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對生命的努力與放手

  「緩和醫療是腫瘤內科大夫必須了解的一個重要內容,老年內科、心內科、腎內科,甚至所有的醫生、護士和老百姓,都需要了解緩和醫療是什麼。那就是生命的有限性,醫療是幹什麼的,醫療不是永遠治癒,也治癒不了。但緩和醫療可以給你更好的生活質量。」  ——協和醫院老年科 寧曉紅生命由誰做主?  兩年了,劉靖始終不能釋然。

羅點點,「選擇與尊嚴」網站創始人,推廣傳播生前預囑

  2012年春,99歲的父親患上肺炎。家人立刻把他送進醫院。因為老人有陳舊性肺氣腫,醫生立即把家屬招到辦公室徵詢:「要不要上呼吸機?」  「選擇與尊嚴」網站、「生前預囑推廣協會」志願者劉靖,無論如何不願開口說放棄。「我怎能看著醫院不做任何努力就讓父親走了呢,就像面對生離死別的至親,我緊緊抓住不肯放手。姐妹也一致要求搶救。」  口腔呼吸機戴不成了,只好退到氣切(切開氣管),否則老人吸痰不利,一口痰堵住便有生命危險。從氣切那一刻起,劉靖就永遠聽不到父親洪亮、慈愛的聲音了。看著老人一天十幾次忍受慘不忍睹吸痰的痛苦,她和姐妹心如刀絞。  最後的日子裡,他經常向劉靖姐妹們搖頭。劉靖猜,那搖頭裡有無奈也有放棄。「誰也沒正式問過他,是想放棄治療嗎,我們不忍心。」劉靖在回憶文章里寫道。

中國生命關懷不協會常務理事施永興

  老人不能表達,只能點頭與搖頭。最初劉靖的妹妹給他買了個書寫用白板,老人能很吃力地寫下幾個字表達意思。大家只有猜他的意思再說出來,他用點頭搖頭來確認。多數情況這種「打啞謎」沒有結果。劉靖清楚記得父親最後一次給她寫下的是「去吃碗肉絲麵」。  即便飽受煎熬,老人的頭腦一直清楚,「可見他的忍耐力和承受力超乎尋常」。劉靖相信,父親曾滿懷信心地期盼、等待著病癒,一如他在50年代被審查、「文革」時期被迫害沒有灰心喪氣一樣,他認為自己能渡過難關,奇蹟一定會發生。  直到2013年底的一天,父親的心律高達160左右,醫生用了強心劑並招呼至親們來醫院看望老人。意識到最後的時間來了,劉靖和家人終於一致同意不做電擊、心臟按壓等無謂的搶救,讓飽受折磨的父親安靜地走。

北京軍區總醫院前腫瘤科主任劉端祺教授說,「緩和醫療不等同於臨終關懷,而是涵蓋了臨終關懷的概念,是對於老年病、慢性病和危重病人從確診開始的全程照護和對症治療」

  2014年1月9日,命若遊絲般的老人在堅持了20天後,走了。  劉靖明明白白地看到,父親一輩子經受的苦難都不如他輾轉病榻這1年零8個月。那種苦難是無助、無望的,他自己也無法表達接受與拒絕。「如果父親之前有過對生命末期的表示,我們也許會遵從他的意願,可是他沒有。」  「怪他老人家沒有先見之明、沒有交待?怪我們優柔寡斷措施不力?抑或怪上蒼無情無義?」劉靖冥思苦想沒有答案。誰不願意自己的至親走得從容、平順、安詳呢?然而生命里沒有如果。  劉靖在「選擇與尊嚴」網站和「生前預囑推廣協會」擔任志願者,她的日常工作其實正是要讓更多人了解到何謂「尊嚴死」,在意識尚清醒時作出自己的抉擇。  10年前,這個網站由大將羅瑞卿的女兒羅點點和陳毅的兒子陳小魯共同創辦。一開始,羅點點只是和朋友們半開玩笑地說,弄一個「不插管俱樂部」,「臨終時不過度搶救,不搞插管、心肺復甦這些」,後來卻辦成了一件正經事。

寧曉紅原來在協和腫瘤內科,因為老年科主任劉曉紅力邀,來到老年科充分實踐自己的緩和醫療理念

  兩人都經歷過至親的生離死別,臨終時卻情形迥異。  陳小魯在《看見》節目中提到,去世前,71歲的陳毅被癌症折磨得不成人形,只能靠呼吸機、輸液、打強心針勉強維持。在外人看來,這些都是對陳毅生命的延續。「但延續的後果是什麼呢?」陳小魯坦言,「他痛苦,大家也痛苦,也是對國家資源的浪費。」  中年陳小魯曾問過301的醫生,能不能不搶救了,讓父親平靜離去?醫生的兩句詰問讓他難以忘卻:「搶救不搶救,你說了算嗎?我們敢嗎?」  2004年,羅點點的婆婆患病入院。因為依稀記得婆婆說過,不希望自己病重時切開喉嚨,插上管子。關鍵時刻羅點點作出了停用呼吸機的決定。然而抱著婆婆,羅點點忽然感覺到老人身上的體溫,看到了她合上的眼皮里眼睛在轉動,她的決心驟然崩潰。「我有什麼權利去決定他人的命運,我怎麼知道自己做的是不是她想要的呢?」還好,幾天後她在家裡書中發現了一張婆婆留下的紙條,上面清楚地寫著不希望過度搶救的要求,她還委託學醫出身的羅點點對自己做善終處理。  在心驚肉跳和後怕之後,羅點點更加意識到,如果人們能在意識清醒時便有那麼一紙文件,寫明希望如何離開,如何度過生前的最後時光,豈不是為這個困境提供了一條出路?  1976年,美國加州通過了《自然死亡法案》(Natural Death Act),允許患者依照自己的意願,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統延長臨終過程,自然死亡。而在中國,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由家屬來做關乎手術、治療和生命的決定。

北大教授王一方在醫學院開設了醫學哲學課

  2012年底,羅點點創立了北京市生前預囑推廣協會。生前預囑(Living will)的概念來自西方,指人們在健康或意識清楚時簽署的、說明在不可治癒的傷病末期或臨終時,要或不要哪種醫療護理的指示文件。它不是傳統的法律意義上的遺囑,不違反絕大多數國家現行的任何法律。  「選擇與尊嚴」網站以美國的相關文件為藍本,根據中國的法律環境和使用者的特點修訂出了預囑的文本《我的五個願望》:  我要或者不要什麼醫療服務;  我希望使用或者不使用生命支持治療;  我希望別人怎麼對待我;
推薦閱讀:

抱最大希望, 盡最大努力, 做最壞打算, 持最好心態。 記住該記住的, 忘記該忘記的, 改...
你一定要努力,但千萬別著急
不努力的人只有兩種結果
如何從深度分析"好人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取得真經,而惡魔只需放下屠刀便能立地成佛"?
你的努力是不是在認真地偷懶?

TAG:生命 | 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