,這烤肉的設備好眼熟

國人在食器運用上充滿智慧

旁邊兩個女孩採摘的就是烏飯樹葉

烏飯樹又叫南燭樹,這碧綠的嫩葉汁浸泡過的糯米會變成紫色,還真是神奇

穀雨節這天,肇興侗寨異常熱鬧

大街小巷時不時就出現一字排開的送貨隊

兩個大叔擔著去頭整豬在我身邊走了過去。。。整個人都不淡定了

除了吃烏米飯,穀雨節這天晚上,當地還有「丟卣卣」和「打花臉」的活動

原本在穀雨節這天晚上

侗族青年男子會將盛飯用的竹簍「卣卣」扔到女孩家裡,等女孩裝滿烏米飯後,再低著頭進裡面去取

女孩會用鍋底灰偷偷抹在男孩臉上

現在,傳統習俗成為了整個寨子的狂歡活動

吃貨本性難改,不知不覺,肇興侗寨行又變成了逛吃逛吃。。。

一碗澆上肉骨湯的米粉就是一頓讓人心滿意足的早餐或者午飯

來到侗寨,記得嘗嘗當地的湯米粉

沿路有不少賣食材的小攤,新鮮的野菜

裝在粉紅色小筒里的田螺

用竹繩穿成的魔芋

侗寨中少不了風雨橋

細看風雨橋的結構非常精巧

橋身為純木質結構,多用杉木橫穿直套,孔眼相接,不用鐵釘連結,別具一格

風雨橋上多會彩繪著各種花紋圖案,又被稱為「花橋」

橋上掛著紫色閃光長布,最後會縫製成侗族特有的服裝

布料染成藍紫色後,放到盛滿雞蛋清的缽體內浸泡數日,然後風乾晾曬

阿婆正在用木錘捶打布料,為了去除褶皺,讓布料更加透亮平直

大黃心想「大家都好忙碌,還是我最舒坦」

侗寨中另外一個標誌性建築是鼓樓

鼓樓位於侗寨中心

一般一寨一鼓樓,肇興侗寨一姓一鼓樓,形成「鼓樓群」

這次去黔東南學習了不少侗寨和苗寨建築特色

放在以後博文中詳述

【啰嗦幾句】

肇興侗寨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是黔東南侗族地區最大的侗族村寨,也是侗族的民俗文化中心。到2012年,佔地20萬平方米,居民1100餘戶,6000多人,號稱「侗鄉第一寨」。肇興侗寨四面環山,寨子建於山中盆地,兩條小溪匯成一條小河穿寨而過。寨中房屋為干欄式吊腳樓,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頂覆小青瓦,古樸實用。肇興侗寨全為陸姓侗族,分為五大房族,分居五個自然片區,當地稱之為「團」,分為仁團、義團、禮團、智團、信團五團。

肇興侗寨以鼓樓群最為著名,其鼓樓在全國侗寨中絕無僅有,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被譽為「鼓樓文化藝術之鄉」。寨中五團,共建有鼓樓五座,花橋五座、戲台五座。五座鼓樓的外觀、高低、大小、風格各異,蔚為大觀。


推薦閱讀:

中國茶葉種植面積最大的省份是貴州
貴州尋訪盲師記
貴州互聯網又過去一個十年,你看到什麼
炎熱的夏天就要到了,來推薦貴州10個最適合避暑的地方吧
貴州千戶苗寨,一個多彩的世界

TAG:貴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