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慈悲的時候,也就諒解了父母

原文 | 朴真真

我們的家庭常常演變成戰火連連的戰場,恐怕很多人對此都深有體會。

做子女的,常常抱怨自己的父母不夠合格,不是不夠好,而是不合格:不懂讚美和肯定自己、不能給予足夠的經濟基礎、沒有文化、婆婆媽媽、俗氣、過於情緒化、暴躁、無能……

很多人可能都說過或想過:「如果我父母能再……,我就……了」,這往往成了一句生活中的基本句式,也許伴隨著我們整個青春期甚至成年階段。可是,事實就像冰冷的雨往臉上摔,父母就是這麼不完美,不可理喻,無法體會身為子女們的敏感心情。

十七歲的仁青就是這樣一個孩子。他性格開朗、友善,人很有趣,聰明,數學成績優異,準備考去美國的大學。但只要他跟父親對話,就會暴怒,常常命令父親做這做那,「你給我趕緊把那個辦了!那……事你做了沒?我跟你說過多少遍,你不要再問我這件事了。你現在智力已經這麼低了嗎?……」好像父親像他身邊窩囊的小秘書。

這麼大的怒氣從哪裡來的?一了解,原來他在很小的時候(2歲左右)他父親就跟母親離婚了,父親換了工作去做生意,只能把他留在爺爺奶奶家寄養,等他到初中又把他接到北京,讓他在北京住校,自己一個人去新疆和田做生意直到現在,雖然那裡經常暴動,非常危險。

仁青說自己的父親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一個不合格的父親。就是把自己生下來,然後送到這裡送到那裡,除了給錢,就給不了其它東西,根本不懂得如何養育孩子。之後父親再娶,找了一個「繼母」,他把繼母稱為「那個人」。說「那個人」連屋子都不懂得打掃,整天不去工作,待著說要畫畫但一張畫也畫不出來,把家搬到這裡搬到哪裡,越來越差。然後說他們倆教育女兒也非常失敗(他父親和繼母有一個三歲的女兒),小女孩亂丟垃圾,沒有禮貌,什麼都不會。他情緒激動時說話頗為偏激,但據了解,很多也確有其事。

這位父親呢,人很親和,看得出為了經濟收入辛苦奔波承受了很多壓力。背微微馱,頭髮掉了多半,可是性情柔和,脾氣很好,兒子再怎麼吼他也很少發火,總是有點苦澀地笑著,儘力給兒子所有他想要的。仁青去香港參加一次考試,順便去某名牌店買了一套衣服五千多,上高中,自己租一套房子住,一個月房租就五千多,加上各類襯衫褲子運動鞋都是千元以上,總之一年的生活開銷非常高,父親想盡辦法賺錢滿足,但是兒子仍然很多抱怨。

站在一旁聽這些故事,似乎雙方都有問題。確實,在任何一個有問題的關係中,沒有一方是完全「無染」的,又試著站在其中任何一方的角度,又都能體會到那些生活中所能經驗到的深深的疼痛和孤獨。

作為兒子,在渴望父母親的陪伴而不可得的同時,其實不知不覺已經非常依賴父親經濟上的填補。他沒辦法過簡樸的生活,很多事情都要花錢去解決,而且會毫不吝惜父親的錢,即便他父親的生意事實上已經非常難做。情感上的匱乏感通過物質來填充似乎成了他和父親相處的模式,同時,他一心想要一對健康、成功的父母,現實卻讓他極為不滿。他覺得如果父親怎樣怎樣就好了,可惜父親做什麼他都看不順眼。

而這位父親,也許是出於第一份婚姻失敗帶給兒子的愧疚感,似乎在拚命透過賺錢給兒子來解決自己心底的這份罪疚,以及彌補自己對兒子情感和生活上照顧不周的缺憾。可是,一個要,一個給,似乎都沒有指向根本的東西。

