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長城——楊越巒(獨家視頻訪談)

楊越巒

河北省攝影家協會秘書長

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理事,河北省文聯委員。

第八屆中國攝影金像獎(創作/藝術)獲得者。

長城專題攝影曾在大理、上海、平遙、響沙灣、鳳凰及德國波茨坦等國際攝影節展出,作品為多家博物館收藏。

《中國·野長城》獲平遙國際攝影節鳳凰優秀畫冊獎,並為國內外多家圖書館、博物館收藏。


卑微著自己的腳步

在高山與大漠中

追尋它漸行漸遠的身影

用微不足道的影像

感知它的存在

述說它的蒼茫……

——楊越巒 《失落的長城》


楊越巒採訪視頻

近日,在中國網圖片中心的辦公室里,我們有幸與楊越巒老師做了一次簡短而又豐富的對話。

CIC:請問您是什麼時候開始從事攝影的,機緣是什麼?

楊:我是1981年考入河北師院中文系,1985年畢業之後就留校,在學校黨委宣傳部,做河北師院報的編輯。院報么,4開的一張小報,人員也比較少,又得采,又得編,又兼職做拍攝的工作,從那開始就與攝影結緣了。

CIC:那您又是如何與長城這個項目結緣的呢?

楊:在北方,喜歡攝影的人大概都會把長城作為自己的一個拍攝題材,因為感覺到長城比較出片。比如陳長芬老師,李少白老師,翟東風老師,他們這些人70、80年代的時候就開始拍長城,他們的作品在攝影界傳播比較廣泛,影響也比較大,所以很多攝影人可能都喜歡拍拍長城。

但是,我不是職業攝影師,我的主要工作是在協會做日常管理、組織工作,所以攝影對我來說還是業餘,之所以你看到我長城的攝影比較多,是近幾年,09年開始吧,相對來說對長城攝影上投入的精力比較多。

CIC:您的片子基本上黑白為主……

楊:我現在展示的,不管是做畫冊也好,做展覽也好,基本上都是以黑白的作品出現的。

我拍的有兩種。一種是用傳統的膠片,8X10的機子啊,120的機子啊,就是黑白的膠片。還有是用135數碼單反相機,後期轉成黑白。現在我展示的長城作品基本上都是數碼相機拍的,後期轉的。數碼相機不像膠片相機,它的後期調整的空間比較大。我拍的時候是用raw格式來拍,做彩色也行,做黑白也行,就看自己的喜歡和想法。

CIC:您覺得在對外文化輸出、交流的時候,民族特色以什麼方式展現會比較有效呢?因為我們中國網就是做這個工作的,所以特別想聽聽您的建議。

楊:我就結合我的長城作品,我聽到的一些反饋說一下。

我的長城作品也在不同的地方展出,也參加了國外的一些攝影節,展覽,比如說德國的波斯坦,美國洛杉磯,今年春節在美國紐約,去年在西班牙畢爾巴鄂國際攝影節,都展出了我的作品。包括與國外攝影家交流的時候,他們也看到我的畫冊,他們很喜歡。為什麼呢?他們說:從你的作品裡,看到了長城真實的那一面。

確實如此。這些年我在拍長城的時候,會選擇那些近期沒有經過人為加工、維修的,就是所謂「野長城」。以前人們看到的多是八達嶺、金山嶺,那種經過近期大規模維修的,顯得雄偉、壯美的長城。當然說,不管八達嶺也好,金山嶺也好,都是長城精華的部分。它所在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比如說群山雄踞,山勢陡峭,所以長城蜿蜒其中,就顯得特別的氣勢磅礴。另外再加上不同天氣、季節的因素,比如說雲海啊,彩虹啊,秋天的紅葉啊,春天的鮮花啊,這些東西結合在一起,就顯得長城特別的雄偉、壯麗。但是這些只是長城的一部分,如果我們把長城比作部小說,那他就是小說裡邊的高潮;要說他是交響樂,那就是交響樂里的華彩樂段。羅哲文先生有一句話:上下兩千年,縱橫十萬里,在我們中華民族大的地理版圖上,長城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存在。所以說長城具有很豐富的內涵,既有金山嶺,八達嶺那種雄偉、壯觀的一面,也有非常蒼涼的一面,比如在戈壁,在黃土高原。我在拍攝長城當中,第一沒有特別刻意地選擇長城雄偉的那一面,我就像一個遊客,背著包,沿著(長城)在走;第二我沒有刻意去選擇季節和天氣,甚至它的光線。我的心態比較平和,我就想反映長城日常的那一面。所以外國人看到我的長城作品以後,他們就覺得對長城有了更真實的了解。我覺得我們對外宣傳,傳播的時候,還是應該以生活常態為主,不要特意地去包裝,不要刻意地去美化。

文:CIC 攝影:楊越巒

轉載請註明:中國網圖片中心


推薦閱讀:

傅傑英 中醫體質與養生(全13集) | 西東網視頻教程
實用敦煌舞視頻教程
禮佛大懺悔文(視頻女生讀誦)
這是一個可做談資的視頻,不看你應該會後悔。
《易經》名為算命,實為心理引導_易經視頻_國易堂周易算命網

TAG:視頻 | 長城 | 失落 | 訪談 |