我們漸漸發現,情感的缺失根本無法透過金錢被解決,那些始終是替代品。有些東西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只能是生命中的一個遺憾。但反過來,事情沒有終點,當下和之後的歲月,如果能夠看見彼此的需求,問題依然有被解決的空間和餘地,可是,改變是非常困難的,除非我們能真正願意把指向對方的手指收回,來看看到底發生了哪些事實。

有哪對父母是完美的呢?一定有做的非常好的父母,可是,我們不得不去面對屬於我們的生活真相。我們總是艷羨看起來很美的,強烈排拒我們所經歷和面對的。想要完美的父母就像想要尋找到完美上師一樣,仔細分析,都是人性的依賴性在作祟,是「內在小孩」在討要無私的照顧。

當我們過於認定「父母」的身份等同於「權威、照顧者、給予者、負責人、一家之長」,我們也過於認定父母應該是能夠滿足我們情感和物質需求的人,一旦這種溫暖的渴求得不到滿足,我們就會哭鬧,會憤怒,會充滿怨氣。這個充滿怨氣、匱乏感和受害者的模式,甚至會伴隨一個人多年而不可解。

孩子想要父母的愛本無可厚非。只是,生命苦難重重,每一個人幾乎帶著鏈條和缺失在生活,所以我們總是遇不到完美的愛和關係,也無法給出完美的愛和關係。我們會羨慕和妒忌那些看起來特別幸運的傢伙,然後含淚看見自己身上滿目瘡痍,那份缺憾的黑洞激起心中的怒火和焦慮,於是,把責任全部推向父母——那兩個虧欠我們的人。

長大,成熟,好像就意味著看見自己在痛,同時,能把指責的目光一點點收回,試圖去理解父母的局限和困頓。這個前提,是明白了世間很多事不是頭腦想像和計划出的,而是活出來的,可自己也未必都做得到。當原諒了自己,接受生命的缺憾,也就多了些對父母的體諒和懂得。

他們,跟我們一樣,都是走在路上的人而已。

「神曲天后」龔琳娜在一次採訪中說,她一直在思考父母和孩子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關係。後來她發現,父母和孩子不是上下關係,也不是平等關係,因為即便父母和孩子做朋友,事實上你永遠不可能和他們像同齡人一樣交朋友。她說父母和孩子其實是前後關係:把孩子帶來到這個世界上,撫養他們長大,再把他們送去想去的地方,目送他們慢慢離開你。

好像海浪一茬茬打過來,一代又一代人就這麼繁衍、綿延、成熟。

聽她這麼說,感受到溫柔的憂傷,又覺得頗為釋懷。父母的恩情有時就在於他們像管道一樣把我們輸送到這個世界上,然後,我們學著漸漸脫離他們的影響圈,去創建自己的生活圈,帶著他們留給我們的能量、記憶、學養,以及困擾。

學著做父母,和學著做孩子,本是一樣困難的事啊。

其實,無論我們再怎麼受傷,無論我們再怎麼憤怒,我們都會在某些不經意的時刻,被隱隱約約流露出的情感所觸動,一些溫暖的瞬間,一些純真的笑容,激發出內心的一些原諒,一些同情,一些懂得。其實,傷害和被愛,都不是永恆固定的事。

每個人都需要在迷霧中躑躅前行一長段路,困惑、焦慮、害怕、難過……那也許是必要的。沒有感受過疼痛,就不會有烈火灼燒至心靈深處的呼喊,不會發現每個人都如此相似:都會因為愛而流淚,因為無愛而恐懼、怨懟;都如此需要彼此,需要表達和流露愛。我們並不「完美」,但我們有力量把胸懷化成無邊無際的海,容納得下世事人情更迭變遷,容納得下自己的不完美。

對自己慈悲的時候,也就諒解了所有人,包括父母。

改編 ∣ 悟空的心靈花園


推薦閱讀:

給自己算命
李宇春長發造型遭調侃 回應:我自己覺得很好看(圖)
為什麼大臣再廉潔也要假裝自己貪污?
【人生是你自己的,沒必要取悅別人,尋找自己的精彩】【人生哲理】
美麗你自己

TAG:父母 | 自己 | 慈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